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桂西南平果喀斯特山地植物群落高度变化
被引量:
2
1
作者
欧芷阳
彭玉华
+3 位作者
何琴飞
黄小荣
庞世龙
申文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5-31,72,共8页
【目的】研究桂西南平果县喀斯特山地灌丛、乔灌过渡林和次生乔木林3个群落的优势木本植物最大高度性状随演替进程的变化,认识环境筛选和物种相互关系在群落构建中的作用。【方法】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不同演替阶段的植物性状差异、D...
【目的】研究桂西南平果县喀斯特山地灌丛、乔灌过渡林和次生乔木林3个群落的优势木本植物最大高度性状随演替进程的变化,认识环境筛选和物种相互关系在群落构建中的作用。【方法】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不同演替阶段的植物性状差异、Duncan's法进行多重比较;进一步采用性状梯度分析法将优势种最大高度性状值分解为α组分和β组分,分析最大高度在群落内和群落间的变化。【结果】随着群落由灌丛向次生乔木林的演替,植物最大高度增加,3个群落的最大高度差异显著(P<0.05)。灌丛群落的β值为1.59,乔灌过渡林的β值2.64,次生乔木林的β值为3.00,3个群落的β值的极差分别为0.37、0.47和1.13。灌丛群落的a值分布在-0.13~0.16之间,乔灌过渡林在-0.49~0.76之间,次乔木林在-0.72~0.83之间,3个群落a值的极差分别为0.29、1.25和1.55。从整个调查区域来看,β值的极差大于α值,环境变化对群落形成的作用大于群落内种间相互作用,灌丛的变化与整个调查区域一致。乔灌过渡林和次生乔木林α组分的极差大于β组分,这两个群落的种间相互作用大于环境变化。灌丛的bi平均值小于0,该群落最大高度种内变异不能反映物种沿高度梯度的变化趋势。乔灌过渡林和次生乔木林的bi平均值均落在[0,1]区间,这两个群落种内最大高度差异引起的变化小于群落水平的变化。【结论】调查区域灌丛的形成主要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乔灌过渡林和次生乔木林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受群落内种间相互作用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的植被恢复提供可靠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演替
性状梯度分析法
喀斯特山地
最大高度
α
性状值
β性状值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延河流域植物群落高度变化与群落构建
被引量:
9
2
作者
王婧
温仲明
+1 位作者
张春梅
赵臻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1-185,共5页
性状—梯度分析能够解释群落构建机理和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是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以延河流域24个地带性物种为研究对象,并计测各物种在各群落的高度。将高度值分解为α组分和β组分,以表征植物高度在群落内部及群落间的变化。结果表明,...
性状—梯度分析能够解释群落构建机理和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是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以延河流域24个地带性物种为研究对象,并计测各物种在各群落的高度。将高度值分解为α组分和β组分,以表征植物高度在群落内部及群落间的变化。结果表明,对整个流域而言,植物群落内部种间作用引起的物种高度变化大于环境因素作用下的群落间物种高度变化,草本群落变化情况与整个流域相一致,α值大于β值,物种高度变化主要取决于种间相互作用,而对灌木和乔木群落,β值大于α值,环境梯度变化对群落形成的作用要大于群落内种间作用;而植物高度在种内变化分析表明,种内差异引起的高度变化小于群落水平高度变化。研究结果对于正确认识环境因素及生物相互作用在不同植物群落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对揭示延河流域的植被格局变化和指导植被恢复可提供很好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高度
性状梯度分析
群落构建
功能性状
α
和β性状值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桂西南平果喀斯特山地植物群落高度变化
被引量:
2
1
作者
欧芷阳
彭玉华
何琴飞
黄小荣
庞世龙
申文辉
机构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出处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5-31,72,共8页
基金
广西科技计划项目(桂科AB16380300)
广西林科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林科201813)。
文摘
【目的】研究桂西南平果县喀斯特山地灌丛、乔灌过渡林和次生乔木林3个群落的优势木本植物最大高度性状随演替进程的变化,认识环境筛选和物种相互关系在群落构建中的作用。【方法】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不同演替阶段的植物性状差异、Duncan's法进行多重比较;进一步采用性状梯度分析法将优势种最大高度性状值分解为α组分和β组分,分析最大高度在群落内和群落间的变化。【结果】随着群落由灌丛向次生乔木林的演替,植物最大高度增加,3个群落的最大高度差异显著(P<0.05)。灌丛群落的β值为1.59,乔灌过渡林的β值2.64,次生乔木林的β值为3.00,3个群落的β值的极差分别为0.37、0.47和1.13。灌丛群落的a值分布在-0.13~0.16之间,乔灌过渡林在-0.49~0.76之间,次乔木林在-0.72~0.83之间,3个群落a值的极差分别为0.29、1.25和1.55。从整个调查区域来看,β值的极差大于α值,环境变化对群落形成的作用大于群落内种间相互作用,灌丛的变化与整个调查区域一致。乔灌过渡林和次生乔木林α组分的极差大于β组分,这两个群落的种间相互作用大于环境变化。灌丛的bi平均值小于0,该群落最大高度种内变异不能反映物种沿高度梯度的变化趋势。乔灌过渡林和次生乔木林的bi平均值均落在[0,1]区间,这两个群落种内最大高度差异引起的变化小于群落水平的变化。【结论】调查区域灌丛的形成主要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乔灌过渡林和次生乔木林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受群落内种间相互作用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的植被恢复提供可靠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
植被演替
性状梯度分析法
喀斯特山地
最大高度
α
性状值
β性状值
Keywords
vegetation
succession
trait
-gradient
analysis
karst
mountains
maximum
height
α
trait
values
β
trait
values
分类号
S718.42 [农业科学—林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延河流域植物群落高度变化与群落构建
被引量:
9
2
作者
王婧
温仲明
张春梅
赵臻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出处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1-185,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黄土丘陵区潜在植被格局及其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响应"(40871246)
国家科技支撑课题"植被优化配置与可持续建设技术"(2006BAD09B03)
文摘
性状—梯度分析能够解释群落构建机理和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是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以延河流域24个地带性物种为研究对象,并计测各物种在各群落的高度。将高度值分解为α组分和β组分,以表征植物高度在群落内部及群落间的变化。结果表明,对整个流域而言,植物群落内部种间作用引起的物种高度变化大于环境因素作用下的群落间物种高度变化,草本群落变化情况与整个流域相一致,α值大于β值,物种高度变化主要取决于种间相互作用,而对灌木和乔木群落,β值大于α值,环境梯度变化对群落形成的作用要大于群落内种间作用;而植物高度在种内变化分析表明,种内差异引起的高度变化小于群落水平高度变化。研究结果对于正确认识环境因素及生物相互作用在不同植物群落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对揭示延河流域的植被格局变化和指导植被恢复可提供很好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
植被高度
性状梯度分析
群落构建
功能性状
α
和β性状值
Keywords
plant
height
trait
-gradient
analysis
community
assembly
functional
trait
α
and
β
trait
values
分类号
Q948.1 [生物学—植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桂西南平果喀斯特山地植物群落高度变化
欧芷阳
彭玉华
何琴飞
黄小荣
庞世龙
申文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延河流域植物群落高度变化与群落构建
王婧
温仲明
张春梅
赵臻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