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一带一路”建设与我国扩大开放 |
裴长洪
于燕
|
《国际经贸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56
|
|
2
|
论亚投行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金融支撑作用 |
刘国斌
|
《东北亚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50
|
|
3
|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跨境物流协作——基于物流绩效指数 |
刘小军
张滨
|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45
|
|
4
|
亚投行、“一带一路”与中国的国际秩序观 |
孙伊然
|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41
|
|
5
|
“一带一路”战略的国际争端解决机制研究 |
张超
张晓明
|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
2017 |
28
|
|
6
|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地缘政治经济分析 |
盛思鑫
曹文炼
|
《全球化》
|
2015 |
27
|
|
7
|
1992-2018年中国境外产业园区信息数据集 |
李祜梅
邬明权
牛铮
李旗
|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
2019 |
25
|
|
8
|
亚投行:中美亚太权势更替的分水岭? |
陈绍锋
|
《美国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25
|
|
9
|
领导权转移与全球治理:角色定位、制度制衡与亚投行 |
贺凯
冯惠云
魏冰(译)
|
《国际政治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23
|
|
10
|
新世界主义语境下国际传播新视维 |
邵培仁
沈珺
|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22
|
|
11
|
中美制度竞争分析——以“一带一路”为例 |
赵洋
|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21
|
|
12
|
国际组织中的投票权与投票权力——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为例 |
罗杭
杨黎泽
|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21
|
|
13
|
激励视角下的PPP项目利益分配——以亚投行支撑中国企业投资GMS国家基础设施项目为例 |
常雅楠
王松江
|
《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20
|
|
14
|
美国压力与盟国的对华经贸政策 |
吴心伯
|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20
|
|
15
|
从“一带一路”看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的机遇与前景 |
徐梅
|
《东北亚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20
|
|
16
|
国际货币的经验及“一带一路”、亚投行的设立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启示 |
刘洋
刘谦
|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8
|
|
17
|
“一带一路”和“亚投行”的“阿喀琉斯之踵”及其破解——基于新李斯特理论视角 |
贾根良
|
《当代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8
|
|
18
|
日本对“一带一路”构想的认知和反应 |
李素华
|
《东北亚学刊》
|
2015 |
17
|
|
19
|
理解中国崛起:走出“修正——现状”二分法的迷思 |
温尧
|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7
|
|
20
|
亚投行的战略定位与业务创新模式 |
刘东民
李远芳
熊爱宗
高蓓
|
《国际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