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荀子的“类推思维”论 被引量:21
1
作者 张斌峰 《中国哲学史》 CSSCI 2003年第2期66-72,共7页
荀子作为集原始儒、道、墨和名家的类推思想之大成者 ,强化并建构了儒家的伦理思维方式 ,坚持了中国古代逻辑思维的人文面向 ,改变了墨家、名家类推之事实面向的“逆转” ,从而将类推转化为“类比推衍” ,由事实性的推理转向情感、价值... 荀子作为集原始儒、道、墨和名家的类推思想之大成者 ,强化并建构了儒家的伦理思维方式 ,坚持了中国古代逻辑思维的人文面向 ,改变了墨家、名家类推之事实面向的“逆转” ,从而将类推转化为“类比推衍” ,由事实性的推理转向情感、价值和审美的意义的语用类推。因此以荀子为代表的中国传统的类推思维方式 ,进一步地将类推“衍化”为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推己及人、设譬求喻、攀缘比附、比兴与隐喻、象征等多种多样的类推思维形式 ,从而使它能够成为服务于中国传统的人文价值论证、道德情感价值的证成和审美意境的达成 ,成为代表和服务于中国传统人文思维的主导推理类型。因此 ,对它的现代阐释 ,也更可以作为我们建构现代“人文思维逻辑”的传统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推思维 “物 “统 “推”
下载PDF
“物类”与“伦类”:论荀子“群”道视野中的人与自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成峰 《武陵学刊》 2022年第3期7-12,共6页
“群”是荀子哲学中的重要观念,荀子在“物类”与“伦类”两个层次上解释了“群”的内涵,并以“能群”作为人区别于其他物类的人的类本质。在物类的意义上,“群”是无差异的物类自然之属性;在伦类的意义上,“群”内涵了“分”“义”之意... “群”是荀子哲学中的重要观念,荀子在“物类”与“伦类”两个层次上解释了“群”的内涵,并以“能群”作为人区别于其他物类的人的类本质。在物类的意义上,“群”是无差异的物类自然之属性;在伦类的意义上,“群”内涵了“分”“义”之意,从而成为人特有的能力。通过对“群”这两层义涵的说明,荀子揭示了人类社会存在的道德本体特征,并且在理论上打通了自然人性论和道德人性论之间的隔阂。建立在这两层义涵之上的“群”道,反映了自然法与人法的结合。荀子之自然,不仅是彼我两待的作为人类实践对象之自然,更是属人之自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物 自然
下载PDF
关于co-H-空间上的映射(Ⅱ) 被引量:3
3
作者 史贻云 《数学学报(中文版)》 SCIE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527-540,共14页
对于 co-H-空间 X 和 Y,本文对所有 X 到 Y 的 co-H-映射的同伦等价类所成的群[X,Y]~H([X,Y]的子群)的秧进行估值,得到如下结论:当 X 满足一定条件时ρ[X,Y]~H≤(?)β_K(X)β_k(Y)以及当取同纬映象结构时ρ[SX,SY]~H=(?)β_K(X)β_k(Y)... 对于 co-H-空间 X 和 Y,本文对所有 X 到 Y 的 co-H-映射的同伦等价类所成的群[X,Y]~H([X,Y]的子群)的秧进行估值,得到如下结论:当 X 满足一定条件时ρ[X,Y]~H≤(?)β_K(X)β_k(Y)以及当取同纬映象结构时ρ[SX,SY]~H=(?)β_K(X)β_k(Y).另外本文还讨论了 co-H-空间和回路空间上的 F-等价问题,并获得一些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H-空间 映射 等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