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她题材”微短剧的叙事特征、价值取向与现实困境
1
作者 覃珊珊 王新惠 《视听》 2025年第1期47-50,共4页
“她题材”微短剧作为一种新兴女性叙事形式,具有鲜明的叙事特征:聚焦于女性成长与互助支持;同时,融入强烈的“爽感”元素,引发观众共鸣。“她题材”微短剧不仅为女性开辟了一条崭新的自我表达路径,更在潜移默化中挑战并试图打破长期以... “她题材”微短剧作为一种新兴女性叙事形式,具有鲜明的叙事特征:聚焦于女性成长与互助支持;同时,融入强烈的“爽感”元素,引发观众共鸣。“她题材”微短剧不仅为女性开辟了一条崭新的自我表达路径,更在潜移默化中挑战并试图打破长期以来以男性叙事为主导的叙事格局。女性开始自我凝视,且自我意识逐渐显露并提升,丰富的女性形象也逐渐被看见。然而,在资本驱动的商业逻辑之下,其面临着被消费主义所裹挟的风险与挑战。因此,优化叙事策略成为推动“她题材”微短剧持续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题材 微短剧 女性叙事 价值取向
从质疑到重构:《俗女养成记》对“她题材”电视剧的新拓展
2
作者 余珊 《安康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88-93,共6页
近年来,盛极一时的“她题材”电视剧逐渐进入瓶颈期,暴露出人物模板化、情节模式化、结局理想化等问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受到二元对立思想的影响,将女性独立建立在弱化异性的基础之上,试图通过取而代之完成对于父权社会的反抗,使其逐... 近年来,盛极一时的“她题材”电视剧逐渐进入瓶颈期,暴露出人物模板化、情节模式化、结局理想化等问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受到二元对立思想的影响,将女性独立建立在弱化异性的基础之上,试图通过取而代之完成对于父权社会的反抗,使其逐渐进入复仇爽剧的狭隘圈层;另一方面是受到消费文化的影响,将女性议题作为吸引观众的噱头,通过放大困境、贩卖焦虑等失真方式创造极致环境,简化独立含义,又对经济能力进行过分标榜,致使女性群体再次被贴上物欲标签,沦为消费对象,引起众人反感。当“她题材”电视剧的口碑日益下滑时,《俗女养成记》则凭借一己之力创造收视奇迹。它通过质疑统一标准、模糊区别特征、重视成长过程、突出协作未来等方式另辟蹊径,为“她题材”电视剧开辟出新的天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独立 题材 电视剧 重构
下载PDF
“她题材”剧集如何实现突围
3
作者 刘君 《声屏世界》 2024年第15期45-47,共3页
近些年,女性题材颇受市场青睐,“她题材”剧集蓬勃发展。自从《欢乐颂》《三十而已》走俏市场后,跟风之作相继涌现。仅2023年暑期档,就先后播出了《温暖的甜蜜的》《不完美受害人》《闪耀的她》《做自己的光》《她的城》《一路朝阳》等... 近些年,女性题材颇受市场青睐,“她题材”剧集蓬勃发展。自从《欢乐颂》《三十而已》走俏市场后,跟风之作相继涌现。仅2023年暑期档,就先后播出了《温暖的甜蜜的》《不完美受害人》《闪耀的她》《做自己的光》《她的城》《一路朝阳》等多部女性题材剧,但大多未能实现突破,引发社会的广泛讨论。而以《装腔启示录》为代表的“她题材”剧集却在讲述女性故事时打破传统视角,用多元化的表达探索全新的创作道路。文章以热播剧《装腔启示录》为例,从人物塑造、叙事建构出发,分析该剧的突围策略,并指出存在的不足之处,以期为“她题材”剧集的创作与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腔启示录》 题材 女性形象 叙事建构
下载PDF
“她题材”剧集中的性别建构和文化表达——以《我在他乡挺好的》为例
4
作者 徐诗雨 《文教资料》 2024年第6期29-32,共4页
近年来“她题材”剧集逐渐兴盛,尤其在塑造女性角色方面有着突出表现。热播剧《我在他乡挺好的》中的女性形象打破了传统电视剧中的固化形象,以独立自主的形象特征彰显了新时代女性的精神价值,表达了创作者对当下性别建构和文化意蕴的... 近年来“她题材”剧集逐渐兴盛,尤其在塑造女性角色方面有着突出表现。热播剧《我在他乡挺好的》中的女性形象打破了传统电视剧中的固化形象,以独立自主的形象特征彰显了新时代女性的精神价值,表达了创作者对当下性别建构和文化意蕴的思考。这种女性意识的新言说与新呈现对于审美价值取向的引导、社会文化的反思和女性主义与大众文化的实现等方面将产生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在他乡挺好的》 题材 性别建构 文化表达 符号
下载PDF
“她题材”电视剧中性别建构的话语指向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广筱 《声屏世界》 2023年第11期40-42,共3页
当下,女性独立意识不断觉醒,女性消费能力也不断提高,“她经济”逐渐成为新的市场增长点,其与电视剧创作相互借力,由此催生“她题材”电视剧规模不断增长。文章从男性本位视角、女性刻板印象、两性共存内核来探讨“她题材”电视剧的现... 当下,女性独立意识不断觉醒,女性消费能力也不断提高,“她经济”逐渐成为新的市场增长点,其与电视剧创作相互借力,由此催生“她题材”电视剧规模不断增长。文章从男性本位视角、女性刻板印象、两性共存内核来探讨“她题材”电视剧的现实意义与精神导向,试图找寻“她题材”电视剧的新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题材 性别建构 话语指向 女性主义
下载PDF
“她题材”剧集的创作转向、价值误区与突围策略 被引量:1
6
作者 李蕾 路卓杭 《中国电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0-85,共6页
“她题材”兴起是近年影视领域的重要现象。几部从女性视角切入、迎合女性观众口味的剧集走俏市场后,跟风之作蜂拥而至,导致创作陷入同质化怪圈。本文以2019—2023年代表性“她题材”剧集为研究对象,对其内容呈现、形式创新、价值传播... “她题材”兴起是近年影视领域的重要现象。几部从女性视角切入、迎合女性观众口味的剧集走俏市场后,跟风之作蜂拥而至,导致创作陷入同质化怪圈。本文以2019—2023年代表性“她题材”剧集为研究对象,对其内容呈现、形式创新、价值传播进行分析,发现这类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大众对女性的误解,加剧了社会焦虑情绪。从业者亟须走出创作误区,切实了解女性真实的生存境遇和所思所想,构建和谐健康的社会性别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题材 女性形象 女性意识
原文传递
独白剧《听见她说》和《她说:女性人生瞬间》的异同比较探究
7
作者 郭敏 《品位·经典》 2021年第22期18-21,共4页
2020年是“她题材”在中国火爆的一年,随着《乘风破浪的姐姐》《三十而已》等以聚焦女性为主的节目和影视剧的播出,筹备了两年多的中国首部女性独白剧《听见她说》于2020年11月中旬上线腾讯视频。一经播出,便引发广泛讨论与热议,在豆瓣... 2020年是“她题材”在中国火爆的一年,随着《乘风破浪的姐姐》《三十而已》等以聚焦女性为主的节目和影视剧的播出,筹备了两年多的中国首部女性独白剧《听见她说》于2020年11月中旬上线腾讯视频。一经播出,便引发广泛讨论与热议,在豆瓣获得了8.4的高评分。《听见她说》的火速出圈,带动了原版BBC《她说:女性人生瞬间》被更多观众关注。一个中国版的“她说”,一个国外版的“她说”,本文就两部剧的异同进行比较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见说》 说:女性人生瞬间》 题材
下载PDF
她题材电视剧的发展与不足
8
作者 李昱 赵景春 《记者摇篮》 2023年第5期114-116,共3页
随着女性社会地位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女性成为电视剧最主要的受众和消费群体,她题材电视剧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我国电视剧创作题材逐渐转向以女性为主角的叙述故事。文章聚焦于女性题材电视剧,分析其发展及阶段特征以及存在的不足。
关键词 题材 女性艺术形象 人物分析
下载PDF
“她题材”青年电影的情感话语与文化隐喻
9
作者 李林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114-117,共4页
随着“她经济”“她文化”“她时代”等概念逐渐流行,“她题材”青年电影的创作便也有了逻辑上的合法性。在“她”字的性别文化透镜下,可以看到新生女性在绚烂荧屏中的情感话语传递与自我意识诉说,觉知女性同主流话语相抗衡的艰难。尽... 随着“她经济”“她文化”“她时代”等概念逐渐流行,“她题材”青年电影的创作便也有了逻辑上的合法性。在“她”字的性别文化透镜下,可以看到新生女性在绚烂荧屏中的情感话语传递与自我意识诉说,觉知女性同主流话语相抗衡的艰难。尽管“她题材”青年电影已经构成对现有父权秩序的挑战,但从文化隐喻的角度看,其仍与来势汹汹的数字资本主义存在本质上的同构关系。基于这一点,“她题材”遭到意识形态的叨扰在所难免,大众场域也因此形成了对“她题材”影视门类的侧目与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题材 青年电影 情感话语 文化隐喻
下载PDF
从热播“她题材”古装剧看女性群像的创作——以《梦华录》《星汉灿烂》《卿卿日常》为例
10
作者 郝雯婧 田祖婷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8-111,共4页
近年来,在“她经济”的助推下,女性群像剧的创作在各题材、领域全面绽放,以上乘制作水准和高收视、高热议收获市场的追捧和喜爱。本文聚焦2022年热播的三部女性古装群像剧《梦华录》《星汉灿烂》以及《卿卿日常》,讨论了“她题材”在叙... 近年来,在“她经济”的助推下,女性群像剧的创作在各题材、领域全面绽放,以上乘制作水准和高收视、高热议收获市场的追捧和喜爱。本文聚焦2022年热播的三部女性古装群像剧《梦华录》《星汉灿烂》以及《卿卿日常》,讨论了“她题材”在叙事、价值和创作方面的转型与重构,探究了女性古装群像剧在展现女性特有的语言习惯、性格特点和独立思维谱系的过程中,对女性角色“成长”的塑造,对女性形象价值的重塑,进而实现了“她题材”创作的话语建构和传播效能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群像 题材 古装剧 叙事转型 价值重塑 创作
原文传递
“她题材”电视剧女性形象建构与价值研究
11
作者 郝晴 《西部广播电视》 2023年第19期135-138,共4页
“她题材”电视剧以关注社会现实、女性热点等热门话题,成为近年来国产电视剧重要的产出类型。从青春剧、家庭伦理剧到职场剧,强调女性话语与自身价值是“她题材”电视剧不变的主题。这类电视剧以女性形象的塑造及价值观的刻画为核心,... “她题材”电视剧以关注社会现实、女性热点等热门话题,成为近年来国产电视剧重要的产出类型。从青春剧、家庭伦理剧到职场剧,强调女性话语与自身价值是“她题材”电视剧不变的主题。这类电视剧以女性形象的塑造及价值观的刻画为核心,描绘社会中的女性群像,受到观众尤其是女性受众的喜爱。本文将围绕“她题材”电视剧中的女性形象,分析现代女性的自我价值,探究女性意识的觉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题材 女性形象 自我意识
下载PDF
从女性主义视角探究“她题材”视听文艺节目的价值转向 被引量:1
12
作者 石丹 《中国电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1-105,共5页
近年来,"她题材"视听节目注重凸显女性力量与自我价值意义重塑。这些节目打破此前"男权凝视"下视听节目的创作意识,争取到女性在社会公共领域中的话语。本文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梳理近年来"她题材"视听... 近年来,"她题材"视听节目注重凸显女性力量与自我价值意义重塑。这些节目打破此前"男权凝视"下视听节目的创作意识,争取到女性在社会公共领域中的话语。本文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梳理近年来"她题材"视听文艺节目展示的女性群体症候,以《三十而已》《理想之城》《我在他乡挺好的》等为案例,解析近年来影视市场在女性主义价值呈现方面的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主义 题材 价值转向
原文传递
她题材、学者小说与“半糖”哲学——骆平小说论评
13
作者 刘小波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64-168,共5页
性别议题在当下仍是一个热点话题,骆平自身的高校女性知识分子身份使得她在创作中十分关注性别问题,作品多选择“她题材”,尤其关注人到中年后的境况。女性题材与中年危机的叠加,让骆平小说本身充满着十足的话题感,也使得作品有一种深... 性别议题在当下仍是一个热点话题,骆平自身的高校女性知识分子身份使得她在创作中十分关注性别问题,作品多选择“她题材”,尤其关注人到中年后的境况。女性题材与中年危机的叠加,让骆平小说本身充满着十足的话题感,也使得作品有一种深度介入现实的取向。骆平的小说既是女性写作的典范,也有一种知识分子书写的共性,对知识分子本身存在的一些缺陷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揭露和嘲讽,同时在一种自反式书写中,接续启蒙传统。与此同时,骆平的小说具有一定的超越性,超越单一性别的凝视,也超越了简单的知识分子批判书写,将这些议题转换为一种民生关注,是一种及物的写作。骆平的小说风格有一种明显的转型历程,这一过程建构了一种独特的“半糖”哲学,这是对中国古典生存智慧的效法,这其实是解决诸多生活问题的秘籍,也是化解身份焦虑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骆平小说 题材 学者小说 “半糖”哲学
下载PDF
近年来“她题材”剧集中的爱情塑造新变与价值反思
14
作者 李燕君 《中国电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3-87,共5页
近年来不少聚焦女性生命经验的“她题材”剧集都对女性群体的情感生活投以关注,在对爱情模式的塑造上也出现了新的探索。然而这些剧集在“姐弟恋”的恋爱模式塑造上,尚存在人物形象扁平化、剧情悬浮、情感细节缺失等问题,在展现女性主... 近年来不少聚焦女性生命经验的“她题材”剧集都对女性群体的情感生活投以关注,在对爱情模式的塑造上也出现了新的探索。然而这些剧集在“姐弟恋”的恋爱模式塑造上,尚存在人物形象扁平化、剧情悬浮、情感细节缺失等问题,在展现女性主体性、表现良性情感关系等方面也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题材 爱情叙事 女性 婚恋观念
原文传递
探究“她综艺”的“破圈”法则——对“她”题材热播的思考
15
作者 陈秋萍 《东南传播》 2022年第6期112-113,共2页
近年,随着“她经济”的崛起。以女性视角为主体的“她综艺”孕育而生,成为综艺市场突破的新方向。2021年各大平台推出内容多元化、形式多样化的“她综艺”节目超过20档。在竞争激烈的女性市场,“她综艺”需要深入挖掘女性题材,寻求“破... 近年,随着“她经济”的崛起。以女性视角为主体的“她综艺”孕育而生,成为综艺市场突破的新方向。2021年各大平台推出内容多元化、形式多样化的“她综艺”节目超过20档。在竞争激烈的女性市场,“她综艺”需要深入挖掘女性题材,寻求“破圈”切口,体现多元化的女性价值,向社会全面展示新时代女性的风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题材 综艺 女性价值 破圈
下载PDF
新媒体视域下“她题材”影视创新探析——以《听见她说》为例
16
作者 李婷 《声屏世界》 2021年第11期51-52,共2页
伴随着“她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女性意识的成长,聚焦女性关注、女性需求、女性审美的“她题材”逐渐在综艺节目、影视剧集等作品中占据一席之地。《听见她说》通过采用迷你剧集与独白剧的形式,塑造现实向女性群像,开辟出“她题材”影视... 伴随着“她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女性意识的成长,聚焦女性关注、女性需求、女性审美的“她题材”逐渐在综艺节目、影视剧集等作品中占据一席之地。《听见她说》通过采用迷你剧集与独白剧的形式,塑造现实向女性群像,开辟出“她题材”影视新形式,自上线后已累计播放量逾1亿,豆瓣评分8.4分。文章以《听见她说》为例,探索“她题材”影视在形式、类型方面的创新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题材 影视作品 《听见说》
下载PDF
论“她题材”影视作品“伪女性主义”的困境及其突围
17
作者 赵淑英 《金钥匙(汉文、蒙古文)》 2022年第6期66-74,共9页
2010年以来,国内“她题材”影视作品都不同程度地陷入“伪女性主义”叙事的困境:一方面,同质化的女性形象反映的女性意识,难以脱离男权话语的阴影;另一方面,为张扬女性之帜,不自觉地以激进的方式弱化男性,来表达强势的女性话语,造成了... 2010年以来,国内“她题材”影视作品都不同程度地陷入“伪女性主义”叙事的困境:一方面,同质化的女性形象反映的女性意识,难以脱离男权话语的阴影;另一方面,为张扬女性之帜,不自觉地以激进的方式弱化男性,来表达强势的女性话语,造成了新的两性对立。这种困境阻碍了女性解放进程的推进,也不利于影视作品的长远发展。所以,“她题材”影视作品从“伪女性主义”叙事中突围,首先要令正确的女性主义思想做好理论准备;其实,影视作品的创作也要关注女性自身;再次,超越性别“二元对立”模式,追求“两性和谐”,从而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题材 影视作品 “伪女性主义” 困境 突围
下载PDF
观众追逐“她题材”的新趋势
18
作者 张红 《声屏世界》 2021年第18期62-64,共3页
近年来,随着“她时代”的来临和“她力量”的崛起,围绕女性的营销玩法更是层出不穷,“得女性者得天下”甚至成为品牌营销共识。但不管是传播、营销,还是内容、题材,观众针对“她题材”的偏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文章从两个角度切入,一是... 近年来,随着“她时代”的来临和“她力量”的崛起,围绕女性的营销玩法更是层出不穷,“得女性者得天下”甚至成为品牌营销共识。但不管是传播、营销,还是内容、题材,观众针对“她题材”的偏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文章从两个角度切入,一是从市场上今年“三八”妇女节节庆传播的相关案例着手,二是从《听姐说》等主打女性脱口秀的综艺,对观众追逐“她题材”新趋势进行梳理与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题材 女性 营销
下载PDF
“30+”题材反差叙事与传播途径研究
19
作者 张文挺 《传媒论坛》 2021年第9期125-126,共2页
近来,随着《乘风破浪的姐姐》《三十而已》等"30+"女性题材的综艺以及影视剧的热播,反映出来的是大众对于女性价值的审美已经发生了变化——从之前的"青春至上"到如今的"姐学"魅力,因此本文将基于"3... 近来,随着《乘风破浪的姐姐》《三十而已》等"30+"女性题材的综艺以及影视剧的热播,反映出来的是大众对于女性价值的审美已经发生了变化——从之前的"青春至上"到如今的"姐学"魅力,因此本文将基于"30+"女性题材的综艺及影视剧等,对其叙事方式、迅速走红的原因以及其传播途径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题材 传播渠道 反差叙事
下载PDF
“她题材”电视剧人物形象对都市女性身份建构的涵化影响——基于《三十而已》受众解码机制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刘懿璇 何建平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3期55-65,共11页
随着女性独立意识的觉醒,整个社会的文化样貌、消费方式都发生了改变,在这一过程中,影视作品作为影响力大且广的媒介方式将视野关注在女性身上,深受女性观众的喜爱。《三十而已》这部电视剧聚焦女性主体意识和自我独立,通过塑造形象迥... 随着女性独立意识的觉醒,整个社会的文化样貌、消费方式都发生了改变,在这一过程中,影视作品作为影响力大且广的媒介方式将视野关注在女性身上,深受女性观众的喜爱。《三十而已》这部电视剧聚焦女性主体意识和自我独立,通过塑造形象迥异的女性形象,对都市女性的身份建构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受众的“自我”身份和影视当中的“她者”形象形成平等互动的对话方式,促进了女性观众的自我认同和赋权心理的产生。探讨“她题材”电视剧的议程设置对女性身份建构的影响,观察不同女性受众对电视剧人物形象的不同解读方式,运用斯图亚特·霍尔“解码论”对相关访谈进行解码分析,能够更加多元开放地诠释受众文本、了解电视剧女性形象的塑造以及受众的审美价值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十而已》 题材”电视剧 女性主义 电视受众 涵化理论 解码机制 身份建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