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等师范院校“大思政”一体化育人的时代价值与实践向度 被引量:10
1
作者 陈飞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58-65,共8页
"大思政"育人是党和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理念、新要求和新定位,体现了全员参与、全要素融入、全过程贯穿、全方位覆盖、全系统联动、全体系支持的一体化育人逻辑和实践特性。高等师范院校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具有明... "大思政"育人是党和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理念、新要求和新定位,体现了全员参与、全要素融入、全过程贯穿、全方位覆盖、全系统联动、全体系支持的一体化育人逻辑和实践特性。高等师范院校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具有明确的办学定位,构建"大思政"一体化育人格局对坚守师范教育立场、创新教师教育文化、涵育优秀师资人才、推进思政教育内涵式发展具有独特价值。面对多元思想文化的激荡碰撞、铸魂师资人才的时代要求、学生学习形式的多样变革和教师教育振兴的长远大计,高等师范院校需要建立以核心价值观培育为精神统领、以师德师风建设为核心归旨、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要渠道、以学校课程思政为综合保障、以教师教育文化建设为动力支撑的人才培养体系和育人路径,为教育战线培育优秀师资人才、服务各级各类时代新人培养提供坚实保障和战略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师范院校 理念 一体化育人 教师教育文化 实践向度
下载PDF
“大思政”理念下高校专业课程思政创新实践——“计算机在化学中的应用”课程 被引量:2
2
作者 马宏 廖健 《化学教育(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33,共6页
思政教育框架与专业知识体系的交织交融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之一。结合“计算机在化学中的应用”课程的特点,从4个方面进行课程思政创新实践:挖掘并整合相关的思想政治元素;在设计案例时注重强调德育才育相互渗透;在师资体系建设... 思政教育框架与专业知识体系的交织交融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之一。结合“计算机在化学中的应用”课程的特点,从4个方面进行课程思政创新实践:挖掘并整合相关的思想政治元素;在设计案例时注重强调德育才育相互渗透;在师资体系建设上加强培训和引导,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推进多维度教学模式。更好地促进“大思政”改革理念在专业课程中落地生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 理念 学专业课程
原文传递
“大思政”理念下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问题与路径探析——基于马克思的系统论视角 被引量:1
3
作者 田蕊 《大学(思政教研)》 2024年第7期74-77,共4页
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在高校构建“大思政”育人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文章针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实践过程中,教师间缺乏有效的互联机制、教学内容缺乏深度的互融互鉴、教学渠道缺乏畅通的共建机制等问题,以马克思的系统论为理论... 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在高校构建“大思政”育人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文章针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实践过程中,教师间缺乏有效的互联机制、教学内容缺乏深度的互融互鉴、教学渠道缺乏畅通的共建机制等问题,以马克思的系统论为理论基础,进一步提出系统化的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模式,即构建价值认同与行动自觉的教师共同体、设计知识传授与价值融入的教学内容、搭建多课堂协同贯通的教学渠道,以期为高校“大思政”育人体系过程中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同频共振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 课程 马克系统论 实施路径 理念
下载PDF
“大思政”理念下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实践改革刍论
4
作者 苏凯 《成才之路》 2024年第17期29-32,共4页
“大思政”理念的提出为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思想政治工作的“两张皮”问题提供了思路,对促进学生将所学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有积极的意义。文章简述“大思政”理念的内涵,分析“大思政”理念对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实践改革的具... “大思政”理念的提出为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思想政治工作的“两张皮”问题提供了思路,对促进学生将所学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有积极的意义。文章简述“大思政”理念的内涵,分析“大思政”理念对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实践改革的具体要求,同时基于教学实际情况对“大思政”理念下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实践改革策略进行探讨,指出教师可以通过重构教育格局、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教育环境、优化教学方法等多种方式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提升育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念 高职院校 教学改革 教育格局 教育资源 教育环境 教学方法
下载PDF
“大思政”理念下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课“课程思政”改革应用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张正烨 《机械职业教育》 2020年第12期35-37,共3页
在大思政格局下,高职院校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新理念和新要求,体现了教育价值理性的本性回归,也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键。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全面落实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设计,在具体... 在大思政格局下,高职院校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新理念和新要求,体现了教育价值理性的本性回归,也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键。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全面落实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设计,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劳动价值观,将职场职业素养融入到具体教学实践,深度挖掘思政元素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念 机械类专业 课程
下载PDF
“大思政”理念下高校思政教育资源转换与整合研究
6
作者 孟欣 《品位·经典》 2024年第4期153-155,共3页
在高等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被认为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环节。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需要不断创新与发展,以适应社会的快速变化和学生的多元需求。其中,“大思政”作为推动高校思政教育的新理念,强调将思政教育与学科教育、... 在高等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被认为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环节。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需要不断创新与发展,以适应社会的快速变化和学生的多元需求。其中,“大思政”作为推动高校思政教育的新理念,强调将思政教育与学科教育、实践教育有机融合,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成长成才。本文探讨在“大思政”理念下,高校思政教育资源的转换与整合,以期为推动思政教育质量提升提供可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念 高校教育 资源转换 资源整合
下载PDF
“大思政”理念下高职思政育人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3
7
作者 谢晓媛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59-62,共4页
积极构建高职思政育人体系是“大思政”育人理念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当前高职思政育人体系构建仍面临诸多挑战。高职院校应主动融入地方发展,充分挖掘和利用地方资源,多维度贯通,构建“大思政”育人新机制;坚... 积极构建高职思政育人体系是“大思政”育人理念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当前高职思政育人体系构建仍面临诸多挑战。高职院校应主动融入地方发展,充分挖掘和利用地方资源,多维度贯通,构建“大思政”育人新机制;坚持“三全育人”一体化设计,打造“大思政”育人生态链;积极整合优势资源,形成思政元素库;探索构建多元教育评价体系和具有校本特色的“大思政”格局,推进“三全育人”,开辟思政育人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 理念 育人体系
下载PDF
“大思政”理念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协同发展 被引量:3
8
作者 彭晓平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10期95-97,共3页
基于“大思政”理念,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协同发展,是挖掘专业教育深度、拓展专业教育广度、提升专业教育温度的有效举措,对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阐述了“大思政”理念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协... 基于“大思政”理念,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协同发展,是挖掘专业教育深度、拓展专业教育广度、提升专业教育温度的有效举措,对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阐述了“大思政”理念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协同发展必要性,指出了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大思政”理念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协同发展的策略,以期构建契合职业教育特点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推动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念 高职院校 教育 专业教育 协同发展
下载PDF
军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研究——以海军工程大学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彭克慧 程广利 郭勤勤 《大学(思政教研)》 2023年第4期140-143,共4页
“大思政”理念是新时代军校思想政治建设的顶层思维,必然要求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共同发挥育人功能,耦合思政课程的持续性与课程思政的深入性、思政课程的延展性与课程思政的专业性、思政课程的价值性与课程思政的使命感,巧妙实现思政... “大思政”理念是新时代军校思想政治建设的顶层思维,必然要求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共同发挥育人功能,耦合思政课程的持续性与课程思政的深入性、思政课程的延展性与课程思政的专业性、思政课程的价值性与课程思政的使命感,巧妙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优势互补,进而达成军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总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念 课程 课程 军校 协同育人
下载PDF
“大思政”理念下专业思政的构建与实施--以五年制高职建筑装饰类专业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鑫 《江苏教育》 2021年第64期70-75,共6页
“大思政”教育理念是高职教育专业人才“三全育人”培养的必然趋势。目前课程思政存在一些教学改革误区,需要由“课程思政”向“专业思政”递进发展。以建筑装饰类专业为例,探索建筑装饰类人才培养模式路径,以“四融三协同”专业思政... “大思政”教育理念是高职教育专业人才“三全育人”培养的必然趋势。目前课程思政存在一些教学改革误区,需要由“课程思政”向“专业思政”递进发展。以建筑装饰类专业为例,探索建筑装饰类人才培养模式路径,以“四融三协同”专业思政为载体,发挥专业群思政育人的引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念 五位一体 专业 专业综合能力 “四融三协同”
下载PDF
“大思政”理念下高校思政教育资源转换与整合研究
11
作者 徐永明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3年第4期58-61,共4页
高校以“大思政”理念转换整合教育资源,对于强化教育教学活动实效和营造浓厚的“三全”育人氛围,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当前,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高校教育资源转换整合仍面临一系列困境。为有效突破困境,不断优化思政教育资源转换整... 高校以“大思政”理念转换整合教育资源,对于强化教育教学活动实效和营造浓厚的“三全”育人氛围,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当前,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高校教育资源转换整合仍面临一系列困境。为有效突破困境,不断优化思政教育资源转换整合,实现“大思政”育人目标,高校应从创新教育理念、完善管理机制、重视网络教育资源开发和强化家校社协同等角度入手,推动教育资源转换整合,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育 理念 教育资源转换与整合
下载PDF
“大思政”格局下研究生“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12
作者 王祎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 2023年第4期13-15,共3页
随着“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以及不断深入,“大思政”格局逐渐显现,在为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指明发展方向、带来创新发展助力的同时,也对研究生“课程思政”教育活动提出更高要求。基于此,本文分析“大思政”格局下研究生“课程思政... 随着“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以及不断深入,“大思政”格局逐渐显现,在为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指明发展方向、带来创新发展助力的同时,也对研究生“课程思政”教育活动提出更高要求。基于此,本文分析“大思政”格局下研究生“课程思政”探索策略与实践策略,强调在大思政的格局下,研究生课程思政教育工作中,构建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力度,深入进行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供广大教育界同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念 课程活动 研究生教育 实践策略分析
下载PDF
十九大精神视域下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碧波 《教育界(高等教育)》 2018年第3期85-86,共2页
随着党的十九大的胜利召开,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也应进行新的改革。解决目前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是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需要。形势与政策课应当把党的最新方针和政策讲深讲透,通过“大思政”这个平台,让十九大精... 随着党的十九大的胜利召开,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也应进行新的改革。解决目前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是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需要。形势与政策课应当把党的最新方针和政策讲深讲透,通过“大思政”这个平台,让十九大精神以生动而具体的方式走进学生的心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九精神 形势与 教学改革 理念
下载PDF
“大思政”理念下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探索
14
作者 吴海涛 《课堂内外(高中教研)》 2023年第8期139-141,共3页
“大思政”理念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面临着新的改革。为发挥好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教师需要转变教学方式和方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将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进行有效的运用,既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让学生对理... “大思政”理念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面临着新的改革。为发挥好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教师需要转变教学方式和方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将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进行有效的运用,既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让学生对理论知识有更好的了解,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目标。这是新时代思想政治课教师应着力探索和突破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将结合教学实践探析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生活化教学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念 道德与法治 生活化教学
下载PDF
“大思政”教育格局下的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41
15
作者 刘兴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103-104,共2页
大思政教育理念的核心内涵就是要求思政课教学做到课内教学与课外教育的有机结合,从而让思政课教学融入到学校人文教育的大系统当中去。这就给我国高职思政课教学一个新的指导与启发,即高职思政课教学应该从大思政教育格局出发,改革自... 大思政教育理念的核心内涵就是要求思政课教学做到课内教学与课外教育的有机结合,从而让思政课教学融入到学校人文教育的大系统当中去。这就给我国高职思政课教学一个新的指导与启发,即高职思政课教学应该从大思政教育格局出发,改革自己的教育理念,强化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努力在高职院校中构建一个大思政的课程教学体系,突出高职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最终切实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与思想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理念 高职 教学改革 教学实践
下载PDF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师应树立“大思政”理念 被引量:16
16
作者 胡国胜 万娟 《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81-84,共4页
依据中发〔2004〕16号文件的精神,围绕05年思想政治课课改的形势,结合高职院校的特点,本文提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师应牢固树立"大思政"的理念,不断完成身份转型,详细阐述了"大思政"理念的内涵,并探讨了"大思... 依据中发〔2004〕16号文件的精神,围绕05年思想政治课课改的形势,结合高职院校的特点,本文提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师应牢固树立"大思政"的理念,不断完成身份转型,详细阐述了"大思政"理念的内涵,并探讨了"大思政"理念的践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治教师“理念
下载PDF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程开展思政育人的对策研究
17
作者 高霞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4年第8期0069-0072,共4页
从“大思政”的视角来看,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音乐教育教学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如: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参差不齐,协同育人意识欠缺,教师思政意识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将大思政育人理念运用到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中,可以对... 从“大思政”的视角来看,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音乐教育教学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如: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参差不齐,协同育人意识欠缺,教师思政意识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将大思政育人理念运用到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中,可以对该课程构建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有效的处理,使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钢琴教学相互协调发展,从而为高等职业院校的钢琴教学改革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基于此,本文就大思政育人理念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程中的应用策略展开分析,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人理念 高职 学前教育专业 钢琴课程
下载PDF
大思政育人理念在高职钢琴课程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雷励 《中国民族博览》 2021年第17期74-76,共3页
19世纪初,学堂乐歌的兴起正式开启了近代中国音乐教育的发展之路。如今,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十字路口,回顾中国音乐教育发展的艰辛历程,正是有了李叔同、萧友梅、黄自、冼星等等优秀的音乐教育家们对中国音乐教育发展矢志不渝的初心和... 19世纪初,学堂乐歌的兴起正式开启了近代中国音乐教育的发展之路。如今,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十字路口,回顾中国音乐教育发展的艰辛历程,正是有了李叔同、萧友梅、黄自、冼星等等优秀的音乐教育家们对中国音乐教育发展矢志不渝的初心和贡献,才使得我国能够在音乐教育理论和实践领域上取得有目共睹的成绩。然而在近些年的发展中可见,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改革力度距离现代教育中对素质教育的新发展要求还存在一定距离。以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课程教学为例,在现代教学理念和立德树人育人理念的大背景下,在进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程教学时,不仅需要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同时还要重视其思政理念的培养与教育,充分发挥思政对教育水平提升的推动性作用,为学生正确人生观与教育观的形成奠定良好基础。基于此,本研究针对大思政育人理念在高职钢琴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展开了探讨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人理念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 钢琴课程 开展策略
下载PDF
大思政教育理念下提升艺术类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机制构建和路径探讨
19
作者 邹方勤 曾遴琳 黄国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3年第9期16-18,共3页
基于大思政教育理念下,以艺术类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为研究对象,结合针对艺术类大学生特点,剖析其文化自信培育存在的问题,理清提升艺术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价值意蕴和机制构建,旨在探索提升艺术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路径选择:落实立德树人... 基于大思政教育理念下,以艺术类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为研究对象,结合针对艺术类大学生特点,剖析其文化自信培育存在的问题,理清提升艺术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价值意蕴和机制构建,旨在探索提升艺术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路径选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固意识形态主动权;发挥教育教学主阵地作用,坚定文化自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育人氛围,从而切实提高艺术类大学生文化自信育人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理念 艺术类学生 文化自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