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7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职“信息技术”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黄燕 《教师》 2023年第26期27-29,共3页
教师要根据不同课程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融入思政元素,不断探索知识传播、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同频共振的有效途径,以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信息技术”是中职学校的一门公共必修课,教师应紧紧把握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深入思考如何... 教师要根据不同课程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融入思政元素,不断探索知识传播、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同频共振的有效途径,以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信息技术”是中职学校的一门公共必修课,教师应紧紧把握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深入思考如何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文章作者立足中职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分析了中职“信息技术”课程思政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必要性,并结合“信息技术”课程特点,分别从学校、教材、教师、教学评价等角度切入,提出了一系列思政教学的优化与改进措施,以期能够有效地将思政元素融入“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中职 信息技术课程 教学实践
下载PDF
新时代“五育并举”的高职学生“信息技术”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和应用
2
作者 常亚娜 齐豪亮 《科技风》 2024年第11期26-28,共3页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文件中提到要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指挥棒作用,其中一个重点任务为“改革学生评价,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五育并举”在学校课程中要充分体现,“五育并举”要向各学科充分渗透。本论文中选取了“...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文件中提到要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指挥棒作用,其中一个重点任务为“改革学生评价,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五育并举”在学校课程中要充分体现,“五育并举”要向各学科充分渗透。本论文中选取了“信息技术”课程,来探讨“五育并举”的高职学生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充分利用多元评价和各种教学评价方法等来提高最高评价的效果和促进学生全方面的发展。最终本研究可以为其他学科的教育评价体系提供一定的参考,还促进了“五育并举”的高职学生课程教育评价体系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育并举 课程评价 评价改革 信息技术课程
下载PDF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策略
3
作者 赵丽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7期0091-0094,共4页
“三教”改革是职业院校提升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措施。目前,各类中等职业学校正在教师、教材、教法方面进行全方位改革。任务驱动教学法作为一种以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获得知识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方法,与中职课程有着较高的契... “三教”改革是职业院校提升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措施。目前,各类中等职业学校正在教师、教材、教法方面进行全方位改革。任务驱动教学法作为一种以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获得知识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方法,与中职课程有着较高的契合性。然而,当前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还有待改进之处。本文对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于中职《信息技术》课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务驱动教学法 中等职业教育 信息技术课程
下载PDF
高职院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策略
4
作者 唐丽玲 周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 2024年第10期0132-0135,共4页
在现代社会的很多领域当中都能看见信息技术的身影。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各行各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为了适应社会各个行业的持续发展要求,需要教育领域重视“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工作,不断强化人才培养质量。因此,本文... 在现代社会的很多领域当中都能看见信息技术的身影。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各行各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为了适应社会各个行业的持续发展要求,需要教育领域重视“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工作,不断强化人才培养质量。因此,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展开研究,旨在希望通过深入研究改革策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生未来的专业化发展奠定基础,推动高职院校“信息技术”课程的改革与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信息技术课程 教学改革 实践策略
下载PDF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中职“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5
作者 冯坤 《移动信息》 2024年第10期109-111,共3页
为拓宽中职“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施思路,优化课程教学质量,文中对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进行了实践研究。实践对象为宿州逸夫师范学校2021级学前教育专业两个班的97名学生(实验班49人,对照班48人),时间为一个学期。期间,实验班采用线上... 为拓宽中职“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施思路,优化课程教学质量,文中对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进行了实践研究。实践对象为宿州逸夫师范学校2021级学前教育专业两个班的97名学生(实验班49人,对照班48人),时间为一个学期。期间,实验班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对照班采用常规线下课堂教学模式。实践前后分别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考核、“信息技术”课程学习兴趣测评,并对考核和测评结果进行统计与对比检验。结果表明,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和常规线下课堂教学模式都能帮助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但前者的效果更好;相较于常规线下课堂教学模式,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课程 中职学校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的“信息技术”课程学情分析
6
作者 吕振文 《信息系统工程》 2024年第12期95-98,共4页
大数据时代,教育领域利用大数据可以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以及教学模式,实现更高效、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以解决“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学情分析为目标,依托大数据技术,探讨如何通过构建学生学习数据库,分析教育数据,了解学生真实学习情况... 大数据时代,教育领域利用大数据可以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以及教学模式,实现更高效、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以解决“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学情分析为目标,依托大数据技术,探讨如何通过构建学生学习数据库,分析教育数据,了解学生真实学习情况,形成学习数据评价体系,有效挖掘教学信息,实现精准教学诊断评估,进而制定针对性的教学计划,为大数据技术与教育领域结合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学情分析 信息技术课程 计算机等级
下载PDF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中职“信息技术”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强君 《西部素质教育》 2021年第8期115-116,共2页
文章首先分析了中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现状,然后论述了“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中职“信息技术”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包括课前线上预习,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信息意识;课中师生互动,有效解决疑难,培养信息处理能力;课后拓展应... 文章首先分析了中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现状,然后论述了“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中职“信息技术”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包括课前线上预习,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信息意识;课中师生互动,有效解决疑难,培养信息处理能力;课后拓展应用,打破计算机局限,挖掘信息加工能力;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式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课程 “互联网+教育” 中职
下载PDF
高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探讨 被引量:2
8
作者 邓卫民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34-37,共4页
"信息技术"是高等院校普遍开设的必修课程,涵盖知识点多,涉及领域广。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该课程教学内容存在一些问题,包括与中小学课程衔接不畅、教材更新过慢、基础知识深度不够、对智能手机关注不足... "信息技术"是高等院校普遍开设的必修课程,涵盖知识点多,涉及领域广。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该课程教学内容存在一些问题,包括与中小学课程衔接不畅、教材更新过慢、基础知识深度不够、对智能手机关注不足、实践环节知识领域窄等。对此,"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实践中应制定高校与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衔接方案,不断更新教材内容,调整知识结构,丰富实践教学内容,提高学生信息技术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课程 计算机基础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从显性到隐性:探索高校课程思政实施路径——以高职《信息技术》课程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魏如梦 王来兵 殷德莉 《现代商贸工业》 2022年第S01期142-143,共2页
为打破课程思政的“孤岛”困境,解决专业课程的显性思政教育问题,文章从课程思政的内涵出发,剖析专业课在实施课程思政过程的现实困境。同时,以高校《信息技术》课程为例,围绕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系统挖掘《信息技术》课程蕴含的思政元... 为打破课程思政的“孤岛”困境,解决专业课程的显性思政教育问题,文章从课程思政的内涵出发,剖析专业课在实施课程思政过程的现实困境。同时,以高校《信息技术》课程为例,围绕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系统挖掘《信息技术》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构建了基于翻转课堂与探究教学法的课程思政实施模式,探索能够实现连贯性学习、立体化互动和全方位育人的课程思政实施路径,实现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从显性教育向隐性教育转变,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信息技术课程 高校教学
下载PDF
陕西省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计划(试行)
10
《信息技术教育(陕西)》 2001年第2期6-7,共2页
关键词 陕西 中小学 信息技术课程 计算机 课程性质 课程任务 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 探讨安排
下载PDF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Excel篇(4)
11
作者 徐稼红 《中学数学月刊》 2009年第6期31-33,共3页
4.3 算法案例 对许多数学老师来说,在计算机上实现“算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尽管上机实现算法主要是《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但是,数学教师具备这方面的知识,不论对于算法案例的教学还是提高信息技术素养都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 信息技术课程 数学老师 EXCEL 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素养 数学教师 算法 计算机
下载PDF
核心素养视域下中职“信息技术”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研究
12
作者 牙玉兰 《电脑迷》 2023年第13期160-162,共3页
在如今的中职教育中,关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文章基于中职“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实践,阐述了核心素养及驱动式教学模式的相关概念,分析了驱动式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意义。从核心素养培养要求的角度,指出了当前... 在如今的中职教育中,关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文章基于中职“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实践,阐述了核心素养及驱动式教学模式的相关概念,分析了驱动式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意义。从核心素养培养要求的角度,指出了当前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通过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的策略,希望能为相关职教工作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中职 信息技术课程 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
下载PDF
新课标下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策略探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董林凤 《计算机应用文摘》 2022年第21期7-9,共3页
新课标下,核心素养成为教学的主要目标,“信息技术”课程要紧紧围绕核心素养的培养需求而实施教学。在此背景下,教师要深刻认识核心素养的重要性,积极树立培养意识,贯彻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 新课标下,核心素养成为教学的主要目标,“信息技术”课程要紧紧围绕核心素养的培养需求而实施教学。在此背景下,教师要深刻认识核心素养的重要性,积极树立培养意识,贯彻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创新,构建以生为本、线上线下结合、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对小组合作、创设教学情境、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等先进的教学方法进行科学合理的应用,以使学生全程参与学习,并通过教学评价反馈促进核心素养的培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标 信息技术课程 教学策略 核心素养 任务驱动
下载PDF
“互联网+”思维模式下“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探索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峰巍 《无线互联科技》 2021年第19期158-159,共2页
在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这门重点学科已然成了培养新时代信息技术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传统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存在多方面的问题,包括教学过程当中的意识思维过重、理论与实践教学之间脱节、学生课堂参与的主动性差等,这些都... 在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这门重点学科已然成了培养新时代信息技术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传统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存在多方面的问题,包括教学过程当中的意识思维过重、理论与实践教学之间脱节、学生课堂参与的主动性差等,这些都是阻碍“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水平提升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要得到有针对性的解决。文章围绕“互联网+”思维模式背景下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展开分析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思维模式 信息技术课程 教学探索
下载PDF
基于《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联动机制的“双课堂”模式研究
15
作者 杨丽欣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3年第5期151-154,共4页
研究基于《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联动机制的“双课堂”模式,旨在通过构建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的联动机制,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首先,分别探讨了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的理论基础,以及双... 研究基于《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联动机制的“双课堂”模式,旨在通过构建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的联动机制,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首先,分别探讨了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的理论基础,以及双课堂模式的相关理论。然后,分别从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两个方面,阐述了双课堂模式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和实践操作。最后,对联动机制的实践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研究结果表明,双课堂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具有较好的实践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课程 教学管理 学生管理 联动机制 “双课堂”
下载PDF
四维解困中职"信息技术"课程线上教学
16
作者 丁利娟 《计算机应用文摘》 2023年第4期28-30,33,共4页
中职学校"信息技术"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学生通过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可以增强信息意识、发展计算思维、提高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树立正确的信息社会价值观和责任感.为了摆脱"信息技术&qu... 中职学校"信息技术"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学生通过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可以增强信息意识、发展计算思维、提高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树立正确的信息社会价值观和责任感.为了摆脱"信息技术"课程线上教学的困境,文章从教学策略、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管理手段四个维度进行改革,做到守正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课程 线上教学 信息意识
下载PDF
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现状调查——以西北某山区县为例
17
作者 胡小平 《中小学电教(综合)》 2011年第9期13-15,共3页
引言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厂大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现状如何(7为此,笔者对西北某山区县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情况做了一次调查,调查结果既有令人欣慰的地方,也有让人困惑的方面。
关键词 信息技术课程 调查结果 教学现状 山区县 农村中小学 西北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教学情况
原文传递
轻松玩转“操作演示”
18
作者 曹海华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2013年第3期60-62,共3页
由于受到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学生基础最不均衡的学科之一,学生基础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许多信息技术教师都在探索能够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笔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尝试采用的辅助手段之一是将课堂... 由于受到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学生基础最不均衡的学科之一,学生基础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许多信息技术教师都在探索能够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笔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尝试采用的辅助手段之一是将课堂上与操作相关的内容制作成"操作演示",并建立专题学习网站。这样,当堂课内没有完全掌握学习内容的学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操作演示 信息技术课程 专题学习网站 学生基础 面向全体学生 信息技术教师 教学手段 学习内容
下载PDF
“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一节的教学设计
19
作者 夏岚 《实验教学与仪器》 2013年第6期41-42,共2页
为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笔者对"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一节进行了教学设计,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笔者对其教学设计简介如下,请批评指正。一、教材分析"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一节是广东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 为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笔者对"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一节进行了教学设计,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笔者对其教学设计简介如下,请批评指正。一、教材分析"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一节是广东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必修)第三章"信息技术基础"第三节的内容,笔者所设计的课为"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第二课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媒体信息 教学设计 加工 信息技术课程 信息技术基础 实验教科书 教育出版社 教学质量
下载PDF
《信息技术》课程“E&T”教学模式的构建
20
作者 丘志强 《教育信息技术》 2003年第1期18-20,共3页
本文以现代教育理念为基础,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E&T"教学模式的构建,让信息技术成为中小学生强大的认知工具,最终达到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 信息技术课程 “E&T”教学模式 小学 中学 任务驱动 合作学习 探究性学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