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项部“上入”穴应用刍议 被引量:6
1
作者 韩李莎 盛茹雅 +1 位作者 鲁海 张春红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270-1272,共3页
根据《灵枢》中十二正经"根溜注入"、十二经别"离入出合"的描述,十二正经中手足三阳经的"上入"穴与十二经别之六合部位以及颈部"七次脉"穴位基本相符,分别为天柱、天窗、天牖、天容、人迎、扶... 根据《灵枢》中十二正经"根溜注入"、十二经别"离入出合"的描述,十二正经中手足三阳经的"上入"穴与十二经别之六合部位以及颈部"七次脉"穴位基本相符,分别为天柱、天窗、天牖、天容、人迎、扶突均位于颈项部。本文试从《灵枢》阐述颈项部"上入"穴的理论渊源以及选穴关键,通过"天牖五部"探讨"上入"穴的临床主治,并总结其现代临床应用。"上入"穴古今均有运用,可治疗阳气厥逆之暴病、内分泌疾病、颈项部及头面五官等疾病,对调整阴阳之气的顺接及调节阳气的温煦作用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推荐临床针刺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项部 根溜注 出合 临床应用
下载PDF
浅析人体“天牖五部” 被引量:10
2
作者 童艳 瞿巧钰 +5 位作者 朱超 王言玲 王笑笑 白良川 周美启 吴生兵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37-940,共4页
以《黄帝内经》所载原文为主,对"天牖五部"穴名、穴位归经、穴位特性等相关理论进行探讨,并对其临床应用进行分析总结,发现其主要应用于神经系统疾病、五官疾病、运动系统疾病等;对"天牖五部"与"根结"&qu... 以《黄帝内经》所载原文为主,对"天牖五部"穴名、穴位归经、穴位特性等相关理论进行探讨,并对其临床应用进行分析总结,发现其主要应用于神经系统疾病、五官疾病、运动系统疾病等;对"天牖五部"与"根结""十二经别"理论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天牖五部"可沟通表里两经,治疗表里之疾,是人体重要的穴位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牖五部 暴病 根结 十二经别
原文传递
基于“根溜注入”理论针刺上入穴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姜文飞 张万里 +2 位作者 于艺 姜润成 祝木星 《中医药学报》 CAS 2022年第8期44-47,共4页
目的:观察在“根溜注入”理论指导下针刺上入穴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采用针刺上入穴治疗。连续治疗6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眩晕症状与... 目的:观察在“根溜注入”理论指导下针刺上入穴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采用针刺上入穴治疗。连续治疗6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眩晕症状与评估量表(ESCV)中的各项评分、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6周后,治疗组治愈7例,显效11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28/30),对照组治愈3例,显效8例,有效12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6.7%(23/30),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ESCV中眩晕程度、颈肩痛、头痛等评分均提升,治疗组更显著(P<0.05);在左右椎动脉及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改善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根溜注入”理论的指导下针刺上入穴治疗颈性眩晕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更深入地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性眩晕 根溜注 针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