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8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走向2030: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之路 被引量:124
1
作者 史静寰 叶之红 +9 位作者 胡建华 徐小洲 杨颉 李立国 刘永贵 康凯 王小梅 高晓杰 许焘 瞿振元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4,共14页
高等教育现代化是支撑、推动和引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引擎。走向2030的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必须面对全球化挑战,主动适应和引领社会发展,汲取历史经验与智慧,发扬改革创新精神,完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和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现代化... 高等教育现代化是支撑、推动和引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引擎。走向2030的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必须面对全球化挑战,主动适应和引领社会发展,汲取历史经验与智慧,发扬改革创新精神,完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和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现代化体系建设。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核心理念。多样化、可持续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基本道路。鼓励创新、合作开放是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动力。提高质量、促进公平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根本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现代化 以人为本 国家发展 提高质量 促进公平
原文传递
智慧图书馆探析 被引量:117
2
作者 刘丽斌 《图书馆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7-89,94,共4页
现阶段智慧图书馆的研究已经从关注技术层面向其核心理念、人文本质方向深入。智慧图书馆由人、资源、空间3个要素构成,以技术为基础,以服务为灵魂。其具有全面感知、互联互通、绿色发展、智慧服务与管理等特征;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以... 现阶段智慧图书馆的研究已经从关注技术层面向其核心理念、人文本质方向深入。智慧图书馆由人、资源、空间3个要素构成,以技术为基础,以服务为灵魂。其具有全面感知、互联互通、绿色发展、智慧服务与管理等特征;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以用户需求为主导。智慧图书馆是未来图书馆发展的模式,是应对图书馆消亡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图书馆 智慧服务 以人为本
下载PDF
论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71
3
作者 戴树根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122-125,共4页
构建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不仅是教育的本质所决定 ,社会发展科技进步所要求 ,也是教育现状所必需。构建这样的体系 ,必须确立学生主体地位 ,建立大学生参与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注重人文关怀 ,健全大学生就业指导和心理健... 构建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不仅是教育的本质所决定 ,社会发展科技进步所要求 ,也是教育现状所必需。构建这样的体系 ,必须确立学生主体地位 ,建立大学生参与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注重人文关怀 ,健全大学生就业指导和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 ;利用现代传播手段 ,建立以校园网络为载体的互动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依托学生宿舍和学生社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服务体系 构建 大学生就业指导 学生社团 学生主体地位 学生教育管理 以人为本 科技进步 社会发展
下载PDF
以人为本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探析 被引量:76
4
作者 时倩 徐小柏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77-79,共3页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应明确人本管理的内涵与高职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意义,确立管理中的学生主体地位,注重激发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加强以人为本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建设,构建以人为本的高职学生管理工作制度保障,营造良好的生本管理氛...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应明确人本管理的内涵与高职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意义,确立管理中的学生主体地位,注重激发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加强以人为本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建设,构建以人为本的高职学生管理工作制度保障,营造良好的生本管理氛围,建立有效的师生沟通机制,并坚持把就业教育管理引入学生管理,为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与就业服好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为本 高职院校 学生管理工作
下载PDF
新时代大型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76
5
作者 洪朝阳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3-7,共5页
在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发展战略新形势下,围绕“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核心理念,阐述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和核心内涵。以浙江省人民医院的实践探索为蓝本,介绍医院以党建为统领,围绕“建高峰、强厚度、增体量”探索高质量发... 在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发展战略新形势下,围绕“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核心理念,阐述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和核心内涵。以浙江省人民医院的实践探索为蓝本,介绍医院以党建为统领,围绕“建高峰、强厚度、增体量”探索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提出了找准功能定位、加强人才培养、强化绩效管理、注重人文关怀等大型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对策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公立医院 高质量发展 以人为本 降本增效
下载PDF
交通强国背景下智慧交通发展趋势展望 被引量:74
6
作者 伍朝辉 武晓博 王亮 《交通运输研究》 2019年第4期26-36,共11页
交通强国建设是新时代做好交通工作的总抓手。“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强国建设,对智慧交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更好地对接《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明确智慧交通发展方向,在进一步理解把握交通强国建设要求的基础上,... 交通强国建设是新时代做好交通工作的总抓手。“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强国建设,对智慧交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更好地对接《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明确智慧交通发展方向,在进一步理解把握交通强国建设要求的基础上,研究智慧交通的技术、业务及效果特征变化;对支撑智慧交通的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超级计算等新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综述,分析并指出新兴技术与智慧交通行业需求深度融合的发展趋势;结合研究团队的技术积累和研究方向,介绍了建筑信息建模、虚拟现实、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等信息新技术在智慧交通中的应用探索;对交通强国背景下智慧交通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研究指出,新时代智慧交通的发展应强化前沿关键科技研发,打造富有活力的交通科技创新体系,推动交通发展由依靠传统要素驱动向更加注重创新驱动转变,全面支撑交通强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强国 以人为本 可视化 可预测 数字孪生 智慧交通
下载PDF
人本视角下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本质、特征及其可能路径 被引量:62
7
作者 徐选国 杨君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20,共6页
近年来,新型城镇化成为我国政府、学界和社会各界关注和讨论的关键议题之一。本文与以往学界有关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涵、本质等观点进行再对话,指出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以人为本的城镇化理念与实践,重新厘定了新型城镇化即农村转移人... 近年来,新型城镇化成为我国政府、学界和社会各界关注和讨论的关键议题之一。本文与以往学界有关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涵、本质等观点进行再对话,指出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以人为本的城镇化理念与实践,重新厘定了新型城镇化即农村转移人口的城镇化和市民化的本质意涵;揭示了新型城镇化建设体现的过程整合性、任务艰巨性、主体多元性,以及本质人本性的基本特征。最后,从发展理念、发展目标、运作机制、实施路径和制度保障等维度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可能路径进行了论述,以期对我国当下及未来科学有序推进以人为本、具有包容性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有所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以人为本 农村转移人口 可能性路径
下载PDF
我国乡村治理与规划落地问题研究 被引量:60
8
作者 文剑钢 文瀚梓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6-26,共11页
乡村治理与乡村规划原本是属于政府管理与城乡建设两大不同体系的内容,在城乡一体发展背景下,它们因为新型城镇化的推进而必须协同处理旧症结,解决面临的新问题。根据我国城乡规划建设的现实需求,乡村治理与乡村规划"转型、融合、... 乡村治理与乡村规划原本是属于政府管理与城乡建设两大不同体系的内容,在城乡一体发展背景下,它们因为新型城镇化的推进而必须协同处理旧症结,解决面临的新问题。根据我国城乡规划建设的现实需求,乡村治理与乡村规划"转型、融合、并进"已成必然趋势。在研究国内外乡村治理与规划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民生为本,化城入乡、多元驱动"的乡村治理与规划改革新思路,探索贴近我国乡村实际且能够落地实施的治理与规划协同推进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生为本 乡村治理 规划方法 多元驱动 协同落地
下载PDF
“互联网+教育”的学习空间观:联通与融合 被引量:58
9
作者 李爽 鲍婷婷 王双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5-31,共7页
“互联网+教育”引发了教育范式的结构性变革,传统学习空间已难以承载和支撑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与模式,学习空间的变革势在必行。文章首先对学习空间术语的由来及其内涵进行梳理,并回顾了教育发展史中学习空间以及相应教学范式的演变过程... “互联网+教育”引发了教育范式的结构性变革,传统学习空间已难以承载和支撑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与模式,学习空间的变革势在必行。文章首先对学习空间术语的由来及其内涵进行梳理,并回顾了教育发展史中学习空间以及相应教学范式的演变过程。之后,文章分析了新学习空间观产生的动因,提出“互联网+教育”的新学习空间观,指出新学习空间建立在物质、社会和精神三元辩证的空间认识论基础上,学习空间与教学活动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并分析和讨论了新学习空间在物质、社会和精神三层空间中都呈现出联通与融合的特征。文章最后基于新学习空间观的三层空间维度对当下具有新学习空间特征的教学创新进行梳理与归纳。期望文章为认识和推进“互联网+教育”学习空间变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教育 学习空间 空间观 三元辩证空间认识论 空间生产 融合 联通 以人为本
下载PDF
试论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 被引量:47
10
作者 林正游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54-57,共4页
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是以往高校学生管理所欠缺的重要内容,有其内在深刻的原因。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将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它是深化教育改革和培养人才的需要。只有从调整和变革教育管理观念、管理体制、校... 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是以往高校学生管理所欠缺的重要内容,有其内在深刻的原因。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将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它是深化教育改革和培养人才的需要。只有从调整和变革教育管理观念、管理体制、校园文化、队伍建设和管理工作方式方法等方面入手,才能实现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学生管理 以人为本
下载PDF
公益诉讼的法理基础 被引量:43
11
作者 王福华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9-81,共23页
以公共利益为审理对象的公益诉讼既是纠纷解决活动,也是公众参与公共事务的政治活动,要反映特定政治道德和伦理,获得法理支持。个人主义诉讼机制深受自由主义浸润,其蕴含的当事人自我决定及程序保障理念成为公益诉讼制度发展的羁绊,经... 以公共利益为审理对象的公益诉讼既是纠纷解决活动,也是公众参与公共事务的政治活动,要反映特定政治道德和伦理,获得法理支持。个人主义诉讼机制深受自由主义浸润,其蕴含的当事人自我决定及程序保障理念成为公益诉讼制度发展的羁绊,经局部改良形成的家长式诉讼仍无法解决公益保护与公益代表间的根本性矛盾。以社群主义与公民共和主义为代表的共同体主义,虽从共同体价值和公共空间角度证成了集体程序的正当性,特别是商谈主义为公益诉讼制度提供了全新的程序理念、框架与裁判方式,但“公共善”理念的抽象性限制了其理论价值。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新时代我国公益诉讼制度注入了价值根据和政治伦理。在此基础上,合理吸收各政治哲学思想,可促进公益诉讼制度实现诉讼民主、正当程序、诉讼效率等诸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益诉讼 自由主义 社群主义 共和主义 以人为本
原文传递
基于非期望产出SBM的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效率评价实证研究——以天津市为例 被引量:41
12
作者 胡彪 王锋 +2 位作者 李健毅 于立云 张书豪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3-18,共6页
以天津市为研究对象,在全要素生产框架下,结合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构建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应用非期望产出SBM模型对天津市2002-2013年生态文明建设效率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传统DEA评价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 以天津市为研究对象,在全要素生产框架下,结合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构建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应用非期望产出SBM模型对天津市2002-2013年生态文明建设效率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传统DEA评价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考虑以人为本基本原则构建的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效率投入产出评价指标体系与非期望产出SBM模型评价方法的综合应用在评价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效率方面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所得评价结果亦能够反映出被评估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效率的真实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态文明 天津市 以人为本 非期望产出SBM模型
原文传递
我国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发展 被引量:38
13
作者 屈新云 《全科护理》 2010年第5期448-451,共4页
综述了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概述及我国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研究进展及我国护理人力资源的开发与使用对策。指出要开发我国护理人力资源,要从建立规范入手,逐步实现从行业规范管理为主到依法管理的转变,要以人为本,吸取国外先进的管... 综述了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概述及我国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研究进展及我国护理人力资源的开发与使用对策。指出要开发我国护理人力资源,要从建立规范入手,逐步实现从行业规范管理为主到依法管理的转变,要以人为本,吸取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大胆实践,勇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人力资源 资源管理 人为本
下载PDF
对当今大学新校园规划设计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35
14
作者 张建华 刘建军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80-83,共4页
我国大学新校园建设已经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时期。在取得相当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部分偏差与误区。新校园建设应该突出"以人为本"设计思想,形成合理宜人的校园结构布局,并从自然、文化、经济诸方面全方位引入生态学观念,具体落... 我国大学新校园建设已经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时期。在取得相当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部分偏差与误区。新校园建设应该突出"以人为本"设计思想,形成合理宜人的校园结构布局,并从自然、文化、经济诸方面全方位引入生态学观念,具体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校园建设 大学 校园规划 观念 误区 合理 设计思想 可持续发展战略 若干问题 “以人为本”
下载PDF
改革实验工作模式 促进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 被引量:36
15
作者 杨金山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8-81,共4页
在传统管理理念与管理体制的制约下,新升本院校实验室工作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不适应新时期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求。因此首先应以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导实验教学工作,实现3个转变。其次要全面开放实验室,包括时间和空间的开... 在传统管理理念与管理体制的制约下,新升本院校实验室工作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不适应新时期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求。因此首先应以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导实验教学工作,实现3个转变。其次要全面开放实验室,包括时间和空间的开放。三是要构建"一个目标、两大类型、两种要求、4个层次、N个模块"的纵横交错的立体式实验教学体系。四是要定员专配实验教师,重视人才引进,加强人才培养,提高教师素质。五是要引进外援,多渠道共建实验室。最后,阐述了通过加快实验室和实验教学管理信息化、网络化进程,促使实验工作快速地上新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为本 纵横交错的立体式实验教学体系 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
下载PDF
民生档案及其管理辨析 被引量:34
16
作者 倪丽娟 《档案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12,共4页
当前,档案界对什么是民生档案,民生档案的范围界定、民生档案的管理与利用等民生档案建设的基础性问题存在诸多不同的认识与做法。理性地认识与界定民生档案,科学地实施民生档案管理已成为档案界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 民生档案 两个体系 以人为本
原文传递
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是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的必然选择 被引量:32
17
作者 施伟娟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 CAS 2006年第5期79-81,共3页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将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它是深化教育改革和培养人才的需要。现代高校学生管理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管理工作中处处体现和渗透“以人为本”的观念,强调情感管理和学生自我管理,...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将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它是深化教育改革和培养人才的需要。现代高校学生管理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管理工作中处处体现和渗透“以人为本”的观念,强调情感管理和学生自我管理,才能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为本 管理模式 学生管理
下载PDF
论人本和谐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构建 被引量:33
18
作者 沈烈 孙德芝 康均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8-112,共5页
纵观古今中外企业成功与失败的案例,很多与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好坏密切相关。探究什么样的内部环境才足以诠释这些成功或失败者的共性与奥秘所在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内部控制的内在规律出发,在综合分析前人已有研究成果... 纵观古今中外企业成功与失败的案例,很多与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好坏密切相关。探究什么样的内部环境才足以诠释这些成功或失败者的共性与奥秘所在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内部控制的内在规律出发,在综合分析前人已有研究成果及古今企业内部控制实践的成效与局限的基础上,论证并得出了内部控制的最佳"土壤"应为和谐内部控制环境,而和谐内部控制环境的核心应是以人为本的重要观点与结论,并进而依据"人本和谐"的内部控制环境特征与现实的反差,论述了企业构建这一"最佳"环境的重点突破的领域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控制 以人为本 控制环境 人际和谐
下载PDF
当代人文精神的特征和形成方式 被引量:28
19
作者 郝文武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8-12,共5页
当代人文精神是以人本世界观为核心的自然观、社会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以人的整体、全面、长远和根本利益为最高价值和终极关怀的态度和追求。人文精神既有历史普遍性,也有明显的时代特点。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都是人类普遍追求的主体... 当代人文精神是以人本世界观为核心的自然观、社会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以人的整体、全面、长远和根本利益为最高价值和终极关怀的态度和追求。人文精神既有历史普遍性,也有明显的时代特点。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都是人类普遍追求的主体性精神,它们的和谐发展是人类的福祉。科学发展观体现的是广义的科学精神,是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价值和终极关怀的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也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不同人群、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和谐发展的全面和谐发展观。强势平衡、信仰先行、楷模示范是当代人文精神形成的基本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精神 科学精神 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
原文传递
“多元交互”在线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内涵、框架及路径 被引量:31
20
作者 李欣 张威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01-107,共7页
针对线上和线下“双线融合”的教学新常态,高校亟须构建科学有效的在线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传统教学评价存在评价主体欠多元、评价内容欠多维、评价方式欠多样和评价结果欠科学等问题,已经不能适用在线教学评价。基于以人为本、科学系统... 针对线上和线下“双线融合”的教学新常态,高校亟须构建科学有效的在线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传统教学评价存在评价主体欠多元、评价内容欠多维、评价方式欠多样和评价结果欠科学等问题,已经不能适用在线教学评价。基于以人为本、科学系统、互动激励的评价原则,在分析在线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多元交互”的核心内涵基础上,构建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的在线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基本框架,并提出多方协同、双核驱动和技术赋能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教学 多元交互 以人为本 评教 评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