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0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FU、AFP和γ-GT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6
1
作者 王文龙 邢德君 于秀艳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02年第3期230-231,共2页
目的 本文探讨血清a-L-岩藻糖苷酶(AFU)、甲胎蛋白(AFP)和γ-GT在原发性肝癌(PHC)病人中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动力学方法对96例正常人及未经治疗肝癌88例患者检测血清AFU、AFP和γ-GT。结果 PHC的AFU活力为25.3±10.4u/L高于... 目的 本文探讨血清a-L-岩藻糖苷酶(AFU)、甲胎蛋白(AFP)和γ-GT在原发性肝癌(PHC)病人中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动力学方法对96例正常人及未经治疗肝癌88例患者检测血清AFU、AFP和γ-GT。结果 PHC的AFU活力为25.3±10.4u/L高于正常对照组6.3±1.6u/L(P<0.01),以正常对照组均值加5倍S(6.3+5×1.6)为诊断界值,PHC组阳性率高达86.4%。按国际诊断标准(≥12u/L)PHC组阳性率高达90.9%。88例中35例AFP<100ng/L,在此35例中33例AFU≥12u/L的辅助诊断率为94.2%。AFU、AFP、γ-GT三项指标的阳性率分别为90.9%、60.2%、53.4%。AFU+AFP总阳性率达到96.6%,AFU、AFP、γ-GT总的阳性率达到98.9%。结论 联合检测AFU、AFP、γ-GT可以明显提高PHC的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FU AFP γ-GT 诊断 Α-L-岩藻糖苷酶 甲胎蛋白 γ-转肽酶 原发性肝癌
下载PDF
肾移植术后受者尿中指标动态监测的临床意义
2
作者 何菊芳 孙晓运 +4 位作者 董梅 佟爱华 孟晓云 丁修冬 雷红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4年第4期387-389,393,共4页
目的 通过动态监测肾移植术后肾功能恢复稳定组(A组)、肾功能恢复不良组(B组)受者不同时间尿中指标的水平,探讨各指标动态变化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受者术后1d、3d、5d、7d、2w、3w尿中的指标进行动态监... 目的 通过动态监测肾移植术后肾功能恢复稳定组(A组)、肾功能恢复不良组(B组)受者不同时间尿中指标的水平,探讨各指标动态变化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受者术后1d、3d、5d、7d、2w、3w尿中的指标进行动态监测.结果 1)从表中可见,两组术后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在1~5d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水平呈持续下降趋势;B组在3d后CYSC水平出现持续反弹,2w、3 w时已超过1d,约为A组的2.5倍(P<0.01);2)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 1~7d时A组水平略高于B组(P>0.05),2w、3wB组水平显著高于A组(P<0.05);3)尿CYSC水平在1~3d时A组略高于B组(P<0.05),5~7d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3w时B组约为A组的3倍(P<0.01).4)A组1~7d时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水平高于B组(P<0.05或P<0.01,5d除外),B组在2w、3w时水平显著高于A组(P<0.01).5)1~3d时B组的尿γ-转肽酶(GGT)水平显著高于A组(P<0.01),至2w、3w时B组的GGT水平为A组的8~ 10倍(P<0.01).结论 本研究中A组术后早期的肾小管功能受损较B组略重,但3w内肾小管、肾小球滤过功能均恢复良好;B组2~3w时肾小管、肾小球滤过功能严重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血清胱抑素C 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 视黄醇结合蛋白 γ-转肽酶
下载PDF
SARS导致的心肌损伤—SARS心肌炎临床特点及氧化负荷增加的证据 被引量:1
3
作者 李贺 毕桂泉 +4 位作者 陈振锋 张玉华 姜信平 贾志龙 李玉明 《武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6期432-436,共5页
目的 :观察SARS心肌炎患者临床表现、短期预后及SARS导致心肌损伤的可能途径。方法 :77例SARS患者中 3例发生SARS心肌炎 ,占 3 9% ,观察其临床表现、常规实验室检查、心肌损伤生物标志物、γ转肽酶水平。结果 :患者表现为轻度胸闷、气... 目的 :观察SARS心肌炎患者临床表现、短期预后及SARS导致心肌损伤的可能途径。方法 :77例SARS患者中 3例发生SARS心肌炎 ,占 3 9% ,观察其临床表现、常规实验室检查、心肌损伤生物标志物、γ转肽酶水平。结果 :患者表现为轻度胸闷、气短及心悸。心肌酶、γ转肽酶水平增高 ,二者相关密切 ;心电图可见非特异性ST -T改变和偶发室性早博 ,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结论 :SARS病毒感染可发生SARS心肌炎 ,氧化负荷增加可能介导SARS心肌炎心肌损伤 ,本文患者症状较轻 ,心功能正常 ,短期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炎 SARS 预后 γ转肽酶
下载PDF
超声误诊胆道蛔虫1例
4
作者 杜雪梅 《中国民康医学》 2012年第8期1022-1022,共1页
1临床资料患者男,20岁,因中上腹部剧烈疼痛约1.5d就诊入院。查体:体瘦,心肺正常,肝胆肋下未触及,上腹部超声探头触诊压痛,有轻微黄疽。检验:γ-转肽酶300U/L,碱性磷酸酶200U/L,总胆红素90μmol/L,直接胆红素70μmol/L... 1临床资料患者男,20岁,因中上腹部剧烈疼痛约1.5d就诊入院。查体:体瘦,心肺正常,肝胆肋下未触及,上腹部超声探头触诊压痛,有轻微黄疽。检验:γ-转肽酶300U/L,碱性磷酸酶200U/L,总胆红素90μmol/L,直接胆红素70μmol/L,总胆汁酸180μmol/L,谷丙转氨酶71U/L,谷草转氨酶70U/L。入院诊断:胆囊炎(急性)、胆囊结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蛔虫 超声误诊 入院诊断 γ-转肽酶 碱性磷酸酶 直接胆红素 谷丙氨酶 谷草氨酶
下载PDF
γ-谷氨酰转肽酶与各种肝病关系初探 被引量:25
5
作者 陈焕永 姜宏齐 +2 位作者 邵凤娟 李庆刚 于芳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4期346-347,共2页
目的 研究γ 谷氨酰转肽酶 (γ GT)与各种肝病诊断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 2 13例各型肝炎患者的肝功指标 ,进行分析 ,得出结论。结果 酒精性脂肪肝、肝癌、急性肝炎患者肝功指标中γ 谷氨酰转肽酶升高明显 ,重型肝炎γ 谷氨酰转肽... 目的 研究γ 谷氨酰转肽酶 (γ GT)与各种肝病诊断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 2 13例各型肝炎患者的肝功指标 ,进行分析 ,得出结论。结果 酒精性脂肪肝、肝癌、急性肝炎患者肝功指标中γ 谷氨酰转肽酶升高明显 ,重型肝炎γ 谷氨酰转肽酶无明显升高。结论 酒精性脂肪肝γ 谷氨酰转肽酶升高最明显 ,重型肝炎γ 谷氨酰转肽酶表现为酶 胆分离 ,γ 谷氨酰转肽酶明显升高对诊断肝癌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谷氨酰转肽酶 肝病 丙氨酸氨基移酶 总胆红素
下载PDF
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与胆道闭锁肝脏纤维化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28
6
作者 王玮 郑珊 +1 位作者 沈淳 肖现民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464-466,共3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与胆道闭锁肝脏损伤的关系.方法回顾我院2004年1月~2005年1月收治21例胆道闭锁患儿临床资料.对肝组织纤维化和肝细胞变性坏死程度分级,同时进行肝脏和肝门纤维块巨细胞病毒-pp65免疫荧光染色.根据血清及... 目的探讨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与胆道闭锁肝脏损伤的关系.方法回顾我院2004年1月~2005年1月收治21例胆道闭锁患儿临床资料.对肝组织纤维化和肝细胞变性坏死程度分级,同时进行肝脏和肝门纤维块巨细胞病毒-pp65免疫荧光染色.根据血清及病毒学检查结果将病人分组,比较两组患儿肝功能,肝脏纤维化,肝细胞破坏程度.结果巨细胞病毒感染组13例,非感染组8例.两组肝功能各指标除总胆红素,γ-谷氨酰转肽酶外无明显差异.巨细胞病毒感染组肝脏纤维化程度重于非感染组(P<0.05).结论巨细胞病毒活动性感染加重胆道闭锁患儿胆汁淤积和肝脏的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 胆道闭锁 肝纤维化 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 肝脏纤维化 γ-谷氨酰转肽酶 肝细胞变性坏死 肝组织纤维化 免疫荧光染色 肝门纤维块
原文传递
腺苷蛋氨酸在胆汁淤积性肝病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7
7
作者 沈镭 陆伦根 《胃肠病学》 2006年第3期190-191,共2页
关键词 胆汁淤积性 腺苷蛋氨酸 肝病治疗 γ-谷氨酰转肽酶 肝内胆汁淤积 结合胆红素 肝内胆管损伤 主要临床表现 血清总胆红素 肝脏疾病
下载PDF
三种手术方案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及对血清GGT ALP的影响 被引量:26
8
作者 郝余庆 蒋徐维 丁俊 《河北医学》 CAS 2019年第1期9-13,共5页
目的:分析三种手术方案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及对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和γ-谷氨酰转肽酶(GGT)的影响。方法:分析我院于2015年2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115例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三组,31例患者采用腹腔... 目的:分析三种手术方案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及对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和γ-谷氨酰转肽酶(GGT)的影响。方法:分析我院于2015年2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115例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三组,31例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即为A组; 45例采用LC联合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即为B组; 39例采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CBDE);即为C组。观察三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禁食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三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GGT、ALT水平变化,以及手术疗效。结果:A、B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禁食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C组(P<0.05); A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与B组相当(P>0.05)。C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A、B组(P<0.05),A组与B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术前GGT及AL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A、B组GGT、ALP水平明显低于C组(P<0.05),A组GGT、ALP水平明显低于B组(P <0.05)。A、B组手术成功率明显高于C组(P <0.05),A、B组结石复发率明显低于C组(P>0.05); A组手术成功率明显高于B组(P>0.05),A组结石复发率明显低于B组(P>0.05),B组及C组各有1例结石残留,分别经再次ERCP及胆道镜取石后痊愈。结论:相对于传统开腹手术而言,微创联合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具有明显优势,其中LC+LCBDE手术各项指标均优于LC+ERCP,手术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石残留率、结石复发率均相对较低,可考虑将其作为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主要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道镜胆总管探查术 碱性磷酸酶 γ-谷氨酰转肽酶
下载PDF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及其临床诊治 被引量:24
9
作者 王贵强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859-1861,共3页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临床诊治 γ-谷氨酰转肽酶 血清生化检查 组织病理特点 胆管系统 胆管炎症 胆汁淤积
原文传递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 被引量:20
10
作者 王吉耀 蒋炜 +2 位作者 高虹 贺伯明 刘文滨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334-337,共4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以有助于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 方法对37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临床资料及其中20例肝穿刺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中女性35例,确诊时平均年龄为 50... 目的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以有助于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 方法对37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临床资料及其中20例肝穿刺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中女性35例,确诊时平均年龄为 50.4±8.9岁,常见临床表现多为黄疸(70.3%)、乏力(70.3%)、瘙痒(56.8%).所有患者γ-谷氨酰转肽酶(GGT)与碱性磷酸酶均有显著升高(中位值分别为467.50U/L和424.00U/L).94.6%(35/37)患者血清总胆汁酸水平、86.5% (32/37) 患者血清胆固醇、86.5%(32/37)患者血清IgM有明显升高.91.9%(34/37)患者血清线粒体抗体和(或)线粒体抗体M2亚型阳性.20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肝穿刺病理主要表现为:纤维化85%(17/20)、小叶间胆管损伤65%(13/20)、单核细胞炎症65%(13/20)、碎屑样坏死50%(10/20)、胆色素聚集45%(9/20).应用非参数检验分析示GGT升高与病理分期(Z=-3.099,P=0.002)及小叶间胆管损伤程度相关(Z=2.655,P=0.01). 结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中年女性多见,临床工作中需综合临床、生物化学、免疫学及病理情况及时准确诊断.而GGT可部分反映PBC的组织学改变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病理学 抗线粒体抗体 γ-谷氨酰转肽酶 诊断 PBC
原文传递
芒果苷对氧嗪酸钾所致慢性高尿酸血症大鼠尿酸及肝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5
11
作者 牛艳芬 高丽辉 +3 位作者 刘旭 林华 张媛 李玲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578-1581,共4页
目的研究芒果苷对氧嗪酸钾所致慢性高尿酸血症大鼠尿酸及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连续灌胃给予SD大鼠氧嗪酸钾(2.5 g·kg-1体重)复制慢性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以苯溴马隆和别嘌醇为阳性对照,研究芒果苷灌胃给药5周对高尿酸血症大鼠血尿... 目的研究芒果苷对氧嗪酸钾所致慢性高尿酸血症大鼠尿酸及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连续灌胃给予SD大鼠氧嗪酸钾(2.5 g·kg-1体重)复制慢性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以苯溴马隆和别嘌醇为阳性对照,研究芒果苷灌胃给药5周对高尿酸血症大鼠血尿酸(uric acid,UA)、肌酐(creatinine,C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谷丙转氨酶(ALT)、γ-谷氨酰转肽酶(GGT)、谷草转氨酶(AST)等水平的影响。结果芒果苷(1.55和3.13 mg·kg-1)灌胃给药能剂量依赖性地降低氧嗪酸钾所致的慢性高尿酸血症大鼠的血清尿酸水平,其效价弱于别嘌醇,但不亚于苯溴马隆;对肌酐、尿素氮和尿量的影响不明显,对血清AST、GGT水平亦无明显影响,但可改善慢性高尿酸血症大鼠的血清ALT水平。结论芒果苷可降低氧嗪酸钾所致慢性高尿酸血症大鼠的尿酸水平,对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苷 高尿酸血症 尿酸 肌酐 尿素氮 谷丙氨酶 γ-谷氨酰转肽酶 谷草氨酶
下载PDF
血清AFP、CEA、AFU、GGT-Ⅱ联合检测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5
12
作者 宁珠 殷芳 +3 位作者 刘海 尤丽英 杨晋辉 郑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2期73-75,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癌胚抗原、α-L-岩藻糖苷酶、γ-谷氨酰转肽酶同工酶Ⅱ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1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及12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的甲胎蛋白、癌胚抗原、α-L-岩藻糖苷酶含量,同... 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癌胚抗原、α-L-岩藻糖苷酶、γ-谷氨酰转肽酶同工酶Ⅱ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1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及12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的甲胎蛋白、癌胚抗原、α-L-岩藻糖苷酶含量,同期采用不连续梯度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测定上述对象的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同工酶Ⅱ,使用SPSS 15.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原发性肝癌组血清甲胎蛋白、癌胚抗原、α-L-岩藻糖苷酶含量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血清甲胎蛋白、癌胚抗原、α-L-岩藻糖苷酶、γ-谷氨酰转肽酶同工酶Ⅱ各自单项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68.00%、28.00%、84.00%、77.00%,其中癌胚抗原及α-L-岩藻糖苷酶及γ-谷氨酰转肽酶同工酶Ⅱ的阳性率均明显升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此外血清甲胎蛋白联合癌胚抗原或甲胎蛋白联合α-L-岩藻糖苷酶或甲胎蛋白联合γ-谷氨酰转肽酶同工酶Ⅱ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75.00%、84.00%、89.00%,甲胎蛋白、α-L-岩藻糖苷酶联合检测及甲胎蛋白、γ-谷氨酰转肽酶同工酶Ⅱ联合检测与甲胎蛋白单项检测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此外血清甲胎蛋白同时联合癌胚抗原、α-L-岩藻糖苷酶、γ-谷氨酰转肽酶同工酶Ⅱ4项检测原发性肝癌的检出阳性率为96.00%,明显高于甲胎蛋白单项检测的检出阳性率,两者相比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使用血清甲胎蛋白、癌胚抗原、α-L-岩藻糖苷酶、γ-谷氨酰转肽酶同工酶Ⅱ联合检测有助于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甲胎蛋白 癌胚抗原 Α-L-岩藻糖苷酶 γ-谷氨酰转肽酶同工酶Ⅱ
下载PDF
肝病患者血清前白蛋白、载脂蛋白-A1、胆碱酯酶、γ-谷氨酰转肽酶、凝血酶原时间、总胆汁酸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4
13
作者 李宏良 张东军 孙志坚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82-185,共4页
许多致病因素可造成肝细胞损伤,长期损伤可导致慢性肝病、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各型肝炎的临床表现各异,肝功能各项指标的变化也有所不同。本研究通过分析急、慢性肝病患者血清前白蛋白(PA)、载脂蛋白-A1(Apo-A1)、胆碱酯酶(CHE... 许多致病因素可造成肝细胞损伤,长期损伤可导致慢性肝病、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各型肝炎的临床表现各异,肝功能各项指标的变化也有所不同。本研究通过分析急、慢性肝病患者血清前白蛋白(PA)、载脂蛋白-A1(Apo-A1)、胆碱酯酶(CHE)、γ-GT、总胆汁酸(TBA)和 PT 的变化,探讨上述指标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肝病患者 血清前白蛋白 γ-谷氨酰转肽酶 载脂蛋白 胆碱酯酶 临床意义 总胆汁酸 凝血酶原时间
原文传递
血清AFP、PIVKA-Ⅱ、GGT、GGT/ALT检测对早期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4
14
作者 程书平 李明 谭诗云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1期61-65,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γ-谷氨酰转肽酶(GGT)、γ-谷氨酰转肽酶与谷丙转氨酶比值(GGT/ALT)检测对原发性肝癌(PHC)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87例PHC患者作为PHC组、66例肝硬化患者作为LC组、100例慢性肝... 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γ-谷氨酰转肽酶(GGT)、γ-谷氨酰转肽酶与谷丙转氨酶比值(GGT/ALT)检测对原发性肝癌(PHC)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87例PHC患者作为PHC组、66例肝硬化患者作为LC组、100例慢性肝炎患者作为CH组以及43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AFP、PIVKA-Ⅱ、GGT、ALT水平,分析血清AFP、PIVKA-Ⅱ、GGT、GGT/ALT水平与PH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血清AFP、PIVKA-Ⅱ、GGT、GGT/ALT单独和联合检测对PHC的诊断价值。使用软件MedCalc 19.07绘制AFP、PIVKA-Ⅱ、GGT、GGT/ALT单独和联合诊断PHC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血清AFP、PIVKA-Ⅱ、GGT、GGT/ALT之间的相关性。结果PHC组血清AFP、PIVKA-Ⅱ、GGT、GGT/ALT水平高于LC组、CH组和对照组(P均<0.05)。PHC组血清AFP、PIVKA-Ⅱ、GGT/ALT阳性率高于LC组、CH组和对照组(P均<0.05);PHC组GGT阳性率高于CH组和对照组(P均<0.05)。血清AFP水平与PHC患者肿瘤个数、肿瘤直径、门静脉癌栓有关(P均<0.05);PIVKA-Ⅱ水平与Child-Pugh分级、肿瘤直径、门静脉癌栓、CNLC分期有关(P均<0.05);GGT水平与PHC患者肿瘤个数、肿瘤直径、门静脉癌栓、远处转移、CNLC分期有关(P均<0.05)。单独检测时,PIVKA-Ⅱ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为最高,分别为83.91%、91.87%和89.53%;平行实验中AFP+PIVKA-Ⅱ+GGT和AFP+PIVKA-Ⅱ+GGT+GGT/ALT组合的灵敏度最高(95.40%),系列试验中AFP+PIVKA-Ⅱ+GGT+GGT/ALT特异度最高(98.56%)。ROC曲线分析可知,AFP、PIVKA-Ⅱ、GGT、GGT/ALT单独诊断PHC的AUC及约登指数分别为0.819、0.926、0.704、0.776和0.544、0.785、0.329、0.434;四项指标联合诊断PHC的AUC及约登指数最高,分别为0.935、0.830。结论PIVKA-Ⅱ对PHC的诊断价值优于AFP、GGT、GGT/ALT,四项指标联合检测可以提高对PHC的早期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甲胎蛋白 异常凝血酶原 γ-谷氨酰转肽酶 谷丙氨酶 诊断
下载PDF
谷氨酰胺对饲喂生大豆的仔猪抗氧化能力和肝、肠组织中γ-谷氨酰转肽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0
15
作者 张军民 高振川 +2 位作者 王连娣 姜云侠 张琪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67-572,共6页
选 18头 2 8日龄断奶、体重相近的大长北公仔猪 ,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6头于代谢笼中进行试验。按等氮等能的原则平衡各组日粮 ,基础日粮含 5 %的生大豆 ,对照组添加 1%谷氨酸、试验I组添加 1%的谷氨酰胺、试验II组添加 2 %的谷氨酰胺。... 选 18头 2 8日龄断奶、体重相近的大长北公仔猪 ,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6头于代谢笼中进行试验。按等氮等能的原则平衡各组日粮 ,基础日粮含 5 %的生大豆 ,对照组添加 1%谷氨酸、试验I组添加 1%的谷氨酰胺、试验II组添加 2 %的谷氨酰胺。试验结果表明 ,日粮中添加谷氨酰胺可明显增加血浆还原型谷胱甘肽 (glutathione,GSH)含量 ,并具有剂量依赖性。试验II组仔猪 35日龄时血浆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4 2日龄时血浆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试验I组仔猪 35日龄时血浆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但 4 9日龄时血浆、肝脏、脾脏、肠道和肠系膜淋巴结中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各组间则无明显差异。两试验组脾脏和肝脏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 (superoxidedismutase ,SOD)含量比对照组高 ,但差异不显著。添加谷氨酰胺对肝蛋白无显著影响 ,但明显降低肝脏中γ 谷氨酰转肽酶 (γ glutamyltranspeptidase ,γ GT)活性 ,试验II组仔猪肝蛋白中γ 谷氨酰转肽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两试验组十二指肠组织中γ 谷氨酰转肽酶也显著低于对照组 ,试验II组回肠γ 谷氨酰转肽酶活性显著低于试验I组 (P <0 .0 5 )。而空肠中γ 谷氨酰转肽酶活性各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酰胺 饲喂效果 生大豆 仔猪 抗氧化能力 肝组织 肠组织 γ-谷氨酰转肽酶 酶活性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多种肿瘤标志物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3
16
作者 马桂凤 刘娟 +1 位作者 姚宏昌 李俊美 《临床内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7-149,共3页
目的 探讨血清甲胎蛋白 (AFP)、α L 岩藻糖苷酶 (AFU )、r 谷氨酰转肽酶 (GGT )、血清糖抗原 19 9(CA19 9)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5 9例原发性肝癌 (PHC)、47例良性肝病及 41名正常人进行AFP、AFU、GGT、CA19 9的同步测定... 目的 探讨血清甲胎蛋白 (AFP)、α L 岩藻糖苷酶 (AFU )、r 谷氨酰转肽酶 (GGT )、血清糖抗原 19 9(CA19 9)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5 9例原发性肝癌 (PHC)、47例良性肝病及 41名正常人进行AFP、AFU、GGT、CA19 9的同步测定和对照。结果 AFP、AFU、GGT、CA19 9对PHC诊断的敏感性依次为 76 .3 %、84.7%、6 6 .1%、和 6 7.8% ,特异性为 85 .2 %、88.6 %、5 6 .8%、和 80 .6 %。联合检测对PHC诊断的敏感性可提高为 9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甲胎蛋白 Α-L-岩藻糖苷酶 γ-谷氨酰转肽酶 血清糖抗原19-9
原文传递
肝纤维化指标联合AFP、GGT检测在肝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2
17
作者 李章勇 林应标 +1 位作者 夏川 李刚勇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7期153-156,共4页
目的探讨肝纤维化指标[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层黏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甘胆酸(CG)]、甲胎蛋白(AFP)与γ-谷氨酰转肽酶(GGT)在肝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6月于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以下... 目的探讨肝纤维化指标[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层黏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甘胆酸(CG)]、甲胎蛋白(AFP)与γ-谷氨酰转肽酶(GGT)在肝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6月于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就诊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90例(慢性HBV携带组)、肝硬化患者66例(肝硬化组)和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52例(乙肝相关性肝癌组),选取我院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健康对照组),分别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和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肝纤维化指标PCⅢ、Ⅳ-C、LN、HA、CG及AFP与GGT。结果三组患者PCⅢ、Ⅳ-C、HA、CG与AFP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肝硬化组和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组LN、GGT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HBV携带者组的LN、GGT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A、CG、AFP在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纤维化指标PCⅢ、Ⅳ-C、LN、HA、CG、GGT与AFP在肝病诊断中具有较大应用价值,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指标 甲胎蛋白 γ-谷氨酰转肽酶 肝病
下载PDF
血浆γ谷氨酰转肽酶与血压水平的关系 被引量:21
18
作者 陈秀梅 卢新政 +8 位作者 占伊扬 许迪 郭妍 宗文纳 门琛 郑宏健 黄红娟 曹克将 黄峻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44-748,共5页
目的探讨血浆γ谷氨酰转肽酶(GGT)与血压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从门诊及体检人群中随机抽查945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及体检获取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病史、用药史、家族史等,测量其身高、体质量、血压水平,... 目的探讨血浆γ谷氨酰转肽酶(GGT)与血压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从门诊及体检人群中随机抽查945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及体检获取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病史、用药史、家族史等,测量其身高、体质量、血压水平,检测血浆GGT水平、血脂谱、肝功能、血尿酸、血肌酐及尿素氮等。根据美国预防、检测、评估和治疗高血压全国联合委员会第7次报告将入选对象分为3组:正常血压组(≤120/80mmHg,n=403)、高血压前期组(120~139/80~89mmHg,n=209)和高血压组(≥140/90mmHg,n=333)。结果在正常血压组、高血压前期组及高血压组GGT水平逐渐增高,且GGT水平在三组间差别具统计学差异(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GGT水平与平均动脉压、收缩压、舒张压、体质量指数、腰围、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肌酐及尿酸呈正相关(均P<0.05),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P<0.01)。以GGT为自变量,分别以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为因变量回归分析显示,GGT每增加1mmol/L,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分别增加0.28、0.21及0.23mmHg。仅调整性别、年龄进行回归分析显示GGT与平均动脉压、收缩压及舒张压独立相关(均P<0.01),而在调整了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腰围、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肌酐、血尿酸、尿素氮及空腹血糖后,GGT未独立影响平均动脉压、收缩压,但其是舒张压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GGT水平与血压水平呈正相关,可能是舒张压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谷氨酰转肽酶 高血压 高血压前期 平均动脉压 血压
原文传递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γ-谷氨酰转肽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2
19
作者 肖淑萍 马英文 +2 位作者 朱海英 殷延玲 樊延霞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9期3315-3317,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IS)患者γ-谷氨酰转肽酶(GGT)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关系。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查328例IS患者(IS组)及240例对照者(对照组)的颈动脉,比较两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指数、CAS发生率及血清GGT...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IS)患者γ-谷氨酰转肽酶(GGT)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关系。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查328例IS患者(IS组)及240例对照者(对照组)的颈动脉,比较两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指数、CAS发生率及血清GGT水平。按是否有CAS将IS患者分成CAS组及非CAS组,记录两组患者血清GGT水平及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饮酒等病史,运用逻辑回归分析相关危险因素与CAS的相关性。结果 IS组的GGT水平为(32.2±13.6)U/L,高于对照组的(23.1±11.3)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53,P=0.000);其IMT、斑块指数、CAS发生率也较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按GGT四分位数分等级(≤15.5 U/L、15.6~26.7 U/L、26.8~36.3 U/L、>36.3 U/L),Ordinal回归分析显示随着GGT水平的增高,发生CAS的危险度逐渐加大(4个等级内OR值分别为1.00、1.96、2.38和2.96)。CAS组与非CAS组间年龄、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冠心病史、TG和LDL-C增高病史及血清GGT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逻辑回归显示年龄、高血压、LDL-C、糖尿病和GGT对CAS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GGT影响强于糖尿病。结论 GGT水平与IS患者CAS的形成及发展密切相关,GGT是CAS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颈动脉粥样硬化 危险因子 γ-谷氨酰转肽酶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下载PDF
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联合直接胆红素诊断婴儿胆道闭锁的价值 被引量:22
20
作者 付海燕 赵瑞芹 +9 位作者 白革兰 殷春兰 殷润开 李海花 石伟娜 刘亚丽 程丽娟 贾霄云 李桂桂 赵世光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198-1202,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GGT)联合直接胆红素(DB)对胆道闭锁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7月至2018年12月住院治疗的胆汁淤积症患儿66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胆管造影结果和随访情况,将患儿分为胆道闭锁组(n=234)和胆汁淤积组(n=433... 目的探讨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GGT)联合直接胆红素(DB)对胆道闭锁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7月至2018年12月住院治疗的胆汁淤积症患儿66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胆管造影结果和随访情况,将患儿分为胆道闭锁组(n=234)和胆汁淤积组(n=433)。比较两组的发病年龄、性别,以及血清总胆红素(TB)、D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汁酸(TBA)、GGT水平。将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和最佳诊断界值。结果胆道闭锁组患儿发病年龄早于胆汁淤积组(P<0.001)。两组患儿性别、ALT及AS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胆道闭锁组TB、DB、TBA、GGT水平显著高于胆汁淤积组(P<0.05)。GGT联合DB诊断胆道闭锁的AUC最大,为0.892(95%CI:0.868~0.916)。当GGT取值为324.0?U/L,DB取值为115.1?μmol/L时,GGT与DB联合诊断胆道闭锁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9.8%、83.2%。结论 GGT联合DB诊断胆道闭锁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较高,可作为诊断胆道闭锁的有效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闭锁 γ-谷氨酰转肽酶 直接胆红素 婴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