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朱熹编修《资治通鉴纲目》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5
1
作者 郭齐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84-90,共7页
本文在既有研究成果基础上 ,对朱熹编修《资治通鉴纲目》的若干重要问题提出了新的看法 ,指出 :《纲目》从未以《通鉴节》作为书名 ;朱熹确定凡例以后 ,即将纲与目交门人分头编撰 ,自己担任主编 ,负责统稿 ,并承担部分撰写工作 ;至迟在... 本文在既有研究成果基础上 ,对朱熹编修《资治通鉴纲目》的若干重要问题提出了新的看法 ,指出 :《纲目》从未以《通鉴节》作为书名 ;朱熹确定凡例以后 ,即将纲与目交门人分头编撰 ,自己担任主编 ,负责统稿 ,并承担部分撰写工作 ;至迟在乾道五年 ,《纲目》已进入编撰 ,初稿成于淳熙二年 ;修订工作主要集中在淳熙四、五两年 ,此后仅作过少量的零星修改 ;朱熹去世前 ,曾托门人赵师渊再度修订《纲目》 ,但没有完成 ;现存凡例和朱熹八书不宜轻易否定 ;《纲目》系出于众手的未定之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资治通鉴纲目》 修订 凡例 评价 《通鉴节》 时间 编撰步骤 编撰分工 赵师渊
下载PDF
朱熹给赵师渊“八书”考辨 被引量:5
2
作者 汤勤福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58-64,78,共8页
《四库全书》馆臣据朱熹致赵师渊八封书信,认为《资治通鉴纲目》是朱熹托门人赵师渊所撰。首先发现“八书”的是宋末王柏。据《朱子大全》及《朱子语类》等,可以证明所谓的“八书”包括“纲目凡例”是伪作。朱熹亲自撰《纲目》初稿,... 《四库全书》馆臣据朱熹致赵师渊八封书信,认为《资治通鉴纲目》是朱熹托门人赵师渊所撰。首先发现“八书”的是宋末王柏。据《朱子大全》及《朱子语类》等,可以证明所谓的“八书”包括“纲目凡例”是伪作。朱熹亲自撰《纲目》初稿,并作过修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治通鉴纲目》 朱熹 赵师渊
下载PDF
《史记》“八书”历史编纂首创性价值析论 被引量:5
3
作者 陈其泰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14,共10页
《史记》虽然以人物为中心,而司马迁又设置"八书"以记载典章制度和社会生活情状,凸显其多维历史视野和创为"全史"的观念,在历史编纂学史上有十分重要的首创性意义。"八书"所载礼、乐、律、历、天文、封... 《史记》虽然以人物为中心,而司马迁又设置"八书"以记载典章制度和社会生活情状,凸显其多维历史视野和创为"全史"的观念,在历史编纂学史上有十分重要的首创性意义。"八书"所载礼、乐、律、历、天文、封禅、河渠、平准,均为国家典制之要和社会发展之大问题。又贯穿以"损益""改易"的眼光作考察,不仅内涵宏富,而且史识卓越,彰显了其"通古今之变"的著史宗旨,对于"天人关系"、水利与社会生活的关系、经济政策与国家盛衰的关系,都作了深刻的总结。"八书"撰著的成功,为历代"正史"的典志篇章和多样的典章制度史著作的出现开辟了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记》 典章制度 社会情状 历史编纂学 “通古今之变” 实录精神
原文传递
朱熹“八书”与《资治通鉴纲目凡例》真伪新考 被引量:5
4
作者 顾少华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5-93,共9页
朱熹"八书"和《资治通鉴纲目凡例》的真伪问题是学界的一段公案。"八书"反映了庆元四年左右,赵师渊相助朱熹"整顿"《纲目》一事。这符合朱熹晚年将《纲目》纳入"整顿"新旧诸书的计划。更为重... 朱熹"八书"和《资治通鉴纲目凡例》的真伪问题是学界的一段公案。"八书"反映了庆元四年左右,赵师渊相助朱熹"整顿"《纲目》一事。这符合朱熹晚年将《纲目》纳入"整顿"新旧诸书的计划。更为重要的是,"八书"所显示的赵氏修订《纲目》的具体工作、朱熹对《纲目》条例的认知及行文措辞等细节,无一有违史实,足见"八书"出自朱熹之手,旁人断然无法伪造。"八书"为真是论定《凡例》真实的重要基础。通过"八书"可以确认《凡例》来源可信、可靠。同时,以朱熹其他文本中的相关表述审视《凡例》的主旨和细节,亦无违戾处。因此现存《凡例》系朱熹手定。至此"八书"和《凡例》的真伪悬疑得以化解,二者可被确定为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赵师渊 《资治通鉴纲目凡例》
原文传递
敦煌署书研究——隶书篇
5
作者 黄卫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4-87,共4页
署书是古代题署文字的专称,包括榜题与书卷标题、名刺职官等。敦煌署书是敦煌汉简名刺职官与敦煌壁画榜题、莫高窟藏经洞出土文献标题及其官员等职衔题署等。署书作为秦汉“八书”之一,历来没有解释清楚,书法家们多称“大字榜书”,其实... 署书是古代题署文字的专称,包括榜题与书卷标题、名刺职官等。敦煌署书是敦煌汉简名刺职官与敦煌壁画榜题、莫高窟藏经洞出土文献标题及其官员等职衔题署等。署书作为秦汉“八书”之一,历来没有解释清楚,书法家们多称“大字榜书”,其实非常偏颇。如果仅仅是字的大小不同,署书根本就不可能成为“八书”之一。署书的最大特征是比左右前后的字要粗、浓、紧,非常醒目突出,排列紧凑,连为一体,不易拆分。本文试举实例对敦煌隶书中的署书进行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署 古写本
下载PDF
《史记》之“书”探源兼论褚少孙补写《史记》的方式 被引量:2
6
作者 李科平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21期69-74,共6页
作为一种特定的著史体例,"书"虽首见于司马迁《史记》中的"八书",但在其来源问题上,学界却有不同的看法,甚至还存在一定的争议。当前,有关《史记》之"书"的来源问题主要有四种说法:一是《史记》之"... 作为一种特定的著史体例,"书"虽首见于司马迁《史记》中的"八书",但在其来源问题上,学界却有不同的看法,甚至还存在一定的争议。当前,有关《史记》之"书"的来源问题主要有四种说法:一是《史记》之"书"仿自《礼经》;二是《史记》之"书"出于《尔雅》;三是《史记》之"书"源于诸子百家;四是《史记》之"书"始于《尚书》。此外,在讨论《史记》之"书"来源问题的时候,褚少孙补写《史记》的说法也经常被人提到。从有关资料来看,褚少孙的补写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给司马迁的原著增添故事情节;二是在司马迁原著的基础上,顺着历史事件的发展趋势继续往下写;三是摘录现有的文献补写《史记》的篇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迁 《史记》 文化渊源
下载PDF
史学精粹
7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7-128,共2页
冯天瑜:《中国史学的制度文化考释传统》(《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6期)制度是人类构建的约束自身行为之规则,是在物质生产、精神生产过程中结成的习惯、法规、戒律的集合,其在历史进程中发挥结构性功能。中国有悠久的... 冯天瑜:《中国史学的制度文化考释传统》(《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6期)制度是人类构建的约束自身行为之规则,是在物质生产、精神生产过程中结成的习惯、法规、戒律的集合,其在历史进程中发挥结构性功能。中国有悠久的制度文化考释传统,以《尚书》、《史记》“八书”、《汉书》“十志”为代表的古代史著注重对制度文化的载述;以“通”、“典”为代表的记述典章制度的“典志体”成为一种代有传承的重要史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尚 典志体 史体 冯天瑜 《汉 典章制度 历史进程
原文传递
《史记》八书与《尚书》渊源考辨
8
作者 宋怡心 《文教资料》 2016年第13期48-50,共3页
《史记》八书涵盖“礼乐损益,律历改易,兵权、山川、鬼神,天人之际”,是对文化史、制度史的专题记述。“书”在后代史书中演变为“志”、“典”、“录”等。八书学术渊源历代聚讼纷纭。求诸文籍,本文考辨认为,八书多效《尚书》而作。其... 《史记》八书涵盖“礼乐损益,律历改易,兵权、山川、鬼神,天人之际”,是对文化史、制度史的专题记述。“书”在后代史书中演变为“志”、“典”、“录”等。八书学术渊源历代聚讼纷纭。求诸文籍,本文考辨认为,八书多效《尚书》而作。其书仿《尚书》篇章目次,详记政制,亦蜕形于《尚书》。通过对《史记》八书与《尚书》的渊源加以考查辨析,对于《史记》思想与所载建制的认识将达臻新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记》 《尚 受命改制
下载PDF
四库提要中“八书”、“二史”的提要比对探究
9
作者 王婷 《文教资料》 2013年第29期56-58,共3页
本文通过将四库提要中“八书”、“二史”的诸本提要进行比对,发现其内容彼此间存在参照关系:并进一步发掘出“八书”、“二史”中其它提要与邵晋涵分纂稿之间的承袭关系;最后对“八书”、“二吏”中提要所述的讹误之处进行订误.以... 本文通过将四库提要中“八书”、“二史”的诸本提要进行比对,发现其内容彼此间存在参照关系:并进一步发掘出“八书”、“二史”中其它提要与邵晋涵分纂稿之间的承袭关系;最后对“八书”、“二吏”中提要所述的讹误之处进行订误.以此完成对“八书”、“二史”提要的初步比对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库提要 “二史” 比对探究
下载PDF
《史记》“八书”结构辨析
10
作者 张黎黎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CSSCI 2017年第1期6-8,共3页
《史记》"八书"是一个有序的整体,无论是从其篇目排序还是所体现出的思想内容都展现出了司马迁的宏观史学思想。此八篇从内容上可概括为正礼乐、协律历、际天人、理官民四个方面。对于"八书"构成的分析,有助于把握... 《史记》"八书"是一个有序的整体,无论是从其篇目排序还是所体现出的思想内容都展现出了司马迁的宏观史学思想。此八篇从内容上可概括为正礼乐、协律历、际天人、理官民四个方面。对于"八书"构成的分析,有助于把握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著述思想,也有助于了解"八书"在《史记》全书中所起到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记》 结构 排序 思想
原文传递
重评司马迁的“通古今之变”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桐生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80-86,共7页
重评司马迁的“通古今之变”陈桐生汕头大学中文系此前的《史记》学界普遍认为,司马迁的“通古今之变”与“究天人之际”是两个互不相干的独立命题,而司马迁的“通古今之变”是一个与董仲舒“天不变道亦不变”相对立的社会历史进步发... 重评司马迁的“通古今之变”陈桐生汕头大学中文系此前的《史记》学界普遍认为,司马迁的“通古今之变”与“究天人之际”是两个互不相干的独立命题,而司马迁的“通古今之变”是一个与董仲舒“天不变道亦不变”相对立的社会历史进步发展的观点。有的学者从《史记》的编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迁 通古今之变 《史记》“ 承敝通变 帝王政治 汉家改制 《天官 通变观 王道 《太史公自序》
下载PDF
从《史记》八书与《汉书》十志之比较看司马迁与斑固史学思想的差异 被引量:4
12
作者 孙祖眉 《社科纵横》 1996年第4期32-36,共5页
从《史记》八书与《汉书》十志之比较看司马迁与斑固史学思想的差异孙祖眉司马迁与班固是汉代最伟大的文化伟人,他们所著的《史记》与《汉书》可说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史书,《汉书》不仅在体例和规模上,而且在选材编排上都在向《史... 从《史记》八书与《汉书》十志之比较看司马迁与斑固史学思想的差异孙祖眉司马迁与班固是汉代最伟大的文化伟人,他们所著的《史记》与《汉书》可说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史书,《汉书》不仅在体例和规模上,而且在选材编排上都在向《史记》学习,甚至很多篇章与文字都是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迁 《史记》 《汉》十志 史学思想 《平准 《五行志》 《封禅 《天官 食货志 阴阳五行
下载PDF
《尚书》史学价值再认识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记录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1期45-49,共5页
《尚书》史学价值再认识王记录《尚书》是对传统文化影响深远的一部典籍,在整个封建时代,除少数几个人从史学角度审视过它外,人们一直把它作为六经之一来看待,影响了对它思想内涵的正确揭示与把握。近代以来,人们对《尚书》所具有... 《尚书》史学价值再认识王记录《尚书》是对传统文化影响深远的一部典籍,在整个封建时代,除少数几个人从史学角度审视过它外,人们一直把它作为六经之一来看待,影响了对它思想内涵的正确揭示与把握。近代以来,人们对《尚书》所具有的珍贵史料价值、所蕴含的政治思想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尚 司马迁 史学价值 史学思想 历史盛衰 刘知几 《史记》 章学诚 天人关系
下载PDF
《史记》八书序列新论 被引量:2
14
作者 徐日辉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0期69-74,共6页
司马迁撰《史记》八书,形式上出自《尚书·八政》,思想上源于《易》八卦哲学,取八卦之数寓意奇正包罗万象,就此本文新论八书序列拟为四大部分:一理想部分;二现实部分;三变革部分;四民生部分。表列如下:
关键词 司马迁 《史记》 史记·酷吏列传 《史记·平准 《史记·夏本纪》 武帝 黄河决口 “三过家门而不入” 经济政策 黄老思想
原文传递
记号字和引得字及“全八书” 被引量:2
15
作者 力量 解正明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63-65,共3页
 根据皮尔士的象似性理论,文字可分为象形字、引得字和记号字三种类型。汉字中的所谓记号字,其实大部分可以归入形体和所记录的语言单位的音义两方面之间有着一定现实性联系的宽式象形字、宽式形声字等。它们可以统称为引得字。与记号...  根据皮尔士的象似性理论,文字可分为象形字、引得字和记号字三种类型。汉字中的所谓记号字,其实大部分可以归入形体和所记录的语言单位的音义两方面之间有着一定现实性联系的宽式象形字、宽式形声字等。它们可以统称为引得字。与记号字相比,引得字概念强调汉字的理据性。包括记号字、引得字和古代"六书"在内的"全八书"是覆盖古今全部汉字的一种归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号字 引得字 理据性
下载PDF
《史记》、《汉书》书、志序列比较研究
16
作者 徐日辉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6-101,共6页
考溯《史记》八书,比较八书与《汉书》十志的序列,可见《史记》八书源于《尚书·八政》,《汉书》十志源于《史记》八书。八书、十志代表着不同时代的经济水平和思想认识。八书侧重当代承弊通变,忧国忧民,有肇起之功;十志侧重... 考溯《史记》八书,比较八书与《汉书》十志的序列,可见《史记》八书源于《尚书·八政》,《汉书》十志源于《史记》八书。八书、十志代表着不同时代的经济水平和思想认识。八书侧重当代承弊通变,忧国忧民,有肇起之功;十志侧重技术,丰富详赡,具发展之能,二者均为一代文化之大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记》 《汉》十志 司马迁 斑固 比较研究 序列 源流 经济 思想认识
下载PDF
《史记·八书》校改理据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华宝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54-160,共7页
最新出版的《史记》中华书局修订本,共列出校勘记3946条,涉及改动文字的有1250条。其中"八书"部分452条,涉及改动文字的有151条,与点校本原有140余处改动相比,在数字上相差并不大,基本符合《修订凡例》规定的"修订本以... 最新出版的《史记》中华书局修订本,共列出校勘记3946条,涉及改动文字的有1250条。其中"八书"部分452条,涉及改动文字的有151条,与点校本原有140余处改动相比,在数字上相差并不大,基本符合《修订凡例》规定的"修订本以原点校本为基础"的原则。而具体情况则复杂得多,修订本"八书"部分新增36条改动,对点校本原改动之处作不同处理的也有26条。对两本异同情况的研究,特别是校改理据的研究,是《史记》文献学和古籍整理研究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记· 修订本 改动 理据
下载PDF
中国最早记录货币发展史的著作:《史记·平准书》
18
作者 李银芬 《中国城市金融》 2017年第3期74-75,共2页
《平准书》是司马迁《史记》八书之一,全文5000余字,其中涉及货币的约占五分之一,记述了高祖到武帝时期货币的演变。秦末汉初,在因战事而经济凋敝的大环境下,“……秦钱重难用,更令民铸钱,一黄金一斤,约法省禁。
关键词 《史记》 货币 发展史 著作 中国 《平准 司马迁 秦末
原文传递
陈无咎辨治妇科疾病学术思想初探
19
作者 陆玙菲 汪剑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8期889-892,共4页
[目的]探析陈无咎对妇科疾病的辨治思路及方药应用。[方法]通过研读《陈无咎医学八书》中有关妇科疾病的论述及医案,总结陈无咎治疗妇科疾病的理论特色、证治经验、组方及用药特点。[结果]陈无咎认为百病皆由三焦失调,故而妇科疾病应从... [目的]探析陈无咎对妇科疾病的辨治思路及方药应用。[方法]通过研读《陈无咎医学八书》中有关妇科疾病的论述及医案,总结陈无咎治疗妇科疾病的理论特色、证治经验、组方及用药特点。[结果]陈无咎认为百病皆由三焦失调,故而妇科疾病应从三焦论治,妇人三十六病,实则冲、任、带三脉为病,治疗尤重视冲、任、带三脉辨治。妊娠脉主张先诊心肝,次诊养月。治病必宗《黄帝内经》,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善于将《黄帝内经》理论灵活运用于临床实践中。不孕症首责子宫有湿,应从湿而治;带下病辨色论治,若五带俱全,应先除黑带,再除青带,次除红带、黄带、白带;妊娠病防治并重;呕吐从子宫论治;鬼胎凭脉辨真假。组方独创主、从、导、引,善用当归调肝,安胎必用白术、黄芩。[结论]陈无咎治疗妇科疾病师古而不泥古,理法方药独具特色,对后世妇科疾病的辨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无咎医学 陈无咎 中医妇科 三焦 辨色论治 主从导引 学术思想
下载PDF
史学精粹
20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7-128,共2页
刘家和:《论断代史〈汉书〉中的通史精神》(《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汉书》在体例上是断代史,而班固著书的自我期许却是横罗多重学术、纵贯古往今来。其具体表现就是十二帝纪为断代史,而八表、十志则充满... 刘家和:《论断代史〈汉书〉中的通史精神》(《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汉书》在体例上是断代史,而班固著书的自我期许却是横罗多重学术、纵贯古往今来。其具体表现就是十二帝纪为断代史,而八表、十志则充满通史精神。八表分为三类:第一类按封爵分有六表,以《异姓诸侯王表》居首,异姓诸侯王皆为项羽主持下所封,起点早于汉之统一,已溢出断代范围。第二类为《百官公卿表》,上篇述古代官制通史;下篇记汉代之官,行文中往往交待某官由前代某官演化而来,可看作通史背景下的断代史。第三类为《古今人表》,所列皆为汉以前人,实有酌古鉴今之意。至于十志,则都是专门学术通史,其框架大体由损益《史记》八书而来,而以《律历志》居首更寄有深意。《汉书》要呈现的是西汉时期文明的有机构成,所以才有通史精神,政治史只是其划段标志而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史学 《汉 《史记》 断代史 社会科学 古代官制 西汉时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