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5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α、β阻滞剂的分类和药理
1
作者 栾亦木 《日本医学介绍》 1989年第11期506-508,共3页
以循环系统为主,涉及多种器官的控制信息传递机构,是以交感神经传递物质norsdrenaline或从肾上腺髓质游离出来的adrenaline与效应细胞儿茶酚胺受体相结合之后才能实现其功能。种种脏器细胞表面都存在着能识别不同信息的肾上腺素能受体。... 以循环系统为主,涉及多种器官的控制信息传递机构,是以交感神经传递物质norsdrenaline或从肾上腺髓质游离出来的adrenaline与效应细胞儿茶酚胺受体相结合之后才能实现其功能。种种脏器细胞表面都存在着能识别不同信息的肾上腺素能受体。1948年Ahlquist将肾上腺素能受体分为α和β二类,其后又研究出针对每型受体具有特异性的α和β阻滞剂。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阻滞剂 Β阻滞剂 分类 药理
下载PDF
α和β阻滞剂联合治疗心衰明显优
2
《吉林医学信息》 1997年第2期1-2,共2页
关键词 Β阻滞剂 α阻滞剂 联合用药 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
下载PDF
脑血管障碍和α、β阻滞剂
3
作者 栾亦木 《日本医学介绍》 1989年第10期473-474,共2页
高血压病合并脑血管障碍的病例很多,高血压病也是发生和再发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对脑血管障碍后高血压病的降压疗法,依脑卒中病型和发病时期不同而不同,脑卒中急性期的降压意义及治疗方法,与慢性期相比是有根本区别的。本文介绍慢性期脑... 高血压病合并脑血管障碍的病例很多,高血压病也是发生和再发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对脑血管障碍后高血压病的降压疗法,依脑卒中病型和发病时期不同而不同,脑卒中急性期的降压意义及治疗方法,与慢性期相比是有根本区别的。本文介绍慢性期脑血管障碍患者的降压疗法,特别是有关α,β阻滞剂的应用方法和对脑循环的影响。一般应用降压药物控制高血压,是预防脑血管障碍再发最为重要而又有效的手段,相反,也必须注意到国降压治疗发生脑缺血的危险。因此,在某种程度上了解有关脑血流自动凋节及慢性期脑血管障碍的脑动态循环,是很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障碍 治疗 血压 α阻滞剂 Β阻滞剂
下载PDF
综述:钙通道阻滞剂或α阻滞剂药物疗法协助泌尿系结石排出
4
作者 Hollingsworth JM Rogers MA +1 位作者 Kaufman SR 彭浩(译) 《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 2007年第3期171-172,共2页
问题:对于泌尿系结石患者,钙通道阻滞剂或α阻滞剂是否比标准治疗方法更有助于尿路结石排出?
关键词 钙通道阻滞剂 结石排出 α阻滞剂 泌尿系 药物疗法 综述 结石患者 治疗方法
原文传递
留意心脏病药物的副反应 心脏病人常用的5类药物需要特别注意
5
作者 涂力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08年第4期50-52,共3页
所有药物.从α阻滞剂到维生素.都有可能引起一定的副作用,但常常是好处大于副作用的。在心血管病应用的一些药物,它们的好处和风险是如此的接近.以致于被认为“可能不适用于老年人”。这一类药物,包括多达80多种药物。
关键词 心脏病药物 副反应 α阻滞剂 心血管病 副作用 维生素 老年人 类药物
下载PDF
清肺解毒颗粒调控Ⅰ型干扰素通路抗RSV效应的机制研究
6
作者 孙亚磊 高静 +6 位作者 苏凯奇 郭宇 李昌原 代婷 吴明莉 袁斌 冯晓东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564-2568,共5页
目的:基于Ⅰ型干扰素通路探究清肺解毒颗粒(QJG)发挥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效应机制。方法:将40只BALB/c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模型组(RSV组),RSV+清肺解毒颗粒组(RSV+QJG组),RSV+IFN-α阻滞剂组(RSV+IFN-α Inh组),RSV+IFN... 目的:基于Ⅰ型干扰素通路探究清肺解毒颗粒(QJG)发挥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效应机制。方法:将40只BALB/c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模型组(RSV组),RSV+清肺解毒颗粒组(RSV+QJG组),RSV+IFN-α阻滞剂组(RSV+IFN-α Inh组),RSV+IFN-α阻滞剂+清肺解毒颗粒组(RSV+IFN-α Inh+QJG组)。除Con组外,其余各组小鼠给予RSV毒株,其中RSV+IFN-α Inh组、RSV+IFN-α Inh+QJG组在两次滴鼻造模前分别给予IFN-α阻滞剂。在感染后治疗组采用QJG给药治疗。观察各组小鼠的一般状态,并在治疗3 d后处死取材。HE染色法观察肺组织的病理改变并评分,ELISA方法检测小鼠血清中IFN-α/β的水平,Q-PCR检测小鼠肺组织RIG-Ⅰ、MAVS、RSV-F、RSV-G等基因的转录水平,免疫荧光、Western Blot检测RSV-F、IRF3、OAS1、MX1等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RSV组比较,QJG药物治疗能够显著抑制肺组织RSV水平,同时改善肺组织炎性损伤(P<0.01)。与RSV组比较,RSV+QJG组小鼠肺组织中RIG-Ⅰ、MAVS、p-IRF3、IFN-α/β、OAS1、MX1等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P<0.05)。IFN-α阻滞剂的干预能够影响QJG的抗病毒效应及IFN-α、OAS1、MX1升高水平(P<0.01,P<0.05)。结论:QJG可能通过调控Ⅰ型干扰素通路从而发挥抗RSV的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肺解毒颗粒 呼吸道合胞病毒 Ⅰ型干扰素通路 IFN-α阻滞剂
原文传递
Etanercept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及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博 叶志中 汪迅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44-247,共4页
关键词 ETANERCEPT 药物治疗 类风湿关节炎 肿瘤坏死因子-α阻滞剂
原文传递
腺性膀胱炎尿动力学检查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0
8
作者 陈敏 肖传国 +1 位作者 曾甫清 鲁功成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3年第6期344-346,共3页
目的 :采用尿动力学方法评估腺性膀胱炎患者下尿路功能 ,提高治疗水平 ,降低复发率。方法 :腺性膀胱炎组 4 8例 ,正常对照组 2 0例 ,常规方法行尿流率、压力 流率、静态尿道压力测定。比较两组尿动力学结果。治疗分单纯电灼膀胱内病变... 目的 :采用尿动力学方法评估腺性膀胱炎患者下尿路功能 ,提高治疗水平 ,降低复发率。方法 :腺性膀胱炎组 4 8例 ,正常对照组 2 0例 ,常规方法行尿流率、压力 流率、静态尿道压力测定。比较两组尿动力学结果。治疗分单纯电灼膀胱内病变和同期行膀胱尿道病变电灼、膀胱颈切开及应用α 受体阻滞剂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腺性膀胱炎组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排尿量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P <0 .0 1 ,P <0 .0 5 ) ,排尿总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膀胱感觉、膀胱容量、顺应性、逼尿肌收缩力、排尿时括约肌电活动有不同程度改变。最大尿道压及最大尿道关闭压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 (P <0 .0 1 )。治疗后 3~ 6个月 ,随访显示 :同时进行膀胱尿道病变处理并服用α 受体阻滞剂的患者症状改善率较高 ,复发率较低。结论 :腺性膀胱炎患者多数同时存在下尿路排尿功能障碍。下尿路排尿功能紊乱可能是一部分腺性膀胱炎患者的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性膀胱炎 尿动力学 检查 治疗 α-受体阻滞剂
下载PDF
难治性高血压诊断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39
9
作者 孙宁玲 霍勇 +6 位作者 王继光 李南方 陶军 李勇 严晓伟 蒋雄京 李学旺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6期5-12,共8页
1 前言   难治性高血压(resistant hypertension,RH)是高血压治疗中的一个难点。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肥胖、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慢性肾脏病等疾病的增多,RH成为越来越常见的临床问题。血压控制不良会导致心、脑、肾等靶器... 1 前言   难治性高血压(resistant hypertension,RH)是高血压治疗中的一个难点。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肥胖、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慢性肾脏病等疾病的增多,RH成为越来越常见的临床问题。血压控制不良会导致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从而促进临床血管事件的发生,积极有效地使血压达标是高血压治疗的重要环节。影响血压难以达标的因素较多,包括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患者的依从性差、药物治疗的不足或不规范以及继发性高血压等多方面。有效的诊断以及合理的药物治疗是控制RH的重要手段,近年,介入性治疗方法的引进也为RH提供了治疗机遇。本共识旨在归纳RH的临床特点、诊断评估方法以及最佳血压控制的治疗策略。通过总结目前对RH的认识,呼吁广大临床医生关注并正确地诊治RH,从而进一步规范和提高我国的高血压防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高血压 动态血压监测 诊室血压 CCB 利尿 肾交感神经 α受体阻滞剂 家庭自测血压 诊断治疗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下载PDF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0
作者 汪洋 王凌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12期252-255,共4页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手术治疗 α受体阻滞剂 还原酶抑制 中医外治疗法 排尿困难 手术切除 进行性加重
下载PDF
α受体阻滞剂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症状的影响作用 被引量:19
11
作者 何志嵩 金杰 +1 位作者 那彦群 郭应禄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58-360,共3页
目的 分析α受体阻滞剂对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患者症状的影响。 方法 对 14 8例BPH患者进行 4周α受体阻滞剂治疗 ,记录并分析治疗前后患者症状、IPSS评分、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及剩余尿量情况。 结果 治疗 4周后 ,患者平均IPS... 目的 分析α受体阻滞剂对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患者症状的影响。 方法 对 14 8例BPH患者进行 4周α受体阻滞剂治疗 ,记录并分析治疗前后患者症状、IPSS评分、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及剩余尿量情况。 结果 治疗 4周后 ,患者平均IPSS评分、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及剩余尿量均有显著改善。各项症状中 ,夜尿次数的改善显著低于其它症状的改善。 35例 (2 3.6 % )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没有改善 (主观不满意组 ) ,IPSS改善程度明显低于生活质量评分有提高的患者(主观满意组 ) ,但两组间最大尿流率及平均尿流率的改善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 α受体阻滞剂 BPH 尿流率
原文传递
α-受体阻滞剂、COX-2抑制剂和抗抑郁药联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底疼痛综合征 被引量:19
12
作者 孔良 齐隽 黄轶晨 《中国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9期40-43,共4页
目的研究α-受体阻滞剂、COX-2抑制剂和抗抑郁药联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底疼痛综合征(CP/CPPS)的效果。方法本组57例被诊断为CP/CPPS的患者,平均年龄33岁(18~58岁)。均有骨盆区域疼痛不适、尿频、尿不尽感及紧张、焦虑等症状。平... 目的研究α-受体阻滞剂、COX-2抑制剂和抗抑郁药联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底疼痛综合征(CP/CPPS)的效果。方法本组57例被诊断为CP/CPPS的患者,平均年龄33岁(18~58岁)。均有骨盆区域疼痛不适、尿频、尿不尽感及紧张、焦虑等症状。平均病程10月(3月~2年)。均有抗生素治疗史,疗效不佳。采用α-受体阻滞剂(多沙唑嗪控释片4mg/d口服)、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200mg/d口服)、抗抑郁药(舍曲林50mg/d口服)联合疗法,3月为一疗程。在治疗前、治疗后4周、8周和12周对患者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CPSI)评分并记录不良反应情况。疗效评定标准为:(1)显效:NIH-CPSI较治疗前下降>15分;(2)有效:NIH-CPSI较治疗前下降>5分;(3)无效:NIH-CPSI较治疗前下降<5分或上升。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结果显效31例,有效1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49/53)。2例患者因药物不良反应退出治疗。结论α-受体阻滞剂、COX-2抑制剂和抗抑郁药联合治疗方案安全有效,可以明显缓解CP/CPPS患者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炎 骨盆痛 α-受体阻滞剂 COX-2抑制 抗抑郁药
原文传递
酚妥拉明联合多巴胺或西地兰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19
13
作者 王亚均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24期2890-2892,共3页
小儿肺炎是儿科常见呼吸系统疾病,若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则有可能产生心力衰竭等并发症,严重威胁患儿健康甚至生命。酚妥拉明是临床上广泛应用的α受体阻滞剂,具有降低肺动脉压、减轻心脏负荷的作用。
关键词 妥拉 小儿重症肺炎 西地兰 多巴 α受体阻滞剂 临床疗效 肺动脉压 心功能 呼吸系统疾病 左心室射血分数
下载PDF
盐酸坦索罗辛胶囊联合盐酸达泊西汀片治疗ⅢB型慢性前列腺炎继发早泄的多中心临床分析 被引量:18
14
作者 卞军 周其赵 +6 位作者 杨建昆 郭文彬 陈明坤 薛康颐 韩大愚 杨其运 刘贵华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18年第10期818-820,824,共4页
目的:观察盐酸坦索罗辛胶囊联合盐酸达泊西汀片治疗ⅢB型慢性前列腺炎(CP)继发早泄(PE)的疗效。方法:128例ⅢB型CP继发PE患者口服盐酸坦索罗辛胶囊(0.2mg,每晚睡前口服1次)联合盐酸达泊西汀片(每次30mg口服,每3d1次,性生活前2h服用),治... 目的:观察盐酸坦索罗辛胶囊联合盐酸达泊西汀片治疗ⅢB型慢性前列腺炎(CP)继发早泄(PE)的疗效。方法:128例ⅢB型CP继发PE患者口服盐酸坦索罗辛胶囊(0.2mg,每晚睡前口服1次)联合盐酸达泊西汀片(每次30mg口服,每3d1次,性生活前2h服用),治疗4周,采用性生活质量评分、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性生活质量评分、NIH-CPSI评分在治疗后均显著改善(P<0.05)。结论:盐酸坦索罗辛胶囊联合盐酸达泊西汀片可安全、有效改善ⅢB型CP继发PE的相关症状,有必要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泊西汀 α受体阻滞剂 前列腺炎 早泄
原文传递
前列舒通联合α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7
15
作者 许晓艳 刘利维 韩瑞发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55-57,共3页
目的:评价前列舒通胶囊联合α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将160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回顾性分为两组,A组予前列舒通胶囊口服,同时口服坦索罗辛缓释片;B组仅服用坦索罗辛缓释片,连续治疗6周,应用NIH-CPSI评... 目的:评价前列舒通胶囊联合α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将160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回顾性分为两组,A组予前列舒通胶囊口服,同时口服坦索罗辛缓释片;B组仅服用坦索罗辛缓释片,连续治疗6周,应用NIH-CPSI评分方法评价疗效。结果:两组NIH-CPSI均明显降低,A组优于B组(P<0.05)。结论:前列舒通胶囊与α受体阻滞剂联合应用,能有效治疗和改善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下尿路刺激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炎 前列舒通胶囊 α受体阻滞剂
下载PDF
不同α受体阻滞剂联合M受体阻滞剂治疗伴有下尿路症状的前列腺增生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6
16
作者 韩雨 曹延炜 +2 位作者 于芹超 王晓 岳德志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311-314,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α受体阻滞剂与M受体阻滞剂联合用药治疗合并下尿路症状(LUTs)的前列腺增生(BP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确诊为BPH的门诊患者22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给予坦索罗辛和酒石酸托特罗定缓释剂联合治疗(坦索罗辛组),另一组给... 目的比较不同α受体阻滞剂与M受体阻滞剂联合用药治疗合并下尿路症状(LUTs)的前列腺增生(BP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确诊为BPH的门诊患者22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给予坦索罗辛和酒石酸托特罗定缓释剂联合治疗(坦索罗辛组),另一组给予多沙唑嗪和酒石酸托特罗定缓释剂联合治疗(多沙唑嗪组),分别在用药0、6、12周时进行国际前列腺症状(IPSS)、生活质量指数(QOL)、最大尿流率(Qmax)的测定。结果 192例完成了实验。两组0周时各项指标比较均未见统计学差异。服药6周IPSS、Qmax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6周QOL、服药12周IPSS、Qmax、QOL两组相比,多沙唑嗪组优于坦索罗辛组(P<0.05)。两组患者在用药期间均无尿潴留、头痛、便秘、皮肤过敏等不良反应发生,3人出现轻微血压下降,可耐受并坚持服药。结论α受体阻滞剂与M受体阻滞剂联合用药能够有效缓解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下尿路症状,改善最大尿流率。服药12周多沙唑嗪与酒石酸托特罗定缓释胶囊联合组优于坦索罗辛与酒石酸托特罗定缓释胶囊联合组,联合用药时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 下尿路症状 α受体阻滞剂 M受体阻滞剂
下载PDF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药物治疗进展 被引量:16
17
作者 王建业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809-810,共2页
目前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和包括微创治疗在内的外科治疗。药物根据其作用机制的不同可分为三大类,即α-受体阻滞剂、非那雄胺与植物制剂。前列腺增生的药物治疗是一种采用最广泛的治疗方法,当国际前列腺... 目前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和包括微创治疗在内的外科治疗。药物根据其作用机制的不同可分为三大类,即α-受体阻滞剂、非那雄胺与植物制剂。前列腺增生的药物治疗是一种采用最广泛的治疗方法,当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在8~19分时均可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药物治疗 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α-受体阻滞剂 治疗方法 外科治疗 微创治疗 植物制
原文传递
单一用药及联合用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5
18
作者 李星慧 王建业 +8 位作者 吴鹏杰 原慧萍 朱小泉 孙亮 孙娜 李向文 张荣强 刘启玲 杨泽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092-1097,共6页
目的观察按前列腺体积分组进行单一用药和联合用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合并膀胱过度活动症(OAB)患者的药物疗效。方法本次研究采用开放式连续队列研究。收集2012年3月至2015年10月门诊BPH合并OAB患者471例,均符合纳入排除标准... 目的观察按前列腺体积分组进行单一用药和联合用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合并膀胱过度活动症(OAB)患者的药物疗效。方法本次研究采用开放式连续队列研究。收集2012年3月至2015年10月门诊BPH合并OAB患者471例,均符合纳入排除标准。根据前列腺体积的大小将患者分为两组进行治疗:单一用药组采用α受体阻滞剂治疗(前列腺体积〈30ml)4周,罔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评分改变小于30%的患者继续治疗8周。联合药物组患者(前列腺体积≥30ml)先服用5α还原酶受体阻滞剂治疗12周,IPSS评分改变小于30%的患者添加α受体阻滞剂进行治疗4周。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残余尿量(PVR)、前列腺体积(PV)、最大尿流率(Qmax)、罔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过度活动症评分(OABSS)、生活质量评分(QOL),储尿期症状评分和排尿期症状评分的改善情况。结果BPH合并OAB患者进行单一药物组和联合用药组治疗后,两组IPSS、OABSS、QOL、尿急症状、储尿期症状和排尿期症状等指标较治疗前改善(P≤0.05)。联合用药组患者PVR和Qmax的改善不明显。BPH合并0AB患者单用药物治疗后OAB的缓解率为70.5%(206/292),治疗12周后OAB的缓解率为78.6%(165/210);联合用药组患者治疗12周后OAB的缓解率为54.5%(64/122),治疗16周后OAB症状的缓解率为67.1%(53/79)。结论根据患者前列腺体积进行分组治疗后,单用α受体阻滞剂和联合使用5a还原酶抑制剂治疗BPH合并OAB均具有较好的疗效;单用α受体阻滞剂可改善BPH合并OAB患者PVR和Qmax;联合用药可改善BPH合并OAB患者P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膀胱 过度活动性 α受体阻滞剂 5α还原酶抑制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输尿管下段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盐酸坦索罗辛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15
19
作者 赵雪志 孙清 +1 位作者 印荣 刘宏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81-82,共2页
目的观察在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术后应用盐酸坦索罗辛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疗效。方法将150例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对照仅行ESWL治疗,联合组ESWL治疗后口服盐酸坦索罗辛缓释片0.4 mg/d,1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联... 目的观察在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术后应用盐酸坦索罗辛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疗效。方法将150例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对照仅行ESWL治疗,联合组ESWL治疗后口服盐酸坦索罗辛缓释片0.4 mg/d,1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联合组排石成功率为90.67%,排石时间为(5.0±1.8)d,肾绞痛发生率为36.67%;对照组分别为74.67%、(8.0±2.1)d、61.33%,两组比较,P均<0.05。结论ESWL术后应用盐酸坦索罗辛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能提高排石率,缩短排石时间,降低肾绞痛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受体阻滞剂 尿路结石 输尿管 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
下载PDF
非那雄胺联合α-受体阻滞剂治疗前列腺增生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20
作者 朱敏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2年第9期85-87,共3页
目的探讨非那雄胺联合α-受体阻滞剂对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根据治疗方法将198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分为A组(非那雄胺治疗组,n=70)、B组(α1-受体阻滞剂治疗组,n=62)、C组(联合治疗组,n=66)。观察3组患者治疗24周后的IPSS评分、... 目的探讨非那雄胺联合α-受体阻滞剂对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根据治疗方法将198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分为A组(非那雄胺治疗组,n=70)、B组(α1-受体阻滞剂治疗组,n=62)、C组(联合治疗组,n=66)。观察3组患者治疗24周后的IPSS评分、最大尿流率、B超测残余尿量及前列腺体积。结果 A组与B组治疗后IPSS评分、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及前列腺体积均无明显差异(P>0.05);与A组和B组比较,C组治疗后的最大尿流率明显增加(P<0.01),残余尿量及前列腺体积明显减小(P<0.01)。结论联合用药治疗前列腺增生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非那雄胺 α-受体阻滞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