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9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0
1
作者 邹静 刘斌 +2 位作者 陈雪华 李宁丽 王利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016-1020,共5页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法检测56例肺癌患者(其中20例早中期肺癌、36例晚期肺癌);18例健康人群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中总T细胞(CD3+)、Th细...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法检测56例肺癌患者(其中20例早中期肺癌、36例晚期肺癌);18例健康人群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中总T细胞(CD3+)、Th细胞(CD3+CD4+)、Tc细胞(CD3+CD8+)、NKT细胞(CD3+CD16+CD56+)、NK细胞(CD3-CD16+CD56+)、调节性T细胞(Treg,CD4+CD25+Foxp3+)占CD4+T细胞比例和CD3+γδT细胞比例。结果:56例肺癌患者总T细胞(CD3+)比例明显低于健康组(61.41%±7.88%vs71.63%±5.59%,P<0.001),肺癌患者Tc细胞比例明显低于健康组(23.58%±7.18%vs28.44%±5.20%,P<0.05),肺癌患者Treg比例明显高于健康组(6.20%±1.63%vs3.65%±2.00%,P<0.001);肿瘤组外周血CD3+γδT细胞比例显著低于健康组(3.35%±1.41%vs5.53%±1.87%,P<0.01)。但肺癌患者晚期组与肺癌早中期组比较外周血CD3+γδT细胞比例显著增高(3.70%±1.89%vs2.64%±1.41%,P<0.05),肺癌患者晚期组与早中期组比较外周血Treg细胞比较显著增高(6.78%±2.64%vs5.06%±1.22%,P<0.05)。肺癌患者外周血中NK细胞低于健康组(15.02%±7.61%vs18.74%±6.39%,P<0.05),而Th细胞和NKT细胞都有所降低,但差异尚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患者总T细胞、Th细胞、Tc细胞和NK细胞都有所降低,Treg细胞有所上升,提示肺癌患者处于免疫抑制状态。Treg细胞和CD3+γδT细胞与肺癌的临床病程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T淋巴细胞亚群 调节性t细胞 流式细胞 γδt细胞
下载PDF
γδT细胞的抗原识别机制 被引量:23
2
作者 何维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433-435,共3页
关键词 γδt细胞 抗原识别 机制
下载PDF
卡介苗预防哮喘大鼠模型形成及其与γδT细胞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李超乾 徐永健 +3 位作者 张珍祥 杨丹蕾 刘先胜 熊维宁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62-165,共4页
目的 探讨卡介苗 (BCG)对哮喘的预防作用及其与γδT细胞的关系。方法 Wistar大鼠 4 0只 ,随机分为 4组 ,每组 10只 ,用“冻干皮内注射用卡介苗”给大鼠皮内注射 ,8周后应用鸡卵清蛋白 (OVA)致敏并雾化吸入刺激 ,制作致敏大鼠模型 ;... 目的 探讨卡介苗 (BCG)对哮喘的预防作用及其与γδT细胞的关系。方法 Wistar大鼠 4 0只 ,随机分为 4组 ,每组 10只 ,用“冻干皮内注射用卡介苗”给大鼠皮内注射 ,8周后应用鸡卵清蛋白 (OVA)致敏并雾化吸入刺激 ,制作致敏大鼠模型 ;测定气道反应性变化 ,并收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γδT细胞抗原受体 (γδTCR)和αβTCR阳性T细胞百分率及CD2 8/γδTCR平均荧光密度比 ,并用免疫荧光法结合HE染色以及免疫组化法检测γδT细胞占淋巴细胞的百分率。结果 常规哮喘模型组 (D组 )BALF中可见大量嗜酸细胞[EOS ,(2 5± 1 1)× 10 8/L],与正常对照组 (A组 ) [(0 0 )× 10 8/L]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D组5 0 %时乙酰甲胆碱 [PC50 ,(0 2 8± 0 10 )g/L]与A组 [(1 36± 0 76 )g/L]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而BCG免疫后哮喘模型组 (C组 )BALF中很难见到EOS[(0 0 )× 10 8/L],与A组 [(0 0 )× 10 8/L]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而C组PC50 [(1 2 8± 0 77)g/L]与A组 [(1 36± 0 76 )g/L]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BALF中BCG免疫组 (B组 )γδT细胞 /T细胞为 (41 3± 6 0 ) % ,γδT细胞 /淋巴细胞为 (35 2± 3 3)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介苗 哮喘 大鼠 γδt细胞 动物实验 预防
原文传递
基于结核杆菌耐热抗原小分子多肽刺激人外周血T细胞产生TNF-α和IFN-γ鉴别肺结核和潜伏性结核感染 被引量:20
4
作者 唐洁 陈策 +4 位作者 查成 常见荣 方强 王兆华 李柏青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442-1447,共6页
目的研究结核杆菌耐热抗原小分子多肽(Mtb-HAg-10k)刺激人外周血T细胞产生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干扰素-γ(IFN-γ)的作用特点及肺结核患者和潜伏性感染者IFN-γ产生细胞的数量差异,初步探讨Mtb-HAg-10k作为诊断抗原鉴别肺... 目的研究结核杆菌耐热抗原小分子多肽(Mtb-HAg-10k)刺激人外周血T细胞产生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干扰素-γ(IFN-γ)的作用特点及肺结核患者和潜伏性感染者IFN-γ产生细胞的数量差异,初步探讨Mtb-HAg-10k作为诊断抗原鉴别肺结核和潜伏性结核感染的可行性。方法以超滤离心法获得的Mtb-HAg-10k为刺激剂作用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并以Mtb-HAg、植物血凝素PHA作为对照,用多色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亚群中TNF-α和IFN-γ产生细胞比例,酶联免疫斑点法检测肺结核患者和潜伏性感染者PBMCs中IFN-γ产生细胞数量。结果流式细胞术检测人外周血Mtb-HAg-10k特异性γδT细胞中TNF-α产生细胞比例显著高于IFN-γ产生细胞比例(P<0.01);与PHA刺激组相比,γδT细胞中TNF-α和IFN-γ产生细胞比例增高(P<0.01),而αβT细胞中TNF-α和IFN-γ产生细胞比例显著降低;酶联免疫斑点法检测Mtb-HAg-10k刺激的健康者PBMCs中IFN-γ产生细胞数量低于Mtb-HAg刺激组和PHA对照组(P<0.01);肺结核患者IFN-γ产生细胞数量低于潜伏性结核感染者(P<0.01)。结论以Mtb-HAg-10K为刺激剂可使人外周血γδT细胞优势产生TNF-α和IFN-γ,通过酶联免疫斑点法检测PBMCs中IFN-γ产生细胞数量差异有助于鉴别肺结核和潜伏性结核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杆菌耐热抗原 γδt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Α 干扰素-γ 肺结核 潜伏性结核感染
下载PDF
人γδT细胞TCR分子与结核杆菌多肽抗原特异性结合的证据 被引量:20
5
作者 陈勇 李柏青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5-20,共6页
目的 探讨γδT细胞对结核杆菌抗原 (Mtb Ag)识别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集人外周血 (PB) ,分别经抗TCRγδ PE和FITC标记的Mtb Ag及其纯化的不同组分 ,结核杆菌高分子量蛋白组分 (Mtb HW Ag)、低分子量多肽组分 (Mtb LW Ag)或Mtb Ag峰 ... 目的 探讨γδT细胞对结核杆菌抗原 (Mtb Ag)识别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集人外周血 (PB) ,分别经抗TCRγδ PE和FITC标记的Mtb Ag及其纯化的不同组分 ,结核杆菌高分子量蛋白组分 (Mtb HW Ag)、低分子量多肽组分 (Mtb LW Ag)或Mtb Ag峰 3单一主肽抗原 (Mtb Ag Pk3)进行双标记染色 ,或使用过量Mtb Ag先与细胞预处理 ,然后再做上述染色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γδT细胞上结合的抗TCRγδ PE荧光强度变化。将人外周血PBMC经Mtb Ag刺激 2 4h后 ,使用抗TCRγδ PE和Mtb Ag FITC染色 ,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γδT细胞表面TCRγδ分子的聚集。结果 经流式细胞仪分析 ,Mtb Ag及其纯化的Mtb LW Ag、Mtb Ag Pk3均可与γδT细胞发生特异性直接结合 ,而且Mtb Ag可有效阻断抗TCRγδ单抗与γδT细胞的结合。而Mtb HW Ag与γδT细胞并无特异性结合效应。经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 ,Mtb Ag可显著激活γδT细胞而诱导TCRγδ分子发生功能性聚集化。结论 γδT细胞通过其表面的TCRγδ分子可直接结合Mtb Ag ,而Mtb Ag Pk3多肽可能是Mtb Ag发挥其结合效应的有效成分。Mtb Ag可激活γδT细胞并诱导TCRγδ分子聚集 ,而可能参与功能性脂筏 (raft)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δt细胞 TCR 结核杆菌 多肽抗原 人外周血 FITC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特异性结合 脂筏 分子
原文传递
γδT细胞 被引量:16
6
作者 谭岩 杨贵贞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60-62,共3页
一小部分T细胞的受体不是由α和β多肽链构成的“常规”T细胞受体(TCRαβ),而是分别由γ和δ链取而代之(TCRγδ)。TCRγδ能够识别抗原。出现在T细胞个体发生的早期。在机体的某些部位,如小鼠的皮肤和肠道TCRγδ占优势,提示γδT细... 一小部分T细胞的受体不是由α和β多肽链构成的“常规”T细胞受体(TCRαβ),而是分别由γ和δ链取而代之(TCRγδ)。TCRγδ能够识别抗原。出现在T细胞个体发生的早期。在机体的某些部位,如小鼠的皮肤和肠道TCRγδ占优势,提示γδT细胞可能在抗感染的第一线起着防御作用γδT细胞能分泌淋巴因子,并具有细胞毒活性。由于MHC的非限制性以及CD_4、CD_8两阴性γδT细胞的发现,表明其激活过程可能与已知的αβT细胞不同。结核杆菌抗原能够优先激活γδT细胞,提示γδT细胞可能有一种特异的功能。γδT细胞的数量在许多疾病中稍有增加,但到目前的研究还未能证实γδT细胞有病原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δt细胞 基因组结构 谱系关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IL-17^+ T淋巴细胞的表达及其与疾病活动性的关系 被引量:18
7
作者 曾丽华 岳锐 +1 位作者 龙欣欣 彭学标 《广东医学》 CAS 2018年第7期1008-1012,共5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IL-17^+αβT细胞、IL-17^+γδT细胞的表达及其与疾病活动性的关系。方法收集30例SLE患者和19例健康人(对照组)的临床资料,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αβT细胞、γδT细胞及IL-17^+的外周血单个核...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IL-17^+αβT细胞、IL-17^+γδT细胞的表达及其与疾病活动性的关系。方法收集30例SLE患者和19例健康人(对照组)的临床资料,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αβT细胞、γδT细胞及IL-17^+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IL-17^+αβT细胞、IL-17^+γδT细胞的百分率,探讨它们与SLE疾病活动性的关系。结果 SLE患者IL-17^+αβT细胞和IL-17^+γδT细胞分别占IL-17^+PBMC的(71±21)%和(12±11)%。对照组IL-17^+αβT细胞和IL-17^+γδT细胞分别占IL-17^+PBMC的(55±27)%和(11±11)%。SLE患者IL-17^+PBMC及IL-17^+αβT细胞百分率较对照组均显著升高(P<0.01),SLE患者外周血中γδT细胞百分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SLE患者的αβT细胞及IL-17^+PBMC、IL-17^+αβT细胞、IL-17^+γδT细胞百分率与疾病活动性呈正相关(r_(αβT)=0.46,P_(αβT)<0.01;r_(IL-17 PBMC)^+=0.47,P_(IL-17 PBMC)^+<0.01;r_(IL-17αβT)^+=0.53,P_(IL-17αβT)^+<0.01;r_(IL-17γδT)^+=0.42,P_(IL-17γδT)^+<0.05),γδT细胞百分率与初发狼疮相关(r=0.43,P<0.05),但与疾病活动性无关(r=-0.67,P>0.05)。结论人PBMC中IL-17主要由αβT细胞产生,αβT细胞、IL-17^+PBMC、IL-17^+αβT细胞、IL-17^+γδT细胞百分率可反映狼疮病情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αβ t细胞 γδ t细胞 IL-17 疾病活动性
下载PDF
抗体固相法体外扩增人肿瘤浸润γδT淋巴细胞 被引量:14
8
作者 于松涛 张芳 何维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60-262,共3页
以抗TCRγδ抗体选择性活化扩增γδTIL的方法,可以从小量肿瘤组织,有效扩增其中微量存在的γδTIL。实验证实:本法可在3~4wk内获得较高纯度的γδTIL,纯度可达85%以上。所得γδTIL具有较为完整的受体库(... 以抗TCRγδ抗体选择性活化扩增γδTIL的方法,可以从小量肿瘤组织,有效扩增其中微量存在的γδTIL。实验证实:本法可在3~4wk内获得较高纯度的γδTIL,纯度可达85%以上。所得γδTIL具有较为完整的受体库(repertoire)。此法获得的γδTIL可用于进一步的功能研究、γδT细胞克隆及过继免疫治疗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δt细胞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扩增 抗体固相法
下载PDF
寻常型银屑病皮损部位主要免疫相关细胞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9
作者 林路洋 陈政良 张锡宝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30-834,共5页
寻常型银屑病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炎症性皮肤病,多种因素,如外伤、感染等,可以破坏皮肤屏障功能,进而打破免疫自稳和免疫耐受平衡,使皮肤局部多种免疫相关细胞的功能和/或数量异常,引起皮损部位角质形成细胞异常增生及过度的炎症反应等银... 寻常型银屑病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炎症性皮肤病,多种因素,如外伤、感染等,可以破坏皮肤屏障功能,进而打破免疫自稳和免疫耐受平衡,使皮肤局部多种免疫相关细胞的功能和/或数量异常,引起皮损部位角质形成细胞异常增生及过度的炎症反应等银屑病性损害。皮损部位各种免疫细胞通过表面分子感受周围环境变化(自分泌或旁分泌)后,表达并分泌多种炎症相关因子,如果免疫自稳和免疫耐受的维持机制失效,则在局部形成由炎症相关因子介导的炎症正反馈网络,从而引发寻常型银屑病。本文从皮损部位免疫相关细胞的角度,特别是固有免疫细胞如γδT细胞等,综述寻常型银屑病的免疫病理机制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炎症 角质形成细胞 树突细胞 固有免疫 T淋巴细胞 γδt细胞
原文传递
日本血吸虫重组信号蛋白14-3-3疫苗免疫保护性的观察 被引量:11
10
作者 刘庆中 沈继龙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57-260,共4页
目的 研究日本血吸虫 (中国大陆株 )重组信号蛋白 14 3 3 (rSj14 3 3 )作为血吸虫病疫苗分子的潜能 ,并探讨rSj14 3 3、rSjGST两种重组蛋白作为疫苗的协同作用及结核杆菌低分子量耐热多肽 (Mtb)激活的γδ T细胞在抗血吸虫病中... 目的 研究日本血吸虫 (中国大陆株 )重组信号蛋白 14 3 3 (rSj14 3 3 )作为血吸虫病疫苗分子的潜能 ,并探讨rSj14 3 3、rSjGST两种重组蛋白作为疫苗的协同作用及结核杆菌低分子量耐热多肽 (Mtb)激活的γδ T细胞在抗血吸虫病中的作用。 方法 用SDS PAGE、电洗脱和透析的方法制备rSj14 3 3和rSjGST抗原 ,将两种抗原 (分别用福氏佐剂和Mtb为佐剂 )分别免疫BALB/c小鼠后 ,进行尾蚴攻击感染实验。在攻击感染 6wk后 ,剖杀小鼠计算各组的减虫率。 结果 各组的减虫率为rSj14 3 3 +福氏佐剂组 3 2 .2 0 % ,rSj14 3 3 +rSjGST +福氏佐剂组 3 1.10 % ,rSj14 3 3 +Mtb佐剂组 2 7.96% ,rSj14 3 3 +rSjGST +Mtb佐剂组 2 6.0 0 % ,rSjGST +Mtb佐剂组 2 7.10 % ;各组的减卵率分别为 (按以上组序 ) 5 0 .40 %、5 3 .3 0 %、5 1.10 %、5 8.60 %和 5 1.3 0 %。 结论 rSj14 3 3具有一定的抗血吸虫潜能 ,有可能成为抗日本血吸虫疫苗 ,但未见rSj14 3 3和rSjGST的协同作用 ;Mtb激活扩增的γδ T细胞在抗血吸虫免疫中的效果与福氏佐剂产生的免疫作用类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重组信号蛋白 14-3-3 疫苗 免疫保护性 观察 协同作用 γδ-t细胞
下载PDF
大鼠支气管哮喘模型γδT细胞Th1/Th2免疫应答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超乾 徐永健 +6 位作者 杨丹蕾 施焕中 刘先胜 熊维宁 陈仕新 倪望 张珍祥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42-344,共3页
目的 探讨γδT细胞在哮喘的免疫应答模式 ,认识γδT细胞亚群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 2 0只 ,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与哮喘组 (用鸡卵清蛋白致敏和刺激大鼠 ,制作哮喘模型 ) ,每组 10只。收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 目的 探讨γδT细胞在哮喘的免疫应答模式 ,认识γδT细胞亚群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 2 0只 ,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与哮喘组 (用鸡卵清蛋白致敏和刺激大鼠 ,制作哮喘模型 ) ,每组 10只。收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 ,用补体攻击法结合洗淘法选择性培养扩增γδT细胞 ,并用流式细胞术鉴定培养体系中的γδT细胞及其纯度 ,用原位杂交法测γδT细胞白细胞介素 (IL) 4mRNA和干扰素 (IFN)γmRNA的表达 ,用ELISA检测培养上清液中IL 4和IFN γ的浓度。结果 哮喘组大鼠PBMC和BALF中 ,γδT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 4浓度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P <0 0 1) ,IFN γ浓度低于健康对照组 (P <0 0 1) ;γδT细胞IL 4mRNA表达阳性率高于健康对照组 (P <0 0 1) ,IFN γmRNA表达阳性率低于健康对照组 (P <0 0 1)。结论γδT细胞或者γδT细胞亚群存在Th1/Th2模式 ,在大鼠哮喘模型呈Th2优势应答 ,γδT细胞参与了哮喘的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支气管哮喘 γδt细胞 免疫应答 TH2细胞 THL细胞 细胞因子
原文传递
γδT细胞的扩增及其信号转导分子ζ链相关蛋白-70的免疫印迹检测 被引量:14
12
作者 王克强 侯彦强 +3 位作者 朱蓓 李雁 陈岱韻 韩国新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461-463,共3页
目的 检测人外周血γδT细胞的信号转导分子ζ链相关蛋白-70 (ZAP-70)的表达.方法 应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常规分离获取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用结核杆菌低分子多肽抗原(Mtb-Ag)刺激PBMC增殖培养,10d后收集细胞,用免疫磁珠阳... 目的 检测人外周血γδT细胞的信号转导分子ζ链相关蛋白-70 (ZAP-70)的表达.方法 应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常规分离获取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用结核杆菌低分子多肽抗原(Mtb-Ag)刺激PBMC增殖培养,10d后收集细胞,用免疫磁珠阳性分选法分离获取高纯度的γδT细胞;采用免疫印迹方法检测γδT细胞内的ZAP-70分子.结果 新鲜分离的PBMC中γδT细胞的比例仅为4.9%,Mtb-Ag刺激培养10d后升为69.2%,免疫磁珠阳性分选后达99.3%.免疫印迹显示检测到γδT细胞内相对分子质量为70 000的ZAP-70分子的表达.结论 ZAP-70分子在活化增殖的人外周血γδT细胞内高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δt细胞 ZAP-70蛋白酪氨酸激酶 结核杆菌低分子多肽抗原 印迹法 蛋白质
原文传递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过程中外周血γδT细胞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4
13
作者 刘楷 沈妍希 +4 位作者 凌宁 雷宇 胡鹏 任红 陈敏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65-370,共6页
目的 观察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在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 α-2a治疗过程中外周血γδT细胞的变化,并分析其与临床指标及疗效的相关性. 方法 收集HBeAg阳性的CHB患者在Peg-IFNα-2a治疗不同时间点的外周全血,包括0周17例、12周20... 目的 观察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在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 α-2a治疗过程中外周血γδT细胞的变化,并分析其与临床指标及疗效的相关性. 方法 收集HBeAg阳性的CHB患者在Peg-IFNα-2a治疗不同时间点的外周全血,包括0周17例、12周20例、24周20例及48周16例,其中有11例患者在每个时间点均收集血样观察.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γ δ T及其亚群细胞Vδ1T、Vδ2T、效应记忆γδT(γ δTem)、中央记忆γ δT (γ δTcm)、初始γδT (γδTnaive)与终末分化效应γ δT (γ δTeff)细胞的频率.同时检测肝功能、HBV血清病毒等标志物及HBV DNA水平.用SPSS 23.0统计软件分析比较各治疗时间点细胞比例的差异,以及细胞比例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HBsAg、HBeAg或HBV DNA水平的相关性;并且分析持续随访的11例患者中,γδT及其亚群细胞比例与Peg-IFN α-2a治疗应答的相关性.结果 在Peg-IFNα-2a治疗0~ 48周期间,CHB患者外周血γδT及Vδ 2T细胞比例逐渐下降,48周时的γδT细胞和Vδ 2T细胞比例分别为6.89%(5%,8.15%)、4.61% (2.16%,6.50%),明显低于0周水平[12.5%(7.73%,19.00%)、6.59% (3.86%,13.6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V δ 1T、γ δ Tem、γ δTcm、γ δTnaive或γ δTeff亚群细胞的比例在各时间点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5).同时ALT、HBsAg、HBeAg或HBV DNA水平与γδT或Vδ2T细胞比例均呈显著性正相关(P值均<0.05).11例持续随访患者中,应答者的γ δ Tem细胞的比例在各时间点均显著低于无应答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5),而其他γδT亚群细胞比例在两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5). 结论 Peg-IFN α-2a治疗CHB过程中γδT细胞比例随着HBV复制降低及肝脏炎症缓解而呈下降趋势,且具有较低效应记忆γδT细胞比例的CHB患者在Peg-IFNα-2a治疗中可能更易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聚乙二醇干扰素Α γδt细胞
原文传递
大承气汤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细胞因子及外周血γδT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2
14
作者 吕冠华 王长洪 +2 位作者 王立新 李妍 蔺迪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355-358,共4页
[目的]研究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促炎抗炎细胞因子和外周血γδT细胞的变化及大承气汤的调节作用,探讨大承气汤治疗SAP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胰胆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法建立大鼠SAP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AP模型(模型... [目的]研究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促炎抗炎细胞因子和外周血γδT细胞的变化及大承气汤的调节作用,探讨大承气汤治疗SAP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胰胆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法建立大鼠SAP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AP模型(模型)组和大承气汤治疗(治疗)组,观察各组不同时间点血清淀粉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及外周血CD3、γδT细胞百分率。[结果]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血清淀粉酶、TNF-α水平明显升高(P<0.01),IL-10水平及CD3、γδT细胞百分率降低(P<0.01),TNF-α/IL-10比值降低;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血清淀粉酶、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1),IL-10水平不同程度上升(P<0.05,<0.01),TNF-α/IL-10比值回复接近假手术组水平。CD3百分率有不同程度上升(P<0.05),γδT细胞百分率没有明显变化。[结论]大承气汤治疗SAP的作用结果可能为改善机体的免疫状态,重建促炎抗炎细胞因子的平衡,进而减轻SAP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重症急性 大承气汤 细胞因子 γδt细胞
原文传递
γδT细胞的生物学意义 被引量:10
15
作者 何维 巴德年 《上海免疫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3,共3页
T淋巴细胞表面可分别表达两种与CD3分子相关联的T细胞抗原受体(T cell re-ceptor,TCR):由α链和β链(TCRαβ)或γ链和δ链构成的异质二聚体.人们一直对αβT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研究予以很大程度上的关注,而对于γδT细胞研究投入要少些.... T淋巴细胞表面可分别表达两种与CD3分子相关联的T细胞抗原受体(T cell re-ceptor,TCR):由α链和β链(TCRαβ)或γ链和δ链构成的异质二聚体.人们一直对αβT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研究予以很大程度上的关注,而对于γδT细胞研究投入要少些.主要原因可能是人们认为TCRγδ细胞是一个外周淋巴细胞库中的数量较小的亚群,不大可能在免疫应答中起主要作用.γδT细胞约占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的3%~10%,在其表面表达CD3分子,但绝大多数不表达CD4及CD8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δt细胞 t细胞 生物学
原文传递
可激活人γδT细胞的结核杆菌耐热多肽抗原的初步纯化与活性鉴定 被引量:13
16
作者 陈 勇 胡建国 +4 位作者 吕合作 侯彦强 张海峰 李柏青 何海辉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76-179,182,共5页
目的 对结核杆菌耐热多肽抗原(Mtb-Ag)的蛋白组成进行定性分析,并观察Mtb-Ag及其纯化组分刺激人外周血rδT细胞和αβT细胞增殖反应的量效关系。方法 用快速蛋白液相色谱仪(FPLC)定性分析Mtb-Ag的蛋白组成,并用不同剂量的Mtb-Ag及... 目的 对结核杆菌耐热多肽抗原(Mtb-Ag)的蛋白组成进行定性分析,并观察Mtb-Ag及其纯化组分刺激人外周血rδT细胞和αβT细胞增殖反应的量效关系。方法 用快速蛋白液相色谱仪(FPLC)定性分析Mtb-Ag的蛋白组成,并用不同剂量的Mtb-Ag及其纯化组分体外刺激健康人外周血PBMC,培养9d后经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型。结果 Mtb-Ag经FPLC MonoQ离子交换柱分析存在20种蛋白成分。Mtb-Ag在合适刺激剂量时对人rδT细胞发挥优势扩增;当剂量过大则对αβT细胞发挥优势扩增;其分离纯化的含大分子蛋白的蛋白峰I随着刺激剂量增加而对αβT细胞的扩增表现显著增强趋势;而其分离的含低分子多肽的蛋白峰Ⅱ随着刺激剂量增加则对rδT细胞扩增表现显著增强趋势,并且其活性明显高于蛋白峰I,同时其对αβT细胞的扩增效应并不明显,并显著低于Mtb-Ag和蛋白峰I。结论 Mtb-Ag刺激rδT细胞扩增时应选择合适的刺激剂量,其所含的低分子多肽抗原能特异性激活rδT细胞,而其所含的大分子蛋白抗原则特异性激活αβT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杆菌 γδt细胞 快速蛋白液相色谱仪 纯化 Mtb-Ag 抗原 鉴定
下载PDF
IFN-γ增强人γδT细胞杀伤骨肉瘤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李朝旭 唐际存 叶招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研究干扰素-γ(IFN-γ)增强骨肉瘤患者γδT细胞对骨肉瘤杀伤作用的影响。方法以唑来磷酸法扩增骨肉瘤患者外周血γδT细胞。分别使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流式细胞术检测IFN-γ处理前后骨肉瘤细胞Fas的表达情况;LDH法检测骨... 目的研究干扰素-γ(IFN-γ)增强骨肉瘤患者γδT细胞对骨肉瘤杀伤作用的影响。方法以唑来磷酸法扩增骨肉瘤患者外周血γδT细胞。分别使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流式细胞术检测IFN-γ处理前后骨肉瘤细胞Fas的表达情况;LDH法检测骨肉瘤患者γδT细胞对骨肉瘤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 IFN-γ对骨肉瘤细胞Fas的表达明显提高(P<0.01),骨肉瘤患者γδT细胞对骨肉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显著增强(P<0.01)。抗人FasL抗体对γδT细胞杀伤OS细胞作用影响较小(P>0.05);但能显著阻断γδT细胞杀伤IFN-γ预处理OS细胞的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IFN-γ可增强骨肉瘤患者γδT细胞的抗骨肉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治疗 骨肉瘤 干扰素γ γδt细胞
下载PDF
一种简单快速扩增和获取外周血γδT细胞的方法(英文) 被引量:14
18
作者 王克强 侯彦强 李雁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72-374,共3页
本研究目的是建立一种简单快速的扩增人外周血γδT细胞的方法 ,以便用于γδT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和临床过继性免疫治疗的研究。取人外周血 5 - 10ml,分离获取单个核细胞 ,用结核杆菌低分子多肽抗原 (MTb Ag)刺激细胞增殖 ,通过荧光单克... 本研究目的是建立一种简单快速的扩增人外周血γδT细胞的方法 ,以便用于γδT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和临床过继性免疫治疗的研究。取人外周血 5 - 10ml,分离获取单个核细胞 ,用结核杆菌低分子多肽抗原 (MTb Ag)刺激细胞增殖 ,通过荧光单克隆抗体TCRγδ PE染色及流式细胞仪检测γδT细胞所占比例 ,用MTT试验检测细胞毒活性。结果表明 :MTb Ag能特异地刺激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γδT细胞增殖 ,γδT细胞可达 6 9.2 % ,对K5 6 2细胞具有较高的杀伤活性。结论 :本方法是一种简单、快速、特异的体外扩增和获取人外周血γδT细胞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δt细胞 外周血 MTb-Ag 细胞毒活性
下载PDF
固本止咳中药对COPD小鼠肺组织γδT细胞及IL-17的影响 被引量:14
19
作者 刘颖 敬岳 +8 位作者 郭丽丽 舒峻 秦玉英 谷明杰 潘琳 李鸿 马秉智 蔡哲 张洪春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981-3984,共4页
目的:观察固本止咳中药对COPD模型小鼠肺组织上皮细胞间γδT细胞及IL-17影响,探讨其治疗COPD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鼻腔滴入LPS加熏香烟的方法建立COPD小鼠模型,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固本止咳中药组;运用HE染色对形态学进... 目的:观察固本止咳中药对COPD模型小鼠肺组织上皮细胞间γδT细胞及IL-17影响,探讨其治疗COPD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鼻腔滴入LPS加熏香烟的方法建立COPD小鼠模型,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固本止咳中药组;运用HE染色对形态学进行观察,评价COPD小鼠模型;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肺组织上皮间γδT淋巴细胞表达情况;并应用ELISA方法检测小鼠肺组织上皮细胞间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IL-17分泌水平。结果:COPD小鼠模型形态学结果符合COPD临床病理形态学改变;模型对照组较空白对照组γδT淋巴细胞比例明显升高(P<0.05);中药治疗组较模型对照组γδT淋巴细胞比例明显降低(P<0.05)。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7含量与γδT细胞变化趋势同步。结论:固本止咳中药通过调节γδT细胞的生物活性,减少IL-17的分泌,从而减轻气道炎症,减少气道壁损伤-修复过程的发生,改善了呼吸道黏膜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固本止咳中药 黏膜免疫 γδt细胞 IL-17
原文传递
不同磷酸化合物扩增外周血γδ T细胞的效率及条件优化 被引量:13
20
作者 习燕 苗天雨 +4 位作者 万浬科 王元虎 冯婷 巩天祥 李明远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68-871,共4页
目的研究异戊烯焦磷酸(IPP)与帕米磷酸钠(PAM)体外扩增成人外周血γδT细胞的效率及条件优化。方法梯度离心法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别加入(1.0、5.0、10.0、15.0)μg/mL IPP或(2.0、5.0、8.0、12.0)μg/mL PAM及(100.0、200.... 目的研究异戊烯焦磷酸(IPP)与帕米磷酸钠(PAM)体外扩增成人外周血γδT细胞的效率及条件优化。方法梯度离心法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别加入(1.0、5.0、10.0、15.0)μg/mL IPP或(2.0、5.0、8.0、12.0)μg/mL PAM及(100.0、200.0、500.0)IU/mL IL-2,置于100 mL/L小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体系培养,观察并收集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刺激后CD3+TCRδ2+的γδT细胞数量以及比例,并计算其扩增效率。结果经过14 d扩增培养后,IPP组的γδT细胞数量在淋巴细胞中比例可上升为81.3%,PAM组的γδT细胞数量在淋巴细胞中比例上升为78.5%,表明IPP和PAM均能有效刺激扩增γδT细胞,2组的扩增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AM具有与IPP相似的体外扩增γδT细胞的能力,PAM扩增法可能成为扩增γδT细胞更为经济实用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δt细胞 异戊烯焦磷酸 帕米磷酸钠 体外扩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