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楼梦》立体式网状结构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9
1
作者 曹立波 《红楼梦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67-284,共18页
《红楼梦》的立体式网状结构问题,以及把网状具体化、形象化的操作,前辈学者已有不同程度的尝试。笔者在此基础上,应课堂教学的需要,用感性的描绘和理性的提炼相结合的方法,构建出立体式网状结构模型,来阐释《红楼梦》的结构。在宏观上... 《红楼梦》的立体式网状结构问题,以及把网状具体化、形象化的操作,前辈学者已有不同程度的尝试。笔者在此基础上,应课堂教学的需要,用感性的描绘和理性的提炼相结合的方法,构建出立体式网状结构模型,来阐释《红楼梦》的结构。在宏观上将“渔网”的轮廓勾画得更为清晰。在微观上把纲、线、目等网中成分,对应到小说结构的纲领、线索、关目等要素上去。具体操作是:将纲领这根由三条主线编织的粗绳,横向放置于网口上端;将人、事、物等线索分类梳理;将网眼之间的衔接和对称等关系引入小说关目(主要情节)问题的考察。这一结构分析的视角和方法在本科教学中应用,收到了适合空间维度、适合传播对象的诠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网状结构 纲领 线索
原文传递
试论吕天成《曲品》对传统戏曲批评观念的突破 被引量:6
2
作者 张萍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6年第6期12-17,共6页
中国古代的戏曲批评深受传统诗学理论影响,对戏曲艺术规律的探讨多集中在填词制曲方面。晚明曲家吕天成《曲品》的大量品评则围绕着“事”和“关目”而展开,越出了单纯以诗评曲的范畴,启动了古代戏曲批评从“曲”的意识到“剧”的观念... 中国古代的戏曲批评深受传统诗学理论影响,对戏曲艺术规律的探讨多集中在填词制曲方面。晚明曲家吕天成《曲品》的大量品评则围绕着“事”和“关目”而展开,越出了单纯以诗评曲的范畴,启动了古代戏曲批评从“曲”的意识到“剧”的观念的重要转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天成《曲品》 “事” 戏曲批评 观念转变
下载PDF
元杂剧题诗关目论略
3
作者 季思媛 张勇敢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51-59,共9页
题诗作为一种戏剧行动,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与文化内涵在中国古代戏曲领域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元杂剧有50部作品涉及诗词题写关目,共计113处,这些题写内容来源于化用旧作、袭用前作和自主创作三种方式。剧作家对于题写形式的选择与相... 题诗作为一种戏剧行动,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与文化内涵在中国古代戏曲领域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元杂剧有50部作品涉及诗词题写关目,共计113处,这些题写内容来源于化用旧作、袭用前作和自主创作三种方式。剧作家对于题写形式的选择与相应的戏剧题材有着高度的适应性,除了利用纸质材料作为题写载体,题壁、题画、题叶等题写行为在剧中时有发生。作为一种叙事手段,题诗关目在建构时空场景、推动叙事进程、摹写人物形象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杂剧 题诗
下载PDF
冷月寒塘赋宓妃——黛玉夭逝于何时何地何因 被引量:6
4
作者 周汝昌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2期22-28,共7页
我在一些文稿中已然指出过,黛玉之逝,照雪芹所写,应当是:一、受赵姨娘的诬构,说她与宝玉有了"不才之事",病体之人加上坏人陷害,蒙受了不能忍受的罪名和骂名,实在无法支撑活下去了;二、她决意自投于水,以了残生;三、其自尽的... 我在一些文稿中已然指出过,黛玉之逝,照雪芹所写,应当是:一、受赵姨娘的诬构,说她与宝玉有了"不才之事",病体之人加上坏人陷害,蒙受了不能忍受的罪名和骂名,实在无法支撑活下去了;二、她决意自投于水,以了残生;三、其自尽的时间是中秋之月夜,地点即头一年与湘云中秋联句的那一处皓嗥清波,寒塘冷月之地.持不同意见的研论者,大致提出两点:一是黛玉乃是偿还"泪债"、泪尽而亡的,不是自沉而死;二是死在春末,而非中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黛玉 红学 中秋诗 红楼梦 中秋节 三春 春末 小说学 大观园
下载PDF
论毛宗岗小说评点之“戏曲手眼” 被引量:2
5
作者 杜庆波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21-24,共4页
毛宗岗小说评点借用了戏曲美学的概念 ,如关目、科、收煞等。毛宗岗小说评点表现出的“戏曲手眼”既有自觉的一面 ,又有不自觉的一面 ,其背后展示的是文学与戏曲艺术的相同文化内涵 。
关键词 小说评点 “戏曲手眼” 收煞
下载PDF
《白兔记》的版本问题(一) 富本系统 被引量:6
6
作者 叶开沅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1期81-91,共11页
周贻白在其所著《中国戏剧史长篇》中曾经提出一个有关《白兔记》的版本问题,便是明刊富春堂《白兔记》本为什么通篇没有白兔关目?周贻白对这个问题没有解释,这就引起了我们对《白兔记》的版本问题作更进一步的研究。《白兔记》系荆、... 周贻白在其所著《中国戏剧史长篇》中曾经提出一个有关《白兔记》的版本问题,便是明刊富春堂《白兔记》本为什么通篇没有白兔关目?周贻白对这个问题没有解释,这就引起了我们对《白兔记》的版本问题作更进一步的研究。《白兔记》系荆、刘、杀、拜元代四大南戏之一,衍刘智远、李三娘事,因刘子咬脐郎追猎白兔而见母,故名。有关这个故事的创作,据所知有金代的《刘智远诸宫调》残本,元人《新编五代史平话》、遗佚的杂剧《李三娘麻地捧印》以及《白兔记》南戏。《南词叙录》著录列入“宋元旧编”,全称是《刘智远白兔记》。《曲海总目提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版本问题 刘智 地方戏曲 改编者 明代戏曲 情节 周贻白 矛盾冲突 南戏
下载PDF
论戏曲“关目” 被引量:5
7
作者 王安葵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35-139,共5页
"关目"是中国古典戏曲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作品中能够体现生活的独特性和艺术的独创性的情节构思。好的关目既有丰富的内涵,又有精彩的表演;不仅能表现出独特的人物关系和人物性格,而且能表现动人的感情,富有机趣和韵味... "关目"是中国古典戏曲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作品中能够体现生活的独特性和艺术的独创性的情节构思。好的关目既有丰富的内涵,又有精彩的表演;不仅能表现出独特的人物关系和人物性格,而且能表现动人的感情,富有机趣和韵味,能体现出舞台的诗意。一些传世的作品之所以能传世,常常是因为它有精彩的关目。因此我们在进行戏曲创作时,应该首先考虑有没有新颖独特的关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艺术 艺术创作 艺术作品 艺术构思 新颖独特 戏曲理论
下载PDF
一片痴情敲两断 桃花扇底送南朝——浅析《桃花扇》主题意象的美学功能 被引量:4
8
作者 王昊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59-61,共3页
关键词 《桃花扇》 主题意象 美学功能 南朝 自觉意识 孔尚任 戏剧家
原文传递
戏曲关目与关目漏洞 被引量:5
9
作者 梁晓萍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3-122,共10页
戏曲批评理论中的"关目"主要指结构安排吸引人的、适合舞台演出的故事或在故事中具有有效性和重要作用的情节,这一批评范畴强调戏曲创作要呈现有意味的形式美和丰富充实的内蕴美。"关目"常有漏洞,以往人们对其多持... 戏曲批评理论中的"关目"主要指结构安排吸引人的、适合舞台演出的故事或在故事中具有有效性和重要作用的情节,这一批评范畴强调戏曲创作要呈现有意味的形式美和丰富充实的内蕴美。"关目"常有漏洞,以往人们对其多持批判态度,认为它是戏曲剧本在情节结构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不合情理、不合逻辑、不够严密的现象。然从审美和接受美学的角度看,古人所谓的关目漏洞当分而论之。那些有意为之的假漏洞有其积极的美学意蕴,它在客观上完成对现实人生的本真揭示,指引观众体悟生存的意义,使观众的审美趣味得以提高,情感阅读期待得到满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创作 戏曲剧本 批判态度 舞台演出 情节结构 美学意蕴 审美趣味 李渔 《琵琶记》
原文传递
王国维戏曲“自然”说发微 被引量:5
10
作者 汪芳启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3期41-47,共7页
为中国古代戏曲史的开山之作,王国维《宋元戏曲史》的主要贡献在于它以详尽的资料展示了我国戏曲渊源、形成及发展的历史状况,但在戏曲理论、戏曲美学上也不乏独到精辟之见,尤其以它对元剧的“自然”“意境”之论最为引人注目。
关键词 戏曲创作 发微 《宋元戏曲史》 戏曲美学 戏曲理论 意境说 戏曲史 曲论 戏曲语言
下载PDF
何谓“闹热《牡丹亭》”——与黄天骥、徐燕琳先生商榷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永健 《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丛刊》 2008年第2期212-219,共8页
洪异《长生殿·例言》谓:"棠村相国尝称予是剧乃一部闹热《牡丹亭》,世以为知言。予自惟文采不逮临川,而恪守韵调,罔敢稍有逾越。盖姑苏徐灵昭氏为今之周郎,尝论撰《九宫新谱》,
关键词 《牡丹亭》 《长生殿》 洪昇 知言 论撰 场上之曲 戏剧研究 天骥 周郎
原文传递
福建政和杨源村英节庙会与四平戏的传承 被引量:4
12
作者 吴秀卿 《戏曲研究》 CSSCI 2012年第3期258-279,共22页
序言四平腔是明中叶由弋阳腔略作变化而形成的一种声腔,随后弋阳腔流行风靡一时。但随着明末清初昆腔、梆子腔等声腔的出现而逐渐销声匿迹。20世纪70至80年代,撰写中国戏曲志所进行的调查中,
关键词 杨源 弋阳 富春堂 白兔记 智远 歌林拾翠 青阳腔 张谨 音注
原文传递
李渔《立主脑》译释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多 《上海戏剧》 1980年第2期55-57,共3页
古人作文一篇,定有一篇之主脑;主脑非他,即作者立言之本意也。传奇亦然。一本戏中有无数人名,究竟俱属陪宾;原其初心,止为一人而设。即此一人之身,自始至终,离合悲欢,中具无限情由、无穷关目。
关键词 立主脑 李渔 《西厢记》 莺莺 李笠翁 张生 离合悲欢 传奇作品 张君瑞
下载PDF
掞荔与磨镜——对潮州戏文《荔镜记》中婚俗的探讨 被引量:4
14
作者 钟东 《戏曲研究》 2006年第2期50-61,共12页
明本潮州戏文《荔镜记》演的是陈伯卿(陈三)与黄五娘的爱情婚姻故事,这个故事因为题材的原因,被视为潮、泉陈三、五娘戏曲的祖本。《荔镜记》现存最早刊本,所知为明嘉靖丙寅(四十五年。
关键词 荔镜记 伯卿 磨镜 风教 明本 《西厢记》 张生 明嘉靖 观灯
原文传递
俊得江山助——尝试分析昆曲《荆钗记·梅岭》的人文地理意蕴
15
作者 青州 《东方艺术》 2023年第6期34-37,共4页
很多人都看过昆剧《荆钗记》的《见娘》(传奇本为《见母》),但紧接其后的《梅岭》(传奇本为《赴任》),知者就甚少了。这是一出过场戏,讲王十朋丧妻贬官之后带着母亲远赴潮阳上任,路过大庾岭的经历。原作文本除了少量的对白,音乐上是由... 很多人都看过昆剧《荆钗记》的《见娘》(传奇本为《见母》),但紧接其后的《梅岭》(传奇本为《赴任》),知者就甚少了。这是一出过场戏,讲王十朋丧妻贬官之后带着母亲远赴潮阳上任,路过大庾岭的经历。原作文本除了少量的对白,音乐上是由五支【朝元歌】组成,描述跋涉之辛苦,登临之意气,并感人世之艰辛以及放逐之无奈。这样一个没有任何戏剧冲突的关目安排,是中国传统戏曲继承了古典诗歌中的诗化气质所致。这样的写法除了是对前面情感激烈的折目做一个文本结构上的缓冲之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冲突 古典诗歌 中国传统戏曲 《荆钗记》 王十朋 人文地理 文本结构
原文传递
戏曲关键词简述及其定位(二)
16
作者 曾永义 《中华戏曲》 2023年第1期1-24,共24页
戏曲研究是百年来新兴的学问,其中好些“关键词”连类相及、孳乳繁多,形成“关键词族群”。而细绎其中,名虽同而实异,语虽似而意实别的现象所在多有。本文拣择八组戏曲关键词,要言不繁地简述及定位其名义,作为抛砖引玉,以广征雅闻。
关键词 形头 行首 瓦舍 掌记
原文传递
《牡丹亭》结构学平议
17
作者 李亦辉 《戏曲艺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4-39,共6页
《牡丹亭》在形象体系、结构线索、关目设置等方面都能翻陈出新,别出机杼,臻于杂而不越、天然工巧的美学境界。剧作以杜丽娘为主人公,其他人物皆围绕着杜丽娘而设置配布,形成一主多宾、众星拱月的金字塔式人物形象体系;以杜丽娘的三世... 《牡丹亭》在形象体系、结构线索、关目设置等方面都能翻陈出新,别出机杼,臻于杂而不越、天然工巧的美学境界。剧作以杜丽娘为主人公,其他人物皆围绕着杜丽娘而设置配布,形成一主多宾、众星拱月的金字塔式人物形象体系;以杜丽娘的三世生命历程为主线,以柳梦梅、杜宝各自的人生际遇为副线,形成三线扭结的辫式结构;以杜丽娘的自画像作为贯穿始终的道具,将杜柳情缘与翁婿矛盾两个段落勾连起来,形成血脉贯通的有机整体。全剧以复杂的结构布局彰显丰富的人文内涵,是明代中期、晚明初期的传奇结撰方式的典范与集成之作,对明末清初的传奇结构艺术有多方面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杜丽娘 结构
原文传递
浅论元杂剧家庭伦理悲剧的界定及成因 被引量:4
18
作者 虞江芙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1期41-45,共5页
表现以男权为核心的家庭伦理生活体系 ,并以孝与逆、贞与淫、善与恶为道德衡量标准来设置关目、塑造形象 ,具有悲剧审美特征的戏剧 ,是元杂剧家庭伦理悲剧的主要特征。元杂剧中家庭伦理悲剧的大量产生既有传统封建文化长期积淀的因素 。
关键词 家庭伦理 元杂剧 悲剧 成因 界定 衡量标准 塑造形象 审美特征 主要特征 封建文化 背景原因 善与恶 男权 戏剧 传统
下载PDF
绍兴目连戏的渊源及影响——浙江稀有剧种考略 被引量:3
19
作者 徐宏图 《中华戏曲》 CSSCI 2015年第1期247-262,共16页
绍兴调腔目连戏,渊源甚古,明代已盛行,清代余势未减。至民国,因鲁迅、周作人、柯灵、赵景深等文化名人的宣传而驰名国内外。至今仍在民间演出,深受百姓青睐。近年因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再度崛起,名声远扬。... 绍兴调腔目连戏,渊源甚古,明代已盛行,清代余势未减。至民国,因鲁迅、周作人、柯灵、赵景深等文化名人的宣传而驰名国内外。至今仍在民间演出,深受百姓青睐。近年因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再度崛起,名声远扬。一、源远流长绍兴目连戏源出何处,众说纷纭,主要有两说:或据明末张岱《陶庵梦忆》"目莲戏"条载其叔张尔蕰在绍兴搭台请安徽"旌阳戏子"演三日三夜目连戏,以致"万余人齐声呐喊,熊太守谓是海寇卒至,惊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戏 绍兴人 连救母 名声远扬 莲戏 陶庵梦忆 调腔 旌阳 调无常
原文传递
论戏曲“关目” 被引量:3
20
作者 安葵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0-43,共4页
无论剧作家对理论的态度如何,实际上任何一种创作都不能不受一定的理论观点和方法的影响。近百年来,对中国戏剧创作影响大的应该说是西方的戏剧理论;近二三十年,中国的古典戏曲理论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阐释古典戏曲理论的著作出版了... 无论剧作家对理论的态度如何,实际上任何一种创作都不能不受一定的理论观点和方法的影响。近百年来,对中国戏剧创作影响大的应该说是西方的戏剧理论;近二三十年,中国的古典戏曲理论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阐释古典戏曲理论的著作出版了很多种,但是与当前的戏曲创作的实践结合得还很不够。对于西方的戏剧理论我们不应该排斥,而是应该认真学习借鉴;然而应该看到,中国的戏曲理论更符合中国戏曲的创作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理论 中国戏剧 戏剧理论 创作影响 戏曲创作 学习借鉴 创作实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