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认性质探究 被引量:5
1
作者 章青山 《法学论坛》 2000年第6期100-105,共6页
在完善证据制度的呼声不断高涨的背景下 ,对自认制度进行理论上的深入研究和挖掘也凸现出来。本文认为对自认性质的探索首先应区分诉讼上的自认和诉讼外的自认 ,并认为诉讼上自认的性质应界定为“观念通知说” ,而否弃“意思表示说” ;... 在完善证据制度的呼声不断高涨的背景下 ,对自认制度进行理论上的深入研究和挖掘也凸现出来。本文认为对自认性质的探索首先应区分诉讼上的自认和诉讼外的自认 ,并认为诉讼上自认的性质应界定为“观念通知说” ,而否弃“意思表示说” ;诉讼外的自认应定性为“区别说” ,而摒弃“传闻法则例外说”和“情况证据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据 自认 观念通知 区别 意思表示
下载PDF
关于未来《民法典 继承编》中应规定遗嘱解释规则的探讨 被引量:3
2
作者 梁分 傅晶晶 《天府新论》 CSSCI 2010年第4期87-89,共3页
如果我国将来的民法典设置有"总则编",可以在总则编中规定法律行为解释的一般规则,在继承编中规定遗嘱解释的特殊规则。遗嘱解释规则立法最关键的内容,是要确立遗嘱的主观解释规则;至于遗嘱外证据采用规则,只要遗嘱内容存在歧... 如果我国将来的民法典设置有"总则编",可以在总则编中规定法律行为解释的一般规则,在继承编中规定遗嘱解释的特殊规则。遗嘱解释规则立法最关键的内容,是要确立遗嘱的主观解释规则;至于遗嘱外证据采用规则,只要遗嘱内容存在歧义,就可以采用遗嘱外证据证明遗嘱人的真实意思,立法对此不作出相反的限制性规定即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嘱继承制度 遗嘱解释 遗嘱解释规则 区别 暗示
下载PDF
遗嘱解释应坚持“区别说”——从“诗歌遗嘱”案谈起 被引量:2
3
作者 梁分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12-17,共6页
遗嘱往往需要解释,在西方关于遗嘱解释先后有"暗示说"和"区别说"两种理论,它们对待遗嘱解释的观点差别甚大,我国目前关于遗嘱解释的理论研究非常薄弱,继承法上也只字未提。而司法实务中却大量存在着对遗嘱的解释,... 遗嘱往往需要解释,在西方关于遗嘱解释先后有"暗示说"和"区别说"两种理论,它们对待遗嘱解释的观点差别甚大,我国目前关于遗嘱解释的理论研究非常薄弱,继承法上也只字未提。而司法实务中却大量存在着对遗嘱的解释,且多持暗示说,以致狭义地解释遗嘱或否定遗嘱效力的情况颇多。鉴于此,文中以颇具典型意义的"诗歌遗嘱"案为例进行考察,通过分析,认为凡审理此类案件应坚持遗嘱解释中的"区别说"理论,以尊重遗嘱人遗愿,充分体现私法中的意思自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嘱解释 遗嘱效力 区别 暗示
下载PDF
非法占有封缄物的刑法定性分析
4
作者 陈玉叶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9年第3期108-115,共8页
刑法语境下的封缄物具有区别于一般包装物的封闭特性,其目的在于阻隔他人对内容物的支配控制。故在封缄物的占有归属问题上,应考量刑法占有的特殊性,根据刑法上占有的事实及法律的支配排他性本质特征,结合占有的事实和占有的意思综合确... 刑法语境下的封缄物具有区别于一般包装物的封闭特性,其目的在于阻隔他人对内容物的支配控制。故在封缄物的占有归属问题上,应考量刑法占有的特殊性,根据刑法上占有的事实及法律的支配排他性本质特征,结合占有的事实和占有的意思综合确定占有处分权人。考虑到委托者采用的加封手段以及体现在主观上的对受托者接触支配封缄物内部财物的排斥意图,对封缄物的占有归属应采取区别说,即封缄物整体由受托者占有,而封缄内容物由委托者占有。因此,秉持刑法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对于私取封缄物的行为定性需区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非法占有封缄物整体的行为构成侵占罪;另一种,即私取内容物的行为则成立盗窃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缄物 盗窃罪 侵占罪 区别 刑法的占有
下载PDF
论我国侦查概念的理论困境及突围之路——以刑诉法第82条中“有关的强制性措施”为视角
5
作者 练斌 《研究生法学》 2012年第1期26-33,共8页
科学界定侦查概念不仅是研究侦查程序的逻辑起点,亦有规范侦查行为之现实必要,然而当前学界囿于法律文本的规定,缺乏对我国侦查概念的应有关注。在"有关的强制性措施"与"强制措施"关系的讨论中,过去学界曾形成了&qu... 科学界定侦查概念不仅是研究侦查程序的逻辑起点,亦有规范侦查行为之现实必要,然而当前学界囿于法律文本的规定,缺乏对我国侦查概念的应有关注。在"有关的强制性措施"与"强制措施"关系的讨论中,过去学界曾形成了"区别说"、"等同说"、"包容说"等三种学说,试图通过学理解释维护法定侦查概念的正当性。但是这三种学说本身存在致命缺陷:"区别说"违背了侦查的基础理论,"等同说"陷入循环论证的困境,"包容说"更是一次失败的折中。理论的困境源于立法的不足,将"强制性措施"画蛇添足地规定其中是根源所在,"有关的强制性措施"实质就是"专门的调查工作"本身。因此,我国侦查概念的突围之路不在学理解释而在立法修改:应删去"有关的强制性措施",将侦查活动仅限于专门的调查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侦查 强制性措施 强制措施 区别 等同 包容
下载PDF
史志关系研究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
6
作者 梁滨久 《中国地方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6-30,共5页
史志关系,是方志学基础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由来已久,基本上形成了三种主要意见:一是史、志不同说;二是史、志合一说,三是史、志既联系又相区别说。过去,由于很多志书的体例安排与编写方法,与纪传体史... 史志关系,是方志学基础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由来已久,基本上形成了三种主要意见:一是史、志不同说;二是史、志合一说,三是史、志既联系又相区别说。过去,由于很多志书的体例安排与编写方法,与纪传体史书相类似,所以,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志就是史。章学诚有一个著名的提法就是方志“乃一方之全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志 纪传体史书 基础理论 方志学 区别 章学诚 志书
原文传递
论表见代理的构成要件——单要件说?双要件说?抑或区别说?
7
作者 林靖波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92-97,共6页
以是否应当包括本人具有过错为标志,表见代理的构成要件有单要件说与双要件说之争。合同法第49条究竟采纳何种学说,在学术上尚有疑问。然而,无论是单要件说还是双要件说,两者在论证自己的观点时均以是否符合公平正义和保护交易安全的需... 以是否应当包括本人具有过错为标志,表见代理的构成要件有单要件说与双要件说之争。合同法第49条究竟采纳何种学说,在学术上尚有疑问。然而,无论是单要件说还是双要件说,两者在论证自己的观点时均以是否符合公平正义和保护交易安全的需要为出发点。因此,本文也自此入手分析表见代理的构成要件,认为:私法有民法和商法之分,表见代理也必有民法上的表见代理与商法上的表见代理之别。基于民法与商法的价值取向不同,前者应采双要件说,后者则应采单要件说。两者不分,无论是认为表见代理应采单要件说还是应采双要件说,均有失妥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见代理 构成要件 商法 民法 区别 法的价值 私法 疑问 观点 学术
下载PDF
从“侵权手段”与“授权方式”的区别说起
8
作者 郑成思 《中国版权》 CSSCI 2005年第1期15-16,共2页
“入世”3年后,“利益平衡”成为法学界的一个新话题。在讲这个话题时,切不可混淆了作者与公众之间.作者与侵权人、盗版者之间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关系。作者与公众之间,确有利益平衡问题;而作者与盗版者之间,则是侵权与维权的问题... “入世”3年后,“利益平衡”成为法学界的一个新话题。在讲这个话题时,切不可混淆了作者与公众之间.作者与侵权人、盗版者之间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关系。作者与公众之间,确有利益平衡问题;而作者与盗版者之间,则是侵权与维权的问题。盗版者在其违法活动被揭露后.都会以各种理由为自己辩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授权方式 侵权手段 区别 盗版者 “入世” 利益平衡 平衡问题 违法活动 作者 法学界 侵权人 话题 公众
原文传递
论电子证据的法律地位
9
作者 于丽萍 赵冬燕 《经济与法》 2002年第12期4-5,共2页
关键词 中国 计算机犯罪 视听资料 书证 区别 电子证据 法律地位
下载PDF
制宪权与修宪权的区别及其宪政价值
10
作者 薛江武 豆星星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1-69,共9页
对于制宪权与修宪权的关系有两种观点,即"无区别说"与"区别说"。"区别说"比较可取。"区别说"主张制宪权与修宪权在权力来源、性质、位阶、所受限制等方面保持根本差异。区分制宪权与修宪权对... 对于制宪权与修宪权的关系有两种观点,即"无区别说"与"区别说"。"区别说"比较可取。"区别说"主张制宪权与修宪权在权力来源、性质、位阶、所受限制等方面保持根本差异。区分制宪权与修宪权对于明确修宪权的界限,增强宪法的适应性,保持宪法的统一性、持续性,确保宪政秩序稳定而有序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宪权 修宪权 区别 宪政
下载PDF
刚健端庄,温润流丽
11
作者 王镛 《艺术市场》 2016年第3期106-109,共4页
宋代文人苏轼在《和子由论书》中形容刚柔相济的书风说:“端庄杂流丽,刚健合婀娜。”清代画家沈宗骞在《芥舟学画编》中分析南北画风的区别说“天地之气,各以方殊,而人亦因之。南方山水蕴藉而萦纡,人生其间得气之正者,为温润和雅... 宋代文人苏轼在《和子由论书》中形容刚柔相济的书风说:“端庄杂流丽,刚健合婀娜。”清代画家沈宗骞在《芥舟学画编》中分析南北画风的区别说“天地之气,各以方殊,而人亦因之。南方山水蕴藉而萦纡,人生其间得气之正者,为温润和雅,其偏者则轻佻浮薄;北方山水奇杰而雄厚,人生其间得气之正者,为刚健爽直,其偏者则粗砺强横。此自然之理也。于是率其性而发为笔墨,遂亦有南北之殊焉。”当代中国年轻的女画家左文辉的山水画风格一如其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健 《芥舟学画编》 山水画 刚柔相济 宋代文人 自然之理 女画家 区别
原文传递
隐名股东法律地位研究
12
作者 滑金旭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50-52,共3页
隐名投资是在投资方式多元背景下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投资方式。通说认为新《公司法》(以下均简称《公司法》)将我国从严格授权资本制过渡到折中授权资本制,这种公司资本制度的变化必然会鼓励投资积极性和带动投资方式更加多元化。未来隐... 隐名投资是在投资方式多元背景下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投资方式。通说认为新《公司法》(以下均简称《公司法》)将我国从严格授权资本制过渡到折中授权资本制,这种公司资本制度的变化必然会鼓励投资积极性和带动投资方式更加多元化。未来隐名投资将会更加普遍,我们也将面临更多的隐名投资法律问题。明确隐名股东的法律地位将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在具体的法律关系中分析隐名股东的法律地位无疑是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名股东 法律地位 价值冲突 区别
下载PDF
论侵占封缄物的行为定性与占有的问题
13
作者 夏尊文 《刑事法评论》 CSSCI 2017年第1期554-565,共12页
一、国内外学术分歧评述 对于侵占封缄物(包装物)的行为(以下简称该种行为)定性,在日本,理论上大致有以下几类主张:(1)受托者占有说;(2)委托者占有说;(3)区别说;(4)修正区别说。此外,还有辅助占有说。
关键词 行为定性 侵占 区别 国内外 包装物 委托者
原文传递
成长的烦恼
14
作者 小雪姐姐 《中学生百科(阅读写作)》 2010年第4期63-64,共2页
小雪姐姐:现在甲流感流行,可不只是我们同学.就连好多老师都对甲流感和季节性流感有何区别说不清楚,可能主要是因为专家对甲流感的认识在不断有新的发现和变化吧。所以,很想请小雪姐姐给我们讲讲关于这方面的最新认识。
关键词 烦恼 成长 流感 区别 季节性 小雪
原文传递
论“直接适用的法” 被引量:30
15
作者 肖永平 胡永庆 《法制与社会发展》 1997年第5期46-57,64,共13页
关键词 “直接适用的法” 冲突规范 国际私法 法律选择方法 功能主义 政府利益分析 公共秩序 法律规范 适用范围 法则区别
原文传递
西方法哲学思潮与国际私法理论流变 被引量:11
16
作者 肖永平 谭岳奇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23-130,共8页
源远流长的自然法思想为 1 4世纪意大利法则区别说的诞生提供了理论资源 ,而当 1 9世纪分析实证主义法学在西方大行其道时 ,德国的法律关系本座说适时而生 ,它们促进了国际私法成文立法的发展 ,而 2 0世纪法社会学理论在西方的兴起 ,给... 源远流长的自然法思想为 1 4世纪意大利法则区别说的诞生提供了理论资源 ,而当 1 9世纪分析实证主义法学在西方大行其道时 ,德国的法律关系本座说适时而生 ,它们促进了国际私法成文立法的发展 ,而 2 0世纪法社会学理论在西方的兴起 ,给国际私法提供了崭新的处理法律冲突的智慧和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法 法则区别 分析实证主义法学 法社会学 国际私法 法律关系本座
原文传递
从对外国法的适用与限制看国际私法的矛盾统一 被引量:5
17
作者 裴普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98-101,共4页
从对外国法的适用与限制看国际私法的矛盾统一●西南政法大学裴普众所周知,国际私法是法律适用法,是指一国法院受理涉外民、商事案件涉及到数国法律的效力时,由其确定应当适用哪国法律的法律。同时,国际私法尽管冠有国际字样,但它... 从对外国法的适用与限制看国际私法的矛盾统一●西南政法大学裴普众所周知,国际私法是法律适用法,是指一国法院受理涉外民、商事案件涉及到数国法律的效力时,由其确定应当适用哪国法律的法律。同时,国际私法尽管冠有国际字样,但它并不等同于国际法,从其产生至今,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私法 外国法的适用 外国法的查明 公共秩序保留 法律适用 法律关系 最密切联系理论 对外政策 法则区别 域外效力
下载PDF
确定准据法的理论评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吕岩峰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年第5期57-63,共7页
确定准据法 ,是冲突规范的基本功能和根本目标。传统的国际私法理论主要就是确定准据法的理论 ,而确定准据法的理论则是传统国际私法存在的精神基础。从“法则区别说”到“法律关系本座说”再到“最密切联系说”等 ,既标志着国际私法的... 确定准据法 ,是冲突规范的基本功能和根本目标。传统的国际私法理论主要就是确定准据法的理论 ,而确定准据法的理论则是传统国际私法存在的精神基础。从“法则区别说”到“法律关系本座说”再到“最密切联系说”等 ,既标志着国际私法的历史进程 ,也反映着人们探寻确定准据法的原则、规则和方法的思索轨迹。这些理论的宗旨是解释和调和适用外国法与内国国家主权 (或属地优越权 )之间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则区别 法律关系本座 最密切联系 国家主权
下载PDF
试析学说在国际私法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继勇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123-125,共3页
学说,作为学者们的学术观点、理论主张,一般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因此不能成为法律渊源。然而,在国际私法中,学说却占有重要地位。国际私法的历史表明:14~18世纪国际私法仅处于"法理学与科学"的阶段,即表现为学说法。即使18世... 学说,作为学者们的学术观点、理论主张,一般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因此不能成为法律渊源。然而,在国际私法中,学说却占有重要地位。国际私法的历史表明:14~18世纪国际私法仅处于"法理学与科学"的阶段,即表现为学说法。即使18世纪以后开始出现制定法,学说对各国的立法与司法实践仍有很大影响。中国尽管不承认学说作为国际私法的渊源,但国家鼓励、支持学者们对法典作出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私法 法律渊源 法典 巴托鲁斯 法则区别 斯托雷 萨维尼 孟西尼
下载PDF
互联网金融视域下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限缩适用路径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传铿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6期111-116,共6页
作为互联网金融模式之一的P2P网络借贷平台常常在发生异化之后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予以规制,其入罪机制与行刑边界应当在理论建构上引起重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作为行政犯,应在把握其"二次违法性"的基础之上,通过"量&... 作为互联网金融模式之一的P2P网络借贷平台常常在发生异化之后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予以规制,其入罪机制与行刑边界应当在理论建构上引起重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作为行政犯,应在把握其"二次违法性"的基础之上,通过"量"与"质"的结合划清行政不法与刑事不法的边界。实质上经营货币存贷业务与司法上"量"的标准都只是本罪适用的必要不充分条件,"量""质"齐备才是充要条件。本罪法益的"质"具体化过滤为国家存贷制度这一形式侧面与存款的流动性风险防控这一实质侧面。由此,"存款"应当被限缩解释为商业银行意义上用于存贷业务的资金,本罪应当被解释为具体危险犯,"扰乱金融秩序"应当以存款的流动性风险作为个案判断具体危险的标准。当非法吸收的公众资金被用于非法经营货币存贷业务且出现金融学意义上明显的存款流动性风险时,才有本罪适用的可能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P网贷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行刑界分 质量区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