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时距记忆提取阶段的脑电信号研究
1
作者 王爱莉 贾美雪 随力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34-241,共8页
目的对时距记忆提取阶段的行为学指标以及脑电信号在不同提取次数下的变化规律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2022年11月招募的上海理工大学健康被试30名, 采用时间估计任务的再现法, 记录被试1 500 ms时距记忆提取阶段的反应时间和脑电信号, ... 目的对时距记忆提取阶段的行为学指标以及脑电信号在不同提取次数下的变化规律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2022年11月招募的上海理工大学健康被试30名, 采用时间估计任务的再现法, 记录被试1 500 ms时距记忆提取阶段的反应时间和脑电信号, 计算记忆错误率、精度和准确度以及脑电信号低频段功率, 进行时频分析和溯源分析, 并对记忆错误率、精度与θ、β节律的相关性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时间差和记忆精度在提取次数间存在主效应[F(3, 1 196)=2.932, P=0.033;F(3, 1 196)=3.191, P=0.026], 且随着提取次数的增加而变大。记忆准确度不存在主效应, 但随着提取次数增加, 准确度均值变大。随着记忆提取次数增加, 左侧额叶的θ节律功率逐渐变大[F(3, 116)=2.668, P=0.035], 额中叶β节律平均功率逐渐减小[F(3, 116)=2.810, P=0.029]。上顶叶体感联合皮层(BA7)、背外侧前额叶(BA9)和前运动皮层(BA6)脑区在第1次与第2次、第2次与第3次、第3次与第4次记忆提取中的电流密度分布差异均出现了增加(P<0.01)。θ节律与记忆精度呈正相关(r=0.258, P<0.05), β节律与记忆精度呈负相关(r=?0.404, P<0.01)。结论时距记忆提取阶段, 增加时距记忆的提取次数会提高记忆错误率和精度, 记忆精度与左侧额叶θ节律功率增加以及额中央区域β节律减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信号 记忆提取效应 记忆精度 时频分析 θ节律 β节律
原文传递
动态脑电图θ节律监测对癫诊断价值之初步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杨艳微 叶华 +2 位作者 王耀光 冯少媚 张凤英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06年第4期402-405,共4页
目的:观察动态脑电图θ节律在癫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8000型8导AEEG监测仪对100例临床确诊或疑诊为癫的患者及100例正常人进行24hAEEG监测。结果:癫组100例,出现θ节律活动78例(78%),其中一般活动形式18例(18%),阵发性活动44例(... 目的:观察动态脑电图θ节律在癫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8000型8导AEEG监测仪对100例临床确诊或疑诊为癫的患者及100例正常人进行24hAEEG监测。结果:癫组100例,出现θ节律活动78例(78%),其中一般活动形式18例(18%),阵发性活动44例(44%),暴发性活动16例(16%)。在θ节律活动基础上伴有样放电的48例(61.5%)。对照组100例,出现θ节律活动16例(16%),一般活动形式13例(13%),阵发性活动3例(3%),未见暴发性活动与样放电。结论:AEEG监测出现一般活动形式的θ节律,一般是非特异性的,对癫的诊断无临床意义;而出现阵发性或暴发性θ节律活动对癫的诊断有很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动态脑电图 θ节律 诊断价值
原文传递
高频电刺激改变神经元发放与场电位节律之间的锁相关系 被引量:2
3
作者 马维健 封洲燕 +2 位作者 周文杰 王兆祥 蔡紫燕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7,共7页
临床上,已将深部脑刺激(DBS)技术成功应用于治疗多种脑部疾病。近年的研究推测,DBS技术使用的电脉冲高频刺激(HFS)可以改变神经元动作电位的病理性节律发放,这可能是DBS治疗脑部疾病的重要机制之一,但是这种推测尚需实验数据的证实。本... 临床上,已将深部脑刺激(DBS)技术成功应用于治疗多种脑部疾病。近年的研究推测,DBS技术使用的电脉冲高频刺激(HFS)可以改变神经元动作电位的病理性节律发放,这可能是DBS治疗脑部疾病的重要机制之一,但是这种推测尚需实验数据的证实。本文在已麻醉的大鼠海马CA1区的输入轴突束薛氏侧支(Schaffer collaterals)施加时长为1 min、频率为100 Hz的HFS,并分析刺激下游CA1区的锥体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的锋电位,考察两种神经元的节律性动作电位发放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麻醉大鼠CA1区的场电位存在明显的θ节律,且在顶树突层尤其明显,而神经元锋电位与θ节律存在锁相关系。与此基线记录相比较,在HFS期间,锥体神经元的锋电位与顶树突层θ节律的锁相值从0.36±0.12显著减小至0.06±0.04(P<0.001,配对t检验,N=8);中间神经元锋电位的锁相值也从0.27±0.08减小至0.09±0.05(P<0.01,配对t检验,N=8)。两类神经元与胞体层θ节律的锁相关系也有类似改变。此结果表明,对轴突束施加HFS可以消除下游神经元动作电位发放与场电位θ节律之间的锁相关系,改变神经元的节律性发放模式。这种现象产生的机制可能是HFS诱导的轴突传导障碍,此发现对于深入研究DBS的作用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电刺激 锋电位 节律性发放 θ节律 锁相
原文传递
短期禅修效果的脑电图多尺度排列熵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赵建强 周昌乐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20-425,共6页
立足于短期禅修的实践,运用脑电图(EEG)检测手段,采用多尺度排列熵的方法,同期对照实验组和控制组脑电活动的差异,从神经科学的角度对短期禅修的效果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θ节律和α节律在禅修前后的变化,发现θ节律的排列熵在禅修后呈... 立足于短期禅修的实践,运用脑电图(EEG)检测手段,采用多尺度排列熵的方法,同期对照实验组和控制组脑电活动的差异,从神经科学的角度对短期禅修的效果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θ节律和α节律在禅修前后的变化,发现θ节律的排列熵在禅修后呈减小趋势,而α节律的排列熵则呈增大趋势,表明短期禅修提升了脑神经元电活动的同步化现象,从而有助于禅修人员的精神放松、注意力的提升以及焦虑的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图(EEG) 多尺度排列熵 短期禅修 θ节律 Α节律
下载PDF
敷面膜对消费者情绪放松的脑电波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周正 吴梦洁 +3 位作者 王谊 林文强 郭苗 杨帆 《日用化学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62-669,共8页
脑电波图(electroencephalography, EEG)是一种由脑神经细胞团在大脑皮层集体充放电而表现出来的宏观电生理现象,是人脑活动状态的最直观表现。人类的认知和感知可以通过EEG来传达。将EEG应用于观察敷面膜过程中的脑电波变化,从而研究... 脑电波图(electroencephalography, EEG)是一种由脑神经细胞团在大脑皮层集体充放电而表现出来的宏观电生理现象,是人脑活动状态的最直观表现。人类的认知和感知可以通过EEG来传达。将EEG应用于观察敷面膜过程中的脑电波变化,从而研究敷面膜对消费者的心理影响。采集受试者敷面膜前1分钟的基线数据、敷上面膜后0~7 min的脑电数据以及摘下面膜后0~6 min的脑电数据。研究表明,敷面膜过程会激发低频的θ(4~8 Hz)节律,同时减少高频β(14~30 Hz)节律。受试者在相同条件下敷上不同款面膜后,被试者的放松指数较基线均有明显提升,这一结果与受试者的主观评价结果一致,说明敷面膜可以使受试者心理放松。通过EEG来阐述消费者在敷面膜过程中心理放松状态,从神经科学的角度阐释了化妆品对消费者的心理影响,对揭示化妆品和消费者之间的心理关联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EG θ节律 β节律 放松指数 面膜
下载PDF
脑缺血/再灌流选择性CA1区损害对海马θ节律的影响
6
作者 戴光明 郑健 +1 位作者 张基谟 王东武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2期164-168,共5页
本实验观察了乌拉坦浅麻醉下的大鼠海马不同部位在脑缺血/再灌流所致的选择性CA1区损害前后θ节律的变化,以及海马部位的组织病理改变。结果发现在缺血前和对照组,单侧海马慢性植入电极记录到的同侧海马浅θ波和深1-θ波位相一... 本实验观察了乌拉坦浅麻醉下的大鼠海马不同部位在脑缺血/再灌流所致的选择性CA1区损害前后θ节律的变化,以及海马部位的组织病理改变。结果发现在缺血前和对照组,单侧海马慢性植入电极记录到的同侧海马浅θ波和深1-θ波位相一致,且与深2-θ波位相相反。深2-θ暂时消失时,浅θ和深1-θ仍可正常存在;浅θ和深1-θ消失时,深2-θ亦可存在。双侧海马电活动记录组,观察到的浅θ和对侧的深2-θ波无恒定位相关系。前脑缺血20min,再灌流12h内,海马各部θ节律可逐渐恢复至缺血前水平。24h后,波幅再次明显降低,而位相关系无变化。48h后,光镜下可见CA1区神经元发生损害;海马其余部位及隔区神经元无明显病理改变。实验结果提示:海马浅θ和深1-θ具同一发生器,深2-θ为另一发生器产生。CA1区神经元功能结构的完整,对于海马各部θ节律的维持起着重要作用。脑缺血/再灌流后海马θ节律的变化反映CA1区神经元受到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θ节律 海马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下载PDF
单次静脉注射氯胺酮定量脑电图分析
7
作者 梁韶军 岳云 隋大凯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434-436,共3页
通过对单次静脉注射氯胺酮(Ket)的定量脑电图(qEEG)分析,探求反应其麻醉状态的指标。9例患者予Ket4mg/kg单次静脉注射,分麻醉前、Ket静注后5min、20min(初醒)3个时段做qEEG监测。结果相对功... 通过对单次静脉注射氯胺酮(Ket)的定量脑电图(qEEG)分析,探求反应其麻醉状态的指标。9例患者予Ket4mg/kg单次静脉注射,分麻醉前、Ket静注后5min、20min(初醒)3个时段做qEEG监测。结果相对功率(REL)麻醉前各导联均以α波为主,θ波成分最小。但给药后5min却完全以θ波为主,至20min后θ波仍占主导。θ比率麻醉前较低,给药后5min骤升,20min时并无明显回落。而反θ比率在给药5min时骤降,20min时仍未回升。δ比率给药5min后显著上升(P<0.01),20min时比率回落,其中F7、F8导联已与术前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果表明持久、高功率的θ波是单次静注ket麻醉的特征表现;δ比率能反映从麻醉至初醒的变化趋势;而θ比率与反θ比率能更确切地反映Ket的麻醉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胺酮 脑电图 静脉麻醉
下载PDF
豚鼠海马锥体细胞在视觉分辨任务中放电时相变化的初步研究
8
作者 胡波 隋建峰 +1 位作者 黄维 罗峻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9期1924-1927,共4页
目的设计有效、简便的锥体细胞放电时相检测程序,并检测豚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在视觉分辨任务中放电时相的变化.方法对执行视觉分辨任务的5只豚鼠进行在体单细胞外记录.利用小波变换对豚鼠海马锥体细胞放电信号进行处理,提取单个锥体细... 目的设计有效、简便的锥体细胞放电时相检测程序,并检测豚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在视觉分辨任务中放电时相的变化.方法对执行视觉分辨任务的5只豚鼠进行在体单细胞外记录.利用小波变换对豚鼠海马锥体细胞放电信号进行处理,提取单个锥体细胞放电信号,并根据时间关联获得锥体细胞的放电时相.结果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在视觉分辨任务前1~5 s的放电时相(172°±1.8°)明显早于任务后6~10 s的放电时相(189°±3.7°)(P<0.01).而任务后1~5 s和11~15 s的放电时相(177°±6.0°,172°±3.5°)则没有明显变化(P>0.05).结论程序可以有效、简便地检测锥体细胞的放电时相.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在视觉分辨任务执行过程中的放电时相存在有规律的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体细胞 小波变换 θ节律 峰电位
下载PDF
低频光诱发脑电θ波段近似熵特征研究
9
作者 丁尚文 钱志余 +3 位作者 李韪幍 陶玲 胡光霞 郑杨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21-125,共5页
采用近似熵算法得到19名健康志愿者在5Hz频率的光(每秒光重复诱发5次)诱发前后的脑电(EEG)θ波段近似熵值(Apenθ),经T-检验(P<0.05)发现光诱发后Apenθ值显著下降,其中在顶部、前额、颞部和枕部位置有显著性变化,颞部和枕部变化最大... 采用近似熵算法得到19名健康志愿者在5Hz频率的光(每秒光重复诱发5次)诱发前后的脑电(EEG)θ波段近似熵值(Apenθ),经T-检验(P<0.05)发现光诱发后Apenθ值显著下降,其中在顶部、前额、颞部和枕部位置有显著性变化,颞部和枕部变化最大,左右半脑平均Apenθ均减少,右脑区更为显著。结果表明Apenθ能够描述外部光诱发情况下的EEG波段特征,并定量给出外部光诱发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光学 脑电 光刺激 θ 近似熵
原文传递
Preliminary study of change of discharge phase of guinea pig hippocampal CA1 pyramidal cells during visual discriminative task
10
作者 Hu Bo Yang Li Huang Wei Sui Jian - feng 《中国药理通讯》 2005年第4期52-53,共2页
关键词 放电状态 动物实验 大脑海马 CA1锥形细胞 视觉功能
下载PDF
生理及病理状态下大鼠海马θ节律振荡与空间学习记忆的相关性研究
11
作者 刘旭 岳兴华 郑燕萍 《天津中医药》 CAS 2016年第9期549-554,共6页
[目的]探讨生理及病理状态下,麻醉大鼠感觉刺激诱导的海马胆碱能θ(theta)节律振荡与其空间学习记忆行为的相关性,分析海马胆碱能θ节律振荡在空间学习记忆中的作用,同时为其用作评估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电生理指标提供实验依据。[方... [目的]探讨生理及病理状态下,麻醉大鼠感觉刺激诱导的海马胆碱能θ(theta)节律振荡与其空间学习记忆行为的相关性,分析海马胆碱能θ节律振荡在空间学习记忆中的作用,同时为其用作评估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电生理指标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使用同一批大鼠进行Morris水迷宫测试和在体海马胆碱能θ节律振荡的自身相关比较实验。实验主要指标包括:大鼠在水迷宫定位航行实验中的逃避潜伏期、空间探索实验中在目标象限的游泳时间百分比、可见平台实验中的逃避潜伏期、游泳速度以及由夹尾刺激诱导θ节律振荡的功率峰值(P_(peak))及其对应的频率值(F_(peak))。[结果]双侧海马注射全长的淀粉样β蛋白(Aβ)明显的损害了大鼠在水迷宫中的学习(P<0.05)及记忆(P<0.01)能力,同时压抑了感觉刺激诱导的胆碱能θ节律振荡的P_(peak)(P<0.01)。正常对照组(生理组)及Aβ海马注射组(病理组)大鼠胆碱能θ节律振荡的P_(peak)均与定位航行实验中逃避潜伏期呈明显负相关(正常对照组:r=-0.803,P<0.05;Aβ海马注射组:r=-0.764,P<0.05),且与空间探索实验中目标象限游泳实验百分比呈明显正相关(正常对照组:r=0.762,P<0.05;Aβ海马注射组:r=0.771,P<0.05)。将两组数据合并后,胆碱能θ节律振荡P_(peak)与逃避潜伏期和目标象限游泳时间百分比的相关性更高,分别为:r=-0.896(P<0.01)和r=0.888(P<0.01)。[结论]感觉刺激诱导的大鼠海马胆碱能θ节律振荡的功率值与其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存在良好的相关性,提示海马胆碱能θ节律振荡作为一种神经网络同步化电活动可能参与学习记忆行为,而其功率大小可用于间接评估实验动物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为中医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实验研究提供动物模型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θ节律振荡 空间学习记忆 淀粉样Β蛋白 阿尔茨海默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