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99篇文章
< 1 2 1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前归化/异化策略讨论的后殖民视阈——对国内归化/异化论者的一个提醒 被引量:233
1
作者 葛校琴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2-35,共4页
当前西方归化/异化的讨论多从后殖民视阈出发,揭示强势文化所取归化策略的文化殖民主义本质,提倡采用异化的策略作为一种抵抗以求达到文化交流上的平等。国内归化/异化的讨论追随潮流也出现“贬归化,扬异化”的势头,而其认识基础却仍然... 当前西方归化/异化的讨论多从后殖民视阈出发,揭示强势文化所取归化策略的文化殖民主义本质,提倡采用异化的策略作为一种抵抗以求达到文化交流上的平等。国内归化/异化的讨论追随潮流也出现“贬归化,扬异化”的势头,而其认识基础却仍然停留在传统翻译研究的语言论范畴。这种研究上的错位是国内翻译研究中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文章认为,后殖民视阈的归化/异化其内涵、论域都有明确的所指和定位,是取归化还是取异化应结合具体的社会情境,不能不作分析而一味跟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化/异化 后殖民 抵抗 错位
原文传递
家园的跨民族译本:论“后”时代的飞散视角 被引量:53
2
作者 童明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50-168,共19页
"飞散"(diaspora)是个古词,近几十年来,随着文化、文学理论和文学创作的发展,古词获得许多新义.本文从这个词的演变开始,探讨后殖民、后结构、后现代的时代(简称"后"时代)的飞散视角及其主要语义,尤其是飞散在美学... "飞散"(diaspora)是个古词,近几十年来,随着文化、文学理论和文学创作的发展,古词获得许多新义.本文从这个词的演变开始,探讨后殖民、后结构、后现代的时代(简称"后"时代)的飞散视角及其主要语义,尤其是飞散在美学判断和文化判断上引起的一些变化.文章引用本雅明、巴巴、克利弗德、赫德、德利克、弗洛伊德等人的若干概念,扼要分析了采取飞散视角的新文学作品(如杜拉斯、纳博科夫、莫里森、拉什迪、努奈兹、李长瑞等人的作品),在此基础上深入若干和飞散视角有关的问题,如:超越的逻辑;跨民族思维和民族主义的关系;"家园"的文化翻译;文化翻译中的时间问题和多元历史主义,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民族 视角 家园 译本 文化翻译 文学创作 文学理论 弗洛伊德 文学作品 纳博科夫 民族主义 历史主义 时间问题 后殖民 现代 本雅明 杜拉斯 莫里森 拉什迪 古词 判断
原文传递
翻译与华裔作家文化身份的塑造 被引量:38
3
作者 王光林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48-156,共9页
本文运用后殖民翻译理论 ,从文化可译性、东方主义倾向和华裔作家文化身份的重新塑造这三个方面来论述华裔作家的文化认同过程 ,揭示华裔作家在传递第一世界与第三世界文化差异时所呈现出的语言和文化上的不对称、自我殖民等特征。笔者... 本文运用后殖民翻译理论 ,从文化可译性、东方主义倾向和华裔作家文化身份的重新塑造这三个方面来论述华裔作家的文化认同过程 ,揭示华裔作家在传递第一世界与第三世界文化差异时所呈现出的语言和文化上的不对称、自我殖民等特征。笔者认为 ,族裔散居作家在再现第三世界时 ,既要尊重目标文化的读者 ,也要尊重源文本文化的读者 ,只有这样 ,他们才能找到真正意义上的归属 ,获得写作和翻译的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家 身份 后殖民 华裔 东方主义 文本 倾向 翻译理论 语言和文化 可译性
原文传递
华语语系文学:边界想像与越界建构 被引量:44
4
作者 王德威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4,共4页
有鉴于20世纪中以来海外华文文学/文化的蓬勃发展,汉语或中文一词已经不能涵盖这一时期文学生产的驳杂现象。尤其在全球化和后殖民观念的激荡下,我们对国家/区域与文学间的对话关系,必须作出更灵活的思考。“中国至上论”的学者有必要... 有鉴于20世纪中以来海外华文文学/文化的蓬勃发展,汉语或中文一词已经不能涵盖这一时期文学生产的驳杂现象。尤其在全球化和后殖民观念的激荡下,我们对国家/区域与文学间的对话关系,必须作出更灵活的思考。“中国至上论”的学者有必要对这块领域展现企图心,如此才能体现“大”中国主义的包容性;而以“离散”观点出发的学者必须跳脱顾影自怜的“孤儿”/“孽子”情结,或自我膨胀的阿Q精神。在今天,文化、知识讯息急剧流转,空间的位移、记忆的重组、族群的迁徙以及网络世界的游荡,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经验的重要面向。为此,如下这组文章分别围绕中心议题,从华语语系文学概念(王德威)、新加坡后殖民典范书写中的鱼尾狮个案(王润华)、本土性的可能与限制(朱崇科)等角度重新立论,力图给华语文学的研究带来新的进路与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语语系文学 鱼尾狮 后殖民 问题意识
下载PDF
王家卫电影的精神走向及其文化含义 被引量:38
5
作者 李道新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8-35,共8页
通过对王家卫电影的地位、角色、身份和性别考察可以发现,王家卫电影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香港后工业与后殖民社会语境中作者电影的独特景观。在不确定性、类型混杂和故事解体等后现代艺术文化策略的精美包装之下,拒绝与接纳、失落与获... 通过对王家卫电影的地位、角色、身份和性别考察可以发现,王家卫电影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香港后工业与后殖民社会语境中作者电影的独特景观。在不确定性、类型混杂和故事解体等后现代艺术文化策略的精美包装之下,拒绝与接纳、失落与获取、遗忘与铭记等现代主义的宏大叙事反复隐现,并构成王家卫电影的内在困惑与情绪张力,也成功地将王家卫电影纳入具有不同精神追求与文化背景的香港本土、中国大陆以及欧美观众等社会群体的共享视野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家卫 作者电影 现代艺术 观众 文化策略 独特 后殖民 故事 宏大叙事 现代主义
下载PDF
对“批判的地域主义”的批判性阅读 被引量:36
6
作者 王颖 卢永毅 《建筑师》 2007年第5期12-17,共6页
本文通过对西方20世纪80年代以来批判的地域主义理论的重要文献以及其批评的分析、比较和评述,提供了对于批判的地域主义正面和负面的多角度认识,并希望以此揭示出批判的地域主义从其产生时起就不可避免的内部矛盾。
关键词 地域主义 批判的 普世文明 地域文化 社会 共同体 身份 后殖民
下载PDF
谈后殖民理论与后殖民批评 被引量:17
7
作者 邵建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4-22,共9页
本文在辨析“后殖民”和“后殖民理论”的基础上,以第五代电影为例,从“民族寓言”和“东方主义”两个方面对我国一度流行的“后殖民批评”进行反批评。文章还就“后殖民批评”的实践运作指出其本身的后殖民性,并剖析了批评界“问题... 本文在辨析“后殖民”和“后殖民理论”的基础上,以第五代电影为例,从“民族寓言”和“东方主义”两个方面对我国一度流行的“后殖民批评”进行反批评。文章还就“后殖民批评”的实践运作指出其本身的后殖民性,并剖析了批评界“问题进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殖民 后殖民理论 后殖民批评 民族寓言 东方主义
下载PDF
国家认同与文化政治——香港人的身份变迁与价值认同变迁 被引量:33
8
作者 强世功 《文化纵横》 2010年第6期110-115,共6页
身份建构必须以区别于他人的"自我意识"开始。大约从1 960年代开始,"香港人"作为一个独立的身份建构开始缓慢形成。香港回归无疑触及到国家认同问题。传统帝制中国的政治认同建立在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同基础上,而... 身份建构必须以区别于他人的"自我意识"开始。大约从1 960年代开始,"香港人"作为一个独立的身份建构开始缓慢形成。香港回归无疑触及到国家认同问题。传统帝制中国的政治认同建立在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同基础上,而近代以来,中国经历了从传统"文明国家"向现代"民族国家"的转型。一方面要发展出在多元民族基础上塑造了"中华民族"或"中国人"的概念,从而奠定现代国家的民族认同基础,另一方面要发展出现代国籍法,对文化意义和基于血缘的民族意义的"中国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华人 政治认同 国家认同 文化认同 香港回归 身份认同 后殖民 命运共同体 爱国主义 港英政府
原文传递
半殖民与解殖民的现代中国文学 被引量:29
9
作者 李永东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10-118,共9页
半殖民性是现代中国文学的重要特征,这一特征长期以来被现代性、启蒙、民族主义、革命等文学史观和研究范式所遮蔽。近百年中国文学的发展与其看作现代性的展开过程,不如看作殖民性的衍化与抹除的双向互动过程,"半殖民与解殖民&qu... 半殖民性是现代中国文学的重要特征,这一特征长期以来被现代性、启蒙、民族主义、革命等文学史观和研究范式所遮蔽。近百年中国文学的发展与其看作现代性的展开过程,不如看作殖民性的衍化与抹除的双向互动过程,"半殖民与解殖民"规约着中国文化和文学的走向和愿景。从"半殖民与解殖民"的角度出发,既能勾连起"现代性"、"启蒙"、"革命"、"民族性"、"世界性"等重要文学史概念和文学史观,又能重新评估这些概念和史观,从而建构新的史述逻辑,呈现现代中国文学发展的另一副面影。"半殖民与解殖民"既是现代中国文学研究的思路、方法和框架,也是一种文学史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殖民 殖民 民族主义 后殖民 现代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空间转向、文化协商与身份重构——霍米·巴巴后殖民文化批评思想述评 被引量:28
10
作者 查日新 《国外理论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4-80,共7页
霍米·巴巴目前是美国哈佛大学人文中心安尼·罗森伯格讲座教授。他于1997年出版的专著《文化的定位》成为后殖民文化批评的重要经典之一。2009年国外新出版的研究其思想理论的论文集就有若干部,
关键词 文化批评 后殖民 空间转向 思想述评 巴巴 重构 协商 美国哈佛大学
原文传递
“属下”的声音--《藻海无边》中的后殖民抵抗话语 被引量:23
11
作者 张峰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5-132,共8页
吉恩·瑞斯的代表作《藻海无边》中的西印度"属下"们是否发声问题一直是瑞斯乃至后殖民小说研究领域争论的焦点之一。本文试参与这场学术争鸣,分析并论证"属下"们如何以各种方式抵抗殖民霸权从而发出了自己的... 吉恩·瑞斯的代表作《藻海无边》中的西印度"属下"们是否发声问题一直是瑞斯乃至后殖民小说研究领域争论的焦点之一。本文试参与这场学术争鸣,分析并论证"属下"们如何以各种方式抵抗殖民霸权从而发出了自己的声音。由于"阈限空间"内部存在的差异,他们的声音表现出多样性的特征,但作为一个整体,这些声音构成了一种强有力的后殖民抵抗话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海无边》 后殖民 抵抗话语 混杂
原文传递
关于殖民和后殖民模仿 被引量:13
12
作者 石海峻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4-22,共9页
本文着力从知识和权力的关系上分析后殖民文化批评对帝国主义话语体系所作的“揭秘”与“解码” ,并从模仿以及模仿的变异性上考察第三世界文学和文化的价值构成与价值走向。
关键词 后殖民 第三世界文学 文化批评 价值走向 话语体系 模仿 变异性 解码
原文传递
后殖民主义理论批判——兼论中国文化的“非殖民化” 被引量:16
13
作者 王宁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13,共11页
后殖民主义是继后现代主义的国际性讨论之后在西方文化界和文学理论界为人们谈论最多的一个热门话题。由于后殖民理论涉及东方和第三世界国家的“非殖民化”问题,故也引起了国内学术界和理论界的关注。本文在对后殖民理论进行总体把握... 后殖民主义是继后现代主义的国际性讨论之后在西方文化界和文学理论界为人们谈论最多的一个热门话题。由于后殖民理论涉及东方和第三世界国家的“非殖民化”问题,故也引起了国内学术界和理论界的关注。本文在对后殖民理论进行总体把握的基础上,分别对赛义德、斯皮瓦克和巴巴这三位代表人物的后殖民理论作了比较和批判性研究,最后对中国文化的“非殖民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殖民 东方主义 殖民
下载PDF
爱尔兰,永远的爱尔兰——乔伊斯式的爱尔兰性,兼论否定性身份认同 被引量:20
14
作者 陶家俊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8-54,共7页
无论是从后殖民还是现代性视角分析 ,爱尔兰性是较完整地把握詹姆斯·乔伊斯思想的关键。与爱尔兰政治民族主义和文化民族主义的爱尔兰民族身份重构不同 ,乔伊斯关注的焦点是 :民族主义政治的混乱现实 ,现代城市爱尔兰 ,深陷世俗和... 无论是从后殖民还是现代性视角分析 ,爱尔兰性是较完整地把握詹姆斯·乔伊斯思想的关键。与爱尔兰政治民族主义和文化民族主义的爱尔兰民族身份重构不同 ,乔伊斯关注的焦点是 :民族主义政治的混乱现实 ,现代城市爱尔兰 ,深陷世俗和宗教殖民主义、后殖民政治以及现代性牢笼中的爱尔兰主体。因此 ,乔伊斯的爱尔兰身份建构遵循否定之否定逻辑 ,以彻底的文学批判方式勾画现代爱尔兰人的心灵图景 ,重构爱尔兰的现代历史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詹姆斯·乔伊斯 爱尔兰 后殖民 文学批判 现代性 世俗 身份建构 政治民族主义 殖民主义 重构
原文传递
解开殖民与后殖民的“死结”走向文化平等的音乐对话 被引量:19
15
作者 管建华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2-16,共5页
解开殖民与后殖民的“死结”走向文化平等的音乐对话管建华不可否认,二十世纪由于世界经济、军事、政治、科技、文化教育等发展的不平衡格局,殖民与后殖民问题成为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文化独立自主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如何冷静、清醒的... 解开殖民与后殖民的“死结”走向文化平等的音乐对话管建华不可否认,二十世纪由于世界经济、军事、政治、科技、文化教育等发展的不平衡格局,殖民与后殖民问题成为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文化独立自主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如何冷静、清醒的分析和反省这些问题,是发展中国家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殖民 中国音乐 西方音乐史 文化平等 中国传统音乐 中国哲学的现代化 音乐文化 音乐风格 文化批判 音乐人类学
原文传递
他者之域:和解的希望——《耻》的后殖民解读 被引量:17
16
作者 颜晓川 董革非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72-74,78,共4页
民族、身份认同以及主体与他者的关系问题是后殖民理论中所探讨的重要课题。从后殖民的角度解读了南非作家J.M.库切的小说《耻》。分析了后殖民时期南非白人主体地位衰落以及被边缘化、客体化,丧失身份认同感的状况;阐释了强暴所隐喻的... 民族、身份认同以及主体与他者的关系问题是后殖民理论中所探讨的重要课题。从后殖民的角度解读了南非作家J.M.库切的小说《耻》。分析了后殖民时期南非白人主体地位衰落以及被边缘化、客体化,丧失身份认同感的状况;阐释了强暴所隐喻的深刻意蕴,即作为抵抗话语的强暴只是殖民压迫的复制,是殖民权力的颠倒;探讨了作品所揭示的后殖民时期非殖民化进程中宽容、和解、和谐共存的理念及其深远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耻》 后殖民 内部殖民 殖民 南非 种族隔离
下载PDF
“帝国的管家”:后殖民视阈下“史蒂文斯”的他者形象 被引量:17
17
作者 朱颖 张弛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0年第5期8-11,共4页
石黑一雄的小说《长日留痕》塑造了一位追寻"身份"和"尊严"的英国管家——史蒂文斯。彼时,美国的崛起、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苏伊士危机等使英国在帝国权势机构里建立的身份认同受到原殖民地人民的质疑,英国国民身... 石黑一雄的小说《长日留痕》塑造了一位追寻"身份"和"尊严"的英国管家——史蒂文斯。彼时,美国的崛起、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苏伊士危机等使英国在帝国权势机构里建立的身份认同受到原殖民地人民的质疑,英国国民身份也随之被他者化。本文拟从后殖民理论中的他者概念切入,结合拉康的镜像理论,对史蒂文斯的他者形象进行分析,揭示帝国主义日渐式微下英国国民的感伤和怀旧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蒂文斯 后殖民 他者 主体 尊严
下载PDF
逆写的文学: 后殖民文学的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 被引量:16
18
作者 王宁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0-28,共9页
在当今学术界热谈世界文学的情境下,重新探讨后殖民文学的当代意义无疑是一个前沿理论课题。在这方面,西方学者已经做了一些奠基性的研究,但国内学界却在大谈后殖民理论的同时,很少通过细读文学文本来研究后殖民写作的历史价值和当代意... 在当今学术界热谈世界文学的情境下,重新探讨后殖民文学的当代意义无疑是一个前沿理论课题。在这方面,西方学者已经做了一些奠基性的研究,但国内学界却在大谈后殖民理论的同时,很少通过细读文学文本来研究后殖民写作的历史价值和当代意义。本文作者认为,后殖民文学既包括当今已经获得独立的"后殖民地"国家/民族的文学,同时更应该追溯到历史上那些专门描写殖民地题材的作家及其作品,正是他们的奠基性作品预示了后来的理论家对诸如"东方主义"、流散写作、民族和文化身份这些理论概念的建构。同时,也正是这些早期的殖民/后殖民文学的重要作品为西方中心主义的文学经典的消解和世界文学经典的重构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殖民 经典 世界文学 东方主义
原文传递
后东方主义与中国文化身份 被引量:15
19
作者 王岳川 《理论与创作》 CSSCI 2010年第3期4-9,共6页
什么是东方主义?什么是后东方主义?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眼光和文化身份认同。前者是西方对东方文化的不平等俯视的后殖民(postcolonial)眼光,后者是用“后”(post)话语对西方俯视东方的“东方主义”贬低式的“文化训导”加以... 什么是东方主义?什么是后东方主义?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眼光和文化身份认同。前者是西方对东方文化的不平等俯视的后殖民(postcolonial)眼光,后者是用“后”(post)话语对西方俯视东方的“东方主义”贬低式的“文化训导”加以消解和颠覆,在“后东方主义”(PostOrientalism)的文化自尊和平等对话中,重新获得正当的东方文化身份和中国文化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主义” 文化身份认同 中国 平等对话 东方文化 文化自尊 文化自信 后殖民
下载PDF
后殖民旅行写作与身份认同——V.S.奈保尔的“印度三部曲”解读 被引量:9
20
作者 张德明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1-57,共7页
奈保尔的“印度三部曲”属于后殖民旅行写作,体现了作家对母国文化既想认同又想保持距离的矛盾心态,造成作品叙事内在视角与外位视角的矛盾对立。三部曲呈现了作家的身份认同与叙事策略辩证运动的过程,从客观、冷静、带有讽刺性的叙述,... 奈保尔的“印度三部曲”属于后殖民旅行写作,体现了作家对母国文化既想认同又想保持距离的矛盾心态,造成作品叙事内在视角与外位视角的矛盾对立。三部曲呈现了作家的身份认同与叙事策略辩证运动的过程,从客观、冷静、带有讽刺性的叙述,渐渐转化为沉郁乃至悲愤的分析与描述,最后作家从印度社会的观察者、批评家变成了印度普通人民心声的聆听者、对话者和记录者,将自己的同情和希望融入他与之访谈的人物中,重建了他失去的自我同一性/身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殖民 旅行写作 身份认同 叙事策略 “印度三部曲” V.S.奈保尔 《幽暗国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