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18篇文章
< 1 2 8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子鼻和电子舌结合模糊数学感官评价优化培根烟熏工艺 被引量:67
1
作者 王琼 徐宝才 +1 位作者 于海 李聪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1-170,共10页
【目的】采用电子鼻嗅问指纹分析、电子舌滋味指纹分析及模糊数学感官评价,选出一种烟熏液使其在合适的添加量下制作的培根能够达到传统木屑烟熏培根的风味,同时探寻利用电子鼻和电子舌法优化培根烟熏工艺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采... 【目的】采用电子鼻嗅问指纹分析、电子舌滋味指纹分析及模糊数学感官评价,选出一种烟熏液使其在合适的添加量下制作的培根能够达到传统木屑烟熏培根的风味,同时探寻利用电子鼻和电子舌法优化培根烟熏工艺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采用电子鼻和电子舌法,通过主成分分析图对3种不同浓度烟熏液制作的培根与传统木屑烟熏的培根从整体气味和滋味上进行对比分析,结合模糊数学感官评价分析并验证电子鼻和电子舌的结果。【结果】对电子鼻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主成分1和2的累积贡献率为99.760%,大于85%,说明主成分1和主成分2已经包含了很大的信息量,能够反映样品的整体信息。4号(3‰名花MH-SO152)样品的分布区域与1号(木屑烟熏)样品的分布区域分离较远,在气味上差别明显。5号(1‰名花SY-SO968)、7号(3‰名花SY-SO968)、9号(2‰金牛山Ⅱ号)和10号(3‰金牛山Ⅱ号)样品的分布区域与1号样品的分布区域分离较近,在气味上它们与1号样品比较接近。6号(2‰名花SY-SO968)样品的分布区域与1号样品的分布区域有部分重叠,说明6号样品在气味上与1号样品基本一致,即添加2‰的广州名花SY-SO968烟熏液制作的培根与传统木屑烟熏的培根在气味上基本一致。对电子舌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主成分1和2的累积贡献率为88.903%,大于85%,能够反映样品的整体信息。2号(1‰名花MH-SO152)、3号(2‰名花MH-SO152)和4号样品的分布区域与1号样品的分布区域分离较远,在滋味上与1号样品差别明显。8号(1‰金牛山Ⅱ号)、9号、10号样品的分布区域与1号样品的分布区域分离较近,在滋味上它们与1号样品比较接近。5号、6号、7号样品的分布区域与1号样品的分布区域分离最近,说明在滋味上它们与1号样品最接近,即添加广州名花SY-SO968烟熏液制作的培根与传统木屑烟熏的培根在滋味上最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根 电子鼻 电子舌 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法
下载PDF
南瓜组培根根系分泌物的化感效应研究 被引量:32
2
作者 李明 马永清 税军峰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44-749,共6页
使用组织培养技术、生物测试法及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南瓜组培根在不同生长时期与不同营养谐迫下(利用正交设计调节标准B5培养基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有机质和激素)根分泌物对南瓜、萝卜和小麦3种受体的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 使用组织培养技术、生物测试法及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南瓜组培根在不同生长时期与不同营养谐迫下(利用正交设计调节标准B5培养基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有机质和激素)根分泌物对南瓜、萝卜和小麦3种受体的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南瓜具有自毒作用,南瓜组培根根系分泌物对受体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呈现出高抑低促的作用表型;南瓜组培根根系分泌物产生化感作用的活性与南瓜组培根生长速度有关,南瓜组培根根系分泌物的生长抑制活性以15~17d即生长速度指数末期为最高,2 1d生物量最大时的南瓜组培根根系分泌物的生长抑制活性最低;营养元素的改变明显影响了南瓜根系分泌物的产生,并通过筛选出能诱导南瓜组培根对受体具有强烈抑制作用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维生素和激素种类和含量的最优化组合,为研究南瓜化感作用营养胁迫机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系分泌物 南瓜 培根 效应研究 组织培养技术 化感作用 大量元素 微量元素 幼苗生长 抑制作用 生长速度 抑制活性 正交设计 生长时期 室内分析 根分泌物 种子萌发 自毒作用 营养元素 优化组合 激素种类 营养胁迫 培养基
下载PDF
谈深度翻译和译者的历史文化素养——以培根《论谣言》的三种汉译为例 被引量:32
3
作者 曹明伦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7-119,共3页
这次要讨论的是《培根随笔集》(The Essays of Francis Bacon,又译《培根论说文集》)第59篇,这篇残稿由培根的私人秘书罗利(William Rawley)于1657年收入该文集。想必有读者会觉得这篇参考译文的注释太多,因为译文正文不足千言... 这次要讨论的是《培根随笔集》(The Essays of Francis Bacon,又译《培根论说文集》)第59篇,这篇残稿由培根的私人秘书罗利(William Rawley)于1657年收入该文集。想必有读者会觉得这篇参考译文的注释太多,因为译文正文不足千言,注释却有700多字。加这么多注释会不会影响译文的流畅,妨碍读者的阅读呢?下面我们就结合“深度翻译”(thicktranslation)来谈谈这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根 文化素养 翻译 汉译 谣言 历史 译者 参考译文
原文传递
工程问题的哲学意义 被引量:17
4
作者 徐长福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4-38,74,共6页
工程是一种有一定规模的建造活动,当今人类正生活在一个由各种有形和无形的工程所关联起来的网络中,人类当代文明就是一种工程文明。工程的普遍化使得工程问题上升到了哲学层面,具有了哲学意义。工程个案和一般工程学科解决工程中的具... 工程是一种有一定规模的建造活动,当今人类正生活在一个由各种有形和无形的工程所关联起来的网络中,人类当代文明就是一种工程文明。工程的普遍化使得工程问题上升到了哲学层面,具有了哲学意义。工程个案和一般工程学科解决工程中的具体问题,但惟独不对"工程本身"发问。对工程的哲学研究则专门追究"工程之所以为工程"的问题。工程问题的哲学意义至少有两种:一是按照哲学研究的惯常方式建构一门新的部门哲学,二是通过对工程问题的特殊性呈现给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提供一个契机。任何一项工程都牵涉无数复杂因素,它们之间尽管具有这样那样的逻辑性关联,但总有一些因素之间没有逻辑联系,这就使得工程问题归根到底不可能逻辑地、理论地和哲学地解决。理论和工程之间不可能逻辑地统一起来,这就是工程问题通过哲学而给我们的最特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问题 工程哲学 思维方式 培根 人类活动
下载PDF
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法优化培根加工工艺 被引量:27
5
作者 潘志民 邹文中 +2 位作者 邹艾一 张小芳 刘胜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01-205,共5页
以猪肉为主要原料,通过选取色泽、质地、滋味和气味为评价指标,确定因素合理的权重,建立感官综合评分体系,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培根的加工工艺进行优化,并应用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法获得培根的最佳加工工艺条件为谷氨酰胺转氨酶添加量0.02kg... 以猪肉为主要原料,通过选取色泽、质地、滋味和气味为评价指标,确定因素合理的权重,建立感官综合评分体系,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培根的加工工艺进行优化,并应用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法获得培根的最佳加工工艺条件为谷氨酰胺转氨酶添加量0.02kg、猪骨咸味香精添加量0.02kg、亚硝酸钠添加量0.02kg、三聚磷酸盐添加量0.20kg、烟熏温度60℃、装模后腌制时间15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根 加工工艺 模糊评价 感官评价
下载PDF
吹尽狂沙始到金——读曹明伦译《培根随笔》 被引量:15
6
作者 冯钢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6-38,共3页
重译成风,总是有点原因的,因为这个时代渴望文化。如同王佐良先生所说:“一个开放、活泼的时代和社会则易看到翻译高潮。”①当然大风起兮,难免飞沙走石,损人眼睛。然而,吹尽狂沙始到金,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近读曹明伦先生译《培... 重译成风,总是有点原因的,因为这个时代渴望文化。如同王佐良先生所说:“一个开放、活泼的时代和社会则易看到翻译高潮。”①当然大风起兮,难免飞沙走石,损人眼睛。然而,吹尽狂沙始到金,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近读曹明伦先生译《培根随笔》②,便生出这番见识,与人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作者 培根 翻译家 随笔 现代汉语 译本 水天同 翻译者 翻译过程 文化巨人
原文传递
寓华传播西学的又一尝试——傅兰雅在上海所编《格致汇编》述论 被引量:12
7
作者 孙邦华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5期58-63,68,共7页
傅兰雅(John Fryer)1861年自英来华,1868年入江南制造局翻译馆专事译书,在馆凡廿八年,勤于笔耕,译书甚丰。为使西学广行中国,他又利用业余时间,创办上海格致书院、自编《格致汇编》。拙文《傅兰雅与上海格致书院》,从傅兰雅与上海格致... 傅兰雅(John Fryer)1861年自英来华,1868年入江南制造局翻译馆专事译书,在馆凡廿八年,勤于笔耕,译书甚丰。为使西学广行中国,他又利用业余时间,创办上海格致书院、自编《格致汇编》。拙文《傅兰雅与上海格致书院》,从傅兰雅与上海格致书院入手,透视其传播西学的贡献和影响,本文拟就《格致汇编》的宗旨、内容及反响作一探讨,旨在更准确把握傅兰雅寓华传播西学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致汇编》 傅兰雅 传播西学 上海格致书院 述论 梁启超 慕维廉 万木草堂 康有为 培根
下载PDF
西方近代博物学的兴衰 被引量:13
8
作者 吴国盛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1期18-29,共12页
从文艺复兴到16世纪,博物学家的任务是发现并记录事物的相似性,阿尔德罗万迪、格斯纳和培根是那个时期重要的博物学家.17世纪的博物学具有过渡性质,最具代表性的博物学家是约翰·雷.对博物学而言,18世纪是一个伟大的世纪,林奈和布... 从文艺复兴到16世纪,博物学家的任务是发现并记录事物的相似性,阿尔德罗万迪、格斯纳和培根是那个时期重要的博物学家.17世纪的博物学具有过渡性质,最具代表性的博物学家是约翰·雷.对博物学而言,18世纪是一个伟大的世纪,林奈和布丰的工作体现了追求自然秩序的博物学动机.19世纪是博物学的黄金时代,博物学完成其职业化过程,诞生了进化论这样伟大的理论.进化论把时间的观念、历史的观念引入自然界,是西方思想史上划时代的成就.哈佛大学的迈尔和威尔逊是当代博物学家的代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学 自然志 培根 林奈 布丰 进化论
下载PDF
水译《培根论说文集》的影响与特色 被引量:11
9
作者 蒲隆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9-43,共5页
水天同翻译的《培根论说文集》问世半个世纪来,长印不衰,是诸多译本中影响最大的一部,之所以如此,是与译文的忠实可信分不开的。本文从译文学者式的严谨、完整、可靠、语言等方面。
关键词 水天同 培根 Esays 翻译
下载PDF
关于四大发明的争议和思考 被引量:12
10
作者 江晓原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17,共3页
1四大发明的来历我们从小受教育,对四大发明都很熟悉,也一直将它们当作中国的荣光。但另一方面,对四大发明的争议和批评也很多。这些批评有的很夸张,情绪比较激烈。所以四大发明值得我们略加讨论。四大发明最早出现在培根的《新工具》里... 1四大发明的来历我们从小受教育,对四大发明都很熟悉,也一直将它们当作中国的荣光。但另一方面,对四大发明的争议和批评也很多。这些批评有的很夸张,情绪比较激烈。所以四大发明值得我们略加讨论。四大发明最早出现在培根的《新工具》里,只有三大发明:火药、指南针、印刷术,没有造纸。培根说这三项发明改变了世界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大发明 世界历史 指南针 印刷术 培根
原文传递
论培根“Of Studies”的三个译本——兼谈翻译批评的立体思维法 被引量:10
11
作者 文军 王雅娟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117-120,共4页
考察一篇译文的好坏 ,不仅要有横向思维 ,包括原作者的写作手法和风格 ,而且还要对之进行纵向思考 ,要有立体思维感。这就是说对译文既要有共时性的研究又要有历时性的探讨。本文考察了曹明伦、水天同和高健三人对培根的“OfStudies”... 考察一篇译文的好坏 ,不仅要有横向思维 ,包括原作者的写作手法和风格 ,而且还要对之进行纵向思考 ,要有立体思维感。这就是说对译文既要有共时性的研究又要有历时性的探讨。本文考察了曹明伦、水天同和高健三人对培根的“OfStudies”的翻译 ,指出曹明伦的译文不但把培根写作风格译了出来 ,而且把培根的散文语言在英语语言文学历史上的地位也反映到了译文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根 “Of Studies” 译本 翻译批评 立体思维法 写作风格 写作手法 散文语言 曹明伦 水天同 高健
下载PDF
姜辣素对培根风干成熟过程中微生物及生物胺形成的抑制效应 被引量:11
12
作者 王永丽 李锋 +4 位作者 乔维维 陈肖 黄明明 黎良浩 章建浩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9-34,共6页
以五花肉为原料,腌制时添加不同含量(100、300、500 mg/kg的姜辣素进行风干成熟,测定样品理化指标、微生物及生物胺含量变化情况,研究姜辣素对培根风干成熟过程中微生物及生物胺形成的抑制效应。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姜辣素能显著抑... 以五花肉为原料,腌制时添加不同含量(100、300、500 mg/kg的姜辣素进行风干成熟,测定样品理化指标、微生物及生物胺含量变化情况,研究姜辣素对培根风干成熟过程中微生物及生物胺形成的抑制效应。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姜辣素能显著抑制菌落总数和肠杆菌(P<0.05),在风干培根样品中共检测到腐胺、尸胺、组胺、酪胺、精胺5种生物胺;生物胺总量随着风干时间的延长呈显著增加趋势(P<0.05),100、300、500 mg/kg处理组与对照组总生物胺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300 mg/kg处理组总生物胺含量最低,为94.13 mg/kg相对于对照组降低了34.56%,且此时腐胺、尸胺、酪胺、组胺和精胺含量也得到了很好的抑制,相对于对照组分别下降了26.60%、40.59%、37.08%、72.19%和23.59%。添加姜辣素能显著降低样品中挥发性盐基氮含量(P0.05对于提高培根的品质及安全性具有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根 腌制风干 姜辣素 生物胺 微生物
下载PDF
经验之路:培根与笛卡尔论现代科学的方法与哲学基础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李猛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23,共15页
现代科学革命包含"实验性"和"数学化"两大传统,分别以培根和笛卡尔为代表。两个人都倡导经验之路,反对传统的辩证法和三段论,但这两条经验之路颇为不同。培根的经验之路采取的归纳方法,出发点是经验的实验化,而真... 现代科学革命包含"实验性"和"数学化"两大传统,分别以培根和笛卡尔为代表。两个人都倡导经验之路,反对传统的辩证法和三段论,但这两条经验之路颇为不同。培根的经验之路采取的归纳方法,出发点是经验的实验化,而真正的归纳取决于简单自然的知识,但难以从中排除人类理智的幻象。笛卡尔的经验之路以直观为中心,通过方法的统一性实现科学统一性,这一方法的关键在于能否将经验事物还原为简单自然,笛卡尔在确定简单自然的存在性质上的困难最终导致他重建被培根自然化的形而上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根 笛卡尔 方法 归纳 直观 简单自然
下载PDF
烟熏时间对培根杂环胺含量及产品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杜洪振 张品 +3 位作者 田兴垒 张浪 刘骞 孔保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6-23,共8页
本实验以培根为对象,研究烟熏时间对培根品质和杂环胺含量的影响。将腌制好的猪肋腹肉放入烟熏炉中,在45~50℃下分别烟熏0、0.5、1.0、1.5、2.0、2.5、3.0 h,测定烟熏过程中杂环芳香胺(heterocyclic aromatic amines,HAAs)含量和产品品... 本实验以培根为对象,研究烟熏时间对培根品质和杂环胺含量的影响。将腌制好的猪肋腹肉放入烟熏炉中,在45~50℃下分别烟熏0、0.5、1.0、1.5、2.0、2.5、3.0 h,测定烟熏过程中杂环芳香胺(heterocyclic aromatic amines,HAAs)含量和产品品质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较长的烟熏时间会导致产品中非极性HAAs含量显著增大(P<0.05);而极性HAAs先显著增大(P<0.05)后减小,且在烟熏1 h时达到最大值。色差结果表明,亮度(L*值)先显著减小后显著增大(P<0.05),而红度(a*值)和黄度(b*值)先显著增大后显著减小(P<0.05)。此外,产品的水分含量和水分活度均随着烟熏时间的延长而显著降低(P<0.05),而pH值、羰基含量和硫代巴比妥酸反应产物值均显著增大(P<0.05)。低场核磁共振结果显示,随着烟熏时间的延长T2b弛豫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而T21和T22弛豫时间显著降低(P<0.05),表明烟熏导致了产品中水分分布的变化。总之,烟熏时间能显著影响培根HAAs含量及食用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熏 培根 水分分布 杂环芳香胺
下载PDF
乳酸菌抑制N-亚硝胺形成的机理探究及应用效果 被引量:9
15
作者 李秀明 刘静静 +3 位作者 闫利娟 杨华 王洋 马俪珍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1-147,共7页
将前期实验筛选得到的能够有效抑制红肠中N-亚硝胺形成的乳酸菌发酵剂PRO-MIX5(木糖葡萄球菌+清酒乳杆菌+类植物乳杆菌)分别用肉糜培养基和MRS培养基培养,在亚硝酸盐降解体系和N-二甲基亚硝胺(N-nitrosodimethylamine,NDMA)形成体系中... 将前期实验筛选得到的能够有效抑制红肠中N-亚硝胺形成的乳酸菌发酵剂PRO-MIX5(木糖葡萄球菌+清酒乳杆菌+类植物乳杆菌)分别用肉糜培养基和MRS培养基培养,在亚硝酸盐降解体系和N-二甲基亚硝胺(N-nitrosodimethylamine,NDMA)形成体系中逐步筛选,分别排除代谢产物、胞内酶、菌体的作用,得到的菌体碎片具有抑制NDMA形成的效果后,进一步筛选MRS培养基中添加的诱导剂种类,测定菌体碎片添加量对NDMA抑制效果的影响,最后将最优培养方式得到的菌体碎片分别以湿质量的0.05%、0.25%、0.5%比例应用于红肠和培根的制作中,以验证其在产品中对N-亚硝胺形成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PRO-MIX5抑制N-亚硝胺的形成主要是其菌体碎片的作用,且使用含有质量浓度0.04μg/mL的9种N-亚硝胺的MRS肉汤培养基扩增培养PRO-MIX5,得到的菌体碎片对N-亚硝胺形成的抑制作用效果较好,应用于3个湿质1量比例的红肠和培根中,均为0.05%比例抑制9种N-亚硝胺形成的效果最佳,在2种产品中的抑制率分别达到41.04%和13.83%,应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N-亚硝胺 亚硝酸盐 N-二甲基亚硝胺 红肠 培根
下载PDF
关于“误读”的反思——兼评培根《论美》一文的翻译 被引量:7
16
作者 刘全福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2-86,共5页
20世纪80年代初,“误读”理论随解构主义一起传入我国,始为文学解读与接受理论,后又被引入翻译研究等众多学术领域。同解构主义一样,炒作过热的“误读”理论在我国译界的接受过程本身也存在着某些值得关注的“误读”现象,如对翻译中无... 20世纪80年代初,“误读”理论随解构主义一起传入我国,始为文学解读与接受理论,后又被引入翻译研究等众多学术领域。同解构主义一样,炒作过热的“误读”理论在我国译界的接受过程本身也存在着某些值得关注的“误读”现象,如对翻译中无意“误读”的过分夸饰等等。本文结合“误读”理论试就何新所译《论美》中的无意“误读”现象进行详细剖析,指出翻译既然是一项建构性事业,译者就应拒绝“误读”,回归本真,将读者从二次“误读”或被动“误读”中解脱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误读” 翻译 忠实 培根 《论美》
下载PDF
论培根归纳逻辑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峰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20,共6页
弗兰西斯.培根在对旧逻辑批判的基础上,创立了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归纳法——科学归纳法。培根归纳法的问世,创立了近代归纳逻辑的第一个形态。培根归纳法的特质包括其归纳法是一种排除归纳法,突出了分析方法,注重证据的质量,与实验自... 弗兰西斯.培根在对旧逻辑批判的基础上,创立了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归纳法——科学归纳法。培根归纳法的问世,创立了近代归纳逻辑的第一个形态。培根归纳法的特质包括其归纳法是一种排除归纳法,突出了分析方法,注重证据的质量,与实验自然科学的兴起相适应,其归纳方法论包含着某些朴素的辩证法因素。尽管,培根的归纳法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培根的归纳法在近现代归纳逻辑的发展中的影响和作用是不容低估的。应当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和方式,对培根的归纳法进行认识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根 归纳逻辑 归纳法 西方逻辑史
下载PDF
科学主义的36个定义 被引量:7
18
作者 陈广仁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18-119,共2页
据《韦伯斯特大词典》 (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scientism (科学主义,也称唯科学主义)一词于1877年出现在英语世界中。但科学主义思潮可以追溯到F·培根.而19世纪以来科学的不凡成就及其迅速扩... 据《韦伯斯特大词典》 (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scientism (科学主义,也称唯科学主义)一词于1877年出现在英语世界中。但科学主义思潮可以追溯到F·培根.而19世纪以来科学的不凡成就及其迅速扩张使科学主义日渐盛行。从科学主义的发展看,它存在多种不同形态.单一界说很难覆盖科学主义思潮的内涵,本文表述科学主义较为权威的定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科学主义 定义 培根
原文传递
培根对经院哲学的批判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瑛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62-63,共2页
培根的一生 ,是与经院哲学斗争的一生 ,他对经院哲学的批判主要表现为 :一、对经院哲学盲目崇拜权威提出了挑战 ;二、批判了经院哲学的唯心主义先验论 ;三、批判了经院哲学空洞烦琐的三段论逻辑。他的批判 ,对于破除迷信、解放思想 ,产... 培根的一生 ,是与经院哲学斗争的一生 ,他对经院哲学的批判主要表现为 :一、对经院哲学盲目崇拜权威提出了挑战 ;二、批判了经院哲学的唯心主义先验论 ;三、批判了经院哲学空洞烦琐的三段论逻辑。他的批判 ,对于破除迷信、解放思想 ,产生了巨大的启蒙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院哲学 批判 先验论 培根 唯心主义 破除迷信 三段论 启蒙作用 挑战 权威
全文增补中
浅谈藏医三因学说及其养生方法 被引量:7
20
作者 罗秉芬 赵秀华 +1 位作者 容观澳 冯岭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4年第12期73-76,共4页
重点介绍藏医对人体的认识,引出隆、赤巴、培根三因学说的理论;藏医三因学说对于人体从受孕直到年老衰弱,对人类一切疫病的根源都有一套完整的认识,对于养生也有一套完整的对策。本文着重介绍养生方法:分别介绍日常行为养生、饮食养生... 重点介绍藏医对人体的认识,引出隆、赤巴、培根三因学说的理论;藏医三因学说对于人体从受孕直到年老衰弱,对人类一切疫病的根源都有一套完整的认识,对于养生也有一套完整的对策。本文着重介绍养生方法:分别介绍日常行为养生、饮食养生、季节养生、居住环境养生、物理方法养生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因学说 四大种(五大种) 赤巴 培根 养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