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第Ⅲ组代谢性谷氨酸受体抑制Aβ_(31~35)诱导的神经元胞内钙增高 被引量:1
1
作者 赵丽 崔爱玲 张策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561-1564,共4页
目的观察第Ⅲ组代谢型谷氨酸受体激动剂L-SOP和(R,S)-PPG对Aβ31~35所致培养神经元胞内Ca2+浓度升高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的大鼠额叶皮层神经元,分别加入第Ⅲ组mG luR s激动剂L-SOP或(R,S)-PPG,利用实时Ca2+荧光成像技术观察对Aβ31~3... 目的观察第Ⅲ组代谢型谷氨酸受体激动剂L-SOP和(R,S)-PPG对Aβ31~35所致培养神经元胞内Ca2+浓度升高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的大鼠额叶皮层神经元,分别加入第Ⅲ组mG luR s激动剂L-SOP或(R,S)-PPG,利用实时Ca2+荧光成像技术观察对Aβ31~35所致〔Ca2+〕i升高的影响。结果急性给予Aβ31~35可引起培养神经元的〔Ca2+〕i水平呈剂量依赖性的升高,即随着Aβ31~35浓度的增加,其〔Ca2+〕i升高的幅度逐渐增加,而潜伏期逐渐缩短;经L-SOP或(R,S)-PPG预处理后,使Aβ31~35所引起的〔Ca2+〕i的平均升高幅度降低,平均潜伏期明显延长。结论在离体培养的神经元第Ⅲ组mG luR s的激活可通过抑制Aβ31~35引起的Ca2+超载,对Aβ31-35诱导的神经毒发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淀粉31~35 胞内钙浓度 L型谷氨酸受体激动剂 (R S)-环氧乙烷聚合物
下载PDF
Humanin拮抗Aβ_(31-35)引起的培养皮层神经元胞内Ca^(2+)浓度升高 被引量:5
2
作者 李灵敏 乔健天 张策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7-131,共5页
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in,Aβ)在脑组织中的过多沉积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发病密切相关。Aβ的毒性作用机制目前尚不明确,有研究认为扰乱细胞内钙稳态是其重要机制之一。Aβ31-35是一个小的Aβ活性片段,... 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in,Aβ)在脑组织中的过多沉积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发病密切相关。Aβ的毒性作用机制目前尚不明确,有研究认为扰乱细胞内钙稳态是其重要机制之一。Aβ31-35是一个小的Aβ活性片段,具有与完整肽链相同的神经毒作用。Humanin(HN)是一种存在于AD患者脑组织中具有神经保护作用的多肽,它能有效抑制Aβ诱发的神经元死亡。本研究应用Ca2+荧光成像技术,检测不同时间给予不同浓度的HN对Aβ31-35引起的培养皮层神经元[Ca2+]i升高的影响,探讨HN对Aβ31-35神经毒的抑制作用是否通过抑制Aβ31-35所致的细胞内钙稳态紊乱而实现。结果显示:HN(10μmol/L)预孵育10min部分抑制Aβ31-35(25μmol/L)所致的神经元[Ca2+]i的升高。当HN与Aβ31-35(25μmol/L)同时加入时,10μmol/L HN未能改变Aβ31-35(25μmol/L)引起的神经元[Ca2+]i升高的幅度,但可延迟[Ca2+]i的升高;而20μmol/L HN明显抑制了Aβ31-35(25μmol/L)引起的神经元[Ca2+]i的升高。以上实验结果提示,Aβ31-35引起神经细胞内钙稳态的紊乱是其神经毒作用机制之一;HN抑制Aβ31-35引起的神经元[Ca2+]i升高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β-淀粉蛋白31-35 HUMANIN 胞内钙离子
原文传递
溶血磷脂酸对β-淀粉样蛋白片段AβP31-35所致小鼠大脑皮层离体神经元凋亡的神经保护作用(英文) 被引量:3
3
作者 郑肇青 方羡君 +1 位作者 张宇 乔健天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89-294,共6页
已报道低浓度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LPA)对去血清培养所致的神经元凋亡有神经保护作用.为了进一步观察LPA是否对β-amyloid peptide fragment 31-35(AβP31-35)所致的神经元凋亡也起类似的作用,本研究应用DNA电泳分析、HO33... 已报道低浓度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LPA)对去血清培养所致的神经元凋亡有神经保护作用.为了进一步观察LPA是否对β-amyloid peptide fragment 31-35(AβP31-35)所致的神经元凋亡也起类似的作用,本研究应用DNA电泳分析、HO33342和TUNEL染色法等技术,对培养的小鼠大脑皮层神经元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只有使用较低浓度的LPA(1~10μmol/L)、并且将此剂量的LPA比AβP31-35提前12~24 h加入培养液时,才可看到LPA明显削弱了AβP31-35所致的神经元凋亡.以上结果表明,适当浓度的LPA在长时间预作用的条件下,可对AβP31-35所致的皮层神经元凋亡起保护因子或抗凋亡因子的作用,但其作用途径可能较在去血清培养所致的凋亡时更为复杂,因为在去血清的同时加入LPA就能制止去血清所致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层神经元 凋亡 β-淀粉蛋白31-35 溶血磷脂酸 神经保护作用 小鼠
下载PDF
雷帕霉素改善Aβ31-35所致小鼠昼夜节律紊乱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昌图 张蕊 +4 位作者 原媛 赵今 任亚楠 王丽 王晓晖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53-659,共7页
目的:观察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雷帕霉素(Rapa)对β-淀粉样蛋白31-35(Aβ31-35)引起的C57BL/6小鼠昼夜节律紊乱及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系HT22中Per2表达异常的影响。方法:选取6~8周雄性C57BL/6小鼠进行跑轮行为学实验,分析Rapa在改善Aβ31-3... 目的:观察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雷帕霉素(Rapa)对β-淀粉样蛋白31-35(Aβ31-35)引起的C57BL/6小鼠昼夜节律紊乱及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系HT22中Per2表达异常的影响。方法:选取6~8周雄性C57BL/6小鼠进行跑轮行为学实验,分析Rapa在改善Aβ31-35所致小鼠昼夜节律紊乱中的作用。将HT22神经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Aβ31-35组、Rapa预处理组和Rapa单独处理组,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上述各组细胞于circadian time(CT)4、CT8、CT12、CT16、CT20和CT24的Per2 mRNA表达水平,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Per2 mRNA表达差异最大时点CT16的PER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β31-35引起小鼠昼夜节律紊乱,自由运转周期显著延长;Rapa预处理后,小鼠的昼夜节律紊乱情况有所改善,自由运转周期显著降低。Aβ31-35引起HT22细胞活力显著降低且具有剂量依赖性;Rapa预处理后有效逆转Aβ31-35诱导的HT22细胞存活率下降(P<0.05)。经Aβ31-35处理后,HT22细胞Per2的mRNA水平在CT16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Rapa预处理后Per2的mRNA异常表达得到显著改善。与对照组相比,Aβ31-35组CT16时Per2蛋白水平显著降低;与Aβ31-35组相比,Rapa预处理组Per2蛋白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升高(P<0.05)。结论:Rapa可以有效缓解Aβ31-35所致C57BL/6小鼠昼夜节律紊乱,并有效改善Aβ31-35所致HT22细胞中Per2的异常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昼夜节律 雷帕霉素 β-淀粉蛋白31-35 Per2蛋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