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1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闻标题的衍名艺术
1
作者 赵刚健 《当代修辞学》 CSSCI 1999年第3期25-26,共2页
关键词 新闻标题 新闻内容 语言信息 或事物 代码转换 《新华日报》 推衍 语境意义 受众
下载PDF
经典再生产及其文化症候——以“三笑”故事的电影改编为中心 被引量:2
2
作者 刘畅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1-106,共6页
本文以"三笑"故事的电影改编为切入点,探讨经典文本的电影改编、翻拍及其所蕴含的文化逻辑,并由此检视当代社会的文化症候。通过比较不同时期"三笑"题材电影的改编风格,本文力图揭示大众文化的生产和消费在社会心... 本文以"三笑"故事的电影改编为切入点,探讨经典文本的电影改编、翻拍及其所蕴含的文化逻辑,并由此检视当代社会的文化症候。通过比较不同时期"三笑"题材电影的改编风格,本文力图揭示大众文化的生产和消费在社会心态的演变中不断地发生调整,而这种变化则进一步地展示了当代消费社会的固有症候和当下经典改编存在的某些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改编 文化症候 故事 再生产 社会心态 消费社会 经典文本
原文传递
“唐伯虎点秋香”故事探源 被引量:2
3
作者 陈诏 《书城》 1994年第1期34-35,共2页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江苏吴县人,明代赫赫有名的画家、文学家。"唐伯虎点秋香"的风流韵事,演为小说、曲艺、戏剧、电影,流传极广,几乎家喻户晓。很多年前,我看了香港电影《三笑》,这是根据民间传说...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江苏吴县人,明代赫赫有名的画家、文学家。"唐伯虎点秋香"的风流韵事,演为小说、曲艺、戏剧、电影,流传极广,几乎家喻户晓。很多年前,我看了香港电影《三笑》,这是根据民间传说拍摄的。最近,我又看了另一部香港电影《唐伯虎点秋香》,那里面的唐伯虎的形象被越编越荒诞离奇,简直面目全非了。于是促使我写这篇文章,试图探讨"唐伯虎点秋香"故事的原委,及其演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伯虎 香港电影 故事 民间传说 演变过程 明代 文学家 传闻 冯梦龙
原文传递
清代吴語彈詞《三笑》中“局”的特殊用法及其演變
4
作者 袁丹 史濛輝 詹芳瓊 《汉语史学报》 2021年第2期113-125,共13页
本文窮盡性地考察了清中期吴語文獻《三笑》中"局"的兩種特殊用法:一是"局"和動詞、形容詞以及副詞構成類詞綴"X局"的情況;二是"局"的謂詞功能。其中,"X局"可以構成動名兼類詞,但不... 本文窮盡性地考察了清中期吴語文獻《三笑》中"局"的兩種特殊用法:一是"局"和動詞、形容詞以及副詞構成類詞綴"X局"的情況;二是"局"的謂詞功能。其中,"X局"可以構成動名兼類詞,但不同的詞有不同的傾向:"困局"主要爲動詞用法,而"吃局"爲名詞用法。"局"的謂詞功能包括三種:一是充當動作動詞表示"睡覺"義,但一般是指有對象的睡覺;二是狀態動詞用法表示"允讓"義;三是形容詞用法,相當於"好"或"行"。《三笑》中"局"的特殊用法在現代吴語中仍有殘留,常熟方言中保留了名詞性的"吃局",但詞義範圍縮小;老派金山方言仍保留了動詞性的"困局",但詞義有所磨損;常州方言和江陰方言則保留了"局"的形容詞用法,但僅限於否定式"勿局"。在此基礎上,本文嘗試擬測"局"用法的演變過程:《三笑》中類詞綴"局"可能來源於"局"的聚會義,動作動詞"局"可能源於動詞性"困局"的語義併合,而狀態動詞和形容詞的用法則是在此基礎上的進一步引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吴語
原文传递
笑在灯火阑珊处——漫议陈其钢《三笑》 被引量:1
5
作者 朱依依 《艺海》 2009年第7期41-42,共2页
《三笑》是陈其钢先生于1995至1996年间为华夏室内乐团创作的一首民乐四重奏作品。《三笑》是作者少有的带有幽默色彩的作品,它向听者展示了作者忧郁、深沉内心的另一面。从陈其钢早期作品《回忆》、《易》、《源》等作品中流露出的一... 《三笑》是陈其钢先生于1995至1996年间为华夏室内乐团创作的一首民乐四重奏作品。《三笑》是作者少有的带有幽默色彩的作品,它向听者展示了作者忧郁、深沉内心的另一面。从陈其钢早期作品《回忆》、《易》、《源》等作品中流露出的一种法国音乐特性中不难发现陈其钢似乎一直着重于对音色的追求。但是,《三笑》中渐渐显示出的五声旋律似乎预示着作曲家中国意识的“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其钢 灯火阑珊 早期作品 幽默色彩 《回忆》 音乐特性 “回归”
下载PDF
唐伯虎故实考略
6
作者 马旷源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1期34-39,共6页
本文将历史上生活原型的唐伯虎与《三笑》故事中的唐伯虎相比较,以大量的史实否定了唐伯虎“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的传统看法,而认为他实际上出身屠夫之家,是一个小屠夫.后得文征明等人帮助,闭户读书,一举获乡试第一。在京考中却因... 本文将历史上生活原型的唐伯虎与《三笑》故事中的唐伯虎相比较,以大量的史实否定了唐伯虎“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的传统看法,而认为他实际上出身屠夫之家,是一个小屠夫.后得文征明等人帮助,闭户读书,一举获乡试第一。在京考中却因为受人牵连,革去功名,贬为小史.从此浪迹天涯,家道中落。本文还认为“三笑”传说,是他人所为,与唐伯虎无干,唐乃代人受“过’.曹雪芹著《红楼梦》,曾受到唐伯虎作品的启发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伯虎 艺术形象 生活原型
下载PDF
评弹结构谈
7
作者 左弦 《上海艺术家》 1998年第5期24-26,共3页
评弹演出的底本,也称脚本,可说是我国诸多文学门类中的一种。有一些弹词体的作品专供阅读而作,过去有人称之为“国音弹词”或“拟弹词”,可以说是弹词的一种别体。我们这里要谈的仅是供评弹演出用的脚本。 早期的弹词,整理成文学本的,... 评弹演出的底本,也称脚本,可说是我国诸多文学门类中的一种。有一些弹词体的作品专供阅读而作,过去有人称之为“国音弹词”或“拟弹词”,可以说是弹词的一种别体。我们这里要谈的仅是供评弹演出用的脚本。 早期的弹词,整理成文学本的,大抵以脚色(往往标明生、旦、净、丑等行当)和唱篇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弹 弹词体 演员 “做” 脚色 脚本 拟弹词 矛盾冲突 “表”
下载PDF
沈利群戏曲音乐创作理念初探
8
作者 颜景旺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81-83,共3页
提及沈利群,学界将她誉为“跨界音乐家”。“跨界”在于其创作涉及话剧、戏曲、电影、器乐等多种艺术类型。在这些类型中,成就最大、贡献最多的当属戏曲音乐,主要作品有话剧《珠穆朗玛》《泪血樱花》,越剧《第十二夜》,京剧《李慧娘》,... 提及沈利群,学界将她誉为“跨界音乐家”。“跨界”在于其创作涉及话剧、戏曲、电影、器乐等多种艺术类型。在这些类型中,成就最大、贡献最多的当属戏曲音乐,主要作品有话剧《珠穆朗玛》《泪血樱花》,越剧《第十二夜》,京剧《李慧娘》,川剧《红楼惊梦》,黄梅戏《红楼梦》,戏曲电影《三笑》,参与创作现代戏《智取威虎山》《龙江颂》等。至今,这些经典作品与音乐仍在流传。可以说,有些剧目历经岁月磨洗依旧常演常新,在较大程度上归功于音乐创作的经典性。沈利群的音乐创作何以被奉为经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创作 戏曲音乐 《第十二夜》 《智取威虎山》 跨界音乐 《龙江颂》 黄梅戏
原文传递
著名弹词艺术家刘天韵 被引量:1
9
作者 李炳华 《江苏地方志》 1994年第4期64-65,共2页
刘天韵(1907—1965),祖籍山东,生于江苏省吴江县盛泽镇。 刘天韵的故居在盛泽镇毛家弄。其父刘松山,平民出身,做过裁缝。 盛泽是著名的丝绸之都,又是名闻遐迩的书码头,成群的商贾在经商的闲暇,最喜欢的便是泡茶馆听书。毛家弄口,即繁华... 刘天韵(1907—1965),祖籍山东,生于江苏省吴江县盛泽镇。 刘天韵的故居在盛泽镇毛家弄。其父刘松山,平民出身,做过裁缝。 盛泽是著名的丝绸之都,又是名闻遐迩的书码头,成群的商贾在经商的闲暇,最喜欢的便是泡茶馆听书。毛家弄口,即繁华的南大街,酒肆茶楼,鳞次栉比。畅乐园书场在弄口西首,江南评弹名家,屡擅胜场于此。刘天韵从小喜听“戤壁书”。一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韵 盛泽镇 刘松山 盖叫天 京剧表演艺术 书艺 狮子楼 艺术才华 林冲
下载PDF
抓住“三笑”切入点 解读庄子《逍遥游》——《逍遥游》教学案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英全 周明佳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 2012年第10期84-86,共3页
语文教师在解读文本时应讲究方法,选择一个好的切入点。这样,既可以使课堂教学纲举目张,层次清晰,又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研究愿望。本文以庄子的《逍遥游》为案例进行解析,指出教学切入点要紧紧圉绕教学目标;切入点要贯穿文本... 语文教师在解读文本时应讲究方法,选择一个好的切入点。这样,既可以使课堂教学纲举目张,层次清晰,又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研究愿望。本文以庄子的《逍遥游》为案例进行解析,指出教学切入点要紧紧圉绕教学目标;切入点要贯穿文本始终;切入点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读 逍遥游 本质
下载PDF
《石钟山记》中“三笑”意味品读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善存 《中学语文》 2021年第17期47-48,共2页
《石钟山记》具体记述了苏轼实地考察石钟山命名缘由的经过,文中三次写到作者的笑:一“笑”和尚仿效李渤的做法,根本不能解除心中之疑;二“笑”表现了作者由衷的高兴和自信,因为与儿子苏迈乘舟夜探绝壁,经过深入考察,自认为探得山名真相... 《石钟山记》具体记述了苏轼实地考察石钟山命名缘由的经过,文中三次写到作者的笑:一“笑”和尚仿效李渤的做法,根本不能解除心中之疑;二“笑”表现了作者由衷的高兴和自信,因为与儿子苏迈乘舟夜探绝壁,经过深入考察,自认为探得山名真相,怀疑消除,欣喜之情难抑;三“笑”李渤见识浅薄,用在文末,一叹一笑,既说明作记原因,又暗含批判。苏轼的这“三笑”情感和作用不冬相同,详略有别,曲折有味,犹如三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文中,一次比一次笑得深,笑得有意味,当然值得我们学习者深入品读,耐心寻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钟山记 奇峭之兴 语言建构
下载PDF
唐寅《毅庵圖》卷 被引量:1
12
作者 單国强 《紫禁城》 1989年第5期42-45,共4页
自稱“江南第一風流才子”的明代畫家唐寅,婦孺皆知。相傳,他素以善畫美人見長,在江西南昌寧王府時,曾奉命晝過“十美圖”,其風流倜儻受到衆多女性青睞,“三笑”點秋香,“九美”蓄家中等故事廣為流傳。
关键词 十美 文人生活 秋香 秉忠 以善 玄休 堂书 野逸 子畏
下载PDF
三叠式结构艺术——《失街亭》表现手法管窥 被引量:1
13
作者 马长保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 1991年第Z1期89-90,共2页
文学作品中以“三”字为标志的情节安排方式叫三叠式结构。这种表现手法,在描写人物、事件时,前后三次都有重叠的变化。三叠式结构是由中国古代口头故事创作演变而成的具有民族传统的形式。它有利于情节的开展、人物性格的刻画和主题思... 文学作品中以“三”字为标志的情节安排方式叫三叠式结构。这种表现手法,在描写人物、事件时,前后三次都有重叠的变化。三叠式结构是由中国古代口头故事创作演变而成的具有民族传统的形式。它有利于情节的开展、人物性格的刻画和主题思想的表现,符合现实生活发展的逻辑和人们认识的规律,并适应广大人民群众的艺术爱好和欣赏的要求。如果学生掌握了这种表现手法,写记叙文便时会有一个飞跃。现在,我们看一看《失街亭》是怎样运用三叠式结构这一表现手法的。首先说马谡的“三笑”。在马谡、王平二人到了街亭,看了地势时,马谡就笑丞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街亭 结构艺术 情节安排 便时 主题思想 次都 性格特征 人物性格
下载PDF
喜读“三言”姊妹篇
14
作者 周观武 《中州今古》 1999年第3期44-47,共4页
“呀!多好的创意!”看到《墨憨斋三笑》这个别致的书名,我的眼睛突然一亮,赶紧抢购一本抱回来读。《墨憨斋三笑》乃是明末通俗文学大师、墨憨斋主人冯梦龙的三部笑话集《笑府》、《广笑府》和《古今笑》的文白对照合编本,由白岭、... “呀!多好的创意!”看到《墨憨斋三笑》这个别致的书名,我的眼睛突然一亮,赶紧抢购一本抱回来读。《墨憨斋三笑》乃是明末通俗文学大师、墨憨斋主人冯梦龙的三部笑话集《笑府》、《广笑府》和《古今笑》的文白对照合编本,由白岭、筝鸣编校翻译,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 冯梦龙 道学先生 话集 墨憨斋 千载诙谐史 言姊妹篇 文学活动 思想价值
下载PDF
从民间爱情故事到才子佳人小说的传承与嬗变——以吴中四才子“三笑故事”为例
15
作者 王晓辉 《文艺评论》 CSSCI 2015年第10期99-104,共6页
民间爱情故事是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白蛇传》在我国民间可谓家喻户晓。这些原自民间的婚恋故事承载着底层百姓对美好爱情的最素朴的期待。及至明清,民间故事在文人才子的加... 民间爱情故事是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白蛇传》在我国民间可谓家喻户晓。这些原自民间的婚恋故事承载着底层百姓对美好爱情的最素朴的期待。及至明清,民间故事在文人才子的加工创造下,实现了由世俗到高雅的悄然嬗变,才子佳人喜结连理渐次成为中国民众最理想的婚姻蓝图。以“吴中四才子”为原型的“三笑故事”成为此一时期才子佳人爱情的典型代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中四才子 才子佳人小说 爱情故事 孟姜女哭长城 《白蛇传》 冯梦龙 至明 《牛郎织女》 唐解元一姻缘
原文传递
品出别样的滋味——《理想的风筝》中的“三笑”
16
作者 蒋智斌 《七彩语文(小学中高年级)》 2009年第15期60-61,共2页
《理想的风筝》一文中,刘老师虽然腿有残疾,却给作者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并影响了他的人生发展。读过课文的同学,一定会记得刘老师灿烂的笑容吧?这笑容可是作者细细刻画的。即使30年过去了,刘老师的“微笑”还深深地铭记在作者... 《理想的风筝》一文中,刘老师虽然腿有残疾,却给作者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并影响了他的人生发展。读过课文的同学,一定会记得刘老师灿烂的笑容吧?这笑容可是作者细细刻画的。即使30年过去了,刘老师的“微笑”还深深地铭记在作者的心里。对于这看似平常的“笑”,只要好好体味,我们一定能咀嚼出别样的滋味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想的风筝》 滋味 人生发展 老师 作者
原文传递
THE FLINT ASSEMBLAGES FROM PITS XVIII AND XXXII OF THE EARLY NEOLITHIC SITE OF CAMPO CERESOLE AT VHO'DI PIADENA(Cremona,northern Italy)
17
作者 PAOLO BIAGI BARBARA A.VOYTEK 《Natural Disaster Reduction in China》 1990年第1期243-288,共46页
The Authors examine the flint assemblages from two Early Neolithc pits excavated at thecentral Po Valley site of Campo Ceresole,dated between the end of the seventh and the beginning of the sixthmillennium B P.The ass... The Authors examine the flint assemblages from two Early Neolithc pits excavated at thecentral Po Valley site of Campo Ceresole,dated between the end of the seventh and the beginning of the sixthmillennium B P.The assemblages,obtained from flint of Alpine origin,are characterized by a strong blade indexand by the presence of a high number of bladelets struck from subconical cores.On a typological basis theretouched instruments include Burins on a side notch,straight Borers,trapezoidal and rhombic Geometricsand Bladelets with a sinuous profile.The Microburin technique is well represented.The study of the microweartraces compares tool form and function.It shows that the majority of the tools had been used on wood or hardmaterials such as bone or antler.The assemblage is also characterized by a high degree of resharpening andreuse.Perhaps most interestingly,the tools bearing《sickle》gloss improve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use of plantmaterials during the Early Neolithi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口 户口 仁人 炸片 二二 知州 加州 拟人 价改
原文传递
亲戚
18
作者 许国江 《短小说》 2005年第2期66-67,共2页
张三把李四拽到路旁,指着刚从他们身边走过去的几个人,神秘兮兮地说:你认不认识他们?李四说:我没有在意。张三说:走在中间的那一位高个子,是刚调来的县长,这几天几乎每天都在电视上露面。
关键词 神秘兮兮 不知道 朝前走 下岗职工 绕道走
原文传递
《墨憨斋三笑》刍论
19
作者 白岭 《中州学刊》 CSSCI 1997年第2期102-106,共5页
《墨憨斋三笑》刍论白岭一如果说起明末通俗文学主帅冯梦龙的“三言”,我们会觉得如雷贯耳;而如果说起他的“三笑”,便会觉得颇为新奇了。什么缘故呢?就是因为以前没有这个名字。可喜的是现在有了———是笔者给他取下的。其实,“... 《墨憨斋三笑》刍论白岭一如果说起明末通俗文学主帅冯梦龙的“三言”,我们会觉得如雷贯耳;而如果说起他的“三笑”,便会觉得颇为新奇了。什么缘故呢?就是因为以前没有这个名字。可喜的是现在有了———是笔者给他取下的。其实,“三言”的名字也是别人给他取下的。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 墨憨斋 冯梦龙 《醒世恒言》 《喻世明言》 《挂枝儿》 《警世通言》 《新列国志》 刍论
下载PDF
把笑话请入文学殿堂──从《墨憨斋三笑》的出版谈起
20
作者 周观武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76-80,共5页
《墨憨斋三笑》面世的意义,决不限于整理、出版一组长期蒙尘的古籍,还在于它第一次把长期蒙冤受辱的“三笑”提高到了“三言姊妹篇”的地位,在于它把“笑话”看成一种正经的文学式样,把笑话创作看成一种正经的文学活动,把对笑话的... 《墨憨斋三笑》面世的意义,决不限于整理、出版一组长期蒙尘的古籍,还在于它第一次把长期蒙冤受辱的“三笑”提高到了“三言姊妹篇”的地位,在于它把“笑话”看成一种正经的文学式样,把笑话创作看成一种正经的文学活动,把对笑话的收集和研究看成一种正经的事业和学问,请进了文学艺术的殿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憨斋 千载诙谐史 言姊妹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