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路径和中国角色论析 |
丁工
|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1
|
|
2
|
中国式现代化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 |
韩庆祥
张健
|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
2023 |
14
|
|
3
|
博爱与爱我中华——论孙中山的博爱观 |
林家有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6
|
|
4
|
论中国共产党从“民族解放”到“世界大同”的理论实践 |
唐霞
|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5
|
看大美中国新画卷——初中主题队活动案例 |
潘璠
|
《年轻人(C版)(学校天地)》
|
2024 |
0 |
|
6
|
中庸之道的内涵特征及其价值意蕴 |
杨换
|
《哲学进展》
|
2024 |
0 |
|
7
|
日本观察:女性的光彩与暗淡 |
李一诺
|
《财新周刊》
|
2024 |
0 |
|
8
|
人类命运共同体旗帜下的美好生活 |
喻文德
|
《兰州学刊》
CSSCI
|
2022 |
5
|
|
9
|
中国体育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功能、责任与使命 |
戴永冠
谢济明
林伟红
|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3 |
2
|
|
10
|
为世界谋大同而凝聚共识——中国外交话语权提升的逻辑与路径 |
郑长忠
|
《当代世界》
CSSCI
|
2019 |
5
|
|
11
|
新时代要论 |
|
《党课参考》
|
2023 |
0 |
|
12
|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担当 |
李玉赋
|
《协商论坛》
|
2023 |
0 |
|
13
|
浅谈从旧“世界大同”到新“人类命运共同体”农业伦理观的异同——“自给自足”与“共给共足” |
任继周
|
《科学.经济.社会》
|
2023 |
0 |
|
14
|
孙中山民族主义的本质与理论架构 |
张苹
|
《岭南文史》
|
2023 |
0 |
|
15
|
和合与共生:中国纤维的中国表达--桐昆·中国纤维流行趋势2023/2024发布 |
牛方
|
《中国纺织》
|
2023 |
0 |
|
16
|
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业务必五个“坚持” |
潘俊才
|
《源流》
|
2023 |
0 |
|
17
|
中国政治哲学的贡献、经验和当代任务 |
江畅
|
《政治学研究》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18
|
关于“历史主动精神”的思考 |
唐洪涛
|
《上海党史与党建》
|
2022 |
3
|
|
19
|
以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
秦刚
|
《Beijing Review》
|
202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