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本土人类学与多重普遍性:重新思考“利奇-费孝通之辩”
被引量:
8
1
作者
梁永佳
《民俗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6-153,156,共19页
利奇在1982年以四位中国人类学家为例,批评“本土人类学”方法,认为这种研究难以逃脱文化偏见,虽然《江村经济》是一个例外。费孝通回应说,自己的意图在于通过类型方法逐步接近整体中国,而且自己有“学以致用”的关怀,希望超越“价值中...
利奇在1982年以四位中国人类学家为例,批评“本土人类学”方法,认为这种研究难以逃脱文化偏见,虽然《江村经济》是一个例外。费孝通回应说,自己的意图在于通过类型方法逐步接近整体中国,而且自己有“学以致用”的关怀,希望超越“价值中立”的承诺和“消磨时光”的艺术追求。何况,研究本文化和异文化分别有“出得来”和“进得去”的问题,难分伯仲。实际上,利奇未必问过“微型社会学能否概括中国国情”的问题,也未必主张人类学家要秉承“价值中立”展开对“异文化”的艺术阐发,两人的分歧体现了中英传统学人的不同立场。真正的升华体现在费先生的暮年之作《试谈扩展社会学的传统界限》,费先生此时不再追求逐步接近整体中国的实证主义方法,转而通过中华文明的思想探索各文明的共性,探索一种可以称为“多重普遍性”的文明互鉴。该文立意高远,包含着对利奇的某种认可,可谓与利奇当年的主张殊途同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利费
之
辩
”
整体
本土人类学
文明借鉴
原文传递
题名
本土人类学与多重普遍性:重新思考“利奇-费孝通之辩”
被引量:
8
1
作者
梁永佳
机构
浙江大学社会学系
出处
《民俗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6-153,156,共19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他性与族群本体”(项目编号:20FSHB001)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利奇在1982年以四位中国人类学家为例,批评“本土人类学”方法,认为这种研究难以逃脱文化偏见,虽然《江村经济》是一个例外。费孝通回应说,自己的意图在于通过类型方法逐步接近整体中国,而且自己有“学以致用”的关怀,希望超越“价值中立”的承诺和“消磨时光”的艺术追求。何况,研究本文化和异文化分别有“出得来”和“进得去”的问题,难分伯仲。实际上,利奇未必问过“微型社会学能否概括中国国情”的问题,也未必主张人类学家要秉承“价值中立”展开对“异文化”的艺术阐发,两人的分歧体现了中英传统学人的不同立场。真正的升华体现在费先生的暮年之作《试谈扩展社会学的传统界限》,费先生此时不再追求逐步接近整体中国的实证主义方法,转而通过中华文明的思想探索各文明的共性,探索一种可以称为“多重普遍性”的文明互鉴。该文立意高远,包含着对利奇的某种认可,可谓与利奇当年的主张殊途同归。
关键词
“
利费
之
辩
”
整体
本土人类学
文明借鉴
Keywords
Leach-Fei Debate
totality
native anthropology
cross-civilizational borrowing
分类号
C912.4 [经济管理]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本土人类学与多重普遍性:重新思考“利奇-费孝通之辩”
梁永佳
《民俗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8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