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及资金管理
1
作者 李力中 《林业财务与会计》 2002年第7期32-33,共2页
关键词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 资金管理 资金使用效益 可持续发展 资金投入机制
下载PDF
切实做好我区造林绿化和林果业建设工作
2
作者 殷传杰 《新疆林业》 2004年第5期11-12,共2页
近日,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林业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继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今年8月全区林业工作会议之后,对我区林业发展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文件,<意见>是&qu... 近日,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林业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继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今年8月全区林业工作会议之后,对我区林业发展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文件,<意见>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我区林业上最新、最重要、最集中的体现,是总结过去、反映现在、指导未来的纲领性文件,必将对我区的生态建设和林业快速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结合学习<意见>和自治区林业工作会议精神,根据"十一·五"林业发展的思路和我区林业发展的实际,切实做好我区造林绿化和林果业建设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造林绿化 林果业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 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 林业工作站建设
下载PDF
山西林业发展目标与战略重点 被引量:2
3
作者 陈建成 何鹏 翟中齐 《林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7-39,共3页
根据山西省及京津、华北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选择山西林业生态经济型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森林覆盖率40%的远景目标。从重点工程、特色工程、五大区域、强势及新兴产业等方面论证了山西林业发展的战略重点,最后强调以县为单位协调... 根据山西省及京津、华北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选择山西林业生态经济型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森林覆盖率40%的远景目标。从重点工程、特色工程、五大区域、强势及新兴产业等方面论证了山西林业发展的战略重点,最后强调以县为单位协调各项林业工程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 林业 发展目标 发展战略 生态经济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退耕还林工程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生物多样性 森林旅游业 林业多种经营 经济林基地建设 现代观光林业
下载PDF
关于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的思考与展望——基于40年建设综合评估结果 被引量:67
4
作者 朱教君 郑晓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600-1610,共11页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简称:三北工程)是同我国改革开放同步实施的世界最大生态工程,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志。三北工程规划建设期限历时73年,现已经过40年建设,为科学、准确把握三北工程40年建设来的成效、经验、问题等综合状况,...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简称:三北工程)是同我国改革开放同步实施的世界最大生态工程,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志。三北工程规划建设期限历时73年,现已经过40年建设,为科学、准确把握三北工程40年建设来的成效、经验、问题等综合状况,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原国家林业局)于2017年委托中国科学院作为第三方评估机构,对三北工程建设40年进行了全面、系统评价与分析。本文在简要介绍三北工程建设40年的历程、取得的成效、积累的经验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三北工程未来建设与发展进行了思考与展望;提出了重大生态工程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为推动三北工程未来高质量发展,为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证据和为全球生态安全建设提供经验与范式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 三北工程 生态文明建设 效益评价
原文传递
近35年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的防风固沙效应 被引量:47
5
作者 黄麟 祝萍 +2 位作者 肖桐 曹巍 巩国丽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00-609,共10页
通过分析三北工程区生态系统防风固沙服务量变化,进而评价工程的防风固沙效应。结果表明:(1)近35 a,三北工程区林地面积持续增加、草地面积持续减少,特别是半干旱风沙区和黄土高原区。植被覆盖度在前20 a持续增加,近15 a则呈现先下... 通过分析三北工程区生态系统防风固沙服务量变化,进而评价工程的防风固沙效应。结果表明:(1)近35 a,三北工程区林地面积持续增加、草地面积持续减少,特别是半干旱风沙区和黄土高原区。植被覆盖度在前20 a持续增加,近15 a则呈现先下降而后略微增加趋势。(2)土壤风蚀模数持续减少,近15 a减幅远高于前20 a,沙地、草地、其它类型转林地或转草地区域的减幅尤为明显。生态系统防风固沙服务保有率呈上升态势,干旱荒漠区增幅显著。草地和沙地为工程区生态系统防风固沙服务总量贡献了71%,且转草地区域的贡献高于转林地区域。(3)考虑到植被好转同时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以风场减弱为主的气候变化导致土壤风蚀力减弱与三北防护林等生态工程对生态系统防风固沙服务变化的贡献率分别介于85%-89%和11%-15%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林地、草地面积变化 植被覆盖度 防风固沙
下载PDF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40年综合评价报告》发布 三大效益有机结合 生态效应显著 被引量:8
6
作者 陈婉 《环境经济》 2019年第1期34-37,共4页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以下简称“三北工程”)是我国一项重大生态工程,2018年是三北工程建设40周年。12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40年综合评价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并介绍三北工程实施情况。
关键词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 评价报告 生态效应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效益 生态工程 三北工程 建设工程
原文传递
持续开展治沙造林 迎来今日绿满山川——陕西省榆林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侧记 被引量:4
7
作者 刘东兴 刘生权 《国土绿化》 2019年第8期30-35,66-67,共6页
榆林市位于陕西省最北部,东临黄河与山西相望,西连宁夏、甘肃,北邻内蒙古,南接本省延安市,古称“上郡”,有“小北京”之美称。辖区面积43578平方公里。榆林是全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重点区域和全国两个跨区域防沙治沙示范区之一。曾经,... 榆林市位于陕西省最北部,东临黄河与山西相望,西连宁夏、甘肃,北邻内蒙古,南接本省延安市,古称“上郡”,有“小北京”之美称。辖区面积43578平方公里。榆林是全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重点区域和全国两个跨区域防沙治沙示范区之一。曾经,这里北部沙区的6个城镇412个村庄被风沙侵袭压埋,榆林城被迫三次南迁,形成了沙进人退的被动局面;而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日益严重,每年因水土流失输入黄河泥沙高达5.3亿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榆林市 陕西省 森林城市 治沙造林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 黄土丘陵沟壑区 水土流失 黄河泥沙
下载PDF
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 被引量:3
8
作者 孙垂河 《防护林科技》 2005年第4期30-32,共3页
与时俱进,创新思路,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工程建设是适应中国国情和国际形式的需要。继承发扬三北防护林建设的基本经验和摒弃不和时宜的思想观念,从构建生态文明社会的高度来重新定位工程建设指导思想,把生态文明的新理念融入到三北工程... 与时俱进,创新思路,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工程建设是适应中国国情和国际形式的需要。继承发扬三北防护林建设的基本经验和摒弃不和时宜的思想观念,从构建生态文明社会的高度来重新定位工程建设指导思想,把生态文明的新理念融入到三北工程建设中来,是提升三北工程指导思想的关键。21世纪是生态文明的世纪,把工程建设放在文明转型和价值更新的社会大背景下重新思考,从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高度来寻求工程建设的理论支点,师法自然,弘扬生态文明,追求和谐发展,谋求工程建设的新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理念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 创新 中国 生态效益 工程化 民营化 产业化
下载PDF
世界著名生态工程--中国“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被引量:4
9
作者 李世东 张炜 《浙江林业》 2021年第11期9-11,共3页
工程档案:中国1989年启动了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一期工程,规划造林任务648.4万公顷。二期工程(2001-2010年)建设范围扩大到长江、淮河、钱塘江流域,涉及17个省(市)的1035个县(市、区),规划造林任务687.72万公顷。三期工程(2011-2020... 工程档案:中国1989年启动了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一期工程,规划造林任务648.4万公顷。二期工程(2001-2010年)建设范围扩大到长江、淮河、钱塘江流域,涉及17个省(市)的1035个县(市、区),规划造林任务687.72万公顷。三期工程(2011-2020年)规划造林任务为530.21万公顷。工程实施30多年来,累计完成造林1184万公顷。中国“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简称“长防林”)是全球第一个进行大江大河全流域治理的世界超级生态工程。1989年,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开始实施,这是继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之后,中国启动的又一大型重点林业生态工程,被列为世界八大生态工程之一。长防林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给我们以诸多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上游 长防林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 钱塘江流域 重点林业生态工程 工程档案 长江流域 二期工程
下载PDF
科尔沁沙地造林治沙适用技术 被引量:2
10
作者 柴永江 牛影 朱永春 《林业实用技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8-19,共2页
关键词 科尔沁沙地 沙地造林 适用技术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 治沙 生态治理模式 干旱地带 风沙危害 工程建设 造林技术
下载PDF
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举步维艰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华庭 刘蜜凤 +2 位作者 罗江滨 蔡巽玮 郝雁翎 《绿色财会》 1996年第3期25-27,共3页
关键词 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 三北地区 三北防护林工程 三北工程 森林覆盖率 项目管理 重点建设项目 生态效益 生存空间 体系建设
下载PDF
谈生态经济型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 被引量:1
12
作者 贾文龙 刘慧 《防护林科技》 2007年第5期59-60,共2页
生态经济学是20世纪80年代新崛起的边缘科学。生态经济学要求以生态学原理为主导,以经济规律为引导,使生态与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建设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必需正确理解生态经济理论,遵循生态经济规律。
关键词 生态经济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辽宁省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十五”营造林成效分析
13
作者 房连杰 金志刚 +3 位作者 姜忠灏 柴兵 秦秀忱 赵亮 《防护林科技》 2007年第4期72-73,共2页
关键词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 工程规划 辽宁省 成效分析 “十五” 营造林 国家林业局 三期工程
下载PDF
写在三北大地上的伟大壮举——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30年取得伟大成就
14
作者 张小刚 《国土绿化》 2008年第9期7-8,共2页
1978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建设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的重大战略决策。30年来,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始终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30年来,三北地区累计完成造林保存面积3.9亿亩。
关键词 三北防护林工程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 防护林体系工程 三北地区 国务院 造林
下载PDF
世界著名生态工程--中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世东 冯德乾 《浙江林业》 2021年第9期9-11,共3页
工程档案:中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包括中国北方13个省(区、市)的551个县(旗、市、区),建设范围东起黑龙江省的宾县,西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孜别里山口,东西长4480公里,南北宽560-1460公里,总面积406.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42... 工程档案:中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包括中国北方13个省(区、市)的551个县(旗、市、区),建设范围东起黑龙江省的宾县,西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孜别里山口,东西长4480公里,南北宽560-1460公里,总面积406.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42.4%。从1978年开始到2050年结束,历时73年,分三个阶段、八期工程进行,规划造林3508.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由工程建设前的5.05%提高到14.95%。40多年来,累计完成造林保存面积3014万公顷,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5.05%提高到13.57%;年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达2.34万亿元。实际完成投资563.3亿元,其中国家投资338.6亿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面积 工程档案 森林覆盖率 工程建设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造林
下载PDF
彭阳县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被引量:2
16
作者 容玉祥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20期179-179,181,共2页
总结彭阳县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经验及取得的成效,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建议,以促进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为当地的绿化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 经验 成效 问题 建议 宁夏彭阳
下载PDF
加强三北工程建设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冰 《防护林科技》 2009年第2期68-70,共3页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立场,以如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研究的基本问题,在全面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总结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成效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加快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为促进三北地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做贡献的思路和措施。
关键词 和谐社会 人与自然和谐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
下载PDF
木兰林区人工落叶松林分主要害虫调查与测报技术 被引量:2
18
作者 周景清 《河北林业科技》 2007年第6期61-62,68,共3页
木兰林区位于河北省围场县境内,木兰即“木兰围场”,在清朝时期为皇家猎场,当时森林覆盖率在70%以上,后来森林资源被破坏。建国之后,特别是60~80年代实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以来,在木兰林区集中连片营造了大面积落叶松人工... 木兰林区位于河北省围场县境内,木兰即“木兰围场”,在清朝时期为皇家猎场,当时森林覆盖率在70%以上,后来森林资源被破坏。建国之后,特别是60~80年代实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以来,在木兰林区集中连片营造了大面积落叶松人工林,在为首都阻沙源,为天津蓄水源,为国家增资源,为群众拓财源的“四源”林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大面积的落叶松纯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兰围场 人工落叶松 测报技术 害虫调查 林区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 林分 落叶松人工林
下载PDF
三北防护林工程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大有作为
19
作者 张社朝 段增社 徐晓燕 《陕西林业》 2007年第5期13-14,共2页
1978年,党中央、国务院从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战略高度,做出了实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的重大决策。三北工程作为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覆盖了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地区的13个省(市、自治区)590个县,总面积406.9万平方公... 1978年,党中央、国务院从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战略高度,做出了实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的重大决策。三北工程作为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覆盖了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地区的13个省(市、自治区)590个县,总面积406.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42.4%。据统计,2004年三北工程区的国家级贫困县217个,占全国国家级592个贫困县的37%,加之这些地方森林覆盖率低,生态环境脆弱,农民饱受风沙之苦,收入水平低。从这些情况我们不难看出,三北工程区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战场,三北工程在新农村建设中必将持续发挥它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建设 社会主义 三北防护林工程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 林业生态建设 森林覆盖率 三北工程 国土面积
下载PDF
构筑陇原绿色长城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甘肃省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40年综述 被引量:1
20
《甘肃林业》 2018年第4期8-12,共5页
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40年。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甘肃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也经历了40年不平凡的奋斗历程。40年来,甘肃省各级党委、政府以及林业主管部门坚持把三北工程作为林业生态建设的重中之... 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40年。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甘肃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也经历了40年不平凡的奋斗历程。40年来,甘肃省各级党委、政府以及林业主管部门坚持把三北工程作为林业生态建设的重中之重,组织动员广大干部群众,发扬“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甘肃‘精神”,与时俱进,紧扣时代脉搏,不断调整建设思路,在三北工程的引领下持续开展大规模造林绿化行动,坚持不懈地防沙治沙、治理水土,持之以恒推进生态建设,改善生态环境,增加绿色福祉,为维护国土生态安全,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增加农牧民收入发挥出积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 甘肃省 生态文明建设 林业生态建设 综述 长城 林业主管部门 改革开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