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study on JA-and BTH-induced resistance of Rosa rugosa‘Plena’to powdery mildew(Sphaerotheca pannosa) 被引量:6
1
作者 Junxin Yan Yanan Deng +2 位作者 Jia Yu Yongqiang Zhang Defu Chi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3期813-821,共9页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jasmonic acid(JA)and benzothiadiazole(BTH) were sprayed on 2-year-old Rosa rugosa‘Plena’ seedlings. The induced resistance of JA and BTH to Sphaerotheca pannosa(Wallr.) and the change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jasmonic acid(JA)and benzothiadiazole(BTH) were sprayed on 2-year-old Rosa rugosa‘Plena’ seedlings. The induced resistance of JA and BTH to Sphaerotheca pannosa(Wallr.) and the changes of their related physiological indices were investigated. Results showed that JA and BTH treatments had inhibitory impacts on S. pannosa infection. The optimal concentration of JA and BTH was 0.5 mmol/L for the disease-resistance induction of the leaves, its inductive effect was up to 66.36% for BTH and 54.49% for JA. Our results confirmed that exogenous JA and BTH significantly improved R. rugose ‘Plena’ resistance to S. pannosa. When treated with JA and BTH, activities of the three defense enzymes(POD, PPO, and PAL) increased significantly.Contents of total phenolics, flavonoids, and lignin also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t is inferred from these results that exogenous JA and BTH could improve the resistance of R.rugose ‘Plena’ to S. pannosa through enhancing activities of the defensive enzymes and accumulation of secondary metabolites in the leav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NZOTHIADIAZOLE Defensive enzyme Jasmonic acid Powdery mildew Sphaerotheca pannosa(Wallr.) Rosa rugosa plena Secondary metabolism
下载PDF
Cytotoxic Activities of Total Saponins from Plena Clematis on Human Tumor Cell Lines In Vitro 被引量:5
2
作者 ZHU Fu-rong LI Yong-ning +2 位作者 HE Shu-lan CHEN Qian-shun XU Xun-yu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10期763-767,共5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nti-proliferative effects of saponins prepared from Plena Clematis (PC) cultured in Fujian Province, China on 4 human tumor cell lines and its possible anti-tumor mechanism. Methods:...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nti-proliferative effects of saponins prepared from Plena Clematis (PC) cultured in Fujian Province, China on 4 human tumor cell lines and its possible anti-tumor mechanism. Methods: The growth inhibition assays of saponins on human esophageal squamous carcinoma cell line (EC9706), human hepatoma cell line (HepG-2), human oral cancer cell line (KB) and human gastric cancer cell line (BGC-823) were evaluated in vitro by thiazolyl blue (MTT) method. The inhibitory effects on EC9706 treated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saponins (15.62, 31.25, 62.50, 125, 250 and 500 μg/mL) were performed in vitro by MTT method. The morphology and nuclear staining with acridine orange/ethidium bromide of EC9706 calls treated with saponins were illustrated under an inverted phase fluorescence microscope. The apoptotic effects of saponins were further evaluated by annexin-V/propidium iodide dual staining experiment to examine the occurrence of phosphatidylserine externalization onto the call surface by a flow cytometer. Results: MTT assay showed that the saponins could inhibit the proliferation of 4 tumor cell lines. Among them, the maximum inhibition rate of 73.1% was detected in EC9706 cells at the saponins concentration of 250 μg/mL for 24 h. Further investigation indicated that the saponins induced EC9706 cells apoposis. The EC9706 cells presented apoptotic characteristics when treated with saponins, including that the morphologies of EC9706 cells were appeared round-shaped with higher refraction, and the cell nuclear stained orange with EB after 250 μ g/mL saponins exposure. The flow cytometry analysi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nduction of cell cycle arrest in apoptotic system may participate in the anti-proliferative activity of saponins on EC9706 cells. Conclusion: The saponins from PC exhibited significant cytotoxicity against human EC9706, KB, BGC-823, and HepG-2 cells and might be beneficial to development of ethnic pharmaceutical plant for potential a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ena Clematis Clematis florida var. plena D cytotoxic activity SAPONINS human esophageal cancer cell
原文传递
重瓣榆叶梅PrtSHP的基因克隆与序列结构分析
3
作者 刘志雄 于先泥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124-2127,共4页
采用同源克隆法结合3′-RACE技术从重瓣榆叶梅(Prunus triloba var.Plena)中分离得到了1个雌蕊和果实发育调控基因SHP的同源基因PrtSHP的全长cDNA(GenBank登录号:JF911701)。其cDNA全长970 bp,包括1个编码244个氨基酸的735 bp的完整开... 采用同源克隆法结合3′-RACE技术从重瓣榆叶梅(Prunus triloba var.Plena)中分离得到了1个雌蕊和果实发育调控基因SHP的同源基因PrtSHP的全长cDNA(GenBank登录号:JF911701)。其cDNA全长970 bp,包括1个编码244个氨基酸的735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蛋白质序列比对和分子系统发生分析表明,PrtSHP是拟南芥的SHP的同源基因,其编码的蛋白质的C末端结构域具有2个高度保守的模体(AG I模体和AG II模体),属C类转录因子中PLE进化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瓣榆叶梅(Prunus triloba VAR. plena) 雌蕊和果实发育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下载PDF
平阴玫瑰花芽分化期叶片内源激素的变化 被引量:32
4
作者 彭桂群 王力华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6-210,共5页
对平阴玫瑰花芽分化期叶片甲醇提取物进行IAA、ZR、GA3、ABA的分离、纯化和测定。结果发现,所测的几种激素均表现出明显的变化规律,其中IAA和GA3在花芽分化期含量逐渐下降,且在分化临界期出现一低峰,而ZR和ABA则完全相反。同时经比较分... 对平阴玫瑰花芽分化期叶片甲醇提取物进行IAA、ZR、GA3、ABA的分离、纯化和测定。结果发现,所测的几种激素均表现出明显的变化规律,其中IAA和GA3在花芽分化期含量逐渐下降,且在分化临界期出现一低峰,而ZR和ABA则完全相反。同时经比较分析得出ABA/GA3,ABA/IAA,ZR/GA3,ZR/IAA也表现明显的变化规律,即比值总体趋势是逐渐提高,且均在分化临界期含量出现一飞跃,显然ABA/GA3,ABA/IAA,ZR/GA3,ZR/IAA在平阴玫瑰的花芽分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由此推测,增加植物体内的ABA、ZR的含量或降低IAA、GA3的含量,都可以促进玫瑰的花芽分化;反之则抑制其花芽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阴玫瑰 花芽分化 内源激素
下载PDF
平阴玫瑰花芽分化期叶片矿质元素含量动态变化 被引量:13
5
作者 彭桂群 王力华 邓正正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19-423,共5页
分析了平阴玫瑰叶片中P,K,Ca,Mg,Fe,Cu,Zn,Mn,B共9种矿质营养元素在花芽分化的7个生长时期含量动态变化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在平阴玫瑰花芽分化期间P,K,Zn,Cu大体上呈下降趋势;Ca除现蕾前含量陡然下降外,随叶片成熟含量呈现上升趋势;M... 分析了平阴玫瑰叶片中P,K,Ca,Mg,Fe,Cu,Zn,Mn,B共9种矿质营养元素在花芽分化的7个生长时期含量动态变化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在平阴玫瑰花芽分化期间P,K,Zn,Cu大体上呈下降趋势;Ca除现蕾前含量陡然下降外,随叶片成熟含量呈现上升趋势;Mg,Fe,Mn,B含量波动频繁且变化各异。P与K,Zn,Cu均达到极显著正相关;K与Fe,Zn,Cu也达到极显著正相关;Fe与Mn,Zn与Cu之间均达到极显著正相关。平阴玫瑰叶片中9种矿质营养元素含量按高低排序为:Ca>K>P>Mg>Fe>Mn>B>Zn>C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阴玫瑰 叶片 花芽分化 矿质元素
下载PDF
重瓣榆叶梅的绿枝扦插繁殖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丛欣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278-280,共3页
重瓣榆叶梅(Prunus trilba var.plena Dipp.)是蔷薇科李亚属中的一种落叶花灌木。它具有开花早、花期长、花朵大、颜色纯正鲜艳等特点,是一种观赏价值很高的园林绿化、彩化树种。由于它雌雄蕊退化,不能正常结实,无法用种子实生繁殖,常... 重瓣榆叶梅(Prunus trilba var.plena Dipp.)是蔷薇科李亚属中的一种落叶花灌木。它具有开花早、花期长、花朵大、颜色纯正鲜艳等特点,是一种观赏价值很高的园林绿化、彩化树种。由于它雌雄蕊退化,不能正常结实,无法用种子实生繁殖,常规的扦插繁殖,成活率极低,无实用价值。在生产上,只能用分株和嫁接方法进行繁殖,但费工费时且繁殖效率很低,使重瓣榆叶梅的苗木生产受到限制。为此,作者自1984年开始进行绿枝扦插试验。 材料与方法 一、材料 插条的采剪。于6—7月,在苗圃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瓣榆叶梅 扦插 繁殖 激素 蔷薇科
下载PDF
重瓣铁线莲愈伤组织诱导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张涛 周琼 +2 位作者 张丽琼 屈国胜 廖咸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9402-9402,9542,共2页
[目的]为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开发利用重瓣铁线莲提供参考。[方法]以重瓣铁线莲的茎段为外植体,在MS基本培养基中添加0.2mg/L IAA,0.5、1.0、1.52、.0 mg/L的6-BA和0.1、0.2、0.4、0.6、0.81、.0 mg/L的2,4-D,观察重瓣铁线莲愈伤组织的诱... [目的]为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开发利用重瓣铁线莲提供参考。[方法]以重瓣铁线莲的茎段为外植体,在MS基本培养基中添加0.2mg/L IAA,0.5、1.0、1.52、.0 mg/L的6-BA和0.1、0.2、0.4、0.6、0.81、.0 mg/L的2,4-D,观察重瓣铁线莲愈伤组织的诱导情况,统计诱导率。[结果]各处理诱导出的愈伤组织均为致密型愈伤组织,很少进行分裂分化,故在增殖培养中需提高植物生长物质的浓度。培养基MS+1.0 mg/L 6-BA+0.8 mg/L 2,4-D+0.2 mg/L IAA的诱导效果最好,不仅形成的愈伤组织量多,而且诱导率高达90.0%。在重瓣铁线莲愈伤组织诱导中,植物生长物质6-BA、2,4-DI、AA的适宜比例为5∶4∶1。[结论]重瓣铁线莲茎段愈伤组织适宜的诱导培养基为:MS+1.0mg/L 6-BA+0.8 mg/L 2,4-D+0.2 mg/L IA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瓣铁线莲 茎段 愈伤组织 诱导 分化
下载PDF
棣棠和碧桃的切花保鲜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仕玉 郭凤根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1期40-43,共4页
棣棠和碧桃的切花利用价值和瓶插保鲜研究结果表明:(1)棣棠是一种值得开发的最优良的鲜切花植物,碧桃的切花价值以红花品种较好;(2)1%酒精的01mol/L蔗糖(B)和4%蔗糖的15mmol/LCo(NO3)2(C... 棣棠和碧桃的切花利用价值和瓶插保鲜研究结果表明:(1)棣棠是一种值得开发的最优良的鲜切花植物,碧桃的切花价值以红花品种较好;(2)1%酒精的01mol/L蔗糖(B)和4%蔗糖的15mmol/LCo(NO3)2(C)能明显促进棣棠开花并极显著地延长其瓶插寿命,02mol/L蔗糖(A)降低棣棠的开花率且保鲜作用不大;(3)A,B,C3种处理均能促进碧桃开花并延长其瓶插寿命,其中以B处理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棣棠 碧桃 切花价值 切花保鲜
下载PDF
茉莉酸甲酯对重瓣玫瑰抗虫生理指标和双斑萤叶甲取食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严俊鑫 许凌欣 +2 位作者 宇佳 张永强 迟德富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7-81,共5页
喷施不同浓度的茉莉酸甲酯(Me JA),研究其对重瓣玫瑰(Rosa rugosa‘Plena’)抗虫生理指标和双斑萤叶甲(Monolepta hieroglyphica(Motschulsky))取食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Me JA处理对重瓣玫瑰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 喷施不同浓度的茉莉酸甲酯(Me JA),研究其对重瓣玫瑰(Rosa rugosa‘Plena’)抗虫生理指标和双斑萤叶甲(Monolepta hieroglyphica(Motschulsky))取食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Me JA处理对重瓣玫瑰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及缩合单宁、总酚质量分数影响明显,能不同程度减少双斑萤叶甲取食叶面积。0.5 mmol·L-1Me JA在第1、3、5、7天诱导的POD活性显著高于其他浓度诱导的;0.5mmol·L-1Me JA诱导了较高的PPO活性,在第3、5天诱导的PPO活性显著高于其他浓度诱导的;1.0 mmol·L-1的Me JA诱导了较高的PAL活性,在第1、3、5、7、9天诱导的PAL活性显著高于其他浓度诱导的;1.0 mmol·L-1Me JA在第1、3、5、7、9天诱导的缩合单宁质量分数显著高于其他浓度诱导的;1.0 mmol·L-1Me JA诱导的总酚质量分数在第3、7、9天显著高于其他浓度诱导的。双斑萤叶甲取食0.5、1.0 mmol·L-1Me JA诱导的叶片面积在实验期间均极显著低于对照。Me JA诱导重瓣玫瑰抵御双斑萤叶甲取食的适宜浓度为0.5、1.0 mmol·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茉莉酸甲酯 重瓣玫瑰 抗虫 双斑萤叶甲
下载PDF
绿花重瓣铁线莲愈伤组织诱导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丽琼 常权记 +2 位作者 廖咸康 周琼 禚苏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152-154,共3页
以绿花重瓣铁线莲茎段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2,4-D与6-BA对绿花重瓣铁线莲愈伤组织诱导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生长调节剂单独使用时,均能诱导出愈伤组织,且2种愈伤组织诱导的部位及形态有明显的不同,2,4-D诱导的部位为茎段... 以绿花重瓣铁线莲茎段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2,4-D与6-BA对绿花重瓣铁线莲愈伤组织诱导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生长调节剂单独使用时,均能诱导出愈伤组织,且2种愈伤组织诱导的部位及形态有明显的不同,2,4-D诱导的部位为茎段中部,愈伤组织白色膨松,6-BA诱导的部位为茎段顶端,愈伤组织浅绿色疏松;2,4-D与6-BA配合使用时,相互存在拮抗作用,不利于愈伤组织的诱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花重瓣铁线莲 愈伤组织 诱导
下载PDF
畲药十二时辰的生药鉴定 被引量:7
11
作者 黄泽豪 张月玲 沈贤娟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3年第2期104-108,共5页
十二时辰是具福建民间特色的一味畲药,来源于毛茛科植物重瓣铁线莲Clematis florida var.plena的根。本文对十二时辰的植物形态、生药性状、组织构造、显微粉末特征进行观察,为该药的正确鉴别以及进一步研究、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重瓣铁线莲 生药鉴定 畲药
下载PDF
苦水玫瑰花指纹图谱建立及与近源种玫瑰指纹图谱比较
12
作者 王晓琳 张平 +3 位作者 徐大丽 唐建明 梁艳 李冬华 《吉林中医药》 2024年第9期1090-1095,共6页
目的建立苦水玫瑰花HPLC指纹图谱并与平阴玫瑰、月季、法兰西玫瑰、金边玫瑰、墨红玫瑰指纹图谱进行比较。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选用安捷伦(agilent)ZORBAX Eclipsc XDB-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检测波长280 nm;柱温35℃... 目的建立苦水玫瑰花HPLC指纹图谱并与平阴玫瑰、月季、法兰西玫瑰、金边玫瑰、墨红玫瑰指纹图谱进行比较。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选用安捷伦(agilent)ZORBAX Eclipsc XDB-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检测波长280 nm;柱温35℃;流速1.0 mL/min;进样量10μL;用乙腈(A)-0.1%磷酸溶液(B)作为流动相行梯度洗脱。采用国家药典委员会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对12批苦水玫瑰花指纹图谱和5种近缘种玫瑰指纹图谱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最终确定10个共有峰,其中3个共有峰依次为没食子酸、芦丁、槲皮素。12批次苦水玫瑰花相似度值0.858~0.998,相似度较高;平阴玫瑰、月季、法兰西玫瑰、金边玫瑰、墨红玫瑰图谱和苦水玫瑰花图谱差别较大。结论苦水玫瑰花指纹图谱可作为苦水玫瑰花与近源种玫瑰品种鉴别方法,该方法稳定性强、精密度高、重现性好,可较全面地反映苦水玫瑰花及近源种间玫瑰中非挥发性主要成分的分布,也可用于苦水玫瑰花整体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水玫瑰花 指纹图谱 高效液相色谱法 近源种玫瑰
下载PDF
水杨酸诱导重瓣玫瑰对白粉病的抗性 被引量:5
13
作者 严俊鑫 迟德富 +2 位作者 张永强 宇佳 张晓娇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95-101,共7页
喷施不同浓度的水杨酸(SA),研究其引发重瓣玫瑰对白粉病的诱导抗性,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SA诱导处理均对重瓣玫瑰白粉病有抑制效果,SA处理显著减低了重瓣玫瑰叶片白粉病病情指数,0.5 mmol/L SA诱导效果最好。不同浓度SA诱导(接菌)后,... 喷施不同浓度的水杨酸(SA),研究其引发重瓣玫瑰对白粉病的诱导抗性,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SA诱导处理均对重瓣玫瑰白粉病有抑制效果,SA处理显著减低了重瓣玫瑰叶片白粉病病情指数,0.5 mmol/L SA诱导效果最好。不同浓度SA诱导(接菌)后,对重瓣玫瑰叶片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有显著影响,且对总酚质量分数、木质素相对值的影响明显。经0.5 mmol/L SA诱导后,叶片PPO活性、总酚质量分数均在诱导(接菌)后第7(5)天时达到最大值,分别是CK1(喷施清水)的1.55、1.71倍,是CK2(喷施清水+接种白粉菌)的1.33、1.50倍,且与CK1、CK2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1.0 mmol/L SA诱导(接菌)后PAL、POD活性在第7(5)天时达到最大值,分别是CK1的1.68、2.06倍,是CK2的1.35、1.56倍,且与CK1、CK2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0.5 mmol/L SA处理在整个试验期间诱导的木质素相对值均显著高于CK1、CK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酸 白粉病 重瓣玫瑰 防御酶 次生代谢
下载PDF
京桃侧枝高枝嫁接重瓣榆叶梅的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辉忠 李淑霞 《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8-59,共2页
京桃侧枝高枝嫁接重瓣榆叶梅的最佳嫁接方法为劈接法和髓心形成层贴接法,嫁接最佳时间为春季,但两种方法的最佳嫁接时间略有不同。通过嫁接培育出的新嫁接品种,在观赏价值、生长量、抗性等方面都明显优于两亲本,且成活率高。
关键词 京桃 侧枝 高枝嫁接 重瓣榆叶梅
下载PDF
十二时辰软膏剂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思延 阚永军 +1 位作者 胡娟 庞文生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9年第22期62-66,共5页
目的:研究十二时辰软膏剂的最佳制备方法,确定最佳基质处方、成型工艺条件。方法:以高温试验、低温试验、离心实验和外观性状为评价标准,比较不同基质的软膏剂处方的稳定性,选出最佳基质处方进行单因素考察,在此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 目的:研究十二时辰软膏剂的最佳制备方法,确定最佳基质处方、成型工艺条件。方法:以高温试验、低温试验、离心实验和外观性状为评价标准,比较不同基质的软膏剂处方的稳定性,选出最佳基质处方进行单因素考察,在此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选出最佳软膏基质配比;以药物与基质的不同比例制备药膏,确定十二时辰软膏剂的最佳含药量,并观察软膏剂的外观性状。结果:最佳基质配方为以聚山梨酯为乳化剂的O/W型基质,最佳基质的配比为单硬脂酸甘油酯:吐温-80:白凡士林(0.8∶4∶3)。最佳载药量为20%。结论:探讨了十二时辰软膏剂的初步成型工艺,为增加治疗糖尿病足的制剂品种提供了一定的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时辰 软膏 Box-Behnken 制备工艺
下载PDF
‘重瓣红’玫瑰不同花发育阶段转录和代谢差异分析
16
作者 赵艳侠 张晶莹 +3 位作者 孙骏飞 王绛辉 孙家波 吕晓惠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84-195,共12页
为探究调控‘重瓣红’玫瑰花发育过程中花香关键基因和代谢通路,对花不同发育阶段样本进行转录组和代谢组测序分析。转录组学分析在花蕾期、初开期、半开期、盛开期和落花期对比中分别检测出4 435、2 444、7 021、4 123个差异表达基因,... 为探究调控‘重瓣红’玫瑰花发育过程中花香关键基因和代谢通路,对花不同发育阶段样本进行转录组和代谢组测序分析。转录组学分析在花蕾期、初开期、半开期、盛开期和落花期对比中分别检测出4 435、2 444、7 021、4 123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5个阶段共有差异基因214个。代谢组学共检测到508个代谢物,230个差异代谢物,在不同发育时期代谢物有明显的差异,代谢物被分为4簇。在分析玫瑰花香苯环类和萜烯类合成途径中,发现差异表达基因58个,差异代谢物11个。结合转录组和代谢组分析,花发育过程基因和挥发物质变化明显,花蕾期形成单萜类物质,半开期挥发物逐渐积累,落花期代谢物释放量减少,典型玫瑰花香物质主要在半开期形成。因此,选择合适采收时间有助于玫瑰花香品质的形成与保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瓣红玫瑰 花发育 差异基因 差异代谢物
下载PDF
畲药十二时辰本草乳膏的处方工艺优选及药效学初探
17
作者 黄春情 陈懿冲 +7 位作者 董人华 颜于露 吴军军 方芝 陈珏 沈悰祺 韩静 沈廷明 《海峡药学》 2023年第8期10-16,共7页
目的 优选畲药十二时辰本草乳膏的处方工艺,并对其药效学进行研究。方法 运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畲药十二时辰本草乳膏处方工艺;通过醋酸扭体法、甲醛致痛模型、热板法观察畲药十二时辰本草乳膏的镇痛效果(P<0.05,P<0.01)... 目的 优选畲药十二时辰本草乳膏的处方工艺,并对其药效学进行研究。方法 运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畲药十二时辰本草乳膏处方工艺;通过醋酸扭体法、甲醛致痛模型、热板法观察畲药十二时辰本草乳膏的镇痛效果(P<0.05,P<0.01)。结果 单硬脂酸甘油酯0.60 g、硬脂酸2.5 g和十二烷基硫酸钠0.3 g为畲药十二时辰本草乳膏油相基质的最优配方。制得的畲药十二时辰本草乳膏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结论 优化后的畲药十二时辰本草乳膏稳定性良好,制备工艺重现性良好,有明显的镇痛作用且随着剂量的增加作用增强,为临床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畲药 重瓣铁线莲 Box-Behnken响应面法 处方工艺 药效学
下载PDF
畲药十二时辰的质量标准研究
18
作者 沈廷明 陈懿冲 +6 位作者 黄春情 颜于露 吴军军 陈珏 沈悰祺 韩静 杨成梓 《海峡药学》 2023年第8期36-41,共6页
目的 建立畲药十二时辰的质量标准,为其质量控制和开发提供参考。方法 对十二时辰进行性状、显微特征、薄层色谱鉴别;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相关规定,对十二时辰水分、灰分、浸出物进行测定;以齐墩果酸为对照物质,采用高... 目的 建立畲药十二时辰的质量标准,为其质量控制和开发提供参考。方法 对十二时辰进行性状、显微特征、薄层色谱鉴别;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相关规定,对十二时辰水分、灰分、浸出物进行测定;以齐墩果酸为对照物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含量进行检测。结果 十二时辰药材在性状、显微和TLC鉴别方面均有专属性特征;6批不同采收期的十二时辰水分平均值为11.79%,总灰分平均值为3.16%,酸不溶性灰分平均值为0.34%,热浸法水溶性浸出物含量为31.46%;含量测定齐墩果酸平均质量分数为1.72%。结论 该研究结果可为畲药十二时辰的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暂定本品水分不得超过14.0%,总灰分不得超过4.0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超过0.40%,浸出物含量不得低于25.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畲药 重瓣铁线莲 质量标准 齐墩果酸
下载PDF
HPLC法测定畲药十二时辰中活性成分齐墩果酸的含量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知远 沈廷明 +2 位作者 李细彬 吴安 吴军军 《中国药师》 CAS 2016年第9期1758-1760,共3页
目的:建立畲药十二时辰中齐墩果酸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选用Lanbo-Kromasil-C-18色谱柱;以乙腈-水(86∶14)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05 nm,流速1.0 ml·min^(-1),柱温为25℃。结果:齐墩果酸在进样量0.52~15.60μg(r=0... 目的:建立畲药十二时辰中齐墩果酸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选用Lanbo-Kromasil-C-18色谱柱;以乙腈-水(86∶14)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05 nm,流速1.0 ml·min^(-1),柱温为25℃。结果:齐墩果酸在进样量0.52~15.60μg(r=0.999 9)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2.13%,RSD=3.0%(n=9)。结论:本法简便、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畲药十二时辰质量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时辰 高效液相色谱法 齐墩果酸 含量
下载PDF
砧木规格对‘八重寒绯樱’嫁接苗生长的影响
20
作者 郭宏 高珊 +5 位作者 胡晓敏 叶小玲 熊婷婷 朱军 冯钦钊 杨梓滨 《防护林科技》 2023年第5期37-40,共4页
以钟花樱为砧木嫁接‘八重寒绯樱’,探究砧木地径规格对嫁接苗的成活率、接口愈合、株高及接口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小规格(6~9 mm)砧木嫁接‘八重寒绯樱’时嫁接苗成活和接口愈合情况最好,嫁接成活率为83.33%,全愈率为80%,3种规格砧木... 以钟花樱为砧木嫁接‘八重寒绯樱’,探究砧木地径规格对嫁接苗的成活率、接口愈合、株高及接口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小规格(6~9 mm)砧木嫁接‘八重寒绯樱’时嫁接苗成活和接口愈合情况最好,嫁接成活率为83.33%,全愈率为80%,3种规格砧木的愈合良好率均达90%以上;砧木越粗时,嫁接苗的生长量越大,其中大规格(16~20 mm)砧木的嫁接苗株高和接口径分别为311.47 cm和16.56 mm;‘八重寒绯樱’嫁接苗速生期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57.74%~58.04%,株高和接口径速生期持续时间、接口径速生期生长量均与砧木大小呈正比,株高速生期生长量以中规格(10~15 mm)和大规格砧木的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重寒绯樱’ 砧木规格 嫁接成活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