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川东褶皱山系“Ω形地貌”特征、成因和演化——以拟建华蓥山大峡谷地质公园为例
被引量:
4
1
作者
罗培
秦子晗
孙传敏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26-534,共9页
以华蓥山中段华蓥山大峡谷地质公园内的"Ω形地貌"为例,在野外调查和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借助DEM,运用地貌学相关理论,对川东褶皱山系"Ω形地貌"特征、成因和演化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该地貌在平面上呈"Ω"...
以华蓥山中段华蓥山大峡谷地质公园内的"Ω形地貌"为例,在野外调查和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借助DEM,运用地貌学相关理论,对川东褶皱山系"Ω形地貌"特征、成因和演化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该地貌在平面上呈"Ω"字形,发育于特殊的地质背景下,特点是内腔宽大,隘口窄小;华蓥山老龙洞背斜、李子沿向斜,近北东向和北西向两组节理以及走向断层——涂家院子2#逆断层是"Ω形地貌"形成的构造背景;风化作用、流水侵蚀和溶蚀作用,是"Ω形地貌"主要外营力;"Ω形地貌"的形成过程分为6个阶段:前期(构造隆起为主的阶段)、幼年期(自由沟渠阶段)、青年期(断层发育后顺坡向形成横向断层谷)、壮年初期(形成"Ω形地貌"雏形)、壮年期("Ω形地貌"最终形成)、老年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东褶皱山系
ω
形
地貌
特征、成因和演化
华蓥山大峡谷地质公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川东北方山丘陵地貌区水资源保护措施
被引量:
2
2
作者
陈秋艳
张凤秋
+1 位作者
吴强建中
罗培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48-52,共5页
以方山为地貌特色的川东北低山丘陵区水资源严重缺乏。从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气候、土地设施建设利用方式和水利设施建设等方面对四川达州千口岭方山水资源缺乏原因进行剖析,探讨水资源保护措施,对保水措施的综合效益进行评价。结果表...
以方山为地貌特色的川东北低山丘陵区水资源严重缺乏。从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气候、土地设施建设利用方式和水利设施建设等方面对四川达州千口岭方山水资源缺乏原因进行剖析,探讨水资源保护措施,对保水措施的综合效益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千口岭以厚层或巨厚层砂岩为主的地层条件、构造裂隙和风化裂隙较发育的构造背景及方山"顶平、坡陡、麓缓"的地貌特性,使得水资源极易流失;亚热带季风气候以及副高控制,易形成伏旱和春旱;土地利用方式、耕作制度和水利设施历史遗留原因使得水资源利用效益低下;适宜于方山区"Ω"形槽谷、垭口和平缓地形区的3种小型水利工程措施,是解决方山区缺水问题的主要途径。研究结果可为解决同类地区缺水问题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保护
川东北
丘陵山区
方山
“
ω
”
形
地貌
水利工程措施
综合效益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川东褶皱山系“Ω形地貌”特征、成因和演化——以拟建华蓥山大峡谷地质公园为例
被引量:
4
1
作者
罗培
秦子晗
孙传敏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西华师范大学国土资源学院
出处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26-534,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41101348)资助~~
文摘
以华蓥山中段华蓥山大峡谷地质公园内的"Ω形地貌"为例,在野外调查和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借助DEM,运用地貌学相关理论,对川东褶皱山系"Ω形地貌"特征、成因和演化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该地貌在平面上呈"Ω"字形,发育于特殊的地质背景下,特点是内腔宽大,隘口窄小;华蓥山老龙洞背斜、李子沿向斜,近北东向和北西向两组节理以及走向断层——涂家院子2#逆断层是"Ω形地貌"形成的构造背景;风化作用、流水侵蚀和溶蚀作用,是"Ω形地貌"主要外营力;"Ω形地貌"的形成过程分为6个阶段:前期(构造隆起为主的阶段)、幼年期(自由沟渠阶段)、青年期(断层发育后顺坡向形成横向断层谷)、壮年初期(形成"Ω形地貌"雏形)、壮年期("Ω形地貌"最终形成)、老年期。
关键词
川东褶皱山系
ω
形
地貌
特征、成因和演化
华蓥山大峡谷地质公园
Keywords
fold cordillera of eastern sichuan basin
"
ω
-shaped"landform
characteristic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Huayingshan Grand Canyon Geo-park
分类号
P931.2 [天文地球—自然地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川东北方山丘陵地貌区水资源保护措施
被引量:
2
2
作者
陈秋艳
张凤秋
吴强建中
罗培
机构
西华师范大学国土资源学院
出处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48-52,共5页
基金
西华师范大学校级创新团队项目(CXTD2016-4)
四川省教育厅自然科学重点项目(14ZA0129)
文摘
以方山为地貌特色的川东北低山丘陵区水资源严重缺乏。从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气候、土地设施建设利用方式和水利设施建设等方面对四川达州千口岭方山水资源缺乏原因进行剖析,探讨水资源保护措施,对保水措施的综合效益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千口岭以厚层或巨厚层砂岩为主的地层条件、构造裂隙和风化裂隙较发育的构造背景及方山"顶平、坡陡、麓缓"的地貌特性,使得水资源极易流失;亚热带季风气候以及副高控制,易形成伏旱和春旱;土地利用方式、耕作制度和水利设施历史遗留原因使得水资源利用效益低下;适宜于方山区"Ω"形槽谷、垭口和平缓地形区的3种小型水利工程措施,是解决方山区缺水问题的主要途径。研究结果可为解决同类地区缺水问题提供借鉴。
关键词
水资源保护
川东北
丘陵山区
方山
“
ω
”
形
地貌
水利工程措施
综合效益
Keywords
water resources protection
northeast Sichuan
hilly mountain region
mesa
ω
-shaped terrain
engineering measures
comprehensive benefit
分类号
S273.1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川东褶皱山系“Ω形地貌”特征、成因和演化——以拟建华蓥山大峡谷地质公园为例
罗培
秦子晗
孙传敏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川东北方山丘陵地貌区水资源保护措施
陈秋艳
张凤秋
吴强建中
罗培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