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盐酸右美托咪定对脑额叶α_1和θ波频率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王宏玉 李阳 +3 位作者 杨延超 滕秀飞 麻婷婷 朱俊超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7年第12期1209-1211,共3页
目的探讨静脉滴注盐酸右美托咪定对大脑额叶α_1和θ波频率的影响。方法择期下肢手术行椎管内麻醉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麻醉前,观察组静脉滴注盐酸右美托咪定0.3μg/kg,对照组静脉滴注等体积生理盐水;2组均采用腰-... 目的探讨静脉滴注盐酸右美托咪定对大脑额叶α_1和θ波频率的影响。方法择期下肢手术行椎管内麻醉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麻醉前,观察组静脉滴注盐酸右美托咪定0.3μg/kg,对照组静脉滴注等体积生理盐水;2组均采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入室后行定量脑电图监测至手术结束,选取入室5 min(T_0)、给药30 min(T_1)、手术结束(T_2)3个时间点前后无伪差脑电图60s,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大脑左、右额叶α_1和θ波频率。结果 T_0、T_1时,2组左、右侧额叶θ和α_1波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2时,观察组左、右侧额叶α_1波频率[(12.44±1.71)、(11.89±1.51)Hz]高于对照组[(9.62±1.05)、(9.15±1.29)Hz],θ波频率[(4.96±0.75)、(5.23±0.83)Hz]低于对照组[(6.78±0.62)、(6.99±0.97)Hz](P<0.05);观察组T_1时左、右侧额叶α_1波频率[(10.06±1.15)、(10.02±1.43)Hz]低于T_0时[(12.30±1.59)、(12.03±1.43)Hz],θ波频率[(7.03±1.01)、(7.07±0.69)Hz]高于T_0时[(4.69±0.69)、(5.24±1.03)Hz](P<0.05),T_2时左、右侧额叶α_1、θ波频率与T_0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左、右侧额叶T1时α_1波频率[(9.73±1.22)、(9.25±1.37)Hz]低于T_0时[(11.70±1.07)、(11.50±1.70)Hz],θ波频率[(6.59±0.81)、(6.96±0.78)Hz]高于T_0时[(4.75±0.76)、(4.90±0.85)Hz](P<0.05),T_2时α_1波频率低于T0时,θ波频率高于T_0时(P<0.05);2组围术期用药比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术中输液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滴注小剂量(0.3μg/kg)盐酸右美托咪定,可使下肢手术椎管内麻醉患者大脑额叶的α_1波频率升高,θ波频率降低;监测定量脑电图有助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及时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盐酸右美托咪定 定量脑电图 α1波频率 θ波频率
原文传递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脑额叶α1和θ频率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宏玉 滕秀飞 +1 位作者 麻婷婷 朱俊超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8年第5期872-875,共4页
目的:比较静脉滴注不同剂量盐酸右美托咪定对大脑额叶α1、θ频率定量脑电图(quantitative electroencephalography,QEEG)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下肢手术行椎管内麻醉患者6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静脉输注盐酸右美托咪定0.6μg/k... 目的:比较静脉滴注不同剂量盐酸右美托咪定对大脑额叶α1、θ频率定量脑电图(quantitative electroencephalography,QEEG)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下肢手术行椎管内麻醉患者6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静脉输注盐酸右美托咪定0.6μg/kg的高剂量组(H组,n=30)和0.3μg/kg的低剂量组(L组,n=30),麻醉方式均采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入室后监测脑电图至手术结束,选取患者入室5 min时(T_0)、给药30 min时(T_1)、手术结束时(T_2)三个时刻前后无伪差脑电图60 s,观察并记录额叶θ和α1频段的功率。结果:H组血管活性药给药比例及阿托品给药次数≥2次的比例均显著高于L组(P<0.05),而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术中输液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_0时刻相比,两组T_1时α1频段均下降,θ波频率升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_2时α1频段和θ波频率均无明显变化。高剂量组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的发病率均高于低剂量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低剂量的盐酸右美托咪定对脑额叶α1和θ频率的影响相当,提示均可以预防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但低剂量的盐酸右美托咪定对血流动力学影响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右美托咪定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定量脑电图 α1、θ频率
原文传递
M1区联合背外侧前额叶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脊髓损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脑电图θ振幅的效果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冬 徐子涵 +1 位作者 李江 鞠萍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7-94,共8页
目的探索左侧M1区联合背外侧前额叶(DLPFC)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脊髓损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NP)的效果及脑电图θ频段振幅的变化。方法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脊髓损伤后NP患者50例,随机分为M1区刺激组(n=25)和M1区... 目的探索左侧M1区联合背外侧前额叶(DLPFC)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脊髓损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NP)的效果及脑电图θ频段振幅的变化。方法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脊髓损伤后NP患者50例,随机分为M1区刺激组(n=25)和M1区DLPFC联合刺激组(联合刺激组,n=25)。M1区刺激组接受左侧M1区10 Hz rTMS,联合刺激组接受左侧M1区DLPFC联合rTMS,共3周。干预前后,采用简化McGill疼痛问卷(SF-MPQ)、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评估,脑电图θ频段振幅评估大脑电生理活动变化。结果M1区刺激组脱落4例,联合刺激组脱落2例。干预后,两组SF-MPQ总分及各子量表评分,HAMD评分和HAMA评分均降低(|t|>2.523,P<0.05),M1区刺激组前额区和额区θ频段平均振幅显著下降(|t|>5.243,P<0.001),联合刺激组前额区、额区、中央区和顶区θ频段平均振幅显著下降(|t|>4.630,P<0.001);联合刺激组SF-MPQ总分及各子量表评分,HAMD评分和HAMA评分均低于M1刺激组(|t|>2.270,Z=-1.973,P<0.05),联合刺激组前额区、额区、中央区、顶区θ频段平均振幅均低于M1区刺激组(P<0.05)。结论高频rTMS是脊髓损伤后NP患者的有效镇痛手段,可以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降低θ频段振幅。与M1区rTMS刺激相比,M1区DLPFC联合rTMS疗效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神经病理性疼痛 重复经颅磁刺激 脑电图 θ频段振幅
下载PDF
基于δ和θ频带脑电功率分析八段锦对中间型和外向型人格大学生的“调心”效应差异 被引量:4
4
作者 郭郁 张琳 +3 位作者 张佳蕾 闫健 陈悦 魏玉龙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5620-5626,共7页
目的:通过常规脑电监测八段锦训练前后不同人格在校大学生δ和θ频带功率总体和空间(导联)变化,分析八段锦诱发"调心"效应的人格特异性。方法:选择在校大学生为受试者,根据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中的E量表(... 目的:通过常规脑电监测八段锦训练前后不同人格在校大学生δ和θ频带功率总体和空间(导联)变化,分析八段锦诱发"调心"效应的人格特异性。方法:选择在校大学生为受试者,根据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中的E量表(代表内外向性)将大学生分成不同人格组,均接受八段锦训练,比较训练前、后不同人格的脑电δ和θ频带功率的差异。结果:根据E量表原始分所转化的标准T分数情况,将受试者分为中间型人格组和外向型人格组,中间型人格组和外向型人格组在性别构成方面无统计学差异。总体比较:训练前,中间型人格组与外向型人格组在δ、θ频带功率皆无统计学差异;训练后,中间型人格组在δ、θ频带功率皆显著高于训练前(P<0.05,P<0.01),外向型人格组在δ、θ频带功率皆显著低于训练前(P<0.05,P<0.01);训练后中间型人格组δ、θ频带的绝对功率皆显著高于外向型人格组(P<0.01)。空间(导联)比较:脑电地形图上训练前中间型人格组与外向型人格组的δ、θ频带分布趋势大体一致;训练后,中间型人格组δ和θ频带功率呈全脑区同步增高的趋势,外向型人格组在δ和θ频带功率呈全脑区同步降低的趋势。左右脑功能区的协同情况:训练后中间型人格组在δ和θ频带功率的左右侧对应大部分脑区(导联)的相关性皆升高或由不具有相关性变为相关;外向型人格组在δ频带功率的左右侧对应大部分脑区(导联)的相关性皆降低或由相关变为不具有相关性,在θ频带绝对功率的左右侧对应大部分脑区(导联)的相关性皆升高。结论:八段锦训练对外向型人格和中间型人格大学生均能够由"身之平衡"进而诱发"调心"效应,这种"调心"效应无论在δ、θ频带功率变化上还是在大脑两侧半球δ、θ频带的协同性上皆存在明显人格特异性,这可能是八段锦锻炼能够全面有效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身气功·八段锦 δ频带 θ频带 中间型人格 外向型人格 “调心”效应
原文传递
氯胺酮对人定量药物脑电图θ频段功率百分比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王立伟 周美艳 +3 位作者 李淑萍 戴体俊 王建华 张党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81-683,共3页
目的观察氯胺酮对人定量药物脑电图(QPEEG)θ频段功率百分比的影响。方法青年志愿者20例,均为男性,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静脉注射氯胺酮0.25mg/kg(K1组)和0.5mg/kg(K2组),观察并记录给药前、给药后30s、1、5、10、15min青年志愿者QPEEG... 目的观察氯胺酮对人定量药物脑电图(QPEEG)θ频段功率百分比的影响。方法青年志愿者20例,均为男性,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静脉注射氯胺酮0.25mg/kg(K1组)和0.5mg/kg(K2组),观察并记录给药前、给药后30s、1、5、10、15min青年志愿者QPEEG的θ频段功率百分比变化。结果与给药前相比,给药后1min两组各导联QPEEGθ频段功率百分比均增加(P<0.05),且K2组明显高于K1组(P<0.05或P<0.01);给药后5min达高峰,给药后15min恢复。结论氯胺酮可剂量依赖性地增加人QPEEGθ频段功率百分比,提示QPEEGθ频段功率百分比可能成为监测氯胺酮麻醉深度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胺酮 定量药物脑电图 麻醉深度监测 θ频段 功率百分比
下载PDF
基于同步似然分析大鼠工作记忆中局部场电位θ频段功能性连接特性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妍 田心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93-198,共6页
目的探讨大鼠在工作记忆过程中,前额叶皮层多通道局部场电位(local field potentials,LFPs)θ频段的功能性连接特性。方法记录成年雄性SD大鼠在Y迷宫工作记忆过程中16通道LFPs,应用短时傅里叶变换进行时频分析。选取与工作记忆相关的θ... 目的探讨大鼠在工作记忆过程中,前额叶皮层多通道局部场电位(local field potentials,LFPs)θ频段的功能性连接特性。方法记录成年雄性SD大鼠在Y迷宫工作记忆过程中16通道LFPs,应用短时傅里叶变换进行时频分析。选取与工作记忆相关的θ频段,应用同步似然分析计算工作记忆过程中前额叶皮层16通道同步似然矩阵值S、聚集系数C、特征路径长度L,并与静息状态下进行比对。结果时频分析显示LFPs能量密度分布集中于红外打标点前1s至打标点处的θ频段。大鼠工作记忆过程中LFPsθ频段同步似然值Sp=0.6593±0.0220,静息状态下Sp=0.5104±0.0516。当T=0.76时大鼠工作记忆过程和静息状态下功能性连接差异最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工作记忆过程LFPsθ频段聚集系数Cp=0.2206±0.0263,明显高于静息状态Cp=0.1065±0.0237(P<0.05)。工作记忆过程LFPsθ频段特征路径长度Lp=1.3110±0.1318,明显低于静息状态Lp=2.9329±0.2763(P<0.05)。结论大鼠在工作记忆过程中LFPs的特征频段是θ,而且工作记忆过程中LFPs的功能性连接强于静息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记忆 局部场电位 θ频段 同步似然分析 功能性连接
下载PDF
基于δ和θ频带脑电功率谱分析八段锦对不同神经质人格大学生的“调心”效应 被引量:9
7
作者 郭郁 魏泽仁 +2 位作者 胡庆川 张佳蕾 魏玉龙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5454-5459,共6页
目的:通过常规脑电的δ和θ频带功率分析八段锦的"调心"效应及其人格特征。方法:根据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中的N量表(代表神经质,即情绪稳定性)将在校大学生25人(完成22人)分成不同人格组,均接受八段锦训练... 目的:通过常规脑电的δ和θ频带功率分析八段锦的"调心"效应及其人格特征。方法:根据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中的N量表(代表神经质,即情绪稳定性)将在校大学生25人(完成22人)分成不同人格组,均接受八段锦训练,比较训练前、后不同组δ和θ频带绝对功率在总体和空间(导联)差异。结果:总体比较:训练后,中间型人格组(9人)δ频带总功率显著低于训练前(P<0.01);情绪稳定型人格组(11人)δ和θ频带总功率皆无显著差异。脑电地形图(导联)比较:训练后,中间型人格组在δ和θ频带呈全脑区(导联)或大部分脑区(导联)功率降低的特征;情绪稳定型人格组在δ和θ频带皆呈大部分脑区(导联)功率增高的趋势。左右脑功能区相关性比较:训练后,中间型人格组的δ和θ频带功率在大脑左右半球对应导联(脑区)的FP1-FP2、C3-C4导联相关性升高和在P3-P4导联相关性降低的幅度尤为明显;情绪稳定型人格组的δ和θ频带功率在大脑左右半球对应大部分导联(脑区)相关性皆明显升高,其中在C3-C4、P3-P4、F7-F8、T3-T4、T5-T6导联相关性升高幅度较大。结论:八段锦诱发"调心"效应无论是在大学生脑电δ和θ频带绝对功率的总体及空间变化上还是在大脑左右半球对应导联(脑区)的相关性上皆存在明显人格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段锦 δ频带 θ频带 神经质人格 “调心”效应
原文传递
δ/θ型基带相关检测/解扩方案 被引量:5
8
作者 龙德浩 陈志清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438-1442,共5页
基于抗干扰的基本原理,提出了"相关解扩三要素",从而形成了δ/θ型基带相关解扩方案。其特点是:当经典基带相关解扩有效时,本方案同样有效;当经典失效时,本方案仍部分有效。相关解扩的内核——相关函数的计算量减少了约99.61%... 基于抗干扰的基本原理,提出了"相关解扩三要素",从而形成了δ/θ型基带相关解扩方案。其特点是:当经典基带相关解扩有效时,本方案同样有效;当经典失效时,本方案仍部分有效。相关解扩的内核——相关函数的计算量减少了约99.61%,因而,较经典相关解扩,以同一数量级提高了解扩的速率和信道的利用率,减小了ASIC/数字集成化的面积,降低了成本,缓解了大容量高速率综合业务扩频传输与扩频带宽及其电源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通信 扩频 基带相关检测/解扩 δ/θ型基带相关检测/解扩
下载PDF
运用δ和θ频带脑电功率分析八段锦“调心”效应的性别差异 被引量:5
9
作者 郭郁 魏泽仁 +7 位作者 胡庆川 张琳 张佳蕾 吕嘉轩 张洁心 闫健 陈悦 魏玉龙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939-943,共5页
目的:通过脑电δ和θ频带功率分析八段锦'调心'效应的性别特征。方法:选择在校大学生为受试者,均接受八段锦训练,分析比较不同性别组训练前后δ和θ频带功率差异。结果:训练后,男性组δ频带的总体平均功率显著低于训练前,女性... 目的:通过脑电δ和θ频带功率分析八段锦'调心'效应的性别特征。方法:选择在校大学生为受试者,均接受八段锦训练,分析比较不同性别组训练前后δ和θ频带功率差异。结果:训练后,男性组δ频带的总体平均功率显著低于训练前,女性组δ频带的总体平均功率显著高于训练前。在脑电地形图上,训练后δ和θ频带平均功率在男性组大部分脑区呈同步降低的趋势,女性组大部分脑区呈同步升高的趋势。此外,训练后左右半球对应大部分导联(脑区)的δ频带平均功率的相关性,男性组皆明显降低,女性组皆明显升高;左右半球对应大部分导联(脑区)的θ频带平均功率的相关性,2组皆升高或由不具有相关性变为相关。结论:无论是在δ、θ频带的总体和导联平均功率,还是在大脑左右半球对应大部分导联(脑区)的平均功率相关性,八段锦'调心'效应皆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这可能是八段锦能够提高不同性别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大脑生理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段锦 δ和θ频带 不同性别 “调心”效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