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代洋关制度形成时期清政府态度剖析 被引量:6
1
作者 戴一峰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81-88,共8页
中国近代洋关制度,即外籍税务司制度的形成,无疑与侵华列强为摆脱五口通商时期中西贸易困境,扩大侵略的要求密切相关,留着粗深的侵略印记。对此,学界已作了大量的披露、剖析。但近代洋关制度的形成,以《天津条约》附约《通商章程》的签... 中国近代洋关制度,即外籍税务司制度的形成,无疑与侵华列强为摆脱五口通商时期中西贸易困境,扩大侵略的要求密切相关,留着粗深的侵略印记。对此,学界已作了大量的披露、剖析。但近代洋关制度的形成,以《天津条约》附约《通商章程》的签订为界,经历了两个明显的阶段,其间清政府的态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对洋关制度的形成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对此,学界则长期未给予充分注意。本文意在对此详加申论,以期对近代洋关制度形成这一重要历史问题,有更深入的认识,并藉此加深对中国近代史若干问题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政府 总税 关制 《通商章程》 形成时期 外国人 咸丰 泰国 监督
下载PDF
浅析南、北洋大臣的演变及其职掌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徐乐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1993年第2X期56-60,共5页
闭关时代的中国,一向不与外国有平等的外交往来,也不设立专门的外交机构,及西方资本主义势力逐步侵入,迫使中国开放大批的通商口岸,清政府才不得不审时度势,设置了分掌南、北通商和交涉事务的南、北洋大臣,以适应中西关系的新变化。 ... 闭关时代的中国,一向不与外国有平等的外交往来,也不设立专门的外交机构,及西方资本主义势力逐步侵入,迫使中国开放大批的通商口岸,清政府才不得不审时度势,设置了分掌南、北通商和交涉事务的南、北洋大臣,以适应中西关系的新变化。 据《光绪会典事例》卷1220载:“设办理江、浙、粤、闽、内江各口通商事务大臣,以江苏巡抚兼领,为南洋大臣;办理牛庄、天津、登州三口通商事务大臣,为北洋大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洋大臣 南洋大臣 直隶总督 总理衙门 五口通商 商事 清政府 巡抚 李鸿章
下载PDF
咸丰帝的动摇政策与第二次鸦片战争 被引量:2
3
作者 许金芳 《高校教育管理》 1986年第2期76-79,共4页
一八五六年至一八六○年间,以英法为元凶,俄美为帮凶的资本主义列强再次挑起了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在这次战争中,造成清政府失败的原因固然很多,但作为最高统治者的咸丰帝所执行的时战时和、战抚不定的动摇政策却是起了决定性的... 一八五六年至一八六○年间,以英法为元凶,俄美为帮凶的资本主义列强再次挑起了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在这次战争中,造成清政府失败的原因固然很多,但作为最高统治者的咸丰帝所执行的时战时和、战抚不定的动摇政策却是起了决定性的影响。本文拟就这个问题作一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咸丰帝 第二次鸦片战争 英法联军 始末 兵力 清军 清政府 僧格林沁 太平天国
下载PDF
论民国时期四川“夷务”问题——以雷波、马边、屏山、峨边为考察对象 被引量:3
4
作者 谢睿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8-133,共6页
"夷务"问题由来已久,但是民国建立后却愈发严重,究其责任主要归因于地方政府处置失策。上世纪30年代中期以后,学者与政府对于彝族和"夷务"问题都产生了新的认识,"夷务"政策也从过去的"剿夷"转... "夷务"问题由来已久,但是民国建立后却愈发严重,究其责任主要归因于地方政府处置失策。上世纪30年代中期以后,学者与政府对于彝族和"夷务"问题都产生了新的认识,"夷务"政策也从过去的"剿夷"转变为"化夷",但仍然不是从真正平等的角度来处理少数民族问题。而政府所提出的治理"夷务"和开发彝区的计划虽多,却限于当时的人力、物力,从未一以贯之地真正实行。因此,"夷务"问题历经民国政府30多年的应付,却始终未能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 西南边疆 少数民族 治理
原文传递
论晚清驻外使馆的设立 被引量:2
5
作者 夏泉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1992年第3期60-65,共6页
“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缺乏近代外交意识,以传统的世界等级秩序观作为处理对外关系的准则,“一统无外,万邦来朝”。中国从无派遣外交代表常驻异邦的惯例。但随着西力东渐,外国使节常驻北京,中... “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缺乏近代外交意识,以传统的世界等级秩序观作为处理对外关系的准则,“一统无外,万邦来朝”。中国从无派遣外交代表常驻异邦的惯例。但随着西力东渐,外国使节常驻北京,中国不愿打开的国门再也无法关闭,被迫因应时势,逐渐改变闭关政策。1875年,清廷首派郭嵩焘为驻英公使,并于1877年在伦敦建立起中国于域外的第一座常驻使馆。嗣后,首批驻外使馆在美国、秘鲁、西班牙、日本、法国、德国及俄国等地纷纷建立。中国开始步入世界,以缓慢适应日趋繁芜的近代国际政治关系。一些论者对清廷遣使提出批评,认为这是半殖民地化的标志,是列强对清廷加强控制的一种手段,更多学者则不予置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遣使 总理衙门 常驻使馆 蒲安臣 滇案 郭嵩焘 近代外交 威妥玛
下载PDF
近代汉语新词文化阐释举例
6
作者 周光庆 《荆州师专学报》 1995年第6期62-67,共6页
一般说来,民族语言中的新词语,大都既是社会生活变动的产物,又是民族文化变动的标志,同时还对社会文化的演变产生一定的的影响。在中国近代尤其如此。请看:“夷务”与“洋务”自春秋战国以来,古代汉语的名词“夷”所指称的对象一... 一般说来,民族语言中的新词语,大都既是社会生活变动的产物,又是民族文化变动的标志,同时还对社会文化的演变产生一定的的影响。在中国近代尤其如此。请看:“夷务”与“洋务”自春秋战国以来,古代汉语的名词“夷”所指称的对象一直是中原华夏族以外的四方部族,如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汉语 词汇 新词 文化 "" "洋" "商战" "变局" "创事" "民主" "民权"
全文增补中
鸦片战争时期的士大夫群体意识 被引量:1
7
作者 杨国强 《史林》 CSSCI 1990年第4期9-15,38,共8页
一八四○年到一八四二年的中英之战以禁烟开始,议和结束。这个过程,使中国士大夫与英国资产阶级直交面逢于民族战争之中。他们的激昂和愤懑、惊疑和紧张、辛酸和悲哀虽然因人而异地表现为不同的主张和不同的心路,但又多面地汇示了那个... 一八四○年到一八四二年的中英之战以禁烟开始,议和结束。这个过程,使中国士大夫与英国资产阶级直交面逢于民族战争之中。他们的激昂和愤懑、惊疑和紧张、辛酸和悲哀虽然因人而异地表现为不同的主张和不同的心路,但又多面地汇示了那个时候的士大夫群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士大夫 鸦片战争时期 林则徐 民族战争 道光朝 英国人 中英 资产阶级 关天培
下载PDF
沙俄占领伊犁时期锡伯族人民的反抗斗争
8
作者 赵天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 1997年第1期65-67,共3页
关键词 锡伯族人 伊犁将军府 同治朝 塔尔巴哈台 伊犁地区 清政府 各族人民 察布查尔 殖民者
下载PDF
“洋务”及总理衙门辨正 被引量:2
9
作者 杨宗亮 韩晓华 《中华文化论坛》 2001年第4期128-131,共4页
学术界对洋务运动的讨论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然而对“洋务”本身的界定 ,尚缺乏较为深入系统的讨论。本文对“洋务”一词的由来和时人对该词的使用、总理衙门设立的动因和真正作用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探讨。认为“洋务”和总理衙门都是... 学术界对洋务运动的讨论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然而对“洋务”本身的界定 ,尚缺乏较为深入系统的讨论。本文对“洋务”一词的由来和时人对该词的使用、总理衙门设立的动因和真正作用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探讨。认为“洋务”和总理衙门都是古代中国向近代中国转型过程中传统外交观在列强武力侵略下的体现 ,都含有对这种侵略的愤怒及暗中抵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理衙门
下载PDF
言语不通,讯无别故:清代前中期奏折之“译讯”考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灵慧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28-135,共8页
“译讯”是清代“夷务”处理程序之一,清代前中期的“夷务”奏报中有不少关于“难夷”事务的“译讯”记录,从中可观察到这一时期中外交流与沟通情状。整理细读《明清时期澳门问题档案文献汇编》相关奏折可以发现,1811年之前“难夷”事... “译讯”是清代“夷务”处理程序之一,清代前中期的“夷务”奏报中有不少关于“难夷”事务的“译讯”记录,从中可观察到这一时期中外交流与沟通情状。整理细读《明清时期澳门问题档案文献汇编》相关奏折可以发现,1811年之前“难夷”事务奏报多以记述抚恤发遣事项为主,之后的奏报则对“译讯”费墨较多。面对“言语不通”之困境,清政府“译”之举措主要包括“比对手势”“授与纸笔”及传唤多位通事、转送他处等多种方式,而“讯”之结果多为“并无别故”。对“难夷”讯问明确的日益重视,反映出清廷对传教、私货交易、兵船来犯等“夷务”的防范逐步增强,而“难夷”等“夷务”的日趋繁杂,更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清廷认识到“译”的迫切。纵然清廷“夷务”态度和翻译认识的转变充满被动与无奈,却是晚清翻译高潮形成的铺垫和前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难”救助 “译讯”
下载PDF
中国近代外债的起始时间
11
作者 李承烈 邓孔昭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1983年第2期111-113,122,共4页
中国近代外债始于何时?过去有多种说法,但最主要的有两种,即咸丰三、四年(1853-1854年)间说和同治四年(1865年)说。我们认为,这两种说法都值得商榷。 一 徐义生《中国近代外债统计资料》说:“第一笔外债是1853-1854年间由旧广东同顺行... 中国近代外债始于何时?过去有多种说法,但最主要的有两种,即咸丰三、四年(1853-1854年)间说和同治四年(1865年)说。我们认为,这两种说法都值得商榷。 一 徐义生《中国近代外债统计资料》说:“第一笔外债是1853-1854年间由旧广东同顺行商——当时任苏松太道的吴健彰经手,向上海洋商举借的。这笔外债的数额未详,仅就1855年和1856年两次在江海关税中扣还的银数来说,已达127728.409两,借款的利息率亦未详”。但“借款的目的是清楚的,它是为了雇募外国侵略者的般炮去攻打占领上海县城的小刀会起义军”。这里,除了认为借款的数额和利息率“未详”,时间也不能准确地肯定之外,借款的目的、经手人以及还款的本息总额似乎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我们翻阅有关上海小刀会起义的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债 中国近代 小刀会起义 清政府 起始时间 咸丰 同治 行商 说法
下载PDF
恒祺与一八六○年北京议和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蕙蓉 《历史档案》 1983年第3期92-98,共7页
众所周知,奕訢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北京议和的主要人物,是清帝咸丰逃离京城后,受命主持和局的全权大臣,一八六○年《北京条约》的签署者。笔者从事北京史研究工作,有机会接触这一时期的史料,发现自一八六○年九月二十二日咸丰北逃起。
关键词 咸丰 第二次鸦片战争 《北京条约》 京城 英法 粤海关 圆明园 大臣 僧格林沁
下载PDF
庚申“抚局”与总理衙门的建立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福环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61-66,共6页
一、“抚夷局”的迷雾与奕訢的办抚机构 清季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又称总署、译署,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产物,它是由清政府在1860年所设的办理“抚局”的临时机构演变而来。 在总理衙门的起源问题上,史学界一直没有深入地予... 一、“抚夷局”的迷雾与奕訢的办抚机构 清季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又称总署、译署,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产物,它是由清政府在1860年所设的办理“抚局”的临时机构演变而来。 在总理衙门的起源问题上,史学界一直没有深入地予以研究。许多学者相信,在总理衙门设立之前,有一个名曰“抚夷局”(或“抚局”)的机构,它乃是总理衙门的前身。史料的记述也不尽详确,个别的官私文献又把一些错误的提法流传下来,使研究者真假难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理衙门 抚局 咸丰 外交事 庚申 第二次鸦片战争 军机处 《北京条约》 文祥
原文传递
洋务运动与太平天国 被引量:1
14
作者 喻盘庚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4期116-121,110,共7页
洋务运动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初大规模农民起义期间兴起,这说明洋务运动的发轫与农民起义并不是没有关系的。一八六二年清政府花巨金委托赫德代购船炮,是企图“先以火轮兵船,扫清江面,即以炸炮火箭等器,用攻坚城”(《筹办夷务始末》同治... 洋务运动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初大规模农民起义期间兴起,这说明洋务运动的发轫与农民起义并不是没有关系的。一八六二年清政府花巨金委托赫德代购船炮,是企图“先以火轮兵船,扫清江面,即以炸炮火箭等器,用攻坚城”(《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二第35页)。“欲借此利器,以平巨寇”(《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二十第4页)。曾国藩设安庆内军械所是为了“制造洋枪洋炮,广储军实”(《曾文正公全集》年谱卷七第20页)李鸿章设上海苏州三局仿制洋枪洋炮“原为军需紧急起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李鸿章 曾国藩 太平军 清政府 太平天国 清军 同治朝 洋枪队
下载PDF
论清末封建顽固派的政治表现
15
作者 方尔庄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95-100,共6页
在漫长的、基本上处于封闭状态的封建社会中,中国人民按照自己历史发展的特点,创造和发展了具有奉民族特色的古代文化。中国的文化发展是与外来文化的影响分不开的。但是由于中国的社会发展长期以来一直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因此那些外... 在漫长的、基本上处于封闭状态的封建社会中,中国人民按照自己历史发展的特点,创造和发展了具有奉民族特色的古代文化。中国的文化发展是与外来文化的影响分不开的。但是由于中国的社会发展长期以来一直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因此那些外来的文化便不可避免地被纳入中国古代文化的巨大的框架之中,并逐渐为中国传统文化所吸收,最后成为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不可分割的一部份。这样,在中国人民特别是在封建土大夫中便逐渐形成了一种固定的观念——“用夏变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顽固派 政治表现 义和团运动 光绪帝 资产阶级维新派 西太后 铁路 张之洞
下载PDF
对伊里布《浙江停战协定》的质疑 被引量:1
16
作者 许增紘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1985年第6期65-70,共6页
伊里布是江宁议和中清政府的主要代表。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以后,他又以钦差大臣,广州将军的身份去广州继续办理“夷务”。对于广州人民的反侵略斗争,他极力加以压制。后因病,“而于夷务不能克终其事”,死于广州将军任上。他是鸦片战... 伊里布是江宁议和中清政府的主要代表。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以后,他又以钦差大臣,广州将军的身份去广州继续办理“夷务”。对于广州人民的反侵略斗争,他极力加以压制。后因病,“而于夷务不能克终其事”,死于广州将军任上。他是鸦片战争中著名的投降派人物。在鸦片战争中伊里布曾“两起一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停战协定 鸦片战争 二十年 道光帝 告示 反侵略斗争 清政府 中国人民 英军
下载PDF
丁日昌与晚清军事近代化 被引量:1
17
作者 皮明勇 《广东社会科学》 1987年第1期78-84,共7页
丁日昌是晚清同、光“自强”运动的重要人物之一。他以办理洋务而著名,尤以其洋务军事活动富于成就,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过相当的影响。丁日昌的军事言论和实践与晚清军事近代化密切关联。从近代化的角度来考察丁日昌的军事活动,有利于... 丁日昌是晚清同、光“自强”运动的重要人物之一。他以办理洋务而著名,尤以其洋务军事活动富于成就,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过相当的影响。丁日昌的军事言论和实践与晚清军事近代化密切关联。从近代化的角度来考察丁日昌的军事活动,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他的历史地位。 一 要想有力地抵御近代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必须以建立近代国防为条件,近代国防又必须以近代军事工业为基础。这是清政府在鸦片战争后所面临的严峻挑战。近代官绅对此问题的认识是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的。 通过第一次鸦片战争,魏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日昌 晚清军事 水师 近代化 海防 近代军事 同治朝 武科 始末
下载PDF
魏源的“夷务”思想
18
作者 蔡世华 《历史教学(下半月)》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44-45,共2页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以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魄源:《海国图志》序转引高级中学课本《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必修)第一章《鸦片战争》
关键词 长技以制 魏源 《海国图志》 近代化 《鸦片战争》 《中国近代现代史》 孙中山 中国古代史
原文传递
曾国藩洋务思想变化探析
19
作者 李丹 张海鹏 《兰台世界(上旬)》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3-24,共2页
19世纪四五十年代,初入官场的曾国藩恪守"夷夏大防"的思想,对"夷务""嗤之以鼻".60年代他积极主张"师夷长技",率先筹建了中国第一家近代军事工业,积极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同时在"借师... 19世纪四五十年代,初入官场的曾国藩恪守"夷夏大防"的思想,对"夷务""嗤之以鼻".60年代他积极主张"师夷长技",率先筹建了中国第一家近代军事工业,积极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同时在"借师助剿"、"阿思本舰队"、开矿等问题的处理上,表现了一定的爱国热院.然而1870年曾国藩在处理天津教案过程中,妥协退让,被舆论斥为"卖国贼"、"汉奸".何以一个人的思想前后会如此不一致,如此矛盾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变 曾国藩 中国近代化 夏大防 五十年代 妥协退让 长技 人的思想 军事工业 借师助剿 处理 卖国贼 舆论 问题 天津 世纪 矛盾 开矿
下载PDF
伊里布在浙江查办夷务析
20
作者 炎明 《历史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93-98,共6页
伊里布在鸦片战争中是力主妥协的著名人物。他和耆英一起代表清政府与英军统帅璞鼎查签署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成为遗臭万年的民族罪人。伊里布在南京所作所为,不是偶然的,这与他在浙江查办“夷务”是一脉相承的,是他在浙江查... 伊里布在鸦片战争中是力主妥协的著名人物。他和耆英一起代表清政府与英军统帅璞鼎查签署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成为遗臭万年的民族罪人。伊里布在南京所作所为,不是偶然的,这与他在浙江查办“夷务”是一脉相承的,是他在浙江查办“夷务”的继续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军 鸦片战争 清政府 南京条约 璞鼎查 著名人物 二十年 义律 中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