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0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荒漠植物梭梭和沙拐枣的花环结构及C_4光合特征 被引量:57
1
作者 苏培玺 安黎哲 +1 位作者 马瑞君 刘新民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7,共7页
为了探讨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和沙拐枣(Calligonum mongolicum)适应高温强光荒漠环境的光合作 用机构及特征,通过对其同化枝的解剖结构观察,δ13C值分析,以及气体交换测定表明:二者均具有花环结构(Kranz anatomy),肉细胞(Mesoph... 为了探讨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和沙拐枣(Calligonum mongolicum)适应高温强光荒漠环境的光合作 用机构及特征,通过对其同化枝的解剖结构观察,δ13C值分析,以及气体交换测定表明:二者均具有花环结构(Kranz anatomy),肉细胞(Mesophyll cell)呈栅栏状,其内侧是维管束鞘细胞(Bundle sheath cell),小维管束与维管束鞘细胞相 接。在栅栏组织和贮水组织中,梭梭具有形状巨大的含晶细胞;沙拐枣具有大量的粘液细胞。梭梭和沙拐枣同化 枝的δ13C值分别为-14.3‰和-14.8‰,在不同生长季节和土壤水分条件下,二者的δ13C值变化在-14‰到- 16‰之间。梭梭和沙拐枣的CO2补偿点分别为2 μmol·mol-1和4μmol·mol-1,光饱和点分别为1660和1756μmol· m-2·s-1,表观光合量子效率分别为0.044和O.057 mol CO2·mol-1 photons。这表明,广泛分布于我国荒漠地区的木 本植物梭梭和沙拐枣为C4植物,其光合途径不随生长季节和水分条件的变化而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植物 梭梭 沙拐枣 花环结构 c4植物 光合作用 解剖结构 同化枝
下载PDF
鼎湖山森林土壤^(14)C表观年龄及δ^(13)C分布特征 被引量:30
2
作者 沈承德 易惟熙 +4 位作者 孙彦敏 邢长平 杨英 彭少麟 李志安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35-344,共10页
本文结出鼎湖山五棵松、庆云寺和坑口 3个森林土壤剖面有机碳14C表观年龄,该地区成壤过程持续时间约为 500~ 1000a;最大14C表观年龄分别为 5 572± 94aB.P., 8 663±112aB.P和288... 本文结出鼎湖山五棵松、庆云寺和坑口 3个森林土壤剖面有机碳14C表观年龄,该地区成壤过程持续时间约为 500~ 1000a;最大14C表观年龄分别为 5 572± 94aB.P., 8 663±112aB.P和2883±77aB.P.3个剖面有机碳及其δ13C变化均可分成2段:表面至约40cm段,δ13C变化范围分别为-274‰~-24.1‰,-27.5‰~-22.2‰和-24.4‰~-20.1‰,有机碳含量变率大,有机质由“活动型”有机碳构成 5约40cm至约160cm段,δ13C和有机碳趋于稳定,有机质由“稳定型”有机碳构成。剖面有机碳δ13C平均值不但可用于C3,C4植被之区分,还可用于阔叶林、针叶林等植被类型之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鼎湖山 森林土壤 碳14表观年龄 碳同位素
下载PDF
Complicated responses of stalagmite δ ^(13)C to climate change during the last glaciation from Hulu Cave, Nanjing,China 被引量:13
3
作者 R. L. Edwards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5年第12期2174-2181,共8页
We present a record on carbon stable isotopic composition (δ 13C), covering 75 through 10 thousands years ago (ka B.P.), from Hulu Cave, Nanjing. The overlapping δ 13C pro-files are very similar in pattern and range... We present a record on carbon stable isotopic composition (δ 13C), covering 75 through 10 thousands years ago (ka B.P.), from Hulu Cave, Nanjing. The overlapping δ 13C pro-files are very similar in pattern and range, indicating that they mainly record climatic signal. Dur-ing the last glacial-interglacial transition, the >6‰ change of δ 13C values implies different con-tributions of C3 vs. C4 type plants in soils. On millennial scale, however, the increased calcite δ 13C during the warm Dansgaard-Oeschger (DO) events suggests a decrease of dissolved bio-genic CO2 when water flux rate through soil is large. This correlation between heavier δ 13C and higher precipitation is consistent with our previous report on the samples’ stable oxygen isotope records (Wang et al., 2001). Comparison of coeval δ 13C and δ 18O of stalagmites indicates that kinetic fractionation of carbon isotope is closely related to growth rate of stalagmites. This study also shows that local vegetation changes may lag behind precipitation changes by ~700 years during the deglaci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lu cave STALAGMITE δ 13c last glacial period.
原文传递
特定培养条件下土壤有机质分解转化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晋京 窦森 曹亚澄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3-26,共4页
通过室内培养实验,应用δ^(13)C方法研究了玉米秸秆分解期间,土壤固有及新形成有机质的分解转化规律。结果表明:玉米秸秆分解期间,土壤固有及新形成的有机质都逐渐分解,但前者的分解速度较慢。第360 d时,玉米秸秆和土壤固有有机质的残... 通过室内培养实验,应用δ^(13)C方法研究了玉米秸秆分解期间,土壤固有及新形成有机质的分解转化规律。结果表明:玉米秸秆分解期间,土壤固有及新形成的有机质都逐渐分解,但前者的分解速度较慢。第360 d时,玉米秸秆和土壤固有有机质的残留率分别为30.0%和92.2%;720 d时分别为25.3%和78.8%。培养初期,富里酸的形成速度大于胡敏酸,而后富里酸转化为胡敏酸或相互转化;与新形成有机质相比,固有有机质中胡敏酸、富里酸的转化速度相对较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条件 土壤有机质 分解转化规律 富里酸
下载PDF
不同施量生物炭对土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高尚志 刘日月 +1 位作者 窦森 关松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21-430,共10页
为评价施用生物炭对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稳定性和固碳(C)潜力的影响,通过C3源(种植大豆)暗棕壤施用C_(4)源(玉米秸秆)生物炭2年的盆栽试验,基于团聚体多级层次结构尺度,研究了施用6(BC6),12(BC12),24(BC24)t/hm^(2)生... 为评价施用生物炭对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稳定性和固碳(C)潜力的影响,通过C3源(种植大豆)暗棕壤施用C_(4)源(玉米秸秆)生物炭2年的盆栽试验,基于团聚体多级层次结构尺度,研究了施用6(BC6),12(BC12),24(BC24)t/hm^(2)生物炭对土壤以及不同粒径团聚体及其有机碳组分的影响,探讨不同施量生物炭对SOC的物理化学保护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添加生物炭处理相比,施用生物炭显著提高总SOC含量16.5%~32.4%,>2 mm大型大团聚体(LMA)及其闭蓄态微团聚体(LMIo和SMIo)质量比例,分别显著增加29.43%~53.30%和24.00%~35.86%,其SOC分别显著增加14.00%~38.69%和13.83%~34.87%;>2 mm和2~0.25 mm大团聚体(LMA和SMA)、0.25~0.053 mm游离微团聚体(MI)和未团聚的粉/黏粒(NA-SC)等组分中的矿物结合态SOC分别显著提高14.68%~15.96%,11.51%~17.59%,9.80%~20.55%和16.56%~64.21%;>2 mm和2~0.25 mm大团聚体中粗颗粒有机质(Particulate organic matter,POM)以及闭蓄态、游离态微团聚体中轻组的细POM均显著增加。另外,不同施量生物炭提高了各级水稳性团聚体δ^(13)C值,生物炭源-C在各级水稳性团聚体中的分配随团聚体粒径的增大而增加。因此,施用不同数量生物炭可促进土壤团聚体对SOC的物理化学保护,对提高SOC的数量与稳定性、促进团聚体的形成以及实现C封存都具有积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土壤团聚体 土壤有机碳 密度分组 ^δ^(13)c
原文传递
大兴安岭近1000年来气候变化的泥炭记录 被引量:7
6
作者 林庆华 冷雪天 洪冰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5-18,共4页
大兴安岭摩天岭泥炭藓泥炭纤维素的δ13C时间序列揭示了近1000a来该区气候的演变过程。区内1000a的气候经历了950700aBP、700300aBP及300aBP以来三个阶段百年尺度的干湿波动,这些波动上又叠加了一系列数十年尺度的气候变化。该序列指示... 大兴安岭摩天岭泥炭藓泥炭纤维素的δ13C时间序列揭示了近1000a来该区气候的演变过程。区内1000a的气候经历了950700aBP、700300aBP及300aBP以来三个阶段百年尺度的干湿波动,这些波动上又叠加了一系列数十年尺度的气候变化。该序列指示了大兴安岭地区近代气候向着偏干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炭 大兴安岭 气候变化 纤维素
下载PDF
长江流域水体稳定同位素分馏特征及碳水循环
7
作者 原雅琼 孙平安 +1 位作者 于奭 何师意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09-420,共12页
岩溶碳循环具有快速的动力学反应过程,对环境变化敏感,水循环可影响岩溶碳循环的两个驱动因子(水和CO_(2)),是岩溶碳循环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2016年6月和10月长江干流、主要支流、水库、湖泊的采样测试,分析了δD、δ^(18)O、无机碳含... 岩溶碳循环具有快速的动力学反应过程,对环境变化敏感,水循环可影响岩溶碳循环的两个驱动因子(水和CO_(2)),是岩溶碳循环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2016年6月和10月长江干流、主要支流、水库、湖泊的采样测试,分析了δD、δ^(18)O、无机碳含量和同位素分馏特征及控制因素,揭示了长江流域水循环对岩溶碳循环的影响特征。结果表明:长江流域水体δD和δ^(18)O的空间变化表现出大陆效应、纬度效应和海拔效应,并随降雨的季节性变化而变化;无机碳主要源自碳酸盐岩风化,δ^(13)C DIC值主要受碳酸风化碳酸盐岩和硫酸/硝酸风化碳酸盐岩对HCO-3的贡献比例控制。长江流域水文过程可显著影响岩溶碳循环,上游冻土区土壤冻结时,幔源和大气源CO_(2)参与碳酸盐岩风化使δ^(13)C DIC值显著增加;夏秋季季风期降雨爆发,降水导致δD和δ^(18)O急剧下降,同时利于土壤CO_(2)累积和碳同位素值下降,并使得水体δD、δ^(18)O和δ^(13)C DIC值均下降;水文过程可影响“生物碳泵”作用,平水期“生物碳泵”作用更强,水库的分层效应也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δD和δ^(18)O ^δ^(13)c DIc 碳水循环 水库 长江流域
下载PDF
基于隧道PM_(2.5)取样研究南京市机动车尾气颗粒物排放特征 被引量:9
8
作者 何雨璇 常运华 +4 位作者 张和艳 郭仕祥 白琰婧 高硕 郭照冰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4430-4438,共9页
为研究南京地区机动车尾气颗粒物排放特征,于2020年8月对南京富贵山隧道内和隧道外进行PM_(2.5)采集,对样品中的水溶性离子、碳质组分的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综合总碳同位素(δ^(13)C)与主成分分析(PCA)探究隧道内PM_(2.5)来源,并使用质量... 为研究南京地区机动车尾气颗粒物排放特征,于2020年8月对南京富贵山隧道内和隧道外进行PM_(2.5)采集,对样品中的水溶性离子、碳质组分的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综合总碳同位素(δ^(13)C)与主成分分析(PCA)探究隧道内PM_(2.5)来源,并使用质量平衡模型计算了污染物的平均排放因子.结果显示,隧道入口、出口及隧道外早晚高峰期内PM_(2.5)平均值分别为(69.25±24.19)、(116.67±28.70)和(60.87±16.08)μg·m-3,隧道内污染程度明显高于隧道外.隧道内外二次无机气溶胶(SNA)分布略有不同,隧道外NH_(4)^(+)主要以(NH_(4))_(2)SO_(4)的形式存在,其次为NH_(4)NO_(3);隧道内则主要以(NH_(4))_(2)SO_(4)和NH_(4)NO_(3)的形式存在.隧道内δ^(13)C存在着较小的分馏,平均值为-26.0‰±0.72‰,综合δ^(13)C与主成分分析,隧道内PM_(2.5)主要来源于机动车的一次排放、尾气颗粒物的二次转化和扬尘.富贵山隧道中PM_(2.5)、EC、OC的平均排放因子分别为82.86、24.22、7.07 mg·km^(-1)·veh^(-1),与国内外其他隧道实验排放因子的对比结果显示,通过柴油车比例为6%的富贵山隧道远低于柴油车比例较高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实验 水溶性离子 碳质组分 总碳同位素 排放因子
原文传递
南海西沙群岛现代鳞砗磲内外层壳体稳定碳、氧同位素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9
作者 梁承德 韩韬 +6 位作者 赵楠钰 文汉锋 王国桢 刘成程 杨昊天 耿鋆 晏宏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53,共13页
砗磲具有清晰的生长纹层,是记录热带海洋气候变化的良好载体,其壳体δ^(18)O、δ^(13)C已广泛应用于第四纪古气候研究。然而,目前大多数研究主要集中在内层壳体,关于外层壳体的研究十分稀少。本研究通过对采自南海西沙群岛浪花礁一个现... 砗磲具有清晰的生长纹层,是记录热带海洋气候变化的良好载体,其壳体δ^(18)O、δ^(13)C已广泛应用于第四纪古气候研究。然而,目前大多数研究主要集中在内层壳体,关于外层壳体的研究十分稀少。本研究通过对采自南海西沙群岛浪花礁一个现代鳞砗磲的内外层壳体进行月分辨率δ^(18)O、δ^(13)C测试和内壳日生长纹层扫描,分析内外层壳体δ^(18)O和δ^(13)C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该砗磲外壳δ^(18)O比内壳δ^(18)O更加偏正,但是两者都具有十分相似的变化特征,主要受到海表面温度的控制,表明砗磲内外层壳体δ^(18)O能够可靠地指示气候环境的变化。砗磲内外层壳体δ^(13)C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内壳δ^(13)C具有明显的年周期变化。通过对比分析砗磲内壳δ^(13)C与日生长速率、气候环境参数,发现内壳δ^(13)C的季节变化主要与初级生产力和砗磲自身生命活动有关。砗磲外壳δ^(13)C相对于内壳δ^(13)C较为偏负,表现出持续下降的趋势,且无季节性变化,这可能是由采样路径偏离最大生长轴导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砗磲 ^δ^(13)c ^δ^(18)O 气候变化 南海
下载PDF
基于特征脂肪酸和稳定同位素技术的新疆长身高原鳅摄食习性研究
10
作者 张丽蓉 郝慧敏 +2 位作者 聂竹兰 魏杰 张蝶燕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2-101,共10页
长身高原鳅(Triplophysa tenuis)对维持木扎提河的水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流动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基于脂肪酸生物标记法和碳、氮稳定同位素(δ^(13)C、δ^(15)N)技术研究了长身高原鳅的食性和营养生态位特征。结果显示,其肌肉中共检测出2... 长身高原鳅(Triplophysa tenuis)对维持木扎提河的水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流动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基于脂肪酸生物标记法和碳、氮稳定同位素(δ^(13)C、δ^(15)N)技术研究了长身高原鳅的食性和营养生态位特征。结果显示,其肌肉中共检测出22种脂肪酸,其中有8种饱和脂肪酸、6种单不饱和脂肪酸、8种多不饱和脂肪酸;由特征脂肪酸组成情况推测,长身高原鳅对浮游动物、硅藻、陆地植物或喜摄食硅藻的鱼虾均有摄食,表现为杂食性。长身高原鳅的δ^(13)C和δ^(15)N分别介于-27.09‰~-20.98‰和5.71‰~8.45‰,营养级介于2.68~3.48。雌雄样本间的δ^(13)C、δ^(15)N和营养级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雄性样本核心生态位(Standard ellipse area,SEAc)和总生态位(Total area of convex hull,TA)均高于雌性。δ^(13)C与体长间表现为极显著正相关性(P<0.01),δ^(15)N和营养级与体长间不具有显著相关性。70~80 mm体长组与90 mm以上体长组SEAc面积不存在重叠且在聚类分析中被分为不同组。综上,长身高原鳅的食性为杂食性且食物组成随体长变化而不同,作为营养级偏高的捕食者,长身高原鳅能延长食物链长度,增加食物网复杂性,有利于维持水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身高原鳅 脂肪酸 ^δ^(13)c ^δ^(15)N 食性 生态位 营养级
下载PDF
施氮和干旱锻炼后复水/复旱对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邢佳伊 李丽 +3 位作者 王超 邢换丽 郝卫平 王耀生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81-189,共9页
以“XR4347”冬小麦品种为供试作物,在温室内开展盆栽试验。试验设置不施氮(N0)和施氮(N1,1.5g·盆^(-1))2个氮素水平,每个水平下设置3种水分处理模式,即全程充分灌水(CK)、干旱锻炼后复水(PW)和干旱锻炼后复旱(PD),研究施氮和干旱... 以“XR4347”冬小麦品种为供试作物,在温室内开展盆栽试验。试验设置不施氮(N0)和施氮(N1,1.5g·盆^(-1))2个氮素水平,每个水平下设置3种水分处理模式,即全程充分灌水(CK)、干旱锻炼后复水(PW)和干旱锻炼后复旱(PD),研究施氮和干旱锻炼后复水/复旱对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锻炼后复旱使植株水势降低。与CK和PW处理相比,干旱锻炼后复旱对气孔导度(g_(s))的降低作用大于光合速率(P_(n))的下降,因此,提高了叶片和植株水平的水分利用效率。在CK和PW处理下,施氮与未施氮处理相比,叶片的P_(n)和g_(s)均显著提高,而内在水分利用效率(WUE_(int),P_(n)/g_(s))小幅度增加。PD处理下,施氮对g_(s)的影响大于对P_(n)的影响,与不施氮(N0)处理相比,施氮(N1)处理下小麦叶片P_(n)增加4.5%,而g_(s)下降13.6%,因此,WUE_(int)显著提高。干旱锻炼后复旱显著降低了施氮后植株的g_(s)和耗水量,其WUE_(b)和叶片δ13C在施氮后最高,进一步表明干旱锻炼后复旱条件下施氮提高植株的WUE_(b)主要是由于气孔的调控造成的。因此,在干旱缺水地区,将干旱锻炼与施氮结合,不仅可以显著降低植株耗水量、节约灌溉用水、维持作物生长和养分吸收,还可以提高叶片和植株水平的水分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养分 水分胁迫 气孔导度 水势 ^δ^(13)c
下载PDF
干旱和遮荫对马尾松幼苗瞬时水分利用效率及δ^(13)C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邓秀秀 施征 +4 位作者 曾立雄 雷蕾 裴顺祥 吴莎 肖文发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0-145,共6页
水分利用是植物光合固碳的关键过程,其效率反映植物对胁迫环境的适应能力,δ^(13)C作为反映植物长期水分利用效率的关键指标,对于揭示植物与环境长期作用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马尾松幼苗为对象,通过土壤水分和光照条件控制,设... 水分利用是植物光合固碳的关键过程,其效率反映植物对胁迫环境的适应能力,δ^(13)C作为反映植物长期水分利用效率的关键指标,对于揭示植物与环境长期作用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马尾松幼苗为对象,通过土壤水分和光照条件控制,设置干旱(土壤水分为30%饱和含水量)、遮荫(光照强度为全光照的30%)及干旱+遮荫(土壤水分为30%饱和含水量和光照强度为全光照的30%)3种胁迫方式和对照(CK,土壤水分为70%饱和含水量和全光照),研究干旱和遮荫对马尾松瞬时水分利用效率和δ^(13)C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和干旱+遮荫处理分别使马尾松当年生叶的瞬时水分利用效率显著增加了67.96%和60.78%,遮荫对瞬时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不显著;当年生叶的δ^(13)C在干旱处理下显著增加了14.35%,但在遮荫和干旱+遮荫处理下未发生明显改变;各处理对1年生叶δ^(13)C的影响均不显著;表明瞬时和长期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不同步,且马尾松的水分利用效率对干旱的响应较早;在各处理下,各库器官中的δ^(13)C均大于源叶,茎干和根中的δ^(13)C与源叶δ^(13)C的相关系数较大,且与1年生叶呈极显著正相关,各库器官的δ^(13)C主要受源叶δ^(13)C供应的影响。表明环境变化导致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将引起各库器官δ^(13)C发生改变。研究结果可为揭示马尾松幼苗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遮荫 水分利用效率 ^δ^(13)c 马尾松幼苗
原文传递
Stable carbon isotope in tree rings from Huangling, China and climatic variation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禹 吴祥定 +1 位作者 Steven W.Leavitt Malcolm K.Hughes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1996年第2期152-161,共10页
By using a single-year discrimination chronology detrended from a δ13C chronology from Chinese pine (Pinus tabulaeformis) tree rings and meteorological data, the δ13C-climatic response is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 By using a single-year discrimination chronology detrended from a δ13C chronology from Chinese pine (Pinus tabulaeformis) tree rings and meteorological data, the δ13C-climatic response is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high-frequency δ13C is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both temperatures of June (with r=-0.65) and the total precipitation of May, June and July (r=-0.46). This suggests that δ13C records reflects some features of the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 In addition, temperature departure for June is reconstructed from a transfer function developed with δ13C-climatic respon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angling ^δ^(13)c of tree rings East Asia monsoon temperature departure reconstruction.
原文传递
川东北石笋120~103ka BP稳定碳同位素记录与控制机制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淑华 黄嘉仪 +8 位作者 陈琳 杨亮 陈琼 米小建 贺海波 邓肖敏 彭小桃 李汉杰 周厚云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34-340,共7页
利用川东北梭子洞石笋SZ2的稳定碳同位素组成(δ^(13)C)高分辨率重建了120~103ka时段的石笋碳同位素序列。SZ2的δ^(13)C变化与该石笋稳定氧同位素组成(δ^(18)O)的长期变化趋势明显不同。在整体变化趋势上δ^(13)C变化与生长速率相似,... 利用川东北梭子洞石笋SZ2的稳定碳同位素组成(δ^(13)C)高分辨率重建了120~103ka时段的石笋碳同位素序列。SZ2的δ^(13)C变化与该石笋稳定氧同位素组成(δ^(18)O)的长期变化趋势明显不同。在整体变化趋势上δ^(13)C变化与生长速率相似,反映石笋表面滴水时间间隔影响的CO_2脱气作用和CaCO_3沉积可能是影响SZ2的δ^(13)C长时间尺度上变化的主要因素。但在较短时间尺度上,SZ2的δ^(13)C与δ^(18)O变化基本趋势一致,反映了地表植被类型(如C3/C4植被比例)、植被密度、土壤微生物活动以及洞穴通风效应的变化可能是引起SZ2的δ^(13)C短时间尺度上变化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中 石笋 ^δ^(13)c 滴率 古气候
下载PDF
坡面片蚀泥沙有机碳组分及^(13)C同位素不均匀富集对水动力学参数的响应
15
作者 屈久祁 刘琳 王善琦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99-409,431,共12页
[目的]探究片蚀泥沙轻组有机碳(LF_(OC))和重组有机碳(HF_(OC))不均匀富集的水动力学和碳同位素特征,为正确理解水蚀作用下土壤有机碳库变化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方法]以陕西省咸阳市杨凌区土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进“三区”移动式变坡钢... [目的]探究片蚀泥沙轻组有机碳(LF_(OC))和重组有机碳(HF_(OC))不均匀富集的水动力学和碳同位素特征,为正确理解水蚀作用下土壤有机碳库变化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方法]以陕西省咸阳市杨凌区土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进“三区”移动式变坡钢制土槽,结合人工模拟降雨技术,测定径流水动力学参数和泥沙各粒径团聚体有机碳组成及其δ^(13)C值,并辅以棕壤侵蚀泥沙有机碳δ^(13)C值和水力参数,验证土试验结果的准确性。[结果]①雨强和坡度较小时,侵蚀泥沙LF_(OC)和HF_(OC)易发生富集,且相较黏粉粒和微团聚体,大团聚体LF_(OC)与HF_(OC)含量受雨强和坡度的影响更大;②侵蚀泥沙黏粉粒中有机碳δ^(13)C值与其有机碳活跃分数(λ)呈负相关,而其他粒径团聚体有机碳δ^(13)C值与其λ呈显著正相关(p<0.05);③流速与黏粉粒λ显著正相关(p<0.05),雷诺数与各粒径团聚体有机碳δ^(13)C值均呈显著负相关(p<0.01),片蚀过程中流速越大,黏粉粒中LF_(OC)越易于优先输移,而紊流加剧则促进低δ^(13)C值团聚体有机碳的优先输移;④对于侵蚀泥沙黏粉粒,流速和雷诺数越大,其有机碳δ^(13)C值越小,λ越大;对于微团聚体和大团聚体,雷诺数越小,其有机碳δ^(13)C值与λ越大。[结论]片蚀过程中轻重组有机碳流失与流速和雷诺数密切相关。并进一步验证了^(13)C同位素对侵蚀泥沙有机碳示踪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蚀 轻组有机碳 重组有机碳 水动力学特征 ^δ^(13)c 分馏效应
下载PDF
液相色谱-稳定同位素比值质谱法测定针叶樱桃粉中抗坏血酸的碳稳定同位素比值
16
作者 王道兵 冯迪 +10 位作者 曹翠峰 钟其顶 翟鹏贵 武竹英 岳红卫 童玲 张燚 洪玉玲 张红霞 徐胜 张洛琪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3-287,295,共6页
该文建立液相色谱-稳定同位素比值质谱联用(liquid chromatography-stable isotope ratio mass spectrometry,LC-IRMS)检测抗坏血酸δ^(13)C值的分析方法,用于鉴别针叶樱桃粉中抗坏血酸天然来源的真实性。样品中抗坏血酸经液相色谱在线... 该文建立液相色谱-稳定同位素比值质谱联用(liquid chromatography-stable isotope ratio mass spectrometry,LC-IRMS)检测抗坏血酸δ^(13)C值的分析方法,用于鉴别针叶樱桃粉中抗坏血酸天然来源的真实性。样品中抗坏血酸经液相色谱在线分离纯化,优化后色谱条件为:Syncronis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水-pH 2的硫酸溶液(90∶10,体积比),流速0.250 mL/min,色谱柱温度30℃,进样量10μL,通过LC-IsoLink实现目标物全部氧化为CO_(2)气体,最终以气态形式进入稳定同位素质谱仪,直接检测样品中抗坏血酸的δ^(13)C,该方法结果稳定、准确。分别测定了7个合成来源的维生素C片和19个针叶樱桃粉,结果表明,天然来源抗坏血酸δ^(13)C值为-25.00‰~-22.01‰,合成来源抗坏血酸δ^(13)C值为-11.74‰~-10.28‰,两者分布显著性差异,该方法可用于抗坏血酸产品标识的真实性鉴别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叶樱桃粉 抗坏血酸 液相色谱-稳定同位素比值质谱 天然 合成 ^δ^(13)c
下载PDF
不同生态类群蚯蚓对凋落物源碳在土壤团聚体中的分配的影响
17
作者 张雪莲 顾宇晨 王国兵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2-109,共8页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生态型蚯蚓作用下凋落物源碳在土壤中的转化与分配规律,揭示凋落物源碳在土壤中的去向,为深入探究蚯蚓对杨树人工林土壤固碳增汇潜力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方法]应用脉冲标记法标记富集^(13)C的杨树幼苗叶...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生态型蚯蚓作用下凋落物源碳在土壤中的转化与分配规律,揭示凋落物源碳在土壤中的去向,为深入探究蚯蚓对杨树人工林土壤固碳增汇潜力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方法]应用脉冲标记法标记富集^(13)C的杨树幼苗叶片;接种3种不同生态型蚯蚓,通过室内短期培养试验(室温25℃,培养120 d),研究不同生态型蚯蚓作用下凋落物源碳在粗大团聚体(d>2 mm)、细大团聚体(2 mm≥d>0.25mm)、微团聚体(0.25 mm≥d>0.053 mm)和粉-黏团聚体(d≤0.053 mm)4个粒径级别的水稳性团聚体中的分配。[结果]接种蚯蚓后,显著促进了凋落物源碳向土壤中的并入与分配,土壤δ^(13)C值显著提高,单独接种表栖型蚯蚓提升的幅度最低,表栖型和表-内栖型共同作用提升的幅度最高;不同粒级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δ^(13)C值在蚯蚓的作用下均显著升高;4种土壤团聚体的δ^(13)C值,都是粉-黏团聚体的最低,粗大团聚体和细大团聚体中最高,接种赤子爱胜蚓对凋落物向土壤团聚体中并入作用效果低于接种皮质远盲蚓和威廉环毛蚓。[结论]120 d的短期培养内,不同生态型蚯蚓作用显著促进凋落物源碳向土壤中的并入与分配,更是显著增加了凋落物源碳在粗大团聚体和细大团聚体中的积累,且在表-内栖型蚯蚓和深栖型参与作用下,更显著提高了凋落物源碳向团聚体中的分配。建议可以在林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适当增加林木凋落物残体的施用,同时考虑不同生态型蚯蚓之间的协同和竞争作用,接种多种类型蚯蚓以改善或增强蚯蚓调节林业生态系统中土壤有机碳(SOC)动态的潜能,加速土壤中外源有机质向土壤中的并入与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蚯蚓 生态类群 土壤团聚体 凋落物源碳 ^δ^(13)c
下载PDF
揭秘地质历史时期最大碳同位素负偏事件的本质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超 王海洋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02-906,共5页
碳循环通过大气-海洋的酸碱及氧化还原过程对地球表层化学环境起着关键控制作用,是地球表层环境演化的“发动机”.因而,弄清地球碳循环演化对于理解地球宜居性演化至关重要.作为地球宜居性演化过程中由前寒武纪向显生宙-现代地球系统转... 碳循环通过大气-海洋的酸碱及氧化还原过程对地球表层化学环境起着关键控制作用,是地球表层环境演化的“发动机”.因而,弄清地球碳循环演化对于理解地球宜居性演化至关重要.作为地球宜居性演化过程中由前寒武纪向显生宙-现代地球系统转变的关键期,埃迪卡拉纪(635~539Ma)在全球范围内发生了地质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沉积碳酸盐碳同位素组成(δ^(13)Ccarb)的负偏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表层 氧化还原过程 地质历史时期 宜居性 碳同位素 碳循环 ^δ^(13)c 负偏
原文传递
鄱阳湖湿地3种优势植物枯落物分解过程及碳氮同位素分异特征
19
作者 张全军 于秀波 张广帅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694-1704,共11页
植物枯落物分解是维持湿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养分平衡的关键生态过程。于2017年11月—2018年4月在鄱阳湖湿地开展野外原位分解实验。利用分解袋法对3种优势植物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南荻(Triarrhena lutarioriparia... 植物枯落物分解是维持湿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养分平衡的关键生态过程。于2017年11月—2018年4月在鄱阳湖湿地开展野外原位分解实验。利用分解袋法对3种优势植物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南荻(Triarrhena lutarioriparia)和薹草(Carex cinerascens)枯落物纤维素和木质素分解过程和δ^(13)C、δ^(15)N分异特征开展了模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芦苇、南荻和薹草枯落物的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分解速率、干物质残留率以及δ^(13)C、δ^(15)N差异性极显著,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不同种类植物枯落初始化学特性的不同,尤其是C/N和木质素/N的不同。枯落物中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分解速率都表现芦苇最大,薹草次之,南荻最小。Olson负指数衰减模型能非常好地模拟和预测3种植物枯落物的分解过程。伴随分解过程,3种植物枯落物δ^(13)C上下波动,总体上呈显著降低的趋势,而δ^(15)N则都呈现波动性的略有升高趋势,这说明在枯落物分解过程的不同阶段内,受枯落物基质质量和微生物代谢活动的双重影响,^(13)C与^(15)N既有释放也有富集。δ^(13)C与枯落物纤维素和木质素分解速率都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δ^(15)N与分解速率相关性不显著,这说明除了氮元素的迁移转化外,还有其他因素影响δ^(15)N的变化。本研究有助于加深枯落物分解过程中基质质量调控机制的认识,深化对鄱阳湖湿地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的科学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湿地植物枯落物 纤维素 木质素 分解过程 ^δ^(13)c ^δ^(15)N 稳定同位素
下载PDF
草海悬浮颗粒物和沉积物碳氮同位素特征及来源分析
20
作者 朱正杰 李典鹏 +5 位作者 骆文杰 忻飞 卜弘毅 陆彩虹 傅海峰 安树青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23年第6期2-7,共6页
在水域生态系统中,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已成为诊断有机物来源的重要工具。本研究对贵州草海湖泊水体悬浮颗粒物、湖区与入湖河流的表层沉积物进行了碳氮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水体悬浮颗粒物的δ^(13)C处于内源有机质范围内;草海湖区水... 在水域生态系统中,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已成为诊断有机物来源的重要工具。本研究对贵州草海湖泊水体悬浮颗粒物、湖区与入湖河流的表层沉积物进行了碳氮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水体悬浮颗粒物的δ^(13)C处于内源有机质范围内;草海湖区水体悬浮颗粒物与沉积物的δ^(15)N均介于人工合成肥料范围之间;入湖河流沉积物的δ^(15)N与湖区北部无显著差异,显著高于其他湖区。水体悬浮物中的碳主要来源于内源有机质,包括水生植物、藻类等。水体悬浮颗粒物与沉积物中氮的来源为农业化肥流失,北部湖区可能受入湖河流氮源影响较大。本研究结果可作为诊断草海水体浑浊原因的依据之一,为草海水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体浑浊 悬浮颗粒物 沉积物 ^δ^(13)c ^δ^(15)N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