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性别、权力与身份建构——以大寨“铁姑娘”为考察对象 被引量:9
1
作者 周大鸣 郭永平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10,共6页
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铁姑娘"是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一个独特的象征性符号。本文以大寨作为田野点,以"铁姑娘队"为考察对象,通过对这一群体所进行的经验性研究,描述了在"去性别化"的历史境遇下"缺... 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铁姑娘"是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一个独特的象征性符号。本文以大寨作为田野点,以"铁姑娘队"为考察对象,通过对这一群体所进行的经验性研究,描述了在"去性别化"的历史境遇下"缺席在场的身体"所经历的被建构过程。而这与国家政治的主导和主流意识形态的规训是密不可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寨 铁姑娘 性别 身体政治
下载PDF
《民法典》反性骚扰条款的制度检视与规范再造——以2022年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为分析背景
2
作者 张夏子 《法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6-200,共15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关于性骚扰的去性别化规定对我国反性骚扰立法有重要意义。但仅以侵权逻辑理解去性别化,无法解读2022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反性骚扰条款的性别特定化逻辑,也将导致性骚扰认定存在性别盲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关于性骚扰的去性别化规定对我国反性骚扰立法有重要意义。但仅以侵权逻辑理解去性别化,无法解读2022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反性骚扰条款的性别特定化逻辑,也将导致性骚扰认定存在性别盲点,进而影响防治效果。2022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仍坚持反性骚扰的性别特定化逻辑确有必要,其不只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反性骚扰条款的补充和细化,更在于强调从性别歧视视角关注妇女所处的结构性不利地位,并通过民法特别法链接条款的衔接,全面实现民法典的性别平等价值目标。鉴于此,应在侵权逻辑基础上引入性别歧视视角,再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反性骚扰条款的规范内涵。性骚扰兼具人格侵权与性别歧视双重属性,对其认定要件的理解应适当拓宽,单位防治义务的设定应增加反性别歧视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骚扰 民法典 妇女权益保障法 性别 性别特定
原文传递
性别的消解:国产影视剧表演中的“去性别化”探析
3
作者 胡彧哲 《西部广播电视》 2024年第4期183-186,共4页
影视作品作为一定时代特征的具体反映,呈现出的性别现象也投射出社会文化和大众思想观念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国产影视剧作为中国社会发展历史的影像记忆,将社会思想观念变化记录其中。影视剧表演中演员对角色的呈现趋于多样化,... 影视作品作为一定时代特征的具体反映,呈现出的性别现象也投射出社会文化和大众思想观念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国产影视剧作为中国社会发展历史的影像记忆,将社会思想观念变化记录其中。影视剧表演中演员对角色的呈现趋于多样化,在大众审美意识与消费文化的影响下,角色塑造逐渐呈现出“去性别化”。探析性别现象的具体呈现与成因,有助于大众摆脱对性别形象的刻板印象,并逐渐形成区别于传统社会性别认知的新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演 国产影视剧 性别
下载PDF
家庭政策的三维框架与建构逻辑——从韩国经验看我国“三孩”时代家庭政策 被引量:4
4
作者 于萌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94-103,共10页
“三孩”政策的全面展开,对构建与之配套且行之有效的政策提出了要求。作为一项社会政策,现代家庭政策的发展和完善伴随着去商品化、去家庭化和去性别化三个维度,三者的动态平衡与均衡发展,对家庭政策的效果尤为重要。作为家庭政策的先... “三孩”政策的全面展开,对构建与之配套且行之有效的政策提出了要求。作为一项社会政策,现代家庭政策的发展和完善伴随着去商品化、去家庭化和去性别化三个维度,三者的动态平衡与均衡发展,对家庭政策的效果尤为重要。作为家庭政策的先发国家,韩国家庭政策的高速发展与生育率的急剧下降产生了现实与理论的反差,使之成为家庭政策构建及其有效性研究的典型案例。通过对家庭政策三个维度的理论梳理以及对韩国家庭政策的效果分析发现,家庭政策的效果实现需要劳动权和父母权保障的去商品化、照顾劳动的去家庭化以及政策支持的去性别化三者的有机组合。这为我国家庭政策的构建与发展提供了参考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孩政策 家庭政策 商品 家庭 性别
下载PDF
“去性别化”与“再性别化”:新中国工业劳动体制中性别关系的塑造 被引量:3
5
作者 曾迪洋 原璐璐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1-28,共8页
以往关于性别关系研究有一个广泛共识,即“去性别化”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前性别关系的主要特征,但这一结论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这一时期新性别关系的形成。针对于此,结合第一拖拉机制造厂的口述史资料,从单位制生活、劳动生产实... 以往关于性别关系研究有一个广泛共识,即“去性别化”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前性别关系的主要特征,但这一结论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这一时期新性别关系的形成。针对于此,结合第一拖拉机制造厂的口述史资料,从单位制生活、劳动生产实践和女性典型塑造三个维度来看,国家意志通过工厂中的具体实践得以实现,工厂内部在进行“去性别化”的同时,也完成了新一轮的“再性别化”,这是传统家庭性别关系模式在生产关系中的转换。无论是“去性别化”还是“再性别化”,本质上都是以男性为主导,并且是为社会生产服务的。这一时期的性别关系既是传统性别关系的部分延续,也是当下市场化背景中性别关系的滥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关系 工业劳动体制 性别 性别
下载PDF
国产现实题材电视剧的性别话语机制与女性性别生成 被引量:4
6
作者 王丽 《当代电视》 CSSCI 2020年第5期38-42,共5页
现实题材电视剧承载着社会变迁的文化意义,记录着不同的时代风貌和文化特质,亦蕴含着从国家话语、到市场话语、再到传统话语回归的不同性别话语机制。国产现实题材电视剧对女性身份的建构与国家政策导向、市场机制及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 现实题材电视剧承载着社会变迁的文化意义,记录着不同的时代风貌和文化特质,亦蕴含着从国家话语、到市场话语、再到传统话语回归的不同性别话语机制。国产现实题材电视剧对女性身份的建构与国家政策导向、市场机制及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密不可分,不同时代的女性角色生成与塑造取决于该时代的支配性话语体系。通过梳理潜藏在电视剧艺术背后的性别话语机制,能够真实呈现中国当代女性的性别生成与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话语 性别 身份确认 男权规训
原文传递
职业书写的“去性别化”与“再性别化”:民国时期的中文打字机与女打字员 被引量:1
7
作者 吴璟薇 毛万熙 张金牛 《妇女研究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7-83,共17页
作为西方技术史和媒介史研究焦点的机械打字机深度参与了20世纪之交西方女性的社会角色变迁,引发西文职业书写技艺的“去性别化”与“再性别化”过程,也造就了“女打字员”的经典形象。但是,当前对于女打字员的流行叙事主要基于“标准... 作为西方技术史和媒介史研究焦点的机械打字机深度参与了20世纪之交西方女性的社会角色变迁,引发西文职业书写技艺的“去性别化”与“再性别化”过程,也造就了“女打字员”的经典形象。但是,当前对于女打字员的流行叙事主要基于“标准”的西文打字机,尚未考虑到技术语言与之迥异的中文打字机。本文借助文化技艺的理论视角,以媒介考古的分析方式追溯了民国时期中文打字机这一新生媒介与文书从业者之间的互动过程,细致比较了机械书写技艺在早期中西方职业书写领域的“去性别化”和“再性别化”过程,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的种种差异与围绕中文打字机所形成的操作技艺和操作链息息相关。本文展现了作为一种“不显眼的知识技术”的打字机是如何参与性别角色变迁的,在通行的西方女打字员叙事模式之外提供了另一种媒介史版本,并重估了中国女性在媒介技术现代化进程中的贡献,揭示了中国在以西方为标准的现代技术世界中于性别和民族双重层面的挣扎求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打字机 女打字员 性别 性别 技艺
原文传递
反思与消解:新闻标题的“去性别化”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明 刘坤婷 《新闻爱好者》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0-73,共4页
从“污名化”理论入手,分析“性别化”新闻标题如何对两性进行污名化,并在框架理论的视角下反思“性别化”新闻标题存在的问题:其在议题内容上以社会新闻为主,报道语言多为高关注度、高话题度,态度倾向意在迎合和加固人们对两性的刻板... 从“污名化”理论入手,分析“性别化”新闻标题如何对两性进行污名化,并在框架理论的视角下反思“性别化”新闻标题存在的问题:其在议题内容上以社会新闻为主,报道语言多为高关注度、高话题度,态度倾向意在迎合和加固人们对两性的刻板印象。新闻标题“去性别化”的消解,需要监管部门加大引导、纠偏力度,行业部门增强自律意识,互联网社交平台要提高审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标题 污名 性别 刻板印象
下载PDF
“去性别化”:清末女学堂中的身体改造 被引量:2
9
作者 何芳 《青年发展论坛》 2017年第2期87-95,共9页
在清末救亡图存的号召下,女子学校教育广泛兴起,成为塑造新一代"女国民"的重要场所。女学堂要求学生摈弃缠足、华丽服饰和妆扮等传统女性身体美学特质,实现"去性别化"的身体改造。但是,女学生的身体仍被排斥在社会... 在清末救亡图存的号召下,女子学校教育广泛兴起,成为塑造新一代"女国民"的重要场所。女学堂要求学生摈弃缠足、华丽服饰和妆扮等传统女性身体美学特质,实现"去性别化"的身体改造。但是,女学生的身体仍被排斥在社会公共空间之外,意味着这种改造只是女性被纳入民族国家建设的一种手段,并未为女性带来相应的政治权利和社会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 国民 身体改造 女学生 女子教育
下载PDF
论拐卖妇女犯罪去性别化及其刑法重构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芊芊 张晶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6期93-96,共4页
为了尊重性别差异,我国刑法中不少条款存在着性别化现象,其中有些条款中的性别化现象属于合理的差别对待,有利于实现性别的实质平等,而在拐卖类犯罪的规定中,性别化现象的存在却带来了很多危害。当前我国刑法关于拐卖类犯罪的规定将其... 为了尊重性别差异,我国刑法中不少条款存在着性别化现象,其中有些条款中的性别化现象属于合理的差别对待,有利于实现性别的实质平等,而在拐卖类犯罪的规定中,性别化现象的存在却带来了很多危害。当前我国刑法关于拐卖类犯罪的规定将其保护对象局限于妇女和儿童,不仅违背了我国宪法规定的平等原则,而且在司法实践中也无法有效保护非女性群体的合法权益。因此,从刑事立法去性别化角度思考,为了适应当前打击拐卖类犯罪行为的新形势,恢复并重构已被废除的拐卖人口罪已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拐卖人口罪 性别 重构
下载PDF
试论当代女性诗歌的“去性别化”写作——以杜涯、翟永明、冯晏的创作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杜鹏 耿占春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7-161,共5页
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当代女诗人中出现一种“去性别化”的写作倾向,女性写作不再是“脆弱”“敏感”“柔弱”等固化标签的代言词。在当代女诗人中,杜涯、翟永明、冯晏的创作比较独特。杜涯的诗歌从写作初期到现在一直没有明显的性别特... 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当代女诗人中出现一种“去性别化”的写作倾向,女性写作不再是“脆弱”“敏感”“柔弱”等固化标签的代言词。在当代女诗人中,杜涯、翟永明、冯晏的创作比较独特。杜涯的诗歌从写作初期到现在一直没有明显的性别特征,这种“无性别化”写作使她在谈论“女性写作”这个主题时鲜被提及。翟永明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创作中逐渐淡化自己早年提出的“黑夜意识”,转向一种更加广阔、更加注重技术性的写作,这种“去性别化”写作方式,却因其“女性作者”的身份具有一种特殊的吸引力。在冯晏近些年的大部分作品中看不出其女性身份,她将其女性体验极为节制地融入创作中,将其“女性意识”藏在诗歌语言之后,使其语言散发出来一种独特的气息。当代女诗人的这种“去性别化”写作,因其不再依附于情感的宣泄或身体的反应,而体现出艺术特有的思辨性和共振性,从而走向一个更广阔的艺术天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诗歌 性别 杜涯 翟永明 冯晏
下载PDF
性别结构与信仰实践:一个云南的案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敏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2020年第3期46-54,共9页
社会性别结构是内置于一系列社会关系中的规则和资源,并在日常实践中得以维系、调整和修正。通过对云南少数民族女性信仰实践者的角色、家庭策略的研究发现,信仰实践中的性别结构有“变”与“不变”交织的双重特征:“去性别化”的专业... 社会性别结构是内置于一系列社会关系中的规则和资源,并在日常实践中得以维系、调整和修正。通过对云南少数民族女性信仰实践者的角色、家庭策略的研究发现,信仰实践中的性别结构有“变”与“不变”交织的双重特征:“去性别化”的专业能力可以为少数民族女性信仰职业者跻身核心圈层提供了可能;同时,女性性别气质则在已有体系中显示出独特的优势;“不变”的是女性信仰实践者再有影响力,也依然受制于传统的性别规范,但女性的自我成长实现了家庭和信仰职业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结构 性别 信仰角色 家庭策略
下载PDF
国际视角下大学领导职业“去性别化”策略--以新西兰NZWiL项目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卫中玲 武学超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8-23,共6页
长期以来,大学领导职业男性主导的性别失衡问题对大学治理产生了不利影响。对此,世界诸多国家都纷纷采取"去性别化"策略,促使大学领导职业性别平衡,"新西兰领导职业中的女性"项目就是其中典范。为构建科学合理的大... 长期以来,大学领导职业男性主导的性别失衡问题对大学治理产生了不利影响。对此,世界诸多国家都纷纷采取"去性别化"策略,促使大学领导职业性别平衡,"新西兰领导职业中的女性"项目就是其中典范。为构建科学合理的大学治理结构,我国应在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中通过"三个改变"实现大学领导职业的"去性别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领导职业 性别 领导职业中的女性
下载PDF
《无依之地》:去性别化的“新西部片”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百仪 《戏剧与影视评论》 2021年第2期93-99,共7页
大部分国内媒体在报道影片《无依之地》(Nomadland,2020)斩获第77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时,不约而同对导演赵婷的身份进行了强调──中国人、女性、宋丹丹继女。这三个标签或许潦草地勾勒了赵婷的轮廓,但与电影本身并无关系。恰恰相反,... 大部分国内媒体在报道影片《无依之地》(Nomadland,2020)斩获第77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时,不约而同对导演赵婷的身份进行了强调──中国人、女性、宋丹丹继女。这三个标签或许潦草地勾勒了赵婷的轮廓,但与电影本身并无关系。恰恰相反,国界和性别标签与影片的表达背道而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尼斯电影节 宋丹丹 金狮奖 西部片 性别 背道而驰
原文传递
《星球大战Ⅶ:原力觉醒》中的去性别化新形态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玉伟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248-249,共2页
1977年,第一部《星球大战》上映,"星战"故事及其推崇的世界观逐渐融入美国人的生活,成为美国大众文化的一部分。全新制作的《星球大战Ⅶ:原力觉醒》并不是对原"星战"故事的简单延续,而是对原"星战"故事... 1977年,第一部《星球大战》上映,"星战"故事及其推崇的世界观逐渐融入美国人的生活,成为美国大众文化的一部分。全新制作的《星球大战Ⅶ:原力觉醒》并不是对原"星战"故事的简单延续,而是对原"星战"故事的颠覆,影片中全新女性角色和少数族裔角色的加入,完全颠覆了"星战"中模式化的意识形态。本文通过对比前六部《星球大战》电影,具体分析了《星战Ⅶ:原力觉醒》中的去性别化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球大战》 性别 角色颠覆
下载PDF
新媒体时代小说叙事的媒体化蜕变——以王芸小说为例
16
作者 胡立新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3-118,共6页
面对大众传媒时代文化生产与消费的冲击,一些传统的文学文体也在不同程度上改变自身的文体特性与功能,以适应新时代受众的接受诉求。王芸的小说就是典型个案,它们普遍表现出向现代媒体叙事特性亲和的趋向。主要体现为四个方面:叙事主体... 面对大众传媒时代文化生产与消费的冲击,一些传统的文学文体也在不同程度上改变自身的文体特性与功能,以适应新时代受众的接受诉求。王芸的小说就是典型个案,它们普遍表现出向现代媒体叙事特性亲和的趋向。主要体现为四个方面:叙事主体的公共媒体身份的去性别化;叙事内容的日常热点人事的去典型化;叙事语言的泛修辞化包装的唯美化;叙事文体的故事本体回归的讲述化。它们改变了传统小说的叙事特性与功能,体现出向大众传媒讲述故事的文体特性融合的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叙事 小说叙事 性别 典型 唯美 讲述
下载PDF
论《夏日的最后一天》中的母亲形象
17
作者 刘蓉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62-65,共4页
英国当代作家伊恩·麦克尤恩的小说《夏日的最后一天》以一个12岁男孩的视角描写了停留在照片中逝去的母亲、房客中的女青年凯特以及胖姑娘珍妮,三位妇女的形象与身份分别指向了肉体的生物母亲、享乐的物质母亲和去性别化的文化象... 英国当代作家伊恩·麦克尤恩的小说《夏日的最后一天》以一个12岁男孩的视角描写了停留在照片中逝去的母亲、房客中的女青年凯特以及胖姑娘珍妮,三位妇女的形象与身份分别指向了肉体的生物母亲、享乐的物质母亲和去性别化的文化象征性母亲。文章运用女性主义理论展开分析,一方面揭示母亲身份在现代社会生活中遭遇分裂而沦为母亲与母职分离的残缺符号;另一方面解释男孩在母亲身份成为分离符号的成长环境下所面临的性别焦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亲 母职 性别 性别焦虑
下载PDF
去性别化的新女性影视形象塑造手段——以日本电视剧《面包和汤和猫咪好天气》为例
18
作者 张屾 《传播力研究》 2019年第12期56-57,共2页
近两年,国内以女性为主角的影视作品层出不穷。然而,即使在某些以'大女主'为噱头的作品中,女性角色依然不能摆脱男性角色而独立存在。在脱离男性角色牵绊的尝试中,日剧《面包和汤和猫咪好天气》给出了一个很好的示例,以去性别... 近两年,国内以女性为主角的影视作品层出不穷。然而,即使在某些以'大女主'为噱头的作品中,女性角色依然不能摆脱男性角色而独立存在。在脱离男性角色牵绊的尝试中,日剧《面包和汤和猫咪好天气》给出了一个很好的示例,以去性别化的塑造手段设定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包和汤和猫咪好天气》 女性形象 性别 大女主剧
下载PDF
指向未来的踪迹--论《战火中的青春》
19
作者 张修忠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8-103,共6页
需要对"女性"进行重新定义来摆脱新时期的女性主义话语困境,在拉康-齐泽克看来,真实的"女性"概念实际上是去性别化的,因为"性别化"本身就是男性话语。尽管以《战火中的青春》为代表的一系列涉及女性的影... 需要对"女性"进行重新定义来摆脱新时期的女性主义话语困境,在拉康-齐泽克看来,真实的"女性"概念实际上是去性别化的,因为"性别化"本身就是男性话语。尽管以《战火中的青春》为代表的一系列涉及女性的影片都或多或少地附带有男权话语的成分:军队的价值理想、其在生理性别与社会分工之间建立的强制性连接、甚至高山的易装本身都是证明。但是,易装本身实际上构成一种打破男性规范的行动,因为它证明了"女同志一样能做到",结果是一种"男女都一样"的无性别领域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木兰式境遇”女性 性别 易装表演
下载PDF
超现实主义摄影中的虚拟去性别化
20
作者 卢瑾 《新闻传播》 2020年第9期28-29,共2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超现实主义摄影越来越倾向于将各类视觉符号通过夸张变形的手段展现出来。这种展现手法通常是将具体与抽象、现实与虚拟结合起来,使超现实主义摄影所呈现出来的感觉更加独特,这种独特具有荒诞、神秘、奇妙的色彩...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超现实主义摄影越来越倾向于将各类视觉符号通过夸张变形的手段展现出来。这种展现手法通常是将具体与抽象、现实与虚拟结合起来,使超现实主义摄影所呈现出来的感觉更加独特,这种独特具有荒诞、神秘、奇妙的色彩,虽超越自然,却又与现实存在着种种关联。本文试图通过对超现实主义摄影中去性别化的实例进行分析,将超现实主义摄影中的虚拟去性别化分为"穿透体""虚拟体"和"拟态体",摆脱男女二元对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现实 摄影 女性主义 虚拟性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