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以“人-物”关系为中心:新闻研究的物质敏感性 |
白红义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21 |
17
|
|
2
|
传播的物质性视角下“人—物”关系考论——兼论数字文明的“对话性” |
秦琼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3
|
|
3
|
从设计的本质看“人—物”关系的新内涵 |
傅宝姬
张小开
|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
1
|
|
4
|
后现代科学视域中“物的返魅” |
张进
王晓婷
|
《跨文化研究》
|
2017 |
1
|
|
5
|
贡物的“流通”--基于岭南四例的思想史考察 |
杨天保
|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6
|
从ANT视角论克莱斯特《米歇尔·科尔哈斯》(1810)中“人-物-关系”的现代性 |
陈敏
|
《德语人文研究》
|
2021 |
0 |
|
7
|
通过设计思维建立驱动社会创新和资源的系统 |
韩挺
|
《设计》
|
2019 |
10
|
|
8
|
关于法律关系属性的几个理论问题 |
朱景文
韩旭
|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8
|
|
9
|
重视对马克思的价值理论的研究 |
俞吾金
|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
CSSCI
|
2008 |
8
|
|
10
|
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关系:环境社会系统中的四种关系论 |
甘晖
叶文虎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
2008 |
7
|
|
11
|
超越“物是人非”的文明形态 |
沈湘平
李松美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23 |
4
|
|
12
|
论道德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与王小锡同志商榷 |
周荣华
|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7 |
4
|
|
13
|
财政本质仅是一种分配关系吗? |
张馨
|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CSSCI
|
1996 |
4
|
|
14
|
论哲学“价值”的本质属性——对“价值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的反思 |
赵守运
邵希梅
|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5
|
|
15
|
乘物以游心:在教育中重构人与物的关系 |
俞晓婷
|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6
|
简析波德里亚的“物”理论——关于物的理解与消费社会批判的一个简明讨论 |
吴兴明
|
《雕塑》
|
2012 |
4
|
|
17
|
基于人-物交互关系检测的带电作业人员行为识别方法研究 |
冯兴龙
吴田
万亚旭
肖宾
方春华
黎鹏
赵慧敏
|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8
|
从主体-客体到物体间性——人与物关系形式的历史考察 |
董金平
|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
|
2024 |
0 |
|
19
|
马克思关于财富与平等、自由之关系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
何丽野
|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3
|
|
20
|
考古材料研究的新视角:人与物之间关系的纠缠理论分析 |
刘岩
|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