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香蕉新品系‘热科2号’主要农艺性状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张欣 漆艳香 +2 位作者 彭军 张辉强 谢艺贤 《热带农业科学》 2016年第6期19-21,共3页
以‘巴西蕉’为对照,从植物学性状、果实性状和抗病性等方面对香蕉新品系‘热科2号’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热科2号’的综合农艺性状与对照相近,其中株高、果指长宽及产量均高于对照。此外,‘热科2号’对香蕉枯萎病菌4号... 以‘巴西蕉’为对照,从植物学性状、果实性状和抗病性等方面对香蕉新品系‘热科2号’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热科2号’的综合农艺性状与对照相近,其中株高、果指长宽及产量均高于对照。此外,‘热科2号’对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抗性好,田间发病率为4.1%,较对照巴西蕉低75%,对其它病虫害的抗性则与对照相当,适宜在香蕉枯萎病菌4号小种发生区域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新品系 '热科2 植物学性状 果实性状 抗病性
下载PDF
‘热科2号’栽培奇楠沉香及其叶片的急性毒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董文化 余珍 +4 位作者 冯丁山 谌子旸 郭志勇 梅文莉 戴好富 《中国热带农业》 2022年第4期61-63,48,共4页
随着‘热科2号’栽培奇楠沉香的大量推广,市场上奇楠沉香的产量逐年增加,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栽培奇楠新资源,需要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采用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观察实验动物所产生的毒性反应,评价受试物的毒性作用。栽培奇楠沉香及其... 随着‘热科2号’栽培奇楠沉香的大量推广,市场上奇楠沉香的产量逐年增加,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栽培奇楠新资源,需要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采用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观察实验动物所产生的毒性反应,评价受试物的毒性作用。栽培奇楠沉香及其叶片的提取物雌雄小鼠经口LD50剂量均大于10.0g/kg,属实际无毒级。试验期间实验动物生长良好,活动、摄食、饮水正常,毛色光泽度好,未见明显中毒症状和死亡。到期处死动物进行大体解剖检查,各脏器未见异常。结果表明‘热科2号’栽培奇楠沉香及其叶片提取物急性毒性分级属于无毒级物质,为栽培奇楠沉香药用和食用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科2 栽培奇楠沉香 急性毒性
下载PDF
香蕉新品种热科2号在广西引种试验 被引量:1
3
作者 龙芳 邹瑜 +4 位作者 何海旺 赵明 莫天利 黄相 武鹏 《热带农业科学》 2021年第9期44-48,共5页
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引进香蕉新品种热科2号在广西种植,以桂蕉6号为对照,观测植株的生育特性、主要农艺性状,测定产量和果实品质,并分析其田间抗枯萎病能力。结果表明:热科2号生育期为360~363 d;抽蕾期假茎高为294... 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引进香蕉新品种热科2号在广西种植,以桂蕉6号为对照,观测植株的生育特性、主要农艺性状,测定产量和果实品质,并分析其田间抗枯萎病能力。结果表明:热科2号生育期为360~363 d;抽蕾期假茎高为294.0~314.7 cm,基围为84.3~85.3 cm,叶长为223.3~237.3 cm,叶宽为93.3~108.0 cm;收获时单株总果指数为171.3~180.3个,果指长为21.8~24.3 cm,果指周长为12.0~14.3 cm,单株净产量为30.0~32.7 kg;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5.4~20.4 g/hg、可溶性糖含量为14.2~16.6 g/hg、可滴定酸含量为0.25~0.34 g/hg、水分含量为80.2~81.1 g/hg、钾含量为291.3~295.3 mg/hg、脂肪含量为0.26~0.36 g/hg、蛋白质含量为1.06~1.19 g/hg、总膳食纤维含量为2.31~3.06 g/hg及维生素含量为10.1~16.0 mg/hg,与对照差异不显著;新植蕉枯萎病发病率为0,二代蕉发病率小于5%,抗病能力较强。热科2号在广西试种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具有一定的推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热科2 引种 农艺性状
下载PDF
白木香品种‘热科2号’沉香化学成份的GC-MS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王宇光 王军 +4 位作者 杨锦玲 蔡彩虹 盖翠娟 梅文莉 戴好富 《热带农业科学》 2020年第7期79-89,共11页
白木香人工规模栽培已有40年之久,但关于白木香优良品种系统评价的报道较少。为了评价白木香品种‘热科2号’(琼R-ETS-AS-003-2017)所产沉香的化学成份特征,分别对‘热科2号’17个沉香样品的化学成份进行GC-MS分析。结果表明,在‘热科2... 白木香人工规模栽培已有40年之久,但关于白木香优良品种系统评价的报道较少。为了评价白木香品种‘热科2号’(琼R-ETS-AS-003-2017)所产沉香的化学成份特征,分别对‘热科2号’17个沉香样品的化学成份进行GC-MS分析。结果表明,在‘热科2号’沉香样品的化学成份中,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较高,倍半萜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较低。不同‘热科2号’沉香样品的化学成份的GC-MS指纹图谱相似度为0.55~0.99,相对含量较高的共有成份为2-[2-(4-甲氧基苯)乙基]色酮、2-[2-(3-羟基-4-甲氧基苯)乙基]色酮、2-(2-苯乙基)色酮和2-[2-(3-甲氧基-4-羟基苯)乙基]色酮。这4种色酮类化合物相对含量总和平均为93.16%,比普通白木香沉香的相关成分的相对含量显著提高,其中2-(2-苯乙基)色酮和2-[2-(4-甲氧基苯)乙基]色酮的相对含量之和平均为64.01%,与"奇楠"沉香的化学成分特征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科2’沉香 化学成分特征 GC-MS指纹图谱 评价
下载PDF
白木香良种‘热科2号’的芽接繁育 被引量:6
5
作者 王宇光 王军 +3 位作者 段瑞军 覃和业 梅文莉 戴好富 《热带农业科学》 2019年第10期34-41,共8页
目前市场上白木香种苗主要为种子苗,由于缺乏系统选育,结香性状不稳定,因此,发展优良白木香嫁接无性系种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热科2号’是一个前期筛选的优良白木香无性系,可以生产含较高色酮类化合物的沉香。为推广种植,开展扩大... 目前市场上白木香种苗主要为种子苗,由于缺乏系统选育,结香性状不稳定,因此,发展优良白木香嫁接无性系种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热科2号’是一个前期筛选的优良白木香无性系,可以生产含较高色酮类化合物的沉香。为推广种植,开展扩大生产的研究。首先,采用基因组单碱基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技术对‘热科2号’进行基因分型,验证群体遗传上的独立性及作为芽条培养的第一代嫁接苗和母树在遗传上的一致性。比较不同白木香品系作为砧木、不同条件下培养的砧木和芽条对芽片嫁接成活率的影响,同时,比较嫁接成活芽片在砧木锯顶后不同生长条件下的发芽率。SNP分型结果表明:‘热科2号’第一代嫁接苗与其母树在系统进化树上被聚集在同一分支上,有别于广东和其它海南白木香品系。嫁接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地域的白木香砧木对嫁接成活率无显著影响,但砧木和芽条的生长状况对嫁接成活率有显著影响,优化砧木和芽条的生长状况可提高芽片嫁接成活率至90.00%。嫁接成活芽片的发芽率对白木香嫁接整体成活率也有显著影响,在合适的条件下,芽片的发芽率可达80.00%,整体嫁接成活率达72.00%。该研究结果为‘热科2号’嫁接苗的生产提供了有效实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木香'热科2 芽接繁育 SNP基因分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