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宋教仁案”舆论风潮的政治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杨晓娟 杨月君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1-105,共5页
"宋教仁案"引发了一场国民党反袁舆论风潮,对当时的政治发展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在舆论风潮中国民党由于过于愤慨,出现了过激的言行,使其声誉受损,而袁世凯政府以其较为纯熟以及表面上看似理性的言行,改变了其在争取民意方面... "宋教仁案"引发了一场国民党反袁舆论风潮,对当时的政治发展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在舆论风潮中国民党由于过于愤慨,出现了过激的言行,使其声誉受损,而袁世凯政府以其较为纯熟以及表面上看似理性的言行,改变了其在争取民意方面的被动局面,威信见涨,使中间势力转而倾向于他。由此,民初政治格局彻底改变,民主共和向独裁专制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教仁 舆论 国民党 袁世凯 民初政局
下载PDF
宋教仁案报道中的“媒体审判”辨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杨晓娟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1年第3期107-110,共4页
宋教仁案发生后,袁世凯、黎元洪、被告律师、新闻记者等各方对新闻媒体在报道该案过程中所出现的"媒体审判"现象持有的不同的态度及观点。袁派反对媒体审判是基于稳定社会秩序的需要,不可完全否定;新闻媒体主张"媒体审判... 宋教仁案发生后,袁世凯、黎元洪、被告律师、新闻记者等各方对新闻媒体在报道该案过程中所出现的"媒体审判"现象持有的不同的态度及观点。袁派反对媒体审判是基于稳定社会秩序的需要,不可完全否定;新闻媒体主张"媒体审判"是基于舆论监督、发挥社会公器作用的需要;"宋案"报道中所出现的"媒体审判"现象是民初特殊环境下司法不独立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教仁 新闻媒体 媒体审判
下载PDF
疑心生暗鬼--赵秉钧如何被“误”为宋案主谋 被引量:2
3
作者 尚小明 《近代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2-141,共30页
宋案中赵秉钧的形象,实际上是由袁世凯、国民党、当时舆论及后来研究者多方扭曲、误解而成的。就事实来看,赵秉钧绝非宋案主谋。其致洪述祖、应夔丞函完全不针对国民党,其送应夔丞密码电本也无对付国民党目的。他曾卷入构陷"孙黄宋... 宋案中赵秉钧的形象,实际上是由袁世凯、国民党、当时舆论及后来研究者多方扭曲、误解而成的。就事实来看,赵秉钧绝非宋案主谋。其致洪述祖、应夔丞函完全不针对国民党,其送应夔丞密码电本也无对付国民党目的。他曾卷入构陷"孙黄宋"阴谋,但又中途退出,并将"应密"电本交给了洪述祖。洪、应后来策划杀宋,赵并不知情。说他为"长保"权位而杀宋则是个伪命题,因宋教仁被刺,适逢临时政府期限将届,不论有无刺案发生,赵秉钧都将卸任;而国民党的政党内阁主张,对赵秉钧而言非但不是威胁,反而是机会。宋被刺后,赵欲辞职自证清白,因受袁与总统府人员、部分国务员以及一些舆论反对而未果;赵拒绝上海地方检察厅票传,背后也是袁世凯在起作用。但袁所为也并非因为他是杀宋主谋,而是为了防止宋被刺给其竞选正式大总统造成进一步冲击。故可以说,赵其实是以牺牲自己的声誉为代价,维护了袁的利益。袁没有理由将赵毒杀,事实上,根据医学检验报告,赵也是病死而非被毒杀。百年宋案谜团不能解开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赵秉钧被严重扭曲、误解的本来面目未能得到还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教仁 赵秉钧 袁世凯 洪述祖 应夔丞 国民党
原文传递
例谈以学生为中心的史料实证教学
4
作者 王润萍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22年第10期81-83,共3页
伴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历史逐渐从传统的知识教学向历史核心素养发展过渡。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运用适当的史料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可以更好地为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提供保障,本文笔者以“宋教仁案”为例,... 伴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历史逐渐从传统的知识教学向历史核心素养发展过渡。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运用适当的史料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可以更好地为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提供保障,本文笔者以“宋教仁案”为例,对以学生为中心的史料实证教学开展相关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料实证 高中历史 核心素养 知识教学 教学开展 以学生为中心 素质教育改革 宋教仁
下载PDF
以学生为中心的史料实证探究教学——以宋教仁案为例
5
作者 孟磊 《中学历史教学》 2020年第12期32-34,共3页
自从新课程改革提出了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后,一线教师们开始有意识地在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历史教学,其中最具科学本质和特点的,就是学生如何运用材料去研究... 自从新课程改革提出了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后,一线教师们开始有意识地在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历史教学,其中最具科学本质和特点的,就是学生如何运用材料去研究历史的问题。因为探究历史问题靠的是对有价值的史料进行分析,用实证的方式,以可靠的史料作为证据来说明对问题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料实证 核心素养 一线教师 时空观念 家国情怀 探究教学 宋教仁 新课程改革
原文传递
细品统编新教材,发掘叙史新变化——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一课为例
6
作者 逯成武 《历史教学问题》 CSSCI 2020年第5期154-158,共5页
与以往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相比,2019年开始投入使用的高中历史统编教材不但在教学内容、编写体例上有明显变化,而且在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叙述和评价上也有重要的变化。如《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一课中,对于“宋教仁案... 与以往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相比,2019年开始投入使用的高中历史统编教材不但在教学内容、编写体例上有明显变化,而且在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叙述和评价上也有重要的变化。如《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一课中,对于“宋教仁案”分析和对于中日签订“二十一条”前因后果的论述,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教材在平实严谨的行文中向基础教育界传导了史学研究的新成果,关注和了解这些新的变化,有助于高中教师更好地理解新教材、用好新教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旧教材 叙史变化 宋教仁 中日“二十一条”
原文传递
近30年大陆学界宋教仁案研究综述
7
作者 李新文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26-29,共4页
近30年来,大陆学界对宋教仁案从多个角度和学科领域展开研究。在宋案真凶问题上,很多学者不再认可袁世凯主谋说,提出了陈其美主谋说、应桂馨主谋说、洪述祖主谋说等多种新观点。一些学者考察了宋案后黄兴发给袁世凯“哿电”的真实作者... 近30年来,大陆学界对宋教仁案从多个角度和学科领域展开研究。在宋案真凶问题上,很多学者不再认可袁世凯主谋说,提出了陈其美主谋说、应桂馨主谋说、洪述祖主谋说等多种新观点。一些学者考察了宋案后黄兴发给袁世凯“哿电”的真实作者问题、孙中山对处理宋案的真实态度等与宋案的有关重要问题。还有些学者运用传媒学和法学理论考察了宋案的媒体效应和司法背景等。总起来看,近30年大陆学界对宋教仁案研究进展巨大,成果丰硕,但在吸纳前人研究成果、多学科综合研究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教仁 袁世凯 孙中山 陈其美
下载PDF
宋教仁案中的洪述祖——兼论尚小明的《宋案重审》
8
作者 张耀杰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期56-65,共10页
宋教仁案中的洪述祖作为内政部的一名高级官员,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竟然与应夔丞合谋套取中央政府的巨额款项,甚至于打着中央政府尤其是袁世凯、赵秉钧的名义,在密信密电中怂恿鼓励应夔丞实施谋杀宋教仁的行动计划,从而犯下了渎职枉法、... 宋教仁案中的洪述祖作为内政部的一名高级官员,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竟然与应夔丞合谋套取中央政府的巨额款项,甚至于打着中央政府尤其是袁世凯、赵秉钧的名义,在密信密电中怂恿鼓励应夔丞实施谋杀宋教仁的行动计划,从而犯下了渎职枉法、教唆杀人的严重罪行。但是洪述祖和与他单线联系的应夔丞都没有出现在谋杀现场,出现在谋杀现场指挥武士英杀人的吴乃文等人。尚小明在《宋案重审》一书中撇开现场人证,仅仅通过支离破碎、相互矛盾的资料堆砌,就"莫须有"地认定与袁世凯关系"特殊"的洪述祖是宋教仁案的唯一主犯,事实上是不能成立的,在学术层面也没有形成切实完整的证据链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教仁 洪述祖 吴乃文 《宋重审》
下载PDF
放大的公共领域与流产的政党营销--以“宋教仁案”为考察点
9
作者 闾小波 《经济管理文摘》 2002年第17期38-41,36,共5页
关键词 公共领域 政党营销 宋教仁 政治营销策略 政党政治
下载PDF
辛亥革命和20世纪中国社会的发展——访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常务副主任、中国史学会会长金冲及
10
作者 许水涛 《纵横》 2001年第10期5-12,共8页
今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90周年纪念日。本刊记者为此专访了金冲及先生。金先生研究辛亥革命长达半个世纪,著有《辛亥革命的前前后后》、《孙中山和辛亥革命》,与胡绳武合著《论清末立宪运动))、《辛亥革命史稿》(四卷本)、《从辛亥革命... 今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90周年纪念日。本刊记者为此专访了金冲及先生。金先生研究辛亥革命长达半个世纪,著有《辛亥革命的前前后后》、《孙中山和辛亥革命》,与胡绳武合著《论清末立宪运动))、《辛亥革命史稿》(四卷本)、《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等,现为九届全国政协委员、文史资料委员会副主任,复旦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兼职教授。图为1999年4月,金冲及参加陈英士学术讨论会时在湖州太湖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亥革命 中国史学会 学术讨论会 帝国主义 武昌起义 辛亥革命史稿 共进会 宋教仁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原文传递
刺宋元凶钩稽
11
作者 曹峰峻 《东方剑》 2009年第10期66-71,共6页
11913年3月20日,早春的上海显得还很有寒意。经过一整天的春雨浇洒,五彩灯影的十里洋场更加显得玲珑剔透。傍晚十时许,身穿黑色西式风衣的新选出的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在黄兴、廖仲恺等国民党要员的簇拥下,漫步走进了热闹非凡的上海... 11913年3月20日,早春的上海显得还很有寒意。经过一整天的春雨浇洒,五彩灯影的十里洋场更加显得玲珑剔透。傍晚十时许,身穿黑色西式风衣的新选出的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在黄兴、廖仲恺等国民党要员的簇拥下,漫步走进了热闹非凡的上海火车站。此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教仁 孙中山 武士英 赵秉钧 袁世凯 程德全 巡捕房 国务总理 陈其美
原文传递
国历沙龙第6期 宋教仁案与中国政治博弈
12
作者 纪彭 《国家人文历史》 2013年第6期38-39,共2页
正时间:2013年2月25日地点:人民网嘉宾:张耀杰、曾业英、马勇、迟云飞主办:《国家人文历史》杂志社宋教仁死后的政治博弈中,孙中山主张用武力方式打败北洋集团,而黄兴主张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随着"二次革命的失败,国民党被扫地... 正时间:2013年2月25日地点:人民网嘉宾:张耀杰、曾业英、马勇、迟云飞主办:《国家人文历史》杂志社宋教仁死后的政治博弈中,孙中山主张用武力方式打败北洋集团,而黄兴主张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随着"二次革命的失败,国民党被扫地出门,中国的宪政之路走入歧途。重温百年前的历史岔路口那些最聪明、最先进的中国精英们的是非得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教仁 国民党 袁世凯 二次革命 政治博弈
下载PDF
宋教仁遇刺案凶手再讨论
13
作者 梁宇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17-21,共5页
在宋教仁遇刺一案中,凶手多被认为是赵秉钧或袁世凯。但赵秉钧并无企图长保权位之心,又与宋教仁私交甚好,其与洪述祖的往来书信及密电本也不涉及杀宋事件,故指称赵秉钧为宋案幕后凶手并没有可信证据。袁世凯虽与宋教仁多有政见分歧,但... 在宋教仁遇刺一案中,凶手多被认为是赵秉钧或袁世凯。但赵秉钧并无企图长保权位之心,又与宋教仁私交甚好,其与洪述祖的往来书信及密电本也不涉及杀宋事件,故指称赵秉钧为宋案幕后凶手并没有可信证据。袁世凯虽与宋教仁多有政见分歧,但宋并非其竞选总统之最大障碍;袁世凯虽拒绝由黄兴等组织特别法庭调查宋案,但只是想另立由伍廷芳主持、莫理循参加的调查委员会对此案进行调查;枪手武士英、应夔丞与赵秉钧的死亡,也无直接证据可证明与袁有关,故指称袁世凯为杀宋真凶也嫌证据不足。与追究幕后主使者相比,人们对于宋案中会党头目应夔丞买凶杀人这一不争的事实却关注不够,表明对于宋案真凶的探究还需要拓宽视野,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教仁 袁世凯 赵秉钧
下载PDF
以学生为中心的史料实证探究教学--以宋教仁案为例
14
作者 孟磊 《中学教学参考》 2021年第19期70-72,共3页
史料实证是高中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核心素养的“落地”离不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实践。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就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文章围绕学生在学习宋教仁遇刺案时对课文表述所产生的疑问,开展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史料... 史料实证是高中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核心素养的“落地”离不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实践。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就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文章围绕学生在学习宋教仁遇刺案时对课文表述所产生的疑问,开展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史料实证探究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学生为中心 史料实证 宋教仁
下载PDF
没有证据,只有利害 宋教仁案究竟谁是凶手
15
作者 纪彭 《国家人文历史》 2013年第6期30-34,共5页
正1913年3月20日晚,刚刚在大选中获胜的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正准备乘火车由上海启程去北京晋见袁世凯,并参加4月8日开幕的新国会。此刻,不仅是宋教仁人生的最高峰,也是中国历史上距离民主宪政最近的时候。当于右任、廖仲恺、黄兴和... 正1913年3月20日晚,刚刚在大选中获胜的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正准备乘火车由上海启程去北京晋见袁世凯,并参加4月8日开幕的新国会。此刻,不仅是宋教仁人生的最高峰,也是中国历史上距离民主宪政最近的时候。当于右任、廖仲恺、黄兴和陈其美等国民党大员与宋教仁话别时,突然杀出一名刺客,对准宋教仁背后连开三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教仁 陈其美 孙中山 国民党 赵秉钧 袁世凯
下载PDF
“宋教仁案”中民初的司法制度的具体应用
16
作者 高骁宇 陈啸飞 《商情》 2012年第48期284-285,共2页
清末民初,随着西方先进的法律思想和政治体制的引进中国,尤其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作为制度变迁的最重要的一部分,司法制度也随着时代的前进而发展,中华民国成立后,南京临时政府和袁世凯时期的北... 清末民初,随着西方先进的法律思想和政治体制的引进中国,尤其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作为制度变迁的最重要的一部分,司法制度也随着时代的前进而发展,中华民国成立后,南京临时政府和袁世凯时期的北洋政府都进行了司法体制改革。对这一改革成果,在1913年“宋教仁案”司法活动中得到体验。 本文以探究民国初年的司法制度为目的,从法理的角度上来解析这桩民国疑案,从法律与社会上来叙述当时的司法环境。并就“宋教仁案”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宋教仁案”是当时的大案。受到全国各阶层的关注,并且对以后的政局产生了历史翻天的影响,因此,这对考验当时的司法制度有着放大镜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教仁 上海租界 司法审判
下载PDF
宋教仁案与“二次革命”
17
作者 张耀杰 《国家人文历史》 2013年第6期35-36,共2页
正1913年3月22日凌晨,宋教仁在靶子路沪宁铁路医院去世,年仅32岁。刚刚进入轨道的中华民国的宪政历程,被随之而来的号称"二次革命"的国内战争强行打断。宋教仁案中的孙中山与黄兴1913年3月25日上午,孙中山从日本返回上海寓所... 正1913年3月22日凌晨,宋教仁在靶子路沪宁铁路医院去世,年仅32岁。刚刚进入轨道的中华民国的宪政历程,被随之而来的号称"二次革命"的国内战争强行打断。宋教仁案中的孙中山与黄兴1913年3月25日上午,孙中山从日本返回上海寓所,随后来到黄兴家里,表示对于宋教仁案"尤当慎重,一以法律为准绳"。所谓"一以法律为准绳",就是在已经初步建立的五族共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革命 国内战争 国民党 孙中山 民主宪政 制度框架 宪政民主 宋教仁 李烈钧 袁世凯 讨袁军
下载PDF
宋教仁遇刺案中的“哿电”考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成方晓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0-23,共4页
关于宋教仁遇刺案的许多著述均认为,宋教仁遇刺后即口授"哿电"并由黄兴发给袁世凯,望其开诚布公,保障民权,确定宪法;"哿电"表明了宋教仁临终时的政治立场,因此对后世研究宋教仁遇刺案具有重要意义。但是,通过对《... 关于宋教仁遇刺案的许多著述均认为,宋教仁遇刺后即口授"哿电"并由黄兴发给袁世凯,望其开诚布公,保障民权,确定宪法;"哿电"表明了宋教仁临终时的政治立场,因此对后世研究宋教仁遇刺案具有重要意义。但是,通过对《民立报》当时的报道等原始资料的对比分析,笔者认为"哿电"的形成时间和过程存在颇多疑点,值得深入考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初 宋教仁遇刺 哿电 民立报 黄兴
下载PDF
孙中山、黄兴对“宋案”态度之比较再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石彦陶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1994年第1期81-86,共6页
1913年8月宋教仁被刺身亡,以往学者依据孙中山事后的说法,认定黄兴是法律解决的首倡者,本文爬梳史实证明,孙本人才是法律解决的首倡者;在对待宋案上,孙也远不及黄。
关键词 宋教仁被刺 法律/武力解决 孙中山/黄兴态度
下载PDF
宋案后孙中山并非一贯主张武力倒袁 被引量:1
20
作者 石彦陶 《近代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303-308,共6页
在论述辛亥革命的诸多著述中,几乎一致认为,1913年3月20日宋教仁被刺案发生以后,孙中山主张武力倒袁,黄兴则主张法律解决,由于黄兴的掣肘以及其他原因,时机一纵即逝,导致了二次革命的失败。 事实并非如此。
关键词 孙中山 宋教仁被刺 辛亥革命 事实并非如此 二次革命 法律解决 武力 袁世凯 《孙中山全集》 “二次革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