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5篇文章
< 1 2 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中西音乐关系”若干问题的初步思考 被引量:13
1
作者 杨和平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8-12,共5页
本文取“中西音乐关系”的研究视角 ,对与中西音乐关系相关的 :“全盘西化”、“中西融合”、“复古倾向”、“民族性与时代性”、“音乐文化选择”及“音乐教育”等问题作初步的探讨 。
关键词 中西音乐关系 全盘西化 中西融合 复古倾向 民族性 时代性 文化选择
下载PDF
芭蕾中国学派的创立及其近年来的创作实践 被引量:15
2
作者 罗辛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16,共6页
时代要求中国芭蕾跟上世界先进潮流,要求芭蕾中国学派尽快形成。中国原创芭蕾从诞生之日起,就在探索芭蕾的中国学派之路。《红色娘子军》和《白毛女》初步具有了现代芭蕾的形态。综观新时期近10年来的中国芭蕾舞剧创作,我国的5个芭蕾舞... 时代要求中国芭蕾跟上世界先进潮流,要求芭蕾中国学派尽快形成。中国原创芭蕾从诞生之日起,就在探索芭蕾的中国学派之路。《红色娘子军》和《白毛女》初步具有了现代芭蕾的形态。综观新时期近10年来的中国芭蕾舞剧创作,我国的5个芭蕾舞团奋力开拓,勇于实践,各自都做出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但有几点不足之处:一是几乎没有稍有影响的现代题材作品,没有反映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火热的现实生活;二是从世界范围来看,20世纪以来,芭蕾艺术先进的各国都在大力发展现代芭蕾,而我们至今没有原创的能成立的现代芭蕾舞剧作品。这个问题涉及中国原创芭蕾总体态势的现代感和现代风貌,涉及创作者(包括批评界)的现代性立场和审美观的现代性;三是几乎没有像《丝路花雨》那样潜心发掘民族艺术底蕴,在历史遗存的基础上提炼形成自成体系的舞蹈语汇的作品。笔者认为应重视民族多样性和“中西融合”,树立多元文化观;应站在现代性的立场上,以保持民族的独立文化品格为原则,以“中西融合”为手段,建立和发展芭蕾的中国学派;认为中国芭蕾的现代发展应走多极化的发展道路,大体上可以分为三条,即:第一、传统芭蕾;第二、民族芭蕾;第三,现代芭蕾(以本土化现代舞为主要语汇);认为第三条道路代表着中国芭蕾的前进方向,也是芭蕾中国学派的方向。对如何建立芭蕾中国学派,笔者提出了10点原则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芭蕾中国学派 现代芭蕾 多极化道路 民族多样性 趋同化 中西融合 多元文化观 现代发展 现代性立场 民族的独立文化品格
原文传递
谈文学的伦理价值和教诲功能 被引量:16
3
作者 聂珍钊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15,共3页
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的文学理论与批评被介绍引入中国,形成我国文学批评中西融合、多元共存的局面,成就有目共睹,但是发展中出现的许多争议、许多困惑,也必须引起重视。就文学与伦理的关系而论,其中有关文学的价值问题,就很有必要... 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的文学理论与批评被介绍引入中国,形成我国文学批评中西融合、多元共存的局面,成就有目共睹,但是发展中出现的许多争议、许多困惑,也必须引起重视。就文学与伦理的关系而论,其中有关文学的价值问题,就很有必要引起我们的重新思考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理论 伦理价值 功能 文学批评 改革开放 中西融合 多元共存 价值问题
原文传递
音乐审美心理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被引量:15
4
作者 施咏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59-68,共10页
民族性与世界性是音乐审美心理存在的共性与个性的两个方面。在各民族的音乐审美心理中存在着人类共同性的因素,以此成为民族之间音乐交流、情感沟通的基础。另一方面,每个民族的情感表达方式与音乐审美习惯彼此又各不相同,作为民族性... 民族性与世界性是音乐审美心理存在的共性与个性的两个方面。在各民族的音乐审美心理中存在着人类共同性的因素,以此成为民族之间音乐交流、情感沟通的基础。另一方面,每个民族的情感表达方式与音乐审美习惯彼此又各不相同,作为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融合与发展则要求先立足于本民族的审美神韵,通过新信息的输入和反馈,不断实现自我更新,以取得世界性的广泛认同,并丰富、完善中华民族的音乐审美心理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审美心理 民族性 世界性 审美习惯 中西融合
下载PDF
艺术的出路在于中西融合——(交响音乐系列《中国风》十年思考) 被引量:13
5
作者 鲍元恺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16-22,共7页
产生在封闭社会的中国原生状态的古老传统音乐,要通过同世界各民族的音乐文化相互交流,通过与外来音乐形式的融合,才能获得再生机能而存活于现实文化生活并进而跨入世界乐坛,才能以主流文化的姿容展示中国传统音乐的艺术魁力和独特神韵... 产生在封闭社会的中国原生状态的古老传统音乐,要通过同世界各民族的音乐文化相互交流,通过与外来音乐形式的融合,才能获得再生机能而存活于现实文化生活并进而跨入世界乐坛,才能以主流文化的姿容展示中国传统音乐的艺术魁力和独特神韵,表现中国文化的丰富形态和深刻智慧。这种融合,不是割断和否定传统,而是发展和丰富传统。“中国风”的宗旨,就是以交响音乐这种开放的艺术形式,作为联结东方同西方不同文化背景空间差的桥梁作为联结古代与现代不同时代审美需求时间差的桥梁,使中国传统音乐打开同世界文化隔绝,同现实生活隔绝的封闭状态,从而在去粗取精,消化融汇和新陈代谢的过程中获得新的生命,取得开放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响音乐 中国传统音乐 音乐形式 音乐文化 融汇 艺术形式 十年 中西融合 审美需求 独特
下载PDF
质疑“中国音乐”、“西方音乐”——对二十世纪中国音乐思想两个最基本概念的再思考 被引量:12
6
作者 郑苏 《人民音乐(评论)》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0-33,共4页
"中国音乐"和它的既相对又不可分离的伙伴"西方音乐"是支撑二十世纪中国音乐思想的最基本的思维框架之一.它们是一对最常用的概念,但同时也是最没有受到仔细推敲和深入分析的概念.一个世纪以来,曾有无数的文章描述... "中国音乐"和它的既相对又不可分离的伙伴"西方音乐"是支撑二十世纪中国音乐思想的最基本的思维框架之一.它们是一对最常用的概念,但同时也是最没有受到仔细推敲和深入分析的概念.一个世纪以来,曾有无数的文章描述中西音乐之不同、优劣、高下、强弱,许多更提出了对待这种不同的方针、办法和策略,其中包括全盘西化,中西融合,洋为中用以及最近的文化价值相对论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音乐 中国音乐 中西融合 时代背景 前提 对立 争论 优劣 议论 推敲
原文传递
试论刘天华的中西融合音乐观 被引量:8
7
作者 石蔚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20-24,共5页
中西融合音乐观是刘天华在艺术实践中不断探索的思想结晶 ,是他面对当时的西乐东渐局面所作出的一种明智的选择。本文通过对刘天华中西融合音乐观的回顾与分析 ,针对 2 1世纪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道路的颇多争议 ,对刘天华的音乐道路作出... 中西融合音乐观是刘天华在艺术实践中不断探索的思想结晶 ,是他面对当时的西乐东渐局面所作出的一种明智的选择。本文通过对刘天华中西融合音乐观的回顾与分析 ,针对 2 1世纪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道路的颇多争议 ,对刘天华的音乐道路作出肯定的回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天华 音乐观 中西融合 中国民族音乐 艺术实践 争议 发展道路
下载PDF
管理哲学:中西融合的批判性考察 被引量:12
8
作者 彭新武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6-121,共6页
一、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管理界:现状与问题 大概没有比今天的国人更乐于叫嚷“学习”或“充电”了,毕竟全球化站在了大门口。然而,我们在取得不少进步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管理哲学 中西融合 批判性 全球化背景 “充电” “学习” 普遍
原文传递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对民族凝聚力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业兴 《中国文化研究》 CSSCI 2000年第2期12-16,共5页
关键词 现代转换 论争 折中 中国传统文化 中西融合 历史转折 蕴含 课题 中西文化 现象
原文传递
当代散文之艺术嬗变 被引量:7
10
作者 佘树森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3-14,共12页
在中国当代文学从观念到实践开始大变革的潮流中,我们看到,中国当代散文,比之其它文学体裁所表现出的亢奋与活跃,显得过分的持重与平静。诸如:诗歌曾经“崛起”过、“朦胧”过;小说更曾“意识流”过、“寻根”过,且至今还在“实验”着;... 在中国当代文学从观念到实践开始大变革的潮流中,我们看到,中国当代散文,比之其它文学体裁所表现出的亢奋与活跃,显得过分的持重与平静。诸如:诗歌曾经“崛起”过、“朦胧”过;小说更曾“意识流”过、“寻根”过,且至今还在“实验”着;甚至连话剧也曾闪过“现代派”的“讯号”;如今,人们又在热谈报告文学的“轰动效应”。而唯独散文,虽有骚动,有变化,但还没有真正地“热闹”过,用当今评论界流行的说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十年代 五六十年代 现代派 中国当代文学 艺术表现 中国当代散文 时代生活 丰子恺 审美观念 中西融合
原文传递
中西方身体训练哲学的差异与身体训练方法的融合 被引量:10
11
作者 张昊 吕韶钧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6-149,163,共5页
以中西方文化差异为研究背景,采用文献资料法、推理、归纳、演绎及逻辑分析法,从中西方的自然观和身体观的视角切入,探讨东方"身心一元论"与西方"身心二元论"的特征,从身体哲学视角比较中西方身体训练指导思想的差... 以中西方文化差异为研究背景,采用文献资料法、推理、归纳、演绎及逻辑分析法,从中西方的自然观和身体观的视角切入,探讨东方"身心一元论"与西方"身心二元论"的特征,从身体哲学视角比较中西方身体训练指导思想的差异。对比近年来国内新引进的训练理论,阐析中国传统的身体训练方法和手段的优势,说明依托西方的现代体育科学理论下的身体训练方法和手段正在不自觉地向中国的民族传统体育训练方法和手段靠拢、转化、融合。结论:文化背景的差异造成了中西方对身体的认识与训练理念的差别,在西方强势文化主导下竞技体育抑制了中国传统体育训练优势的发挥。近年来,西方所谓的先进训练理念,在中国传统武术和养生中早有运用。发掘和整理中国武术和养生等项目中的训练手段和方法已经成为现代竞技体育训练的突破点。在国际语境下,构建中国传统身体训练的理论框架,为现代体育的身体训练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方文化 身体训练哲学 武术训练 对比研究 中西融合
下载PDF
文艺美学与中国美学的现代传统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杜卫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13,共9页
"文艺美学"的创建始于20世纪初。王国维是开创和奠基者,宗白华是重要贡献者,朱光潜是第一位理论集大成者。他们的美学研究的学术理路和中西融合的成果在文艺美学理论中得到了继承,使文艺美学成为与中国现代美学联系最为紧密... "文艺美学"的创建始于20世纪初。王国维是开创和奠基者,宗白华是重要贡献者,朱光潜是第一位理论集大成者。他们的美学研究的学术理路和中西融合的成果在文艺美学理论中得到了继承,使文艺美学成为与中国现代美学联系最为紧密的、具有一定本土特色的美学理论建构。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文艺美学在创建本土美学、对话传统美学等方面的自觉意识明显淡化了。作为一种知识生产,文艺美学应该继承中国现代美学融合中西、建构本国美学理论的精神,接着中国美学的现代传统做下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美学理论 中国美学 中国现代美学 中西融合 20世纪 集大成者 学术理路 美学研究
原文传递
叶嘉莹先生诗词学中的“兴发感动”说 被引量:6
13
作者 何春环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06年第2期67-72,共6页
叶嘉莹先生数十年潜心研究中国古典诗词,博采中外古今文论之长,度越前修而开径独行,创立了“兴发感动”说的诗词学理论和批评方法。前者涉及感发成因、表现方式、审美境界、审美过程、评赏标准等理论内涵;后者涉及合论“能感”与“能写... 叶嘉莹先生数十年潜心研究中国古典诗词,博采中外古今文论之长,度越前修而开径独行,创立了“兴发感动”说的诗词学理论和批评方法。前者涉及感发成因、表现方式、审美境界、审美过程、评赏标准等理论内涵;后者涉及合论“能感”与“能写”、辨析风格与意境、多重比较论析、以“史”的眼光观照词人、融合中西诗论等批评方法。两者对中国诗学和词学实行现代转化而与世界诗学接轨,并构建中国现代诗学和词学批评的新体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发感动 理论内涵 批评方法 中西融合
下载PDF
中西方运动训练哲学萌芽的特征比较 被引量:9
14
作者 胡海旭 万发达 +3 位作者 杜长亮 朱坚 徐昶楠 郭志光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20-126,共7页
通过探析中西方运动训练哲学的异同,以期为中国运动训练理论发展提供借鉴,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进行研究,认为:运动训练的哲学起源于运动是良医的人类实践,并与中西医"科学"永结良缘;现代意义上的西方运动训练,在西医之父... 通过探析中西方运动训练哲学的异同,以期为中国运动训练理论发展提供借鉴,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进行研究,认为:运动训练的哲学起源于运动是良医的人类实践,并与中西医"科学"永结良缘;现代意义上的西方运动训练,在西医之父希波克拉底之前与医学一样,充满神秘的"神力"迁移效用,且皆和巫术相结合,尚处于原始积累阶段;随后,形成以"四体液学说"为理论基础的运动训练哲学的萌芽,并引领主流;公元2世纪,同时期的盖仑和张仲景对中西医"科学"观念的分野,致使基于中医范式上的中国运动训练哲学呈现另一景象,并充分展现于武术和导引训练中。通过解析古代中西方运动训练哲学萌芽及其特征提出,中西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的交流、交融甚至交锋不无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训练哲学 四体液学说 中医 武术训练 中西融合
原文传递
海派旗袍的构成元素及其在现代服饰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5
作者 韩丽蓉 《包装学报》 2016年第4期50-54,共5页
海派旗袍由廓形、立领、开衩、盘扣、胸襟等元素构成。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服装设计界刮起了"中国风",海派旗袍元素也受到设计师们的关注,他们通过打散重构、夸张变形、中西融合等方法将海派旗袍元素应用于现代服饰设计中。
关键词 海派旗袍 构成元素 打散重构 夸张变形 中西融合
下载PDF
从现实关怀到终极关怀——中西融合的彭燕郊诗歌 被引量:6
16
作者 曾思艺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4期56-58,共3页
关键词 彭燕郊 终极关怀 现实关怀 中西融合 叶赛宁 普希金 中西文学 涅克拉索夫 自然风光 中国古典诗歌
下载PDF
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室内乐创作之演变 被引量:8
17
作者 陈鸿铎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17,共15页
自20世纪80年代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的专业音乐创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室内乐创作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所取得的成绩尤其令人瞩目。文章将对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近40年中国的室内乐创作展开论述,内容聚焦于室内乐创作的... 自20世纪80年代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的专业音乐创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室内乐创作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所取得的成绩尤其令人瞩目。文章将对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近40年中国的室内乐创作展开论述,内容聚焦于室内乐创作的形式路径和写作策略的演变,及背后观念的转变。在此基础上,再思室内乐创作的未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西方室内乐 民间合奏曲 形式路径 写作策略 中西融合
原文传递
音乐剧——中国歌剧发展的一条新路 被引量:6
18
作者 罗辛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37-139,共3页
音乐剧——中国歌剧发展的一条新路罗辛国外音乐剧的产生与现状中世纪以后音乐文化上有两次大的变革,一次是文艺复兴时期音乐文化的世俗化,再就是二十世纪的音乐文化的通俗化。西洋歌剧的兴起正是随着十六世纪末,十七世纪初音乐文化... 音乐剧——中国歌剧发展的一条新路罗辛国外音乐剧的产生与现状中世纪以后音乐文化上有两次大的变革,一次是文艺复兴时期音乐文化的世俗化,再就是二十世纪的音乐文化的通俗化。西洋歌剧的兴起正是随着十六世纪末,十七世纪初音乐文化的世俗化而兴起。到了二十世纪,西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剧 中国歌剧 文明形态 中西融合 轻歌剧 西洋歌剧 西方现代艺术 社会转型 形式规范 现代性
原文传递
思维争艳、国际视野、中西融合——英语辩论的教育意义 被引量:8
19
作者 田朝霞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9-73,92,共6页
在国际化人才培养背景下,英语辩论教育在中国高校人才培养中具有特殊意义。英国议会制辩论以其独特的赛制,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系统思维能力;通过多维度思维习惯和多学科知识,培养学生开阔、开放的世界胸怀;通过复杂语境中的不同角色,培... 在国际化人才培养背景下,英语辩论教育在中国高校人才培养中具有特殊意义。英国议会制辩论以其独特的赛制,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系统思维能力;通过多维度思维习惯和多学科知识,培养学生开阔、开放的世界胸怀;通过复杂语境中的不同角色,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创新精神、独立精神。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以辩论的形式,深入西方"极端"之路,而获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真谛。正确认识英语辩论教育,有利于弥补传统教育模式下中国学生的思辨不足,融合中西方思想的精髓,并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辩论 大学生思维能力 中西融合
下载PDF
现代中国画的传统与变革 被引量:8
20
作者 陈池瑜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89-94,共6页
中国画在现代的曲折发展中主要途径有两条,其一为国画改良和中西融合派,主张用西方的写实主义或现代主义来改造中国画,其二为弘扬国光或坚守传统派,主张传统中进行自我变革,在继承中进行创新。这两条道路均推进了中国画的现代进程,并将... 中国画在现代的曲折发展中主要途径有两条,其一为国画改良和中西融合派,主张用西方的写实主义或现代主义来改造中国画,其二为弘扬国光或坚守传统派,主张传统中进行自我变革,在继承中进行创新。这两条道路均推进了中国画的现代进程,并将影响21世纪中国画的创作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画 国画改良 中西融合 传统与创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