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5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规范治疗冠心病的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43
1
作者 陈韵岱 +1 位作者 董蔚 汪京嘉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8-123,共16页
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已被证实可降低无禁忌证冠心病患者的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风险,而我国冠心病人群中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存在明显不规范,主要体现为使用率低、使用剂量不足和长期治疗依从性差。该共识在《β肾上腺... 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已被证实可降低无禁忌证冠心病患者的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风险,而我国冠心病人群中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存在明显不规范,主要体现为使用率低、使用剂量不足和长期治疗依从性差。该共识在《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在心血管疾病应用专家共识》基础上,汇总了近年来出现的新证据,进一步细化患者分类,明确了冠心病患者β受体阻滞剂应用应遵循的“BETA”原则,即Beneficial assessment(获益评估)、Enough dosage(足量应用)、Timely usage(及时使用)、Adequate titration(充分滴定),就不同患者人群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临床指征、用法用量、治疗目标和疗程给出了明确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受体阻滞剂 冠心病 慢病 二级预防 专家共识
下载PDF
天麻钩藤汤加减治疗肝阳上亢型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及对神经递质节律的影响 被引量:41
2
作者 王志刚 程俊伟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期81-84,89,共5页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汤加减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肝阳上亢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对神经递质节律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肝阳上亢型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达到病例选择范围的93例患者按...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汤加减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肝阳上亢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对神经递质节律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肝阳上亢型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达到病例选择范围的93例患者按照治疗药物不同分为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49)。对照组采取西药基础治疗,观察组采用西药基础治疗+天麻钩藤汤加减治疗。疗程结束后,观察2组血压水平、神经递质节律、中医症状积分。结果:1)观察组晨起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晨起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舒张压、24 h平均舒张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神经肽Y、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血管加压素、强啡肽-A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物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甘氨酸、γ-氨基丁酸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天冬氨酸、谷氨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观察组治疗后中医症状总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原发性高血压肝阳上亢型患者,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增加天麻钩藤汤加减治疗,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神经递质节律的恢复,调节血压,同时对降低中医症状积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钩藤汤 肝阳上亢型 原发性高血压 神经递质节律 血压水平 中医症状积分 钙离子拮抗剂 β受体阻滞剂
下载PDF
胺碘酮联合β受体阻滞剂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律失常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0
3
作者 吕萍 金光临 +2 位作者 曾丽萍 曾慧君 郑燕琳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250-252,共3页
目的研究胺碘酮合并β受体阻滞剂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有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入院治疗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以数字表法随机将所有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使用胺碘酮联合... 目的研究胺碘酮合并β受体阻滞剂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有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入院治疗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以数字表法随机将所有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使用胺碘酮联合β受体阻滞剂进行治疗,对照组仅使用β受体阻滞剂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心功能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相关的心功能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心功能水平相比于对照组调节显著。2组患者体内的炎症因子TNF-α,IL-6以及Hs-CRP含量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的减小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有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临床实施胺碘酮合并β受体阻滞剂进行相关的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碘酮 β受体阻滞剂 急性心肌梗死 快速心律失常 心功能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神经内分泌抑制剂应用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22
4
作者 李静 谢诚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39-841,845,共4页
目的了解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三类神经内分泌抑制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MRA)的使用情况。方法收集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2012年8月—2013年7月住... 目的了解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三类神经内分泌抑制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MRA)的使用情况。方法收集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2012年8月—2013年7月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历资料,对患者临床特征、三类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纳入621例患者,三类药使用率分别为β-受体阻滞剂90.2%、ACEI/ARB 84.2%、MRA68.3%,联合使用神经内分泌抑制剂患者达90.7%,剂量达标率分别为MRA 100.0%,ACEI/ARB 78.6%、β-受体阻滞剂73.0%。结论我院三类神经内分泌抑制剂使用与治疗指南尚有一定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β-受体阻滞剂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下载PDF
2004年高血压研究的循证医学新进展 被引量:21
5
作者 张维忠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3期185-187,共3页
本文通过回顾 2004年高血压研究的循证医学进展,纠正了对高血压治疗的一些误区,更新了对降压药物作用的认识。
关键词 高血压 降压治疗 联合治疗 β-受体阻滞剂 利尿药 长效钙离子拮抗剂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下载PDF
心肌梗死后交感神经的重构现象 被引量:18
6
作者 喜杨 曲秀芬 +3 位作者 于彦伟 李晶洁 赵钢 黄永麟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4年第3期177-180,共4页
目的 探讨大鼠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交感神经重构机制及 β受体阻滞剂在心肌梗死后交感神经重构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抗酪氨酸羟化酶的免疫组化染色方法 ,检测心肌梗死后 3d、 7d、 30d及普奈洛尔干预后的左心室梗死周围、室... 目的 探讨大鼠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交感神经重构机制及 β受体阻滞剂在心肌梗死后交感神经重构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抗酪氨酸羟化酶的免疫组化染色方法 ,检测心肌梗死后 3d、 7d、 30d及普奈洛尔干预后的左心室梗死周围、室间隔和右心室中交感神经支配的密度和范围。结果 心肌梗死后 3d ,交感神经支配密度在梗死周围和室间隔中降低 ,在右心室中增加 (P <0 0 5 ) ;心肌梗死后 7d ,梗死周围、室间隔和右心室中交感神经支配密度和范围均增加 ;心肌梗死后30d时上述变化更加明显 (P <0 0 1)。普奈洛尔促使心肌梗死后各部位心室中交感神经支配的范围趋于正常化 ,并降低室间隔和右心室中的交感神经支配密度 (P <0 0 1)。结论 左心室心肌梗死后的梗死周围、室间隔和右心室中出现交感神经重构现象 ,β受体阻滞剂能改善心肌梗死后的交感神经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交感神经 重构现象 免疫组化 普奈洛尔
原文传递
85例中国人长QT综合征先证者的临床特征及有关基因突变研究现状 被引量:20
7
作者 李翠兰 张莉 +5 位作者 胡大一 崔长琮 刘文玲 滕思勇 王擎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4年第6期328-334,共7页
目的 研究我国长QT综合征 (LQTS)病人的临床特征和基因突变特点。方法 按照 1993年Schwartz等提出的LQTS诊断标准确诊为本病的家系 85个 ,分别来自 18个省、市、自治区。其中 4 3个家系由中国离子通道病注册中心的协作成员提供 ,其余... 目的 研究我国长QT综合征 (LQTS)病人的临床特征和基因突变特点。方法 按照 1993年Schwartz等提出的LQTS诊断标准确诊为本病的家系 85个 ,分别来自 18个省、市、自治区。其中 4 3个家系由中国离子通道病注册中心的协作成员提供 ,其余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LQTS随访患者。对先证者及其家族成员进行 6导联或 12导联心电图同步记录 ,对先证者的临床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对先证者及其家庭成员抽取外周血标本 ,用PCR SSCP加测序验证或经心电图初步分型后再进行PCR SSCP及测序的方法进行基因筛查。结果 先证者平均发病年龄 (17 3± 14 2 )岁 ,在 2 0岁以前发病的占 6 0 % ;女性居多 ,男性占 2 4 % ,女性占 76 %。发病症状有晕厥 (91 8% )、黑(2 8 9% )、心悸 (2 5 0 % )、胸闷 (34 2 % )及其它如抽搐、胸背痛、头晕 (2 1 1% )等 ;诱发因素有情绪紧张或激动 (5 1 3% ) ,劳累、运动或体力劳动 (5 1 3% ) ,休息或睡眠 (2 6 3% ) ,突然惊吓 /电话铃响 (19 7% ) ,经期或产褥期 (15 8% ) ,其它如寒冷或发烧 (15 8% )。病人的QTc值为 (0 .5 6±0 .0 7)s。LQTS病人的心电图上T波多变 ,QT间期可出现暂时正常化。有猝死家族史的家系占31 6 %。有LQTS家族史的占 6 3%。在 85个LQTS先证者中 ,同时伴聋哑 1例 ,预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QTS 先证者 病人 患者 β受体阻滞剂 长QT综合征 心电图 联合应用 家系 突变
原文传递
β-受体阻滞剂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0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20
8
作者 汤晔华 姜绮霞 +1 位作者 赵燕敏 黄高忠 《海军医学杂志》 2016年第2期160-161,185,共3页
目的研究β-受体阻滞剂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90例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年龄>65岁),其中48例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作为对照组,治疗组4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酒石酸美托洛尔(倍他洛克)6.25 mg/次,2次/d... 目的研究β-受体阻滞剂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90例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年龄>65岁),其中48例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作为对照组,治疗组4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酒石酸美托洛尔(倍他洛克)6.25 mg/次,2次/d,逐渐加量,2周剂量加倍1次,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2.9%,明显高于对照组(75.0%);另外,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服用倍他洛克后,静息心率明显降低,地高辛和胺碘酮的使用率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规范应用β-受体阻滞剂能显著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更易达到靶目标心率,降低了病死率和合并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受体阻滞剂 慢性心力衰竭 老年患者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动物肌肉组织中32种β-激动剂、β-阻滞剂和糖肽类抗生素药物残留 被引量:14
9
作者 韩婉清 吴楚森 +5 位作者 吴玉銮 董浩 王莉 王斌 冼燕萍 罗海英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89-296,共8页
建立了同时测定动物肌肉组织中27种β-激动剂、3种β-阻滞剂和2种糖肽类抗生素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方法。样品经酶解、蛋白沉淀后,以乙酸乙酯-异丙醇(6∶4,V/V)提取,StarataX-C固相萃取净化,BEH C18色谱柱分离,乙... 建立了同时测定动物肌肉组织中27种β-激动剂、3种β-阻滞剂和2种糖肽类抗生素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方法。样品经酶解、蛋白沉淀后,以乙酸乙酯-异丙醇(6∶4,V/V)提取,StarataX-C固相萃取净化,BEH C18色谱柱分离,乙腈-0.1%甲酸梯度洗脱,串联质谱ESI+电离,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32种目标物在线性范围内相关性良好(R2〉0.995),多巴胺、瑞普特罗、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的方法检出限为5μg/kg,其它目标物的检出限为3μg/kg;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3.6%~103%,相对标准偏差(n=6)为3.9%~10.4%,日间精密度为4.5%~9.8%。结果表明,本方法准确、灵敏,适用于动物肌肉组织中β-激动剂、β-阻滞剂,以及糖肽类抗生素的高通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激动剂 β-阻滞剂 糖肽类抗生素 动物肌肉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下载PDF
婴幼儿血管瘤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14
10
作者 郑家伟 张凌 陈正岗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289-296,共8页
婴幼儿血管瘤(IH)是儿童最常见的良性肿瘤,60%以上发生于头颈部,其大小、形态、生长情况、消退后的残余病变和对治疗的反应程度等个体差异很大。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一般均能明确诊断,必要时可做彩色超声和(或)磁共振辅助诊断。血管瘤... 婴幼儿血管瘤(IH)是儿童最常见的良性肿瘤,60%以上发生于头颈部,其大小、形态、生长情况、消退后的残余病变和对治疗的反应程度等个体差异很大。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一般均能明确诊断,必要时可做彩色超声和(或)磁共振辅助诊断。血管瘤的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激光治疗和手术治疗3大手段,需根据部位、大小、类型、分期等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普萘洛尔因疗效、耐受性和安全性均优于糖皮质激素,现已成为首选的一线治疗药物,但其远期影响有待观察和评价。IH的最快速增殖期约在出生后2个月完成,如需全身治疗,最好在3个月前开始。治疗的目的是控制血管瘤生长,加速消退,减少后遗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血管瘤 普萘洛尔 β受体阻滞剂
下载PDF
β受体阻滞剂和甲巯咪唑在老年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引起新发甲亢中的作用 被引量:13
11
作者 周作荣 董娟 倪劲松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427-431,共5页
目的分析β受体阻滞剂联合抗甲状腺药物治疗老年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0年3月至2012年12月北京中日友好医院新诊断的老年轻型Graves′病患者32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16例。A组患者应用甲巯咪唑治疗,B... 目的分析β受体阻滞剂联合抗甲状腺药物治疗老年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0年3月至2012年12月北京中日友好医院新诊断的老年轻型Graves′病患者32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16例。A组患者应用甲巯咪唑治疗,B组患者联合应用甲巯咪唑和盐酸普萘洛尔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治疗前后的甲状腺功能及自身抗体变化情况,应用原始问卷调查评估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应用SF-36评分量表进行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的评估。采用SPSS 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FT3、FT4、TSH、TRAb、TPOAb较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组t=5.469、5.670、17.307、4.111、4.435,P<0.01;B组t=6.417、7.092、20.828、4.114、5.973,P<0.01),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原始问卷调查显示,B组在多汗、气促、易疲劳等症状方面的改善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68、2.797、2.320,P<0.05)。SF-36生活质量评分量表显示,B组在躯体功能及身痛改善上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79、2.400,P<0.05)。结论β受体阻滞剂虽然没有加强抗甲状腺药物对甲状腺功能的作用,但能减轻老年Graves′病患者某些特定的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 β受体阻滞剂 生活质量 抗甲状腺药物
原文传递
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的长期预后及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 被引量:13
12
作者 于圣永 沈建华 +4 位作者 陆敬平 赵东生 张刚 耿洁 单其俊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71-677,共7页
目的目前对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CPVT)的临床特征的认识相对不足,并缺少完善的评估疗效、预测室性心律失常的方法,本研究对CPVT的治疗及预后进行长期随访,评估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指标。方法 6例CPVT患者给予β受体阻滞剂,... 目的目前对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CPVT)的临床特征的认识相对不足,并缺少完善的评估疗效、预测室性心律失常的方法,本研究对CPVT的治疗及预后进行长期随访,评估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指标。方法 6例CPVT患者给予β受体阻滞剂,部分患者给予普罗帕酮,1例患者给予导管消融肾动脉去交感神经术治疗。观察心电图、心律失常特点及长期随访预后。结果 6例患者经治疗后1例未再发生晕厥,3例因停β受体阻滞剂一次而发生晕厥,1例因停服β受体阻滞剂猝死,1例仍反复晕厥后猝死。所有患者于胸导联出现ST段抬高、T波双峰或倒置,4例患者出现T电交替,部分患者可见明显的U波,β受体阻滞剂治疗后这些心电异常消失或减轻。所有患者室性心动过速发作前均有窦性心动过速及频发室性早搏。结论 T波双峰或倒置、T波电交替、U波增高可能是CPVT的心电图特点,观察这些心电异常及有无窦性心动过速、频发室性早搏有助于评估β受体阻滞剂的疗效及预测致死性室性心律失常。β受体阻滞剂的依从性是预测预后的强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 β受体阻滞剂 猝死 儿童
原文传递
β_1受体阻滞剂琥珀酸美托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2
13
作者 赵卫国 崔洁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27期58-59,共2页
目的观察β受体阻滞剂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作用。方法3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应用利尿剂、洋地黄和血管扩张剂的基础上,应用琥珀酸倍他乐克缓释片进行治疗,对比观察治疗前后的心率、血压、心脏功能和预后。结果证明倍... 目的观察β受体阻滞剂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作用。方法3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应用利尿剂、洋地黄和血管扩张剂的基础上,应用琥珀酸倍他乐克缓释片进行治疗,对比观察治疗前后的心率、血压、心脏功能和预后。结果证明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心衰能显著提高心脏功能,减慢心率,降低心脏负荷。结论应用β阻滞剂能显蓍地改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琥珀酸美托洛尔 充血性心力衰竭 β阻滞剂
下载PDF
卡维地洛对脂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2
14
作者 余传林 刘叔文 吴曙光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01年第1期28-29,共2页
目的 考察卡维地洛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脂的影响。方法 经多中心临床试验 ,随机双盲试验组 10 0对 ,与拉贝洛尔 (Labetalol)作平行对照 ,开放试验 30 0例 ,自身前后对照。结果 组内配对t检验表明 ,卡维地洛和拉贝洛尔两组... 目的 考察卡维地洛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脂的影响。方法 经多中心临床试验 ,随机双盲试验组 10 0对 ,与拉贝洛尔 (Labetalol)作平行对照 ,开放试验 30 0例 ,自身前后对照。结果 组内配对t检验表明 ,卡维地洛和拉贝洛尔两组给药前后TCH、TG、HDL均无显著差异。组间比较也无显著差异 ;开放试验表明 ,卡维地洛给药前后TCH、TG的变化无显著差异。结论 卡维地洛为兼有α1 受体阻断作用的 β 受体阻断剂 ,无内在拟交感活性 ,对脂质代谢没有不良影响 ,因而具有较大的优越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维地洛 β-阻断剂 原发性高血压 血脂 影响 药物治疗
下载PDF
脓毒症发病机制及β受体阻滞剂用于早期脓毒症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5
作者 吕扬 王东浩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5-118,共4页
脓毒症由感染导致,并引发全身炎症反应,重症患者可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虽然全世界医学界同仁多次发起拯救脓毒症的倡议,并反复制定和更新脓毒症集束化治疗方案,但脓毒症病死率仍居高不下.脓毒症引起全身炎症反应失控.大多数与脓毒症相... 脓毒症由感染导致,并引发全身炎症反应,重症患者可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虽然全世界医学界同仁多次发起拯救脓毒症的倡议,并反复制定和更新脓毒症集束化治疗方案,但脓毒症病死率仍居高不下.脓毒症引起全身炎症反应失控.大多数与脓毒症相关的免疫细胞表面表达β肾上腺素能受体,故而在脓毒症早期β受体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β受体阻滞剂作为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传统用药,近年来应用于交感兴奋性疾病并显示出可以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的效果.故而将β受体阻滞剂用于早期脓毒症患者,可下调其炎症反应程度,从而达到保护器官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受体阻滞剂 脓毒症 炎症 免疫
下载PDF
不同β-受体阻滞剂治疗婴幼儿型血管瘤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6
作者 陶超 徐仙赟 +1 位作者 刘海金 刘潜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72-276,共5页
婴幼儿型血管瘤(infantile hemangioma,IH)是小儿常见病和多发病,对儿童和家属的生理及心理健康危害较大,近年来其治疗有较大的进展。β-受体阻滞剂替代激素作为一线治疗药物,其治疗IH的适应证、疗效及安全性问题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重... 婴幼儿型血管瘤(infantile hemangioma,IH)是小儿常见病和多发病,对儿童和家属的生理及心理健康危害较大,近年来其治疗有较大的进展。β-受体阻滞剂替代激素作为一线治疗药物,其治疗IH的适应证、疗效及安全性问题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重点。本文将对不同的β-受体阻滞剂药物治疗IH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为临床用药和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受体阻滞剂 血管瘤 适应证
原文传递
继发于危重症的室速风暴及其治疗 被引量:10
17
作者 张群英 牛云茜 陈柏荣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31期10-12,共3页
目的:观察静脉应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室速风暴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2005年1月~2008年1月我院收治的室速风暴患者4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倍他乐克干预组。其中,对照组26例患者仅于静脉应用利多卡因或胺碘酮基础上采用电复律治疗;... 目的:观察静脉应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室速风暴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2005年1月~2008年1月我院收治的室速风暴患者4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倍他乐克干预组。其中,对照组26例患者仅于静脉应用利多卡因或胺碘酮基础上采用电复律治疗;倍他乐克干预组15例患者在上述治疗基础上静脉给予倍他乐克。结果:倍他乐克干预组终止反复室速、室颤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3.33%vs34.61%,P<0.05),终止室速及室颤所需放电次数[(4.27±1.28)次]显著少于对照组[(7.77±3.46)次,(P<0.05)]。倍他乐克干预组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33.33%vs3.85%,P<0.05)。对照组与倍他乐克干预组低血压(57.69%vs73.33%)及交界性或室性逸搏(61.54%vs73.33%)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继发于危重症的反复性室速和室颤应认识到有交感风暴的存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及时、足量地静脉注射β-受体阻滞剂治疗室速风暴是非常有效而且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受体阻滞剂 室性心动过速 心室颤动 交感风暴
下载PDF
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循环内分泌因子变化及β受体阻滞剂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9
18
作者 黄振文 汤建民 +4 位作者 刘瑞云 程安玲 秦石成 李蕾 王锦荣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61-163,共3页
目的 :探讨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循环内分泌因子的变化及β受体阻滞剂的治疗作用。  方法 :扩张型心肌病合并 CHF患者 42例 ,随机分为美托洛尔组 2 2例和对照组 2 0例。两组均在治疗开始前 1天、治疗后1个月和 3... 目的 :探讨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循环内分泌因子的变化及β受体阻滞剂的治疗作用。  方法 :扩张型心肌病合并 CHF患者 42例 ,随机分为美托洛尔组 2 2例和对照组 2 0例。两组均在治疗开始前 1天、治疗后1个月和 3个月时 ,静息状态下测定血浆去甲肾上腺素、内皮素、肾素、血管紧张素 、醛固酮浓度 ,同时做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功能 ,摄心脏正位片测定心胸比率和心脏面积 ,并按心功能 (NYHA)分级评定心功能。  结果 :1所有患者上述血浆循环内分泌因子水平均明显增高 ,且与左心室射血分数 (L VEF)呈负相关 (P均 <0 .0 0 1) ;2治疗后 3个月 ,美托洛尔组 L VEF显著高于对照组 (P<0 .0 5 ) ,美托洛尔组心胸比率和心脏面积明显缩小 (P均 <0 .0 5 ) ;3显效患者年龄偏小、心率偏快、血浆循环内分泌因子水平较高。  结论 :扩张型心肌病合并 CHF患者存在明显的血浆循环内分泌因子异常 ,β受体阻滞剂治疗 CHF有效 ,认为主要机制是 β受体阻滞剂改善了这种内分泌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心力衰竭 循环内分泌因子 β受体阻滞剂
下载PDF
β受体阻滞剂对急性脑卒中后感染的影响 被引量:10
19
作者 陈丽娜 沈定国 +2 位作者 贾颐 刘建军 樊同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49-53,共5页
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干预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后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10-2014-01期间的急性脑卒中患者60例,随机分为普萘洛尔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比两组患者在发病2周内感染的发生情况及血浆总儿茶酚胺、促炎细胞因子及抑炎... 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干预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后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10-2014-01期间的急性脑卒中患者60例,随机分为普萘洛尔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比两组患者在发病2周内感染的发生情况及血浆总儿茶酚胺、促炎细胞因子及抑炎细胞因子水平。结果普萘洛尔干预组发生感染8例(26.7%),对照组发生感染14例(46.7%),两组患者感染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组感染发生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普萘洛尔干预组患者血浆总儿茶酚胺水平在入院后第2-14天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IL-6水平在第3天、第5天、第7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L-17在第3-14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二者均与血浆儿茶酚胺水平呈负相关(P〈0.05);IL-10水平在入院后第2-14天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IL-10水平均与儿茶酚胺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可减少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浆儿茶酚胺及抑炎细胞因子水平,增加促炎细胞因子水平,从而改善脑卒中诱导的免疫抑制综合征,降低卒中后感染的发生率,为临床急性脑卒中后感染的防治和改善卒中预后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感染 免疫抑制 交感神经 β受体阻滞剂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新发心房颤动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9
20
作者 李昭 崔利军 马向红 《中国综合临床》 2016年第2期135-138,共4页
目的评估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新发心房颤动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脏科住院诊断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共501例,均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出... 目的评估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新发心房颤动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脏科住院诊断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共501例,均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出现新发心房颤动分为非心房颤动组和新发心房颤动组。收集影响患者新发心房颤动的相关因素,对新发心房颤动的预测因素进行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501例诊断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患者中,新发心房颤动者49例,新发率为9.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可见人院心率(OR 1.019,95%CI 1.004—1.034,P=0.012)、左心房内径(OR 1.086,95%CI 1.021—1.156,P=0.009)、脑卒中病史(OR2.060,95%CI 1.029~4.123,P=0.041)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出现新发心房颤动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术前使用B受体阻滞剂(DR 0.222,95%CI 0.064~0.768,P=0.017)为保护因素。结论人院心率、左心房内径是新发心房颤动的独立预测因素,而早期使用B受体阻滞剂可有效减少心房颤动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房颤动 β受体阻滞剂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