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δ^(13)C方法研究玉米秸秆分解期间土壤有机质数量动态变化 被引量:64
1
作者 窦森 张晋京 +1 位作者 Lichtfouse E. 曹亚澄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28-334,共7页
通过室内培养实验 ,应用δ1 3C方法研究了玉米秸秆分解期间 ,土壤中胡敏酸 (HA)和富里酸 (FA)数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 :培养期间 ,新加入的玉米秸秆以及原土有机C都减少 ,但后者分解速度较慢。培养初期 ,FA的形成速度大于HA ;随培养... 通过室内培养实验 ,应用δ1 3C方法研究了玉米秸秆分解期间 ,土壤中胡敏酸 (HA)和富里酸 (FA)数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 :培养期间 ,新加入的玉米秸秆以及原土有机C都减少 ,但后者分解速度较慢。培养初期 ,FA的形成速度大于HA ;随培养时间延长 ,FA转化为HA或相互转化。原土有机质中 ,HA、FA也发生了相互转化 ,但与新形成的HA、FA相比转化速度较慢。用δ1 3 C方法研究短期培养 (几个月~几年 )条件下新加入有机质在土壤中的分解动力学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分解 土壤 有机质 数量 动态变化 胡敏酸 富里酸
下载PDF
沿土壤水分梯度黄囊苔草碳同位素组成及其适应策略的变化 被引量:31
2
作者 陈世苹 白永飞 +2 位作者 韩兴国 安吉林 郭富存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15-522,共8页
选取了内蒙古锡林河流域 6个水分条件不同的典型植物群落 ,测定了各群落中黄囊苔草 (Carexkorshin skyi)叶片δ13 C值、叶片含水量 (LWC)及其种群特征的变化。结果表明 :1)不同生境下 ,黄囊苔草叶片的碳同位素组成发生明显变化 (变幅为 ... 选取了内蒙古锡林河流域 6个水分条件不同的典型植物群落 ,测定了各群落中黄囊苔草 (Carexkorshin skyi)叶片δ13 C值、叶片含水量 (LWC)及其种群特征的变化。结果表明 :1)不同生境下 ,黄囊苔草叶片的碳同位素组成发生明显变化 (变幅为 1.8‰ )。沿土壤水分梯度 ,随着土壤含水量的降低 ,黄囊苔草叶片δ13 C值显著增大 ,水分利用方式更加保守。 2 )虽然不同生境下 ,黄囊苔草叶片含水量变化不大 ,但其叶片δ13 C值与LWC表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p=0 .0 5 1)。这表明黄囊苔草水分利用效率对其叶片水分状况变化的反应非常敏感。 3)在不同生境下 ,黄囊苔草种群的植株高度、密度、地上生物量及其在群落中的出现频度明显不同。具有较高δ13 C值的黄囊苔草种群在群落中出现的频度和地上生物量所占比例都显著增加。以上结果表明 ,生长在不同生境下的黄囊苔草种群能够通过改变其水分利用效率适应不同的土壤水分状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黄囊苔草 碳同位素 水分利用效率 种群特征 锡林河流域
下载PDF
4种乔木叶片光合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随树高的变化 被引量:35
3
作者 何春霞 李吉跃 +2 位作者 郭明 王玉涛 陈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3008-3016,共9页
叶片是植物主要的光合器官并对外界环境条件的改变最为敏感。水分亏缺对叶片的生理特性的影响尤为显著,主要表现在叶片的光合特性以及水分利用效率的改变。由于木质部通道增长引起的重力作用和通道阻力的增大,高大乔木叶片的生理指标随... 叶片是植物主要的光合器官并对外界环境条件的改变最为敏感。水分亏缺对叶片的生理特性的影响尤为显著,主要表现在叶片的光合特性以及水分利用效率的改变。由于木质部通道增长引起的重力作用和通道阻力的增大,高大乔木叶片的生理指标随树高增加而发生变化。通过测定北京地区4种高大乔木悬铃木(Platanus hispanica)、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白腊(Fraxinus chinensis)和银杏(Ginkgo biloba)的叶片的光合特性和碳稳定同位素比率(δ13C)等随树高的变化,得出叶片的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Cond)和胞间CO2浓度(Ci)等均随着树高的增大而降低,而叶片的δ13C等则随着树高的增大而增大,其中悬铃木、刺槐、白腊、以及银杏的树冠上部比树冠下部的δ13C值分别增加了1.126‰、2.310‰、2.290‰和2.276‰。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除个别指标外,4种乔木上下部叶片的光合特性和δ13C等指标均差异明显(P<0.05)。光合能力随树高下降而δ13C值随树高增加表明树顶叶片确实受到水分胁迫的影响,支持了树高极限的水分限制假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N TR cond ci δ13c 水分利用效率 树高
下载PDF
红砂3个地理种群的光合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30
4
作者 种培芳 李毅 +2 位作者 苏世平 高暝 邱珍静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14-922,共9页
在自然条件下对分布于兰州九州台(LZJ)、张掖临泽(ZYL)和武威民勤(WWM)3个地理种群的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的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红砂3个地理种群叶片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日变化规律相似,均... 在自然条件下对分布于兰州九州台(LZJ)、张掖临泽(ZYL)和武威民勤(WWM)3个地理种群的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的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红砂3个地理种群叶片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日变化规律相似,均为双峰型,光合有明显的"午休"现象。影响红砂光合的因素既有环境因子又有自身因素。在环境因子中,无论是对光合速率还是蒸腾速率,光照强度都是最重要的主导因子,其次是气温,大气湿度则与植物的蒸腾速率成负相关。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因不同地理种群所处土壤含水量不同而有所不同。内在因素中气孔导度下降是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外界因素又通过气孔调节来影响蒸腾速率。光抑制是影响红砂光合午休的非气孔因素之一,且干旱加重了光抑制。在干旱胁迫下,叶绿素含量也是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原因。所有这些因素协同作用于红砂的光合作用,处于极端干旱环境中的红砂则通过降低蒸腾,提高水分利用率和稳定性碳同位素等途径来响应环境胁迫,从而提高对环境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砂 光合特征 气孔导度 光化学效率 稳定碳同位素值
下载PDF
不同放牧强度下荒漠草原土壤有机碳及其δ^(13)C值分布特征 被引量:22
5
作者 张林 孙向阳 +4 位作者 乔永 高程达 曹吉鑫 阿拉塔 宝音贺希格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9-153,共5页
以内蒙古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不同载畜率下土壤部分理化性质、土壤有机碳含量和δ13C值,探讨随放牧强度增加土壤有机碳深度分布和δ13C值的组成差异特征。结果显示:随深度增加,有机碳含量呈线性急剧降低,变化范围在16.1... 以内蒙古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不同载畜率下土壤部分理化性质、土壤有机碳含量和δ13C值,探讨随放牧强度增加土壤有机碳深度分布和δ13C值的组成差异特征。结果显示:随深度增加,有机碳含量呈线性急剧降低,变化范围在16.17~6.26g/kg之间;而土壤有机碳的δ13C值不断增大,变化范围在-22.5‰~-14.3‰。放牧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主要在0-20cm土层,且放牧强度越大,有机碳含量越低,有机质分解程度越大,δ13C值越偏正。δ13C值的深度变化特征还表明,土壤剖面形成发育过程中当地气候和植被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可能实现了由C4植物占优势向C3植物占优势的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牧强度 短花针茅荒漠草原 土壤有机碳 δ^13c
下载PDF
互花米草对苏北滨海湿地表土有机碳更新的影响 被引量:21
6
作者 张耀鸿 张富存 +4 位作者 周晓冬 谢晓金 王小巍 李强 雷俊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71-276,共6页
自互花米草引入苏北滨海湿地后,逐渐替代本土植物盐蒿并形成单一植被的互花米草湿地.选择苏北地区盐蒿湿地及不同生长年限的互花米草湿地,采集其表层土壤样品,分别测定全土和分离的土壤粒径组分中总有机碳及δ13C值,分析湿地土壤有机碳... 自互花米草引入苏北滨海湿地后,逐渐替代本土植物盐蒿并形成单一植被的互花米草湿地.选择苏北地区盐蒿湿地及不同生长年限的互花米草湿地,采集其表层土壤样品,分别测定全土和分离的土壤粒径组分中总有机碳及δ13C值,分析湿地土壤有机碳浓度及其同位素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互花米草引入盐蒿湿地后,表层土壤有机碳浓度显著增加(增量达70%),且随着互花米草生长时间延长而明显增加.与盐蒿湿地相比,互花米草湿地土壤中大团聚体(>250μm)和微团聚体组分(53~250μm)有机碳浓度均显著增加,而粉粒组分(2~53μm)则无明显变化.互花米草湿地土壤原状土及各粒径组分的δ13C值均明显高于盐蒿土壤,源于互花米草的新碳在各粒径组分中均有分布,但主要富集在大团聚体组分中,占该组分总碳的31%~43%,说明互花米草生长对土壤有机碳浓度增加主要反映在粗粒径组分中,而对粉、黏粒组分则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δ13c 互花米草 滨海湿地 有机碳更新
下载PDF
用δ^(13)C值研究土壤有机质周转的方法及其评价 被引量:17
7
作者 窦森 张晋京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64-67,共4页
介绍了用δ13C值研究土壤有机质周转的原理、方法和应用实例 ,讨论了不同条件下植物和土壤有机质的δ13C值 ,并对此方法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 土壤有机质 δ13^c 原理 方法评价
下载PDF
辽东栎叶片气孔密度及δ^(13)C值的时空变异 被引量:15
8
作者 郑淑霞 上官周平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0-36,共7页
利用数码图像显微镜处理系统和稳定性碳同位素测定技术 ,对 2 0世纪 30— 80年代不同年代不同植被区域内辽东栎叶片气孔密度及δ1 3C值的时空变异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全国不同区域辽东栎气孔密度为 5 35~80 0stoma·mm- 2 ,... 利用数码图像显微镜处理系统和稳定性碳同位素测定技术 ,对 2 0世纪 30— 80年代不同年代不同植被区域内辽东栎叶片气孔密度及δ1 3C值的时空变异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全国不同区域辽东栎气孔密度为 5 35~80 0stoma·mm- 2 ,平均值为 70 3stoma·mm- 2 ,δ1 3C值为 - 2 8 4 7‰~ - 2 5 0 2‰ ,平均值为 - 2 6 83‰。从时间分布角度 ,由 2 0世纪 30— 80年代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域中辽东栎叶片气孔密度和δ1 3C值持续降低比较明显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中辽东栎叶片气孔密度呈增加趋势 ,而δ1 3C值呈降低趋势 ;青藏高原高寒植被区域中辽东栎叶片δ1 3C值呈增加趋势 ,但气孔密度几乎没有变化。从空间分布角度 ,30年代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青藏高原高寒植被 3个区域中辽东栎气孔密度和δ1 3C值依次递减 ,说明水分利用效率 (WUE)呈下降趋势 ;5 0年代 ,辽东栎气孔密度在 4个植被区域之间产生波动 ,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2个区域中的辽东栎气孔密度比较接近 ,且高于气孔密度相差不大的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和青藏高原高寒植被 2个区域 ,4个植被区域类型之间辽东栎叶片δ1 3C值差异不大 ;80年代 ,辽东栎在由东到西分布的暖温带落叶阔叶林至温带草原区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δ^13c 气孔密度 辽东栎 叶片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水分利用效率(WUE) 稳定性碳同位素 80年代 青藏高原 时空变异规律 20世纪 高寒植被 针阔叶混交林 时空分布 植被区 测定技术 处理系统 数码图像 时间分布
下载PDF
泡泡刺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季节性聚态变化 被引量:5
9
作者 李卫华 张承烈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84-288,共5页
以不同季节的泡泡刺为研究对象 ,利用电泳并结合底物活性染色技术发现 ,在 5月 (春季 )的电泳图谱上未出现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 (PEPC) ;7月 (夏季 )的 PEPC分子量 473k D,为四聚体 ;9月 (秋季 )的 PEPC以二聚体和四聚体两种形式存... 以不同季节的泡泡刺为研究对象 ,利用电泳并结合底物活性染色技术发现 ,在 5月 (春季 )的电泳图谱上未出现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 (PEPC) ;7月 (夏季 )的 PEPC分子量 473k D,为四聚体 ;9月 (秋季 )的 PEPC以二聚体和四聚体两种形式存在 ,分子量分别大约是 192 k D和 473k D。泡泡刺不同季节叶片 δ1 3C值为 - 2 4‰~ -2 5‰ ,其解剖结构无“Kranz”结构。 5月和 7月叶片中苹果酸 (Mal)含量不具有昼夜波动 ,而 9月的 Mal含量具有昼低夜高的 CAM植物酸波动特征。结合泡泡刺不同季节的天门冬氨酸 (Asp)含量以及叶片细胞液 p H的测定结果 ,可初步判定泡泡刺为 C3植物 ,但在干旱胁迫较严重的 9月 ,在水分及温度等环境因子的作用下 ,PEPC的性质和作用发生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泡刺 PERc 季节性 δ^13c 聚态稳定 MAL ASP
下载PDF
外源新碳在不同肥力土壤中的分配与固定 被引量:11
10
作者 谢柠桧 安婷婷 +7 位作者 李双异 孙良杰 裴久渤 丁凡 徐英德 付时丰 高晓丹 汪景宽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42-950,共9页
外源新碳加入土壤后,传统技术尚无法区分其与原土壤有机碳的不同。利用13C稳定同位素方法,通过室内培养实验,探讨玉米秸秆和根茬添加到不同肥力水平土壤后外源新碳在土壤中分配与固定的差异。结果表明:(1)低肥土壤添加叶28 d后土壤... 外源新碳加入土壤后,传统技术尚无法区分其与原土壤有机碳的不同。利用13C稳定同位素方法,通过室内培养实验,探讨玉米秸秆和根茬添加到不同肥力水平土壤后外源新碳在土壤中分配与固定的差异。结果表明:(1)低肥土壤添加叶28 d后土壤有机碳(SOC)含量高于添加根和茎的;高肥土壤添加叶在整个培养期间(1~180 d)SOC含量都高于添加根和茎;两种肥力水平土壤在添加玉米根、茎、叶180 d后SOC含量均接近相等。(2)玉米根、茎、叶的添加对SOC中外源新碳含量以及残体残留率的影响不同,28 d前低肥土壤外源新碳含量高于高肥土壤,28 d后结果与之相反;低肥土壤在培养28 d后添加根的残留率比添加茎和叶的低,高肥土壤在培养7 d后添加叶的残留率比添加根和茎的低。以上结果表明,外源新碳在土壤中的固定受其来源和土壤肥力水平的影响与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力 玉米秸秆和根茬 δ13c 外源新碳
下载PDF
稳定同位素比质谱法测定苹果和浓缩苹果汁的δ^(13)C值 被引量:10
11
作者 张遴 蔡砚 +1 位作者 李高华 王昌钊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10,14,共4页
用从国际原子能机构溯源得到的橄榄油标准物质[Cat No.B 2172-Batch 3130,其δ13CPDB为(-28.51±0.16)‰]作标准,应用稳定同位素比质谱法测定了苹果和苹果汁的δ13 C值,并以此确定国产苹果的δ13 C值的范围和鉴定制成的果汁的质量... 用从国际原子能机构溯源得到的橄榄油标准物质[Cat No.B 2172-Batch 3130,其δ13CPDB为(-28.51±0.16)‰]作标准,应用稳定同位素比质谱法测定了苹果和苹果汁的δ13 C值,并以此确定国产苹果的δ13 C值的范围和鉴定制成的果汁的质量。苹果样品去皮后切碎,打成糊状,离心后取其上清液,在75℃加热2~3h至呈黏稠状液体,冷却至室温。此时其糖度约为70Brix。浓缩苹果汁样品是黏稠液体,其糖度一般也在70Brix左右。取2μL上述样品置于锡杯中,按方法处理后供质谱分析。标准物质的进样量为2μL。按所测得碳的稳定同位素13C与12C的比值代入所给公式计算δ13 C值。结果表明:方法的精密度较好,其相对标准偏差(n=11)均小于0.021%。根据测定结果发现,我国苹果的δ13C值在-29.1‰~-23.33‰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同位素比质谱法 δ13c 苹果 浓缩苹果汁
下载PDF
荒漠草原土壤有机质碳稳定同位素特征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张月鲜 李素艳 +4 位作者 孙向阳 张林 郝利峰 罗丹 祁娜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64-168,共5页
应用碳稳定同位素分析方法对内蒙古短花针茅荒漠草原土壤有机质及其δ13 C值垂直分布特征、表土δ13C值与建群种-短花针茅δ13 C值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并测定土壤部分理化性质。结果显示:表土有机质含量变化范围为4.17~20.45g/kg;随深... 应用碳稳定同位素分析方法对内蒙古短花针茅荒漠草原土壤有机质及其δ13 C值垂直分布特征、表土δ13C值与建群种-短花针茅δ13 C值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并测定土壤部分理化性质。结果显示:表土有机质含量变化范围为4.17~20.45g/kg;随深度增加,土壤有机碳(SOC)含量呈指数降低,其变化范围为17.98~1.39g/kg,而δ13C值则随剖面深度增加而明显富集,到75cm深度时δ13C值又迅速降低,变化范围为-26.38‰~-13.72‰,变幅>3‰,说明该地区气候和植被状况可能发生过剧烈变化;表土和植物δ13C值分馏程度较其它地区偏大,二者呈极显著相关(r=0.555,P<0.01),进一步说明地上植被状况是影响土壤有机质δ13 C值垂直分布特征的决定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花针茅荒漠草原 土壤有机碳 δ13c 土壤理化性质
下载PDF
喀斯特区不同岩性发育的土壤上植物-枯落物-土壤系统δ13C值变化特征 被引量:9
13
作者 邹军 喻理飞 +1 位作者 李媛媛 黄宗胜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86-194,共9页
为了解喀斯特区不同岩性发育的土壤上林分碳元素循环特征,采用稳定碳同位素技术,研究贵州省喀斯特区白云岩、白云质砂岩、石灰岩3种岩性发育的土壤上猴樟(Cinnamomum bodinieri)、柏木(Cupressus funebris)、马桑(Coriaria nepalensis)... 为了解喀斯特区不同岩性发育的土壤上林分碳元素循环特征,采用稳定碳同位素技术,研究贵州省喀斯特区白云岩、白云质砂岩、石灰岩3种岩性发育的土壤上猴樟(Cinnamomum bodinieri)、柏木(Cupressus funebris)、马桑(Coriaria nepalensis)、光皮桦(Betula luminifera)、桤木(Alnus cremastogyne)和圆果化香(Platycarya longipes)6种树种为优势种构建的林分的优势种植物-枯落物-土壤系统δ13C值的变化和土壤有机质更新。结果表明:(1)部分树种在不同岩性上的δ13C存在差异,石灰岩上柏木δ13C值与其他岩性呈极显著性差异(P<0.001),桤木在石灰岩与白云岩上呈显著性差异(P=0.024);不同树种表现为猴樟、柏木、马桑3个树种相互间或与其他树种多表现出显著性或极显著差异(P<0.05或P=0.001);树种各器官δ13C值呈叶片<枝杆<根的分配格局。(2)3种岩性上,各树种林分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均为植物叶片(新鲜枯落物)<枯落物分解层<枝杆<根<上层土壤<下层土壤。土壤层与植物体、枯落物之间的δ13C值存在极显著差异(P<0.001),土壤层与枯落物层比较,增幅较大的是白云质砂岩上的猴樟林和柏木林,分别为11.68‰,11.10‰,增幅较小的是白云岩上的马桑林和石灰岩上的桤木林,分别为1.07‰,2.73‰。(3)土壤有机质更新率最大为白云岩上马桑林43.84%,其次为石灰岩上桤木林34.17%,最低为石灰岩上的圆果化香林1.15%。白云岩上植物群落的有机碳周转率回归方程斜率K值为3.15,石灰岩上为0.85。白云质砂岩上林分的有机碳含量与δ13C值无相关性。研究结果对揭示喀斯特地区C元素循环及迁移特征和养分迁移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δ13c 植物-枯落物-土壤系统 优势树种 岩性 喀斯特区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南缘荒漠区土壤碳分布及其稳定同位素变化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娜 许文强 +2 位作者 徐华君 冯异星 李超凡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215-2221,共7页
以亚洲中部干旱区准噶尔盆地南缘荒漠区为研究区,根据荒漠距离绿洲的距离,分别在荒漠边缘、中部和腹地设置3条样带,并采集2 m深的土壤剖面样品,研究土壤有机碳(SOC)、无机碳(SIC)含量及其稳定碳同位素的分布,探讨土壤碳变化与距绿洲距... 以亚洲中部干旱区准噶尔盆地南缘荒漠区为研究区,根据荒漠距离绿洲的距离,分别在荒漠边缘、中部和腹地设置3条样带,并采集2 m深的土壤剖面样品,研究土壤有机碳(SOC)、无机碳(SIC)含量及其稳定碳同位素的分布,探讨土壤碳变化与距绿洲距离的关系.结果表明:SOC含量随剖面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少.受距绿洲距离的影响,SOC含量表现为荒漠边缘>荒漠中部>荒漠腹地.荒漠边缘SOC的δ^(13)C值范围为-21.92‰^-17.41‰,且随深度增加而递减;荒漠中部和荒漠腹地的δ^(13)C值范围为-25.20‰^-19.30‰,且随深度增加先增后减,由此推断准噶尔盆地南缘荒漠中部和腹地地表植被以C3植物为主,而绿洲边缘经历了从C3植物为主到C4植物为主的演替过程.荒漠边缘SIC平均含量为38.98 g·kg^(-1),是荒漠腹地的6.01倍,表明0~2 m深度内大量SIC在荒漠边缘呈聚集趋势.SIC的δ^(13)C值随深度增加先减后增,底层富集,主要受原生碳酸盐含量和剖面土壤CO_2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土壤无机碳 δ13c 碳稳定同位素 准噶尔盆地
原文传递
半干旱岩溶区土壤次生碳酸盐比例及对岩溶碳汇计算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黄奇波 覃小群 +2 位作者 刘朋雨 张连凯 苏春田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4-172,共9页
定量评价半干旱岩溶区土壤次生碳酸盐比例和来源有助于认识土壤系统影响岩溶作用的机理。选取山西晋中盆地西南,吕梁山东侧的半干旱岩溶区马跑神泉小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林地、退耕地、灌丛地土壤剖面进行分层取样并测定碳酸盐含量及... 定量评价半干旱岩溶区土壤次生碳酸盐比例和来源有助于认识土壤系统影响岩溶作用的机理。选取山西晋中盆地西南,吕梁山东侧的半干旱岩溶区马跑神泉小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林地、退耕地、灌丛地土壤剖面进行分层取样并测定碳酸盐含量及其δ^(13) C、CO_2浓度及其δ^(13) C值,分析其随深度的变化规律和控制因素;并结合研究区碳酸盐岩的δ^(13) C值计算3个剖面各层土壤次生碳酸盐所占比例。研究结果表明:3个土壤剖面的碳酸盐含量、CO_2浓度在0~50cm土层随深度增加而增加,在50~70cm土层随深度增加而减少;土壤碳酸盐δ^(13) C值、δ^(13) C_(CO_2)值在0~50cm土层随深度增加而偏负,在50~70cm土层随深度增加而偏重;土壤碳酸盐含量及其δ^(13) C值主要受次生碳酸盐比例控制,而土壤CO_2及其δ^(13) C_(CO_2)值在上层主要受大气CO_2和土壤有机质分解生成的CO_2共同影响,下层还受土-岩界面岩溶作用过程制约;退耕地、林地、灌丛剖面次生碳酸盐所占比例的均值分别为52%、42%和32%,证实北方半干旱岩溶区土壤中存在原生碳酸盐向次生碳酸盐转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碳汇 碳酸盐 次生碳酸盐 δ^(13) c 土壤cO_2
下载PDF
岩溶区不同根系地下生境类型白栎叶片δ^(13)C值的变化 被引量:7
16
作者 符裕红 黄宗胜 喻理飞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961-2967,共7页
选取岩溶区白云岩低倾产状多层空间类型、中倾产状多层空间类型及高倾产状多层空间类型3种根系地下生境类型中生长的优势树种白栎为对象,研究白栎叶片的δ13C值及其与各类型生境中土壤条件的关系,以及白栎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3种类... 选取岩溶区白云岩低倾产状多层空间类型、中倾产状多层空间类型及高倾产状多层空间类型3种根系地下生境类型中生长的优势树种白栎为对象,研究白栎叶片的δ13C值及其与各类型生境中土壤条件的关系,以及白栎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3种类型中的白栎叶片δ13C值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低倾产状多层空间类型(-26.35‰)>高倾产状多层空间类型(-26.66‰)>中倾产状多层空间类型(-27.07‰),白栎水分利用效率依次降低;白栎叶片的δ13C值与根系地下生境类型中土壤水分含量显著相关,但与土壤元素含量相关性不显著;δ13C值随土壤水分含量和肥力水平的减少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区 根系地下生境类型 δ13c 白栎
原文传递
Research on the carbon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organic matter from Lake Chenghai and Caohai Lake sediments 被引量:7
17
作者 ZHU Zhengjie CHEN Jing'an +3 位作者 ZENG Yan LI Hang YAN Hui REN Shicong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EI CAS 2011年第1期107-113,共7页
The carbon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organic matter from lake sediments has been extensively used to infer variations in productivity.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contents and δ13C values of organic matter... The carbon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organic matter from lake sediments has been extensively used to infer variations in productivity.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contents and δ13C values of organic matter in different types of lakes, it has been found that δ13C values of organic matter have different responses to lake productivity in different lakes. As to the lakes dominated by aqutic macrophytes such as Lake Caohai, organic matter becomes enriched in 13C with increasing productivity. As to the lakes dominated by aquatic algae such as Lake Chenghai, δ13C values of organic matter decrease with increasing productivity, and the degradation of aquatic algae is the main factor leading to the decrease of δ13C values of organic matter with increasing productivity. Therefore, we should be cautious to use the carbon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organic matter to deduce lake productiv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同位素组成 有机物质 澄海 海底泥 湖泊沉积物 水生植物 生产力 有机质
下载PDF
生物标志物及其碳同位素在冷泉区生物地球化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丁玲 赵美训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3-142,共10页
甲烷通量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海底冷泉区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生态系统。缺氧甲烷氧化(AOM)作用是消耗CH4的一种重要途径,主要是由甲烷氧化古菌和硫酸盐还原菌共同调节的,其反应机制及碳循环可以利用生物标志物及其碳同位素比值来表征。这... 甲烷通量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海底冷泉区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生态系统。缺氧甲烷氧化(AOM)作用是消耗CH4的一种重要途径,主要是由甲烷氧化古菌和硫酸盐还原菌共同调节的,其反应机制及碳循环可以利用生物标志物及其碳同位素比值来表征。这两种微生物所产生的特定生物标志物都具有相对负的δ13C值,且硫酸盐还原菌生物标志物的δ13C值要比古菌的略偏正,说明在AOM过程中,甲烷碳从古菌到细菌的传递。甲烷通量决定海底冷泉区微生物群落结构,通量高时以ANME-2古菌群落为主,而OH-AR和BIPH两个生物标志物指标可以指示古菌群落结构变化。所以,利用生物标志物及其δ13C值不仅能够证明AOM作用的存在和反应机制,还可以对冷泉区(尤其是古冷泉区)环境及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分析和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泉 生物标志物 δ13c 甲烷氧化古菌 硫酸盐还原菌
下载PDF
应用显微激光拉曼光谱测定CO_2气体碳同位素值δ^(13)C的定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佳佳 李荣西 +3 位作者 董会 王志海 赵帮胜 程敬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39-1144,共6页
单个流体包裹体同位素在研究岩矿古流体成因、矿床、油气和大地构造演化动力学等多个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激光拉曼光谱是一项可以分析单个流体包裹体同位素的有效方法。本文提出应用显微激光拉曼光谱法来计算CO_2气体碳同位素值δ^(... 单个流体包裹体同位素在研究岩矿古流体成因、矿床、油气和大地构造演化动力学等多个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激光拉曼光谱是一项可以分析单个流体包裹体同位素的有效方法。本文提出应用显微激光拉曼光谱法来计算CO_2气体碳同位素值δ^(13)C。利用自行设计的装置将^(12)CO_2和^(13)CO_2按比例分别与N2混合,对混合气体样品进行显微激光拉曼测试分析后确定^(12)CO_2和^(13)CO_2的拉曼参数,这为用激光拉曼分析碳同位素值δ^(13)C奠定了理论基础。通过对不同比例的^(12)CO_2/^(13)CO_2人工合成CO_2包裹体样品和胜利油田CO_2天然气藏样品进行激光拉曼光谱分析,发现CO_2气体碳同位素摩尔分数比N_(13)/N_(12)与拉曼参数之间存在数学关系式,由此建立了根据碳同位素计算公式δ^(13)C=[(C_(13)/C_(12))_(样品)/(C_(13)/C_(12))_(标准)-1]×1 000‰,用激光拉曼分析获得的CO_2气体有关激光拉曼参数来计算δ^(13)C值的方法。按照该方法,应用显微激光拉曼光谱对胜利油田CO_2天然气藏样品分析计算其δ^(13)C值为-5.318‰,与用质谱仪分析测出的δ^(13)C值(-5.6‰)比较,其相对误差较小(≈5%),可以初步建立起应用显微激光拉曼光谱测定CO_2气体碳同位素值δ^(13)C的定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δ13c 显微激光拉曼光谱 拉曼参数 流体包裹体 cO2气藏
下载PDF
Estimating Change in Sedimentary Organic Carbon Content During Mangrove Restoration in Southern China Using Carbon Isotopic Measurements 被引量:6
20
作者 ZHANG Jin-Ping SHEN Cheng-De +2 位作者 REN Hai WANG Jun HAN Wei-Dong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1期58-66,共9页
Based on total carbon(C) and C isotopes in sediment cores,sedimentary organic carbon(SOC) was quantified in three types of mangrove sites(barren flat sites without mangroves,mangrove plantations,and natural mangrove f... Based on total carbon(C) and C isotopes in sediment cores,sedimentary organic carbon(SOC) was quantified in three types of mangrove sites(barren flat sites without mangroves,mangrove plantations,and natural mangrove forests),which were considered to represent a continuum from least restored to most restored sites in southern China.SOC densities in the barren sites,plantations,and natural forests were 90,170 and 288 Mg ha 1,respectively.We inferred that mangrove restoration increased SOC accumulation in coastal areas.At 0-70 cm depth,SOC δ 13 C values in both mangrove sites ranged from 27.37‰ to 23.07‰ and exhibited gradual enrichment with depth.In contrast,the values in the barren flat sites remained around 22.19‰ and fluctuated slightly with depth.At 0-60 cm,the 14 C ages of the SOC in the barren flat site,the natural mangrove site,and the artificial mangrove site ranged from 1 397 to 2 608,255 to 2 453,and 391 to 2 512 years BP,respectively.In both types of mangrove sites but not in the barren flat sites,the enrichment of δ 13 C with depth was related to increases in SOC decay and SOC age with depth.According to analysis of 14 C age,much of the mangrove-derived C was transported and stored at 0-60 cm depth under anaerobic conditions in both mangrove sites.The sediments of mangrove forests in southern China sequester large quantities of SOC during mangrove resto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tificial mangrove 14c age δ13c value natural mangrove radiocarb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