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胡风的回答——1948年9月 被引量:5
1
作者 钱理群 《文艺争鸣》 CSSCI 1997年第5期52-60,共9页
胡风的回答——1948年9月○钱理群1948年9月17日午夜3时,近三个月来一直在赶写《论现实主义的路》一书的胡风,终于写完了最后一个字。——即使在这一刻,他也没有想到今夕正是中秋之夜。他停笔默想了一会儿,又在书稿的... 胡风的回答——1948年9月○钱理群1948年9月17日午夜3时,近三个月来一直在赶写《论现实主义的路》一书的胡风,终于写完了最后一个字。——即使在这一刻,他也没有想到今夕正是中秋之夜。他停笔默想了一会儿,又在书稿的扉叶上,写下了两段题辞:谁知道哪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风 毛泽东文艺思想 《财主底儿女们》 《论现实主义的路》 五·四 路翎小说 知识分子 郭沫若 人民文学出版社 现实主义
原文传递
茅盾研究难点试论 被引量:3
2
作者 丁尔纲 山东省社科院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5-32,38,共9页
茅盾研究难点试论丁尔纲在新中国生活工作,按说茅盾该活得非常轻松。因为他处在崭新的社会制度中,又是政府文化部门和文艺界最高领导人之一。然而茅盾却活得很“累”!特别是50年代中到“文革”十年,尽管他很少创作,重在理论,但... 茅盾研究难点试论丁尔纲在新中国生活工作,按说茅盾该活得非常轻松。因为他处在崭新的社会制度中,又是政府文化部门和文艺界最高领导人之一。然而茅盾却活得很“累”!特别是50年代中到“文革”十年,尽管他很少创作,重在理论,但在艰难处境中跋涉并不轻松,其心态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主义 茅盾研究 “中间人物论” 毛泽东 邵荃麟 创作方法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深化 文学史 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
下载PDF
当代中国文学的“现实主义情结”─—从《夜读偶记》谈起 被引量:1
3
作者 殷国明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4年第6期103-110,共8页
当代中国文学的“现实主义情结”─—从《夜读偶记》谈起殷国明现实主义(realism)对中国文学来说,是一个极其醒目的概念。我们不仅能够在几乎所有文学史,大学理论和谈论文学的场合遇到它,而且为此不断地卷入一场又一场的论... 当代中国文学的“现实主义情结”─—从《夜读偶记》谈起殷国明现实主义(realism)对中国文学来说,是一个极其醒目的概念。我们不仅能够在几乎所有文学史,大学理论和谈论文学的场合遇到它,而且为此不断地卷入一场又一场的论争之中。在当代中国,在所有的文学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主义情结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当代中国文学 冯雪峰 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文学 创作方法 真实性 秦兆阳 现实主义理论
下载PDF
茅盾论创作方法及其相关的几个问题
4
作者 袁兴华 《中国文学研究》 1995年第1期78-83,共6页
研究茅盾的文艺思想,创作方法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创作方法是他六十多年文学活动中一以贯之的课题,从自然主义、西方现代派各种名目的主义到现实主义、革命现实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以至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等等创作... 研究茅盾的文艺思想,创作方法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创作方法是他六十多年文学活动中一以贯之的课题,从自然主义、西方现代派各种名目的主义到现实主义、革命现实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以至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等等创作方法,还有同创作方法相关的如世界观与创作方法的关系问题、现实方义与反现实主义的问题,无不在其理论视野之内。总的说来,研究成果累累,功绩卓著,然而存在的问题也较为严重,这在他的文艺思想中是并不多见的的现象,其中包含着深刻的经验教训,值得我们认真加以吸取。本文围绕八十年代以来争议颇多的现实主义话题,着重评论其基本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 世界观与创作方法 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茅盾 论创作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艺术规律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作家
下载PDF
文学模仿的复兴——论非自然叙事的治愈修复之火
5
作者 金紫琪 《南方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1-187,共7页
创作工艺与文学评论相结合:从阅读到讲故事 文学模仿与非自然叙事模式之间的关系一直很复杂且备受争议。布赖恩·理查德森(Brian Richardson)和扬·阿尔伯(Jan Alber)都将非自然叙事学(unnatural narratology)的使命定义为阐明... 创作工艺与文学评论相结合:从阅读到讲故事 文学模仿与非自然叙事模式之间的关系一直很复杂且备受争议。布赖恩·理查德森(Brian Richardson)和扬·阿尔伯(Jan Alber)都将非自然叙事学(unnatural narratology)的使命定义为阐明反现实主义的、极富想象力和创新性的故事如何扩展我们对文学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自然叙事 文学评论 现实主义 理查德森 布赖恩 阿尔伯 讲故事 想象力
原文传递
当代苏联现实主义思潮——现实主义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问题 被引量:1
6
作者 吴元迈 《文艺研究》 1983年第6期39-51,共13页
五十年代以来,随着生活的变化和发展,当代苏联的现实主义创作思潮和理论思潮,经历了一个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和发展过程。由于苏联文艺是世界文艺的独特的和重要的组成部分,因而对它的这个问题作点考察,或许不是没有意义的。
关键词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现代主义 浪漫主义 无边现实主义 苏联文学 现实主义 假定性 创作方法 批判现实 无冲突论
下载PDF
论《百年孤独》的魔幻现实主义特征 被引量:2
7
作者 葛苑菲 《新疆职业大学学报》 2006年第2期26-29,共4页
本文从哥伦比亚著名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作《百年孤独》入手,论述了魔幻现实主义三个特征:现实主义、非现实主义、反现实主义在作品中的具体运用和表现。
关键词 马尔克斯 百年孤独 魔幻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
下载PDF
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先锋戏剧的叙事特点 被引量:3
8
作者 龚成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第12期173-175,13,共4页
中国先锋戏剧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历了迅速多变的发展,而叙事技巧的转变是其发展的重要标志。戏剧叙事技巧最重要的变化是叙事结构的变化,而中国先锋戏剧正是经历了从对传统现实主义戏剧结构的简易改变到最终与其彻底决裂。从第一次打... 中国先锋戏剧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历了迅速多变的发展,而叙事技巧的转变是其发展的重要标志。戏剧叙事技巧最重要的变化是叙事结构的变化,而中国先锋戏剧正是经历了从对传统现实主义戏剧结构的简易改变到最终与其彻底决裂。从第一次打碎第四堵墙到形成开放浸没式的戏剧结构。中国的戏剧,还需要一场更深刻的变革来促进其进一步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锋戏剧 现实主义 孟京辉 叙事特点 剧场艺术
下载PDF
交汇点还是转折点——论瓦克坦戈夫
9
作者 孙玫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6-43,共8页
文章阐述了瓦克坦戈夫在俄国戏剧受欧洲反现实主义思潮影响时,如何从一个被斯坦尼称赞的学生逐步转向梅耶荷德的过程,以及他接受两人影响所产生的意义。
关键词 现实主义戏剧 瓦克 现实主义 象征主义戏剧 莫斯科 “想象” 心理现实主义 十月革命 梅特林克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原文传递
山谷之夺胎换骨与点铁成金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燕芳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240-241,共2页
黄庭坚的诗学思想很多,其中被后人提到最多并最为诟病的是他的"夺胎换骨"和"点铁成金"。对"夺胎换骨"与"点铁成金"这两种诗歌创作方法进行了解释和辨析,并在此基础上指出黄庭坚的诗歌和诗论并... 黄庭坚的诗学思想很多,其中被后人提到最多并最为诟病的是他的"夺胎换骨"和"点铁成金"。对"夺胎换骨"与"点铁成金"这两种诗歌创作方法进行了解释和辨析,并在此基础上指出黄庭坚的诗歌和诗论并不是反现实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因此认为对黄庭坚的诗学思想有进行再认识的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夺胎换骨 点铁成金 形式主义 现实主义
下载PDF
茅盾笔记 被引量:1
11
作者 茅盾 《文艺理论与批评》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6-13,共8页
编者按:茅盾同志是中国现代文学大师,是我国革命文学的奠基者之一。本刊从本期起,连续独家刊发茅盾笔记,以飨读者。这些笔记,具有重要的理论学术价值,对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茅盾,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一九五九年文艺杂记... 编者按:茅盾同志是中国现代文学大师,是我国革命文学的奠基者之一。本刊从本期起,连续独家刊发茅盾笔记,以飨读者。这些笔记,具有重要的理论学术价值,对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茅盾,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一九五九年文艺杂记(一)人的生活有两面,现实和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产阶级 现实主义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古典主义 浪漫主义 世界观 理想人物 表现方式 儿童 托尔斯泰
原文传递
境中有我
12
作者 吴中杰 《上海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4-119,共6页
高尔基曾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思潮来概括世界文学的发展历史,有人即套用这个公式来分析中国文学,但实在难以说明历史上五花八门的文学主张,这声音就逐渐消歇了;后来又改用现实主义和反现实主义的斗争来概括,此论也是由苏联传来,因... 高尔基曾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思潮来概括世界文学的发展历史,有人即套用这个公式来分析中国文学,但实在难以说明历史上五花八门的文学主张,这声音就逐渐消歇了;后来又改用现实主义和反现实主义的斗争来概括,此论也是由苏联传来,因适应了当时阶级斗争的需要,曾经风行一时,有些学校在集体编教材时,还以此为线索编写出中国文学史,曾经轰动一时,当然也有反对的声音,进行过争论,后来却不了了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主张 中国文学史 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 文学的发展 高尔基 消歇 阶级斗争
原文传递
真实、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
13
作者 宁宓用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32-36,共5页
现代派文学自它兴起之日就以反现实、反现实主义传统的面目出现,而评论家也无不从这一角度观察、评论这一文学现象,可是我以为这是值得商榷的。 的确,众多西方现代派文艺大师无不反对以巴尔扎克为代表的现实主义创作。美国最早的现代主... 现代派文学自它兴起之日就以反现实、反现实主义传统的面目出现,而评论家也无不从这一角度观察、评论这一文学现象,可是我以为这是值得商榷的。 的确,众多西方现代派文艺大师无不反对以巴尔扎克为代表的现实主义创作。美国最早的现代主义流派意象主义作家宣称必须同模仿自然的艺术决裂。英国的弗吉尼娅·伍尔芙系意识流重要作家,她认为由于时代的变迁,陈旧的艺术形式不能为现代作者与读者服务,因为传统的现实主义方法并不能把握生活的真实。而真实就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主义 西方现代派文艺 现代派文学 现代主义流派 主人公 资本主义 黑色幽默 当代西方社会 《第22条军规》 现实主义
下载PDF
创造社会主义文学的理论标帜——茅盾《夜读偶记》论略 被引量:1
14
作者 冯望岳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1992年第2期40-46,共7页
《夜读偶记》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方法研究古今中外的文学现象,扬弃了古典主义至现代主义的一切反现实主义文艺,肯定和展示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强大艺术生命力和灿烂的发展前景。对于掌握社会主义文艺的共同特性,研究社会主义文艺的... 《夜读偶记》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方法研究古今中外的文学现象,扬弃了古典主义至现代主义的一切反现实主义文艺,肯定和展示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强大艺术生命力和灿烂的发展前景。对于掌握社会主义文艺的共同特性,研究社会主义文艺的特殊规律,正本清源、拨乱反正,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无疑是颇有裨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 现代主义 形式主义
下载PDF
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新命题——关于“开放体系”
15
作者 吴元迈 《文艺评论》 1986年第5期102-108,96,共8页
一个时代的美学思想总是在同过去和现在的各种各样的美学思想的碰撞中形成和发展的。这几乎成了一条普遍规律。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新命题——“真实地描写生活的历史的开放体系”(以下简称“开放体系”),自然也不例外。 一 社会主... 一个时代的美学思想总是在同过去和现在的各种各样的美学思想的碰撞中形成和发展的。这几乎成了一条普遍规律。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新命题——“真实地描写生活的历史的开放体系”(以下简称“开放体系”),自然也不例外。 一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开放性,首先是针对长期以来形成的标准性和狭隘性的理解而发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现代主义 开放体系 无边现实主义 卢卡契 浪漫主义 布莱希特 现实主义 新命题 卡夫卡
下载PDF
略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的编写历程
16
作者 金小平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2期18-19,共2页
略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的编写历程金小平中国文学,源远流长;中国史书,种类繁多。但是以某一学科写的通史,如中国文学史却是二十世纪初由英国人狄理斯撰写的,他在这本书的自序里曾说:在任何一种文字里,还没有一本专门讲中国文学... 略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的编写历程金小平中国文学,源远流长;中国史书,种类繁多。但是以某一学科写的通史,如中国文学史却是二十世纪初由英国人狄理斯撰写的,他在这本书的自序里曾说:在任何一种文字里,还没有一本专门讲中国文学的书发表。即使是中国本国的人士,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史》 二十世纪 文学史著 文学发展史 “大跃进”运动 中国史书 林传甲 现实主义 二十世纪初期 日本留学生
下载PDF
中国古典文学教学大纲初稿 被引量:1
17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58年第4期49-50,共2页
导论“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毛主席)。在长期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中产生了许多优秀的作家和作品。现实主义与反现实主义斗争传统。民族独创的风格。贯彻厚今薄古、古为今用的方针。毛主席关于批判地接受古代... 导论“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毛主席)。在长期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中产生了许多优秀的作家和作品。现实主义与反现实主义斗争传统。民族独创的风格。贯彻厚今薄古、古为今用的方针。毛主席关于批判地接受古代文学遗产的指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典文学 初稿 教学大纲 主义文学 作家和作品 现实主义 毛主席 剥削制度 古代文化 古代文学
下载PDF
查理·考夫曼的反现实主义意识流——《我想结束这一切》叙事读解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引丰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35-137,共3页
本文通过对查理·考夫曼的新作《我想结束这一切》的叙事解析,以反现实主义的视角,考察其与现实主义创作方法自哲学源流、内核观念到形态呈现上的根本差异,新作中所蕴含的作者要素和构思脉络之于其个人创作风格而言可谓是一次阶段... 本文通过对查理·考夫曼的新作《我想结束这一切》的叙事解析,以反现实主义的视角,考察其与现实主义创作方法自哲学源流、内核观念到形态呈现上的根本差异,新作中所蕴含的作者要素和构思脉络之于其个人创作风格而言可谓是一次阶段性的总括与凝萃,在其创作履历中可称作一次转进和升维,结合考夫曼一以贯之的个人化创作特征与思辨维度,揭示其反现实主义意识流叙事的内在动因、特征及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主义 尼采 元小说 主观视角 意识流
下载PDF
推崇客观:茅盾批评思想的核心层面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锋杰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4期401-410,共10页
推崇客观:茅盾批评思想的核心层面刘锋杰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久负盛名的批评家,茅盾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建立起来了巨大的对话渠道,他的鲁讯论、冰心论、徐志摩论、庐隐论、落华生论、丁玲论,他对盲禹、萧红、沙汀、吴组湘、... 推崇客观:茅盾批评思想的核心层面刘锋杰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久负盛名的批评家,茅盾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建立起来了巨大的对话渠道,他的鲁讯论、冰心论、徐志摩论、庐隐论、落华生论、丁玲论,他对盲禹、萧红、沙汀、吴组湘、姚雪垠、茹志娟等现当代新老作家的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观性 茅盾 自然主义 现实主义 批评思想 周作人 浪漫主义思潮 文学思想 中国文学 核心层
下载PDF
戏剧与真实性
20
作者 吴涤非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65-75,共11页
戏剧与真实性(美)理查德·何隆贝作者简介理查德·何贝隆(RichardHornby),1938年生于美国新泽西州。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图兰大学获得学士学位,曾在鲍登学院、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卡尔加里大学教授戏剧,... 戏剧与真实性(美)理查德·何隆贝作者简介理查德·何贝隆(RichardHornby),1938年生于美国新泽西州。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图兰大学获得学士学位,曾在鲍登学院、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卡尔加里大学教授戏剧,现任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戏剧教授。他在编、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主义戏剧 莎士比亚 现实主义 布莱希特 后结构主义 易卜生 剧本 福斯塔夫 两极性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