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国家形象等概念的理解 被引量:38
1
作者 赵雪波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3-65,共3页
文章对“国家形象”、“中国国家形象”以及与此有关的概念“传统形象”、“结构性国家形象”、“自塑”、“他塑”等概念进行了阐释。其中“传统形象”、“结构性国家形象”、“自塑”、“他塑”等概念是作者为了更清楚地理解和塑造中... 文章对“国家形象”、“中国国家形象”以及与此有关的概念“传统形象”、“结构性国家形象”、“自塑”、“他塑”等概念进行了阐释。其中“传统形象”、“结构性国家形象”、“自塑”、“他塑”等概念是作者为了更清楚地理解和塑造中国形象而独创的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形象 中国形象 传统形象 结构性国家形象 媒体作用
下载PDF
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模式研究 被引量:29
2
作者 邢丽菊 鄢传若斓 《东北亚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17,125,共16页
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是党的二十大报告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塑造中国国家形象的重要手段。国家形象的塑造是从一国到海内外接受者的整体过程,具体分为国家建构概念、概念转化为讯息或行为、关键参与者解读信息、开展国际传播、接受者对... 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是党的二十大报告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塑造中国国家形象的重要手段。国家形象的塑造是从一国到海内外接受者的整体过程,具体分为国家建构概念、概念转化为讯息或行为、关键参与者解读信息、开展国际传播、接受者对信息作出反馈五个阶段。以传播主体和关键参与者的不同可分为自塑、他塑与合塑三种模式。中外人文交流活动在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的过程中既取得了诸多成就,也存在难以与西方媒体抢占国际舆论场等问题。今后在塑造中国国家形象时,应建构真实、立体、全面的国家形象;丰富多样化内容讯息,加大开展中外人文交流;建立舆论传播矩阵,增强民间传播效果;提升国际公关能力,及时分析并回应国际社会不实讯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国家形象 造模式
原文传递
“多面中国”:中国国家形象的“他塑”研究——以《纽约时报》2015年“中美关系”议题为例 被引量:17
3
作者 常姗姗 《新闻大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38-145,共8页
近年来中国着力于国家形象传播与提升,但是国家形象的"我塑"和"他塑"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本文以《纽约时报》2015年"中美关系"议题的新闻报道为分析对象,考察中国国家形象"他塑"问题。研究发现... 近年来中国着力于国家形象传播与提升,但是国家形象的"我塑"和"他塑"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本文以《纽约时报》2015年"中美关系"议题的新闻报道为分析对象,考察中国国家形象"他塑"问题。研究发现,《纽约时报》在所谓"公平性和平衡性"的报道原则下,通过特定词汇使用、转引等一系列手法,使客观性报道向主观性转变,公平性报道亦开始单边倾斜,搭建起"他塑"之下多面中国的国家形象。这些复杂的形象可以概括为:"霸权的中国"、"威胁的中国"和"合作的中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国家形象 《纽约时报》
原文传递
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的历史进路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5
4
作者 漆亚林 《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4-14,共11页
当前,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传播体系,提升我国在国际舆论场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已成为我国的重大战略任务。国家形象建构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程,主要通过自塑和他塑两种方式进行,是双向互动的过程。针对当前... 当前,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传播体系,提升我国在国际舆论场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已成为我国的重大战略任务。国家形象建构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程,主要通过自塑和他塑两种方式进行,是双向互动的过程。针对当前我国国际传播面临的困境与挑战,要坚持守正创新的建构理念,建强适应新时代国际传播需要的专门人才队伍,建构国际传播自主知识体系,制定精细化和差异化的国际传播策略,发挥多元传播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以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与体系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形象 国际传播 话语权
下载PDF
“他塑”与“自塑”:论中国形象的构建 被引量:9
5
作者 赵泓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20,共3页
"他塑"与"自塑"是建构国家形象的不同方式,目前国际上的中国形象以"他塑"为主。本文以新世纪以来美国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形象为"他塑"代表,对该时间段美国影像中的中国形象进行全面考察,分析&q... "他塑"与"自塑"是建构国家形象的不同方式,目前国际上的中国形象以"他塑"为主。本文以新世纪以来美国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形象为"他塑"代表,对该时间段美国影像中的中国形象进行全面考察,分析"他塑"形象特征,揭示形象建构背后的深层原因;并认为,长久以来,我们以西方塑造的中国形象来审视自己,陷入了"自我东方化"的桎梏。我们应该从对"他塑"的关注转向专注"自塑",掌握国家形象建构的话语权,跨越文化传播中的障碍,打造良好的国家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形象
下载PDF
对传媒“自塑”和“他塑”国家形象的价值学思考 被引量:8
6
作者 刘嫦 任东升 《天府新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30-133,共4页
传媒"自塑"和"他塑"是建构一国国家形象的两种不同方式。一国国家形象是"自塑"和"他塑"博弈的动态存在。在价值学视阈下,"自塑"和"他塑"都涉及到两个评价过程,是否满足他... 传媒"自塑"和"他塑"是建构一国国家形象的两种不同方式。一国国家形象是"自塑"和"他塑"博弈的动态存在。在价值学视阈下,"自塑"和"他塑"都涉及到两个评价过程,是否满足他国受众的需求是决定价值关系是否存在的关键。"自塑"较"他塑"而言建立价值关系难度更大,"自塑"要注重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内在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形象 价值学
下载PDF
从“他塑”到“自塑”:中国国家形象的博弈策略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孔婧 《西部学刊》 2023年第8期13-16,共4页
国家形象是自塑和他塑相博弈的结果。长久以来,中国国家形象在“他塑”的桎梏中呈现,延续着他者眼中刻板印象的反差,在他者话语霸权下被动变化。而在“自塑”过程中,中国国家形象产生了多重映像的偏差和跨文化传播的误差。要改变中国形... 国家形象是自塑和他塑相博弈的结果。长久以来,中国国家形象在“他塑”的桎梏中呈现,延续着他者眼中刻板印象的反差,在他者话语霸权下被动变化。而在“自塑”过程中,中国国家形象产生了多重映像的偏差和跨文化传播的误差。要改变中国形象呈现的反差、落差、偏差和误差,就要提高中国形象的“自塑”能力,要从“他塑”到“自塑”,发挥主体的能动性,主动建构中国国家形象,突破“他塑”之围。在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国家形象需在“自塑”和“他塑”的合作博弈中寻找共塑途径,在竞争博弈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自塑”力量,以“自塑”打破“他塑”,“自塑”改变“他塑”,展现出更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国家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国家形象 博弈策略
下载PDF
中国国家形象的自塑与他塑 被引量:6
8
作者 张敏 《今传媒》 2018年第8期66-67,共2页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越来越重视国家形象传播及提升,但国家形象在他塑与自塑过程中却存在着巨大差异。文章以2018年"中美贸易战"议题为新闻报道分析对象,对中国国家形象他塑与自塑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中国日报网呈现出的...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越来越重视国家形象传播及提升,但国家形象在他塑与自塑过程中却存在着巨大差异。文章以2018年"中美贸易战"议题为新闻报道分析对象,对中国国家形象他塑与自塑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中国日报网呈现出的中国形象是"强大的""合作的""理性的""负责任的"国家形象。华盛顿邮报网呈现的中国形象是"不开放的""霸权的""威胁的"中国形象。华盛顿邮报网在报道上失衡的,形式上强调客观平衡,实质上存在明显偏袒与主观倾向。中国媒体在国际经贸领域处于明显"失声"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形象 中国日报网 华盛顿邮报网 中美贸易战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中国国家形象塑造路径探析
9
作者 龚志超 《新闻研究导刊》 2024年第8期69-72,共4页
良好国家形象的塑造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任务,深刻影响着国家的文明传播力与国际话语权。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法,分析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层含义与国家形象塑造的内在逻辑,得出以下结论:其一,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为国家形象构建... 良好国家形象的塑造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任务,深刻影响着国家的文明传播力与国际话语权。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法,分析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层含义与国家形象塑造的内在逻辑,得出以下结论:其一,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为国家形象构建提供了新内核及新话语;其二,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的中国国家形象塑造面临话语体系相对缺失、传播能力亟须提高与“他塑”过程中形象遭到扭曲的挑战。基于此,文章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应以“自塑”完善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推动共同体自身认同建构传播基础,打破西方话语体系中形成的认知偏见,客观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实践,深入阐明中国式现代化对世界发展的借鉴意义;其次,应以“他塑”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认同,强化传播意识,淡化宣传属性,拓展传播渠道;最后,应以对话交流实现双向塑造,通过“自塑”与“他塑”的双向合力,塑造出全面真实的中国形象,在对话交流的基础上吸取西方式现代化的经验与教训,向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文章强调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塑造良好国家形象的重要性,以期为中国国家形象传播与国际话语权提升提供可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国家形象 话语体系 “自
下载PDF
当代中国国家文化形象的系统构建及其话语生成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永斌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71-274,共4页
当前,国与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由于处于国际文化话语权博弈的不利地位,当代中国国家文化形象的系统构建面临多重困境。通过分析国家文化形象系统构建中话语模式、话语内容和话语议题的深刻变革,探讨其支撑话语体系生成中的... 当前,国与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由于处于国际文化话语权博弈的不利地位,当代中国国家文化形象的系统构建面临多重困境。通过分析国家文化形象系统构建中话语模式、话语内容和话语议题的深刻变革,探讨其支撑话语体系生成中的价值引领、国际转换和民间参与等若干问题,从深层次上把握当代中国国家文化形象构建的内在逻辑及其发展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文化形象 系统构建 话语生成
原文传递
海外中医药译写专著的“他塑”研究——以Between Heaven and Earth:A Guide to Chinese Medicine为例
11
作者 陈心宇 徐永红 《中医药导报》 2024年第8期190-194,共5页
基于亚马逊平台热销中医专著Between Heaven and Earth:A Guide to Chinese Medicine (《天地之间:中医指南》),举例分析其巧用“取象比类”思维、借用现代医学术语、采用图示辅助理解、创新中医文化表达的4种译写策略,并借助调查问卷... 基于亚马逊平台热销中医专著Between Heaven and Earth:A Guide to Chinese Medicine (《天地之间:中医指南》),举例分析其巧用“取象比类”思维、借用现代医学术语、采用图示辅助理解、创新中医文化表达的4种译写策略,并借助调查问卷佐证这4种译写策略的有效性与可取性,希望通过借鉴学习“他塑”,完善中医国际形象的“自塑”。同时检查“他塑”出现的文化误读,反观“自塑”的不足,从而调整中医传播策略,促进中医药文化的海外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中医药译写专著 《天地之间:中医指南》 中医药文化传播
下载PDF
从“他塑”走向“自塑”:《民法典》术语系统特征及法治形象建构
12
作者 刘谕静 魏向清 沈家豪 《中国语言战略》 2024年第1期199-211,共13页
长期以来,中国的法治形象由西方“他者”的话语进行塑造,无法准确、完整地表达和阐释中国的法治实践。要“自塑”中国当代法治形象,关键是有效地传播中国的法治话语。《民法典》是“自塑”中国法治形象的重要话语资源,其术语系统是话语... 长期以来,中国的法治形象由西方“他者”的话语进行塑造,无法准确、完整地表达和阐释中国的法治实践。要“自塑”中国当代法治形象,关键是有效地传播中国的法治话语。《民法典》是“自塑”中国法治形象的重要话语资源,其术语系统是话语建构的基础。《民法典》的核心术语系统、权利术语系统、多源术语系统和文本术语系统分别呈现出语符表征性、知识系统性、概念丰富性和形态生成性的系统特征。这些术语系统特征从话语主题凸显、话语逻辑构建、话语内容充实和话语形态生成四个方面,对《民法典》话语体系的建构发挥了基础性作用,塑造了具备人文之性、系统之态、多彩之色和科学之形的中国当代法治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 术语系统特征 法治形象
下载PDF
大数据时代中国形象“自塑”的重要路径
13
作者 尹铂淳 《国际公关》 2024年第1期92-93,共2页
“他塑”指的是国际媒体的中国形象建构行为,“自塑”指的则是国内媒体的中国形象建构行为。我们应当高度重视中国形象“他塑”,与此同时也要积极关注中国形象“自塑”。Boulding(1956)将国家形象定义为:一个国家对自己的认知以及国际... “他塑”指的是国际媒体的中国形象建构行为,“自塑”指的则是国内媒体的中国形象建构行为。我们应当高度重视中国形象“他塑”,与此同时也要积极关注中国形象“自塑”。Boulding(1956)将国家形象定义为:一个国家对自己的认知以及国际体系中其他行为体对它的认知的结合;一系列信息输入和输出产生的结果,一个结构十分明确的信息资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时代 形象建构 重要路径 积极关注 媒体 认知
原文传递
城市形象的“他者”再现——以域外媒体有关广州的报道为例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丽平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93-196,共4页
形象是城市重要的无形资产,为了探寻城市形象的"他塑"过程和规律,通过选择我国四家代表性报纸为研究对象,对其近一年来有关广州的报道进行了框架分析。在框架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城市形象的"他者"再现规律,并对城市形... 形象是城市重要的无形资产,为了探寻城市形象的"他塑"过程和规律,通过选择我国四家代表性报纸为研究对象,对其近一年来有关广州的报道进行了框架分析。在框架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城市形象的"他者"再现规律,并对城市形象的域外传播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域外媒体 框架分析 形象再现
下载PDF
他塑的射程:茅盾文学奖获奖小说的对日译介初探
15
作者 赵海涛 颜子恒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41-46,共6页
茅盾文学奖历届获奖小说的对日译介与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进程、作品获奖时间等呈现出明显同步的特征,也是中国当代文学对日翻译与受容效果的重要镜鉴。这种来自他者视角的由接受方主导的“他塑”译介模式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有利于茅盾... 茅盾文学奖历届获奖小说的对日译介与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进程、作品获奖时间等呈现出明显同步的特征,也是中国当代文学对日翻译与受容效果的重要镜鉴。这种来自他者视角的由接受方主导的“他塑”译介模式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有利于茅盾文学奖获奖小说的国际传播,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在日本的译介规模和传播效果,需要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 茅盾文学奖获奖小说 日译
下载PDF
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现状与启示——基于亚马逊网站的图书数据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缪立懿 吕颖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第6期505-509,共5页
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国家“软实力”的重要途径。鉴于当前中医药文化的海外传播效果不佳,接受度不高,有必要对其传播现状做全面的调查,以期制定更有针对性的传播策略。本研究基于全球最大的在线购书平台亚马... 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国家“软实力”的重要途径。鉴于当前中医药文化的海外传播效果不佳,接受度不高,有必要对其传播现状做全面的调查,以期制定更有针对性的传播策略。本研究基于全球最大的在线购书平台亚马逊官方网站的中医药在售书籍数据,分析了当前海外中医药传播的关注点、传播人、时间线等问题,并从传播学的视角对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进行反思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文化 海外传播 亚马逊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对国家形象的塑造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玲琳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15-21,共7页
国家形象与中国式现代化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在中国式现代化深入推进过程中,国家形象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同时,中国式现代化本身又为解决国家形象塑造中存在的自我认同焦虑、话语体系缺失、外部世界误读等问题提供了可能性。要塑造更加... 国家形象与中国式现代化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在中国式现代化深入推进过程中,国家形象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同时,中国式现代化本身又为解决国家形象塑造中存在的自我认同焦虑、话语体系缺失、外部世界误读等问题提供了可能性。要塑造更加可感、可信、可敬的中国国家形象,需要强化中国式现代化的自我认同、完善中国式现代化的话语阐释、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他者认可以及展开与西方现代化的交流互动来实现国家形象的内塑、自塑、他塑与合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国家形象
下载PDF
基于媒体计算的中国形象“他塑”模型建构——以印度尼西亚等东盟国家为例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美云 杜振吉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6期150-157,共8页
作为国家话语体系重要维度的国家形象建构,不仅包含自我认知与自我宣传,还包括国际社会其他国家和民族基于自身文化想象与现实观察的"他塑"形象,是由"自塑"与"他塑"共同合塑而成的。论题以建构主义理论... 作为国家话语体系重要维度的国家形象建构,不仅包含自我认知与自我宣传,还包括国际社会其他国家和民族基于自身文化想象与现实观察的"他塑"形象,是由"自塑"与"他塑"共同合塑而成的。论题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以"他塑"的一个重要渠道--社交媒体传播为突破,面向印度尼西亚等东盟国家,探讨如何运用媒体计算技术,获取国外社交媒体对中国形象的呈现结果,构建"他塑"的中国形象可视化动态模型,做到知己知彼,并有针对性地以己之事实纠正他者之误读,为中国形象及对外传播话语体系建构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形象 社交媒体计算 东盟国家
下载PDF
域外视角、边缘叙事与地方性书写——美国非虚构作家梅英东的东北叙事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蕾 钟栎娜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06-219,236,共15页
“东北”不只是地理区域的指认和表达,更具有区域群体文化高度的概括性和指向性。新世纪以降,一批域外作家相继旅居中国并集体性地以非虚构方式书写中国。其中,梅英东(Michael Meyer)沉潜在东北民间,以跨文化民族志的方式深描东北,以“... “东北”不只是地理区域的指认和表达,更具有区域群体文化高度的概括性和指向性。新世纪以降,一批域外作家相继旅居中国并集体性地以非虚构方式书写中国。其中,梅英东(Michael Meyer)沉潜在东北民间,以跨文化民族志的方式深描东北,以“看见中国未来”为立意,在中国近现代史辐辏离合中,表征出了一个多世纪东北的历史嬗变、阵痛和新变。梅英东的非虚构东北书写,在新的历史节点持有边缘性表达和微观视角,力求通过对乡土中国岁时肌理的触摸、以他者之眼凝视工业化浪潮下东北乡村中的自然景观、人地关系、生产形态和文化表征,发微出对东北未来甚至城乡中国去向的思考。这种跨文化的新质东北叙事,着力提取出中华文化匀质性之外的东北区域风味,在域外完成了富有个性化和辨识度的东北形象他塑和传播过程,结构性地丰赡了东北书写的立体性和历史感,亦形成了与对当下中国文学框架下东北叙事的互文和对话,成为新世纪东北书写光谱的重要一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书写 东北形象 梅英东 域外视角 非虚构写作
原文传递
习近平关于提升国际传播能力相关论述的理论逻辑 被引量:1
20
作者 郭霖 文吉昌 《新闻爱好者》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9-22,共4页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提升国际传播能力的相关论述包含了多个层面,在国际传播宗旨上,人类文明的交流互鉴是重要的议题。中国的国际传播面临“他塑”“逆差”“反差”“落差”等多种挑战,在具体实践策略中,相关学者需要从传统的“国际宣传”...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提升国际传播能力的相关论述包含了多个层面,在国际传播宗旨上,人类文明的交流互鉴是重要的议题。中国的国际传播面临“他塑”“逆差”“反差”“落差”等多种挑战,在具体实践策略中,相关学者需要从传统的“国际宣传”逻辑转向“国际传播”逻辑,关注国外信息受众的内心诉求,并在相关领域掌握国际制度性话语权,提升中国话语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传播能力 “逆差” 国际制度性话语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