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8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宋代妇女地位与二程贞节观的产生 被引量:10
1
作者 贾贵荣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2年第3期68-71,共4页
一 与世界上其他民族一样,中国社会也经历了漫长的母系氏族时代。妇女地位的沦落,是随着经济地位和政治制度的发展,以及社会文化心理结构的变迁逐渐形成的。处于奴隶制的夏、商时期的妇女,有权参加祭祀、占卜等政治活动,经济上亦拥有自... 一 与世界上其他民族一样,中国社会也经历了漫长的母系氏族时代。妇女地位的沦落,是随着经济地位和政治制度的发展,以及社会文化心理结构的变迁逐渐形成的。处于奴隶制的夏、商时期的妇女,有权参加祭祀、占卜等政治活动,经济上亦拥有自己的土地奴隶等。春秋战国时代,由于社会分工的发展及动荡不安的战争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贞节观念 士大夫阶层 春秋战国时代 母系氏族 经济地位 婚姻关系 政治活动 奴隶制 北宋 二程
下载PDF
“关学”的精神 被引量:9
2
作者 陈来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9,共3页
"关学"指"关中之学",一般特指宋明儒学在今陕西关中地区的发展。关学也有不同的发展阶段,如宋代道学主流的"濂、洛、关、闽",其中的关学就是专指北宋时期的关学。一般认为,北宋中期的张载及其思想是关学的代表形态。
关键词 关学 二程 北宋中期 发展阶段 论学 横渠四句 陕西关中地区 宋元学案 西铭 宋明儒学
下载PDF
论胡宏的哲学思想 被引量:2
3
作者 姜国柱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4期37-40,共4页
论胡宏的哲学思想●姜国柱胡宏(公元1105~1161年),字仁仲,建州崇安(今福建崇安县)人,胡安国季子,是宋代有名的学者。他的哲学思想,上承二程,下启张木式,不乏宏论,故作如下论述。一、心性论胡宏虽继承了二程的“性... 论胡宏的哲学思想●姜国柱胡宏(公元1105~1161年),字仁仲,建州崇安(今福建崇安县)人,胡安国季子,是宋代有名的学者。他的哲学思想,上承二程,下启张木式,不乏宏论,故作如下论述。一、心性论胡宏虽继承了二程的“性即理也”和“心是理,理是心”的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思想 胡宏 胡安国 二程
下载PDF
论清初的社会思潮与学术史的编修 被引量:7
4
作者 卢钟锋 《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129-140,共12页
论清初的社会思潮与学术史的编修卢钟锋清初学术,气势恢弘。其间,尤以编修学术史之风为盛。仅就这一时期问世的学术史著作来看,不但数量超迈前朝,而且规模也为前朝所不及。何以出现这种情况,它与清初的社会思潮有何关系,其本身又... 论清初的社会思潮与学术史的编修卢钟锋清初学术,气势恢弘。其间,尤以编修学术史之风为盛。仅就这一时期问世的学术史著作来看,不但数量超迈前朝,而且规模也为前朝所不及。何以出现这种情况,它与清初的社会思潮有何关系,其本身又具有怎样的性质特点,这是本文所要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朱 洛学编 经学家 理学史 理学宗传 学案 二程 孙奇逢 北学 宋明理学家
原文传递
开掘稀见史料钩沉二程行状--从爬梳《二程集》到书写《二程夫子》
5
作者 冯天瑜 《武汉文史资料》 2023年第1期49-54,共6页
一程颢、程颐(世称“二程”)是“天理”学说的创建者,对宋明理学有开山之功,受到了宋、元、明、清四个王朝的尊崇,在中国哲学史与文化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如果说《二程集》是宋代以来全面介绍二程语录与文集等权威文史原著的话,那么值此... 一程颢、程颐(世称“二程”)是“天理”学说的创建者,对宋明理学有开山之功,受到了宋、元、明、清四个王朝的尊崇,在中国哲学史与文化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如果说《二程集》是宋代以来全面介绍二程语录与文集等权威文史原著的话,那么值此二程夫子990周年华诞之际,裴高才君的新著“二程传”--《二程夫子:程颢程颐》,则是演绎二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况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程 二程集》 中国哲学史 齐家治国平天下 天理 宋明理学 程颢 程颐
下载PDF
湖南省濂溪学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张京华谈周敦颐:没有他,就没有儒学的中兴
6
作者 杨丽芳 《十几岁》 2024年第24期23-26,共4页
周敦颐故居静静坐落在永州市道县楼田村道山山脚。濂溪清澈,爱莲湖荷花芬芳,千年时光在飞檐翘角的建筑中交织。张京华常漫步于此。1999年,张京华从北京大学南下至洛阳大学,邂逅了周敦颐亲传弟子二程(程颢、程颐)的伊川故里。2003年,他... 周敦颐故居静静坐落在永州市道县楼田村道山山脚。濂溪清澈,爱莲湖荷花芬芳,千年时光在飞檐翘角的建筑中交织。张京华常漫步于此。1999年,张京华从北京大学南下至洛阳大学,邂逅了周敦颐亲传弟子二程(程颢、程颐)的伊川故里。2003年,他南下到永州的湖南科技学院,在濂溪故里描摹周敦颐的模样。濂溪游钓、吟风弄月、不除庭草……从故纸堆中“复活”的周敦颐在他眼前一一掠过。“孔孟后第一人”“理学鼻祖”“道学宗师”……与这些响当当的名号相比,周敦颐留下的文献并不丰富,诗文加起来也不过六千余言。张京华认为,这恰是周敦颐超越同侪、超越时代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濂溪 周敦颐 二程 亲传弟子 程颢 湖南科技学院 程颐 永州市
原文传递
康有为视界中的二程
7
作者 魏义霞 《孔子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8-156,160,共10页
关于康有为视界中的二程,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分析:审视维度、学术归属、思想解读和态度评价。就审视维度而言,康有为是最早将二程纳入近代哲学视野的哲学家。二程在他那里的境遇与大多数国学人物的情况类似,集中出现在其戊戌维新之前... 关于康有为视界中的二程,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分析:审视维度、学术归属、思想解读和态度评价。就审视维度而言,康有为是最早将二程纳入近代哲学视野的哲学家。二程在他那里的境遇与大多数国学人物的情况类似,集中出现在其戊戌维新之前的早期思想中。就学术归属而言,康有为对二程的思想来源和身份归属津津乐道,与其热衷于考辨中国文化的“学术源流”密不可分。就思想解读而言,康有为注意到了二程的义理、中庸和变化气质方面的内容。就态度评价而言,康有为对待二程的态度取决于他的孔教立场,给予二程的评价褒贬参半。康有为的二程观信息量丰富,对于体悟康有为的国学观以及宋明理学观提供了有益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有为 二程 近代哲学
原文传递
程朱的超越境界
8
作者 宋志明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8-84,共7页
宋明理学发明内在超越理论,取代了佛教的外在超越理论,将其挤到后排。程颢、程颐、朱熹是内在超越理论的主要创造者。二程依据天理论,弘扬价值理性,搭建儒家的精神世界,视儒家伦理规范为天理的直接体现。朱熹以二程天理本体论为根基,把... 宋明理学发明内在超越理论,取代了佛教的外在超越理论,将其挤到后排。程颢、程颐、朱熹是内在超越理论的主要创造者。二程依据天理论,弘扬价值理性,搭建儒家的精神世界,视儒家伦理规范为天理的直接体现。朱熹以二程天理本体论为根基,把张载、周敦颐、邵雍的学说都纳入理学体系之中,成为集大成者,与二程连称为程朱理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程 朱熹 天理 集大成
下载PDF
宋代礼学的新发展——以二程的礼学思想为中心 被引量:6
9
作者 刘丰 《中国哲学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9-90,共12页
皮锡瑞在《经学历史》中讲到宋代礼学时说:“宋人尽反先儒,一切武断;改古人之事实,以就我之义理;变三代之典礼,以合今之制度;是皆未敢附和以为必然者也。”刘师培《经学教科书》也认为宋代礼学“掊击古义,穿凿浅陋,殊不足观。... 皮锡瑞在《经学历史》中讲到宋代礼学时说:“宋人尽反先儒,一切武断;改古人之事实,以就我之义理;变三代之典礼,以合今之制度;是皆未敢附和以为必然者也。”刘师培《经学教科书》也认为宋代礼学“掊击古义,穿凿浅陋,殊不足观。”若从传统经学的立场来看,皮锡瑞与刘师培一主今文,一主古文,二人对经学史的判断、评价有许多看法是不同的,甚至是完全对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学思想 宋代 《经学历史》 《经学教科书》 二程 皮锡瑞 刘师培 经学史
原文传递
孔颜所乐何事
10
作者 程志敏 《精神文明导刊》 2024年第6期58-60,共3页
中唐以前本无“孔孟”之说,更无“孔颜”之论,惟有“周孔”之称。唐宋以降,儒家内部的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四书”横空出世,即便不能说侵越“五经”,至少与之相提并论矣,中国思想的特质亦由此有了很大的改观。中古文明之变始于韩... 中唐以前本无“孔孟”之说,更无“孔颜”之论,惟有“周孔”之称。唐宋以降,儒家内部的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四书”横空出世,即便不能说侵越“五经”,至少与之相提并论矣,中国思想的特质亦由此有了很大的改观。中古文明之变始于韩愈的崇古、排佛、立孟、正荀,周敦颐令二程寻孔颜乐处则完成了这件持续了两三个世纪的重建正统之大业,因为当时的学者往往泛滥百家,出入释老,故必须使之返求六经,方能匡正世俗,维护道统,融贯古今,再铸辉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颜乐处 二程 周敦颐
原文传递
跨学科劳动实践项目的设计与实施——以“空中结薯”项目为例
11
作者 杨凌 郭文凤 《湖北教育》 2024年第20期14-15,共2页
地方特色农业是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宝贵资源。黄冈市红安县教育科学研究院结合红安县二程镇农业资源特色,开发并实施了“红安苕”劳动实践活动课程。其中,“空中结薯”是红安县二程中学九年级学生开展的跨学科劳动实践项目。此项目融合... 地方特色农业是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宝贵资源。黄冈市红安县教育科学研究院结合红安县二程镇农业资源特色,开发并实施了“红安苕”劳动实践活动课程。其中,“空中结薯”是红安县二程中学九年级学生开展的跨学科劳动实践项目。此项目融合了初中的多门学科知识,旨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合作探究及创新的能力,引导学生形成热爱劳动、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劳动创造价值的认同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实践 实践活动课程 热爱劳动 学生动手实践 合作探究 二程 九年级学生 红安县
下载PDF
二程定止之辨中的儒佛话语竞争
12
作者 李健芸 《中国哲学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4-73,共10页
定止之辨是二程儒佛之辩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论题。在二程看来,佛学的禅定修行不能达到其所预期的目标,而其理论上的问题则在于错认心物关系,有悸于内外一本的原则和基于此原则的“感”的真实性与普遍性。与此相对,二程从“万物各有止”出... 定止之辨是二程儒佛之辩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论题。在二程看来,佛学的禅定修行不能达到其所预期的目标,而其理论上的问题则在于错认心物关系,有悸于内外一本的原则和基于此原则的“感”的真实性与普遍性。与此相对,二程从“万物各有止”出发,肯定万物各有其内在的性分和分位,这种分位指的是物在由天理规定的整体秩序中应当达致的恰当合宜的状态,也是性分的充分实现。二程基于“万物各有止”这一形而上学命题中具有的规范性意涵和“内外一本”的原则,将“定”的境界的达成奠基于“止”的实现。由此,二程在定止之辨中展示出一种辨析儒佛相似概念的典型思路,揭露其在实践上和理论上存在的根本困难,进而依循对于儒学固有经典中的相似概念的阐释,将得到清理的概念纳入自身话语系统和理论系统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程 定止之辨 儒佛之辨 艮止 物各付物
原文传递
从“天命”到“天理”——韩愈、二程天论与唐宋之际儒家的发展
13
作者 郑熊 黄芳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3-81,共9页
唐宋之际儒学出现了变革,这种变革可以通过对韩愈、二程天论的分析体现出来。从韩愈的“天命”到二程的“天理”,体现出唐宋儒学对天性质的界定从意志之天转变为义理之天,天的功能从天地万物之性由天命赋予转变为天地万物之理由天理转化... 唐宋之际儒学出现了变革,这种变革可以通过对韩愈、二程天论的分析体现出来。从韩愈的“天命”到二程的“天理”,体现出唐宋儒学对天性质的界定从意志之天转变为义理之天,天的功能从天地万物之性由天命赋予转变为天地万物之理由天理转化,天人合一关系从外在合一转变为内在合一。从韩愈的“天命”演变成二程的“天理”,带来了儒学发展质的飞跃,这种演变是儒学发展的必然,是儒学为了对抗佛教的挑战而做的自我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命 天理 韩愈 二程 天论
下载PDF
二程君主论的内涵及其思想史背景
14
作者 单智伟 陈勇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74-83,共10页
二程作为北宋理学的奠基者,不仅对儒家的内圣心性之学有着重要的思想阐发,而且对儒家所强调的外王事业亦有诸多理论创见,他们打破了儒家长期以来“内圣”和“外王”相脱节的困境,明确了为学与为政的次第关系,构建了“格致诚正修齐治平... 二程作为北宋理学的奠基者,不仅对儒家的内圣心性之学有着重要的思想阐发,而且对儒家所强调的外王事业亦有诸多理论创见,他们打破了儒家长期以来“内圣”和“外王”相脱节的困境,明确了为学与为政的次第关系,构建了“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的新的治道体系。二程的治道体系是以君主为核心的,它强调君主的重要性,着眼于君主心术的本源,并对君主提出了期待和要求,重建了三代以降日渐败坏的政治、社会秩序,成为后世政治思想的核心。二程对君主权威的重视及其关于君主的独到见解对中国古代君主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是当时社会各种思想相互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程 君主论 治道体系 思想史
下载PDF
“圣人之道,至卿不传”——从二程的荀子观看荀子罢祀的学理因由
15
作者 魏雅儒 杨少涵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33-39,共7页
历史上的荀子“罢祀”事件需要在一个更宏观的思想史背景下审视。根据当代学者的研究,荀子在明代遭到罢祀的主要原因在于其“性恶”“礼伪”的思想不合于宋明理学的道统观,被视为不传“圣人之道”。通过考察二程在不识性、不知诚、悖圣... 历史上的荀子“罢祀”事件需要在一个更宏观的思想史背景下审视。根据当代学者的研究,荀子在明代遭到罢祀的主要原因在于其“性恶”“礼伪”的思想不合于宋明理学的道统观,被视为不传“圣人之道”。通过考察二程在不识性、不知诚、悖圣人三个层面对荀子的批判,可以发现荀子之所以被视为不传“圣人之道”,是因为其对性道关系、心道关系、圣人与道的关系的理解,不符合二程为“圣人之道”所构建的新的形上基础。进一步说,正是由于以“仁义之行”为不变内涵的“道”,在表现形式上发生了由“礼义之统”到“天命之性”的转变,才导致荀子被视为不传“圣人之道”,并最终因“言性恶”的理论问题而遭罢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程 荀子 罢祀 性恶
下载PDF
张载论“以至于命”
16
作者 安鹏 《中国哲学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5-41,共7页
北宋横渠先生张载视《说卦》“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为三个不同的义理次第,因此与二程有过交锋。在横渠看来,至于命需要以尽性作为前提,这将意味着,至于命是一个专属于圣人的议题。性即天参,涵具天德与天道,尽性是由人向天的转变,以此实... 北宋横渠先生张载视《说卦》“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为三个不同的义理次第,因此与二程有过交锋。在横渠看来,至于命需要以尽性作为前提,这将意味着,至于命是一个专属于圣人的议题。性即天参,涵具天德与天道,尽性是由人向天的转变,以此实现造位天德的圣神境地,因此尽性意味着圣人对私我的彻底化除,而纯然以天德为德、以天参为性。至于命则又一次将视野从天收回到私我上来,是圣人已然造位天德、化除私我之后,面对具体的时遇处境而对天的顺遂。只有经历至于命这一过程,圣人才算以乾乾进德、自强不息的姿态实现向天的真正回归。横渠解经的意旨在于揭明圣人关于至于命的义理,工夫论的意义并不明显,而与二程所作的解读然有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载 二程 正蒙 至于命 尽性
原文传递
从观念到思想:先秦儒家人性论的历史考察——评郭倩著《先秦儒家人性论的起源与发展研究》
17
作者 程鹏宇 《华夏文化》 2024年第2期53-56,共4页
在中国思想史上,先秦儒家人性论是一个恒久绵长的学术论题,它肇端于孔子,成熟于孟荀。孔子有“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思想,子思、孟子、荀子对人性都有专门的论述,先秦儒家的人性学说至此臻于成熟。秦汉以后,又有不少思想家对先秦儒家... 在中国思想史上,先秦儒家人性论是一个恒久绵长的学术论题,它肇端于孔子,成熟于孟荀。孔子有“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思想,子思、孟子、荀子对人性都有专门的论述,先秦儒家的人性学说至此臻于成熟。秦汉以后,又有不少思想家对先秦儒家人性论加以阐释、发挥,汉有董仲舒、刘向、扬雄、王充、赵岐、郑玄等,唐有韩愈、李翱,宋有张载、二程、朱熹、陆九渊、孙奭等,明清有王阳明、戴震、陈澧等。近代以来也有不少历史学家用新历史观对先秦儒家人性论做出了解读,尤其是以侯外庐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运用唯物史观阐释了先秦儒家人性论产生的历史语境,为当代学者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思想史 人性学说 习相远 陆九渊 二程 子思 赵岐 李翱
下载PDF
风雪中的求知传奇:“程门立雪”的故事
18
作者 柯柯 《小学生必读(低年级版)》 2024年第7期82-85,共4页
宋朝时,有一名叫杨时的少年,他自小便聪明好学,八岁时写的文章就能让人眼前一亮,因此,大家都叫他“神童”。长大后,杨时考中了进士,当上了官,但他还是感到学无止境,想要继续钻研学问,提升自己。那时候,最火的学问叫“理学”,而最有名的... 宋朝时,有一名叫杨时的少年,他自小便聪明好学,八岁时写的文章就能让人眼前一亮,因此,大家都叫他“神童”。长大后,杨时考中了进士,当上了官,但他还是感到学无止境,想要继续钻研学问,提升自己。那时候,最火的学问叫“理学”,而最有名的老师,当推程颢和程颐这对“金牌讲师”,由于二人是兄弟,世人又并称他们为“二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程 学无止境 求知
原文传递
从东南邹鲁、程朱阙里到新安理学:宋元明清时期徽州地域文化认同的建构 被引量:2
19
作者 卞利 马德璟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1,共11页
两宋以来特别是南宋至元明清时期,随着第三次中原地区大姓望族南迁高潮的完成,徽州地域经济与文化开发的不断深入,徽商的强势崛起,科举考试的成功,以及社会持续稳定局面的形成,一批徽州籍地方官员、士绅、学者暨知识和文化精英在致力于... 两宋以来特别是南宋至元明清时期,随着第三次中原地区大姓望族南迁高潮的完成,徽州地域经济与文化开发的不断深入,徽商的强势崛起,科举考试的成功,以及社会持续稳定局面的形成,一批徽州籍地方官员、士绅、学者暨知识和文化精英在致力于理学等学术探讨的同时,至迟从北宋中叶开始,有意识地建构以“东南邹鲁”为中心的徽州地域文化认同,并在明代中后期完成了东南邹鲁、徽州学术谱系、程朱阙里和以《文公家礼》为中心的民间礼仪认同的建构任务。在从东南邹鲁、程朱阙里、新安理学到礼仪认同的建构过程中,徽州学者暨知识和文化精英出现了罔顾事实,牵强附会,甚至背离学术宗旨粗制滥造、片面夸大的一己之私和门户之见等弊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南邹鲁 程朱阙里 文化认同 新安理学 朱熹 二程 徽州
下载PDF
儒佛生死观的差异--以二程对佛教生死观的批判为中心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立夫 张玉姬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07-116,共10页
佛教传入中国后,其生死观借助于轮回报应的教义而流传,在普通民众中影响极大,遭到了一些儒家正统人士的不满和批评。对佛教的生死观进行直接批判的主要是宋明时代的理学家,尤以二程最为典型。二程主要从偷胎夺阴之谬、释氏畏死、利己主... 佛教传入中国后,其生死观借助于轮回报应的教义而流传,在普通民众中影响极大,遭到了一些儒家正统人士的不满和批评。对佛教的生死观进行直接批判的主要是宋明时代的理学家,尤以二程最为典型。二程主要从偷胎夺阴之谬、释氏畏死、利己主义三个方面对佛教的生死观进行了批判。其中第一个方面的批评并未超出六朝思想家的水平,况且佛教生死观的要害也不在其鬼神说。二程对佛教生死观的着力批判,是其中的后两个方面,即佛教执着于生死,放弃了人间的道德责任。客观而论,二程只是维护了儒家固有的"事父事君之妙道",却不敢肯定禅宗所倡导的"担水砍柴,无非妙道",这正是二程在生死观方面不够周全和融通的地方。儒家生死观的特色在人伦,佛教生死观的特色在破执,将二者结合起来,正是宋明理学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程 佛教 儒家 生死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