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2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刑法学研究的五个关系 被引量:26
1
作者 张明楷 《法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7-98,178,共22页
我国的刑法学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当下特别需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第一,强势理论与弱势理论。刑法学的研究应当从弱势理论着手,而不必以维护强势理论为目的。第二,真问题与假问题。刑法学中的真问题,应当是前提真实与客观存在... 我国的刑法学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当下特别需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第一,强势理论与弱势理论。刑法学的研究应当从弱势理论着手,而不必以维护强势理论为目的。第二,真问题与假问题。刑法学中的真问题,应当是前提真实与客观存在,具有学术价值与实践意义,并且能够寻找到答案的问题;刑法学应当研究真问题,切忌将假问题当作真问题。第三,前见与偏见。刑法解释只能从前见出发,并且随时准备对前见进行修正,而且必须消除自己的偏见。第四,价值判断与逻辑结论。任何解释者都不能将自己的价值判断当作逻辑结论,也不应随其所好地接受任何价值判断。第五,学术批判与自我反省。刑法学研究主要是一种批判性思考,批判性思考并不只是批判他人的观点,还应包括对自己观点的反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势理论 真问题 价值判断 自我反省
原文传递
论教育理解的技术前见 被引量:16
2
作者 李芒 石君齐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6-34,共9页
理解之前必存有前见,人类理解活动必受前见陶染。伴随教育技术主要矛盾的转化,以及技术盲目乐观主义思潮的盛行,技术前见正逐步消解人们已有的教育认识,变为默认的理解教育的新前提。技术存在的历史性、工具作用的伦理性、行为方式的习... 理解之前必存有前见,人类理解活动必受前见陶染。伴随教育技术主要矛盾的转化,以及技术盲目乐观主义思潮的盛行,技术前见正逐步消解人们已有的教育认识,变为默认的理解教育的新前提。技术存在的历史性、工具作用的伦理性、行为方式的习惯性决定了任何技术并非只是应用工具,还不可避免地参与了对教育本体、教育知识与教育方法的重塑。通过对技术前见的考察,发现教育本体的技术话语宰制、教育知识的信息化扩张以及教育方法的数据还原主义统治,正在摧毁人们原有教育思考与行动的基础,使教育被理解为可复制的时髦工艺品。所以,工具的先进未必等同于方法的先进,方法的先进也未必等同于理论的先进,新工具未必能产生理想的教育效果。追求工具在教育中的上手状态而非霸权统治,才是技术恪守职责的表现。故工具的革新不可作为先进教育的表征,而仅是使教育工具达成上手状态的可能性条件,教育也切勿因害怕"形式落伍"而极度推崇新型技术包裹自身,相反,对技术前见予以实践考察和理论检验才是务本之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理解 信息技术 教育技术 数据
下载PDF
前见与立场 被引量:15
3
作者 张江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8,共4页
各位先生: 收到你们的回信,很有感触。上次讨论的问题,你们提出了基本一致的看法,对主观预设中的“前置立场”给予质疑。特别是朱、周二位先生的理论追索,得到王宁先生的赞同,让我的压力大了起来。几次捧着你们的回信,反复阅读,在迷... 各位先生: 收到你们的回信,很有感触。上次讨论的问题,你们提出了基本一致的看法,对主观预设中的“前置立场”给予质疑。特别是朱、周二位先生的理论追索,得到王宁先生的赞同,让我的压力大了起来。几次捧着你们的回信,反复阅读,在迷惑、动摇和坚定中徘徊,启发无疑是深刻的,但也激起我一些更深的思考,还是想就这个问题再讨论一次,甚至多次,把我的想法说得更准确和深透一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 阐释学 理论空间
原文传递
诠释法律的主观性及其原因 被引量:9
4
作者 谢晖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7-14,共8页
法律诠释必然具有主观性。其原因在于:一方面,法律是人们对事物关系的客观性认识的产物,这一认识必然夹杂了人的主观性;另一方面,法律的自身是不同利益主体妥协的产物,法律中本身包含着主体的主观需求;再一方面,诠释法律的读者总是带着... 法律诠释必然具有主观性。其原因在于:一方面,法律是人们对事物关系的客观性认识的产物,这一认识必然夹杂了人的主观性;另一方面,法律的自身是不同利益主体妥协的产物,法律中本身包含着主体的主观需求;再一方面,诠释法律的读者总是带着其前见进入诠释的,因此也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必然 诠释 主观性 自身 客观性 妥协 法律 事物关系 主体
原文传递
前见是不是立场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江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18-127,共10页
如何区别前见与立场的本质差异,明确前见与立场的不同功能,由此判断阐释路线及其结果是否确当与合法,是阐释学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通过对经典阐释学著作相关论断的细读与分析,有如下结论:前见是潜在的、非自主决定的,立场是显露的、自... 如何区别前见与立场的本质差异,明确前见与立场的不同功能,由此判断阐释路线及其结果是否确当与合法,是阐释学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通过对经典阐释学著作相关论断的细读与分析,有如下结论:前见是潜在的、非自主决定的,立场是显露的、自主选择的;前见是非自觉的、下意识的,立场是自觉的、主动站位的。前见作为一切认知的前提和基准,先天存在于阐释者的意识之中,是阐释者本人无法改变的。否定前见、忽视前见,不符合认识发生及成长的基本规律。立场作为立足点和出发点,作为态度和判断,作为理论和观点,不是随意的见解或感受,而是相对稳定持久的自觉认识。立场决定理解,立场规整思想,放弃立场同样是一种立场自觉。前见不可避免,立场很难规避。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事物本身出发,实事求是地展开认识和阐释,是阐释学的基本立足点和出发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场 海德格尔 伽达默尔 阐释学
原文传递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结构”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于泉蛟 张澍军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1-24,共4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结构",是规定或制约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人民血脉一致、水乳交融的各种潜在因素的总和。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结构",分析"前结构"中的"前有"、"前见"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结构",是规定或制约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人民血脉一致、水乳交融的各种潜在因素的总和。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结构",分析"前结构"中的"前有"、"前见"和"前设",有利于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结构",以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结构
下载PDF
前见:伽达默尔的解释学思想 被引量:7
7
作者 汪淑霞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80-83,共4页
"前见"是伽达默尔解释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伽达默尔阐述了"前见"的必然性,并从历史发展的意义上为前见正了名,阐发了前见的正当性,在此基础上引发了其一系列理论命题,在20世纪思想链条上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 伽达默尔 理解 解释学
下载PDF
汉语索隐神学——对法国耶稣会士续讲利玛窦之后文明对话的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黄保罗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12,共8页
利玛窦之后,其"适应"策略虽然被部分传教士继承,但天主教内部宗派矛盾引起的"礼仪之争"及部分中国人反教而导致的教难,使天主教在华传播遇到空前困难。在此背景下,白晋、马若瑟、傅圣泽、郭中传作为太阳王路易十四... 利玛窦之后,其"适应"策略虽然被部分传教士继承,但天主教内部宗派矛盾引起的"礼仪之争"及部分中国人反教而导致的教难,使天主教在华传播遇到空前困难。在此背景下,白晋、马若瑟、傅圣泽、郭中传作为太阳王路易十四特使被差遣到康熙王朝。他们虽遵循利玛窦"适应"路线,却讲出不同的汉语索隐神学。由于其"前见"与许多批评者不同,汉语索隐神学长期受到简单的否定与批判,但"前见"既可能是错误的"偏见",也可能是正确的文化人类学想象,因此,汉语索隐神学主张者的研究在基督教文明与中国文化相遇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索隐神学 原始神学 白晋 康熙
原文传递
法官的理性认知与司法前见 被引量:8
9
作者 王申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7-35,共9页
法官认知是一切纷争能够得到解决的前提条件,是法律世界存在的支柱。法官的认识须由客观事实的可靠性来证明,可靠性首先意味着确定性。任何法律现象都被理解为确定的东西,被理解为稳固不变的东西,除非被立法者自己废止。"法官所思&... 法官认知是一切纷争能够得到解决的前提条件,是法律世界存在的支柱。法官的认识须由客观事实的可靠性来证明,可靠性首先意味着确定性。任何法律现象都被理解为确定的东西,被理解为稳固不变的东西,除非被立法者自己废止。"法官所思"是法官所有认识的真理性的第一保证,法官认识的目的就在于寻求把握审判过程中的司法真相。如果我们把司法看成是一种在司法实践基础上所发生的历史性的活动,那么从事司法审判活动的法官首先有了一种对于法治的在先理解,这就是法官的"前见"。法官前见的获得是其理性选择的结果,体现了事物认识发展的本质,由此构成了法官的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官 认知 理性
原文传递
“道成肉身”:论庭审过程中法律事实的生成 被引量:8
10
作者 周赟 《中外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78-591,共14页
从表面上看,法官在识别法律和认定事实的过程中可以分而治之,并且尤其是在事实的认定过程中法官很难有发挥主观性的空间。然而,如果仔细分析就可以发现,事实上法官根据法律认定事实的过程非常类似于基督教中的"道成肉身"教义... 从表面上看,法官在识别法律和认定事实的过程中可以分而治之,并且尤其是在事实的认定过程中法官很难有发挥主观性的空间。然而,如果仔细分析就可以发现,事实上法官根据法律认定事实的过程非常类似于基督教中的"道成肉身"教义之内在逻辑。这也就是说,庭审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充盈着法官能动性的过程。当然,这并不必然意味着法官在庭审过程中总是倾向于滥用此种能动性,因为法官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法官庭审过程具有"道成肉身"特性这一结论不仅仅有助于更清楚地认知司法裁判过程,并且立法者也可以从中获得某种教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成肉身 法官 事实生成 立法之法 司法能动
原文传递
面向事情本身的诠释何以可能?——兼论伽达默尔与哈贝马斯的争论 被引量:8
11
作者 杨东东 《世界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2-113,F0003,共13页
"面向事情本身"是现象学的基本原则。这一原则经由海德格尔的过渡而获得了存在论视角,被理解为此在不耽于当下之存在而不断面向未来的筹划之态。哲学诠释学的全部理论皆奠基于这一基本立场之上。理解与诠释本就是此在根本性... "面向事情本身"是现象学的基本原则。这一原则经由海德格尔的过渡而获得了存在论视角,被理解为此在不耽于当下之存在而不断面向未来的筹划之态。哲学诠释学的全部理论皆奠基于这一基本立场之上。理解与诠释本就是此在根本性的生存活动,是此在在与传承物的问答对话中随着其生存经验的不断拓展而开放新意义的过程。然而,就如何反思地揭示错误前见而言,哈贝马斯对伽达默尔的保守方案提出质疑,力图借助一种更富操作性的批判诠释学方案补充哲学诠释学颇为侧重的本体论取向。而事实证明,他们的争论恰是走在了面向事情本身的路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情本身 此在 存在 哲学诠释学
原文传递
也说前见和立场 被引量:7
12
作者 朱立元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14,共4页
张江先生: 拜读了你的第五封信,完全同意你关于对前见与立场问题的认识是一个阐释学的基本理论问题的观点,我们深入讨论这个问题,对阐释学理论的推进肯定大有裨益。同时,觉得你对问题的思考的确很严密,就你讨论的论域而言,也就是在你... 张江先生: 拜读了你的第五封信,完全同意你关于对前见与立场问题的认识是一个阐释学的基本理论问题的观点,我们深入讨论这个问题,对阐释学理论的推进肯定大有裨益。同时,觉得你对问题的思考的确很严密,就你讨论的论域而言,也就是在你的概念体系中,认定前见与立场完全不同,这在逻辑上是自洽的。但是,如果超越了你《强制阐释论》一文自成一体的概念体系,恐怕情况就会不一样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学研究 立场问题 阐释学 秦可卿 绛珠仙子 林黛玉 张江 贾府 刘心武
原文传递
论阐释的目的——中国文学阐释学基本问题之一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春青 《东岳论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5-124,192,共11页
只有人才阐释,因为只有人生活在意义世界之中,而意义离不开语言和阐释。那么人为什么需要阐释呢?传统阐释学大多认为阐释是为了发现作者意图,现代阐释学则认为阐释是人的存在方式。这显然不是在同一个层面上谈论问题。然而这两种阐释学... 只有人才阐释,因为只有人生活在意义世界之中,而意义离不开语言和阐释。那么人为什么需要阐释呢?传统阐释学大多认为阐释是为了发现作者意图,现代阐释学则认为阐释是人的存在方式。这显然不是在同一个层面上谈论问题。然而这两种阐释学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不大重视“阐释的目的”对于阐释行为和整个阐释过程所具有的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意义。传统阐释学关注阐释者的心理体验而不是阐释的目的之于阐释行为的影响;哲学阐释学重视阐释者的“前见”(偏见)对阐释行为的重要作用,却也无视阐释目的的重要性。事实上,面对阐释对象,阐释者总是从某个角度切入发现某个层面的意义,没有人可以全方位地理解阐释对象。阐释者之所以选择这个而不是那个角度切入固然受到其“前见”(偏见)的影响,但也同样会受到来自阐释的目的的重要影响。“前见”(偏见)和“阐释的目的”一明一暗、一显一隐,共同决定着阐释过程的走向与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阐释 阐释的目的 阐释学
原文传递
否定与批判——西方现代阅读理论的价值追求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月新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10,共8页
通观以浪漫主义为开端的文学理论 ,尤其是以解释学、阅读现象学、接受美学为代表的文学解释理论与文学阅读理论 ,对读者的重视并不仅仅是出于某种纯粹的文学目的 ,并不仅仅看重读者的理解的阅读过程中的主动性 ,而是有着更深刻的文化价... 通观以浪漫主义为开端的文学理论 ,尤其是以解释学、阅读现象学、接受美学为代表的文学解释理论与文学阅读理论 ,对读者的重视并不仅仅是出于某种纯粹的文学目的 ,并不仅仅看重读者的理解的阅读过程中的主动性 ,而是有着更深刻的文化价值追求。这就是通过创造新颖的文学形式来更新读者的眼光 ,使读者挣脱意识形态的控制 ,批判和否定社会的文化秩序。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伽达默尔在重视传统的基础上对传统的质疑、保罗·利科和阅读现象学对读者“前见”的“悬置”、哈贝马斯对传统的批判、法兰克福学派和接受美学直接倡导文学的否定功能 ,都体现了通过文学阅读来否定和批判社会的价值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阅读 接受美学 对读 文化秩序 文学理论 读者 什克洛夫斯基 批判 现象学
原文传递
论前见、法律事实与刑法解释 被引量:5
15
作者 许发民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CSSCI 2011年第1期45-52,共8页
哲学解释学和诠释学法学的研究表明:人总是带着既有的经验和知识即"前见"进行理解和解释活动的,不包含前见的理解是不存在的,所谓解释就是从事先被理解的事物出发向未知的领域前进。法律解释既具有主观性,也具有客观性,目前... 哲学解释学和诠释学法学的研究表明:人总是带着既有的经验和知识即"前见"进行理解和解释活动的,不包含前见的理解是不存在的,所谓解释就是从事先被理解的事物出发向未知的领域前进。法律解释既具有主观性,也具有客观性,目前日渐流行的刑法解释论不具有合法性,也不合乎国情;此外,法律事实与法律规范都应是刑法解释学的对象。因而刑法解释应指从先前理解出发,通过法律事实与刑法规范之间的交互性阐释明确刑法规范在法律事实中的内涵和外延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解释学 诠释学法学 法律事实 刑法解释
下载PDF
论前见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海飞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2-106,共5页
传统解释学主张克服前见以达到对文本的绝对把握,哲学解释学把前见看作理解的本体论处境,是理解得以可能的本体论条件,前见是无法超越的。这两种观点都有片面性。人首先属于历史,同时历史又是属于人的历史。在本体论意义上,一切理解都... 传统解释学主张克服前见以达到对文本的绝对把握,哲学解释学把前见看作理解的本体论处境,是理解得以可能的本体论条件,前见是无法超越的。这两种观点都有片面性。人首先属于历史,同时历史又是属于人的历史。在本体论意义上,一切理解都是从前见出发的理解,是无法超越的;在方法论意义上,一切理解又都是不断超越前见的理解,前见又都是可以并且应该被超越的。对前见本身应当保持自觉的解释学意识,我们应该认识到理解的相对性与绝对性、多样性与统一性,以及理解的可能性、局限性、派生性等等。前见决定了理解的相对性,同时又决定了理解的绝对性,理解是相对性与绝对性的辩证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解 相对性 绝对性 解释学
下载PDF
前见、效果历史、文本:伽达默尔“视域融合”的三个维度
17
作者 姚修杰 刘亚宁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第4期12-16,共5页
伽达默尔主张以“视域融合”来解决不同视域对理解造成的差异和冲突问题。他认为,视域融合的本质要求体现在三个维度上:第一,“前见”作为视域融合的预先筹划,为理解文本奠定了前提;第二,“效果历史”作为视域融合的客观性保证,在视域... 伽达默尔主张以“视域融合”来解决不同视域对理解造成的差异和冲突问题。他认为,视域融合的本质要求体现在三个维度上:第一,“前见”作为视域融合的预先筹划,为理解文本奠定了前提;第二,“效果历史”作为视域融合的客观性保证,在视域融合过程中充分显示历史的实在性。第三,“文本”作为视域融合的对话场所,也是视域融合产生的结果,促使对话得以可能。从“前见”“效果历史”和“文本”三个维度分析伽达默尔的视域融合观,能够为理解哲学诠释学提供丰富的理论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诠释学 视域融合 效果历史 文本
下载PDF
“前见”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索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磊磊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 2007年第4期81-82,共2页
一、“前见”的内涵 “前见”也称先见、偏见或成见,但这种“偏见”决不是我们在一般意义上所理解的对某一事物的片面的错误的歪曲的意见,诠释学意义上的前见是一种历史流传物,是构成个人的历史存在,它是一切诠释学条件中最重要的... 一、“前见”的内涵 “前见”也称先见、偏见或成见,但这种“偏见”决不是我们在一般意义上所理解的对某一事物的片面的错误的歪曲的意见,诠释学意义上的前见是一种历史流传物,是构成个人的历史存在,它是一切诠释学条件中最重要的条件,是理解得以展开的前提,一切理解都不可避免地要包含某种前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探索 语文阅读 中学 历史存在 诠释学
下载PDF
论阐释、过度阐释与强制阐释--与张江先生商榷 被引量:6
19
作者 马草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2-66,共5页
阐释是指对对象的理解与解读,目的是获得意义。意义是家族相似性的存在,是一个相近似的集合,具有相对性。文本意义包括基础意义和延伸意义,二者构成了文本的意义场域。过度阐释与强制阐释均属于误读,二者均为主体性泛滥的结果,但也存在... 阐释是指对对象的理解与解读,目的是获得意义。意义是家族相似性的存在,是一个相近似的集合,具有相对性。文本意义包括基础意义和延伸意义,二者构成了文本的意义场域。过度阐释与强制阐释均属于误读,二者均为主体性泛滥的结果,但也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前见是人类认知的必要前提,可分为经验与理论。理论具有自足性,具有一定程度的强制性。场外征用并非强制阐释的充要条件,亦非强制阐释的基本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阐释 过度阐释 强制阐释 意义场域 场外征用
下载PDF
论“前见”在文学“经典”生成中的作用--以《鲁滨逊漂流记》与《福》为例
20
作者 许锦煊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1期7-12,共6页
“前见”作为一个哲学概念移植到文学领域时,虽然大致概念并未改变,但仍存一定的问题。同时文学“经典”作为一个前现代概念,虽然已被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者批判,但仍有其存在意义。而“前见”在文学“经典”生成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却... “前见”作为一个哲学概念移植到文学领域时,虽然大致概念并未改变,但仍存一定的问题。同时文学“经典”作为一个前现代概念,虽然已被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者批判,但仍有其存在意义。而“前见”在文学“经典”生成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却鲜有讨论。因而首先要对“前见”概念进行哲学史语境中的梳理。历史既是理解的前提,亦是理解的产物,历史是“被理解”的历史。文学“前见”可以从文学创作主体与文学接受主体两方面考虑。文学“经典”的产生亦需要探其原因。在此基础上,可以通过英国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鲁滨逊漂流记》以及解构该小说的小说《福》,具体论述“前见”在文学“经典化”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前见”在“经典化”过程中的两种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经典 经典化 《鲁滨逊漂流记》 《福》 可能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