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5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定州西汉中山怀王墓竹简《文子》释文 被引量:45
1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2期27-34,1,共9页
定州西汉竹简1973年发现于西汉中山怀王刘脩墓。经多年整理研究,认定此批竹简中有《论语》、《文子》、《太公》、《日书》等内容。其中被初步认为是《文子》的竹简有277枚,2790字。本期发表了竹简《文子》的全部资料。《文子》是一部... 定州西汉竹简1973年发现于西汉中山怀王刘脩墓。经多年整理研究,认定此批竹简中有《论语》、《文子》、《太公》、《日书》等内容。其中被初步认为是《文子》的竹简有277枚,2790字。本期发表了竹简《文子》的全部资料。《文子》是一部有争议的书,汉简《文子》的发现,对其研究提供了宝贵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简文 西汉 定州 道德 天道 天之道 今本 仁义
原文传递
试论八角廊简《文子》 被引量:25
2
作者 李学勤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36-40,1,共6页
李学勤《试论八角廊简【文子】》一文,对1973年发现的河北定县八角廊40号墓竹简《文子》作了研究,认为《文子》应与汉刘向、刘歆父子所见《文子》一致或类似,可能原分上经、下经,各包含若干篇。李零的《再论淅川下寺楚墓——读【淅川下... 李学勤《试论八角廊简【文子】》一文,对1973年发现的河北定县八角廊40号墓竹简《文子》作了研究,认为《文子》应与汉刘向、刘歆父子所见《文子》一致或类似,可能原分上经、下经,各包含若干篇。李零的《再论淅川下寺楚墓——读【淅川下寺楚墓】》一文,对下寺楚墓三期的时代、族氏、器主以及先秦用鼎制度作了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简本 八角 传本 道德 周平王 淮南
原文传递
《中庸》成书辨正 被引量:20
3
作者 郭沂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50-59,共10页
关键词 《中庸》 《论语》 《孟 中庸说 《汉书·艺文志》 《礼记》 语言风格
原文传递
试论竹简《文子》与今本《文子》的关系——兼为《淮南子》正名 被引量:19
4
作者 张丰乾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17-126,共10页
竹简《文子》与今本《文子》以及它们与《淮南子》的关系问题,涉及先秦和两汉两个时代的哲学格局,不得不察。本文认为,竹简《文子》的出土证明今本《文子》确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但二者从形式到内容相去甚远,不可混为一谈。对比... 竹简《文子》与今本《文子》以及它们与《淮南子》的关系问题,涉及先秦和两汉两个时代的哲学格局,不得不察。本文认为,竹简《文子》的出土证明今本《文子》确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但二者从形式到内容相去甚远,不可混为一谈。对比二者的同异,不难发现今本必晚出于竹简本。今本的出现不会早于东汉前期,《淮南子》不可能抄袭今本《文子》,它和竹简《文子》也没有多少直接联系。古本《文子》在流传过程中散佚严重,是后人大量抄袭《淮南子》以做补充,而非《淮南子》抄袭《文子》。《文子》原书当出于战国后期,或者更晚。搞清这些问题是进一步研究《文子》的基础。我们固不能疑古过勇,但也不要轻言某书是“先秦古籍”或“西汉已有”,“走出疑古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简《文 《淮南 竹简本 今本 《老 竹简文 《论语》 “走出疑古时代” 《吕氏春秋》
原文传递
帛书《缪和》、《昭力》“子曰”辨 被引量:13
5
作者 丁四新 《中国哲学史》 CSSCI 2001年第3期100-107,共8页
本文认为帛书《缪和》、《昭力》之“子曰”即是“孔子曰”,并非指“讲师之言”。而谬和、昭力等七人,皆当为孔子晚年弟子,而非汉初人物。由此还认为,《缪和》、《昭力》乃是儒家研《易》著作,而战国至汉初流传的诸种《易传》皆当... 本文认为帛书《缪和》、《昭力》之“子曰”即是“孔子曰”,并非指“讲师之言”。而谬和、昭力等七人,皆当为孔子晚年弟子,而非汉初人物。由此还认为,《缪和》、《昭力》乃是儒家研《易》著作,而战国至汉初流传的诸种《易传》皆当以孔子为宗主,且多与孔子晚年弟子及其后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帛书 《缪和》 《昭力》 儒家
下载PDF
祭公谋父及其德论 被引量:15
6
作者 李学勤 《齐鲁学刊》 1988年第3期8-10,7,共4页
《礼记》中的《缁衣》一篇,据《隋书·音乐志》载沈约语,系取自《子思子》。《子思子》,《汉书·艺文志》云二十二篇,其书七卷,至北宋尚存,沈约当然能见。《意林》所引《子思子》,即有见于《缁衣》者,足证沈说不误。篇中记孔子... 《礼记》中的《缁衣》一篇,据《隋书·音乐志》载沈约语,系取自《子思子》。《子思子》,《汉书·艺文志》云二十二篇,其书七卷,至北宋尚存,沈约当然能见。《意林》所引《子思子》,即有见于《缁衣》者,足证沈说不误。篇中记孔子语,多引《诗》、《书》为证,是曾子、子思一派著作的常例。引《诗》,或仅称《诗》,或称《小雅》、《大雅》,也有举篇名的,如《葛覃》。引《书》均有篇名,如《太甲》、《尹吉(告)》、《兑(说)命》、《康诰》、《君奭》、《君陈》、《甫刑》。此外,篇中还引了《尚书》以外的一篇书,名为《叶公之顾命》。有关的一章是这样的:“子曰:大臣不亲,百姓不宁,则忠敬不足,而富贵已过也。大臣不治,而迩臣比矣。故大臣不可不敬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书·艺文志 德论 周公 逸周书 竹书纪年 北宋 左传 文王
下载PDF
《两都赋》和《二京赋》的历史价值 被引量:10
7
作者 何沛雄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15-20,共6页
一汉赋给人的印象是“虚辞滥说”、“靡丽多誇”,但细读《两都赋》和《二京赋》,却有不同的观感,若校以有关史料,则更觉其内容“类皆有据”、“确然可信”。无怪《长安志图》的作者李好文,亲到长安考察史迹之后说:“赋语文之词,固多张诞... 一汉赋给人的印象是“虚辞滥说”、“靡丽多誇”,但细读《两都赋》和《二京赋》,却有不同的观感,若校以有关史料,则更觉其内容“类皆有据”、“确然可信”。无怪《长安志图》的作者李好文,亲到长安考察史迹之后说:“赋语文之词,固多张诞,然身未尝至,目未尝睹,亦未可辄拒而不信,尝读汉人之赋,遂知两京台观之盛,班孟坚曰:‘轶云雨于太半,虹蜺回带于棼楣,’又曰:‘攀井干而未半,目眩转而意迷。’(按:见《西都赋》)张平子曰:‘将乍往而未半,怵悼慄而耸兢??按:见《西京赋》)予至长安,亲见汉宫故址,皆因高为基,突兀峻峙,崒然山出,如未央、神明、井干之基皆然,望之使人神志不觉森辣,使当时楼观在上,又当如何?由是观之,则数公之言,未遽为张大也。”(《长安志图》,《经训堂丛书》本,卷中) 西汉定都长安,东汉定都洛阳,有关汉代长安和洛阳的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长安 洛阳 史料 西京杂记 四库提要 后汉书 史迹 县志 两京
下载PDF
“儒分为八”别解 被引量:8
8
作者 吴龙辉 《文献》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21-132,共12页
关于孔子死后儒家由分裂而演变的情形,最著名的一种说法是战国末期韩非所提出的"儒分为八"说。《韩非子·显学》云: 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
关键词 韩非 后儒家 郭沫若 颜渊 显学 宗法制
原文传递
定州西汉中山怀王墓竹简《文子》校勘记 被引量:6
9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2期35-37,40,共4页
说明一因定州汉简《文子》为残篇断简,其原来的篇章顺序已经散乱,可能有的原来确为同一篇章文字,却很难按原来的顺序编排一处。今本《文子》虽篇章有序,但经后人窜乱严重,并非都是原有的文字内容。两者参照只发现一部分竹简文字与今本... 说明一因定州汉简《文子》为残篇断简,其原来的篇章顺序已经散乱,可能有的原来确为同一篇章文字,却很难按原来的顺序编排一处。今本《文子》虽篇章有序,但经后人窜乱严重,并非都是原有的文字内容。两者参照只发现一部分竹简文字与今本《文子·道德》篇中文字相似,但其中差异甚多。此处只对简文中与今本《文子·道德》及其他篇中章句相似者校勘。二因简文属《文子·道德》部分较多且集中,故将《道德》部分校勘记刊列于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今本 校勘记 道德 篇章 定州 竹简文 文字 相似
原文传递
“学而时习之”章新解 被引量:9
10
作者 刘家齐 《齐鲁学刊》 1986年第6期54-55,共2页
《论语》开篇首章“子曰:学而时习之”,比较有代表性的四种解释都是把它当作学习方法。但仔细分析全章三节,对照孔子一生活动,参考《论语》其它关于学习方法的论述,似乎这里讲的不是学习方法,而是概括了学者可能遇到的三种不同的境界,... 《论语》开篇首章“子曰:学而时习之”,比较有代表性的四种解释都是把它当作学习方法。但仔细分析全章三节,对照孔子一生活动,参考《论语》其它关于学习方法的论述,似乎这里讲的不是学习方法,而是概括了学者可能遇到的三种不同的境界,勉励学者端正态度,树立坚持真理的君子精神。试条析如下: 一、东汉马融的解释:学,是学古圣先贤的道理;时,是时常,习,是习用、行为。全句的意思是:学了古圣先贤的道理,要时常用来指导自己的行为,照古圣先贤的道理去做。这个解释,与汉朝察孝廉、举秀才的选拔官员的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成就 论语 社会风尚 马融 最高境界 代表性 学习方法 原意
下载PDF
仁是孔子思想核心新证 被引量:6
11
作者 孙景坛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1991年第5期10-14,67,共6页
孔子思想核心的问题,是孔子研究中的最大问题.对此.理论界的说法已不下十种,几乎穷尽了孔子思想中的全部范畴:礼说,仁说,礼上说.忠君说,三纲说,孝说,仁孝说,忠恕说,仁恕说,中庸说等.其中以礼说和仁说影响较大.但到目前为止.各家的论证... 孔子思想核心的问题,是孔子研究中的最大问题.对此.理论界的说法已不下十种,几乎穷尽了孔子思想中的全部范畴:礼说,仁说,礼上说.忠君说,三纲说,孝说,仁孝说,忠恕说,仁恕说,中庸说等.其中以礼说和仁说影响较大.但到目前为止.各家的论证均不充分、对此,笔者想在肯定仁是孔子思想核心的基础上,谈点新看法.不当之处,敬请批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 复礼 新证 伦理道德 礼仁 政治范畴 忠恕 三纲 仁政
下载PDF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辨析——兼议“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被引量:8
12
作者 项阳 《音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14,共10页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论语·泰伯》)孔夫子这句经典话语,数千年来论者见仁见智,矛盾之处在于人们将该话语分割开来,脱离周代社会崇尚的礼乐制度整体,将诗、礼、乐仅以三...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论语·泰伯》)孔夫子这句经典话语,数千年来论者见仁见智,矛盾之处在于人们将该话语分割开来,脱离周代社会崇尚的礼乐制度整体,将诗、礼、乐仅以三个独立事项加以认知,未对前后言语进行综合考虑。在下以为,如将两句话加以整体认知,可能更接近孔子本意。两个“子曰”是讲同一事项的不同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于乐 整体认知 礼乐制度 周代社会 话语 论语
原文传递
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孙膑兵法》释文 被引量:7
13
《文物》 1975年第1期1-11,43,共12页
1972年4月,在山东临沂银雀山一座汉武帝初年的墓葬里发现了《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等大批竹简。竹简出土时已经散乱,残断的情况也相当严重。本刊1974年12月号发表了《孙子兵法》残简释文,现在把《孙膑兵法》残简释文发表于后。《孙... 1972年4月,在山东临沂银雀山一座汉武帝初年的墓葬里发现了《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等大批竹简。竹简出土时已经散乱,残断的情况也相当严重。本刊1974年12月号发表了《孙子兵法》残简释文,现在把《孙膑兵法》残简释文发表于后。《孙膑兵法》残简释文现编为上下两编:上编内容记孙膑擒庞涓事迹,孙膑与齐威王、田忌的问答,以及篇首有"孙子曰"字样但与同墓出土的《孙武兵法》佚篇内容不相类者;下编所收,是据内容、文例、书写等推断编定的。上下编各十五篇,标出篇题。有的篇题是整理小组据内容补加的,外加方括号以示区别。简文文字相连的,由我们连缀成段。简文不能确定位置但可以断定或大体断定属于某篇,分别附于该篇之末。简文中的号码是竹简编排的顺序号。除个别特殊的字体外,释文排印时尽量改从今体。假借字下用圆括号注明本字。缺字以方框为记,缺字超过五个和原简残断无法计算缺字,以删节号为记。可以补出的缺字外加方括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法 孙膑兵法 将军令 出土 银雀山汉墓 竹简 方括号 庞涓 天之道
原文传递
论帛书《系辞》的学派性质 被引量:6
14
作者 廖名春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7期58-65,共8页
在道家主干论的支配下,王葆玹和陈鼓应先生先后就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系辞》,发表了新颖的意见。验之帛书《系辞》和帛书《易传》诸篇的内容,笔者认为他们夸大了帛书《系辞》同今本《系辞》的差异,颠倒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帛... 在道家主干论的支配下,王葆玹和陈鼓应先生先后就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系辞》,发表了新颖的意见。验之帛书《系辞》和帛书《易传》诸篇的内容,笔者认为他们夸大了帛书《系辞》同今本《系辞》的差异,颠倒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帛书《系辞》是儒家而决非道家的传本。下面,试从帛书《系辞》的祖本、帛书《易传》诸篇的内容、帛书《系辞》的思想构架、周秦至汉初易学的源流四个方面进行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帛书 系辞 道家 今本 大衍之数 易传 先秦儒家 陈鼓应
原文传递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正解─—为孔子正名之一 被引量:7
15
作者 吴正中 于淮仁 《中国哲学史》 CSSCI 1999年第4期35-45,共11页
关键词 论语 “诺” 社会主义 正解 杨伯峻 家庭教育 “与”
下载PDF
弘扬儒家伦理思想的精蕴——迈向二十一世纪的道德观念 被引量:3
16
作者 胡楚生 《中国文化研究》 CSSCI 1999年第3期17-23,3,共8页
关键词 儒家伦理思想 儒家思想 道德观念 儒家学说 《四书集注》 《论语》 伦理道德 “义”
原文传递
论孔子的孝道 被引量:2
17
作者 徐敏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SSCI 1994年第3期9-14,共6页
本文对孔子的孝道理论进行了阐释。作者认为,在我国历史上,孔子是将人类孝的行为加以概括并上升为理论的第一人,孝的理论是孔子伦理道德学说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孝是中华民族一种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有其合理的内核。我们应批判... 本文对孔子的孝道理论进行了阐释。作者认为,在我国历史上,孔子是将人类孝的行为加以概括并上升为理论的第一人,孝的理论是孔子伦理道德学说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孝是中华民族一种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有其合理的内核。我们应批判地继承孔子孝的思想,用社会主义的孝代替封建主义的孝,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年之丧 伦理道德观念 建设社会主义 父家长 孝道 家庭 精神文明 《论语》
原文传递
我国最早的一篇作者可考的小说——庄辛《说剑》考校 被引量:6
18
作者 赵逵夫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4期46-49,共4页
《庄子·杂篇》所收《说剑》,因其思想完全与庄周及庄周一派不合,古今学者多疑为赝作。清人宜颖《南华真经解》卷十引孙广说,以为“战国策士游谈,与《弋说》及《幸臣篇》相似”。按《弋说》见于《史记·楚世家》,盖为先秦时文字... 《庄子·杂篇》所收《说剑》,因其思想完全与庄周及庄周一派不合,古今学者多疑为赝作。清人宜颖《南华真经解》卷十引孙广说,以为“战国策士游谈,与《弋说》及《幸臣篇》相似”。按《弋说》见于《史记·楚世家》,盖为先秦时文字,《战国策》与《春秋后语》皆收入之。以《说剑》例之,应题作《说弋》。《幸臣篇》即庄辛《谏楚襄王》。宣颖以《说剑》与此两篇相近,实为真知灼见。《说剑》并非庄周及其门徒与后学之作,但亦非有人故意作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国策 文王 史记 文字 诸侯 赵世家 清人 今本
下载PDF
《论语》思想政治教育原则初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邓球柏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6期90-96,共7页
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正因此,《论语》为历代世人所研读。本文以翔实的材料为基础,从13个方面总结概括了《论语》中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些原则。这对于今人更好地观察和处理问题仍是有启迪作用的。
关键词 《论语》 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原则 安贫乐道 原则要求 “和为贵” “礼” 先王之道
下载PDF
《论语》说理的写作成就论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人纪 《求是学刊》 1983年第3期70-75,共6页
关键词 《论语》 论析 逻辑性 散文发展 章节 精警 道德学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