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3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回顾与反思 被引量:135
1
作者 范先佐 郭清扬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5-64,共10页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城市,由此产生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公平问题已成为中国社会转型期一个独特的社会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和重视。但从现实和政策评估的角度看,留守儿童在卫生保...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城市,由此产生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公平问题已成为中国社会转型期一个独特的社会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和重视。但从现实和政策评估的角度看,留守儿童在卫生保健、安全、学习、品行、心理等方面的问题依然存在,并影响他们公平接受教育。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表明,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是一个长期、复杂、系统的工程。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对留守儿童问题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但父母与子女分离导致的教育缺失问题、学校存在的管理失控与教育失误问题等值得进一步的反思与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守儿童 教育问题 回顾反思 对策建议
下载PDF
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 十年回顾与反思 被引量:101
2
作者 关世杰 《对外大传播》 2006年第12期32-36,共5页
本文通过阅读1995—2005年我国传播学核心期刊中跨文化传播的文章,概述了在定量研究中取得的成果及不足。不足中,定量研究方法的缺失是学科发展的瓶颈。作者认为,我们再也不能停留在笼统地谈内外有别和外外有别,而必须进行细致的、微观... 本文通过阅读1995—2005年我国传播学核心期刊中跨文化传播的文章,概述了在定量研究中取得的成果及不足。不足中,定量研究方法的缺失是学科发展的瓶颈。作者认为,我们再也不能停留在笼统地谈内外有别和外外有别,而必须进行细致的、微观层次的、体现跨文化传播差异的各个“基因”研究。只有积累了众多微观的跨文化传播研究成果,中外有别、外外有别才可能不再是我们的直觉认识了,而是建立在科学研究基础上的理性认识了。要达到这一步,需要决策者的有力措施,加强支持这个学科发展的力度,也需要中国跨文化传播领域的学者们进行扎实的工作,特别是在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上要特别注意。本刊编者认为,作者的观点是很有见地的,值得从事传播工作的记者编辑,特别是处于传播领导岗位的决策者深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传播 传播研究 回顾反思 中国 国际传播学 博士生导师 定量研究方法 北京大学
下载PDF
布卢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学在中国十年的回顾与反思 被引量:63
3
作者 张春莉 高民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57-70,共14页
自1956年美国著名教育与心理学家布卢姆主编的《教育目标分类学:认知领域》出版以来,已近40年了。在这40年中,布氏教育目标分类学对全球的教育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当然受益者中也包括具有10亿人口的中国。就中国来说,1986年1月华... 自1956年美国著名教育与心理学家布卢姆主编的《教育目标分类学:认知领域》出版以来,已近40年了。在这40年中,布氏教育目标分类学对全球的教育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当然受益者中也包括具有10亿人口的中国。就中国来说,1986年1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组织翻译、出版了该书,从而掀起了学习和运用该理论的热潮。短短10年来,中国教育工作者不仅对布氏理论进行了许多科学研究工作,而且还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目标 教育目标分类学 布卢姆 陈述性知识 认知领域 教育科研 教学过程 小学数学 回顾反思 现代认知心理学
下载PDF
城市人口规模调控政策的回顾与反思——以北京市为例 被引量:42
4
作者 冯晓英 《人口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0-47,共8页
我国部分地区出现的“民工荒”对建国50年来城乡分治的“人口管理”模式提出了挑战。本文通过回顾中国户籍制度下城市人口规模调控的制度变迁,以北京为例反思传统路径依赖下社会政策对城市流动人口区别对待产生的诸多问题,从建立和谐社... 我国部分地区出现的“民工荒”对建国50年来城乡分治的“人口管理”模式提出了挑战。本文通过回顾中国户籍制度下城市人口规模调控的制度变迁,以北京为例反思传统路径依赖下社会政策对城市流动人口区别对待产生的诸多问题,从建立和谐社会的角度,提出政府制度创新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工荒 城市人口规模 户籍 城市人口规模 调控政策 北京市 回顾反思 城市流动人口 政府制度创新 社会政策 建国50年 户籍制度
原文传递
我国外语焦虑研究:回顾与反思——基于外语类期刊近十年(2006—2015)论文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42
5
作者 李炯英 李青 《外语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8-65,共8页
焦虑是影响外语学习的重要情感因素之一。本文在回顾国内外外语焦虑研究发展的基础上,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18种外语类期刊2006-2015年发表的外语焦虑研究相关论文进行统计分析,主要从外语焦虑研究的总体趋势、研究对... 焦虑是影响外语学习的重要情感因素之一。本文在回顾国内外外语焦虑研究发展的基础上,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18种外语类期刊2006-2015年发表的外语焦虑研究相关论文进行统计分析,主要从外语焦虑研究的总体趋势、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4个层面评述我国外语焦虑研究的概况。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论文数量呈动态增长趋势;(2)研究对象较为单一,在校本科生占绝对比例;(3)研究内容主要包含本体研究、综合研究、应用研究、相关性研究、影响因素研究和实验教学研究等;(4)研究方法以实证研究为主,论述性研究为辅。基于分析结果,文章反思了我国外语焦虑研究的不足之处,展望了外语焦虑研究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语焦虑 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 回顾反思
原文传递
我国近十年来译者主体性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被引量:32
6
作者 侯林平 姜泗平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100-104,共5页
近十年译者主体性问题成了中国译学界研究的新趋势和热点问题之一。它深化了翻译的文化研究,这必然促使二十一世纪的翻译研究由以语言和文化为本体的研究转向以人为主体的研究,即“译者转向”。译者主体性研究对探讨翻译的本质、过程、... 近十年译者主体性问题成了中国译学界研究的新趋势和热点问题之一。它深化了翻译的文化研究,这必然促使二十一世纪的翻译研究由以语言和文化为本体的研究转向以人为主体的研究,即“译者转向”。译者主体性研究对探讨翻译的本质、过程、批评以及学科建设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然而此项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还存在着概念界定不清,缺乏系统有效研究方法等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者 主体 主体性 回顾反思
下载PDF
中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历史回顾与反思 被引量:20
7
作者 高山桂 《湖北体育科技》 2005年第2期161-162,165,共3页
通过对中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发现中国在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方面与世界足球强国相比严重缺乏力度。后备人才不仅人数少,而且质量差。中国足球要想得到较快与较大的发展,加强足球后边备人才培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后备人才培养 中国足球 回顾反思 历史 人才培养工作 现状分析 世界足球 质量差
下载PDF
数学解题后的“回顾与反思”与数学问题的提出——探索一种通过“回顾与反思”来提出数学问题的模式与方法 被引量:34
8
作者 徐彦辉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12,共4页
波利亚"怎样解题表"中第四个步骤"回顾与反思"特别引人注意,也很容易被人所忽视.以判定"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中线相等"为案例,说明"回顾与反思"步骤应该注重通过改编、引申和推广原有的命题,从... 波利亚"怎样解题表"中第四个步骤"回顾与反思"特别引人注意,也很容易被人所忽视.以判定"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中线相等"为案例,说明"回顾与反思"步骤应该注重通过改编、引申和推广原有的命题,从而提出新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利亚 回顾反思 改编、引申和推广 等腰三角形 问题提出
下载PDF
近十年来我国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的回顾与反思 被引量:26
9
作者 胡来林 安玉洁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17,38,共5页
本文首先将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界定为“定性与思辨”、“定量与实证”两大类。在此基础上,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最近十年来我国教育技术学研究中所采用的研究方法进行了统计。依据统计结果,分析了近十年来我国教育技术学研究中所采用的主... 本文首先将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界定为“定性与思辨”、“定量与实证”两大类。在此基础上,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最近十年来我国教育技术学研究中所采用的研究方法进行了统计。依据统计结果,分析了近十年来我国教育技术学研究中所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和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的变化趋势,反思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重视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的四条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技术学 研究方法 定性思辨 定量实证 回顾反思
下载PDF
微课在教育领域的研究:回顾与反思——基于内容分析视角的现状和趋势分析 被引量:25
10
作者 王蕾 李俊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15年第6期83-88,共6页
文章基于内容分析的视角,通过对当前核心期刊微课文献的载文数量、研究主题和研究热点三个维度对其进行现状分析,并从设计理念、资源建设、平台建设、评价标准和未来趋势五个方面对其建设现状进行反思总结,提出未来微课的发展趋势和建... 文章基于内容分析的视角,通过对当前核心期刊微课文献的载文数量、研究主题和研究热点三个维度对其进行现状分析,并从设计理念、资源建设、平台建设、评价标准和未来趋势五个方面对其建设现状进行反思总结,提出未来微课的发展趋势和建设经验,以期为我国微课建设与应用实践、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课建设 内容分析法 回顾反思 现状和趋势
下载PDF
我国教育性别不平等问题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被引量:21
11
作者 周小李 《上海教育科研》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4-17,共4页
关于我国教育性别不平等问题的研究主要涉及三个问题:教育机会性别不均等、教育结果性别不平等及教育过程中的性别不平等。我国教育性别不平等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目前的研究没有充分关注性别问题的多元性和复杂性。笔者... 关于我国教育性别不平等问题的研究主要涉及三个问题:教育机会性别不均等、教育结果性别不平等及教育过程中的性别不平等。我国教育性别不平等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目前的研究没有充分关注性别问题的多元性和复杂性。笔者认为应借鉴社会性别这一概念对我国教育的性别不平等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不平等 不平等问题 教育机会 回顾反思 教育过程 教育结果 性别问题 社会性别
原文传递
1949年以来的中国城市化进程:回顾与反思 被引量:17
12
作者 高寿仙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126-132,共7页
1949-1978年,中国城市化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长期徘徊在一个较低水平上。造成城市化停滞的根本原因,是国家长期推行"资本排斥劳动"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而且为了贯彻这一方针,实行了严格的计划体制和户口管制,从而阻... 1949-1978年,中国城市化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长期徘徊在一个较低水平上。造成城市化停滞的根本原因,是国家长期推行"资本排斥劳动"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而且为了贯彻这一方针,实行了严格的计划体制和户口管制,从而阻碍了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渠道。1979年以后,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作用逐步加强,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到2000年中国城市化率已超过36%。由乡镇政府和农民群体力量推动的"自下而上"的农村城市化,对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做出很大贡献,形成了一种与世界其他国家很不相同的城市化模式,但这一模式也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目前条件下,只有采取多元复合型的城市化战略,才有利于加速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进程 回顾反思 1949年 中国 1949-1978年 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 1979年 2000年 农村城市化 城市化水平 城市化模式 城市化战略 发展历程 户口管制 计划体制 第一产业 产业转移 资源配置 城市化率 农民群体 乡镇政府
下载PDF
回顾与反思:理论界关于民生若干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18
13
作者 赵中源 梅园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1-104,共4页
民生问题历来是关乎民众幸福、社会发展与和谐的重大问题,也是学术界始终高度关注和苦苦探寻的问题。本文拟从当前研究的主要问题及其主要观点,以及进一步推进该问题研究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等视角,对现阶段民生若干问题的研究进行大... 民生问题历来是关乎民众幸福、社会发展与和谐的重大问题,也是学术界始终高度关注和苦苦探寻的问题。本文拟从当前研究的主要问题及其主要观点,以及进一步推进该问题研究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等视角,对现阶段民生若干问题的研究进行大致梳理和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生问题 回顾反思 理论界 社会发展 学术界
原文传递
建国以来我国教育公平问题的回顾与反思——兼谈对教育本质是追求抑或遮蔽 被引量:19
14
作者 王学男 李五一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77-183,共7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促进教育公平问题备受世界各国的关注。我国在教育发展的不同时期,对教育公平的意涵及相关问题的理解及侧重也因社会发展阶段及背景而异,教育公平与效率、均衡、机会、质量和差异的关系以及主要矛盾也是不同的。教...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促进教育公平问题备受世界各国的关注。我国在教育发展的不同时期,对教育公平的意涵及相关问题的理解及侧重也因社会发展阶段及背景而异,教育公平与效率、均衡、机会、质量和差异的关系以及主要矛盾也是不同的。教育公平的内涵是历史性的,并且有其自身一定的概念逻辑体系。对此问题的清晰化,将对我国全面实现教育公平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公平问题 教育本质 回顾反思 20世纪90年代以来 遮蔽 社会发展阶段 公平效率 教育发展
下载PDF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之反思 被引量:19
15
作者 周川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7-185,共9页
三十多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在若干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总的来看,深层的瓶颈问题依然没有解决,新的问题还在不断出现,而且这些问题正成为影响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制约性因素。尤其是在提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从... 三十多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在若干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总的来看,深层的瓶颈问题依然没有解决,新的问题还在不断出现,而且这些问题正成为影响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制约性因素。尤其是在提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从以外延发展为主向以内涵发展为主的转折过程中,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显得更加重要,也更为迫切。本文以相关的政策文本为依据,回顾与反思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历程,展望新时代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出路和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高等教育强国 制约性因素 回顾反思 质量发展 内涵发展
下载PDF
中国科技政策60年的回顾与反思 被引量:17
16
作者 李正风 《民主与科学》 2009年第5期20-23,共4页
要在这样的国情下发展科技事业、发挥科学技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关键性作用,就需要不断探索科技发展的规律在中国的特殊体现方式。科技政策及其演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个探索的过程。这个探索过程是艰难的,也是曲折的,但取得的... 要在这样的国情下发展科技事业、发挥科学技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关键性作用,就需要不断探索科技发展的规律在中国的特殊体现方式。科技政策及其演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个探索的过程。这个探索过程是艰难的,也是曲折的,但取得的成就是令人瞩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历史 回顾反思 科技政策 社会主义现代化 科学技术现代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 科技工作会议 新中国成立
下载PDF
近八年以来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被引量:17
17
作者 文军 刘昕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6期1-12,39,共13页
中国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经历了20多年的时间,但较多的成果则是从2006年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战略部署之后才涌现的。通过对2007—2014年间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相关文献的梳理,笔者发现8年来中... 中国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经历了20多年的时间,但较多的成果则是从2006年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战略部署之后才涌现的。通过对2007—2014年间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相关文献的梳理,笔者发现8年来中国社会工作研究总体上呈现出了快速的增长势头,在实务研究领域不断深化和拓展的同时,社会工作理论研究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无论是社会工作实务研究还是理论研究,相较于整个社会科学研究而言,中国社会工作研究整体水平仍然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研究 社会工作实务 社会工作理论 回顾反思
下载PDF
西方帝国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被引量:16
18
作者 刘文明 李友东 魏孝稷 《史学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23,共20页
20世纪80年代以来,尤其是伴随着冷战的结束和全球化的发展,帝国史研究日益受到史学界的关注并出现复兴趋势。在西方史学界,复兴中的帝国史研究在新社会史、后殖民理论、妇女和性别史、新文化史、全球史等思潮的影响下,一反过去主要从政... 20世纪80年代以来,尤其是伴随着冷战的结束和全球化的发展,帝国史研究日益受到史学界的关注并出现复兴趋势。在西方史学界,复兴中的帝国史研究在新社会史、后殖民理论、妇女和性别史、新文化史、全球史等思潮的影响下,一反过去主要从政治、经济和军事维度来解释帝国的传统,开始从文化视角关注种族、性别、权力话语、身份认同、流动网络等问题,由此出现了所谓的“新帝国史”。如何认识近四十年来西方史学界帝国史研究的这种新变化?又如何评价西方帝国史研究对中国史学界的影响?针对这些问题,本刊约请了几位学者展开讨论,以期引起学界对帝国史研究及其影响的重视,并清醒地认识到将帝国史研究方法运用到中国历史研究中的陷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历史研究 新文化史 西方史学界 回顾反思 后殖民理论 权力话语 全球史 性别史
原文传递
对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政策回顾与反思 被引量:13
19
作者 张乐天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2008年第5期14-18,共5页
高校实行怎样的内部管理体制,这取决于国家的政策规定。而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同样来自于政策的驱动和受到政策的指引。本文对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导引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相关政策进行了回顾,并对相关政策问题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 高校内部管理体制 改革 政策 回顾反思
下载PDF
关于古琴音乐的社会定位 被引量:11
20
作者 龚一 《人民音乐(评论)》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8-20,共3页
近两三年,当今多位中国著名的民族音乐理论家,在"20世纪中国音乐发展道路的回顾与反思"的研讨及有关论著中,经常涉及到古琴音乐.其中关于古琴音乐生存与发展的观点,激烈相向几乎到了针锋相对的程度.有说古琴必定"衰落&qu... 近两三年,当今多位中国著名的民族音乐理论家,在"20世纪中国音乐发展道路的回顾与反思"的研讨及有关论著中,经常涉及到古琴音乐.其中关于古琴音乐生存与发展的观点,激烈相向几乎到了针锋相对的程度.有说古琴必定"衰落",将"蹶而不振""沦为博物馆艺术";有说"可以注入新的生命,使它在新时期生存."因此,"古琴不会衰亡,不应进入博物馆."两种观点涉及了一个实质性的问题,即古琴音乐在实际的生存与发展过程中,应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定位?是定位于必定"衰落"、使之成为"博物馆艺术";还是定位于"注入新的生命,使它在新时期生存",使其得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琴音乐 社会定位 音乐理论家 回顾反思 生存发展 发展道路 中国音乐 20世纪 发展过程 博物馆 新时期 实质性 艺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