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臣妾意识与女性人格——古代士大夫文人心态研究之一 被引量:11
1
作者 杨隽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4期95-104,共10页
一、导言在中国文化史上,似乎一切都可以追溯到一个最古老、最本原的命题:“一阴一阳之谓道。”基于这个命题,万事万物有了秩序,产生了阴柔与阳刚两大审美类型,同时也就规定了两性之间的人格标准——男子之美是阳而刚的,女子之美则需阴... 一、导言在中国文化史上,似乎一切都可以追溯到一个最古老、最本原的命题:“一阴一阳之谓道。”基于这个命题,万事万物有了秩序,产生了阴柔与阳刚两大审美类型,同时也就规定了两性之间的人格标准——男子之美是阳而刚的,女子之美则需阴且柔。那么,按照这种社会标准化的两性人格划分,中国文化应当是十足雄性的文化,中国文学则应当是最富有阳刚之美的文学。因为中国文化是一种典型的以男性为本位的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士大夫文人 阳刚 中国文学 女性人格 屈原作品 阴一阳 士人心态 中国文化史 盛唐气象 夫妇
下载PDF
《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古典词语解释(一) 被引量:17
2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77年第S1期41-44,27,共5页
“羞恶之心,人皆有之”(111页): “‘羞恶之心,人皆有之’,人不害羞,事情就难办了。” “羞恶之心,人皆有之”一语出自《孟子·告子章句上》。羞:指对于自己不善而羞耻。恶:指对于别人不善而憎恶。皆:都。全句意思是:能对于自己... “羞恶之心,人皆有之”(111页): “‘羞恶之心,人皆有之’,人不害羞,事情就难办了。” “羞恶之心,人皆有之”一语出自《孟子·告子章句上》。羞:指对于自己不善而羞耻。恶:指对于别人不善而憎恶。皆:都。全句意思是:能对于自己不善而羞耻对于别人不善而憎恶的心情,是人人都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羞恶 告子章句 《毛泽东选集》 词语解释 樊迟 少正卯 阴一阳 子迟 仲尼弟子列传 新兴地主阶级
下载PDF
《易传》阴阳思想的来源 被引量:14
3
作者 赵士孝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8期70-78,共9页
关键词 《易传》 阴阳思想 阴阳概念 “易” 阴阳观念 阴一阳 《连山》 商甲骨文 《山海经》 矛盾关系
原文传递
性命说——由孔子到思孟 被引量:3
4
作者 吕绍纲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1-23,共3页
关键词 《性自命出》 性命说 孔子 《中庸》 性善论 《易传》 《论语》 性与天 阴一阳 《易经》
原文传递
程颢“识仁”思想及其与陆王心学的关系 被引量:3
5
作者 刘宗贤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72-80,共9页
陆王心学之所以自宋明理学中产生,有着历史的和逻辑的必然性。但就思想根源上看,程颢的“识仁”思想,直开心学一派源流。他从天人一体的人生境界及心理合一的道德修养工夫上体认“理”,开辟了理学中心性合一的本休论和直觉体认方法... 陆王心学之所以自宋明理学中产生,有着历史的和逻辑的必然性。但就思想根源上看,程颢的“识仁”思想,直开心学一派源流。他从天人一体的人生境界及心理合一的道德修养工夫上体认“理”,开辟了理学中心性合一的本休论和直觉体认方法论的先河。它依据孔子之“仁”,上承先秦《易传》的“生生之化”,及《中庸》的性理合一思想,吸收了张载《西铭》万物一体的伦理本体意境,与“大心”说为学方法的直觉倾向,将理学之“理”看作人性与物性、知觉与性理贯通的伦理本体,并由本体而推及方法,论述了伦理本体与实践道德的统一关系。而这正是陆王心学所始终要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 万物 程颢 心学 伦理本体 天地万物 《宋元学案》 阴一阳 张载《西铭》
下载PDF
“一阴一阳之谓道”新探 被引量:4
6
作者 杜国钧 《求是学刊》 1987年第2期14-18,共5页
关键词 阴一阳 《易传》 阴阳交感 阴阳 《系辞》 对立统 天地万物 根本规律 圣人 阳主阴从
下载PDF
易学中的阴阳五行观 被引量:4
7
作者 郑万耕 《周易研究》 1994年第4期24-32,共9页
易学中的阴阳五行观郑万耕战国前期和中期,道家倡导阴阳学说。到了战国中后期,齐国稷下学者邹衍以阴阳观念为核心,创立了阴阳五行学派。阴阳五行学说的流行,对《周易》的理解和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些观念为易学家们所吸收,用... 易学中的阴阳五行观郑万耕战国前期和中期,道家倡导阴阳学说。到了战国中后期,齐国稷下学者邹衍以阴阳观念为核心,创立了阴阳五行学派。阴阳五行学说的流行,对《周易》的理解和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些观念为易学家们所吸收,用来解释《周易》筮法中的变化法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阳二气 阴阳五行观 《周易》 王夫 易学 阴一阳 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变易 天地 六十四卦
下载PDF
从《温公易说》看司马光的政治历史观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叔毅 龚佩琏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2期29-37,共9页
司马光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很有特色的人物。他是著名的史学家、政治家,是一个典型的东方式的正派人。以前,因认为王安石变法是革命的,司马光反对变法就成了顽固派;王安石变法是唯物的,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就是唯心的。这种看法明显地具有... 司马光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很有特色的人物。他是著名的史学家、政治家,是一个典型的东方式的正派人。以前,因认为王安石变法是革命的,司马光反对变法就成了顽固派;王安石变法是唯物的,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就是唯心的。这种看法明显地具有偏颇之处。他既忠君又忧民,和范仲淹等封建“良相”很相像,他具有突出的封建正统历史观,他借历史宣扬封建礼教,把“孝慈仁义、忠信礼乐”等封建道德作为百世不易之“道”,他的一生堪称封建伦理、政治的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挚 史学思想 忠君 《宋史》 《易》学 抑配 司马温 蔡上翔 阴一阳 枢密副使
下载PDF
对偶形成原因新探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文军 《当代修辞学》 CSSCI 1997年第5期31-32,共2页
对偶(诗词中也叫对仗)是中国文学创作中最常用的修辞手法之一。从诗词到文赋,从先秦到现当代,对偶的运用比比皆是,绵绵不断,其中尤以古典律诗最为集中典型。本文试从民族文化的特点,即汉语语言学及中国传统辨证哲学思想两个方面,对对偶... 对偶(诗词中也叫对仗)是中国文学创作中最常用的修辞手法之一。从诗词到文赋,从先秦到现当代,对偶的运用比比皆是,绵绵不断,其中尤以古典律诗最为集中典型。本文试从民族文化的特点,即汉语语言学及中国传统辨证哲学思想两个方面,对对偶的形成原因作一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偶 形成原因 律诗 辩证哲学 阴一阳 古代汉语 相对法 易传 修辞手法
下载PDF
朝花夕拾(文摘)
10
《书法》 2024年第7期196-197,共2页
陈大中《书法的“正”与“奇”》在书法结构中要求有疏密、收放、开合、错落、揖让等形式要求,这些都是书法形式的具体表现,而这些具体的形式表现的美学背景就是“正”与“奇”。在中国古典文化里,认识事物的方式是以“阴阳”二元论为... 陈大中《书法的“正”与“奇”》在书法结构中要求有疏密、收放、开合、错落、揖让等形式要求,这些都是书法形式的具体表现,而这些具体的形式表现的美学背景就是“正”与“奇”。在中国古典文化里,认识事物的方式是以“阴阳”二元论为基础的。我们的古人认为“阴”与“阳”是这个世界的根本,“一阴一阳之谓道”(《易经·系辞上》)。这与西方文化不同,基督教的创世纪六天完成,第一天上帝说要有光,光就显现了,与黑暗产生了区分,世界也就出现了。中国文化的创世纪则不一样,虽然它也要求有光,但光的前面要加一个“阳”,叫阳光。我们先民认为最初的世界鸿蒙未开,是一个混沌一体的状态。盘古开天地,将混沌一劈为二,阳气上升成为了天,阴气下沉成为了地。上升变成天的阳气是空的、虚无缥缈的,下沉变成地的阴气是浊厚的、结实的。因此,还就产生了“虚”和“实”,天虚地实。因为有了实,人才可以站在上面,因为有了虚,人才可以在里面自由活动。于是又结合这个天地之问的代表--人,发展成为“天地人”三才的世界结构!这就是中国人的创世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一阳 中国古典文化 盘古开天地 阴气 书法结构 朝花夕拾 创世纪 天地人
原文传递
《周易》的道德教育思想探微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昌勇 《周易研究》 1994年第2期57-61,9,共6页
《周易》的道德教育思想探微杨昌勇《易》有《连山》、《归藏》和《周易》之分。《周易》为周代之《易》,在由孔子作传之后就被纳为儒家经典了,《周易》居儒家六经之首。《周易》包括经、传两部分。经由筮、卦、爻、辞四项构成,神秘... 《周易》的道德教育思想探微杨昌勇《易》有《连山》、《归藏》和《周易》之分。《周易》为周代之《易》,在由孔子作传之后就被纳为儒家经典了,《周易》居儒家六经之首。《周易》包括经、传两部分。经由筮、卦、爻、辞四项构成,神秘的宗教形式与至理哲学浑然一体。经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 德教育思想 德修养 《易》 德自我教育 厚德载物 启蒙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 六十四卦 阴一阳
下载PDF
《周易》历史观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谭德贵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4期54-56,共3页
《周易》历史观研究谭德贵关于《周易》一书的性质,目前学术界主要有四种看法:1.卜筮的、哲学的、科学的、历史的从《易经》的产生来看,它是周人在继承前人卜筮方法并加以改造的条件下,对一切军国大事长期占卜的历史记录,在这个... 《周易》历史观研究谭德贵关于《周易》一书的性质,目前学术界主要有四种看法:1.卜筮的、哲学的、科学的、历史的从《易经》的产生来看,它是周人在继承前人卜筮方法并加以改造的条件下,对一切军国大事长期占卜的历史记录,在这个意义上讲,“易本卜筮之书”(朱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 历史观 历史规律 《易》 历史主动性 历史发展 阴一阳 忧患意识 历史形态 六十四卦
下载PDF
试论《易传》的基本哲学范畴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宝先 《周易研究》 1998年第2期8-14,共7页
试论《易传》的基本哲学范畴黄宝先长期以来,《周易》被人们看作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大道之源。当然,由于《周易》有经传两部分,因此,当把经传当成一个整体来看待时,这句话是不错的。实际上,《周易》被人们当成古代哲学的大道之源的... 试论《易传》的基本哲学范畴黄宝先长期以来,《周易》被人们看作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大道之源。当然,由于《周易》有经传两部分,因此,当把经传当成一个整体来看待时,这句话是不错的。实际上,《周易》被人们当成古代哲学的大道之源的根本还在于《易传》所蕴含的丰富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传》 哲学范畴 《系辞》 天地 阴阳 《易经》 《易》 阴一阳 太极 《周易》
下载PDF
《易传》的政治思想 被引量:2
14
作者 徐松岩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124-126,共3页
《周易》是我国古代文化宝库中一部最古老,最富有思想性的文献。它分为《易经》与《易传》两部分。《易经》是古人用于占筮吉凶的书,而《易传》则是现存将《易经》哲学化的最早著作,它的主要特点就是体现了古人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一阴一... 《周易》是我国古代文化宝库中一部最古老,最富有思想性的文献。它分为《易经》与《易传》两部分。《易经》是古人用于占筮吉凶的书,而《易传》则是现存将《易经》哲学化的最早著作,它的主要特点就是体现了古人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一阴一阳之谓道。以阴阳为两个矛盾范畴,论证万事万物对立统一与运动变化的规律。而《易传》作者又将这种辩证观加以运用,成为确立政治关系和统治方法的哲学基础。建立了"尊卑有位,上下有序"的统治秩序,以及"顺时而动"、"持中而行"的应变政治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经 易传 阴一阳 应变政治
下载PDF
《学记》对成就儒学的重要性(引言)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尚德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4期32-35,共4页
时至今日,中国甚至全人类的问题,仍然是文化问题。而文化问题的重心,绝大部分却又落在教育问题上。不是教育有问题,而是人本身有问题,才需要教育。但教育又是人自己弄出来的,这样一来,人便是在问题中弄问题,这是一种至今还未解决的二难... 时至今日,中国甚至全人类的问题,仍然是文化问题。而文化问题的重心,绝大部分却又落在教育问题上。不是教育有问题,而是人本身有问题,才需要教育。但教育又是人自己弄出来的,这样一来,人便是在问题中弄问题,这是一种至今还未解决的二难式。道家的老子、佛家的维摩诘,看到人类这一在问题上的二难式,他们不禁得病。彼等有病,是因为众生有病。为了治病,便产生了老子哲学和维摩诘经。其它往圣先贤的思想理论,也都是在人的这种二难式背景下产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记》 重要性 儒学 阴一阳 “内圣外王” “性” 原始儒家 文化问题 教育问题 要务
下载PDF
中国画的欣赏与教学 被引量:2
16
作者 方楚乔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86-87,共2页
关键词 中国画 绘画语言 哲学思想 “气韵生动” 审美特色 中国画艺术 艺术欣赏 受到粗暴对待 视觉造型艺术 阴一阳
下载PDF
《周易》与企业经营管理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清德 《管子学刊》 1994年第4期74-76,共3页
《周易》与企业经营管理王清德《周易》,做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它不仅涵育了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和学术,同时也从思维的深层影响着世界哲学与社会的发展,它本身蕴含着的"动"的思辨影响"变"的真理,对于企业经营管理面向... 《周易》与企业经营管理王清德《周易》,做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它不仅涵育了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和学术,同时也从思维的深层影响着世界哲学与社会的发展,它本身蕴含着的"动"的思辨影响"变"的真理,对于企业经营管理面向市场经济的变革,也将会有奇妙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 企业经营 企业家 经营管理 阴一阳 阴阳学说 马克思主义哲学 计算机市场信息 有机化工厂 企业生产
下载PDF
张三丰“夜梦元帝授拳”并非神话 被引量:2
18
作者 谭大江 《中华武术》 1995年第4期13-14,共2页
明末清初,著名史学家黄宗羲在《王征南墓志铭》一文中,提到“宋之张三峰”创内家拳法,乃为“夜梦元帝授之”。这一说法。三百多年来引起史学家、武术界的激烈争论。有些人因这一说法包含了宗教迷信色彩而彻底否认张三丰(峰)创武当内家... 明末清初,著名史学家黄宗羲在《王征南墓志铭》一文中,提到“宋之张三峰”创内家拳法,乃为“夜梦元帝授之”。这一说法。三百多年来引起史学家、武术界的激烈争论。有些人因这一说法包含了宗教迷信色彩而彻底否认张三丰(峰)创武当内家拳的史实。 其实,“夜梦元帝授拳”之事,乃为道教特殊的教义内涵,更有丹功修炼过程中的特殊表征。今就这两个方面作些实质性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三丰 内家拳 黄宗羲 德经》 明末清初 正统宗教 自然 史学家 阴一阳
下载PDF
《易》的思维范式与东方审美思维 被引量:2
19
作者 姜澄清 《贵州文史丛刊》 1994年第3期1-7,共7页
关键词 审美思维 思维范式 卦象 阴阳说 阴一阳 《易传》 经卦 古经 三才 雷风
下载PDF
道兼理气:朱子学理气论的经典诠释背景及其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昊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7-76,共10页
经典诠释为朱子学理气论的建立提供了重要依据,一方面,朱子以理(太极)为“形而上之道”,气是“形而下之器”,强调理气、道器的二分;另一方面,朱子据此前提又对“一阴一阳之谓道”可能蕴含的“阴阳之气即道”之义作出协调性解释,主张理... 经典诠释为朱子学理气论的建立提供了重要依据,一方面,朱子以理(太极)为“形而上之道”,气是“形而下之器”,强调理气、道器的二分;另一方面,朱子据此前提又对“一阴一阳之谓道”可能蕴含的“阴阳之气即道”之义作出协调性解释,主张理气或道器(气)既有区别又相互不离,构成有分别而不相离的整体。理气的一元和二元,一物和二物是兼容的而不是对立的。尽管朱子未明确将“理在气先”贯彻至“道在物先”,但是本原上的先后问题与一元二元的问题分属两个层面,至少在朱子看来,他的理气论体系已经容纳了“形而上者谓之道”和“一阴一阳之谓道”两个命题之间的紧张。基于这两个命题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诠释也为后世接续、反思、解构朱子学理气论提供了经典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气论 形而上者 阴一阳 理气 理气二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