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唐义精、唐一禾兄弟的奋斗小史 被引量:9
1
作者 陈克环 《武汉文史资料》 2006年第8期8-18,共11页
1974年4月里,我从一份杂志上读到画家郭道正先生的一篇文章《我所知道的武昌艺专》。“武昌艺专”四个字顿时在我脑海里爆开了一阵火花,挑起不绝如缕的往事。读完那篇文章之后,我便赶着写了一封信,托该杂志社转寄给郭先生,请他将... 1974年4月里,我从一份杂志上读到画家郭道正先生的一篇文章《我所知道的武昌艺专》。“武昌艺专”四个字顿时在我脑海里爆开了一阵火花,挑起不绝如缕的往事。读完那篇文章之后,我便赶着写了一封信,托该杂志社转寄给郭先生,请他将武昌艺专在台北校友的近况告诉我。不多久,我就和画家徐莹女士取得了联系,见面晤谈之后,才知道我们就住在同一社区。徐女士笑说,为何许多年以来,竞没有在街上碰到我。当年徐女士绮年玉貌,我不过是十几岁的黄毛丫头,如今,我也已经是祖母辈的人了,不要说是走在街上,就是坐在一桌上吃饭,如果不谈起来,也不见得就认得出来呀。这话说起来已经是30多年前的事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奋斗 兄弟 不绝如缕 杂志社 武昌 女士 文章 先生 画家
下载PDF
西部电影的演进及未来发展 被引量:2
2
作者 曹小晶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4-55,53,共3页
关键词 西部电影 20世纪80年代以来 演进 不绝如缕 西部片 类型片 中国式
原文传递
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的策略探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肖艳红 《现代语文(理论研究)》 2005年第12期103-104,共2页
关键词 诗歌教学 高中语文 中国文学史 “诗三百” 魏晋南北朝 高雅艺术 唐诗宋词 不绝如缕 风景线 汉乐府
下载PDF
“去蔽存真”的天道观 被引量:2
4
作者 吴励生 《中国图书评论》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6-23,共8页
【主持人语】庄子殁,解庄者纷起。而自西晋玄学家郭象借注《庄子》而将名教融入其中以求儒道合一之后,按当代解庄者张远山的看法,本来就“支离其言、晦藏其旨”的庄子的本义遂隐而不显,“老庄真道,作为中华文化的根本命脉,此后不... 【主持人语】庄子殁,解庄者纷起。而自西晋玄学家郭象借注《庄子》而将名教融入其中以求儒道合一之后,按当代解庄者张远山的看法,本来就“支离其言、晦藏其旨”的庄子的本义遂隐而不显,“老庄真道,作为中华文化的根本命脉,此后不断受到庙堂打压,命悬一线”,不过仍“不绝如缕”,“西晋嵇阮遗风,秘传至东晋陶渊明。东晋陶渊明遗风,秘传至唐代李太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道观 去蔽 《庄子》 不绝如缕 中华文化 陶渊明 主持人 西晋
下载PDF
感情与理性的矛盾——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被引量:1
5
作者 陈乐民 《社会科学论坛》 2005年第4期114-122,共9页
关键词 传统文化 现代化 矛盾 理性 感情 2004年 传统与现代 1996年 地方政府 不绝如缕 言简意赅 文化素质 世界文明 学术讲座 世界性 中文化 儒道释 陈寅恪 冯友兰 学时 演讲 尊孔 儒学
下载PDF
呼唤黑脸
6
作者 刘金华 《语文月刊》 2005年第7期99-100,共2页
读罢此文,想必读者心中定会洋溢着一股浩然之气。“当今社会,我们呼唤黑脸,呼唤铁面无私和公正合理”,观点的提出,掷地有声!接着从历史写到现实,从正面写到反面,两相时比,爱憎分明,痛快淋漓,催人警醒,最后一问“黑脸,你拥... 读罢此文,想必读者心中定会洋溢着一股浩然之气。“当今社会,我们呼唤黑脸,呼唤铁面无私和公正合理”,观点的提出,掷地有声!接着从历史写到现实,从正面写到反面,两相时比,爱憎分明,痛快淋漓,催人警醒,最后一问“黑脸,你拥有了吗?”又促人反躬自省,可谓余音袅袅,不绝如缕。整篇文章引用、举例、说理等方法运用恰当,内容充实且富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文章对“黑脸”的准确诠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唤 浩然之气 公正合理 不绝如缕 时代特色 文章 历史 自省 引用 举例
原文传递
“不绝如缕”面面观
7
作者 唐功杰 《语文月刊》 2013年第7期94-95,共2页
折腾过这一场之后,眉娘的那颗被荤油蒙了的心渐渐地清醒了。对钱大老爷的思念虽然还是不绝如缕,但已经不是那样要死要活。心上的伤1:2虽然还是痛疼,但已经结了疤痕。这是莫言《檀香刑》第六章《比脚·四》中的一段文字,其中对... 折腾过这一场之后,眉娘的那颗被荤油蒙了的心渐渐地清醒了。对钱大老爷的思念虽然还是不绝如缕,但已经不是那样要死要活。心上的伤1:2虽然还是痛疼,但已经结了疤痕。这是莫言《檀香刑》第六章《比脚·四》中的一段文字,其中对成语“不绝如缕”的运用值得商榷。“不绝如缕”原作“不绝若线”,出自《公羊传·僖公四年》:“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意思是说中原诸国在异族冲击下形势危急,就像只有一根细线连着,差一点就要断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绝如缕 《檀香刑》 第六章
原文传递
与华山相隔
8
作者 应瑛 刘保法 《新读写》 2006年第1期18-19,共2页
到了.雨已经星星点点地布在窗玻璃上。透过玻璃上的一滴雨,见到了被放大的华山极顶,宛如只有咫尺之隔。我不由自主地探出了头,见到极顶周围有美丽的纯白的晕圈,不该是雪,是云雾。是吗?如丝绸般舞了一周,萦萦绕绕,不绝如缕。坐... 到了.雨已经星星点点地布在窗玻璃上。透过玻璃上的一滴雨,见到了被放大的华山极顶,宛如只有咫尺之隔。我不由自主地探出了头,见到极顶周围有美丽的纯白的晕圈,不该是雪,是云雾。是吗?如丝绸般舞了一周,萦萦绕绕,不绝如缕。坐回了车厢,心想置身于云环中定是别样的仙境,云中漫步,恍如隔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山 不绝如缕 玻璃 自主
原文传递
王安石江宁讲学考述
9
作者 刘成国 《中华文史论丛》 2003年第73期224-252,共29页
宋代儒学的复兴与私人讲学密切相关,这已经是学术界的共识。从宋初三先生一直到南宋朱熹。私人讲学之风始终不绝如缕。有时则蔚为大观。它以其自由、灵活和多样性的教学,为宋代政治文化培养了一批批社会精英。并直接在义理层面上推动... 宋代儒学的复兴与私人讲学密切相关,这已经是学术界的共识。从宋初三先生一直到南宋朱熹。私人讲学之风始终不绝如缕。有时则蔚为大观。它以其自由、灵活和多样性的教学,为宋代政治文化培养了一批批社会精英。并直接在义理层面上推动着宋学的发展和演变。王安石在江宁的讲学就是其中之一例。《宋元学案》及《补遣》对此语焉不详。因此本文不惮烦琐,略加考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安石 讲学 考述 江宁 《宋元学案》 宋代儒学 不绝如缕 社会精英 文化培养 学术界 多样性 私人 朱熹 宋学 义理
下载PDF
南方的水
10
作者 张炜 《国土资源科普与文化》 2018年第3期56-58,共3页
浅而细、悠而长的南方之水,流动着,蜿蜒而去,不绝如缕。它像黑亮的长发,温柔的目光,洁白的面容;像暖融融的微笑,像她的眸子,含蓄而委婉的问候。南方的水,涓涓细流,滑润之水,滋养生命的水,始终如一的水,永不疲倦的水。南方的水,汇拢了万... 浅而细、悠而长的南方之水,流动着,蜿蜒而去,不绝如缕。它像黑亮的长发,温柔的目光,洁白的面容;像暖融融的微笑,像她的眸子,含蓄而委婉的问候。南方的水,涓涓细流,滑润之水,滋养生命的水,始终如一的水,永不疲倦的水。南方的水,汇拢了万千小溪,渐成一条宽阔的大江,负载舟舸、运送木排、携走沙石、塑造陆地。南方江河由柔韧之水综合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 之水 汇拢 不绝如缕 舟舸
原文传递
《诗经》的历史劫难 中国第一次文化大浩劫的首要罹难者——《诗经》
11
作者 孔庆芝 《兰台世界(上旬)》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34-135,共2页
关键词 《诗经》 文化 文明时代 中国 历史 甲骨卜辞 中华民族 氏族社会 不绝如缕
下载PDF
战争激发生成的河北人文精神
12
作者 张川平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92-194,共3页
河北是燕赵故地,它北连蒙古草原,西倚太行山脉,南通中原腹地,东达渤海之滨,占据了气候湿润,物产丰饶,坦荡如坻的华北大平原。因其特殊的地理和军事价值,向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以导致部落、民族大融合使中华民族初具雏形的黄帝与... 河北是燕赵故地,它北连蒙古草原,西倚太行山脉,南通中原腹地,东达渤海之滨,占据了气候湿润,物产丰饶,坦荡如坻的华北大平原。因其特殊的地理和军事价值,向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以导致部落、民族大融合使中华民族初具雏形的黄帝与炎帝的“阪泉之战”、黄帝与蚩尤的“涿鹿之战”为发端,载入史册的战争不绝如缕,燕赵大地曾是决定中国历史走向和命运的古战场,燕赵人也在战争磨炼中养成了独特的民风民俗和精神气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精神 战争 河北 激发 民族大融合 蒙古草原 军事价值 中华民族 不绝如缕 历史走向
下载PDF
揠苗助长·不绝如缕·井底之蛙·嗟来之食——简析四个被误解的成语
13
作者 宋晓梅 《语文知识》 2001年第11期35-38,共4页
一、“揠苗助长”不等于“拔苗助长”揠苗助长的典故出自《孟子·公孙丑上》,是孟子讲给公孙丑听的一个寓言故事,原文是:“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关键词 揠苗助长 不绝如缕 井底之蛙 嗟来之食 成语 用法
下载PDF
“不绝如缕”误用三例
14
作者 胡礼湘 《语文学习》 2013年第12期68-69,共2页
现行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人民教育出版社)选录了张承志的散文《汉家寨》,编者在此文后面的“导读”中写道:
关键词 不绝如缕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误用 中国现代诗歌 散文欣赏 选修教材 高中语文 “导读”
原文传递
“不绝如缕”,并非连续不断
15
作者 汤文欢 《语文月刊》 2015年第5期93-94,共2页
2014年第11期《杂文月刊》(上)选录有《“官僚主义”何以难除》一文,文章写道:“官僚主义的罪状一条条、一桩桩,彰明昭著,且广大群众对官僚主义早已啧有怨词,咬牙切齿,可为什么官僚主义老是屡反屡犯,愣是不绝如缕昵?怪只怪,... 2014年第11期《杂文月刊》(上)选录有《“官僚主义”何以难除》一文,文章写道:“官僚主义的罪状一条条、一桩桩,彰明昭著,且广大群众对官僚主义早已啧有怨词,咬牙切齿,可为什么官僚主义老是屡反屡犯,愣是不绝如缕昵?怪只怪,怨只怨,过往对官僚主义的处置常常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操持‘绅士风度’,往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绝如缕 官僚主义 《杂文月刊》 绅士风度 不自觉 文章
原文传递
客家人生命历程的艺术再现——读刘晓双长篇新作《滚滚血脉》
16
作者 吴野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34-36,共3页
几千年来,在中华民族形成、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始终充满着汇聚、分散、组合、迁徙的涌动,分分合合,相互渗透,造成了民族的凝聚.在这个浩大的人群流动中,有一个独特的亮点,闪烁着,不绝如缕,贯穿于民族的历史洪流之中:
关键词 艺术再现 生命历程 客家人 长篇 刘晓 民族形成 历史进程 相互渗透 不绝如缕
下载PDF
求真务实 锐意改革——全国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观摩活动综述
17
作者 丁和如 《福建教育》 2006年第01A期26-27,共2页
全国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观摩活动在泉城落下帷幕已两月有余,30余节观摩课精彩纷呈,高潮迭起。听好课如同欣赏一首好曲子,行云流水,余音绕梁,不绝如缕。济南城浓郁的文化氛围为五湖四海的教师朋友搭建了展示、学习、交流的宽阔平台... 全国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观摩活动在泉城落下帷幕已两月有余,30余节观摩课精彩纷呈,高潮迭起。听好课如同欣赏一首好曲子,行云流水,余音绕梁,不绝如缕。济南城浓郁的文化氛围为五湖四海的教师朋友搭建了展示、学习、交流的宽阔平台,而我们总是稍觉遗憾:毕竟能现场观摩的朋友只是那千余人!所谓“奇文共欣赏”,好课也应该奉献出来供全国各地的广大教师品味。鉴于此,我们编辑了这组稿件,虽不能尽窥全貌,但这些精彩片段的“亮相”应该也能让热爱语文教学的朋友们获得精神的滋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观摩活动 低年级语文 求真务实 活动综述 小学 改革 不绝如缕 文化氛围 语文教学 观摩课
下载PDF
两则容易误用的成语:不绝如缕、蹉跎岁月
18
作者 赵丕杰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9-60,共2页
一、“不绝如缕”不是接连不断 “不绝如缕”原作“不绝若线”,语本《公羊传·僖公四年):“夷狄也,而亟病中国;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意思是就像只有一根细线连着,差一点就要断了。后来写为“不绝如缕”(缕:细... 一、“不绝如缕”不是接连不断 “不绝如缕”原作“不绝若线”,语本《公羊传·僖公四年):“夷狄也,而亟病中国;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意思是就像只有一根细线连着,差一点就要断了。后来写为“不绝如缕”(缕:细线)。这条成语有三个比喻义:一、比喻形势十分危急。如《清史稿·礼志三》:“洎朱温以下,或起寇窃,或为叛臣,五十余年,国统不绝如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语 不绝如缕 误用 比喻义 中国 细线
下载PDF
华源危机
19
《上海国资》 2005年第12期6-6,共1页
2005年以来,总资产572亿元、旗下拥有7家上市公司的华源集团不断曝出资金危机。9月以后,伴随多家债权银行起诉,“华源危机”达致顶峰。期间,倒闭、托管、重组的各色传言不绝如缕,至今终有阶段性结论。
关键词 资金危机 华源集团 上市公司 债权银行 不绝如缕 总资产 倒闭 托管 重组
原文传递
湖大:千年弦歌,不绝如缕
20
作者 晁慧 《高校招生(高考升学版)》 2006年第5期61-61,共1页
关键词 不绝如缕 岳麓书院 学校 高二 同学 历史 好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