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1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张学良对“不抵抗”政策的“不辩”之辩 被引量:5
1
作者 沈宗艳 胡玉海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40-344,共5页
九一八事变,让张学良背上"不抵抗"的骂名,张学良对此曾表示:不辩不争,毁誉由人。而在张学良的口述中,他谈的最多的是九一八事变中有关"不抵抗"问题,他既反省自我,也为己辩护;他辩驳细节问题,对还原历史至关重要;他... 九一八事变,让张学良背上"不抵抗"的骂名,张学良对此曾表示:不辩不争,毁誉由人。而在张学良的口述中,他谈的最多的是九一八事变中有关"不抵抗"问题,他既反省自我,也为己辩护;他辩驳细节问题,对还原历史至关重要;他承认"判断错误",却否认"不抵抗"。这种"不辩"之辩,不仅颠覆诸多历史观点,化解重要历史疑点,也让人们看清了张学良作为当事人的心路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学良 九一八事变 抵抗政策
下载PDF
关于九一八事变时张学良“不抵抗”之再考察——写在纪念九一八事变八十年周年之际 被引量:3
2
作者 关伟 关捷 《东北史地》 2011年第4期3-9,共7页
九一八事变是关系张学良评价的重大事件。九一八时张学良受蒋介石"让出东北"的影响,采取不抵抗措施,系出于无奈;其后实行"不抵抗之抵抗"对策,支持东北军抗战,并非始终忠实执行蒋介石"不抵抗"政策;张学良... 九一八事变是关系张学良评价的重大事件。九一八时张学良受蒋介石"让出东北"的影响,采取不抵抗措施,系出于无奈;其后实行"不抵抗之抵抗"对策,支持东北军抗战,并非始终忠实执行蒋介石"不抵抗"政策;张学良后来在为中华民族独立、自由、民主而奋斗的功绩将永彪史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一八事变 张学良 抵抗政策 日本关东军 西安事变
原文传递
“九·一八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3
作者 何元林 《历史学习》 2001年第6期11-12,共2页
教材分析"九·一八事变"张学良将军不抵抗的原因,主要介绍的是他执行了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是完全被动的.但考诸史实,张学良之所以未能奋起抵抗,还有错综复杂的原因. 一、张学良对日本侵华形势估计不足,把柳... 教材分析"九·一八事变"张学良将军不抵抗的原因,主要介绍的是他执行了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是完全被动的.但考诸史实,张学良之所以未能奋起抵抗,还有错综复杂的原因. 一、张学良对日本侵华形势估计不足,把柳条湖事件仅作为地方性局部冲突来对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一八事变” 张学良 抵抗政策 主观因素 政治理念 爱国者形象
原文传递
关于“九·一八”事变的若干问题浅析
4
作者 张哲 《黑河学刊》 2017年第2期83-84,共2页
"九·一八"事变在开启东北人民长达14年亡国奴生活的同时也揭开了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者的序幕。日本的"大陆政策"与"九·一八"事变之间存在什么内在联系,"事变"到底是日本政府官方... "九·一八"事变在开启东北人民长达14年亡国奴生活的同时也揭开了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者的序幕。日本的"大陆政策"与"九·一八"事变之间存在什么内在联系,"事变"到底是日本政府官方的行动,还是关东军参谋的秘密决定,张学良"不抵抗"是否只是在执行蒋介石的命令,"九·一八"事变所导致的"多米诺骨牌"效应究竟有多大?本文将就此进行初步的探讨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一八”事变 张学良 关东军 抵抗政策
下载PDF
九一八事变后国联外交与国民政府对日政策 被引量:10
5
作者 侯中军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2-141,M0006,M0007,共22页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国民政府最初采取不抵抗政策,寄望于国联等外部力量阻止日本侵略。英法主导的国联有意联合美国,将中日冲突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避免波及其自身利益。各方围绕日本撤兵问题展开的交涉,以及国联陆续出台的三次决议,并未...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国民政府最初采取不抵抗政策,寄望于国联等外部力量阻止日本侵略。英法主导的国联有意联合美国,将中日冲突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避免波及其自身利益。各方围绕日本撤兵问题展开的交涉,以及国联陆续出台的三次决议,并未能阻止日军的侵略,这促使国民政府逐步认清了国联的作用和局限。在日本罔顾国联决议、继续扩大侵略的情况下,中国国内掀起反侵略浪潮,国民政府认识到中日问题非经决战不能解决,其对日政策开始向“一边抵抗,一边交涉”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一八事变 国联调查团 抵抗政策 国联外交
原文传递
蒋介石、张学良与不抵抗政策之关系 被引量:5
6
作者 关志钢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105-110,共6页
九一八事变以前,蒋介石、张学良已就对日不抵抗达成共识。事变后,在错误判断形势、过分依赖国际联盟干预方面,二人看法也基本一致。不抵抗政策是包含局部(或部分)抵抗的总体不抵抗。张学良执行不抵抗政策是主动的,作为东三省的最... 九一八事变以前,蒋介石、张学良已就对日不抵抗达成共识。事变后,在错误判断形势、过分依赖国际联盟干预方面,二人看法也基本一致。不抵抗政策是包含局部(或部分)抵抗的总体不抵抗。张学良执行不抵抗政策是主动的,作为东三省的最高军政长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抵抗政策 蒋介石 九一八事变 南京国民政府 “九一八” 张学 中国国民党 安内攘外 抵抗主义 诉诸国联
下载PDF
抗战时期的特殊地区——通海同情区
7
作者 李元冲 《世纪风采》 2024年第3期45-46,共2页
1938年3月21日和9月21日,由于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日军两次未遇任何抵抗占领海门。第二次进犯海门后,日军为非作歹,十分嚣张,并修建碉堡和其他防御工事等为长期统治做准备。海门的共产党组织在大革命失败后,早在1933年就已转入地下活动... 1938年3月21日和9月21日,由于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日军两次未遇任何抵抗占领海门。第二次进犯海门后,日军为非作歹,十分嚣张,并修建碉堡和其他防御工事等为长期统治做准备。海门的共产党组织在大革命失败后,早在1933年就已转入地下活动,日寇侵犯海门时共产党还未及组建武装。1940年11月,中国共产党挑起抗日的大梁,建立中共崇启海县委员会。1941年3月,崇启海县委的第一个武装组织——海门警卫团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抵抗政策 大革命失败后 抗战时期 海门 共产党
原文传递
九·一八事变后南京政府依赖国联制日外交析评 被引量:5
8
作者 宗成康 《民国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89-96,共8页
关于九·一八事变后南京政府的对日政策之评论已有多文见诸报刊,然于南京政府依赖国联制日的外交方针,目前史学界尚乏深入研究.这一方针,当时曾遭到国内外诸多指责,南京政府却奉行不移,并欺骗了部分舆论.笔者查阅有关资料,试就这一... 关于九·一八事变后南京政府的对日政策之评论已有多文见诸报刊,然于南京政府依赖国联制日的外交方针,目前史学界尚乏深入研究.这一方针,当时曾遭到国内外诸多指责,南京政府却奉行不移,并欺骗了部分舆论.笔者查阅有关资料,试就这一方针的产生原因及对其之评价,发表一点粗浅的看法,欢迎批评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介石南京政府 九·一八事变 依赖国联 国民党 日本帝国主义 国际联合会 行政院 外交方针 日本侵略 抵抗政策
下载PDF
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满洲省委的抗日方针和东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9
作者 邵天一 《兰台世界》 2024年第4期12-14,共3页
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满洲省委及时提出了武装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方针,以领导东北人民的反日斗争。这一方针的提出有深刻的历史背景,既有东北地区长期反日斗争传统的影响因素,也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坚定政策,体现了中... 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满洲省委及时提出了武装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方针,以领导东北人民的反日斗争。这一方针的提出有深刻的历史背景,既有东北地区长期反日斗争传统的影响因素,也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坚定政策,体现了中共东北地方组织——中共满洲省委对时局的正确判断、准确把握以及积极应对。同时,这一方针的提出对于推动东北地区广大民众波澜壮阔的反日斗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一、中共满洲省委发表的代表性宣言、决议与国民党政府执行“不抵抗政策”不同,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明确提出坚持对日抗战的主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满洲省委 抵抗政策 武装反抗 斗争方针 反日斗争 历史背景 正确判断 东北地区
原文传递
“九·一八”事变前后的蒋介石和张学良 被引量:4
10
作者 孙向远 孟森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77-80,共4页
1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不宣而战,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骄横的日本关东军几乎没有遇到什么象样的抵抗,仅用4个多月时间就占领了东北三省和一个特区的大好河山。东北沦亡,山河破碎,激起全国人民的无比愤慨,纷纷... 1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不宣而战,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骄横的日本关东军几乎没有遇到什么象样的抵抗,仅用4个多月时间就占领了东北三省和一个特区的大好河山。东北沦亡,山河破碎,激起全国人民的无比愤慨,纷纷指责蒋介石政府的不抵抗政策,要求追究丧师失地军政官员的责任。著名的爱国学者王造时愤怒地指出:古今中外的历史,丧权的也有,失地的也有,甚至于亡国的也有,但决找不出丧失土地之多而不抵抗的例子。有之,只有“九·一八”后中国这般最可耻最卑怯的污吏!王造时问道:实行不抵抗主义的人们,还有什么理论可以自行辩护呢;失去东三省不抵抗;失去热河不抵抗;将来失去华北恐怕还是不抵抗;不抵抗主义不但断送了数百万方里土地,数千万的同胞,并且贻我中华民族万世之羞! 面对全国人民的唾弃,舆论的谴责,狡黠的蒋介石,把丧师失地的责任委罪于张学良,一时间,张学良成了众矢之的,辱骂张学良怯懦无能,是“不抵抗将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学良 蒋介石政府 抵抗政策 抵抗主义 日本帝国主义 东北军 东北三省 王造时 事变 日军
下载PDF
九一八事变后南京国民政府对日政策的演变——以《中央日报》对马占山抗战的报道为中心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丽丽 《民国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6-67,共12页
九一八事变后,马占山领导的抗战引起中外各界广泛关注,而当时南京国民政府把不抵抗和向国联申诉作为处理中日冲突的基本政策,《中央日报》作为国民党机关报,其对马部抗战的态度是南京国民政府对日政策演变的缩影。本文试图通过梳理《中... 九一八事变后,马占山领导的抗战引起中外各界广泛关注,而当时南京国民政府把不抵抗和向国联申诉作为处理中日冲突的基本政策,《中央日报》作为国民党机关报,其对马部抗战的态度是南京国民政府对日政策演变的缩影。本文试图通过梳理《中央日报》对马部抗战的报道来透视南京国民政府对日政策的走向及在新闻舆论的引导和抗战动员宣传方面的策略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日报》 马占山抗战 抵抗政策 申诉外交政策
原文传递
威震敌胆的冀中骑兵团
12
作者 吴玉霞 杨立辉 《共产党员(河北)》 2023年第12期49-50,共2页
电影《我和我的父辈》中的第一个故事,取材于真实的历史。抗日战争时期,在冀中大地上活跃着一支特殊的部队——冀中骑兵团,他们作战英勇,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在冀中百姓心中竖起一面胜利的旗帜。成立骑兵团冀中骑兵团的前身是国民... 电影《我和我的父辈》中的第一个故事,取材于真实的历史。抗日战争时期,在冀中大地上活跃着一支特殊的部队——冀中骑兵团,他们作战英勇,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在冀中百姓心中竖起一面胜利的旗帜。成立骑兵团冀中骑兵团的前身是国民党40军骑兵14旅28团,其团长马仁兴因不满国民党高层不抵抗政策,对国民党失望透顶,遂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于1940年率军起义,投奔中国共产党。根据八路军总部命令,28团与冀中骑兵营“合为一处”,组建“晋察冀军区独立骑兵第二团”,团长仍为马仁兴。因骑兵团归冀中军区指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察冀军区 抵抗政策 冀中军区 抗日战争时期 八路军总部 骑兵团 骑兵营 马仁兴
下载PDF
歌声里的党史故事--《五月的鲜花》
13
作者 王锋 《课外生活》 2023年第10期36-37,共2页
讲故事上世纪30年代初,面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嚣张气焰,南京国民政府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软弱和无能,奉行不抵抗政策,并美其名日“外必先安内”。所谓“镶外”,其实就是向侵略者妥协;所谓“安内”,就是继续“围剿”工农红军、镇压抗日... 讲故事上世纪30年代初,面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嚣张气焰,南京国民政府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软弱和无能,奉行不抵抗政策,并美其名日“外必先安内”。所谓“镶外”,其实就是向侵略者妥协;所谓“安内”,就是继续“围剿”工农红军、镇压抗日爱国力量和排除内部的政治敌人。这种政策更加助长了殖民者的侵略野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帝国主义侵略 抵抗政策 南京国民政府 安内 工农红军 讲故事 殖民者 党史
原文传递
《生活画报》的创立与邹韬奋的转折
14
作者 邹宇 《文史天地》 2023年第5期28-30,共3页
邹韬奋,中国近代出版事业的奠基者之一,一生完全投入到出版事业及爱国运动之中。“九一八”事变后,面对国破家亡,他全身心投入到抗日爱国运动,面对国民党当局的不抵抗政策,他成立上海文化界救国会,为“七君子”之一的他虽身陷图圖,仍然... 邹韬奋,中国近代出版事业的奠基者之一,一生完全投入到出版事业及爱国运动之中。“九一八”事变后,面对国破家亡,他全身心投入到抗日爱国运动,面对国民党当局的不抵抗政策,他成立上海文化界救国会,为“七君子”之一的他虽身陷图圖,仍然为国舍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版事业 国民党当局 邹韬奋 抵抗政策 救国会 爱国运动 画报 九一八
原文传递
高中生史料实证素养培育有效教学路径探寻——以“探究蒋介石不抵抗政策”为例
15
作者 焦非非 《中学历史教学》 2023年第6期33-36,共4页
史料实证素养是指学生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1]史料实证素养是学史治史态度的根基和依据,也是历史学科诸素养得以达成的必要途径.所以,高中历史教学要不断加强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培育.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学 史料实证素养 学史 有效教学 抵抗政策 高中生 治史态度 路径探寻
原文传递
论端木蕻良的早期小说创作 被引量:3
16
作者 任惜时 《社会科学辑刊》 1982年第4期138-151,共14页
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山河沦于敌手,三千万同胞身陷水火。动荡的时代、屈辱的生活,在东北大地上造就了一批勃郁不平、慷慨悲歌的作家。萧军、萧红、端木蕻良、舒群、骆宾基、罗烽、白朗、金剑啸、塞克、马加、穆木天、李辉... 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山河沦于敌手,三千万同胞身陷水火。动荡的时代、屈辱的生活,在东北大地上造就了一批勃郁不平、慷慨悲歌的作家。萧军、萧红、端木蕻良、舒群、骆宾基、罗烽、白朗、金剑啸、塞克、马加、穆木天、李辉英、高兰、金人……等崛起文坛。他们在左翼文艺运动的推动下,流离转徒,投身抗日救亡的文艺运动,以笔当枪,创作出大量反映东北人民在日寇铁蹄下的苦难和反抗、觉醒和力量的作品,为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新文学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些作家被尊称为“东北作家群”。东北作家群是有自己特殊经历、独具个性和风格的一批作家;以他们为代表的东北文学是很有生气很有地方特色的文学,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为加强对这方面的研究,本刊将努力做出应有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要贡献 抗日战争时期 国民党 大地主 广大人民 反帝反封建 历史人物 抵抗政策 共产党 风陵渡
下载PDF
九一八事变后特种外交委员会的对日外交谋划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贵福 《抗日战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2-79,共18页
九一八事变后 ,国民党对日本侵略采取不抵抗政策 ,对日斗争主要是依靠国联 ,力图运用国际社会的力量迫使日本撤兵。在这一外交斗争中 ,作为国民党中央对日决策研议机关的特种外交委员会 ,起了重要作用。外委员在 1 930年 9月 30日至 1 ... 九一八事变后 ,国民党对日本侵略采取不抵抗政策 ,对日斗争主要是依靠国联 ,力图运用国际社会的力量迫使日本撤兵。在这一外交斗争中 ,作为国民党中央对日决策研议机关的特种外交委员会 ,起了重要作用。外委员在 1 930年 9月 30日至 1 932年 1月 2日间 ,以国联为舞台 ,以欧美国家为工作对象 ,坚持不与日本直接交涉的立场 ,殚精竭虑 ,群策群力 ,为制止日本侵略 ,促使日本撤兵 ,作了大量的外交谋划 ,为中国赢得了国际同情和支持 ,也使日本在国际上日益孤立。但因缺乏实力为运用外交手段的基础 ,外委会的种种努力最终落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联 日本侵略 九一八事变 抵抗政策 国民党 斗争 交涉 外交手段 委员 机关
原文传递
蒋介石对日不抵抗政策探源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云峰 《安徽史学》 1999年第1期69-76,共8页
对于蒋介石的对日不抵抗政策或不抵抗主义,多年来史学界已做了较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批可喜的学术成果。但是,由于历史、政治、资料、角度诸多因素的制约,人们的认识并非完全一致,有些问题则有待于补充和完善。为了深化认识,本文... 对于蒋介石的对日不抵抗政策或不抵抗主义,多年来史学界已做了较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批可喜的学术成果。但是,由于历史、政治、资料、角度诸多因素的制约,人们的认识并非完全一致,有些问题则有待于补充和完善。为了深化认识,本文拟就这一政策究竟发端于何时和当时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介石 抵抗政策 九一八事变前 南京政府 抵抗主义 中国国民党 安内攘外 济南惨案 前引书 日本帝国主义
下载PDF
关于南京国民政府“安内攘外”政策的评价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维礼 程舒伟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38-45,共8页
九一八事变引起的民族危难,激起了中华大地上的巨大波澜。对此,究竟是团结一致,以抗日救亡的斗争,争取民族解放;还是“先安内后攘外”才是切合中国实情的救国良方?一直是我国海峡两岸史学界激烈争论的焦点。因此,从历史的事实出发,实事... 九一八事变引起的民族危难,激起了中华大地上的巨大波澜。对此,究竟是团结一致,以抗日救亡的斗争,争取民族解放;还是“先安内后攘外”才是切合中国实情的救国良方?一直是我国海峡两岸史学界激烈争论的焦点。因此,从历史的事实出发,实事求是地对“安内攘外”政策进行探讨,以期求得公允的评论,还是有益的。无力抵抗与申诉国联九一八事变前夕,国内外政治形势十分复杂。以广州为中心的反蒋派的分裂与对抗;石友三的反蒋及蒋介三次“围剿”红军战争的失败,造成了国民党统治的严重危机。日本则加紧侵略步伐,制造了万宝山、中村事件及朝鲜排华惨案,武装入侵,迫在眉睫。面对如此局势,蒋介石于1931年7月23日提出了“安内攘外”的基本政策。他认为“不先消灭赤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介石 南京国民政府 安内攘外 九一八事变 国民党 基本政策 抵抗政策 妥协 张学良 反蒋派
下载PDF
跟随马占山第二次抗日简记 被引量:3
20
作者 于文华 《黑河学刊》 1985年第1期52-53,共2页
一九三二年二月初,日本侵略军占领了哈尔滨,使这个北满重镇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当时,我正在哈市学校就读,由于日寇的侵入,学校被迫停课,我迫不得已于二月下旬返回黑河家乡。彼时东北国土虽然大部分沦丧,但黑河一隅,尚未被染指。一九三二... 一九三二年二月初,日本侵略军占领了哈尔滨,使这个北满重镇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当时,我正在哈市学校就读,由于日寇的侵入,学校被迫停课,我迫不得已于二月下旬返回黑河家乡。彼时东北国土虽然大部分沦丧,但黑河一隅,尚未被染指。一九三二年四月初,马占山率部分官兵从齐齐哈尔绕道来至黑河。到黑后立即发表抗日声明,号召全体将士掀起第二次抗日战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占山 日本侵略军 警备司令部 抗日武装 骑兵团 坐镇指挥 一九 抗日斗争 抵抗政策 年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