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县级尺度“三生”用地动态变化及其空间集聚特征 被引量:30
1
作者 王考 姚云峰 包金兰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06-312,共7页
[目的]深入探索土地"三生"(生态、生活、生产)功能格局特征,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指标控制的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内蒙古和林格尔县1996,2006,2015年3期遥感数据,采用动态度、空间变化分析模型、空间变化率指数对研究区&qu... [目的]深入探索土地"三生"(生态、生活、生产)功能格局特征,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指标控制的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内蒙古和林格尔县1996,2006,2015年3期遥感数据,采用动态度、空间变化分析模型、空间变化率指数对研究区"三生"用地数量变化、空间变化及其变化集聚特征进行分析。[结果](1)研究期间生态用地减少数量突出,后期逐渐减缓;生产生活用地增加幅度明显,年均变化率达5.9%,动态度达12.06%;从整个空间变化率分析,生产生态用地两期变化均强烈,生产生活用地呈增强趋势,生态用地变化逐渐减弱。(2)研究区"三生"用地空间变化前期集聚在黄土丘陵区和山区,后期集聚在平原地貌类型区。[结论]经过20a规划管控,研究区"三生"用地逐步形成北部平原区以生产生态用地和生产生活用地为主的生产生活空间,中部、南部黄土丘陵区和山区以生态用地和生态生产用地为主的生态空间,且生产生活用地功能区扩张和生产生态功能区减少的矛盾得到一定程度遏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用地 动态变化 空间集聚 县级尺度
下载PDF
基于“三生空间”的土地利用转型的生态效应及驱动力分析--以苏州市为例 被引量:12
2
作者 贲薛晨 余成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28-1436,共9页
为探索快速城市化背景下苏州市土地利用转型规律及其生态效应,利用苏州市1980年、2000年、2010年、2018年4期土地利用数据,按照生产、生态、生活(简称“三生”)土地利用主导功能分类,采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土地利用... 为探索快速城市化背景下苏州市土地利用转型规律及其生态效应,利用苏州市1980年、2000年、2010年、2018年4期土地利用数据,按照生产、生态、生活(简称“三生”)土地利用主导功能分类,采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土地利用转型的生态贡献率等方法,定量分析了苏州市土地利用转型的模式及其生态效应,并通过最小二乘法回归揭示了生态环境质量演变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980—2018年,基于“三生”用地的土地利用转型表现为生产用地减少,生态用地少量增加,生活用地快速增加;苏州市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从1980年的0.4312降至2018年的0.4139,整体生态环境质量有所下降。苏州市同时存在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和恶化2种趋势,1980—2000年农业生产用地转变为水域生态用地和林地生态用地,是促使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主要因素,农业生产用地对水域生态用地的挤占、城镇和农村生活用地对农业生产用地的占用是导致生态环境质量恶化的主要原因;2000—2018年,农业生产用地转化为水域生态用地是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主要因素,城镇和农村生活用地对农业生产用地的挤占是导致生态环境质量恶化的重要原因。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的调整是苏州市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主要因素,而人口增加、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模式、社会消费水平的提高等因素加大了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用地 土地利用转型 生态环境质量指数 生态效应
下载PDF
“三生”用地功能动态变化及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响应——以顺德区为例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锋 陈春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50-257,共8页
剖析用地功能转变对某一特定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的影响,是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地区的国土开发和“三生”用地管理控制的主要依据。对“三生”用地识别缺失导致的复合功能模糊,以及与生态价值相关研究不足的问题,构建“三生”用地分... 剖析用地功能转变对某一特定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的影响,是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地区的国土开发和“三生”用地管理控制的主要依据。对“三生”用地识别缺失导致的复合功能模糊,以及与生态价值相关研究不足的问题,构建“三生”用地分类体系,采用生态服务当量因子法和GIS空间分析功能测算顺德区域内整体生态系统价值。结果表明:(1)1990—2015年顺德区的“三生”用地经历了生活生产用地增长显著,生态生产用地面积变化较平缓,生产生态用地下降明显。(2)对顺德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总额的提高贡献最大的是生态生产空间;生态价值极低等级从东南部向全区扩散,极高等级从西部的聚集式面状分布变成点状分散式分布。(3)顺德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存在内部下降和上升的相互抵消作用,生态生产用地对生产生态用地的侵占能够提高区域内生态价值,因此保持生态生产用地中水库坑塘和河流的面积稳定对维持顺德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用地 用地功能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顺德
下载PDF
佛山市“三生”用地演变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华吉庆 叶长盛 +1 位作者 王飞 韩然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6-35,共10页
本文以佛山市为例,利用1990、2000和2016年3期遥感解译数据,建立了基于主导功能的"三生"用地分类体系,借助基尼系数、ESDA、景观格局指数、主成分分析法等方法揭示了经济快速发展地区"三生"用地的演变特征与驱动因... 本文以佛山市为例,利用1990、2000和2016年3期遥感解译数据,建立了基于主导功能的"三生"用地分类体系,借助基尼系数、ESDA、景观格局指数、主成分分析法等方法揭示了经济快速发展地区"三生"用地的演变特征与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1990—2016年,佛山市"三生"用地发生变化面积为1 426.53km2,占土地总面积的37.56%,生活用地持续增加,生产用地显著减少,生态用地保持稳定;2)佛山市生产用地的镇域分布最为均匀,生活用地、生态用地分布差异较大;1990—2016年,生产用地增加、生活用地减少、生态用地增加与减少的全局Moran’s I指数分别为0.212 1、0.144 0、0.401 5和0.260 3,空间分布正相关性显著,呈现出相邻镇街的集中分布,而生产用地减少、生活用地增加的镇域集聚效果不明显;3)1990—2016年,佛山市"三生"用地景观分离度指数、香农多样性和香农均匀度指数分别由3.384 9、0.860 3和0.783 1增至8.259 5、1.083 4和0.986 1,景观异质性增强,空间结构趋于复杂;4)坡度、高程和土壤条件对佛山市生产、生活用地的演变和分布限制性作用较强,对生态用地影响较弱;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居民生活、人口和交通运输是导致佛山市"三生"用地演变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用地 演变特征 景观格局 驱动因素 佛山市
原文传递
基于“三生空间”的长江流域重庆段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演变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温馨 陈春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28-140,共13页
【目的】在掌握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影响的基础上,以“三生空间”视角分析其中内在联系,为国土规划提供参考,促进区域土地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长期协调发展。【方法】基于“三生”用地分类体系,对长江流域上游重庆段的用地... 【目的】在掌握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影响的基础上,以“三生空间”视角分析其中内在联系,为国土规划提供参考,促进区域土地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长期协调发展。【方法】基于“三生”用地分类体系,对长江流域上游重庆段的用地功能变化进行研究,以当量因子法计算重庆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并从不同角度分析变化特征,最后引入传统、交叉敏感性系数检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结果。【结果】1) 1990—2020年重庆市生活生产用地变化速率最快,其他建设用地波动最为剧烈,草地减少明显。2)以林地为主的生态生产空间对重庆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额贡献最大,渝东南和渝东北地区是生态系统服务高等级区域,以中心城区为主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低等级区域以各区为中心向外不断扩张。3) 1990—2020年重庆市生态系统调节服务占比最大,未来的生态文明建设工程需要注重水源涵养与水文调节及相关的其他服务类型。4)林地、草地对重庆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具有显著影响。【结论】目前重庆市生态环境建设速率小于人口增长速率,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应优先保护生态生产用地,修复受到破坏的生态用地、生产生态用地,以主城区为核心的生活生产用地是未来生态修复的重点区域,需在今后制定合理的国土空间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用地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交叉敏感性 长江流域 重庆
原文传递
桂西南-北部湾地区“三生”用地演变及其驱动力的地理探测 被引量:9
6
作者 赖国华 胡宝清 +2 位作者 李敏 林树高 邓雁菲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36-243,共8页
为分析过渡性复杂地理空间“三生”用地变化特征并探索其变化的驱动因素,基于桂西南喀斯特和北部湾经济区的土地利用数据,构建“三生”用地分类体系,运用转移矩阵、土地利用动态度分析研究区38 a间“三生”用地演变特征,并采用地理探测... 为分析过渡性复杂地理空间“三生”用地变化特征并探索其变化的驱动因素,基于桂西南喀斯特和北部湾经济区的土地利用数据,构建“三生”用地分类体系,运用转移矩阵、土地利用动态度分析研究区38 a间“三生”用地演变特征,并采用地理探测器方法分析了“三生”用地演变的驱动力。结果表明:(1)研究区“三生”用地水平变化特征在38 a间表现为生态用地减少,生活用地由城镇中心向外扩张,生产用地总量平衡,“三生”用地发生转移变化面积约为25538.63 km 2,变化率为26.73%。(2)“三生”用地垂直变化特征中,生产、生活用地面积随着坡度及海拔的增加而减少,坡度较大、海拔较高地区主要以生态用地为主。位于低坡度和低海拔地区的生态用地大面积转化成生活、生产用地,而位于高坡度和高海拔地区的生产、生活用地转移为生态用地。(3)地理探测器识别出生产、生态用地变化受DEM、人口密度等自然资源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影响较大,生活用地变化受产业产值、人口密度和道路密度等社会经济和地理区位因素影响较大。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桂西南—北部湾地区的生活用地和工业生产用地占据了低坡度、低海拔的农业用地和生态用地,应加强控制建设用地扩张,保障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用地 地理探测器 喀斯特 海岸带
下载PDF
生态移民区“三生”用地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以宁夏红寺堡区为例 被引量:7
7
作者 安斯文 马彩虹 +1 位作者 袁倩颖 滑雨琪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836-1846,共11页
土地系统运行以土地可持续利用与人类福祉为准绳。以全国最大的生态移民区红寺堡区为例,基于不同计量方法和GIS空间分析法,对红寺堡区2000—2018年的“三生”用地转型及生态服务变化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1)红寺堡区基本形成以中部... 土地系统运行以土地可持续利用与人类福祉为准绳。以全国最大的生态移民区红寺堡区为例,基于不同计量方法和GIS空间分析法,对红寺堡区2000—2018年的“三生”用地转型及生态服务变化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1)红寺堡区基本形成以中部灌区生活生产、生产生态空间为主,周边为生态空间的“三生”格局,国土开发格局逐渐优化。(2)生产生态用地减少3.42×10^(4)hm^(2),生态用地增加1.24×10^(4)hm^(2),生态生产用地增加0.16×10^(4)hm^(2),生活生产用地增加2.02×10^(4)hm^(2)。(3)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共增加11.18×108元。植被恢复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的主因,而建设用地对其他用地的侵占则是导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降低的主因。(4)协同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治理,做好已有生态用地的质量提升和绿地生态网络建设,通过优化生态系统服务结构提升区域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从而实现生产空间的集约化发展、生态空间的提质增效及生活空间的优美宜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用地 土地利用转型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红寺堡区
下载PDF
新疆乌鲁木齐市“三生”用地的空间冲突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王珊珊 毋兆鹏 +2 位作者 王娟娟 尹慧慧 李斌才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30-337,共8页
[目的]探析新疆乌鲁木齐市“三生”用地变化及其引起的空间冲突变动,为该地区的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外部压力、脆弱性和稳定性3个因子构建格网尺度下的空间冲突测度模型,对该地区2000—2018年空间冲突时空分异特... [目的]探析新疆乌鲁木齐市“三生”用地变化及其引起的空间冲突变动,为该地区的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外部压力、脆弱性和稳定性3个因子构建格网尺度下的空间冲突测度模型,对该地区2000—2018年空间冲突时空分异特征进行定量评价。[结果]①2000—2018年,乌鲁木齐市北部为城市生活用地的主要增长方向,农业生产用地空间格局呈现破碎化趋势,生态用地是乌鲁木齐市三生用地的主要组成部分,应避免人类活动对新增核心生态用地的占用。②各个时期乌鲁木齐市“三生”空间冲突等级均表现为:稳定可控>轻度冲突>中度冲突>重度冲突。③重度冲突空间单元增幅最大,表明乌鲁木齐市重度冲突失控的地区范围有扩大的趋势。这应是乌鲁木齐市空间冲突调控的重点区域。④不同空间类型的空间冲突存在一定差异。乌鲁木齐市冲突强度从大到小依次为: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结论]乌鲁木齐市“三生”用地变化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较强的吻合性,未来应逐步改变生活空间过速扩张而导致冲突水平逐渐增强的现象。应更加重视城市生活用地的动态监测,保护核心生态用地,以实现“三生”用地更加协同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用地 空间冲突 景观生态指数 乌鲁木齐市
下载PDF
成渝城市群“三生”用地空间演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
9
作者 邱爽 张茜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3期311-320,共10页
运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生态贡献率和冷热点分析等对成渝城市群1990—2020年“三生”用地空间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生产用地和生态用地面积减少,生活用地面积增加,各地类之间的转型以生产用地... 运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生态贡献率和冷热点分析等对成渝城市群1990—2020年“三生”用地空间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生产用地和生态用地面积减少,生活用地面积增加,各地类之间的转型以生产用地和生态用地相互转型为主,其次是生产用地和生活用地之间的转型,生态用地和生活用地的相互转型最少;(2)城市群整体生态环境质量呈缓慢下降趋势,分布具有中部凹陷、两边凸起的特征;(3)人地关系的改变导致成渝城市群各时段冷热点分布空间差异较大,2000年前后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的冷点区面积大于热点区面积。因此,要加大耕地保护力度,稳定现有生态用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以实现生态和经济发展双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渝城市群 三生用地 生态环境 热点分析
下载PDF
1990-2018年新疆“三生”用地时空变化特征及其碳排放效应 被引量:4
10
作者 郑艺文 刘晓煌 +4 位作者 熊茂秋 李福杰 付宇佳 张子凡 赖明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565-2577,共13页
基于新疆地区1990、2000、2010和2018年四期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数据和能源消耗数据,通过土地利用变化动态指数分析近30年来新疆地区“三生”用地类型的变化强度,研究其格局转变;利用碳排放计算模型,对研究区土地利用的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 基于新疆地区1990、2000、2010和2018年四期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数据和能源消耗数据,通过土地利用变化动态指数分析近30年来新疆地区“三生”用地类型的变化强度,研究其格局转变;利用碳排放计算模型,对研究区土地利用的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进行核算,定量分析土地利用转移类型引起的碳效应变化。以期为新疆地区土地利用结构与空间配置进行科学规划与管理、为低碳优化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研究区生活生产用地和生产生态用地面积增长率较快,动态度较大,生态生产用地和生态用地面积整体呈减少态势。用地的动态变化主要发生在2000-2010年。(2)生活生产用地作为碳排放最主要碳源,碳排放量增长14231.66万t,其在2000-2010年间年增长率最大;碳汇方面主要为生态生产用地碳吸收量下降99.80万t。(3)生活生产用地碳排放强度由期初的4207.90 t·km^(−2)上升到期末的18423.55 t·km^(−2),其余3类用地碳排放/碳吸收强度变动较小。(4)生态用地主要转入生产生态用地和生活生产用地,引起的碳排放增加量为4960.79万t;生产生态用地主要转入生活生产用地,引起碳排放量增加2428.72万t;生态逆向演变:生态生产用地主要转入生态用地,引起碳汇量损失84.91万t。本研究为科学认知新疆“三生”用地转型的时空规律及其碳排放效应,对优化配置“三生”用地,构建可持续国土空间利用和保护格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遥感 "三生"用地 时空演化 碳源和碳汇 碳排放效应 新疆
下载PDF
基于“三生”视角的中国林地分类提取 被引量:5
11
作者 于竹筱 张红旗 许尔琪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36-1148,共13页
林地具有多重功能,在生态优先区和生产生活区承担不同功能。传统林地分类难以兼顾区域主导功能和开发保护定位,且对不同功能区内林地的时空特征尚缺乏定量刻画。建立基于"生产—生活—生态"视角的林地分类,利用土地利用图、... 林地具有多重功能,在生态优先区和生产生活区承担不同功能。传统林地分类难以兼顾区域主导功能和开发保护定位,且对不同功能区内林地的时空特征尚缺乏定量刻画。建立基于"生产—生活—生态"视角的林地分类,利用土地利用图、功能区划、植被物候特征和统计数据,使用专题图叠加、遥感识别和决策树分类技术,提取林地各类型。结果表明:2018年中国林地遥感面积为228.18万km^(2),1990—2018年生态优先区域林地减少2.49万km^(2),2000年后降速变缓;防风固沙、水源涵养和土壤保持区等核心生态功能区内局部林地增加,主要位于内蒙古部分草原和沙区、河北西北部和黄土高原;东北地区、西南喀斯特区和新疆北部的林地转换为耕地和草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内林地降幅最小;用材林地在2010年后减少变缓,园地扩大主要来自东南地区的耕地和用材林,城市林地在广东、浙江、江苏和北京迅速增加。研究表明,发挥核心生态功能的林地在生态修复工程范围和自然保护区内局部恢复,但剧烈的人为扰动仍导致其面积整体降幅较大。建议分区域差异化恢复生态林地、提升主导生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用地 林地分类 时空分异 中国
原文传递
“三生”用地结构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和农户生计的影响--以太行山区洞阳坡小流域为例 被引量:4
12
作者 齐菲 李彦鑫 +4 位作者 高会 付同刚 王丰 蒋莞艳 刘金铜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101-1112,共12页
太行山区由于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在过去的几十年内众多小流域土地利用结构产生了很大的变化,进而影响了小流域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用地结构、生态系统服务和山区农户生计。本文以洞阳坡小流域作为太行山中山区代表,通过对当量因... 太行山区由于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在过去的几十年内众多小流域土地利用结构产生了很大的变化,进而影响了小流域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用地结构、生态系统服务和山区农户生计。本文以洞阳坡小流域作为太行山中山区代表,通过对当量因子法系数的修正,对2000—2020年“三生”用地结构变化及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评估,并以人工种植面积最大且为本地优势树种的连翘为例,进一步调研分析了“三生”用地结构变化对农户生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20年来洞阳坡小流域“三生”用地结构比例基本保持不变,呈现出生态用地>生产用地>生活用地。但“三生”用地中生态用地内部的土地利用方式发生了变化,具体表现为人为作用下,当地优势树种连翘种植面积显著增加。2)20年来洞阳坡小流域内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提高了1528万元,其主要原因是生态用地中大量草地转化为以种植连翘为主的林地,林地生态系统服务的提高对生态系统总服务提高的贡献率为99.95%。3)20年来,连翘林地供给服务的增加占小流域供给服务增加的43.05%,占小流域生态系统总服务增加的28.02%,连翘林地生态系统服务供给效益的提高增加了洞阳坡小流域的农户收入,使得小流域农户生计水平有所改善,连翘种植带来的“三生”用地变化对农户收入来源结构起到了优化调整的作用。本研究可为太行山区的生态经济协同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用地 生态系统服务 洞阳坡小流域 农户生计 连翘 过渡性地理空间
下载PDF
杭州市临安昌北山区2010—2020年“三生”用地演变分析
13
作者 隋铭豪 肖胜和 《科技和产业》 2023年第2期247-257,共11页
基于临安昌北山区2010、2015和2020年土地利用监测数据,根据行为主体的主观用地意图为“三生”用地划分依据,依据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土地利用变化图谱、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等方法测度昌北山区10年间的“三生”用地... 基于临安昌北山区2010、2015和2020年土地利用监测数据,根据行为主体的主观用地意图为“三生”用地划分依据,依据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土地利用变化图谱、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等方法测度昌北山区10年间的“三生”用地演变特征。结果发现,该地区10年间土地利用处于缓慢发展的阶段,但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值不断增加,尤其2015年后人类活动干扰输入的负熵流明显增加,土地利用结构均衡度水平较低,昌北山区的土地利用系统内部结构向无序方向发展。究其原因,与当地工矿业用地扩张、盲目追求生产发展有直接关系。工矿业生产用地的增加会使土地利用系统内部结构无序发展,林草生态用地的增加可以使系统内部更趋于有序状态。分析结果为科学地调节昌北山区“三生”用地关系、探索“三生”良性互动的可持续协调发展之路提供基础研究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用地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 昌北山区
下载PDF
宁夏“三生”用地功能转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被引量:3
14
作者 蒋忙舟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2年第4期220-225,共6页
为了明确宁夏土地利用空间分布格局和由其转型导致的生态环境质量效应变化,采用1990~2018年4期高精度土地利用现状遥感解译影像,按照“三生”用地主导功能构建宁夏区域土地利用分类体系,基于地理信息图谱法、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和土地利... 为了明确宁夏土地利用空间分布格局和由其转型导致的生态环境质量效应变化,采用1990~2018年4期高精度土地利用现状遥感解译影像,按照“三生”用地主导功能构建宁夏区域土地利用分类体系,基于地理信息图谱法、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和土地利用转型的生态贡献率对宁夏生态环境效应进行了量化。结果表明:宁夏区域1990~2018年土地利用转型主要为生产用地面积在宁夏中上部不断扩张,生态用地面积在中下部不断缩减,生活用地则不断增加;宁夏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整体有所恶化,由1990年的0.455减少至2018年的0.438,中质量区面积占整个区域的65%左右,构成了生态环境质量主体;1990~2018年,宁夏区域生态环境改善和恶化并存,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大于改善的趋势,农业生产用地对牧草生态用地的挤兑是生态环境恶化最主要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用地 土地利用转型 生态环境效应 贡献率
下载PDF
巢湖流域“三生”用地转型与景观破碎化分析
15
作者 汪慧 鲁成树 +1 位作者 吴九兴 刘锦洋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4期359-365,共7页
为探讨“三生”用地转化规律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基于2000、2010、2020年三期土地利用现状图,构建巢湖流域“三生”用地分类体系,运用ArcGIS10.5、Fragstats4.2等软件,采取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景观格局指数法,对其“三生”用地转型变... 为探讨“三生”用地转化规律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基于2000、2010、2020年三期土地利用现状图,构建巢湖流域“三生”用地分类体系,运用ArcGIS10.5、Fragstats4.2等软件,采取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景观格局指数法,对其“三生”用地转型变化与景观破碎化程度进行分析。结论如下:(1)“三生”用地结构演化和分布差异明显,生产用地占比最大,同时生态用地增长主要来源为生产用地。(2)整体以生产用地向生活用地转化为主,生态用地和生产用地交互转化为辅。(3)景观破碎度呈现倒U型演化趋势,2000—2010年斑块数量、斑块密度、最大斑块所占比例减少,景观破碎度较小;2010—2020年,巢湖流域的香农多样性指数、香农均匀度指数和聚集度指数增加,景观异质性增强,生态破碎度加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巢湖流域 三生用地 土地利用变化 景观破碎化
下载PDF
“三生”用地功能分类体系构建与实证分析——以江苏省扬中市为例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欣 殷如梦 +2 位作者 王丹 陈添悦 方斌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5-61,共7页
本文通过对土地生态性及其“三生”用地价值导向的界定,将“人性”要素的全域土地生态系统与现行土地利用分类体系衔接,构建了“三生”用地正负向功能分类体系.以江苏省扬中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划分出研究区生产、生活、生态用地,并得... 本文通过对土地生态性及其“三生”用地价值导向的界定,将“人性”要素的全域土地生态系统与现行土地利用分类体系衔接,构建了“三生”用地正负向功能分类体系.以江苏省扬中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划分出研究区生产、生活、生态用地,并得出反映其组合特征的熵指数为0.9870,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为0.3432.研究区生产用地呈规则的块状模式,生活用地呈多中心以棋盘式密布于研究区,生态用地沿江环状分布,“三生”用地间耦合关系紧密.扬中市“三生”功能整体较好,生产功能与生活功能交融关系紧密,生态功能有效地支撑了生产功能,但生活功能与“三生”功能的空间吻合度偏低,仍需提升生活用地内部建设用地效率,促进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协同发展.“三生”用地正负向功能分类体系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性和现实性,可为优化国土空间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三生用地 土地利用多功能分类 扬中市
下载PDF
广东省1980-2018年“三生”用地转型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关翠柳 闻德保 +1 位作者 李雨豪 李龙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41-251,共11页
[目的]研究基于格网单元的广东省“三生”用地转型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为区域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广东省8期土地利用现状遥感监测数据和“三生”土地利用主导功能分类体系,对该区“三生”用地转型特征及生态... [目的]研究基于格网单元的广东省“三生”用地转型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为区域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广东省8期土地利用现状遥感监测数据和“三生”土地利用主导功能分类体系,对该区“三生”用地转型特征及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定量研究。[结果]①1980-2018年,广东省农业生产用地面积大幅减少,共减少了5369.61 km^(2),城镇生活用地、工矿生产用地面积大幅增加,分别增加了4526.02 km^(2),2406.93 km^(2),农业生产用地和林地生态用地间转换现象明显。②“三生”用地空间转型主要表现为工矿生产用地、林地生态用地中心逐渐靠近广东省几何中心,农业生产用地、城镇生活用地中心逐渐远离几何中心。③广东省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从1980年0.6481降至2018年的0.6414,生态环境质量空间分异明显,呈现“沿海低-内陆高”的分布特点。④Getis-Ord G^(*)_(i)指数表明,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热点区域集中在粤东西北地区,冷点区域多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⑤广东省生态环境存在改善和恶化两种趋势。[结论]建议充分考虑区域自然条件、功能定位以及导致生态环境变化的主导因素,制定土地政策措施,实现土地利用方式创新,更好地推动广东省区域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用地 土地利用转型 生态环境质量 格网 热点分析
下载PDF
洞庭湖区“三生”用地效益评价与优化
18
作者 李建华 陈哲夫 陈端吕 《商业经济》 2019年第11期21-24,33,共5页
区域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是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的关键,通过“生产—生活—生态”土地空间利用现状,进行“三生”用地功能评价与空间布局优化配置,可为区域空间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基于主导功能的“三生”用地分类体系,探讨了2005-201... 区域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是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的关键,通过“生产—生活—生态”土地空间利用现状,进行“三生”用地功能评价与空间布局优化配置,可为区域空间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基于主导功能的“三生”用地分类体系,探讨了2005-2016年三生用地特征,采用“三生”空间功能测度模型与层次分析法进行“三生”用地评价,利用线性规划模型进行“三生”用地结构优化。结果表明:农业生产用地与林地生态用地在区域中占主体,基本维持了区域的生态安全与粮食安全。农业生产用地“三生”功能相对均衡,而工矿生产用地、城镇生活用地、农村生活用地的主导功能比较明显。从土地利用程度、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方面,将优化结果与现状和优化预测土地利用结构进行对比分析,未来土地利用能保持较稳定的局势。分类中突出了不同土地的生产、生活和生态主导功能,但区域用地评价需要包含其它次要功能的综合效益。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是保障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的有效途径,在有限的资源上获得最大的效益,又不能损害生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用地 线性规划 土地利用 优化配置 环洞庭湖区
下载PDF
中原城市群“三生”用地转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被引量:8
19
作者 司晓君 崔佳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84-290,299,共8页
[目的]分析2000—2020年中原城市群“三生”用地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生态环境效应,为快速城镇化地区“三生”空间格局优化以及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等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基于中原城市群2000,2010和2020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采用生态环境质量... [目的]分析2000—2020年中原城市群“三生”用地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生态环境效应,为快速城镇化地区“三生”空间格局优化以及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等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基于中原城市群2000,2010和2020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采用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和景观格局指数两种方法,定量分析中原城市群“三生”用地转型的生态环境效应。[结果]①研究区生产用地面积明显减少(-7890 km^(2)),生态用地面积相对稳定(仅变化0.1%),生活用地面积快速增加(7638 km^(2));2000—2010年的“三生”用地转换面积远低于2010—2020年。②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先升后降,在区域整体上呈现“西高东低”的空间格局。郑州市下降幅度最大,济源市提高最多;生态环境质量指数(EV)与最大斑块指数(LPI)、景观形状指数(LSI)、斑块结合度指数(COHESION)、聚集度指数(AI)、香农多样性指数(SHDI)和香农均匀性指数(SHEI)高度相关。③生态环境改善趋势小于恶化趋势,恶化的主要因素为林草生态用地向农业生产用地转化,以及生活用地对农业生产用地的占用。④各类景观破碎化加剧,聚集度和连结度降低,景观形状趋于不规则化,多样性和均匀度增加,整体生态环境质量恶化。[结论]两种评价指数对“三生”用地转型的生态环境效应评价结果趋于一致,即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呈下降趋势。农业生产用地对林地和草地生态用地的占用是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用地转型 生态环境质量 景观格局指数 中原城市群
下载PDF
中国“三生用地”分类及其空间格局 被引量:358
20
作者 张红旗 许尔琪 朱会义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332-1338,共7页
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中国人地关系紧张,争地现象多发。为兼顾粮食安全、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需要协调土地不同功能用地的矛盾。现行的土地利用分类体系,注重土地的生产、生活功能,对生态功能考虑不够。本研究... 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中国人地关系紧张,争地现象多发。为兼顾粮食安全、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需要协调土地不同功能用地的矛盾。现行的土地利用分类体系,注重土地的生产、生活功能,对生态功能考虑不够。本研究以土地的主体功能为出发点,兼顾其他功能,纳入生态用地的概念,构建了"三生用地"分类体系,统筹生产、生活和生态用地空间。通过先分区再分类的方法,提取了中国"三生用地"的分布范围。结果表明,生态用地、生态生产用地、生产生态用地和生活生产用地等面积分别为603.70万km2、135.38万km2、200.19万km2和20.73万km2,各占国土面积的62.89%、14.10%、20.85%和2.16%。生态用地主要分布在中西部,生态生产用地因其生产功能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异,生产生态用地和生活生产用地则更集中分布在东部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用地 土地分类 土地功能 生态用地 中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