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苯乙烯苷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海马区病理形态学及脑BACE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刘宁 杨晓颖 +3 位作者 黄健 黎昀 赖术 黄忠仕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559-562,共4页
目的观察二苯乙烯苷(TSG)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海马区病理形态学变化和脑组织中β-淀粉样前体蛋白裂解酶-1(BACE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用的可能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50只3月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TSG低剂量(0.0... 目的观察二苯乙烯苷(TSG)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海马区病理形态学变化和脑组织中β-淀粉样前体蛋白裂解酶-1(BACE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用的可能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50只3月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TSG低剂量(0.033g·kg-1·d-1)组、TSG中剂量(0.1g·kg-1·d-1)组、TSG高剂量(0.3g·kg-1·d-1)组、石杉碱甲(阳性对照)组及模型组,正常对照组为10只同龄C5B7L/6J小鼠。各组给予60d相应药物后,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海马区病理形态学变化;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小鼠脑组织BACE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小鼠海马区形态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BACE1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TSG各剂量组BACE1的表达量与石杉碱甲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SG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机制可能与降低BACE1表达水平,减少β淀粉样蛋白(Aβ)产生,改善神经元损伤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苯乙烯苷 阿尔茨海默病 β-淀粉蛋白裂解酶1
下载PDF
海马高级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和β-淀粉样前体蛋白裂解酶表达增加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认知功能损害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黄冬 苗锐 +6 位作者 李阳 郭涛 张晓梅 杨荣军 赵凯涛 梁军丽 王磊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20-24,共5页
目的:研究海马区域RAGE蛋白与BACE蛋白异常表达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认知功能损害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SHR大鼠与正常血压大鼠(NWR)进行相关研究,增强型磁共振成像(MEMRI)检测大鼠海马脑区生理活动。采用Morris水迷宫、新事物识别... 目的:研究海马区域RAGE蛋白与BACE蛋白异常表达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认知功能损害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SHR大鼠与正常血压大鼠(NWR)进行相关研究,增强型磁共振成像(MEMRI)检测大鼠海马脑区生理活动。采用Morris水迷宫、新事物识别实验分析大鼠的认知功能。使用Western blot分析海马区域高级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与β-淀粉样前体蛋白裂解酶(BACE)蛋白的表达水平。使用免疫蛋白反应对NWR以及SHR大鼠脑切片进行Aβ斑块染色。结果:SHR相比NWR组,大鼠海马脑活动明显减少(0.698与1.499,P<0.01);Morris水迷宫中,SHR组大鼠在测试阶段对平台的寻找时间显著延长(35.3与12.2,P<0.01);新事物识别实验中,SHR组大鼠对新物体的探索时间显著降低(13.7与31.5,P<0.01);通过检测NWR与SHR组中大鼠海马区域RAGE与BACE蛋白的表达水平,发现RAGE与BACE的表达均有显著升高(0.407与0.789,P<0.05;0.733与1.502,P<0.01);对两组大鼠进行切片染色,发现SHR大鼠海马区域有大量Aβ阳性的斑块沉积。结论:SHR大鼠海马功能低下导致认知功能受损,与海马区域RAGE、BACE蛋白表达增加、Aβ斑块沉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认知 海马 海马高级糖基化终末产物受 β-淀粉蛋白裂解酶
下载PDF
上调miR-340减轻异丙酚反复麻醉诱导大鼠的学习记忆障碍
3
作者 邱波 张艺 +1 位作者 姜继述 李兰 《精神医学杂志》 2023年第5期507-512,共6页
目的揭示miR-340-5p在异丙酚(Prop)反复麻醉诱导的大鼠学习记忆障碍中的调控作用。方法通过对大鼠连续5 d尾静脉输注异丙酚诱导学习记忆障碍动物模型,然后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模型组、NC-agomir组和miR-agomir组,每组10只。建模... 目的揭示miR-340-5p在异丙酚(Prop)反复麻醉诱导的大鼠学习记忆障碍中的调控作用。方法通过对大鼠连续5 d尾静脉输注异丙酚诱导学习记忆障碍动物模型,然后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模型组、NC-agomir组和miR-agomir组,每组10只。建模时,对照组大鼠尾静脉输注脂肪乳,其他3组大鼠均尾静脉输注异丙酚。给药处理时,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侧脑室注射10μl的PBS缓冲液,NC-agomir组和miR-agomir组大鼠分别注射10μl的NC-agomir和miR-340-5p-agomir。给药48 h后,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价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并对海马组织进行尼氏染色。根据试剂盒说明书检测海马组织中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通过qRT-PCR检测海马组织中miR-340-5p以及β-淀粉样前体蛋白裂解酶1(BACE1)、淀粉样前体蛋白695(APP695)、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mRNA水平。通过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组织中BACE1、Bcl-2、Bax和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和NC-agomir组比较,miR-agomir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缩短,而穿越平台次数增加(P<0.05)。与模型组和NC-agomir组比较,miR-agomir组大鼠尼氏体形态和数量均明显改善,海马组织中Bcl-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Bax降低(P<0.05)。与模型组和NC-agomir组比较,miR-agomir组大鼠海马组织中MDA水平降低,SOD水平升高(P<0.05);IL-6和TNF-α的mRNA水平降低(P<0.05),miR-340-5p水平升高,BACE1和APP695的mRNA表达水平以及BACE1和Aβ1-42的蛋白水平均降低(P<0.05)。结论上调miR-340-5p有效改善了异丙酚反复麻醉诱导的学习记忆障碍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miR-340-5p可能通过靶向抑制BACE1调节学习记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340-5p 异丙酚 学习记忆障碍 β-淀粉蛋白 β-淀粉蛋白裂解酶1
下载PDF
外源性H_2 S通过调节β-位淀粉样前体蛋白裂解酶1表达对PC12细胞APP/Aβ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代政伟 孟涛 晏勇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CSCD 2011年第1期128-131,共4页
目的观察外源性硫化氢对嗜铬细胞瘤细胞β-位淀粉样前体蛋白裂解酶1(BACE1)的调节作用,进而探讨其对淀粉样前体蛋白/β-位淀粉样蛋白代谢途径的影响。方法用硫氢化钠作外源性H_2S供体,实验设空白对照组、NaHS 50 μmol/L组、NaHS 100μm... 目的观察外源性硫化氢对嗜铬细胞瘤细胞β-位淀粉样前体蛋白裂解酶1(BACE1)的调节作用,进而探讨其对淀粉样前体蛋白/β-位淀粉样蛋白代谢途径的影响。方法用硫氢化钠作外源性H_2S供体,实验设空白对照组、NaHS 50 μmol/L组、NaHS 100μmol/L组和NaHS 200 μmol/L组,按分组浓度处理PC12细胞24 h后,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内BACE1 mRNA及蛋白表达,并用Western blot法继而检测APP代谢过程中关键蛋白APP、C99、C83表达变化,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Aβ40和Aβ42水平。结果 NaHS在实验浓度范围内从基因与蛋白两个水平上呈剂量依赖性下调BACE1表达,并下调C99、Aβ40和Aβ42蛋白表达,上调C83蛋白,各NaHS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APP蛋白表达没有影响,各组间比较差别无显著性(P>0.05)。结论外源性H_2S具有通过调节PC12细胞BACE1表达下调APP/Aβ代谢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性硫化氢 β-淀粉蛋白裂解酶1 淀粉蛋白分泌 嗜铬细胞瘤细胞 阿尔茨海默病
原文传递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β-淀粉样前体蛋白裂解酶1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谭家泽 宦小芳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79-983,共5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对人类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中β-淀粉样前体蛋白裂解酶1(β-site 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 cleaving enzyme1,BACE1)的影响以及可能的细胞信号机制。方法:用不...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对人类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中β-淀粉样前体蛋白裂解酶1(β-site 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 cleaving enzyme1,BACE1)的影响以及可能的细胞信号机制。方法:用不同剂量IGF-1(20、40 ng/ml和80 ng/ml)作用于人类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 24 h,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检测BACE-1mRNA及蛋白水平;Western blot检测淀粉样前体蛋白、C99、C83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hosphoinositide3-kinase/serine threonine kinase,PI3-K/Akt)通路相关蛋白的水平;ELISA检测细胞培养液中β-淀粉样蛋白42(β-amyloid peptide,Aβ42)的水平,然后选择最佳剂量的IGF-1(80 ng/ml)作用于人类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在此之前30 min加入PI3-K抑制剂LY294002(25μmol/L及50μmol/L),重复上述检测。结果:IGF-1降低BACE-1、C99及Aβ42的水平(P=0.000),提高C83的表达(P=0.000),增加Akt的磷酸化(P=0.000),而LY294002具有抑制IGF-1的上述作用。结论:IGF-1降低BACE-1mRNA及蛋白的水平,其机制可能涉及PI3-K/Akt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生长因子-1 β-淀粉蛋白裂解酶1 磷脂酰肌醇-3激 丝氨酸苏氨酸蛋白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清miR-19b-3p表达与认知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9
6
作者 徐静 吴玉泉 +4 位作者 许娟 戴毅 焦德敏 胡金华 陈晓娜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94-998,共5页
目的探索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患者血清差异表达的miRNAs及其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Illumina/Solex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AD患者和健康体检老年人两组(各30例)血清miRNA表达谱;构建miRNA慢病毒质粒,注射至... 目的探索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患者血清差异表达的miRNAs及其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Illumina/Solex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AD患者和健康体检老年人两组(各30例)血清miRNA表达谱;构建miRNA慢病毒质粒,注射至造模成功的AD大鼠静脉内,采用水迷宫实验分析大鼠的认知功能;合成miRNA模拟剂(nfimics)、抑制剂(inhibitor),转染至SH—SY5Y细胞系中,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细胞中β-淀粉样前体蛋白裂解酶1(BACEl)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contr01)相比,AD组血清中miR-146a-5p(10g2AD/Control=2.3)、miR-195—5p(10g2AD/Con-trol=10.2)、miR-20b-5p(10g,AD/Control=15.1)表达上调,miR-19b-3p(10g2AD/Control=-8.0)、miR-125b-3p(10g,AD/Control=-153)表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D组[(26.50±3.12)s]相比,AD+miR-19b-3p组[(15.33±2.78)S]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相比,miR-19b-3p模拟剂组BACEl蛋白表达减少,抑制剂组BACEl蛋白表达增加。结论nliR-19b-3p可能通过调节BACEl的表达改善AD患者的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血清 miR-19b-3p β-淀粉蛋白裂解酶
原文传递
AMPK/SIRT1-PPARγ-PGC1α-BACE1信号通路及其相关因子在阿尔茨海默病病理改变中的作用 被引量:6
7
作者 李莹 黄南渠 +3 位作者 李园园 冯飞 巴智胜 罗勇 《医学综述》 2019年第5期850-855,861,共7页
阿尔茨海默病(AD)是老年人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病理表现为β淀粉样蛋白(Aβ)积聚形成神经炎性斑、过度磷酸化的微管Tau蛋白形成神经元纤维缠结、神经元缺失和胶质增生,其中Aβ的生成和清除研究较多。大脑能量代谢异常可... 阿尔茨海默病(AD)是老年人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病理表现为β淀粉样蛋白(Aβ)积聚形成神经炎性斑、过度磷酸化的微管Tau蛋白形成神经元纤维缠结、神经元缺失和胶质增生,其中Aβ的生成和清除研究较多。大脑能量代谢异常可导致上述AD样病理变化,而AMP活化的蛋白激酶(AMPK)活化后可改善大脑能量代谢,通过抑制β位淀粉样前体蛋白裂解酶1表达及活性,进而调节淀粉样前体蛋白的裂解,以减少Aβ的生成,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也具有类似的作用。此外,AMPK与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的激活及相互作用对PPAR-γ、PGC-1α的信号转导及生理功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β淀粉蛋白 AMP活化的蛋白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过氧化物增殖物激活受Γ 过氧化物增殖物激活受γ共激活因子1α β淀粉蛋白裂解酶1 淀粉蛋白
下载PDF
运动训练对D-半乳糖造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海马β位淀粉样蛋白42和裂解酶1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徐波 徐静 +1 位作者 余锋 季浏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1-114,119,共5页
目的:探讨游泳+跑台的混合运动训练对D-半乳糖所致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海马内β位淀粉样蛋白42和裂解酶1(Aβ42、BACE1)的影响。方法:将1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安静注射组(C组)和运动注射组(T组),所有大鼠连续8周腹腔注射D-gal造... 目的:探讨游泳+跑台的混合运动训练对D-半乳糖所致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海马内β位淀粉样蛋白42和裂解酶1(Aβ42、BACE1)的影响。方法:将1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安静注射组(C组)和运动注射组(T组),所有大鼠连续8周腹腔注射D-gal造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同时,T组大鼠连续进行8周的游泳和跑台(均每周3次,交替进行)相结合的混合运动训练。运用WesternBlot法检测大鼠海马Aβ42蛋白表达量,运用RT-PCR法检测大鼠海马BACE1mRNA和IGF-1mRNA的表达量。结果:①与C组相比,T组大鼠海马内Aβ42蛋白表达量显著减少,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②C组比T组大鼠海马内BACE1mRNA表达量多,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与C组相比,T组大鼠海马内胰岛素源生长因子(IGF)-1mRNA表达增加,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游泳和跑步混合运动训练能延缓AD的发展进程,这可能与运动训练上调了AD大鼠海马内IGF-1mRNA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训练 D-半乳糖 阿尔茨海默病 海马 β-淀粉蛋白42 β淀粉蛋白裂解酶1 胰岛素源生长因子
下载PDF
淫羊藿素通过抑制BACE1阻断APP-PS1-HEK293细胞中淀粉样蛋白生成 被引量:4
9
作者 张歆 冯飞 +3 位作者 李园园 巴智胜 黄南渠 罗勇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166-171,共6页
目的探讨淫羊藿素(ICT)通过抑制β位淀粉样前体蛋白裂解酶1(BACE1)对β-淀粉样蛋白(Aβ)生成的影响。方法使用APP-PS1-HEK293细胞,加入0.1~100μmol/LI CT进行干预。采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FRET)检测IC_(50);MTT及LDH检测细胞活力... 目的探讨淫羊藿素(ICT)通过抑制β位淀粉样前体蛋白裂解酶1(BACE1)对β-淀粉样蛋白(Aβ)生成的影响。方法使用APP-PS1-HEK293细胞,加入0.1~100μmol/LI CT进行干预。采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FRET)检测IC_(50);MTT及LDH检测细胞活力及毒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Aβ_(1-40)浓度,免疫荧光法检测BACE1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BACE1、早老素蛋白1(PS1)、解整合素金属蛋白酶10(ADAM10)和Aβ_(1-40)的表达。结果 ICT以浓度依赖性方式抑制BACE1的活性,IC_(50)为5.70±1.09μmol/L。当ICT浓度为(5~10μmol/L)时,APP-PS1-HEK293细胞的活力增加,LDH漏出率下降;与对照组相比,细胞内Aβ_(1-40)含量高于细胞外,ICT对两者均有降低作用;BACE1、PS1的蛋白表达显著降低,ADAM10表达升高。结论 ICT具有抗Aβ生成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BACE1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素 β淀粉蛋白裂解酶1 β-淀粉蛋白 阿尔茨海默病
下载PDF
瓜子金提取物对D-半乳糖痴呆小鼠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顶鼎 杨菁 +3 位作者 刘冬 凌小力 曾贵荣 周英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796-1798,共3页
目的研究瓜子金提取物对D-半乳糖痴呆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善作用,初步探讨瓜子金提取物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ICR小鼠5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盐酸多奈哌齐片组(3.0 mg·kg-1),瓜子金提取物低、高(25、100 mg... 目的研究瓜子金提取物对D-半乳糖痴呆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善作用,初步探讨瓜子金提取物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ICR小鼠5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盐酸多奈哌齐片组(3.0 mg·kg-1),瓜子金提取物低、高(25、100 mg·kg-1)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小鼠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200 mg·kg-1),每天1次,连续6周(42 d),正常对照组皮下注射等容积生理盐水。各组分别灌胃给予相应药液,连续给药6周,末次给药后进行水迷宫和新物体识别行为学实验,实验结束时取小鼠海马组织采用ELISA法检测海马组织脑源生长因子(BDNF)、人β位淀粉样前体蛋白裂解酶1(BACE1)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定位航行D1-3潜伏期、D2-3总路程明显增加,D2-3速度、经过平台次数明显减少(P<0.05,P<0.01);小鼠辨别指数明显降低(P<0.05);小鼠BDNF含量显著降低,BACE1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瓜子金提取物低剂量(25 mg·kg-1)能明显减少定位航行D3潜伏期(P<0.05)。瓜子金提取物高剂量(100 mg·kg-1)可明显减少定位航行D2-3潜伏期、D3总路程,明显增加D2速度、经过平台次数(P<0.05);能明显升高小鼠新物体识别辨别指数(P<0.05);能明显升高小鼠海马组织BDNF含量,降低BACE1含量(P<0.05)。结论瓜子金提取物对D-半乳糖痴呆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BDNF、BACE1等水平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子金提取物 D-半乳糖 痴呆 脑源生长因子 β淀粉蛋白裂解酶1
原文传递
血清BACE1水平与创伤性脑损伤患者损伤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强 陈以胜 +3 位作者 贾睿超 魏孟广 张文彬 梁海乾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3年第1期13-18,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β位淀粉样前体蛋白裂解酶1(BACE1)表达水平变化与创伤性脑损伤(TBI)患者损伤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武警特色医学中心2018-02—2020-11收治的98例TBI患者为研究对象,将TBI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2个亚组及轻... 目的探讨血清β位淀粉样前体蛋白裂解酶1(BACE1)表达水平变化与创伤性脑损伤(TBI)患者损伤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武警特色医学中心2018-02—2020-11收治的98例TBI患者为研究对象,将TBI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2个亚组及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3个亚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BACE1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TBI患者血清BACE1、IL-12、IL-33水平、入院GCS评分之间相关性;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受伤第3天血清BACE1、入院GCS评分对TBI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轻、中度组受伤第1、3、5天血清BACE1、IL-12及IL-33水平均显著低于重度组(P<0.05),且重度组血清BACE1、IL-12及IL-33水平均随时间变化呈升高趋势(P<0.05)。受伤第3天重度组血清BACE1、IL-12、IL-33水平和入院GCS评分均呈负相关(r=-0.510、-0.431、-0.371,P<0.05),血清BACE1水平与IL-12、IL-33水平呈正相关(r=0.253、0.361,P<0.05)。预后良好组入院GCS评分显著高于预后不良组(P<0.05)。预后良好组受伤第3、5天血清BACE1、IL-12及IL-33水平均显著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且预后不良组血清BACE1、IL-12及IL-33水平均随时间变化呈升高趋势(P<0.05),而预后良好组血清BACE1、IL-12及IL-33水平均随时间变化呈降低趋势(P<0.05)。ROC曲线显示,受伤第3天血清BACE1对预后预测的AUC为0.848,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4.19%、86.57%;入院GCS评分对TBI预后预测的AUC为0.706,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58.06%、74.63%;二者联合对预后预测的AUC为0.915,明显高于二者单独诊断(Z_(联合vs BACE1)=2.138,P=0.033;Z_(联合vs GCS)=3.482,P=0.001),其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0.65%、89.55%。结论TBI患者血清BACE1水平高表达,且随时间延长呈增高趋势,与脑损伤严重程度显著相关,受伤第3天血清BACE1水平与入院GCS评分联合对TBI患者预后具有较高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脑损伤 β淀粉蛋白裂解酶1 损伤程度 预后 血清
下载PDF
电针对APP/PS1小鼠学习记忆及β位淀粉样前体蛋白裂解酶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黄盛 李珑 +4 位作者 王志福 杨敏光 李建鸿 张嘉泳 陈立典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4-50,共7页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效果和作用机制。方法雄性8月龄APP/PS1小鼠24只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和非穴组,各8只。8只野生型小鼠为野生组。电针组电针百会、神庭,非穴组电针双侧肋下非穴区,野生组和模型组予相同抓取和固定,共28 ...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效果和作用机制。方法雄性8月龄APP/PS1小鼠24只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和非穴组,各8只。8只野生型小鼠为野生组。电针组电针百会、神庭,非穴组电针双侧肋下非穴区,野生组和模型组予相同抓取和固定,共28 d。干预后,Morris水迷宫测试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分别采用免疫荧光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小鼠大脑皮质β淀粉样蛋白(Aβ)和β位淀粉样前体蛋白裂解酶1 (BACE1)含量,RT-PCR检测BACE1 m RNA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小鼠Morris水迷宫逃避潜伏期显著下降(P <0.001),穿越平台次数显著增加(P <0.001),BACE1表达和Aβ水平显著减少(P <0.001)。结论电针百会、神庭可能通过抑制APP/PS1小鼠大脑皮质BACE1表达,降低Aβ水平,改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电针 学习记忆 β淀粉蛋白裂解酶1 β淀粉蛋白 小鼠
下载PDF
低氧对SH-SY5Y细胞miR-124及BACE1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晓雯 崔静 李良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15年第4期470-474,共5页
目的研究低氧对培养细胞miR-124及β-淀粉样前体蛋白裂解酶1(BACE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分为对照组、氧-糖剥夺组、Aβ1-42处理组、过表达或抑制miR-124组,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miR-124表达,Western ... 目的研究低氧对培养细胞miR-124及β-淀粉样前体蛋白裂解酶1(BACE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分为对照组、氧-糖剥夺组、Aβ1-42处理组、过表达或抑制miR-124组,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miR-124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BACE1蛋白表达。结果氧-糖剥夺处理48 h,细胞内miR-124表达水平明显下降,仅为对照组的46.9%(P<0.05),BAE1蛋白表达水平与较对照组增高36%(P<0.01);转染miR-124过表达组组细胞内miR-124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增高245倍(P<0.01),为miR-124过表达对照组的219倍(P<0.01),BACE1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下降了29%(P<0.05),较miR-124过表达对照组下降25%(P<0.05)。转染miR-124抑制剂组miR-124表达水平下降至对照组的45.4%(P<0.05),至miR-124抑制对照组的48%(P<0.05),BACE1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升高21%(P<0.05),较miR-124抑制对照组升高40.3%(P<0.01);细胞经Aβ1-42处理24 h,miR-124表达水平较对照组下降52%(P<0.05),BACE1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增高51%(P<0.05)。结论低氧通过降低SH-SY5Y细胞miR-124表达进而升高BAEC1蛋白表达,且可能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早期发病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 miR-124 β-淀粉蛋白(AB) β-淀粉蛋白裂解酶1(BACE1)
下载PDF
表观遗传和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对β位淀粉样前体蛋白裂解酶1表达调控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杨卉 吴天晨 +2 位作者 胡轩铭 李建香 王苏雷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82-884,共3页
β位淀粉样前体蛋白裂解酶1(BACE1)最早于1999年被发现鉴定,它是催化β淀粉样蛋白(Aβ)生成的关键限速酶,而Aβ单体的异常聚集所形成的淀粉样斑块是阿尔茨海默病(AD)的典型病理特征。在AD患者的大脑及体液中BACE1的浓度及活性异常增高,B... β位淀粉样前体蛋白裂解酶1(BACE1)最早于1999年被发现鉴定,它是催化β淀粉样蛋白(Aβ)生成的关键限速酶,而Aβ单体的异常聚集所形成的淀粉样斑块是阿尔茨海默病(AD)的典型病理特征。在AD患者的大脑及体液中BACE1的浓度及活性异常增高,BACE1在AD的病理级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BACE1是减少Aβ生成,改善早期AD的重要药物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β肽类 蛋白质加工 转译后 表观基因组学 β淀粉蛋白裂解酶1
下载PDF
外源性硫化氢对嗜铬细胞瘤细胞β位淀粉样前体蛋白裂解酶1表达的影响
15
作者 代政伟 张华 +3 位作者 孟涛 晏宁 李洁颖 晏勇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26-630,共5页
目的观察外源性硫化氢(H2S)对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β位淀粉样前体蛋白裂解酶1(BACE1)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可能涉及的细胞信号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硫氢化钠(NaHS)处理体外培养的PC12细胞,利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内BACE1mRN... 目的观察外源性硫化氢(H2S)对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β位淀粉样前体蛋白裂解酶1(BACE1)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可能涉及的细胞信号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硫氢化钠(NaHS)处理体外培养的PC12细胞,利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内BACE1mRNA及蛋白表达;继以LY294002和PD98059分别阻断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I3-K/Ak)t及丝裂酶原活化蛋白激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MAPK/ERK1/2)通路,Western blot法检测其对NaHS诱导的通路下游蛋白Akt1和ERK1/2磷酸化的影响及其对BACE1蛋白表达变化的调节;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Aβ42水平的变化。结果 NaHS在实验浓度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下调BACE1mRNA及蛋白表达,200μmol/L时最明显,各NaHS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Y294002抑制NaHS诱导的Akt1蛋白磷酸化,削弱NaHS对BACE1蛋白的下调作用,其表达在LY294002预处理组与NaHS200μmol/L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D98059虽能抑制NaHS导致的ERK1/2蛋白磷酸化,但对其调节BACE1蛋白表达无影响,PD98059预处理组与NaHS200μmol/L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处理条件下的Aβ42表达与BACE1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结论外源性H2S下调PC12细胞BACE1表达,其机制可能与PI3-K/Akt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而与MAPK/ERK1/2通路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性硫化氢 β淀粉蛋白裂解酶1 磷脂酰肌醇3-激 丝氨酸苏氨酸蛋白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1/2
下载PDF
NHE-1 miRNA转染所致细胞内pH值变化对BACE1的影响
16
作者 于国华 方伯言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9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的人Na+-H+交换体-1(NHE-1)miRNA转染人源性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SH-SY5Y)后,细胞内pH值变化及其对β位淀粉样前体蛋白裂解酶1(BACE1)的影响。方法培养SH-SY5Y,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HE-1基因敲低组和阴性对照组,并构...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的人Na+-H+交换体-1(NHE-1)miRNA转染人源性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SH-SY5Y)后,细胞内pH值变化及其对β位淀粉样前体蛋白裂解酶1(BACE1)的影响。方法培养SH-SY5Y,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HE-1基因敲低组和阴性对照组,并构建NHE-1基因敲低细胞模型。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各组细胞内pH值,通过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BACE1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NHE-1基因敲低组细胞内pH值明显降低(P<0.01),阴性对照组细胞内pH值无明显变化;NHE-1基因敲低组细胞内BACE1 mRNA表达及蛋白含量明显增高(P<0.01),阴性对照组细胞内BACE1 mRNA表达及蛋白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细胞内pH值降低能够增强BACE1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β淀粉蛋白裂解酶1 细胞内PH值 NHE-1基因
下载PDF
miR-4792通过结合BACE1调节胰腺癌增殖、迁移和侵袭
17
作者 裴芝皆 车俊志 +2 位作者 肖曙玲 谢飞 上官昌盛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134-139,共6页
目的探究miR-4792对胰腺癌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下载GSE59856和GSE71533数据集,取上调表达的交集基因miR-4792,构建稳定过表达miR-4792的胰腺癌细胞系PANC-1、SW1990,采用CCK-8实验和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迁移和侵... 目的探究miR-4792对胰腺癌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下载GSE59856和GSE71533数据集,取上调表达的交集基因miR-4792,构建稳定过表达miR-4792的胰腺癌细胞系PANC-1、SW1990,采用CCK-8实验和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通过裸鼠皮下种植瘤模型检测过表达miR-4792对肿瘤体内生长的影响,经Targetscan预测miR-4792的靶基因,下载GSE62452、TCGA数据集,筛选出基因β-淀粉样前体蛋白裂解酶1(beta-site APP cleaving enzyme-1,BACE1),分析其表达与胰腺癌恶性临床表型的关系,并验证miR-4792与BACE1的靶向关系。结果与miR-NC组比较,miR-4792组miR4792水平升高,细胞增殖能力、迁移及侵袭细胞数均增加,肿瘤体积变化趋势明显增强,肿瘤组织体积、重量及miR-4792水平升高(P<0.05)。Targetscan预测miR-4792的靶基因为BACE1,其表达与胰腺癌复发、增殖、无进展生存期、预后、M分期及G分期密切相关(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明,miR-4792可直接作用于靶基因BACE13′UTR下调其表达,与miR-NC组比较,miR-4792组BACE1 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miR-4792组比较,miR-4792+BACE1组BACE1蛋白表达增加,细胞增殖能力、迁移及侵袭细胞数均降低(P<0.05);但miR-4792+BACE1组和miR-NC组上述指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R-4792在胰腺癌中表达上调,其过表达可促进胰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可能与靶向下调BACE1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miR-4792 β-淀粉蛋白裂解酶 1 增殖 迁移 侵袭
下载PDF
β位淀粉样前体蛋白裂解酶2基因敲除斑马鱼动物模型的构建及其初步应用
18
作者 卢晶 吴谦 +3 位作者 谢荣荣 仇海燕 程呈 杨金奎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39-843,共5页
目的构建β位淀粉样前体蛋白裂解酶2(β-site APP-cleaving enzyme 2,BACE2)基因敲除斑马鱼动物模型并及其初步探索其应用。方法运用CRISPR/Cas9技术,在斑马鱼中设计针对靶点的gRNA,使之诱导靶点突变,经测序鉴定得到突变体。结果BACE2... 目的构建β位淀粉样前体蛋白裂解酶2(β-site APP-cleaving enzyme 2,BACE2)基因敲除斑马鱼动物模型并及其初步探索其应用。方法运用CRISPR/Cas9技术,在斑马鱼中设计针对靶点的gRNA,使之诱导靶点突变,经测序鉴定得到突变体。结果BACE2纯合突变体在早期部分无法存活,RT-PCR结果显示BACE2基因在斑马鱼的早期发育中持续表达。结论 BACE2基因敲除的斑马鱼动物模型将为进一步研究BACE2基因在斑马鱼胰腺发育中的作用和针对糖尿病的药物靶点筛选提供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敲除 CRISPR/Cas9 斑马鱼 β淀粉蛋白裂解酶2
下载PDF
金钗石斛总生物碱对Aβ_(25-35)所致大鼠海马组织Aβ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19
作者 张明辉 李菲 +2 位作者 张玮 吴芹 石京山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观察金钗石斛总生物碱(Dendrobium nobil Lindl.Alkaloids,DNLA)对β-淀粉样蛋白(Aβ_(25-35))诱导的大鼠痴呆模型海马组织Aβ含量的影响。方法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DNLA低剂量(40 mg/kg/d)及高剂... 目的观察金钗石斛总生物碱(Dendrobium nobil Lindl.Alkaloids,DNLA)对β-淀粉样蛋白(Aβ_(25-35))诱导的大鼠痴呆模型海马组织Aβ含量的影响。方法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DNLA低剂量(40 mg/kg/d)及高剂量组(80 mg/kg/d)。预给药7 d后,双侧海马注射Aβ_(25-35)(1μg/μL,5μL),假手术组注射同体积生理盐水,术后继续灌胃14 d,Morris水迷宫检查大鼠空间学习成绩,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组织Aβ_(1-42)含量,β淀粉样前体蛋白(APP)和β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裂解酶1(BACE1)的蛋白表达。结果双侧海马注射Aβ_(25-35)后,模型组大鼠空间学习成绩明显比假手术组差,给予DNLA后可改善大鼠空间学习成绩;模型组大鼠海马Aβ_(1-42)、APP和BACE1蛋白量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与模型组比较,DNLA给药可明显减少海马组织Aβ_(1-42)的含量,降低APP和BACE1蛋白在海马组织的表达(P<0.05)。结论 DNLA具有改善Aβ_(25-35)所致大鼠痴呆模型的作用,可能与减少海马组织Aβ_(1-42)产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钗石斛总生物碱 β-淀粉蛋白 β淀粉蛋白 β淀粉蛋白蛋白裂解酶1 大鼠
下载PDF
跑台运动通过激活AMPK减少APP/PS1小鼠海马Aβ沉积 被引量:7
20
作者 闫清伟 赵娜 +2 位作者 夏杰 李百侠 崔海燕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1-80,共10页
目的:探讨AMPK介导的运动减少APP/PS1小鼠海马Aβ沉积的分子机制。方法:将3月龄C57BL/6品系的APP/PS1小鼠和野生小鼠各48只分别随机分为APP/PS1安静对照组(ADC,n=24)、APP/PS1运动组(ADE,n=24)、野生安静对照组(WTC,n=24)和野生运动组(W... 目的:探讨AMPK介导的运动减少APP/PS1小鼠海马Aβ沉积的分子机制。方法:将3月龄C57BL/6品系的APP/PS1小鼠和野生小鼠各48只分别随机分为APP/PS1安静对照组(ADC,n=24)、APP/PS1运动组(ADE,n=24)、野生安静对照组(WTC,n=24)和野生运动组(WTE,n=24)。ADE、WTE组进行12周跑台运动,同时ADC、WTC组置于安静跑台环境。采用ELISA实验测海马ATP、AMP含量,RT-qPCR实验测海马AMPK和BACE1mRNA水平,Western Blot实验测海马AMPK及其磷酸化(p-AMPK)蛋白表达、Sirt1、PPARγ、PGC1α、BACE1、Aβ等蛋白表达,免疫组化实验测海马SPs水平。结果:1) 12周跑台运动可提高APP/PS1小鼠海马, ATP、AMP含量,增加AMP/ATP比值(P<0.05);2)上调AMPK mRNA,上调AMPK蛋白表达及p-AMPK水平,上调Sirt1、PPARγ、PGC1α蛋白表达水平(P<0.05);3)下调BACE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P<0.05),同时下调Aβ蛋白和SPs(P<0.01)。结论:12周跑台运动减少APP/PS1小鼠海马Aβ沉积的分子机制可能和运动激活AMPK,改善海马能量代谢,继而调节AMPK-BACE1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跑台运动 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 海马 能量代谢 β-位淀粉蛋白裂解酶1 β-淀粉蛋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