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唐氏综合症患者脑组织中αB-晶状蛋白磷酸化的检测及意义
1
作者 杨迎春 夏建文 +3 位作者 林雅君 杨惠萍 陈兴 张秋萍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6年第36期7074-7078,共5页
目的:检测唐氏综合症(DS)患者脑组织中αB-晶状蛋白及其Ser59和Ser45磷酸化形式的表达及分布,探讨αB-晶状蛋白发生磷酸化的程度对唐氏综合症患者脑损伤的意义。方法:收集11例4个月~17岁大的DS患者和5例5个月~23岁大的正常对照者脑... 目的:检测唐氏综合症(DS)患者脑组织中αB-晶状蛋白及其Ser59和Ser45磷酸化形式的表达及分布,探讨αB-晶状蛋白发生磷酸化的程度对唐氏综合症患者脑损伤的意义。方法:收集11例4个月~17岁大的DS患者和5例5个月~23岁大的正常对照者脑组织石蜡标本,以及12例9个月~23岁大的正常对照者冰冻脑组织及12例6个月~23岁DS患者冰冻脑组织,通过Western blot技术检测αB-晶状蛋白及其Ser59和Ser45磷酸化形式在脑前额皮层及白质中的表达。采用免疫荧光共聚焦双染及三染技术检测αB-晶状蛋白在脑组织中的定位。结果:αB-晶状蛋白及其Ser59磷酸化形式在DS患者婴幼儿期即可被检测到,但其Ser45磷酸化形式仅能在青少年期被检测到,且表达量较低。αB-晶状蛋白及其两种磷酸化形式在DS患者中的表达量均高于其同龄的正常对照者。免疫荧光共聚焦结果显示,在室管膜损伤区蓄积的GFAP阳性星形细胞同时表达αB-晶状蛋白;而且在正常人和DS患者脑组织中,GFAP/PDGFRα双阳性的细胞也能表达αB-晶状蛋白。结论:由于αB-晶状蛋白的分子伴侣活性和抗凋亡活性是磷酸化依赖的,所以DS患者脑组织中αB-晶状蛋白水平的升高可能反映了DS患者脑组织中的一种细胞保护机制发生了改变,这可能是由21三体编码基因诱导或增强的应激条件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氏综合症 αb-晶状蛋白 磷酸化 室管膜损伤
原文传递
αB-晶状体蛋白在保护过氧化氢所致心肌细胞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8
2
作者 肖卫民 袁开宇 +2 位作者 肖献忠 尢家騄 钟林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223-226,共4页
采用热休克对新生大鼠心肌细胞进行预处理 ,以诱导αB 晶状体蛋白的表达 ,并观察其对 1mmol·L- 1 的过氧化氢 (H2 O2 )所致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发现 :热休克预处理组心肌细胞中αB 晶状体蛋白表达明显增加 ,H2 O2 所致的细胞... 采用热休克对新生大鼠心肌细胞进行预处理 ,以诱导αB 晶状体蛋白的表达 ,并观察其对 1mmol·L- 1 的过氧化氢 (H2 O2 )所致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发现 :热休克预处理组心肌细胞中αB 晶状体蛋白表达明显增加 ,H2 O2 所致的细胞死亡率及LDH释放率降低 ,总抗氧化能力增强 ;H2 O2 可引起αB 晶状体蛋白从胞浆向胞核及微丝移位。提示热休克预处理的心肌细胞保护作用与其诱导αB 晶状体蛋白的表达增加有关。αB 晶状体蛋白可能通过细胞内移位 ,保护某些核结构 ,稳定细胞骨架 ,并增强心肌细胞抗氧化能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损伤 过氧化氢 αb-晶状蛋白
下载PDF
热休克蛋白对短暂心肌缺血所致蛋白质聚集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谭小军 吴晓英 +3 位作者 张华莉 邓恭华 涂自智 肖献忠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391-396,共6页
为了观察短暂心肌缺血后心肌中蛋白质聚集物的产生 ,探讨热休克蛋白 70及αB 晶状体蛋白对心肌中蛋白质聚集物的影响 ,采用雄性Wistar大鼠制备在体心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通过乙醇磷钨酸电镜观察蛋白质聚集物产生 ,采用免疫电镜观察... 为了观察短暂心肌缺血后心肌中蛋白质聚集物的产生 ,探讨热休克蛋白 70及αB 晶状体蛋白对心肌中蛋白质聚集物的影响 ,采用雄性Wistar大鼠制备在体心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通过乙醇磷钨酸电镜观察蛋白质聚集物产生 ,采用免疫电镜观察热休克蛋白 70及αB 晶状体蛋白对蛋白质聚集物的影响。结果发现 :①缺血 15min再灌注 30min时 ,心肌细胞中开始出现形态不规则的蛋白质聚集物 ,聚集物主要分布在核周、线粒体周围及其两极。再灌注 4h ,蛋白质聚集物达到高峰 ,2 4h后逐渐减少 ,72h基本恢复正常。②大鼠经热休克预处理及缺血预适应后 ,15min缺血及 4h或 2 4h再灌注所致的心肌蛋白质聚集物的产生明显减少 ,恢复速度加快 ,再灌注 2 4h已基本恢复正常。③通过免疫电镜观察 ,在假手术对照组 ,心肌中热休克蛋白 70表达水平很低。大鼠经热休克预处理后 ,心肌中热休克蛋白 70表达增多 ,经缺血 15min再灌注 4h后 ,热休克蛋白 70与心肌中蛋白质聚集物共分布。在假手术对照组心肌中 ,αB 晶状体蛋白有一定量的组成型表达 ,并均匀分布于胞浆之中。经热休克预处理、缺血预适应后缺血 15min再灌注 4h心肌中 ,αB 晶状体蛋白向肌丝移位 ,主要位于Z线两侧的明带 ,且与蛋白质聚集物共分布。本研究首次揭示了缺血—再灌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生理学 热休克蛋白时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 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蛋白质聚集 αb-晶状蛋白 免疫电镜
下载PDF
细胞外囊泡介导的微小RNA-491递送抑制骨肉瘤肺转移
4
作者 刘曌 高祥彬 赵锡江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20-123,共4页
目的探讨细胞外囊泡(EV)介导的微小RNA(miR)-491递送抑制骨肉瘤肺转移。方法细胞水平检测miR-491靶向降解胫骨来源的骨肉瘤细胞中αB-晶状体蛋白(CRYAB)的信使RNA(mRNA)和蛋白,分为6组,miR-NC组、miR-491组、Vector+miR-NC组、Vector+mi... 目的探讨细胞外囊泡(EV)介导的微小RNA(miR)-491递送抑制骨肉瘤肺转移。方法细胞水平检测miR-491靶向降解胫骨来源的骨肉瘤细胞中αB-晶状体蛋白(CRYAB)的信使RNA(mRNA)和蛋白,分为6组,miR-NC组、miR-491组、Vector+miR-NC组、Vector+miR-491组、CRYAB+miR-NC组、CRYAB+miR-491组。收集我院接受骨折治疗手术的男性患者皮下脂肪组织并分离脂肪组织来源的间充质间质细胞(AD-MSC),在AD-MSC中过表达miR-491或阴性对照(NC)后收集细胞外囊泡miR-491-EV和NC-EV。随后建立小鼠骨肉瘤肺转移模型并分为两组:NC-EV组和miR-491-EV组,检测肺转移结节数和肺重量。通过t检验和方差分析检测不同组间差异。结果miR-491组的CRYAB的mRNA和蛋白水平低于miR-NC组(1.00±0.03比0.19±0.02,t=38.912,P<0.01)。Vector+miR-491组的侵袭能力和迁移能力低于Vector+miR-NC组(1.00±0.08比0.31±0.03,t=31.284,P<0.01;1.00±0.08比0.28±0.03,t=32.641,P<0.01);CRYAB+miR-NC组的侵袭能力和迁移能力高于Vector+miR-NC组(1.00±0.08比3.22±0.18,t=43.650,P<0.01;1.00±0.08比1.88±0.23,t=14.000,P<0.01)。miR-491-EV组的鼠骨肉瘤转移性肺结节的数量(6.03±1.21比1.02±0.23,F=154.412,P<0.05)和肺重量(0.68±0.09比0.47±0.04,F=43.254,P<0.05)低于NC-EV组。结论miR-491能够通过下调CRYAB在骨肉瘤中的表达作为肿瘤抑制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囊泡 微小RNA-491 骨肉瘤 肺转移 αb-晶状蛋白
原文传递
αB-晶状体蛋白在不同周龄正常大鼠晶状体中的表达 被引量:4
5
作者 刘志涛 张辉 +2 位作者 边立娟 谢明明 房学迅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2年第3期384-387,共4页
目的检测αB-晶状体蛋白在不同周龄正常大鼠晶状体中的表达;探讨αB-晶状体蛋白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发病的关系。方法收集3、6、9、12周龄清洁级正常Wistar大鼠各10只,取完整晶状体用样品缓冲液匀浆、离心后冻存,BCA方法测定各样品蛋白... 目的检测αB-晶状体蛋白在不同周龄正常大鼠晶状体中的表达;探讨αB-晶状体蛋白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发病的关系。方法收集3、6、9、12周龄清洁级正常Wistar大鼠各10只,取完整晶状体用样品缓冲液匀浆、离心后冻存,BCA方法测定各样品蛋白浓度并调平,采用SDS-PAGE凝胶电泳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αB-晶状体蛋白在不同周龄正常大鼠晶状体中的含量变化(以灰度值表示)。结果随着周龄的增加,正常Wistar大鼠晶状体中αB-晶状体蛋白表达的灰度值呈下降趋势。结论具有分子伴侣活性的αB-晶状体蛋白在晶状体中的含量随年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推测αB-晶状体蛋白可能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b-晶状蛋白 晶状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WESTERN bLOT
下载PDF
αB-晶状体蛋白在大鼠心肌缺血预适应早期相中的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黄勤 肖卫民 +2 位作者 尢家騄 肖献忠 钟林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219-222,共4页
以大鼠Langendorff离体灌流心脏为模型 ,观察αB 晶状体蛋白在预适应早期相保护阶段的变化。结果显示 :经缺血预处理后胞浆中可溶性αB 晶状体蛋白迅速移位至细胞内的不溶性结构中 ,15min ,30min逐渐复位 ,6 0min时已接近全部复位。经... 以大鼠Langendorff离体灌流心脏为模型 ,观察αB 晶状体蛋白在预适应早期相保护阶段的变化。结果显示 :经缺血预处理后胞浆中可溶性αB 晶状体蛋白迅速移位至细胞内的不溶性结构中 ,15min ,30min逐渐复位 ,6 0min时已接近全部复位。经预适应后的心肌对缺血再灌流损伤的耐受性明显增强 ,表现为心肌收缩力及冠脉流量明显高于缺血 再灌损伤组 ,肌酸磷酸激酶释放率及心肌丙二醛 (MDA)含量明显低于缺血 再灌损伤组。提示缺血预适应使αB 晶状体蛋白迅速移位于细胞内不溶性结构 ,为α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预适应 心肌缺血 αb-晶状蛋白 大鼠
下载PDF
离心运动训练对骨骼肌小热休克蛋白和骨架蛋白含量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高前进 王春雨 +1 位作者 马新东 王瑞元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6-70,共5页
将大鼠分为安静对照组和离心训练3周组、离心训练6周组,之后安静对照组和训练6周组做大强度离心运动;取大鼠腓肠肌,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分析αB-晶体蛋白含量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骨架蛋白Desm in变化。结果:6周的间歇性离心训练... 将大鼠分为安静对照组和离心训练3周组、离心训练6周组,之后安静对照组和训练6周组做大强度离心运动;取大鼠腓肠肌,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分析αB-晶体蛋白含量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骨架蛋白Desm in变化。结果:6周的间歇性离心训练使腓肠肌αB-晶状体蛋白有显著的增加,骨架蛋白Desm in丢失减少,CK显著的降低,说明增加的αB-晶状体蛋白对骨架蛋白有保护作用;而未训练大鼠在大强度离心运动中体验了一个显著的应激反应,骨架蛋白Desm in显著丢失,αB-crystallin有显著增加。结论:小热休克蛋白αB-晶状体蛋白在离心运动引起的骨架蛋白损伤中可能是一种补充保护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b-晶状蛋白 DESMIN 离心运动 腓肠肌
下载PDF
αB-晶状体蛋白对急性高眼压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马艳 吴志鸿 +3 位作者 司南 周立冬 韩毳 王立华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18-322,共5页
目的研究αB-晶状体蛋白对钾离子通道kv1.1、kv1.3及凋亡抑制因子Bcl-xl和凋亡因子Caspase-3的影响,探讨αB-晶状体蛋白对急性高眼压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A组(急... 目的研究αB-晶状体蛋白对钾离子通道kv1.1、kv1.3及凋亡抑制因子Bcl-xl和凋亡因子Caspase-3的影响,探讨αB-晶状体蛋白对急性高眼压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A组(急性高眼压组)、B组(急性高眼压+玻璃体内注射生理盐水5μL组)、C组(急性高眼压+玻璃体内注射10×10-6 g·L-1αB-晶状体蛋白5μL组),每组20只,右眼为实验眼。注射后7 d和14 d时,应用Western blot和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法检测kv1.1、kv1.3、Bcl-xl和Caspase-3在视网膜上的表达水平。结果注射后7 d和14 d时,C组kv1.1、kv1.3通道蛋白和凋亡因子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和mRNA相对表达量均较A组、B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C组Bcl-xl蛋白表达水平和mRNA相对表达量较A组、B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相同时间点不同因子A组、B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αB-晶状体蛋白通过抑制急性高眼压后RGC上钾离子通道kv1.1、kv1.3的表达,从而提高凋亡抑制因子Bcl-xl的表达、降低凋亡因子Caspase-3的表达,减少细胞凋亡,保护RG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b-晶状蛋白 急性高眼压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钾离子通道 bCL-XL Caspase-3
全文增补中
αB晶状体蛋白在晶状体外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3
9
作者 汪腊一 侯世科 吴志鸿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0年第5期592-595,共4页
αB晶状体蛋白是脊椎动物眼晶状体中的主要蛋白成分之一,在机体各种组织中都有广泛表达,它是小分子热休克蛋白家族成员之一,具有分子伴侣活性,能抑制多种环境变化下的细胞凋亡,同时与某些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肿瘤治疗中的抗药性都有密切关... αB晶状体蛋白是脊椎动物眼晶状体中的主要蛋白成分之一,在机体各种组织中都有广泛表达,它是小分子热休克蛋白家族成员之一,具有分子伴侣活性,能抑制多种环境变化下的细胞凋亡,同时与某些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肿瘤治疗中的抗药性都有密切关系,作者就此对近年来的相关研究作一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b晶状蛋白 热休克蛋白 细胞保护作用 肿瘤抗药性 文献综述
下载PDF
离心运动训练对骨骼肌小热休克蛋白和骨架蛋白含量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高前进 王春雨 马新东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497-1500,1528,共5页
目的:小热休克蛋白αB-晶状体蛋白(αB-crystallin)在骨骼肌有丰富的表达,但其在运动训练中的准确功能有待证实,通过观察αB-crystallin和骨架蛋白desmin在离心运动训练中含量的变化,阐明αB-crystallin与骨架蛋白的关系。研究方法:实... 目的:小热休克蛋白αB-晶状体蛋白(αB-crystallin)在骨骼肌有丰富的表达,但其在运动训练中的准确功能有待证实,通过观察αB-crystallin和骨架蛋白desmin在离心运动训练中含量的变化,阐明αB-crystallin与骨架蛋白的关系。研究方法:实验使用2月龄雄性Wistar大鼠56只,电动跑台,间歇性离心运动训练方案,分为安静对照组和离心训练3周组,离心训练6周组,之后安静对照组和训练6周组做大强度离心运动;取大鼠腓肠肌,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分析αB-晶体蛋白含量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骨架蛋白desmin变化。结果:6周的间歇性离心训练使腓肠肌αB-晶状体蛋白有显著的增加,训练鼠在进行大强度离心运动时,表现出对训练的适应,骨架蛋白desmin丢失减少,CK显著的降低,说明增加的αB-晶状体蛋白对骨架蛋白有保护作用;而未训练大鼠在大强度离心运动中体验了一个显著的应激反应,骨架蛋白desmin显著丢失,αB-crystallin有显著增加。结论:小热休克蛋白αB-晶状体蛋白在离心运动引起的骨架蛋白损伤中可能是一种补充保护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b-晶状蛋白 DESMIN 离心运动 腓肠肌
原文传递
多数据库研究CRYAB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机制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宏宝 吴小勤 +5 位作者 卢东林 覃莉 韦敬锡 罗小琼 黄秋艳 陈发钦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382-388,共7页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研究αB-晶状体蛋白(CRYAB)在宫颈癌(CC)中的表达情况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分别通过UALCAN、临床生信之家和仙桃学术分析CRYAB在宫颈癌及泛癌中的表达;通过GEPIA数据库分析CRYAB与宫颈癌患者生存期的关系;应用UALCAN数...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研究αB-晶状体蛋白(CRYAB)在宫颈癌(CC)中的表达情况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分别通过UALCAN、临床生信之家和仙桃学术分析CRYAB在宫颈癌及泛癌中的表达;通过GEPIA数据库分析CRYAB与宫颈癌患者生存期的关系;应用UALCAN数据库分析CRYAB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通过TIMER 2.0数据库分析在宫颈癌组织中CRYAB表达量与免疫细胞浸润的相关性;通过LinkedOmics数据库查找CRYAB共表达基因,利用STRING数据库查找关键基因,应用Metascape网站进行GO注释和KEGG通路分析。结果CRYAB在宫颈癌组织中低表达;CRYAB的表达与宫颈癌患者生存期无相关性;其表达量与患者肿瘤分期、人种、体重、年龄、组织学类型和淋巴转移相关;它能诱导机体多种免疫细胞参与肿瘤调控。共表达基因分析显示,按P值升序排列与CRYAB正相关的基因是NDRG4、IVL、KRT75、SBSN和FABP12;负相关的基因是KIAA0649、TMPRSS3、GOLM1、ALDH3B1和RHOBTB2。GO注释显示共表达基因参与表皮发育、包膜角化、多肽交叉连接、钙离子结合和中间纤维细胞骨架组织等,KEGG通路富集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粘蛋白O-聚糖生物合成、核苷酸糖的生物合成、IL-17信号通路和癌症的通路等。结论CRYAB在宫颈癌中低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存在一定的关系,有望成为宫颈癌的生物标志物和潜在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库 生物信息学 αb-晶状蛋白 宫颈肿瘤
下载PDF
骨骼肌小热休克蛋白在离心运动训练后的表达及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任力 高前进 《河北医药》 CAS 2009年第13期1541-1544,共4页
目的研究小热休克蛋白αB-晶体蛋白C(αB-crystallin)和骨架蛋白desmin在离心运动训练中含量的变化,探讨二者关系。方法实验使用2月龄雄性Wistar大鼠56只,电动跑台,间歇性离心运动训练方案,分为安静对照组和离心训练3周组,离心训练6周组... 目的研究小热休克蛋白αB-晶体蛋白C(αB-crystallin)和骨架蛋白desmin在离心运动训练中含量的变化,探讨二者关系。方法实验使用2月龄雄性Wistar大鼠56只,电动跑台,间歇性离心运动训练方案,分为安静对照组和离心训练3周组,离心训练6周组,之后安静对照组和训练6周组做大强度离心运动;取大鼠腓肠肌,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分析αB-晶体蛋白含量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骨架蛋白desmin变化。结果6周的间歇性离心训练使腓肠肌αB-crystallin有显著的增加,训练鼠在进行大强度离心运动时,表现出对训练的适应,骨架蛋白desmin丢失减少,CK显著降低,说明增加的αB-crystallin对骨架蛋白有保护作用;而未训练大鼠在大强度离心运动中体验了一个显著的应激反应,骨架蛋白desmin显著丢失,αB-crystallin有显著增加。结论αB-晶状体蛋白在离心运动引起的骨架蛋白损伤中可能是一种补充保护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b-晶状蛋白 蛋白 离心运动 腓肠肌
下载PDF
HSF4b基因敲除下调αB-晶状体蛋白表达介导白内障发生
13
作者 高熠辉 牟丽莎 +3 位作者 崔婷婷 闫欣 徐晶莹 徐国彤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年第5期597-603,共7页
目的阐明热休克转录因子4b(HSF4b)对αB-晶状体蛋白(αB-crystallin,CRYAB)的调控在白内障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qPCR、Western印迹法和免疫荧光检测Hsf4^(tm1Xyk)基因敲除小鼠晶状体中CRYAB和HSF4的表达情况;通过凝胶迁... 目的阐明热休克转录因子4b(HSF4b)对αB-晶状体蛋白(αB-crystallin,CRYAB)的调控在白内障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qPCR、Western印迹法和免疫荧光检测Hsf4^(tm1Xyk)基因敲除小鼠晶状体中CRYAB和HSF4的表达情况;通过凝胶迁移实验、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双报告基因检测等方法研究HSF4b对CRYAB的调控作用;通过免疫荧光分析和免疫共沉淀研究CRYAB与波形蛋白(vimentin,VIM)的相互作用。结果Hsf4^(tm1Xyk)基因敲除小鼠晶状体中CRYAB表达下调;体外试验证实HSF4b和CRYAB的表达呈现正相关性;HSF4b直接与CRYAB启动子结合,激活CRYAB表达的转录过程;CRYAB与VIM存在相互作用。结论阐明了Hsf4^(tm1Xyk)基因敲除小鼠中晶状体发育异常和白内障形成的分子机制。鉴定出CRYAB是HSF4b的下游调控分子。CRYAB对VIM具有稳定作用,有可能是抗白内障药物的作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疾病 白内障 热休克转录因子4b αb-晶状蛋白 波形蛋白
下载PDF
高表达αB-晶状体蛋白对HaCaT细胞存活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伍奕蓓 杨俊业 +2 位作者 朱国兴 吴晓萍 陆春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6年第2期84-88,共5页
目的:探讨αB-晶状体蛋白(αB-crystallin)高表达对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HaCaT)存活和凋亡的影响。方法:构建αB-crystallin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至HaCaT细胞中并筛选出稳定高表达αB-crystallin的HaCaT细胞株,MTT法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 目的:探讨αB-晶状体蛋白(αB-crystallin)高表达对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HaCaT)存活和凋亡的影响。方法:构建αB-crystallin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至HaCaT细胞中并筛选出稳定高表达αB-crystallin的HaCaT细胞株,MTT法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高表达αB-crystallin对HaCaT细胞的细胞存活率和细胞凋亡率的影响。结果:成功筛选出高表达αB-crystallin的HaCaT/CRYAB-1、HaCaT/CRYAB-2,该两者的αB-crystallin表达水平均较亲代HaCaT明显升高。αB-crystallin高表达的HaCaT细胞在H_2O_2处理后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t=5.23,P<0.05),细胞凋亡率明显下降(t=15.09,P<0.05)。结论:αB-crystallin具有促人角质形成细胞存活和抗细胞凋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b-晶状蛋白 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 细胞凋亡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组织的CRYAB水平及临床意义
15
作者 李荣 杨筱凤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23年第8期719-723,共5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αB-晶状体蛋白(CRYAB)的水平并结合组织病理学特征和手术治疗方案分析该指标的预后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完成诊治和随访的78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采用实时定量PCR(qPCR)检测...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αB-晶状体蛋白(CRYAB)的水平并结合组织病理学特征和手术治疗方案分析该指标的预后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完成诊治和随访的78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采用实时定量PCR(qPCR)检测CRYAB水平,分析CRYAB水平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Cox比例风险模型研究影响预后的独立风险因素。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的CRYAB水平为0.974±0.054,低于癌旁组织的1.347±0.0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61,P<0.001),进一步分析发现CRYAB水平与病理分期、分化程度、肌层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其中CRYAB水平在病理分期晚、低分化、深肌层浸润及淋巴结转移子宫内膜癌组织中降低。生存分析显示年龄、手术方式、病理分期、病理类型、分化程度、肌层浸润深度、辅助治疗方案对患者的术后生存无显著影响,而CRYAB水平降低(HR=7.156,95%CI:2.412~21.579,P=0.016)和淋巴结转移(HR=5.360,95%CI:1.045~27.488,P=0.044)是影响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异常低表达的CRYAB水平在子宫内膜癌进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可能是子宫内膜癌的独立诊断和预后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αb-晶状蛋白 病理特征 治疗方案 预后因素
下载PDF
2-氯环戊腺苷预处理延迟相对兔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αB-晶状体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建美 邹定全 +1 位作者 冉珂 常业恬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84-286,共3页
目的研究腺苷A1受体激动药2-氯环戊腺苷(CCPA)预处理延迟相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αB-晶状体蛋白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大白兔12只,随机均分为三组:假手术组(S组)、生理盐水预处理组(N组)、CCPA预处理组(C组)。S组分离兔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目的研究腺苷A1受体激动药2-氯环戊腺苷(CCPA)预处理延迟相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αB-晶状体蛋白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大白兔12只,随机均分为三组:假手术组(S组)、生理盐水预处理组(N组)、CCPA预处理组(C组)。S组分离兔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套带,但不阻断血流;N、C组在用药24h后分离兔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30min,恢复灌注2h。提取心肌组织蛋白,采用WesternBlotting检测αB-晶状体蛋白的表达。结果 S组中αB-晶状体蛋白表达很少,C组αB-晶状体蛋白表达显著高于S、N组(P<0.01)。结论 CCPA预处理延迟性心肌保护作用与αB-晶状体蛋白表达上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Al受体 2-氯环戊腺苷 预处理 延迟相 αb-晶状蛋白
下载PDF
采用蛋白质工程技术将αB-晶状体蛋白导入心肌细胞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蒋磊 刘双 +4 位作者 袁灿 肖卫民 王慷慨 尢家騄 肖献忠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83-287,共5页
为将αB 晶状体蛋白 (αB crystallin ,αB C)导入心肌细胞 ,采用蛋白质工程技术将人αB 晶状体蛋白全长cDNA基因克隆至具有细胞膜通透能力的膜移位序列 (membrane translocatingsequence,MTS)的碱基顺序的下游 ,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谷胱甘... 为将αB 晶状体蛋白 (αB crystallin ,αB C)导入心肌细胞 ,采用蛋白质工程技术将人αB 晶状体蛋白全长cDNA基因克隆至具有细胞膜通透能力的膜移位序列 (membrane translocatingsequence,MTS)的碱基顺序的下游 ,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谷胱甘肽 5 转移酶 (GST) MTS αB C融合蛋白 .用谷胱甘肽 Sepharose4B亲和层析分离表达产物 ,用Xa因子将其中GST切除 ,并通过阴离子交换层析纯化MTS αB C .纯化的MTS αB C在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PAGE)上呈单一条带 ,分子质量 2 3ku ;免疫印迹显示GST MTS αB C与MTS αB C均能为人αB C抗体识别而在相应位置出现清晰条带 .GST MTS αB C与MTS αB C均有分子伴侣活性 .用异硫氰荧光素 (FITC)标记的MTS αB C与心肌细胞共培养后 ,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其进入了心肌细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b-晶状蛋白 蛋白质工程 膜移位序列 心肌细胞 心肌损伤 分子机制
下载PDF
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及临床孤立综合征患者脑脊液αB晶状体蛋白表达 被引量:1
18
作者 麦卫华 胡学强 +2 位作者 陆正齐 王玉鸽 王俊峰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09年第12期5-7,共3页
目的探讨αB晶状体蛋白在多发性硬化(MS)、视神经脊髓炎(NMO)、临床孤立综合征(CIS)患者脑脊液中的表达,及其与MS临床分型的关系。方法对58例MS、NMO、CIS患者及21例对照组进行研究,MS分为传统MS(CMS)与视神经脊髓型MS(OSMS... 目的探讨αB晶状体蛋白在多发性硬化(MS)、视神经脊髓炎(NMO)、临床孤立综合征(CIS)患者脑脊液中的表达,及其与MS临床分型的关系。方法对58例MS、NMO、CIS患者及21例对照组进行研究,MS分为传统MS(CMS)与视神经脊髓型MS(OSMS)。Western—blot法检测患者及对照组脑脊液αB晶状体蛋白。结果6例NMO、29例MS、23例CIS患者及21例对照组中,除2例CIS患者及1例对照组外,均可检测到分子量接近22Kda的条带,各组条带灰度强弱无显著差异,OSMS与CMS患者之间条带灰度强弱也无显著差异,各组间αB晶状体蛋白出现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αB晶状体蛋白在NMO、MS、CIS患者及对照组脑脊液中均存在,各组含量无显著差异,与MS临床分型无明显关系,αB晶状体蛋白在MS及NMO中的致病作用有待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视神经脊髓炎 临床孤立综合征 αb晶状蛋白
原文传递
人原代晶状体上皮细胞中PEDF基因下调引起波形蛋白和αB-晶状体蛋白含量的变化
19
作者 杨静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13-717,共5页
目的 研究人原代晶状体上皮细胞中,下调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igment epithelium-derived factor,PEDF)的表达对波形蛋白和αB-晶状体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取20~35岁青年人晶状体上皮细胞进行原代培养。构建三种短发卡RNA(short hairpi... 目的 研究人原代晶状体上皮细胞中,下调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igment epithelium-derived factor,PEDF)的表达对波形蛋白和αB-晶状体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取20~35岁青年人晶状体上皮细胞进行原代培养。构建三种短发卡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以特异性下调原代人晶状体上皮细胞中的PEDF基因RNA表达水平。感染细胞后,用Real-time PCR检测PEDF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确定RNA干扰效率。人原代晶状体上皮细胞PEDF基因RNA干扰48 h后,用Western Blot检测其中波形蛋白以及αB-晶状体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以shRNA-scramble组为阴性对照组。结果 人原代晶状体上皮细胞被成功分离培养,带有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PEDF shRNA的病毒载体对人原代晶状体上皮细胞的感染效率都在80%左右。Realtime PCR结果显示PEDF基因mRNA的表达明显被三种shRNA下调。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EDF基因的表达下调引起了波形蛋白的表达下降(在三个实验组中分别下降了72%、79%和93%)以及αB-晶状体蛋白的表达增加(在三个实验组中分别增加了219%、204%、93%)。结论 人原代晶状体上皮细胞中PEDF基因下调可引起维持晶状体透明性的两种重要蛋白的改变,提示PEDF与白内障形成有一定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 RNA干扰 波形蛋白 αb-晶状蛋白 晶状体上皮细胞
下载PDF
αB-晶状体蛋白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晶状体上皮细胞中的表达
20
作者 胡昕滢 曹丽 +1 位作者 缪晟 高烨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36-439,共4页
目的探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晶状体上皮细胞(LEC)中αB-晶状体蛋白的表达及其与DR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选取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眼科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和糖尿病并发性白内障患者98例(98眼),根据血糖及... 目的探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晶状体上皮细胞(LEC)中αB-晶状体蛋白的表达及其与DR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选取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眼科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和糖尿病并发性白内障患者98例(98眼),根据血糖及眼底检查将其分为非糖尿病(NDM)组、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组、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组和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组,均进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分别收集四组患者晶状体前囊膜,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Western blot检测患者LEC中αB-晶状体蛋白的分布及表达水平。结果αB-晶状体蛋白在LEC细胞核及细胞质中均有表达。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NDM组、NDR组、NPDR组、PDR组患者LEC中αB-晶状体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逐渐增高(P<0.001);与NDM组相比,NPDR组、PDR组患者LEC中αB-晶状体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PDR组患者LEC中αB-晶状体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高于ND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NDM组、NDR组、NPDR组和PDR组患者LEC中αB-晶状体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02±0.83、2.30±0.79、3.94±1.15和5.69±1.23,四组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DR组患者与NDM组患者LEC中αB-晶状体蛋白相对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PDR组患者LEC中αB-晶状体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NDM、ND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PDR组患者LEC中αB-晶状体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其余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LEC中αB-晶状体蛋白的表达水平与DR的发生发展正相关。αB-晶状体蛋白可能通过参与眼内新生血管的形成,对DR的发生发展起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b-晶状蛋白 晶状体上皮细胞 新生血管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