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颂父与渎父:自审亦他审——明清家族小说审父母题的双向理路 被引量:2
1
作者 彭娟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129-132,共4页
明清家族小说的审父母题一方面基于父辈的忧思,肯定传统父性文明的正面价值,呈现颂父倾向;另一方面,以子辈的叛逆视角将父亲隐退或是正面作用弱化,甚至审丑化处理,在父子冲突中呈现渎父倾向。这种颂父与渎父并非二元对立的形态,而是父... 明清家族小说的审父母题一方面基于父辈的忧思,肯定传统父性文明的正面价值,呈现颂父倾向;另一方面,以子辈的叛逆视角将父亲隐退或是正面作用弱化,甚至审丑化处理,在父子冲突中呈现渎父倾向。这种颂父与渎父并非二元对立的形态,而是父与子的对视、"他审"和"自审"的互审式结构形态,在否定中的肯定和肯定中的否定的过程中重构理想和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家族小说 母题
下载PDF
浅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父子关系的嬗变 被引量:2
2
作者 蒋爱莉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229-231,共3页
在传统社会中,父亲掌握经济大权因而具有绝对的权威,可以完全支配儿子;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社会的变革和西方先进观念的传入,儿子们开始了自食其力的新生活,由于经济的独立他们拥有了话语权并开始审视父亲甚至否定父亲。将父子关系放到二... 在传统社会中,父亲掌握经济大权因而具有绝对的权威,可以完全支配儿子;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社会的变革和西方先进观念的传入,儿子们开始了自食其力的新生活,由于经济的独立他们拥有了话语权并开始审视父亲甚至否定父亲。将父子关系放到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来研究,可以清晰看出父子关系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的微妙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 子关系 嬗变 崇拜
下载PDF
转型期中国报告文学的文化理路 被引量:3
3
作者 龚举善 《文艺理论与批评》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97-107,共11页
关键词 报告文学作家 报告文学作品 问题报告文学 中国农村大写意 转型期 现代意识 理路 《阴阳大裂变》 《中国的“小皇帝”》 《丐帮漂流记》 诗人
原文传递
“恋父”与“审父”——论20世纪90年代女性成长小说中的父亲文化形象 被引量:3
4
作者 高小弘 《绥化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55-58,共4页
具有"慈爱"和"禁止"双重功能的父亲文化形象,使女性在成长过程中常常陷入"恋父"与"审父"的情感纠葛中,这种复杂矛盾的心态显然与成长男性对父亲的超越有着不同的意义。女性成长历程中纠缠着的... 具有"慈爱"和"禁止"双重功能的父亲文化形象,使女性在成长过程中常常陷入"恋父"与"审父"的情感纠葛中,这种复杂矛盾的心态显然与成长男性对父亲的超越有着不同的意义。女性成长历程中纠缠着的父亲情结以及这一情结给女性造成的成长创伤,反映了现实历史中女性依然笼罩在父权阴影中,因此,女性要实现主体和自我的确立,就必须用理性力量破解和抗衡被父亲权威及其所代表的父权统治所宰制的命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恋 女性成长
下载PDF
“恋父”、“审父”与女性的个体成长——以陈染的小说为例 被引量:3
5
作者 高小弘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92-96,共5页
具有“慈爱”和“禁止”双重功能的父亲文化形象,使女性在成长过程中常常陷入“恋父”与“审父”的情感纠葛中,这种复杂矛盾的心态反映了现实中的女性依然笼罩在父权阴影中。陈染的小说鲜明地体现了这种复杂的关系,父亲与成长女性之间... 具有“慈爱”和“禁止”双重功能的父亲文化形象,使女性在成长过程中常常陷入“恋父”与“审父”的情感纠葛中,这种复杂矛盾的心态反映了现实中的女性依然笼罩在父权阴影中。陈染的小说鲜明地体现了这种复杂的关系,父亲与成长女性之间既有人伦情感,又含有文化的象征内涵,因此“恋父”与“审父”同时并存。在“审父”的过程中,陈染的小说最终指明:女性要实现主体和自我的确立,就必须用理性力量破解和抗衡被父亲权威及其所代表的父权统治所宰制的命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恋 女性成长 陈染 小说
下载PDF
“金枝”的声音
6
作者 王晴飞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42-148,共7页
《金枝》是一部关于家族历史的小说,其重点集中在周家在城市和农村两个家庭间的情感纠葛,小说的主要叙述者周语同审父而又寻父,呈现代表权威的父亲形象的危机和试图重建的努力。在主要叙述者周语同的声音之外,还有诸多杂音存在,不断干... 《金枝》是一部关于家族历史的小说,其重点集中在周家在城市和农村两个家庭间的情感纠葛,小说的主要叙述者周语同审父而又寻父,呈现代表权威的父亲形象的危机和试图重建的努力。在主要叙述者周语同的声音之外,还有诸多杂音存在,不断干扰周语同的声音,与之相互纠缠、冲突,提示读者叙述的不可靠,与故事真相的多种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枝》 声音
下载PDF
审父与恋母——论巴金文学创作的无意识 被引量:3
7
作者 邓经武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22-128,共7页
审父与恋母——论巴金文学创作的无意识邓经武巴金文学创作的最大特征是情感化,他写青春,讴歌青春,诅咒批判一切残害青春生命的罪恶与黑暗,写自己经历过且感受最深的生活,使他的作品弥漫着浓郁的情感和爱憎。他多次申说自己不是作... 审父与恋母——论巴金文学创作的无意识邓经武巴金文学创作的最大特征是情感化,他写青春,讴歌青春,诅咒批判一切残害青春生命的罪恶与黑暗,写自己经历过且感受最深的生活,使他的作品弥漫着浓郁的情感和爱憎。他多次申说自己不是作家,创作的动因是因为有感情要倾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金 文学创作 弗洛伊德 潜意识 “集体无意识” 恋母 《憩园》 《爱尔克的灯光》 《中国文化概论》
下载PDF
审父与寻父:论阿来小说中父亲形象的缺席
8
作者 何晓雯 《阿来研究》 2023年第2期249-256,共8页
文学作品中出现的“父亲”,早已超出了单纯的男性形象,成为一个意义丰富的符号,体现社会文化的特殊内涵。传统语境中,父亲往往代表着世俗的权力,父亲不仅处于家庭的核心地位,而且由此延伸出父权社会秩序的确立。直到20世纪,随着国家危... 文学作品中出现的“父亲”,早已超出了单纯的男性形象,成为一个意义丰富的符号,体现社会文化的特殊内涵。传统语境中,父亲往往代表着世俗的权力,父亲不仅处于家庭的核心地位,而且由此延伸出父权社会秩序的确立。直到20世纪,随着国家危机和个人自我认同的到来,“‘五四时代’(1917—1927)——这个中国有史以来罕见的‘弑父’时代”^(①),将“父亲”拉下神坛。自此,“父亲”形象的塑造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其能指也被赋予更丰富的文化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形象 男性形象 五四时代 文学作品 权社会 传统语境
原文传递
恋父、审父、弑父的宿命纠缠——李安电影文本的一种症候阅读 被引量:4
9
作者 袁萍 齐林华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8-132,共5页
李安的电影除早期的《荫凉湖畔》(1982)及《分界线》(1984)外,其余的10部影片,无论是最初的"父亲三部曲"(《推手》、《喜宴》、《饮食男女》),还是后来的《卧虎藏龙》、《断背山》、《色戒》等,无不宿命般交织着一种恋父、审... 李安的电影除早期的《荫凉湖畔》(1982)及《分界线》(1984)外,其余的10部影片,无论是最初的"父亲三部曲"(《推手》、《喜宴》、《饮食男女》),还是后来的《卧虎藏龙》、《断背山》、《色戒》等,无不宿命般交织着一种恋父、审父、弑父的复杂症候,有的作品以恋父为主,有的又以弑父为主,或以审父为主。且恋中有审,弑中有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安 电影文本 症候阅读
下载PDF
“审父”意识中人类生存平衡的构建——重探《白鹿原》的生命自觉与文化自觉
10
作者 赵书豪 卢兆旭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75-82,共8页
中国现当代小说,由20世纪初对人的发现,对传统文化决绝反叛的人的文学;到新时期的精神空档,无根一代的寻根小说;到极力逃离,非理性审视的先锋小说;再到理性“审父”的《白鹿原》,对人的发现及对个体生存平衡的构建是现当代文学史无法规... 中国现当代小说,由20世纪初对人的发现,对传统文化决绝反叛的人的文学;到新时期的精神空档,无根一代的寻根小说;到极力逃离,非理性审视的先锋小说;再到理性“审父”的《白鹿原》,对人的发现及对个体生存平衡的构建是现当代文学史无法规避的两大主题。与“寻根”“先锋”文学视点不同,《白鹿原》文本在对宗法文化的审度与批判中,兼有宗法文化里温情脉脉的一束光亮,使得其以理性的、整体的、发展的视点客观冷静地审视“父”的羁绊与“子”的叛离。父子关系裂变背后是传统宗法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承继与剥离,即人类生存平衡构建中的“文化自觉”与“生命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鹿原》 生存平衡 文化自觉 生命自觉
下载PDF
张炜小说中的审父主题 被引量:1
11
作者 季俊峰 《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80-82,共3页
审父始终是张炜作品的一个隐蔽主题。文章运用文艺心理学、精神分析学,分析了“父子”冲突的主要形式,指出审父主题的实质是社会历史批判和文化反思。
关键词 张炜小说 子冲突 文化批判
下载PDF
死者与生者的灵魂对视——评方方的《祖父在父亲心中》
12
作者 张德祥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50-52,共3页
方方前两年写过《白梦》、《白雾》、《白驹》等中篇小说,意在描画时下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行为方式和心理状态。如果说这“三白”在意蕴上还显浅露,在描画上还嫌平面的话。那么中篇小说《风景》却真正表现出她状形画魂的艺术功力,表现出... 方方前两年写过《白梦》、《白雾》、《白驹》等中篇小说,意在描画时下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行为方式和心理状态。如果说这“三白”在意蕴上还显浅露,在描画上还嫌平面的话。那么中篇小说《风景》却真正表现出她状形画魂的艺术功力,表现出她对普通市民生存境况这人生“风景”独到的静观默察,对这“风景”背后复杂历史文化内容的探视开掘,使《风景》具有了重量与厚度,从而在文坛上引起过不大不小的反响。方方的中篇近作《祖父在父亲心中》(《上海文学》1990年第4期)则另辟蹊径,由《风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方 死者 《风景》 作家 中篇小说 民族 中篇近作 教育救国
下载PDF
女性生命本体欲望的消解与反消解——陈忠实《白鹿原》女性形象论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鹏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7-98,共2页
《白鹿原》无疑是陈忠实在20世纪90年代给中国当代文学界注入的一针强心剂,作为一部民族心灵秘史,他在《白鹿原》中以厚重的笔墨着力刻画了三类风格各异、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白嘉轩之母是男权主义与宗法制度“帮凶”的代表;田小娥... 《白鹿原》无疑是陈忠实在20世纪90年代给中国当代文学界注入的一针强心剂,作为一部民族心灵秘史,他在《白鹿原》中以厚重的笔墨着力刻画了三类风格各异、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白嘉轩之母是男权主义与宗法制度“帮凶”的代表;田小娥则是白鹿原上盛开的一朵“恶之花”,以她为核心的性放纵,极富人性色彩与女性觉醒意识;鹿兆鹏之妻则是宗法制度与封建社会合谋造成的另一种牺牲品,长久的性压抑造成了她最后的疯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权主义 宗法制度 性放纵 性压抑
下载PDF
从审父到体父:《背影》的文化人类学阐释
14
作者 李雨轩 《复印报刊资料(初中语文教与学)》 2022年第5期49-51,共3页
朱自清的《背影》蕴藏着一种深层的文化人类学内涵,这是其艺术魅力隽永绵长的重要原因。作者与父亲的关系体现为由“审父”到“体父”的转变,这种转变把原先割裂的审视性关系,融化为浑融的具身性关系,把法律式关系转变为伦理式关系。“... 朱自清的《背影》蕴藏着一种深层的文化人类学内涵,这是其艺术魅力隽永绵长的重要原因。作者与父亲的关系体现为由“审父”到“体父”的转变,这种转变把原先割裂的审视性关系,融化为浑融的具身性关系,把法律式关系转变为伦理式关系。“背影”作为全文的核心意象,有两个重要作用:一是避免了正面直视,使得作者有了自我反思的可能;二是展现出父母与子女关系的普遍的人类学事实,也即人类的繁衍必须经历“新陈代谢”,背影是关于离去的隐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人类学 朱自清 《背影》
下载PDF
“父子”伦理:从消解到建构——王安忆小说中的伦理叙事
15
作者 曾娟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99-102,共4页
"父子"伦理是"家族"叙事主题一维,它或隐或显地存在于王安忆小说文本中。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以来,王安忆在"日常经验"与"当下生存"的背景下以一种"人本主义"却又不失"现... "父子"伦理是"家族"叙事主题一维,它或隐或显地存在于王安忆小说文本中。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以来,王安忆在"日常经验"与"当下生存"的背景下以一种"人本主义"却又不失"现实批判意识"的文化立场和伦理相对主义的价值观念,书写了叛离传统的父子伦理这一主题,完成了从消解到构建的父亲形象塑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叙事
下载PDF
怨父·恋父·审父——论鲁敏小说中的父女关系
16
作者 柳应明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4期52-55,共4页
鲁敏有多篇小说涉及父女关系,这既与作者难忘的切肤之痛相关,也是对个体经验的普泛化书写。这些小说中的父亲形象多不称职,女儿对父亲的感情也不同于常人,这种情感态度可归纳为怨父、恋父、审父。鲁敏小说的父女关系书写,凸显了现代社... 鲁敏有多篇小说涉及父女关系,这既与作者难忘的切肤之痛相关,也是对个体经验的普泛化书写。这些小说中的父亲形象多不称职,女儿对父亲的感情也不同于常人,这种情感态度可归纳为怨父、恋父、审父。鲁敏小说的父女关系书写,凸显了现代社会的人际隔膜与个体孤独,蕴含着个体现代性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敏小说 女关系
下载PDF
以审父视角探析《台阶》中人性之悲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宇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9年第5期25-27,共3页
《台阶》作为一篇经典文章被重新安排编写进了新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是一篇自读课文。该单元的导语是想告诉读者小人物虽然平凡,且有弱点,但在他们身上又常常闪现优秀品格的光辉,引导人们向善、务实、求美。新教材倡导由教... 《台阶》作为一篇经典文章被重新安排编写进了新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是一篇自读课文。该单元的导语是想告诉读者小人物虽然平凡,且有弱点,但在他们身上又常常闪现优秀品格的光辉,引导人们向善、务实、求美。新教材倡导由教读课文——自读课文——课外阅读的三位一体模式,所以通过前两篇文章《阿长与〈山海经〉》《老王》的学习,我们不仅感受到“阿长”和“老王”两个小人物的光辉品质,同时也分析了造成他们悲剧的时代背景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阶》 《阿长与〈山海经〉》 人性 自读课文 三位一体模式 七年级下册 语文教材
下载PDF
不自觉的“审父”叙事——新论《儒林外史》中的鲁小姐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艳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68-70,90,共4页
随着近几年对《儒林外史》研究的深入,书中所蕴含着的深刻思想价值和高超的艺术手法逐渐被世人所认同。学者的眼光也开始关注《儒林外史》当中的女性世界,其中对于沈琼枝和鲁小姐的研究也越来越丰富。而关于鲁小姐的研究大多囿于传统眼... 随着近几年对《儒林外史》研究的深入,书中所蕴含着的深刻思想价值和高超的艺术手法逐渐被世人所认同。学者的眼光也开始关注《儒林外史》当中的女性世界,其中对于沈琼枝和鲁小姐的研究也越来越丰富。而关于鲁小姐的研究大多囿于传统眼光,并无新意。但是,越过传统的藩篱,强烈异质文化色彩的"审父"意识却成为研究这个人物全新的视角。经典文学沟通传统和现代的超越性质也得以凸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林外史》 鲁小姐
下载PDF
张爱玲小说中的“审”父情结 被引量:1
19
作者 余志平 黎翠萍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652-656,共5页
父亲与子女间的关系是张爱玲小说艺术的一个重要视角,她用锐利的笔锋道出了一类类丑恶的父子关系。文章从父爱谈起,就张爱玲小说中父亲与子女间扭曲的亲情关系进行一次整体的概括和分析,并探讨其在张爱玲小说创作中的意义。
关键词 张爱玲小说 子关系
下载PDF
艰难的“认父”之旅:乔叶《认罪书》的现代性启示
20
作者 刘超 覃治华 《吕梁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18-22,共5页
《认罪书》代表了乔叶对于认罪的态度和现实思考,她将金金安置在“审父——弑父——认父”的场域中,实现了金金对“父”的放逐以及作为脱离于“父”的主体身份的确认。当意识到放逐“父亲”的同时连同与他所共生的精神一并放逐时,她回... 《认罪书》代表了乔叶对于认罪的态度和现实思考,她将金金安置在“审父——弑父——认父”的场域中,实现了金金对“父”的放逐以及作为脱离于“父”的主体身份的确认。当意识到放逐“父亲”的同时连同与他所共生的精神一并放逐时,她回到故乡,重新认父,也重新找回真正的自己。金金的这种“自觉”正符合竹内好式的“回心”——她在宣读他人之罪的同时,发现自己无意中也充当了递刀子的“加害者”。重要的是,金金不仅有认罪的自觉,更将这种自觉落实在实际的赎罪行动中,她回到故乡,坟前祭父,认祖归宗。乔叶借助金金的“回心”招巴金式的良知之魂、担负起个体对未来生灵、未来生活的责任,与此同时,也表露出“回心”难以为继的现实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罪书》 乔叶 回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