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父权文化对女性的期待──试论西方文学中的“家庭天使” 被引量:40
1
作者 杨莉馨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2期80-82,共3页
西方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归纳起来具有三种不同的类型,均产生于欧洲社会进入父权制时代之后。这些女性文学类型,无论是“家庭天使”型、“红颜祸水”型、“悍妇”“女巫”型,都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男性对女性的希翼、评价与控制,折射了男... 西方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归纳起来具有三种不同的类型,均产生于欧洲社会进入父权制时代之后。这些女性文学类型,无论是“家庭天使”型、“红颜祸水”型、“悍妇”“女巫”型,都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男性对女性的希翼、评价与控制,折射了男性心目中的女性价值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天使 父权文化 西方文学 女性类型 红颜祸水 女性特质 资产阶级 父权制 女性形象 文学类型
下载PDF
英国维多利亚时期“家庭天使”的内涵和特点 被引量:13
2
作者 曾亚英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4期120-121,124,共3页
英国维多利亚时期伴随工业化的深入,强大的中产阶级不仅创造了这一时期的时代价值观,而且还形成了与以往不同的妇女观。"家庭天使"成为他们心目中完美的女性形象。
关键词 中产阶级 家庭天使 内涵 特点
下载PDF
扭曲的“镜像”──西方文学中的“悍妇”形象 被引量:12
3
作者 杨莉馨 《中国比较文学》 1998年第3期45-54,共10页
关键词 西方文学 “镜像” 男权文化 《美狄亚》 悍妇 女性 文学个性 麦克白夫人 文学类型 家庭天使
原文传递
从凯瑟琳看艾米莉·勃朗特在《呼啸山庄》中的女性认识 被引量:6
4
作者 王柳媛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34-36,共3页
《呼啸山庄》的女主人公凯瑟琳·恩萧追求真我,挑战父权制那湮没女性身份的“家庭天使”观念,为摆脱父权制通过文化教育、伦理道德和婚姻强加于她的身份不惜以死的抗争。她的悲剧性结局也展示了女性面临的情感困境和社会习俗的障碍... 《呼啸山庄》的女主人公凯瑟琳·恩萧追求真我,挑战父权制那湮没女性身份的“家庭天使”观念,为摆脱父权制通过文化教育、伦理道德和婚姻强加于她的身份不惜以死的抗争。她的悲剧性结局也展示了女性面临的情感困境和社会习俗的障碍。文章用女性主义的分析方法对凯瑟琳的悲剧重新解读,指出艾米莉·勃朗特通过描写父权制下以凯瑟琳为代表的妇女的真实生命体验,表达出自己独特的女权意识与女性反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主义 父权制 婚姻 家庭天使
下载PDF
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早中期家庭意识形态探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傅燕晖 《北方论丛》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2-109,共8页
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早中期(1837—1870年)的家庭意识形态话语是规范与约束当时女性尤其是中产阶级女性行为的主导力量,亦深刻影响了这一时期乃至后世的文学作品对女性形象的再现。追本溯源,此意识形态与19世纪初英国中产阶级的形成与崛起... 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早中期(1837—1870年)的家庭意识形态话语是规范与约束当时女性尤其是中产阶级女性行为的主导力量,亦深刻影响了这一时期乃至后世的文学作品对女性形象的再现。追本溯源,此意识形态与19世纪初英国中产阶级的形成与崛起息息相关,构建了中产阶级的"家庭理想"与中产阶级女性的"家庭天使"意象,是中产阶级对严肃道德生活追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此意识形态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日后又将为英国中产阶级女性所用,推动着她们积极改变自身命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多利亚时代 家庭意识形态 家庭天使 中产阶级
下载PDF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英国妇女家庭地位的嬗变 被引量:2
6
作者 郭婷婷 刘金源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80-83,共4页
在19世纪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妇女在家庭中处于从属、依附性地位。第一次世界大战对英国妇女家庭地位的变化产生了重大影响。战争造就的特殊环境与历史机遇,为妇女在家庭中实现经济独立、赢得崇高威望、争取平等的法律保护、谋求自身发... 在19世纪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妇女在家庭中处于从属、依附性地位。第一次世界大战对英国妇女家庭地位的变化产生了重大影响。战争造就的特殊环境与历史机遇,为妇女在家庭中实现经济独立、赢得崇高威望、争取平等的法律保护、谋求自身发展提供了条件。第一次世界大战对英国妇女家庭地位的提高起到了推进剂作用,因此是英国女权运动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女 英国 家庭地位 第一次世界大战 家庭天使
下载PDF
英国维多利亚时期儿童文学创作浅谈 被引量:1
7
作者 郑娟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Z期37-38,共2页
英国的儿童文学在17世纪萌芽,至今已产生很多传世之作,每个时期的儿童文学都有各自的主题和风格。维多利亚时期发达的商业为儿童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基础。该时期的儿童文学继承了浪漫主义诗人的纯真思想,儿童被视为纯洁善良的象征,是邪恶... 英国的儿童文学在17世纪萌芽,至今已产生很多传世之作,每个时期的儿童文学都有各自的主题和风格。维多利亚时期发达的商业为儿童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基础。该时期的儿童文学继承了浪漫主义诗人的纯真思想,儿童被视为纯洁善良的象征,是邪恶心灵的救赎者。本文主要解读维多利亚时期的儿童文学作品,分析其主题及人物形象。一、主题文学有两个永恒的主题,即爱与死亡,这也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儿童文学的普遍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儿童文学 维多利亚时期 家庭天使 追寻主题 水孩子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死亡主题
下载PDF
哈代诗歌中女性形象解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吴晓燕 张涛 《成都工业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109-112,共4页
托马斯·哈代以其小说享誉文坛后开始转向诗歌创作,其中塑造的女性形象相对于小说更为鲜明丰富。以《挤奶姑娘》等三首诗歌中刻画的女性为例,哈代不仅仅披露女性在维多利亚男权社会和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窘境,也对女性追求个性解放和... 托马斯·哈代以其小说享誉文坛后开始转向诗歌创作,其中塑造的女性形象相对于小说更为鲜明丰富。以《挤奶姑娘》等三首诗歌中刻画的女性为例,哈代不仅仅披露女性在维多利亚男权社会和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窘境,也对女性追求个性解放和自我意识寄予极大关注和真诚同情,力图重新界定女性的性别角色内容,表现出强烈的现代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域分离 家庭天使 女性意识 现代主义
下载PDF
中西文化背景下贤妻形象的多维对审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影君 《武陵学刊》 2011年第2期122-127,共6页
男性社会对贤妻良母的共同诉求,致使中西文学史上不约而同地出现了贤妻形象因为受到儒家文化和宗教文化不同的影响,中西文学贤妻形象显现出既有共同性,又有差异性的文化特征。一方面,文化策略上,因父权制政治对父系血统维系的需要,不约... 男性社会对贤妻良母的共同诉求,致使中西文学史上不约而同地出现了贤妻形象因为受到儒家文化和宗教文化不同的影响,中西文学贤妻形象显现出既有共同性,又有差异性的文化特征。一方面,文化策略上,因父权制政治对父系血统维系的需要,不约而同形成了社会文化对女性忠贞品性的道德规范。另一方面,文化体系上,因不同体系伦理文化的具体影响,致使文学中反映的中西夫妻关系性质各异,女性卑从关系序列各异,女性贤德标准各异,子嗣生育境遇各异,构成了中西文化下贤妻文学形象的多维对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贤妇 家庭天使 宗教伦理 儒家伦理 忠贞卑从 子嗣
下载PDF
从丁尼生笔下女性形象看其多元女性观 被引量:1
10
作者 瞿宁霞 郝涂根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6期748-751,共4页
维多利亚时代的桂冠诗人丁尼生在其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女性形象。他再现了维多利亚社会中产阶级理想的家庭天使形象,却又不局限于男权社会大环境下人们对于女性简单的二元对立的判断和定位,塑造了众多性格更丰富、人性更饱满的女性人物... 维多利亚时代的桂冠诗人丁尼生在其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女性形象。他再现了维多利亚社会中产阶级理想的家庭天使形象,却又不局限于男权社会大环境下人们对于女性简单的二元对立的判断和定位,塑造了众多性格更丰富、人性更饱满的女性人物。这些新女性跳出了"家庭天使观"的窠臼,折射出丁尼生独特的女性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弗雷德·丁尼生 女性观 女性形象 家庭天使 叛逆女性
下载PDF
追求女性真正的独立与解放——解读威廉·特雷弗《花园里的婚礼》中德芙拉的女性形象
11
作者 陈榕烽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185-186,共2页
威廉·特雷弗(William Trevor,1928-)是当代为数不多的得到全世界认可的爱尔兰短篇故事作家之一。他于1928年5月24日出生在科克郡米切斯镇的一个信奉新教的中产阶级家庭。由于在银行任职的父亲经常调职,他在儿童时代常随家人在爱尔... 威廉·特雷弗(William Trevor,1928-)是当代为数不多的得到全世界认可的爱尔兰短篇故事作家之一。他于1928年5月24日出生在科克郡米切斯镇的一个信奉新教的中产阶级家庭。由于在银行任职的父亲经常调职,他在儿童时代常随家人在爱尔兰南部的数个城市之间迁移。1950年特雷弗毕业于都柏林郡的圣三一学院,1958年发表了他的第一部小说《行为的标准》(A Standard of Behav-ior),但没有获得好评。但1964年的《老朽男孩》(TheOld-Boy)和1965年的《旅店》(The Boarding Hou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女性形象 爱尔兰 维多利亚时期 旅店 追求爱情 婚礼 短篇小说 花园 里斯 家庭天使
下载PDF
《太太万岁》:口岸资本主义的“家庭天使”
12
作者 徐栋 《粤海风》 2021年第5期102-106,共5页
由张爱玲编剧、桑弧导演的电影《太太万岁》体现的是一种感觉结构的生产过程和方式:半殖民地人民的感觉结构是以镜像的关系和方式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连通和往来的。电影的女主人公陈思珍,以及那些将自己想象为陈思珍的具体女性观者们,... 由张爱玲编剧、桑弧导演的电影《太太万岁》体现的是一种感觉结构的生产过程和方式:半殖民地人民的感觉结构是以镜像的关系和方式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连通和往来的。电影的女主人公陈思珍,以及那些将自己想象为陈思珍的具体女性观者们,是口岸资本主义现代性的牺牲者,是在口岸资本主义"飞地"上海无知无觉地"扮演"一个舶来的、复刻的"家庭天使"性别观念的"演员",是西方"家庭天使"观念的镜像,她们尚不能够获得一种自洽的生活。最近几十年对这一影视作品的重新评价某种程度上使"家庭天使"借尸还魂,重新被设想为一种有活力的而非病态的生活方式,也将这种镜像式的感觉结构生产机制再度问题化。凡此种种,都构成了重新讨论电影《太太万岁》的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 《太太万岁》 上海 口岸资本主义 家庭天使
下载PDF
“家庭天使”与“反叛天使”——论激进女性主义视角下爱格尼斯与安娜的人物形象
13
作者 叶双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5年第6期87-89,共3页
爱格尼斯与安娜分别是《大卫·科波菲尔》与《五镇的安娜》中的女主人公。二者都成长于父权制的殖民化教育,但由于生活的时代背景不同,使得她们一个成为了"家庭天使",另一个则成为了"反叛天使"。从激进女性主... 爱格尼斯与安娜分别是《大卫·科波菲尔》与《五镇的安娜》中的女主人公。二者都成长于父权制的殖民化教育,但由于生活的时代背景不同,使得她们一个成为了"家庭天使",另一个则成为了"反叛天使"。从激进女性主义的视角来分析爱格尼斯与安娜的人物形象,可以发现无论是逆来顺受的爱格尼斯还是有反叛意识的安娜都难逃命运的悲剧,从而揭示了父权制是女性受压迫的根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天使 父权制 爱格尼斯 安娜 激进女性主义
下载PDF
弗吉尼亚·伍尔夫与妇女写作
14
作者 潘建 《湖南商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111-114,共4页
妇女写作是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性别差异思想中的重要命题,因为她认为,在文学创作领域中,男人长期控制着话语权,他们的价值观念历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写作也主要是男人的事情,鲜少有女性的踪影。男人不仅描写男人,也描写女人... 妇女写作是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性别差异思想中的重要命题,因为她认为,在文学创作领域中,男人长期控制着话语权,他们的价值观念历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写作也主要是男人的事情,鲜少有女性的踪影。男人不仅描写男人,也描写女人。不过男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常常不是其本来面目。因此妇女不仅应该写作,还必须发明女性的话语,发出女性自己的声音。本文拟讨论伍尔夫关于妇女写作概念、妇女写作的环境、妇女写作的困难以及创造女性语言可能性等方面的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吉尼亚·伍尔夫 妇女写作 家庭天使 女性句式
下载PDF
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解读《赶羊人之妻》
15
作者 王思瑶 《考试与评价》 2021年第5期55-59,共5页
澳大利亚文学之父亨利·劳森的短篇小说《赶羊人之妻》在构建澳大利亚丛林女性身份的文学叙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其的解读也一直是从以男性为中心的视角,还原澳大利亚蛮荒孤寂的丛林生活。本文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方法,分析《赶... 澳大利亚文学之父亨利·劳森的短篇小说《赶羊人之妻》在构建澳大利亚丛林女性身份的文学叙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其的解读也一直是从以男性为中心的视角,还原澳大利亚蛮荒孤寂的丛林生活。本文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方法,分析《赶羊人之妻》中的“丛林家庭天使”身份,实际是丛林女性在面对异化的伦理环境,经过艰难的伦理选择而完成的自身伦理身份的重构。劳森通过对“丛林家庭天使”道德至上的伦理书写,成功构建了澳大利亚民族想象中的女性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亨利·劳森 《赶羊人之妻》 文学伦理学批评 丛林家庭天使
下载PDF
论性别与阶级视域下女性色彩的稀释——以《卖花女》和《窈窕淑女》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琬 《今古文创》 2023年第2期37-39,共3页
好莱坞经典歌舞片《窈窕淑女》改编自英国剧作家萧伯纳的《卖花女》,并且包揽奥斯卡重要奖项。本文将从女性应摆脱“家庭的天使”的桎梏展开,对比剧作与影视中公然的厌女现实性。并且以性别和阶级角度解读过度夸大的男性形象是如何削弱... 好莱坞经典歌舞片《窈窕淑女》改编自英国剧作家萧伯纳的《卖花女》,并且包揽奥斯卡重要奖项。本文将从女性应摆脱“家庭的天使”的桎梏展开,对比剧作与影视中公然的厌女现实性。并且以性别和阶级角度解读过度夸大的男性形象是如何削弱文本中的女性意识,探索保守的性别意识与发展的社会阶层之间的矛盾。男性作家总是公开表示一种敌意,塑造出贪婪、倍受折磨、意志消沉、孩子气等形形色色被贬抑的女主角,以至于社会对女性的教育集中在妻子与母亲。今天女性的本性展现的愤怒与热情对文本及旧观念产生了辨别与批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天使 社会规训 男性凝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