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胡风的回答——1948年9月 |
钱理群
|
《文艺争鸣》
CSSCI
|
1997 |
5
|
|
2
|
茅盾研究难点试论 |
丁尔纲
山东省社科院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3
|
|
3
|
当代中国文学的“现实主义情结”─—从《夜读偶记》谈起 |
殷国明
|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
1994 |
1
|
|
4
|
茅盾论创作方法及其相关的几个问题 |
袁兴华
|
《中国文学研究》
|
1995 |
0 |
|
5
|
文学模仿的复兴——论非自然叙事的治愈修复之火 |
金紫琪
|
《南方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6
|
当代苏联现实主义思潮——现实主义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问题 |
吴元迈
|
《文艺研究》
|
1983 |
1
|
|
7
|
论《百年孤独》的魔幻现实主义特征 |
葛苑菲
|
《新疆职业大学学报》
|
2006 |
2
|
|
8
|
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先锋戏剧的叙事特点 |
龚成
|
《新闻研究导刊》
|
2016 |
3
|
|
9
|
交汇点还是转折点——论瓦克坦戈夫 |
孙玫
|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0 |
|
10
|
山谷之夺胎换骨与点铁成金 |
张燕芳
|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 |
1
|
|
11
|
茅盾笔记 |
茅盾
|
《文艺理论与批评》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1
|
|
12
|
境中有我 |
吴中杰
|
《上海文学》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13
|
真实、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 |
宁宓用
|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0 |
|
14
|
创造社会主义文学的理论标帜——茅盾《夜读偶记》论略 |
冯望岳
|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
1992 |
1
|
|
15
|
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新命题——关于“开放体系” |
吴元迈
|
《文艺评论》
|
1986 |
0 |
|
16
|
略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的编写历程 |
金小平
|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1996 |
0 |
|
17
|
中国古典文学教学大纲初稿 |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58 |
1
|
|
18
|
查理·考夫曼的反现实主义意识流——《我想结束这一切》叙事读解 |
张引丰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1 |
1
|
|
19
|
推崇客观:茅盾批评思想的核心层面 |
刘锋杰
|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4 |
1
|
|
20
|
戏剧与真实性 |
吴涤非
|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