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0年来文字学研究的回顾 |
裘锡圭
|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27
|
|
2
|
关于汉字发展史的几个问题(上) |
刘又辛
|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21
|
|
3
|
古今字与同源字、假借字、通假字、异体字的关系 |
卢烈红
|
《语文知识》
|
2007 |
17
|
|
4
|
古代汉语 |
|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CAS
|
1991 |
19
|
|
5
|
论古今字的定称与定义 |
杨润陆
|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13
|
|
6
|
古今字辨正 |
洪成玉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5
|
|
7
|
关于异形词的规范问题 |
傅永和
|
《语文建设》
|
1985 |
8
|
|
8
|
谈古今字与通假字的划界原则与方法 |
刘忠华
|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3 |
11
|
|
9
|
谈谈假借字、异体字、古今字和本字 |
刘又辛
|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4 |
7
|
|
10
|
论《马王堆汉墓帛书》(肆)的声符替代现象及其与“古今字”的关系‘ |
徐莉莉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6
|
|
11
|
重审通假字与古今字 |
蒋书红
|
《广州大学学报(综合版)》
|
2001 |
9
|
|
12
|
《说文解字》无从属字部首评析 |
冯玉涛
赵兵战
|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1 |
9
|
|
13
|
早期有关“古今字”的表述用语及材料辨析 |
李运富
|
《励耘语言学刊》
|
2007 |
9
|
|
14
|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中有关古今字论述的考察 |
黄圆
|
《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5 |
7
|
|
15
|
由简帛异文谈古代通用字问题 |
吴辛丑
|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1 |
6
|
|
16
|
读王念孙《广雅疏证》简论 |
周祖谟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79 |
7
|
|
17
|
也谈古今字与通假字之辨别 |
黄文龙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8 |
7
|
|
18
|
从古今字谱论龟茲乐影响下的民族音乐 |
潘怀素
|
《考古学报》
|
1958 |
7
|
|
19
|
《玉篇》中的古今字、通假字和异体字 |
朱声琦
|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5 |
5
|
|
20
|
“瑚琏”探源 |
何琳仪
黄锡权
|
《史学集刊》
|
1983 |
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