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romatography studies on bio-affinity of nine ligands of a1-adrenoceptor to a1D subtypes overexpressed in cell membrane 被引量:7
1
作者 ZHANG Dian1, YUAN Bingxiang1, DENG Xiuling1, YANG Guangde2, HE Langchong2, ZHANG Youyi3 & HAN Qide3 1. School of Medicine,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Xi’an 710061, China 2. College of pharmacy,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Xi’an 710061, China 3. Third Hospital, Beij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 China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SCIE CAS 2004年第4期376-381,共6页
To improve selec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cell membrane chromatography (CMC), the chromatography affinities of nine ligands of a1-adrenergic receptor(AR)to a1D-AR subtype were investigated. The human embryonic kidney ... To improve selec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cell membrane chromatography (CMC), the chromatography affinities of nine ligands of a1-adrenergic receptor(AR)to a1D-AR subtype were investigated. The human embryonic kidney (HEK) 293 cells expressed by cDNA of a1D-AR subtypes were cultured and cell membrane stationary phase (CMSP) was prepared. Then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ligands and a1D-AR in CMSP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CMC. The affinity rank order to a1D-AR subtype obtained from CMC for the nine a1-adrenoceceptor ligands is: prazosin, BMY7378, phentolamine, oxymetazoline, 5-methylurapidil, norepinephrine, phenyle- phrine, methoxamine, RS-17053. The affinity rank order is similar and correlates well with that obtained from others radioligand binding assays (RBA). CMSP prepared by transfected HEK293 cells with 1D-adrenoceptor cDNA and CMC method could be used to evaluate affinities of drug-receptor and drug-receptor subtypes and to screen drugs selective to a1D-A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ll membrane CHROMATOGRAPHY a1-adrenergic receptor a1D-adrenoceptor subtype.
原文传递
α_(1A)-亚型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3D药效团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李嘉宾 夏霖 陈亚东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6期1621-1630,共10页
运用Catalyst软件以34个α1A-AR拮抗剂分子为训练集,构建了包含一个氢键受体、一个正电中心和一个芳环中心的三元素药效团模型,线性回归相关系数为0.89.经13个分子组成的测试集验证该药效团模型具有较好的活性预测能力,为寻找新的α1A-A... 运用Catalyst软件以34个α1A-AR拮抗剂分子为训练集,构建了包含一个氢键受体、一个正电中心和一个芳环中心的三元素药效团模型,线性回归相关系数为0.89.经13个分子组成的测试集验证该药效团模型具有较好的活性预测能力,为寻找新的α1A-AR拮抗剂分子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1A-肾上腺素受体 拮抗剂 药效团 良性前列腺增生
下载PDF
常见实验动物前列腺部尿道张力调控受体的差异性及其药理学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苏欣 吴建辉 孙祖越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10期14-16,共3页
近年来以尿道前列腺部为系统,进行治疗下尿路症状药物的研究越来越盛行,其中,以尿道α1受体的研究最多,对于其他受体文献则很少有报道。本文系统阐述了常见实验动物及人尿道前列腺部受体分布、功能和受体表达的调节等状况,对于寻找诊治... 近年来以尿道前列腺部为系统,进行治疗下尿路症状药物的研究越来越盛行,其中,以尿道α1受体的研究最多,对于其他受体文献则很少有报道。本文系统阐述了常见实验动物及人尿道前列腺部受体分布、功能和受体表达的调节等状况,对于寻找诊治下尿路症状的新药,深入理解下尿路症状发病机制,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 α1A受体 前列腺增生 下尿路症状
下载PDF
Crystal structures, absolute configurations and molecular docking studies of naftopidil enantiomers as α1D-adrenoceptor antagonists
4
作者 Wei Xu Junjun Huang +1 位作者 Renwang Jiang Mu Yuan 《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4期496-501,共6页
Chiral drug naftopidil(NAF), a specific α1D-adrenoceptor(AR) antagonist for the treatment of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was used in racemic form for several decades. Our recent work declared that NAF enantiomers s... Chiral drug naftopidil(NAF), a specific α1D-adrenoceptor(AR) antagonist for the treatment of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was used in racemic form for several decades. Our recent work declared that NAF enantiomers showed the same antagonistic effects on the α1D-AR, but the binding mechanism of these two stereochemical NAF isomers to the α1D receptor remained unclear. Herein, we reported the crystallographic structures of optically pure NAF stereoisomers for the first time and unambiguously determined their absolute configurations. The crystal data of R and S enantiomers matched satisfactorily the pharmacophore model for α1D-selective antagonists. Based on the constructed α1D homology model,molecular docking studies shed light on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NAF enantiomers binding to α1D-AR.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NAF enantiomers exhibited the very similar binding poses and occupied the same binding pocke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FTOPIDIL Crystal structure α1D-adrenoceptor antagonists Binding mode Pharmacophore model
原文传递
α1A-受体拮抗剂坦索罗辛作为潜在性男性避孕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王金 金讯波 《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2年第4期6-10,共5页
目的探讨坦索罗辛作为一种潜在的男性避孕药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40名受试者随机分为2组(A组和B组),按依次交叉的方式给予安慰剂和坦索罗辛(单次口服剂量为0.4 mg或0.8 mg),每次给药之间有7天的间歇期。每次给药后4~6小时,评估... 目的探讨坦索罗辛作为一种潜在的男性避孕药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40名受试者随机分为2组(A组和B组),按依次交叉的方式给予安慰剂和坦索罗辛(单次口服剂量为0.4 mg或0.8 mg),每次给药之间有7天的间歇期。每次给药后4~6小时,评估每个受试者的射精情况,同时记录性欲和坦索罗辛的不良反应。结果服用0.8 mg坦索罗辛后,所有受试者均发生了不射精症;服用0.4 mg的坦索罗辛后,有功能的精子总数显著减少。6名受试者表示服用0.8 mg的坦索罗辛后出现可忍受的不适,其中1名出现眼睑下垂、2名出现鼻塞、3名出现乏力。症状在服药10小时后消失。结论坦索罗辛可导致男性射精异常,且存在剂量相关性。α1A-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坦索罗辛在将来可能成为一种男性避孕药,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避孕 α1A-受体拮抗剂 射精障碍
下载PDF
α_(1D)受体cDNA转染细胞、大鼠主动脉组织及其培养细胞的细胞膜色谱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典 袁秉祥 +2 位作者 邓秀玲 杨广德 贺浪冲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1710-1713,共4页
目的为了增加细胞膜色谱法的选择性和特异性,用细胞膜色谱法分别研究不同浓度药物BMY7378(α1D-AR亚型高选择性药物)与大鼠主动脉组织、原代培养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和α1D-AR转染细胞膜色谱柱的生物亲和作用。方法根据大鼠主动脉细胞... 目的为了增加细胞膜色谱法的选择性和特异性,用细胞膜色谱法分别研究不同浓度药物BMY7378(α1D-AR亚型高选择性药物)与大鼠主动脉组织、原代培养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和α1D-AR转染细胞膜色谱柱的生物亲和作用。方法根据大鼠主动脉细胞表达以α1D-AR占优势,分别构建大鼠主动脉组织匀浆细胞膜色谱柱、培养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膜色谱柱和受体质粒转染所得受体高表达HEK293α1D细胞膜色谱柱。用细胞膜色谱法研究6种浓度的BMY7378与受体的亲和色谱特性,分别测定其容量因子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大鼠主动脉组织制备的细胞膜固定相(cell membranestationary phase,CMSP)上,最小检测到的BMY7378浓度为1.00 mmol·L-1;在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CMSP上,最小检测到的BMY7378浓度为0.03 mmol·L-1;在α1D-AR细胞CMSP上,最小检测到的BMY7378浓度为0.10 mmol·L-1。结论与组织器官制备的CMSP的传统细胞膜色谱法比较,培养的细胞或细胞株色谱系统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可扩大细胞膜色谱法的应用范围,试用于受体亚型选择性药物的高效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膜 色谱 α1D-肾上腺素受体
下载PDF
Different patterns of agonist-induced modulation of α_(1B)-adrenoceptor density at different initial expression levels 被引量:1
7
作者 LEI Beilei & HAN QideInstitute of Vascular Medicine, The Third Hospital, Beijing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 China Correspondence should be addressed to Han Qide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0年第17期1575-1578,共4页
We compared the norepinephrine (NE) induced α1B-adrenoceptor (α1B-AR) expression modulation between two transfected human embryonic kidney (HEK) 293 cell lines in which α1B-AR densities were (6 336 ±913) and (... We compared the norepinephrine (NE) induced α1B-adrenoceptor (α1B-AR) expression modulation between two transfected human embryonic kidney (HEK) 293 cell lines in which α1B-AR densities were (6 336 ±913) and (773±164) fmol · mg -1, respectively. Treatment of cells with NE (10 μmol · L1) for 48 h decreased high-level expressed α1B-AR density, but increased low-level expressed α1B-AR density. The protein kinase C inhibitor Calphostin C or Ro-31-8220 reversed, and its activator PMA mimicked the NE-induced down-regulation of high-level expressed α1B-AR. Moreover, PMA induced a down-regulation of low-level expressed α1B-AR. The endoplasmic reticulum Ca2+-ATPase inhibitor cyclopiazonic acid (CPA) and the calcium chelator BAPTA/AM did not affect the down-regulation of high-level expressed α1B-AR, but inhibited the up-regulation of low-level expression α1B-AR induced by NE.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α1B-adrenoceptor densities at different initial expression levels are differentially regul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1B-adrenoceptor human EMBRYONIC kidney cells regulation signal transduction.
原文传递
赛洛多辛的合成 被引量:1
8
作者 梁慧兴 张海波 +2 位作者 缪世峰 尹利献 陈令武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28-331,共4页
1-乙酰基-5-(2-氨基丙基)-2,3-二氢-7-氰基吲哚与2-[2-(2,2,2-三氟乙氧基)苯氧基]乙基甲磺酸酯缩合,经L-扁桃酸拆分得(R)-1-乙酰基-5-[2-[2-[2-(2,2,2-三氟乙氧基)苯氧基]乙胺基]丙基]-7-氰基吲哚啉,再经二碳酸二叔丁酯保护、碱性水解制... 1-乙酰基-5-(2-氨基丙基)-2,3-二氢-7-氰基吲哚与2-[2-(2,2,2-三氟乙氧基)苯氧基]乙基甲磺酸酯缩合,经L-扁桃酸拆分得(R)-1-乙酰基-5-[2-[2-[2-(2,2,2-三氟乙氧基)苯氧基]乙胺基]丙基]-7-氰基吲哚啉,再经二碳酸二叔丁酯保护、碱性水解制得(R)-5-[2-[N-叔丁氧羰基-2-[2-(2,2,2-三氟乙氧基)苯氧基]乙胺基]丙基]-7-氰基吲哚啉,最后经氰基水解、与3-溴丙基苯甲酸酯取代、酯基水解及脱保护基得赛洛多辛,总收率约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洛多辛 α(1A)-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 合成
原文传递
ADRA1B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奥氮平临床治疗效应关联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欧阳后先 吴向平 +2 位作者 陈寿林 龚坚 徐永明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7年第24期3505-3507,共3页
目的探讨α1B-肾上腺素受体基因rs6888306多态性位点与精神分裂症奥氮平临床治疗效应的关联性。方法对6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男性33例,女性30例)进行临床奥氮平用药,提取受试者血液DNA进行多态性位点基因分型,比较用药前后体重、量表评分... 目的探讨α1B-肾上腺素受体基因rs6888306多态性位点与精神分裂症奥氮平临床治疗效应的关联性。方法对6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男性33例,女性30例)进行临床奥氮平用药,提取受试者血液DNA进行多态性位点基因分型,比较用药前后体重、量表评分、内分泌、糖脂代谢指标变化,最后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比较用药前后血液指标发现,血清TG的变化与rs6888306基因型有关(χ~2=6.29,P<0.05);T/T与C/T+C/C相比较,OR=4.82,95%CI:0.98~23.64;C/T与T/T+C/C相比较,OR=0.29,95%CI:0.10~0.87。比较用药前后量表评分指标发现,SANS评分变化与rs6888306等位基因有关(χ~2=5.14,P<0.05);C与T相比较,OR=2.30,95%CI:1.11~4.76。比较用药前后体重,发现该变化与rs6888306多态性无关(P>0.05)。结论本实验明确了rs6888306基因型与精神分裂症奥氮平临床治疗效应具有关联性,rs6888306T/T是血清TG升高的危险遗传因素,rs6888306C SANS减分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α1B-肾上腺素受体基因 多态性 奥氮平
原文传递
ADRA1B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关联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寿林 龚坚 欧阳后先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7年第10期1487-1489,1501,共4页
目的探讨α_(1B)-肾上腺素受体基因(ADRA1B)rs10539259、rs17057299和rs6888306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性。方法提取346例受试者血液DNA,用特异性引物扩增目的片段,测序法对多态性位点进行基因分型,最后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rs17... 目的探讨α_(1B)-肾上腺素受体基因(ADRA1B)rs10539259、rs17057299和rs6888306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性。方法提取346例受试者血液DNA,用特异性引物扩增目的片段,测序法对多态性位点进行基因分型,最后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rs17057299基因型精神分裂症患者(166例)与正常对照人群(180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71,P>0.05),等位基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43,P>0.05)。比较2组rs6888306基因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2,P<0.05);T/T与C/T+C/C相比较,OR=1.74,95%CI:1.14~2.66;T与C比较,OR=1.24,95%CI:1.04~1.48,等位基因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1,P<0.05)。对受试者进行rs10539259基因分型分析,结果均为CT/CT型。结论本实验明确了rs6888306基因型与精神分裂症具有关联性,rs6888306是精神分裂症危险性因素,该位点可能是精神分裂症潜在的遗传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1B-肾上腺素受体基因 精神分裂症 多态性位点
原文传递
盐酸坦洛新合成工艺优化
11
作者 朱安国 王洪刚 +2 位作者 董维超 郭勤芳 张贵民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80-283,共4页
本研究对盐酸坦洛新的合成工艺进行了改进。1-(4-甲氧基苯基)丙-2-酮在二氯甲烷中经氯磺酸/氯化亚砜反应后再与氨水反应得2-甲氧基-5-(2-氧代丙基)苯磺酰胺,收率91%。然后在Raney Ni催化下与(R)-(+)-α-甲基苄胺反应得5-[[(2R)-2-[(1R)-... 本研究对盐酸坦洛新的合成工艺进行了改进。1-(4-甲氧基苯基)丙-2-酮在二氯甲烷中经氯磺酸/氯化亚砜反应后再与氨水反应得2-甲氧基-5-(2-氧代丙基)苯磺酰胺,收率91%。然后在Raney Ni催化下与(R)-(+)-α-甲基苄胺反应得5-[[(2R)-2-[(1R)-N-(1-甲基苄基)]氨基]丙基]-2-甲氧基苯磺酰胺盐酸盐。本步反应以DMF代替甲醇作溶剂,提高了物料溶解性,减少了催化剂Raney Ni的用量,收率也由58%提高至90%。再与对甲苯磺酸(邻乙氧基苯氧乙基)-酯经胺酯交换以及Pd-C氢解脱苄即得目标产品,纯度99.9%,手性纯度99.9%,总收率60.3%。优化后的工艺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已经公斤级放大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坦洛新 α1A-肾上腺素受体拮抗药 良性前列腺增生 工艺优化
原文传递
α_1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萘哌地尔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2
12
作者 李昕 李宁忱 +6 位作者 丁强 蔡松良 霍红旭 陈昭彦 顾晓箭 陈仕平 那彦群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34-236,239,共4页
目的:探讨α1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萘哌地尔(Naftopidil)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开放、自身对照、多中心的临床试验方法,应用萘哌地尔25mg,每日1次,对106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NBP)患者进行了为期4周的... 目的:探讨α1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萘哌地尔(Naftopidil)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开放、自身对照、多中心的临床试验方法,应用萘哌地尔25mg,每日1次,对106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NBP)患者进行了为期4周的治疗。以美国国立卫生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前列腺液(EPS)WBC计数及最大尿流率(MFR)为疗效指标,对其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观察。结果:服药4周后,可评价病例105例。全组患者NIHCPSI总评分治疗前后平均减低12.0分(P<0.001),症状评分平均减低7.9分(P<0.001),生活质量评分平均减低4.1分(P<0.001)。EPS中WBC计数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为(15.2±15.1)、(9.5±12.0)个/HP(P<0.01)。MFR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为(19.2±4.8)、(22.7±4.9)ml/s(P<0.01)。按症状改善评价,治愈2例(1.9%),显效32例(30.5%),有效55例(52.4%),无效16例(15.2%)。总显效率为32.4%,总有效率为84.8%。3例有轻度头晕,1例食欲不佳,不良事件发生率3.81%。结论:萘哌地尔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萘哌地尔 α1受体阻滞剂 临床试验
下载PDF
通关胶囊对离体人增生前列腺α_1-AR的拮抗作用 被引量:14
13
作者 张蜀武 常德贵 +2 位作者 王久源 郭凯 邵继春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36-137,140,共2页
目的 :探讨中药通关胶囊治疗前列腺增生 (BPH)的机理。 方法 :运用放射配体结合实验观察通关胶囊对离体人增生前列腺细胞膜α1肾上腺素受体 (α1 AR)的抑制作用。 结果 :通关胶囊对人增生前列腺平滑肌细胞α1 AR与12 5IBE的结合具有... 目的 :探讨中药通关胶囊治疗前列腺增生 (BPH)的机理。 方法 :运用放射配体结合实验观察通关胶囊对离体人增生前列腺细胞膜α1肾上腺素受体 (α1 AR)的抑制作用。 结果 :通关胶囊对人增生前列腺平滑肌细胞α1 AR与12 5IBE的结合具有竞争抑制作用 ,且呈量效关系 ,其中对中叶增生组织平滑肌细胞α1 AR亲和性最大 [Ki值(2 0 0 .3± 19.83)mg/L]。 结论 :通关胶囊对离体人前列腺细胞膜α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通关胶囊 前列腺增生 α1肾上腺素受体 拮抗作用
下载PDF
α1受体阻滞剂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高血压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4
作者 杨明根 赵晓昆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9期830-834,共5页
流行病学调查提示原发性高血压是BPH发生和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60岁以上的老年男性中25%同时患有BPH和高血压,严重影响着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关于BPH合并高血压的合理治疗方案,目前国内外的文献资料甚少,而且存在很大的争议。现对α... 流行病学调查提示原发性高血压是BPH发生和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60岁以上的老年男性中25%同时患有BPH和高血压,严重影响着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关于BPH合并高血压的合理治疗方案,目前国内外的文献资料甚少,而且存在很大的争议。现对α1受体阻滞剂治疗BPH合并高血压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分析其疗效,探讨其目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可能的原因,并对其发展前景予以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 高血压 α1受体阻滞剂
下载PDF
芳氧烷基哌嗪苯并噁唑类α_1-受体拮抗剂的设计、合成及其3D-QSAR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吴斌 李敏勇 +1 位作者 江振洲 夏霖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5期1430-1436,FJ03,共8页
结合α1 受体拮抗剂的构效关系和我们应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方法所构建的药效团模型 ,设计合成了 17个 1 ( 5 甲基 2 苯并唑甲基 ) 4 ( 2 取代芳氧乙基 )哌嗪类化合物 ,其结构均经1HNMR ,IR及MS (HRMS)确证 .初步生物活性测试表... 结合α1 受体拮抗剂的构效关系和我们应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方法所构建的药效团模型 ,设计合成了 17个 1 ( 5 甲基 2 苯并唑甲基 ) 4 ( 2 取代芳氧乙基 )哌嗪类化合物 ,其结构均经1HNMR ,IR及MS (HRMS)确证 .初步生物活性测试表明 ,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多数具有较好的α1 受体拮抗活性 .3D QSAR研究为该类化合物的结构改造提供了理论依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氧烷基哌嗪苯并嗯唑类 α1-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 设计 合成 3D-QSAR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良性前列腺增生 生物活性
下载PDF
中枢α受体在脑室注射组胺对颈动脉窦反射重调定中的作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国卿 周希平 +2 位作者 蒋星红 沈新娥 张玉英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037-1042,共6页
目的 探讨中枢α1和α2 肾上腺素受体 (α1 AR ,α2 AR)在脑室注射 (icv)组胺 (HA)对颈动脉窦压力感受性反射 (CSR)重调定中的作用。方法 孤离麻醉SD大鼠的双侧颈动脉窦区 ,将不同窦内压 (ISP)与其对应的平均动脉压(MAP)值进行Logis... 目的 探讨中枢α1和α2 肾上腺素受体 (α1 AR ,α2 AR)在脑室注射 (icv)组胺 (HA)对颈动脉窦压力感受性反射 (CSR)重调定中的作用。方法 孤离麻醉SD大鼠的双侧颈动脉窦区 ,将不同窦内压 (ISP)与其对应的平均动脉压(MAP)值进行Logistic五参数曲线拟合 ,求得ISP MAP关系曲线及其特征参数 ,观察icvHA以及预先在蓝斑 (LC)或孤束核 (NTS)微量注射α1或α2 AR拮抗剂对CSR的影响。结果 icvHA (6 0 μmol·L-1,5 μl)导致ISP MAP关系曲线后半程明显上移 (P <0 0 5 ) ,ISP和增益关系曲线中部明显下移 (P <0 0 5 ) ,反射参数MAP反射变动范围及反射最大增益减小 (P <0 0 5 ) ;预先向LC注射选择性的α1 AR拮抗剂酚苄明 (PBZ ,3μmol·L-1,5 0 0nl)或α2 AR拮抗剂育亨宾 (YOH ,2 5 μmol·L-1,5 0 0nl) ,均能明显加强HA的上述效应 ,PBZ的这种加强作用不如YOH的显著 (P <0 0 5 ) ;预先向NTS注射相同剂量、容积的PBZ或YOH ,对HA效应的影响与LC注射后的相类似 ,但NTS注射YOH后icvHA所致的阈压变化进一步明显升高 (P <0 0 5 )。结论 脑室给HA使CSR产生快速重调定 ,反射敏感性下降 ;LC与NTS处的α1、α2 AR作用可减弱icvHA对CSR的重调定 ;LC、尤为NTS处的α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窦反射重调定 组胺 脑室注射 中枢α1-肾上腺素受体 中枢α2-肾上腺素受体 孤束核 蓝斑 平均动脉压
下载PDF
N-取代-3-吲哚乙酰胺类α_1-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的设计、合成及其3D-QSAR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吴斌 李敏勇 +1 位作者 江振洲 夏霖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587-1594,共8页
结合α1 受体拮抗剂的构效关系和我们应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方法所构建的药效团模型 ,设计合成了一系列N 取代 3 吲哚乙酰胺类化合物 ,并评价其α1 受体拮抗作用 .初步生物活性测试表明 ,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多数具有较好的α1 受体... 结合α1 受体拮抗剂的构效关系和我们应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方法所构建的药效团模型 ,设计合成了一系列N 取代 3 吲哚乙酰胺类化合物 ,并评价其α1 受体拮抗作用 .初步生物活性测试表明 ,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多数具有较好的α1 受体拮抗活性 .并应用SOMFA方法进行分子结构特征和α1 受体生物活性之间的关系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胺 α1-肾上腺素受体 拮抗剂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 3D-QSAR 生物活性 药效团模型 取代 吲哚 合成
下载PDF
游泳训练对大鼠心肌α_1肾上腺素受体及其亚型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侯香玉 高云秋 韩启德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67-69,共3页
采用放射配体结合实验观察大鼠游泳训练8周后心肌中α_1肾上腺素受体(α_1受体)及其亚型的变化。^(125)I-BE 2254 Scatchard分析显示α_1受体的B_(max)由对照组(n=5)的43.3±5.5fmol/mg增加到训练组(n=5)的75.0±8.2fmol/mg,(P&... 采用放射配体结合实验观察大鼠游泳训练8周后心肌中α_1肾上腺素受体(α_1受体)及其亚型的变化。^(125)I-BE 2254 Scatchard分析显示α_1受体的B_(max)由对照组(n=5)的43.3±5.5fmol/mg增加到训练组(n=5)的75.0±8.2fmol/mg,(P<0.02),K_D值无显著改变。WB4101竞争抑制曲线显示大鼠心肌中的α_1受体可分成与WB 4101 高亲和性的α_(1a)亚型与低亲和性的α_(1b)亚型,训练组心肌中α_(1a)亚型所占比例由对照组的28.5%增加到39.5%。结果提示,运动后心肌中α_1受体尤其α_(1a)亚型数量增加,这种改变可能与运动性心肌肥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泳训练 心肌 α1肾上腺素 受体
下载PDF
大鼠心脏停搏期间心脏和肾脏α_1-肾上腺素能受体的变化 被引量:6
19
作者 武建军 李利华 +1 位作者 张颖丽 颜光涛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1997年第8期456-459,共4页
目的:揭示心脏停搏期间机体肾上腺素能受体的变化规律,为指导心肺复苏期间更加合理地使用肾上腺素能类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窒息使大鼠全身循环骤停作为动物模型,用放射性配基结合分析方法,研究动物在心搏停止期间心脏和肾... 目的:揭示心脏停搏期间机体肾上腺素能受体的变化规律,为指导心肺复苏期间更加合理地使用肾上腺素能类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窒息使大鼠全身循环骤停作为动物模型,用放射性配基结合分析方法,研究动物在心搏停止期间心脏和肾脏α1肾上腺素能受体(α1受体)的变化。动物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A)组、手术对照(B)组、窒息10分钟(C)组、窒息20分钟(D)组和窒息30分钟(E)组。结果:心脏α1受体在B和C组分别为(22.09±2.82)fmol/mgpr和(21.84±2.94)fmol/mgpr,与A组的(33.88±2.78)fmol/mgpr比较均明显下降(P均<0.05)。肾脏α1受体在C组为(18.91±2.36)fmol/mgpr,与B组和A组的(28.60±3.82)fmol/mgpr及(27.93±3.40)fmol/mgpr比较明显下降(P均<0.05)。随心脏停搏时间延长,心脏和肾脏α1受体在D和E组均有增加趋势。其中,E组肾脏α1受体为(35.23±4.55)fmol/mgpr,与C组比较明显增加(P<0.05)。各组心脏和肾脏受体的亲和力变化不显著。结论:在心脏骤停早期,心脏和肾脏α1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骤停 受体 肾上腺素能 大鼠 肾脏 心脏
下载PDF
四氢原小檗碱同类物对α_1肾上腺素受体的拮抗作用 被引量:7
20
作者 吕志珍 魏璇 +1 位作者 金国章 韩启德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9期652-656,共5页
用放射配体结合实验与离体血管收缩功能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4种四氢原小檗碱(tetrahydroproberberine,THPB)同类物对α_1-肾上腺素受体(α_1-AR)的作用。结果显示左旋四氢巴马汀(l-T... 用放射配体结合实验与离体血管收缩功能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4种四氢原小檗碱(tetrahydroproberberine,THPB)同类物对α_1-肾上腺素受体(α_1-AR)的作用。结果显示左旋四氢巴马汀(l-THP),左旋千金藤立陡碱(l-SPD),四氢原小檗碱-18(THPB-18)和四氢小檗碱(THB) ̄(125)IBE2254 ̄(125)I-2-β(4-hydroxyphenyl)-ethyaminomethyl-tetralone, ̄(125)IBE)与大鼠脑皮质α_1-AR的结合呈竞争性拮抗作用,pK1值分别为5.54±0.36,5.56±0.47,5.75±0.56和6.01±0.60,Hill系数接近于1.0。并拮抗苯肾上腺素(phenylephrine,PE)介导大鼠主动脉的收缩,pA_2值分别为5.48±0.58,5.66±0.54,5.64±0.34和5.45±0.76,斜率与1.0无显著性差别。结果提示,4种四氢原小檗碱同类物对α_1-AR均有非亚型选择性拮抗效应,且亲和性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氢原小檗碱 L-THP L-SPD 肾上腺受体 拮抗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